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節2.1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節作文1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堪稱一朵奇葩。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四大發明、文房書法、皮影戲、端午節、剪紙、糖葫蘆等,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吧!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說法有好幾種,其中以紀念兩千多年前楚國大詩人屈原這一種說法廣爲流傳。當時秦國攻打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極力主張抵抗,可還是被秦國打的落花流水,屈原不忍看到國破家亡,更不忍看到楚懷王及朝廷****無能,於是含恨投汨羅江自殺。倖存下來的楚國同胞知道屈原自殺了,悲痛欲絕;於是就把糉子、飯糰丟到長江裏,讓魚兒們不去爭奪他的屍體。後來,人們就把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沒到這一天都要吃糉子、划龍舟,以此來懷念屈原。

從我記事起,每年的五月初五,清早一起來就會看見餐桌上的盤子裏裝有熱氣騰騰的包子和糉子。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真幸福啊!吃完之後就去看划龍舟。賽龍舟前一個月大家就積極籌備,請一些心靈手巧的木匠雕龍畫鳳,把龍船裝扮的絢麗多彩,而且即牢固又輕便,船造好之後,每家每戶選一個年輕力壯的人蔘加,再選一個有經驗的老人掌舵,我們這裏還有這樣的風俗習慣;船造好,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船要在河裏練習幾天,當龍船游到河邊有親戚住的地方時,親朋好友會拿出很多包子和糉子來招待他們,當船離開的時候,船上的人就異口同聲的叫起號子:“多謝親戚,龍彩河,劃、劃、劃…….”此時,叫聲、划水聲、歡呼聲….匯成一首悅耳的交響曲在河面上空久久迴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有本土的特色民間文化。端午節划龍舟紀念大詩人屈原已成爲三楚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他市中華民族經典文化、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下去。

端午節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塬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塬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裹着糯米投入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糉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糉子,要把竹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摺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後把竹葉包着的糉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糉子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糉子,不然糉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鬆開。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水要漫過糉子,用勐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用文火煮叄十分鐘。等糉子熟了以後,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後是划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遊弋,有的舒展着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划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裏弦,欲爭羣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勐劃,奮力衝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人民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在那天,屈原抑天長嘆一聲,投身激浪的汩羅江,人們紛紛來打撈他的屍體,有的把糉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怕魚傷害屈原的屍體。

7號,媽媽買回米、糉葉在水中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在家包糉子。媽媽和爸爸都說自己從來沒包過糉子。這時媽媽說:“沒關係,我們一起學着包。”剛開始媽媽叫我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把糯米塞入,把上面的一個小角折下來,然後把上面的一個大角折下來,再一折,把繩子紮緊。我們正高興的時候,突然我看見米從下面漏了出來,媽媽說:“糉子包漏了,沒關係,我們重新再來。”第二個,我和媽媽一起包,雖然包得不太好看,但很嚴實,我們成功了!接着,後面的糉子越包越好看,和外面賣的沒多大區別。這時,媽媽讓我單獨包一個,我按照剛纔包糉子的過程,一步步的包,雖然沒包漏,但我包的像個扁餅子。媽媽對我說:“包的越多就越好。”哦!包糉子就像學習一樣,多練就熟了。

煮糉子了,媽媽把我們包好的糉子放到冷水時,煮了30分鐘,我耐心的等待。熟了,這時滿屋子飄着糉子的香氣,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扁餅子”拿出來,嚐了嚐,嗯!真好吃。

端午節作文4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端午節,呵呵,其實不是端午節,是端午的前一個星期,今天我們體驗了端午節的很多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了。

我們先到了指定的位置後,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可領隊老師就是不領情,叫我們先看示範再做糉子,我們只好硬着頭皮看完示範。

不過,這示範也不久,只是一位阿姨把兩片糉葉交叉再拉起長的地方,放些糯米和五花肉、蛋黃,最後包住用繩子穿好而已,看完後,同學們都說這也太簡單了吧!

