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端午節作文8篇

端午節1.3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端午節作文8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萬江,體驗了端午節的習俗。有包糉子、做風箏、塗雄黃酒。其中我最深刻的是包糉子。

阿姨讓我們拿兩片糉葉,教我們在裏面弄了一個“窩”。她在“窩”裏放了糯米、綠豆、肉、蛋黃,再把餡包好,再一邊用兩個糉葉把兩邊縫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覺得包糉子很簡單。過了一會兒,終於我大展身手的時刻到了,我學着阿姨一樣折一個“窩”,再放點糯米、再放點綠豆、放一塊肉和一個蛋黃,再把餡包起來,再把糉葉弄回去,可是失敗了。我不相信我做不到,我又繼續包了起來,因爲經過我的`失敗,我有了意識,所以做了幾個超級好看的,我開心極了。我繼續做,一直堅持包,最後戰勝了自己。

我今天學到了端午節的習俗,還在包糉子中學會了一個道理:只要你堅持就會成功,因爲失敗是成功之母。

端午節作文 篇2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糉子。糉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的糉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糉子葉做,且兩個糉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糉子就是吃糉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糉,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由於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爲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能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說能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好像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託”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衝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嶽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糉子。怎麼辦?我可是個包糉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糉子還行,叫我包糉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糉子呢!我 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裏。“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着頭皮走了上去,說:“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爲然的說:“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糉子的 時候還把糉子包成了沙漏,一鬆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摺,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麼樣。“哎呀。這是吃 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說。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活像一個小漏斗。媽 媽對我說:“像小漏斗的這個地方決定了糉子的大小,一會你包時,不要太大,不然你的手抓不住。”我點了點頭。媽媽又抓了一大把米放進小漏斗裏,到一定位置時,要往裏面到一點水。然後可以在 放米過程中放花生和紅棗。然後把漏斗上面的糉葉往下放,成爲一個“立體三角形”,開始包,最後媽媽拿了事先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緊緊的困住,“OK了!”媽媽笑着對我說。我看了看,哇,媽媽包 的真好!我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步驟開始包糉子,拿兩個糉葉,交錯放,然後成爲一個小漏斗,開始放米。可是,糉葉在媽媽手裏就很聽話,一到我這,不是這爛了,就是那爛了,導致漏米,撒了一地。媽媽說 :“你不要使太大勁,輕一點。”我按照媽媽給我的建議,重新開始。可是糉葉像是跟我鬧脾氣一樣,就是包不好了。我苦惱極了,把糉葉和米往旁邊一扔,不管了,氣呼呼的'坐在那裏。媽媽看了看我 ,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沒關係的,媽媽第一次包糉子也是這樣,還沒有你包的好呢!”聽了媽媽給我的鼓勵,我又振作起來,開始了包糉子。

這一次很成功,到最後纏繩子了,我把糉子放在桌子上,用手緊緊按着它。用很大力氣,把糉子纏了起來。呼,終於好了,看着我包的糉子,它彷彿在朝着我笑呢!

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很成功。通過這一次包糉子我知道了,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着急,要慢慢的去做,精益求精。

端午節作文 篇4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關於端午節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端午起源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將端午節龍舟競渡與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糉子樣。

端午節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位置。

我們家鄉包糉子是海南有名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奶奶是包糉子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日子,又是個平常日子。

端午節作文 篇5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五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據說是爲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懷念之情。我們家也不例外,這一天媽媽早早的起牀,然後對我們大叫:“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

我們匆匆忙忙的穿好衣服,媽媽已做好了準備工作,要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對我說:“你還小,不能包,這包糉子的事就交給我和你爸吧!”這說;“爲什麼我不能包,我現在又不是小孩子了。”我說完這句話之後,媽媽就只好讓包了。

