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1.5W

端午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七零--前四七六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厥後子胥改邪歸正,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身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奮發,百戰百勝,越國大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清除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給錢,誹語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身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傳說屈原身後,楚國黎民悲傷非常,紛繁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品,“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醫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繁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損傷屈醫生。厥後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生長成棕子。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賽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