我們要開始包糉子了,我先把糉葉交叉,然後折一折,就變成了一個“漏斗”,之後放點糯米,再放點五花肉和蛋黃,不過我在這一步時不小心掉了一些糯米,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仍然用心地加了點糯米,又加點脫了皮的綠豆,最後把葉子包緊,用繩子綁緊就可以了,但是變成了上面小,下面大的形狀,就像一個福袋一樣,我看着自己包的“傑作”,不覺哈哈地笑了起來。

我們還體驗了放風箏等其它的習俗,同時我也學到了許多端午節的習俗,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5

我的家鄉是高郵,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我們一家人回家鄉過端午節。一路上,到處是山清水秀,美不勝收,我看着看着都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

我們過了好一段時間到達了高郵。我一下車,我來到河邊。“哇,太美啦!”我不禁讚歎到,小河清澈見底,河面上還有幾隻鴨子“嘎嘎嘎”的叫着。爸爸說:“全中國都有鴨蛋賣,但高郵的鴨蛋最有名,就是這些鴨子生出來的。”我邊看邊走,我發現每家每戶門口都掛着草。我很好奇便連忙問爸爸是什麼東西。爸爸說:“這是艾草和菖蒲。每個人家都插這個。據說,這些草可以避邪。”一路上,空氣中迷漫着糉子的香氣味。走着走着,我們不一會兒就來到自己的老家。中午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有紅豆糉子、有花生糉子、還有肉糉子,可好吃啦!這些糉子不僅好吃,而且十分可愛。外面裹着彩絲,綠色的糉葉。一打開糉葉,裏面就是米飯了。我咬上一口,十分十分的香。這時,我想起了高郵的特產—鴨蛋。我拿了一個鴨蛋和糉子一起吃。這鴨蛋很鹹。爸爸對我說:“高郵人一般把鴨蛋醃一下,就變鹹了,就變成了有名的高郵鹹鴨蛋啦。我們就喜歡這樣吃。”我們邊吃邊聊天,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吃完午飯,爺爺奶奶又帶我們去家鄉的其它地方玩,我還拍了許多照片留作紀念。

家鄉端午節可真好玩啊!

端午節作文6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國慶節……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有首端午兒歌是這麼唱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清晨,我一起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於是,我走進廚房,看到媽媽已經開始包糉子了,我趕緊跑去幫忙。我先拿起兩條糉葉,把它們疊在一起;接着,我把疊在一起的糉葉捲成一個窩,再放一些糯米,然後放上我喜歡的餡料,放一些糯米緊緊地蓋住餡料。最後再用細細的繩子捆起來。好了,經過我和媽媽的一番努力,終於把糉子都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媽媽先用大火煮了一小時,再用忙活煮了半小時,糉子終於煮好了,那些糉子真讓人眼花繚亂啊!有三角形的、圓形的、正方形的的糉子……餡料也各不一樣,有蛋黃餡、豆沙餡、紅豆餡、肉餡的……我拿起蛋黃餡的圓形糉子,解開繩子,咬了一小口。哇!好好吃哦!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下午,媽媽帶我去看賽龍舟。每一隊的龍舟都是不一樣的,有紅、黃、藍、綠四個顏色的龍舟隊。龍頭那裏是鼓手,中間是隊員。比賽開始了,每隊都喊起了雄壯而有氣勢的口號聲。隨着鼓手的打鼓節奏越來越快,眼看黃隊就要贏了,可是藍隊聽着拉拉隊的鼓勵,可能不想讓他們失望,用剩下的最後力氣分李超越了黃隊,贏得了冠軍。我看着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勝利的笑容!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今天真是愉快而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作文7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糉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人——齊聚在一起,有我們家,奶奶家,叔叔家。

