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0篇)

端午節1.1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0篇)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裏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裏,奶奶說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着我們去松花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着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糉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國中高中,同學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着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光的項鍊、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學就很少去江邊趕這個熱鬧了,記得同學去玩通宵之後趁我熟睡給我綁上了五彩線,結果掉顏色弄得滿手的彩色,真得很懷念。上了研究生之後,北京對於端午節並沒有很大的慶祝活動,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幾個糉子應節。

如今,在端午節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糉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許多貪吃的人提到端午節就會想起充滿清香的糉子,那清香,真的是有一股子家鄉的味道。

每年端午節我最期待的是掛五彩和吃糉子,今年也不例外。

老人說掛上了五彩繩就會平平安安,可我們這些孩子哪懂啊?純粹就是爲了好看,掛在手腕上與其他小女孩顯擺着我的手鍊可比你的好看多了,其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惹得父母嘴直笑我們的幼稚天真。

端午節家裏是要掛葫蘆的,大人們老是讓孩子去買。

於是像我一樣調皮的孩子買完後有剩下的零錢就偷偷的去買糖塊吃,把糖塊含在嘴裏甜甜的化開。回到家把葫蘆和錢一併交時,父母發現也不會責怪的。

大人把買回的葫蘆掛上,瞅着也是怪好看的,但是我至今都搞不明白爲什麼端午節要掛那些葫蘆。

在我的家鄉端午是一定要吃糉子的,但具體的做法我並不知道,每次看着媽媽做看着她靈巧的雙手穿梭我總是打個哈欠,跟着哪家孩子出去玩兒了。

中午,媽媽叫我回家吃飯時我便急忙往家跑,似乎那黏黏的糉子正在召喚着我。

我坐在飯桌上小心翼翼地揭開被水浸溼的棉線,打開糉子看見裏面粘粘的三角米,它的中央有一顆甜棗,甜棗周圍的米,被它浸得甜甜的。

我最愛吃那甜棗,吃完後挖幾口粘米就全部給了媽媽,看着媽媽無奈的眼神,我美滋滋的又打開了一個糉子。

家鄉的端午啊,連街上都有一股糉子的清香,有一派和樂的景象。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昨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有一個愛國詩人,名叫屈原,當他聽說自己的國家都城被強大的秦軍佔領時,一怒之下,寫下了自己的絕筆《懷沙》,然後投江自盡了。江邊的老百姓聽說後,立刻乘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惜沒有成功。老百姓急忙回家拿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餵魚,怕魚兒吞食屈原的屍體。如今的龍舟賽、吃糉子都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一位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看見桌子上香噴噴的糉子、圓溜溜的雞蛋,我口水直流三千尺,饞得要命,拿起一個糉子就往嘴中塞,一連吃了四五個,弄得滿臉都是米飯,媽媽笑着說:“你真是一個小饞貓!”

吃過早飯,我和爸爸媽媽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河邊看龍舟賽。一到河邊,哇!這裏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看來濛濛細雨絲毫沒有阻擋大家看龍舟賽的腳步。我擠在人羣中,往河裏一看,兩條威風凜凜的龍船在河裏劃來劃去。一條紅隊,一條黃隊。岸上的觀衆議論紛紛,有的說紅隊勝,有的說黃隊贏。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只見紅隊像離弦的箭衝向前方,而黃隊也毫不示弱,如猛虎下山,拼命地划向前方。一會兒紅隊在前,一會兒黃隊超過了紅隊,岸上拉拉隊的加油聲此起彼伏,這時,黃隊的領隊突然站在船頭,大聲高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這喊聲似乎給隊員們增添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他們團結協作,動作整齊,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向前衝,在紅隊即將再次超過黃隊時,黃隊一縱,衝過了終點線。岸上頓時響起了歡呼聲。

回到家,我們一大家人圍在桌前就餐,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板鴨、雞腿、黃瓜涼拌……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邊吃邊聊,充滿了歡聲笑語。

端午節我過得很快樂,不但吃了很多我喜歡吃的東西,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勝利!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近幾天,上學經過一片蘆葦地時,我總會看見幾個爺爺奶奶在採蘆葦葉,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採來包糉子的,這讓我不由想起了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州,那裏住着我的爺爺、奶奶和很多親人。家鄉的端午節很熱鬧,包糉子、掛菖蒲、艾草,還要賽龍舟。

每年端午節,爺爺會在門上掛上菖蒲和艾草,然後買來蘆葉,包好各種形狀的糉子。我最喜歡一種叫美人腳的,細長的尖角,配上圓圓的頭,不光好吃而且好看。糉子煮好後,除了我們自己吃,爺爺也會送一些給親朋好友。我們小孩子端午節時可好玩了,吃東家的糉子,扯西家的菖蒲,跟大人一起去採艾葉,學着包棕子,還要用艾葉煮水洗個澡。大人說端午用艾葉水洗了澡後不容易得皮膚病,真有意思。

