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0篇】

端午節1.8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作文通用【10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每年的農曆初五都是端午節,在這天,人們會吃糉子,賽龍舟,據說,端午節跟偉大詩人屈原有關係呢!

屈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是楚懷王身邊的一位大臣,一直提倡強國富民,抗擊秦國,可不料被奸臣陷害,流放他鄉,公元前278年,楚國京城被攻破,屈原深感到絕望,便在自己的腳上捆幾塊石頭,跳汩羅江自殺,當地的居民知道後,紛紛的坐船到汩羅江去撈屈原的屍體,有的人爲了讓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異體,就在江裏投入一些米團,告訴小魚小蝦吃米團,別吃屈原。

後來,有的.人用葉子包米團,以此紀念屈原,有的地方還組織龍舟比賽,詩詞比賽。這個傳統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漸漸的,演變成現在的糉子,家家戶戶都是團圓在一起吃糉子,而現在糉子的口味也有很多,有的裏面放了肉,有的放了鹽,還有的放了白糖。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鐘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俗還真不少。端午節我們有稱五月節,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後一次過端午節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着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划着漿,隨着節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現,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着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纔是我們發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乾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後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峯出發。

那一次,最後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果;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徵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爲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着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我們宜良,它還有一個更具特色的名字——花街節。

這一天可熱鬧了。在農村,人們會把遠嫁的女兒接回家,小夥子可以把心愛的姑娘帶回去,趁這個節日歡聚一堂,一起吃糉子,吃紅雞蛋。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子,大清早起牀就纏着大人給我們戴上五彩絲線捻成的白索,興高采烈地拉着大人去逛花街。

爲什麼叫花街呢?因爲在這一天,縣城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各種奇花異草,任你欣賞,任你選購,如織的遊人擠得道路水泄不通,人們駐足觀賞,討價還價,人們都希望能在街上買到自己喜愛的花草裝點家居,無論花的貴賤,多則三五盆,少則一兩盆,買到的滿意而歸,額頭的汗珠掩飾不了他們內心的'喜悅;街上各種叫賣聲、吆喝聲增添了節日的喜慶,大人、孩子項間都掛着一串串散發着清香的茉莉花、緬桂花,從你身邊經過,鼻間聞到的香氣讓你忍不住回頭尋望花香的來源,人們沉浸在花的海洋帶來的喜悅中。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主角是糉子。糉子吃起來方便,包起來難,先把葦葉捲成碗型,放入少許糯米,也可在中間放紅棗、臘肉等,然後捏緊,卷爲斜四角形,用繩子捆起來,葦葉也要在水裏浸軟方適用。糉子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做法,總是蘸糖食用,個頭較小,煮熟後粘韌而清香,保你未嘗便開始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還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裏,心裏就暖暖的,糉香會回溢在喜歡嘴中,久久不散去。誰能不這小巧玲瓏,且散發出誘人清香的糉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裏,湖的四面八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着一羣強壯的小夥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雲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徵,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偉大詩人屈原爲了讓皇上相信他的觀點而縱身江河,從而人們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懷念以身殉國的屈原。

端午着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老師帶着我們在教室裏過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端午節——包糉子。

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你瞧:啪!糉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糉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孫老師瞥了瞥那極不像樣的`糉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糉葉,就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糉子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分心。包糉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裏想:怎麼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方法,看來有名堂,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糉子又不成樣。

照老師說的,我仔細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糉葉。糉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裏鑽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亮。我把它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的“紳士”出現在我面前,再給它繫上“皮帶”,它就是個神氣的傢伙了。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在大作家沈從文的筆下,端午節是個民俗大舞臺,各種民俗令人應接不暇,而在我們家,端午節是個親情交流日,促膝而談使我們感到親情的溫暖。

我們的端午節,最令人心動的不是各式各樣的民俗,也不是豐富多樣的食品,而是濃濃的親情。到了端午,一家人無論誰,也無論有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回到家中,同家人吃頓團圓飯,敘敘舊,坐一坐,讓親情和着糉香盪漾在每個人心頭。