我一邊包糉子,一邊想先吃哪個糉子好,等我覺得包的差不多的時候,一看糉子,啊!慘了,我的糉子變成了一個圓,爸爸媽媽看到我包的糉子以後,都快把肚皮笑破了。包完以後,我們的`糉子就下鍋了。

過了一會兒,糉子好了,一股香味撲面而來,我立即就衝過去,才過了幾十秒,我就吃了兩個,真是太好吃了。

這次端午節,我過得真愉快,因爲這和爸爸媽媽一起包了糉子。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兒歌嗎?對了,它就是介紹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端午節。

端午節爲農曆五月初五,端是“開端”、“初”的意思,所以初五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依次排下去,五月爲午,因此“端五”又稱爲“端午”。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端午節主要活動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草,薰蒼木和白芷,喝雄黃酒。小孩還要在額頭上畫個“王”字,還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關於端午節,還有許多傳統的由來,有很多種,大致歸納一下,諸如:一、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楚國人屈原;二、紀念春秋時期含冤而死的吳國忠臣伍子胥;三、紀念東漢王朝孝女曹娥;四、紀念龍神的節日;五、惡月惡日避邪的節日等等。

這就是整個端午節的介紹。

端午節作文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早晨,我們一大家子人興致勃勃地趕往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就看到奶奶已經鋪開了包糉子的場面,我便快速地加入了。

我可不會包糉子,奶奶耐心地教我:“先把糉葉疊在一起,注意不要有洞。”奶奶一邊拿着糉葉做樣子,一邊滔滔不絕地講着。“第二步,把糯米放進糉葉裏,記住放一半,不要放太滿。第三步,放上自己喜歡的餡。”說完奶奶捏起一大塊肉放了進去。“第四步,放上糯米。最後一步,你可要認真再認真地聽哦!”“會認真的'。”我說。“最後把兩片糉葉下壓,一定要按緊,然後把絲線纏在糉子上,纏緊了,不然蒸時散了就糟了。”奶奶說完,我便按奶奶說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將糉子包好。第一次失敗了,奶奶又教了一遍,第二遍、第三遍……

包好了糉子,爺爺拿出毛筆蘸上雄黃酒,在我和弟弟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在我倆的手指和腳趾之間塗上雄黃酒。聞着竈上飄出的糉子香味,奶奶端出“五黃”和幾個小菜,我們便開吃啦!

我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很喜歡吃味道可口的糉子,因爲它是我心中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提到這個節日,就會想起香甜的糉子。口水就會流出來。糉子不僅香甜而且還非常軟、糯。這讓我想起爸爸小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吃上糉子!我就問媽媽:“媽媽,爸爸小時候吃過糉子嗎?”媽媽告訴我:“爸爸從小就沒有媽媽,又沒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爸爸是爺爺一個人拉扯大的。那個時候爺爺一個月沒有多少工資,更別說能吃上糉子了。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

爸爸長大了,能掙錢了,爺爺也離他而去了。而我從出生就不知道爺爺奶奶長什麼樣。媽媽給我說着爸爸成長的`故事的時候,不料被爸爸全部聽見了。爸爸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我急忙拿了一個糉子給爸爸吃。爸爸把葉子剝了下來,咬一口。嘴裏說着:“真香”。

晚飯後爸爸問我:“你知道爲什麼有端午節嗎?”我說:“不知道”。爸爸告訴我,說:“是爲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所以就有端午這個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8

每年端午節,大街上時不時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而且耳邊還時不時傳來“賣糉子嘍!美味的糉子,快來買哦!”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着糉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爲什麼要喝雄黃酒呢?”我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

就講一個關於《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爲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爲夫婦後,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爲民間端午節的風俗。”我自豪的說道。“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爲什麼要紀念曹娥?”看着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你想要什麼?”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爲警惕。“哎呦!沒什麼,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糉子剝了啊!”“爲什麼?”“令牌在此,你敢不聽!”“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你說什麼!”“呵呵~沒說什麼!”啊!這次的端午節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