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週記範文彙總10篇

清明節2.79W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啓發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週記吧。週記怎麼寫才條理清晰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清明節週記範文彙總10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就是古詩中的清明節。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去山上拜念先人,有的拿着袋子,有的拎着籃子,我手捧着鮮花,走在下過雨的山路上。山路經過雨水的沖洗,泥濘不堪,一深一淺,走得格外小心。一路上讓我最喜歡的是:兩旁長着鬱鬱蔥蔥,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有的葉子像一把“芭蕉扇”,有的全身趴伏着像蔓藤,有的像鋸子一樣莖上長滿刺,還有的長得像羞含草……我們先來到爺爺的奶奶墓前,因爲好久沒來這裏,雜草到處都是。

爺爺用刀把墳前雜草除淨,這一除用半多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和媽媽閒着沒事,就抓着四周的竹子抽起竹芯。爺爺除完地上的雜草,又找來“芭蕉扇”把墳前擺臺也掃乾淨,放上事先帶來的水果、鮮花等,開始祭拜。拜完爺爺的奶奶,又去拜太公(也就是爺爺的爸爸)。我一邊拜一邊還悄悄的許願: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們相約明年清明還來。

這次清明節,讓我不僅接觸大自然,又鍛鍊身體,還對清明風俗有更多的解。

清明節週記 篇2

今天是清明假期最後的一天,天氣分外晴朗,我懷着愉快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齊到“魚米之鄉”——順德陳村鎮,進行第一次的風景寫生。

我們驅車一齊到了一條河邊,兩岸種滿了楊柳樹,有的柳樹剛剛吐出了新芽,樹枝在風中擺動;岸邊還種了不少的木棉樹,樹上開滿了紅色怒放的木棉花。還有叔叔在岸邊釣魚。

我興高采烈地打開了寫生板,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找出了我喜愛的重點來構圖,然後勾線,最後塗上顏色,經過兩個多小時一筆一畫的努力,整幅畫終於完成了。

我覺得今天的活動充滿意義,既可以外出郊遊,又可以把漂亮的景色畫下來,心裏有說不出來的喜悅。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爲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麪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麪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爲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節到了,人們都要去掃墓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山上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掃墓了。因爲爺爺奶奶曾爲爸爸媽媽,我累過、苦過等。

到了山上,我們首先就到爺爺、奶奶那兒的墓地裏爲他們清理墳邊的雜草,把那些雜草埋在土裏,但你們可不能用火來把雜草給燒了,因爲這樣有可能會引起火災。所以你們記住,千萬不能用火燒雜草哦!然後給爺爺奶奶磕頭,緊接着,就又去外公、外婆的墳了。

掃墓回來,我覺得這並不是一般的掃墓,這次掃墓使我深受感觸,人活着就要經過苦、累等的磨難。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4月5號,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很喜歡這個節日,第一是可以放假久一點,第二是可以感謝先輩培育我們一代又一代,直到有了我。

本來前幾天的雨下得很大的`,每次都電閃雷鳴,就像是雷神降世一般;而那傾盆大雨就像是爲了迎接雷神的降臨而爲大地洗澡。老天爺也知道我們要掃墓祭拜先人,今天陽光四射,我們去掃墓的旅途就此開始了。

我們來到祖先的墓地,我幫爸爸把車上的礦泉水搬下來,爸爸和其他大人一起去用鋤頭來剷草,我還幫爸爸搬炮仗,這是掃墓祭拜先人的必備用品。爸爸說:你待會可必須要認真地祭拜喲!我們的祖先可是會看到的哦!我似信非信地點點頭,反正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無論如何也是要誠信祭拜的。

鏟好草,我們開始放貢品,準備正式開始掃墓。貢品有很多,有最讓我嘴饞的金黃美味的燒豬(這是最吸引人的一個),有種類繁多的小朋友們最愛的糖果,有的是奶糖,有的是水果糖,還有的是軟糖種類及多,我就不一一說明了。

可以開始祭拜了。在祭拜之前,大人爲了讓我們這些貪玩的小朋友更認真祭拜,大人都傳:可要認真拜喲,認真拜寫字會更好看的哦!大傳中,中傳小,小傳更小,我想:我也不是三歲小孩,我是不會相信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的,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如果認真祭拜真的可以寫字很好看的話,我一定認真拜。(我本來就打算認真祭拜)我發起了白日夢:在我30歲的時候,我因爲寫得字實在是太好看了,不管是什麼國家的字我寫得都看,因此,全世界都在練字帖,是我創的哦!讓後我就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富翁。我美美地想着。我們雙手合十,眼睛輕輕閉上,虔誠拜祭。此時此刻,我們都在想:感謝先人保佑我們歲歲平安,保佑親戚朋友身體健康,大家都在祈求今年心想事成什麼的,都是一些美好的希望。

我的清明節就是這樣過去的,你過得清明節和我一樣嗎?

