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5篇)

端午節2.46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5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滿街都盪漾着孩子們的歌聲。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大多是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不願和腐敗的朝廷在一起同流合污,就跑去投汩羅河。人們有的.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的把一些食物扔進江裏,說是讓魚、蝦、蟹吃飽,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爲了紀念屈原,人們用樹葉包住飯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糉子。

賽龍舟是我很喜歡的運動。聽媽媽說,早在三百多年前,明代張岱就寫過《金山競渡》一文,生動記述了鎮江金山龍舟賽的壯觀而且有趣的場面。在鎮江賽龍舟具有特殊意義,因爲每條龍舟的船頭都有一面大鼓,而鎮江地名的歇後語就是“船頭敲鼓震(鎮)江。”每逢端午節,我們鎮江就會在美麗的金山湖上舉行龍舟賽,20名選手隨着鼓點聲整齊劃一的划槳,幾條長龍在水面上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尤爲激烈。同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演,熱鬧非凡。

端午節真是個美好、生動的節日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河裏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提議咱們自己包糉子吃,媽媽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着媽媽學包糉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然後在空心的圓錐形裏插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搖動筷子,一直把糉子包的緊緊地。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包完了糉子。上鍋蒸的任務就包給爸爸了。

打開電視,正在直播龍舟競賽,吃着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糉子,看着賽龍舟,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怎麼樣?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義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人們會把門上、窗上都掛上艾蒿,表示驅趕蚊蟲等,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人們還要包糉子、吃艾葉蛋。在我國的南方等地區人們還要賽龍舟,主要是爲了展示各種龍舟的風采,賽龍舟的人會非常得多,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齊心協力地劃一邊喊着響亮的口號,一邊追趕前面的龍舟,你追我,我追你,非常熱鬧。

端午節這一天,大家家也會包糉子,我要跟着奶奶學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好,然後再把糯米淘好,都準備好了就開始包。糉子的口味有各種各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還有栗子的',看着奶奶熟練地手法我羨慕極了。我選擇了豆沙餡讓奶奶教我包,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先把糉葉折成三角形然後放上一顆紅棗,再放糯米對摺包,包了一半就散了,再包一個又散了。我深深地感到奶奶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其實非常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學會包糉子。

晚上,大家全家人會坐在一起吃着又大又香又甜的糉子,愉快的端午節隨着糉子的飄香離我而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過了年沒幾天,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使我不由的想起兒提時在家鄉過的端午節了。

那時候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大好,尚在兒童時期的我們對於端午節沒有太多的感情,那時候的我們除了玩,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端午節時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母親親手做的糉子了。糉子一般是用糯米,再加上幾顆大紅棗,外面再包上波蘭葉(我們這兒的人對山上一種灌木的`葉子的叫法,據說用這種葉子包的糉子味道特別清香),用桑樹皮緊緊地包紮起來,一個糉子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包糉子的準備工作卻是很麻煩的。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就早早的把糯米泡在水裏,把波蘭葉和桑樹皮泡在另外一個盆裏,這樣泡上大概一天的功夫吧。到了下午天不早的時候,母親纔開始包糉子,一個一個的糉子在母親靈巧的手中誕生了。母親把糉子們一層層的排在大鍋裏,然後再倒上水,直到水浸滿糉子爲止。端午節的早晨大概三點鐘吧,母親就早早的起牀了。母親把柴火點燃,爐火照亮了母親乾瘦的臉頰和細細的汗珠,就這樣用文火慢慢的煮糉子,大約三四個小時吧。等到我們揉着睡眼惺忪的起牀,母親就把大鍋端到了屋裏,打開鍋蓋,一股糉子的清香就立刻在整個屋子裏瀰漫開來。我們往往是來不及洗手就忙着伸手去抓糉子,即使燙得手疼也不想撒手。現在回想一下自己那沒出息的樣都感到好笑。母親則看着我們貪婪的吃着糉子笑了。

如今吃糉子早已不是端午節的“專利”了,大街小巷整天吆喝着賣糉子的聲音,偶爾買上幾個來吃,也感覺沒有以前母親做的好吃,味道也大不如前,不知是何緣故?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正好今天就是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去姥爺家吃糉子。

到了姥爺家,姥姥馬上端出一大盆糉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形的。三角形的糉子是用青青的蘆葦葉包的,長方形的糉子用的是棕色的菠蘿葉包的。撥開一片片緊緊包裹着的糉葉,糉子發出了一陣陣清香,我忍不住驚歎道:“這比大白米飯香多了。”姥姥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媽媽卻胸有成竹地說道:“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他是個愛國人士,人民爲了紀念投江自殺的屈原,於是包糉子扔進河裏,這樣,那些魚蝦吃飽了,自然就不會再吃屈原的屍體了。於是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

哇,原來端午節還藏着這樣的故事呢!今天我不僅吃了美味的糉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快樂的端午節曹裕瑩

端午節的這天,媽媽包好了糉子,就放進大鍋裏足足煮了一晚上,煮糉子的鍋裏飄出一股股清香,不一會兒,整個屋子裏就全是糉子的香味了。我聞到了,嘴角邊不禁掉下了滴滴口水。

媽媽掀開鍋蓋,從鍋裏拿出了各種形狀的糉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角形的。解開繩子,糉葉輕輕地舒展開,米團從細膩而光滑的糉葉上慢慢滑下來,沾一點糖,輕輕咬一口,啊,那清香便從我的嘴中傳了出來,糉子,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時,弟弟循着香味過來了,他看見剝開的糉子拿起來就往口裏塞,左手一個,右手一個,狂吃不已,媽媽被弟弟逗笑了,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弟弟用小手摸着黏糊糊的嘴角,開心地說:“啊,真是太好吃了!”“媽媽親手包的糉子當然好吃了!”我大聲告訴弟弟。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