端午節是一種民俗節日,據說是古代時期,有一位古人名叫屈原因爲秦國攻打楚國,最後差點亡國。屈原是個愛國者,他實在是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這樣他跳下汨羅江,人們爲了紀念他、懷念他,不讓魚蝦破壞他的身體,就往江裏投糉子、划龍舟、倒雄黃酒灌醉蛟龍。因爲五月初五,五月也被稱爲百毒之月,人們各家在門口叉上艾蒿辟邪,帶上香囊驅蟲,寓意每個人都健健康康。這纔有了今天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的意思我搞懂了,今天我們家包糉子、煮雞蛋、掛葫蘆艾蒿,一切都弄好了,我和爸媽一起來到了奶奶家,我見到了叔叔、嬸嬸和我的小妹妹,大人在廚房過了不久,香噴噴的飯菜就出爐了,美味佳餚香氣四溢。我們大家吃着端午飯,就像糉子一樣甜甜蜜蜜,到了下午我們又喝的粥,然後我們回到家才,坐在那裏感受到今天節日的快樂,也同時寫出這份心得體會。

我愛端午節,我愛我的家人,一家人就像糉子中的米,永遠不分開,也像糉子中的蜜棗甜甜蜜蜜過着每一天。

端午節作文9

“五月五,到端午,吃糉子……”每當唱起這個兒歌,就讓我想到了端午節。

中午放學回家,我剛一進門就聞到了撲鼻而來的香味,我尋着香味走進了廚房,哇,媽媽煮了一大鍋糉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正想抓一個吃,媽媽卻說只能等爸爸回來再吃。終於等到爸爸回來了,媽媽直接端了一大盤糉子走到了客廳。媽媽可真是心靈手巧,那糉子呀,五花八門的,有三角形的,有牛角型的,有菱形的。那味道呀,更是各有特色,有玉米味兒的,有鮮肉味兒的,有蜜棗味兒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可那繩子好像跟我有仇似的,我怎麼也解不開。我惱火了,開始用牙咬,好不容易纔解開,我想:吃個糉子真麻煩!之後,我一點一點地把糉葉撥開,哇,這個糉子探出金黃的小腦袋,身上像裹了一層糖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插上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那種口感是香香的,軟軟的,有一種身處童話世界的感覺。

吃到最後的時候,突然“咯噔”一聲,我好像咬到了什麼東西,拿出來一看是個硬幣,媽媽對我說,寶貝,看來你以後可是財源滾滾啊!聽了這句話,我心裏美滋滋的。

吃完了糉子,媽媽帶我來到了超市,讓我挑一個香包,我左挑右選最後挑了一個小老鼠形狀的香包,因爲我是屬鼠的呀!上面繡着“平安”兩個大字,這樣能夠保我們平安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10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關於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是XX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賽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爲可保佑船平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糉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作文11

今年的端午節和以往的端午節都過得不太一樣。以前過端午節都是吃糉子過節的,可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和家人們一起划龍舟過節的: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帶你去划龍舟好嗎?聽說在我們家房子後面的河邊,要開展一次划龍舟比賽活動,第一名的可得一個超級大糉子哦”爸爸開心地說道。我聽了後,急忙拉着爸爸的手,說:“那快走啊,我都快等不及了。”“好”我叫住爺爺奶奶也去,讓他們爲我們加油。我們來到了河邊報了名,裁判一聲口哨下,比賽開始了。我與爸爸媽媽相互擊了一掌,異口同聲道:“加油!加油!加油!”爺爺奶奶在一旁爲我們鼓勵着。我大聲說道:“大糉子,我的大糉子啊!你是我的。”我拿着漿,拼命地往前劃,突然,船不聽我的使喚了,它左拐右拐,我想的話:它的“腦袋”恐怕都晃暈了。呀,後面有船快趕上我們了,得加把勁兒了,我說:“爸爸,媽媽,聽住我的口號‘衝啊’……”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前面的船都甩在了後面,我們暫時領先了,在後面的人應該很不服氣。當然,爺爺奶奶也一直爲我們加着油,我划着划着,大家都快沒有力氣了。我心想:爲了大糉子,我拼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比賽已結束了。可冠軍不是我們,而是其他人。這讓我們很難過。

