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端午節2.28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端午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今天老師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是文武雙全的得力干將。一次屈原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案給楚國國王,可國王不贊同這個方案,這個方案也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對。於是屈原被趕出了都城,流浪到漢北地區。後來秦國帶領兵馬,攻破了楚國,屈原知道後,非常傷心,絕望,就跳落了汨羅江,楚國百姓們知道後,紛紛都來到了江邊。漁民們也划着船,打撈屈原屍體,爲了不讓魚蝦,水怪等生物吃掉他的屍體,人們用糉葉包裹飯糰,用繩子捆住扔到江裏,讓它們吃飽後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

他們包的飯糰又變成了我們現在的糉子,於是五月初五這天,人們會賽龍舟,吃糉子,還會扔糉子在河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包糉子又成了端午節主要環節,所以今天我們要學着包糉子,首先我們準備了一些糉葉,一些線和一些紅棗,糯米。我們先拿了片糉葉手分開,一隻手拿着糉葉頂端,往內裹,成了一個錐形。下面是很尖,不漏米,把米裝進錐形裏,用筷子插緊,讓米和米之間的空隙變小,米裝滿後,把錐形邊上神諭的糉葉往下壓,看自己的`愛好把糉子裹成三到四個最多五個角然後用白線捆住糉子,一個可愛的糉子就完成了,糉子胖胖的,蒸熟就能吃了。

想起屈原,想起他可敬的愛國熱情,讓我感動萬分。我們應該學習這種愛國精神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說起端午節,我馬上就想到了一首童謠: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傳說,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撒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是爲了撈救屈原。

端午節到了,我們在門口掛起了艾葉,並佩戴好了香囊,接着,就來包糉子了。奶奶拿出事先洗好的糉葉和泡在水中的糯米,還有一串紅線,開始包糉子。首先,把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然後捲成一個圓錐樣的形狀,再把盆子裏的糯米塞進去、填滿,接着把它封上口,最後用紅線綁好,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兩個弟弟照葫蘆畫瓢,包出了幾個難看的`糉子寶寶,遠沒有奶奶包的那麼好。

包完糉子,開始煮了,站在竈旁,聞着糉子被火蒸出來的香味,大家都垂涎欲滴,我更是每隔幾分鐘就問:糉子煮好了嗎?這時,奶奶總會笑我是隻小饞貓。等了快一個世紀,終於,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一個最大的糉子,脫去它的外衣,蘸上糖,咬一口,流香四溢,軟糯無比,讓人飄飄欲仙。

啊!家鄉的端午,美味的糉子,我愛你們。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因爲這一天不僅有糉子可以吃,還有賽龍舟。這是一個歡樂喜慶的日子。

“五月五,過端午”,媽媽時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端午節的早上,媽媽和奶奶很早就起牀了;因爲要忙着祭拜祖先的東西。媽媽和奶奶早早地準備了糉葉,又準備了一些香噴噴的糯米飯,糯米飯中有板栗、紅棗、蛋黃、香菇等餡料。將它們攪拌在一起後,媽媽和奶奶就用糉葉將它們包成一個有棱角的球形,這是糉子。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吃糉子,據說這是爲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祖先。包好糉子,將它們放進蒸籠裏蒸煮後。奶奶和媽媽又忙着準備另外一些魚肉。等一切準備好後,媽媽和奶奶就開始祭拜祖先。而我就和爸爸一起跑去看賽龍舟了。

我和爸爸來到一個湖邊,放眼望去,到處是人山人海。湖面上,兩隻龍舟齊頭並進;吶喊聲,敲鼓聲,划水聲此起彼伏。我和爸爸激動地鼓着掌,大聲爲他們吶喊助威。十分鐘後,比賽結束了,和爸爸開心地回家了。

晚上,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一邊吃着糉子,一邊看電視上播放的各地賽龍舟比賽;歡聲笑語飄出了家門。大街上,還有許多男女老少正在猜燈迷。鼓聲“咚咚咚”的響着。幸福洋溢在大家的臉上!

多麼開心的端午節啊!希望這樣幸福快樂的`節日,能夠傳承下去,這種歡樂的氛圍能夠一直保持着。這是我的一個小小心願。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小時候,端午的香包飄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針線又在忙。

長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禮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現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愛在外婆橋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於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糉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唱起這首兒歌。

還沒到端午節時,爺爺就從市場上買了艾葉和菖蒲,並把它插到了廚房裏和正屋的條桌上,我看見了,便好奇地問爺爺:“爺爺,你爲什麼要插這些?”爺爺慈愛地撫摸着我的頭說:“這叫艾葉,那叫菖蒲,把它們插在家裏會驅蟲、避邪,你聞聞看,它們還有一種刺鼻的氣味。”我湊上去聞了聞,果真有一種濃濃的藥味兒,怪不得連蟲子也怕它呢!

端午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牀了。咦,怎麼有一陣糉葉的香味?我飛快地往樓下跑去,原來是奶奶正在包糉子。只見奶奶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起來,做成了一個窩,然後再把糯米和餡兒輕輕地倒進窩裏,最後包出棱角,再用線緊緊地紮起來。糉子的餡兒有好多種,有豆瓣、有蜜棗、有紅豆,還有鹹肉……奶奶一邊包着糉子,一邊問我:“你最喜愛吃哪種餡兒的糉子?”我仰起小臉,大聲地說:“鹹肉糉子。”“好,我這就給你包。”糉子包好了後,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裏煮上四五十分鐘,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裏拎起一個鹹肉糉子,小心翼翼地剝開箬葉,咬上一口,鹹鹹的,香香的,好吃極了。我一口氣就吃了兩個,中午連飯都吃不下了。聽媽媽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去吃屈原的遺體,周圍的老百姓都往江裏投糉子。年復一年,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便把包好的糉子投到江裏祭祀屈原,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至今了。

吃完午飯,我和媽媽來到了街上。咦,前面怎麼圍着那麼多孩子?我擠上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叔叔正在賣香囊。只見他手舉一根竹竿,上面掛着許多用絲布和五色線縫製的小袋子,長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愛哦!“媽媽,給我也買一個吧!”“好,咱們也買一個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媽媽付了錢,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頸上。我捧起香囊,聞了聞,真有一陣清香!