在我印象中,我過的最難忘的端午節,當屬那一次。當時,太谷的四姨奶奶一家前來看望我奶奶,恰好是端午節那天。自從一大早接到四姨奶奶的電話後,全家人就忙了起來。爸爸負責置辦酒水,一口氣拎回來兩桶“竹葉青”和三瓶汾酒;姑父和三大爺一起去了菜市場,買了幾種熟肉和幾道家常菜的原料。媽媽、姑姑、二姑等幾個女眷有條不紊地包起了糉子。就連我們幾個小孩子也不閒着,幫忙遞着包好的糉子……

四姨奶奶終於來了,她不僅帶來了糉米與糉葉,還帶了一大家子人。當時的規模達到了十人以上,吃的是自己做的鮮棗糉,喝的是杏花村的汾酒、竹葉青,把兩張大長條桌子擺在一塊,十幾個人正好圍了一圈,濃濃的親情便氤氳在糉葉的清香中。

飯桌上,兩家,不,是一家人親密無間,大家都有話要說,女人們兩兩聚在一起,談談家常。男人們則點上支菸,倒上杯酒,圍在一起話說天下大事,頗有煮酒論英雄的`氣概。就連孩子們也找到了夥伴,你給我講個笑話,我給你看個稀罕玩具,笑聲不斷。

吃了飯,一家人又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汩羅江上的龍舟比賽。電視開着,卻沒人看,最多不過瞟一眼,便又將注意力轉回親人身邊。孩子們呢?他們早就帶着大人給的香包到鄰院給其它小朋友炫耀去了。

這就是我們這裏的端午,沒有偉人,因爲一個普通人的屋子裏不能也不必容納偉人們崇高的精紳;沒有宗教,因爲那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毫無用處;只有親情,纔是於我們最平凡,最親近而又最珍貴的心靈慰藉。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中國人端午節吃糉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糉子作爲對屈原的紀念。

糉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不過在當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糉子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我很早就起牀了,因爲我們全家要到崇明去玩。

路可真遠啊,我猜有200公里吧!先過了隧道,到了長興島,然後開上上海長江大橋,橋好寬啊!到了崇明,又開了很遠的路,終於到了親戚家新蓋的房子,三層樓房,三角形的屋頂,真像一座城堡啊!

房子前面有一大片莊稼,有金燦燦的小麥田、有綠油油的玉米地、還有低低矮矮的黃瓜秧,河邊還有一棵粗大的桑葚樹,我還跟着舅舅去摘了一小杯桑葚,可是味道酸酸的`,不太好吃。院子後面有棵桃樹,掛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桃子,都是青青的,我摘了幾個,悄悄咬了一口,哇!苦的!吃過午飯,我還和姐姐、弟弟、妹妹們一起踢了球,玩得開心極了!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我好想能再去玩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糉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糉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裏可以買到速凍的糉子,但是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端午節的味道。外婆每年都要包糉子,以前的`端午外婆都在老家包糉子,而今年外婆在寧波,當然也要包糉子了。我很難得看見外婆包糉子的場面,所以當外婆包糉子的時候,我就跟着她學起了包糉子。

外婆準備了糯米、綠豆、臘肉、糉葉和包糉子的繩子,然後就開始教我包糉子了。外婆首先給我示範了一下,只見她拿着兩片糉葉,正反放置,捲成一個漏斗狀,盛點米進去,再加上一塊臘肉進去,接着蓋上糉葉往上折,要全部覆蓋住米和肉,否則就會從縫隙裏溢出來。然後再綁繩子,先綁上面的一根繩子,然後再把第一根繩子和第二根繩子都綁在一起,這樣纔會更加牢固一些,煮的時候纔不至於散架。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故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傳說這一天是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爲紀念他,端午節又叫“詩人節。”據說那時的老百姓爲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還組織了許多船隊到江中尋找詩人的屍體,這就是現在吃糉子,賽龍舟習俗的由來。

又因爲王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在民間有許多跟“五”相關的習俗。在小孩的脖頸、手腕上系紅、黃、藍、白、黑的王色線,就會帶來“長命百歲”的好運,好讓我們在爸爸的“金箍棒”,老媽的“緊箍咒”歡快的.成長。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縣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盤花(“五端”)。待到中午,孩子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黃魚、黃瓜、黃鱔、鹹鴨蛋、雄黃酒(“五黃”)少不了,還有好多的菜,吃得我們肚皮滾圓滾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