而龍舟賽事在我的家鄉更是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2001年還舉辦過國際龍舟賽呢,2015年的龍舟賽也非常熱鬧。爺爺說他年輕的時候還是一名龍舟賽手呢。去年爺爺帶我去看龍舟賽,看到幾十條裝飾非常漂亮的龍舟在護城河上一字排開,隨着裁判員一聲令下,選手們爭先恐後,個個奮力當先,比賽非常精彩,讓人驚心動魄。

聽爺爺講,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但是在荊州,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因遭到奸臣陷害,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老百姓得知這個消息,紛紛劃舟去救他;他們用竹筒貯米,投入江中,以免水中動物吞食屈原的屍體。爲了紀念屈原,食糉和競舟的習俗從此就流傳下來。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雖然我現在跟着從軍的父親身在昆明,但我還是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端午節。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我的家鄉在東北,每逢過節,很少有當地的風俗特點。現在端午即將來臨,讀過汪曾祺所寫的《端午節的鴨蛋》,才發現家鄉里我接觸的風俗特點還真是少得可憐。

在東北,既沒有:貼五毒、放黃煙子一類的風俗習慣,就連賽龍舟都極少見到。在市內,有一條河,河不寬,也不雄偉,只是靜靜的流淌而過。但即使有河,在我的記憶中,也從未有過龍舟比賽。以前,端午節還不休息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人上山菜艾蒿。在我們家鄉,不僅有河,還有一座山,一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山。因爲,聽人說過,這山是連着長白山的,那時,我還不大,感覺這山是又高又大,綿延萬里。

在這裏,僅有的風俗只有菜艾蒿,吃糉子和系五彩線了。有的人還會給孩子買些香包之類的。我家住在山腳下,高高的樓房,可以看到山的一部分。而門前的馬路,則是山上的必經之路。一大清早,就能看到樓下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人,還有一些孩子,但依然是老人居多。路邊上,還有人賣艾蒿,一大把拿在手中,不用走近就能聞到艾蒿特殊的氣味。接着,走出去上學,書包裏放着十來個雞蛋鴨蛋,準備到學校也同學頂的。大家在學校,互相地拿雞蛋鴨蛋頂着,還有人把鵝蛋拿來頂的,只可惜,在路上就碰碎了。頂完了,等中午吃飯時,再拿出來,敲開殼就吃了。晚上回愛時,會發現鄰居的老人幫着在門上插了一把艾蒿,嫩嫩的`,缺了少許水分,但依舊清香。

家鄉的端午,雖沒有過多的傳統風俗,但依舊過得有滋有味,開開心心。就象人一生一樣,無須過我的錢財,無須過分的豪華奢迷,也無須過份的錦衣玉食,只要開開心心,健康幸福,還有什麼所求呢?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糉,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糉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擡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竈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糉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糉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糉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糉,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糉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糉,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爲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糉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糉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糉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着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後,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裏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衝鋒陷陣,你追我趕。

龍舟健兒們高喊着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爲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着。比賽持續了很久,終於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希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在我的記憶中,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在鄉下外婆家渡過的,那時過端午節的情景使我難以忘懷。

每逢端午節前夕,外婆早早就把糉葉洗滌乾淨、晾乾;還準備了上等的糯米、和一些包糉子的原料。等到了端午節這天,天不亮外婆就起牀包糉子了,爲的是讓我們能早早吃上新鮮的糉子。包糉子是外婆的拿手好戲。兩三張糉葉交疊排開,右手抓住葉尾,順勢一扭,一漏斗狀便赫然在目。然後注米,漏斗外多出的糉葉蓋住米,再插上一張糉葉,將糉子裹上一圈,繫上繩子,就這樣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糉子就出爐了,裏面的餡更是花樣百出,有花生的,豆沙的,蜜棗的,鮮肉的

最吸引人的`就是煮糉子了,那陣陣香味飄出來,把我們這些小饞貓饞得直流口水,我們不停地圍着竈臺打轉,還一個勁地用鼻子聞那股糉香味。外婆在煮糉子的時候,還會放一些鹹鴨蛋一同煮,等鴨蛋熟了,外婆就會把蛋裝在事先編好的彩色小網兜裏掛在我們胸前。除了這些,農村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可以辟邪消災。

現在,我回到城裏生活,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吃到媽媽買來的糉子和鴨蛋,可總覺得沒外婆親手弄的好吃,也許是少了些親情的味道吧!真想念家鄉端午節啊!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還可以加些蜜棗葡萄乾等。

放在鍋裏,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出去踏青,聽說端午節那天早上出去踏青,還可以治病呢!回到家裏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糉子,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想念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一年有很多的節日,但是在人們心中覺得很重要的節日沒有幾個,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在中國很多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