端午節是糉葉飄香的節日,是家鄉孩子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屈原跳江後,有些漁夫去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人把糉子扔進江裏,爲了讓魚蝦蛟龍吃飽,不要吃屈原。

所以在這一天,人們要大包糉子吃。糉子的做法很簡單:先在糯米上放材料,把糯米做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艾葉包好,蒸上一會,糉子就做好了。

每家都要大包糉子,我家也不例外。我把各種東西放在糯米上,媽媽把糯米做成立體三角形,爸爸用艾子葉片包好,最後放在鍋裏煮。糉子就做好了,聞一聞,香氣撲鼻,吃一口,甜而不膩。

這一天,人們還要賽龍舟,就是比賽劃龍形的船。可是我只是在電視裏看過,沒有親眼看過這麼激烈的'場面,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親眼去看。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因爲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豔。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糉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我在盤裏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裏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麼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裏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麼?難道鵝蛋還會有什麼不同嗎?”聽完後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的學問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雙手緊緊地握着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裏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裏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錶示祝賀,媽媽看着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傳說,南宋愛國詩人屈原不願向敵人屈,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汩羅江,當地居民聽說後,家家戶戶撐船到各水淢尋找屈原,一直劃到洞庭湖。找不到屈原的屍體,當地有一個老漁夫,把米團拋入江中,說是這樣魚蟲們就不會撕咬屈原的遺體,其他人看了,也紛紛效仿,不知不覺,這就演變成今天的糉子。

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爲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舉行了熱烈的端午節傳統教育活動。

首先開始的是“端午節聯歡會”,隨着主持人的一聲令下,活動便開始了。大家侃侃而談,聊得不亦樂乎,我是第四個表演節目的,我談的主題是端午節插菖蒲的由來。“大家有可能在自家門上看到過一捆捆菖莆吧?這是爲什麼呢,請聽我慢慢道來。”我頓了一下,又接着說:“菖莆的葉片呈劍形,古人認爲把它放在門上可以避邪消災,菖莆的香味濃郁,讓人覺得神清氣爽……”我滔滔不絕地說着,接下來的同學們也表演了許多精彩紛呈的節目,小玥把一枚硬幣“穿”入了瓶子裏,她的魔術讓我們讚歎不已。小渝和小亞的一段相聲也讓我們捧腹大笑,回味無窮。

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啦!同學們拿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與同學和老師分享。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了小源給我的糉子。一吃,一股濃郁的香氣朝我襲來,哈!是個花生糉子!好容易吃掉了糉子,同學們帶來的糉子可真是千姿百態,有三角形的,有斧頭樣的,還有啞鈴型......小姜帶來的“千代香”肉糉把它的作用發揮了起來,就是粘了小姜一臉啊!瞧他那樣,我差點把肺給笑了岀來;小鑫正埋頭吃着他的寶貝什錦糉子,可他一不小心,把糉子掉在了地上,看他那生氣的樣子,真讓人發笑!

這個端午,我“鬧”得好開心呀!既讓我們接受了民族傳統文化的薰陶,又讓我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如期而至,這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啦!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草、做香袋、喝雄黃酒……我漸漸長大了,懂得越來越多。我知道了屈原的故事,這樣一個忠貞愛國的詩人,在我心中愈發高大起來!那麼,今年我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他的仰慕和追思。

那就動手包糉子吧!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姥姥準備做糉子的材料。姥姥笑眯眯地說:“準備好了,瞧,在那裏呢!”我跑到廚房一看:“啊!泡了一晚上的紅小豆,雪白的江米,醃製好的肉塊兒,碧綠的`糉子葉,暗紅色蜜棗……我好像聞到了糉子的香味了!”

姥姥先把糉子葉放在開水裏煮了大約五分鐘,馬上把它們從熱水裏撈出來,放到冷水裏冷卻。姥姥從冷水中撈出兩片葉子,將它們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雙手抓住葉子,向後對摺成漏斗形,左手托住卷好的糉子葉,右手拿勺倒入三分之一的米。在姥姥指導下,我在“餡”裏放入甜絲絲的大蜜棗,蓋上一層江米後,右手抓起糉子葉的上半部,左手拍打糉子葉的底部。聽姥姥說這麼做是爲了讓糉子的“漏斗”裝得更多些。咦!包糉子,還有這麼多“學問”啊!

最後,我和姥姥用多餘的葉子蓋上頂部,再用馬蓮捆綁結實,在糉子上系一個蝴蝶結。哈哈,大功告成啦!

過了一會兒,將包好的糉子全都倒進了鍋裏,蓋上鍋蓋,大火燒十分鐘後,高壓鍋發出“噝噝”聲,再蓋上閥門,改換成小火,這時,滿屋就已經開始飄動着糉子的香味兒,真讓人垂涎欲滴啊!一個小時後,一個個充滿清香的糉子新鮮出爐了!我一邊品嚐着糉,一邊想着老百姓用這個形式來祭奠屈原的故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賽龍舟的盛況,掛艾草的風俗,讓端午節變得熱鬧而生動起來。我想,端午節,我們吃的不僅僅是糉子,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神食糧——滋養我們的心靈,啓迪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