但也沒什麼,難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爭取第一而活着的嗎?不,不是的,人活在世上,是爲了尋找快樂而生存的。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作文12

有一個傳統的說法,認爲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也有的說是紀念伍子胥,還有的說是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五花八門的說法就越來越多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唱着這段民間的兒歌,我走進了鄉村,我走進了端午節。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和媽媽來到了奶奶家,看見奶奶一隻手裏拿着一塊花布頭,另一隻手拿着一個像勺子一樣東西,把一些蒲公英、野菊花和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和草。奶奶把花草舀出一勺放進花布頭裏,再迅速地把花布頭包成三角形、正方形、六邊形……並遞給姑媽。姑媽穿針引線, 縫好後, 就找了兩根繩子,一根是紅色的,下面還有絲帶;另一根是彩色的。姑媽把彩色的繩子繞了一個圈,並用針把圈固定住,又把紅色的繩子穿過圓圈並打一個結,一個香包就做好了,不一會兒,一個個香包展現在我和媽媽面前。"哇!我要!要!"我伸手就要把香包拿過來,對奶奶說:“寶寶要包,寶寶要包!”奶奶把花布頭和木勺遞給了我,我把一勺放進花布頭裏,然後把花布頭折成三角形,接着穿針引線, 可做好的時候,卻活看像一個瘦乾巴,簡直和奶奶做的沒法比。

媽媽接着說:“寶貝,加油!再做一個!”那時我明白了“驕兵必敗”的道理。我長大了,不會因爲一點小事而沾沾自喜,我相信,通過一次次的努力 ,一個個香包會做的更好、更完美!

端午節作文13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糉子,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等糉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剝開糉子葉,聞到一股香味,裏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糉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爲奶奶總是包許多糉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爲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等習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爲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聽奶奶說,賽龍舟是爲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14

“五月初五是端午,端午就在五月五……”聽到這首歌謠,快樂的端午節就躍然眼前。正當我遐想時,奶奶端着一盤香噴噴的糉子出現了。

糉子!棕的棕,黃的黃,穿着綠色的皮夾襖,泛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怎麼少得了糉子嘛!吃糉子這個習俗,還要從屈原說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爲了國家悲憤跳江,老百姓爲了留住屈原的屍體,往江裏扔飯糰,現在,這飯糰就演變成美味可口的糉子。想着,我咬下一口糉子,這真是好滋味!糉子是我愛吃的食物,樣子呈三角體,小巧可愛,最好看的是它的“綠外套”,是用箬葉包的,清新的綠色會讓你食慾大振。糉子也很“人性化”,它的“肉”有黃有棕,就像白種人和黑種人,那是因爲糉子有不同的餡兒,就像人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個性搭配不同的皮膚,纔是獨一無二的!

吃過美味的糉子,我來到江邊散步,遼闊的江河,一望無際。我彷彿看到了屈原站在江邊痛苦的樣子,彷彿親眼目睹他跳江的過程,彷彿明白了他的心思,這讓我肅然起敬。是啊,“愛國屈原屍何歸,百姓爲其過端午”。這使我對端午節有了新的認識,對“愛國”有了新的概念。其實,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草、掛香包、吃五黃等習俗都是在愛國,都是在傳承中國文化。我們的端午節,是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所謂的“小長假”,但是人們快要這些中國傳統文化淡忘了……

吃着糉子,我們爲什麼不想想屈原呢?看着劃過的龍舟,我不禁大聲喊起“加油”來——沒錯,作爲龍的傳人,要保留好祖國傳統文化啊!

端午節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就起來了,看着餐桌上的糉子,我就非常開心的吃了下去。

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我非常的開心,增長了這麼多的見識,吃到了可口的糉子。

標籤: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