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節日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節4.2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節日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節日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節節日作文1

星期日下午,回到家裏,飯已經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就打開電視。我拿起遙控器,剛想調到動畫片,我我的爸爸一把搶過遙控器,說:“兒子,你都五年級了,不要老是看那些打打殺殺的動畫片了,看點有意義的吧!”我極不情願地說:“好吧!”。原來,我的爸爸要看賽龍舟呀!

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龍飛鳳舞的神龍在江中游。比賽規則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龍船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分別有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真是壯觀啊!

每艘龍船船長大約爲20—30米,船上約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人,他們一起划槳,同心協力、不言不語、竭盡全力的在奮勇前行!只見你追我趕,此起彼伏,真是競爭激烈、扣人心絃啊!各隊的拉拉隊,也在臺下較起勁來,加油聲連綿不斷,有人還打起響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賽龍舟的人舉起大拇指,心想:“你們真棒!”

最終紅色的龍船在衝刺階段終於奪取了冠軍。太好了!真是如我所願,“紅龍”我真爲你們感到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裏鼓勵哪些失敗的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贏,我爲你們鼓氣、加油!”

看完比賽,我上網瞭解了關於“賽龍舟”的傳統文化:

原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節日作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節日作文3

陰曆5月初五是大家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天大家要吃糉子,玩龍燈,在家門口掛菖蒲和陳艾,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麓山國際社區爲業主們舉辦了盛大的遊園活動。

小孩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有些手拿五彩糉子,有些佩帶香包,還有些身上掛着菖蒲,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紛紛涌向會所。

在會所大廳的一角,聳立起巍峨雄偉的攀巖牆。很多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向上爬。看着小朋友們開心的樣子,我也擠進人羣排隊。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拴好保險繩,開始手腳並用地向上爬。剛開始,我非常順利地爬了三格。可當我爬到第三格時,發現上面的攀巖石釘間距愈加寬,我的手如何也夠不着了。心開始像一隻小鹿又蹦又跳,頭腦一片空白。往下一看,哎呀,黑鴉鴉一片人頭!忽然,手一鬆,我便懸在了空中,繩索攜帶我不停地晃動,被人感到毛骨悚然。我並拼命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員工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續繼往上爬吧!”可我還是不敢,不爭氣的金豆豆噼哩啪啦地落了下來。員工無可奈何地把我放了下來,觀衆們也用惋惜的見地看着我,我紅着臉擠出了人羣。

舅舅不停一安慰着我,把我帶到一排籃球電玩架下,很多小孩也在這裏排隊投籃。我的舅舅天生喜歡打籃球,他丟下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長長隊伍中。輪到他了,他挪動着笨重而又肥胖的身體。在籃球架旁,舅舅的身體幾乎佔了整個籃球架,胖胖的舅舅投着籃,身子一晃一晃,簡直就像羊羣裏白大狗熊,又滑稽又好笑。看着他,我開心地笑了。

捏彩泥館裏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彩泥吸引了我,我也走向前去玩起來。我捏出來的小人、動物、汽車個個不成形,而其他人的呢?稀奇古怪。大家都相視而笑了,說:“重在參與嘛!”

今天是開心的一天,節日是開心的,我也是開心的!

端午節節日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家包糉子、划龍舟、掛菖蒲和艾草,用各種方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

奶奶一大早就把我和弟弟叫醒,準備給我們寫“王”字。只見奶奶用手指蘸點雄黃酒,一筆一筆,在我們額頭上小心翼翼地抹畫着。她那粗礪的手指在我們腦門前遊走,直癢得我哧哧笑。“你們兩個小崽子,動來動去,活像兩條滑溜的泥鰍,我字都寫不穩當了!"奶奶罵道。

之後,便是我們最期待的“包糉子”環節。今年端午,我使出了“渾身解數”央着奶奶教我包。包糉子,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我學着奶奶的樣子,用溼毛巾輕輕擦拭葉,把它擦得青翠欲滴,閃閃發亮。接着,把糉葉放入盆裏,再倒上一些熱水浸泡。不一會兒,一陣幽幽的清香便鑽進我的鼻尖,沁入我的心田。與此同時,奶奶已經處理好棗子、蛋沫、肉等餡料。

準備工作順利完成,可以開始“動工”了。我先拿來兩張糉葉,將他們一上一下排列整齊,然後把它們圍攏,裹成一個漏斗型的小“窩”,接着往小“窩”裏放糯米,放一半時再巴肉和蛋沫放進去,然後繼續放糯米,把餡料蓋得嚴嚴實實的。“別放太多了,要不然包不住了!"聽了奶奶的話,我連忙從小“窩“中掏出些糯米,再把“窩”內的糯米輕輕壓實,接下來是最難的一道工序--扎糉子。我照着奶奶的手法,用白線纏繞糉子的四個角可我總扎不好,不是漏出一個角,就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使“四角方方”的糉子散成了“團圓球”。我怎麼扎都扎不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能氣極敗壞地對未成型的“糉子,和繩子“威脅”道:"你們學乖點,不然我可要不客氣了!"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奶奶的耐心指導,我終於把糉子紮起來了。

