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吃湯包的由來

端午節8.09K

端午吃湯包,是我們新昌特具異彩的風俗。說起來,還是明代何鑑(1442-1522)尚書爲民辦實事留下的遺風。

端午節吃湯包的由來

相傳明代弘治年間,新昌連年大災,饑民遍野。何鑑尚書正因母喪丁憂在家,爲此奏請聖上開倉賑濟。皇上派出欽差到新昌察訪,時間恰巧就在五月五日端午節

那時,我們新昌和別的`地方一樣,在端午節也作興吃糉子,因而至今還流傳着“吃過端午糉,還要凍三凍”的諺語。欽差選在五月初五到新昌,顯然是衝着端午糉而來,想從一隻糉子看災情。這自然沒有瞞過何尚書。按何尚書的想法,端午是民間的重要節日,不能因受災而不過,也不能讓端午糉叫欽差抓着把柄而不開倉賑災。他想了一天一夜,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如今新麥已經收穫,何不來個“麥出不吃米”,以湯包(即餛飩,新昌方言稱爲湯包,下同)代糉子呢?湯包這種小吃,其味鮮美,不失爲節日食品;兼而喝湯,災情自現,可謂兩全其美。第二天,他到縣衙找到知縣。知縣也在爲賑災和欽差端午察訪事犯愁。聽何尚書一說,連聲“好好好……”

於是,由縣官和何尚書分別派人通知鄉民:“災年過端午,不吃幹來只喝湯,不包糉子吃湯包。”

縣官和尚書公吩咐下來,有誰不依呢?端午那天,果然沒有一家包糉子,家家裹起湯包來了。至於湯包餡子,真是五花八門。買得起肉的自然裹鮮肉湯包。買不起肉的,買點蒲瓜、豆腐乾、蔥頭等,切成細末,用油一炒,芡上山粉,美其名爲素湯包。倘若加上一些肉末,就謂葷素湯包。有的一文不名,家有現成菜乾、筍乾,又別出心裁地做出菜乾湯包、筍乾湯包。真是名目繁多,風味別異。何尚書還聯絡鄉賢,開私倉施麥粉以濟災民,一個大災之年的端午節,倒也過得別有一番風情。

卻說欽差大臣果在端午那天到新昌,微服察訪,只見家家戶戶都在喝湯,竟見不到一隻糉子。悄悄來到尚書府,何尚書一家老小也在喝湯。這位欽差立即返回京都,啓奏皇上說:五月端午節,天下都吃糉,唯獨新昌縣,不見糉子影。就連尚書府,一家盡喝湯。皇上一聽,二話不說,就下旨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還額外免了新昌三年錢糧。

此後,新昌百姓爲不忘何尚書爲民請賑濟辦實事的恩德,端午節吃湯包就一直沿襲下來,以至成爲一個獨異的風俗。除放湯包外,還花樣翻新出蒸湯包、油沸湯包等新品種,湯包餡子也更加豐富了。而糉子,便放到過年去包了,也就有了正月七年級吃解縛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