清明節週記 篇6

搞笑的愚人節過去,莊重的清明節來,學校組織一部分學生去,去做一件我們從來沒做過,又叫我們激動的事——去醒儂公園掃墓。

週四,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天空陰着臉,烏雲籠罩着大地。到公園,高聳入雲的墓碑搶先進入視覺,一棵棵松柏屹立在周圍,像一個個臨危不懼的邊疆戰士,守衛着烈士的英靈。

踏上碑階,隨着主持人宣佈掃墓開始時,我心跳不由加速。

當我目送鮮花時,我不禁自言自語:“烈士們,你們是多麼偉大,也是多麼光榮呀!你們生在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中,卻又爲新中國犧牲在戰場上,我真爲你們感到自豪呀!”好一會兒,我才從思緒中回過神。

“默哀一分鐘。”主持人發話。我默默地低下頭,合上雙眼,在心裏祈禱:安息吧,烈士們!我們會把新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的,“少年強則國強”,看着吧!……

突然,碑臺上傳來話語,是中隊輔導員在介紹烈士的事蹟。我認真地聽着,這些事好像全部發生在我眼前。我想烈士們同自己的戰友與敵人廝殺,多少知名大將衝鋒焰陣,被嚴刑拷打卻寧死不屈,無數平凡戰士不畏艱險地戰鬥,卻不臨陣退縮。他們用血肉之軀擋大炮……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換來今天的新中國。

該繞碑臺走,我用雙手觸摸着刻得栩栩如生的石膏像。他們好像親切地對我們說:“孩子,你們要好好讀書呀!過去我們天天打仗,都沒讀書,現在你們環境好,要多讀書,不然在社會上無法立足呀!”

真得該回去,看着那挺拔的紀念碑,那蒼勁有力的“人民烈士紀念碑”和“永垂不朽”幾個大字,看着那顯眼的紅星,我思緒萬千……

清明節週記 篇7

今日是清明節,按照我們這裏的習俗,是悼念亡者、吃清明糰子、掃墓。

我到網上查了一下資料,以前清明節的習俗很豐富,有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糸列體育活動。據說插柳能夠預測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睛了天”的說法。

今日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和大娘就開始忙碌起來,奶奶揉麪團,大娘做清明糰子。我也想去幫忙,於是,我先拿了一塊麪粉把它揉圓,好像一個小小的足球,我再把手指插進去沿着邊慢慢地轉,轉呀轉,就把它捏成了一個小“碗”。然後把餡埴入小“碗”裏再收口揉圓。我一不小心把它壓扁了,哎喲,大可惜了,我想:沒關係,失敗是成功之母,接着,我新做了一次,果然成功了;不一會兒,只見奶奶把做好的清明糰子放在蒸籠裏蒸,幾分鐘後,清?糰子發出誘人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房子。奶奶把清明糰子端上來,清明糰子還沒有冷去,我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個,狼吞虎嚥吃起來。

這次清明節我很開心,最令人難忘的是我做的清明糰子,下次有機會你們來嘗一嘗哦!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的天氣十分晴朗,但卻不是什麼好日子,因爲今天是清明節,爸爸與媽媽帶我去鄉下掃墓。

我們乘車到了老家,下了車來到了一個公墓區裏,這裏有一個墓就是我爺爺的。我對爺爺的印象已經十分模糊,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聽奶奶說,在我與姐姐、妹妹中爺爺最疼我了。我對爺爺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門前路的盡頭有一條小河,爺爺經常帶上我拿上魚竿去釣魚。爺爺的樣子我只有一點朦朦朧朧的印象,只有看到爺爺的遺像時才能想起來。記得爺爺去世那天,我家裏來了許多人,他們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時還小,不知道他們爲什麼要圍爺爺哭,在我看來爺爺只是睡了,不久以後就會醒來。可爺爺並沒有醒過來,而是永遠睡在了墳墓裏。

爸爸跪在那兒給爺爺燒紙錢,我也在幫忙,可是腦子裏還是在胡思亂想,爺爺現在在哪裏?在那兒生活的好嗎?,這些問題我當然不會知道答案,可卻包含我對爺爺的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寄託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懷念,可時光不能倒流,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

清明節週記 篇9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爲傳統文化,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裏,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爲“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爲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爲了一種文化,成爲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爲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清明節週記 篇10

今日,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白石村的山上掃墓,我們從學校出發到白石村去,我們先經過下浦山,一路上我們看見了一棵棵小樹的頭上已經長滿了綠綠的“頭髮”。田野上,油菜花開了,掀起了一道道金色的波浪。小蜜蜂在油菜花上採花粉,還嗡嗡的哼着小曲,一羣小燕子從我們的頭上飛過,嘰嘰的報着喜:“春天來啦,春天來啦。”

我們也在路上走着,一邊走,一邊談着昨天晚上我們準備了哪些東西。昨天晚上興奮得睡不着覺。在路上,我們走的滿頭大汗,我們便拿出昨天晚上準備的水來喝,我喝了一口,感到舒服極了。我走了好長時間,終於到了白石了,可是,離鄭虔文學家的陵墓還有一段路呢。

我們終於走到了金雞山腳下,我們繼續走着,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山間,終於到了鄭虔前輩的陵墓了,在那裏,我們全部人都?嶂匱纖啵?揮幸桓鋈隨移ばα車摹V鞽秩慫等糜判閔儐榷癰剎坷創蟶?昴梗?ㄍ旰螅?鞽秩巳夢頤悄???種櫻?幼歐虐Ю鄭???旰螅?A斕幾?頤牆倉r?∈焙羈炭嘍潦椋?罄闖閃舜笪難Ъ搖W詈螅?鞽秩巳夢頤怯行虻南蛄沂肯諄ǎ?淄昊ㄒ院螅?頤潛惴敵A恕?/p>

今日真是一個十分意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