包好的糉子要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在煮的過程中,濃郁的糉香在廚房中四散開來,“攻佔”了整個廚房,饞得我和弟弟直咽口水。一小時後,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了。糯米軟嫩,肉香四溢,回味悠長,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

端午節節日作文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每聽到這首詩句,我就想起了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這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糉子和划龍舟。媽媽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急急忙忙地買來綠綠的新摘的糉葉,白白的糯米與各種的餡料。媽媽首先把糯米擦洗了十遍左右,然後再用涼水泡着,等待着明天備用,而糉葉也先清洗乾淨,也放在冷水裏泡着。

到了端午節那天,外婆就對我說:“今天我和你媽媽、奶奶一起來包糉子,糉子的類別有很多:有水晶糉,有長糉,有牛角糉和三角糉。我們要包哪一種好呢?”我連忙說:“包三角糉吧!”我們把糉葉等材料準備好,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外婆、奶奶和媽媽拿起兩片又綠又大的糉葉,弄成三角形的窩,像一個綠色的小漏斗。把“綠漏斗”捏緊下端尖角的部位,放入一勺潔白又幹淨的糯米,放入炒好的五花肉,再放入一些新鮮的綠豆和香噴噴的香菇,再加上一勺米蓋在餡料上,最後把糉子葉捏緊蓋上並用線捆緊就完工了。

我慢慢地在嘗試着包糉子,在媽媽的耐心幫助下,我做出一個好看的糉子。今天我們包糉子的種類有很多:有的是豬肉餡,有的是鹹蛋餡,有的是臘鴨餡,還有的是棗子餡。我們分別用不同的帶子把它們綁起來,這樣煮熟的話就容易辨認。

這些糉子被我們煮熟了,我們都迫不及待的拿起了各自喜歡的餡的糉子,到自己的位置上享用糉子了。我先撥開綠油油的糉葉,用勺子勺了一口糉子,吃了一口白白的黏黏的糯米,我嘴裏心裏都是甜滋滋的味道,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不禁說道:“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其實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纔有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這真是一個有趣而熱鬧非凡的端午節,我真希望每一天都是端午節呢!

端午節節日作文6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我的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我的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我的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端午節節日作文7

“五月初五,是端午,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家家戶戶笑哈哈,龍舟下水喜洋洋。”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每當端午節時,每家每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葉,在家裏包糉子,吃糉子,看賽龍舟,可熱鬧了!

在端午節那天,媽媽早早地把我叫起了牀說:“小鼠妞,快起來包糉子啦!有肉糉,豆沙糉,花生糉,糯米糉都在等着你呦!”我聽到媽媽說的這些糉子,小嘴巴饞得不得了,我連忙跑過去,開始包了起來,媽媽先教我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狀,再把你喜歡的餡放進去,我選擇了肉,接着把糉子捏成一個三角形快要綁繩子時,我一個不小心沒捏住,糉子像一個個調皮的弟弟妹妹一個勁地跳了出來。我很生氣地說:“哼,我不包了,這是老天不讓我包啊!”正在我要抱怨時,媽媽走來說:“好啦,好啦,不要生氣了,再來一次好吧!”我聽了媽媽的話,又有了信心。我再嘗試了一次,還是按照媽媽前面教我的方法,到了綁糉子的時候,我發現桌子上有許多顏色的繩子,我就問媽媽,媽媽說:“你是包的什麼餡,就用什麼顏色的繩子綁糉子。”我明白了,要用紅色,我包好了一個糉子,我開心極了,我接着包,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我們包的糉子拿去蒸了,蒸了半個小時,廚房裏傳來了一陣香味,我連叫媽媽去看,媽媽說:“還要蒸15分鐘。”我又等了15分鐘,蒸完了以後。我立刻拿了糉子吃了起來,“啊!好燙呀!”媽媽說:“心急吃不了熱糉子!”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在我吃糉子的時候,從河邊傳來了擊鼓聲,我打開窗戶一看,原來是他們在賽龍舟呀!我連忙拉着媽媽下去看,他們分成了5隊,紅隊,粉隊,藍隊,黃隊,綠隊,每隊都有十二人,其中有一個人在龍頭的前面擊鼓,一人在龍尾指揮,裁判叔叔說了一聲“開始!”,每支隊伍都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圍觀的都在喊着“加油,加油,加油!”我也跟着一起喊,最後黃隊獲得了勝利。

啊!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還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這一天真令我難忘啊!

端午節節日作文8

“重五鄉村好,榴花忽已繁。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詩人陸游是那樣描述端午的。這一持續了幾千年的民俗文化,使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傳揚着悼念着愛國志士司馬遷。端午節的清香從遠古傳說飄過來,依然那麼甜香。

又將鄰近端午節,故鄉的老大家又將下手選糯米,泡糯米,煮糉子了。每一年端午節的前一天,姥姥會親自用竹子葉包糉子,糯米是幾日前要小水泡過的,那樣糉子吃起來口味才細嫩,又有彈勁。糉子裏還需要加一點紅棗、藍莓乾等,煮開後既芳香又有淺淺的清甜味。晚飯後,姥姥會點燃院子裏的那口大鐵鍋,將糉子一個個放置進來,四周放上生雞蛋,放水後用物塊夯實。當甜香伴隨着熱流瀰漫着全部庭院時,姥姥卻不許嘴急的我起鍋品味,一定要直到端午節的早上,說成讓糉子葉的味兒滲入到糯米和生雞蛋中才好。

睡覺前,媽媽會叫來家裏五種色調的線配出彩條,掛在升降晾衣架上,等露珠將它弄溼。每一年的這一時刻,我也盼着早晨的來臨,又害怕自身睡過頭。但是,每次醒來,手脖上已被媽媽繫好啦好看的五彩線,它是贈給小朋友的祝願。

早上的第一件事便是和親人去松花江邊潔面,再採些艾草掛在屋檐處,老大家說它是爲了更好地辟邪,亦有說成爲了更好地驅逐蚊子。而我最喜歡的是那吆喝的各式各樣豔麗的錢包、紙胡蘆。買一個錢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溫暖的淺淺的,掛在胸口,讓人的內心生愉悅。紙胡蘆則是要掛上去窗戶上,庇佑一家人身心健康。從湖邊返至家裏,一家人便能夠圍坐一起,享受煮了一夜的甘甜的糉子、生雞蛋了。

端午節的白日儘管沒有龍舟比賽的歡鬧慷概,可是到夜裏,松花江表面那一點的河燈,卻寄予了對司馬遷的無盡追思。禁不住要我想到余光中的詩的兩句:“青史你留有一片雪白,暮暮朝朝你行吟在楚澤。”

又將是五月端午節,又將是艾草翠綠,糉子葉香飄……

端午節節日作文9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糉子,就和我的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着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衆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龍船,迎着洶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羣衆。

據說,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爲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爲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節節日作文10

今天是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也是一個香噴噴的節日。有葦葉的清香、糯米的軟香、蜜棗的甜香還有黃酒的醇香,這四溢的香氣紛雜交錯構成了一個香噴噴的世界。

中國的節日很有意思,每過一個節日必要吃一種特色食品,端午節也不例外,那就是“糉子”。要想吃到好吃的糉子,還是要自己親自動手才行,我也嘗試着跟媽媽一起包糉子。媽媽已經在桌子上擺好了原料,我趕緊跑過去瞧個究竟。有用水泡好的晶瑩潔白糯米、青翠欲滴的棕葉、甜膩無比的蜜棗、肥胖肥胖的花生,咦?那一盤子好像是肉餡啊!媽媽說:“糉子有很多種的包法,按照餡料的不同可以分爲密棗糉、花生棕、八寶糉、肉棕、什錦糉等”。啊,原來一個小小的糉子也大有學問啊!我已經來不及細看了,早就躍躍欲試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一片葦葉放在手心裏,再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葦葉上,拿兩個蜜棗、三顆花生放在糯米上就可以包啦!只見媽媽非常嫺熟地將葦葉折成一個倒三角的漏斗形狀,放入所有的原料後,把上面多餘的葉子向下一折、一蓋,又不知怎樣一轉圈,用準備好的棉線把放好原料的糉子一纏一繞,一個被五花大綁的糉子就包好了。再看看我包的糉子,哈哈!一個個四仰八叉地躺在那裏開口大笑啊!管不了許多了,趕緊上籠吧!

開吃啦!桌子上一霎時就爬滿了熱氣騰騰的各式糉子。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了一個八寶糉,葦葉和糯米的清香氣息撲面而來。來不及細細品味,一個糉子就被我三下五除二——幹掉了!嘿嘿!原來蜜豆竟是這般面甜,連糯米中也浸透了香甜的味道。此刻,我的心情也如這蜜一樣香甜的糉子,美滋滋、甜絲絲地。頓然間,胃口大開,看着桌上的糉子在減少,我趕緊使出我的絕招:“佛山無影手”,搶了幾個肉糉。肉糉的味道十分特別,鹹鹹的肉香浸着糯米的醇香飄散開來,吃一口,裏面的肉餡酥酥的、油油的,還有一股子葦葉的清香,真是美味啊!如果屈原老先生還在的話,肯定也會從水裏面蹦出來大快朵頤啊!

一年之中會有好多節日,我卻非常喜歡過端午節。不僅因爲能夠吃到我的最愛——糉子,還能夠藉着品嚐美食來追憶和緬懷先人。端午的艾蒿、糉子、黃酒、龍舟無不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舒展着緬懷的情思、開啓着塵封的記憶。

端午節節日作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到這天大人總是大忙特忙,我覺得我長大了,應該爲大人分擔一點了,因此要求媽媽讓我幫些小忙。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牀了,我幫着媽媽泡好糯米、清洗完棕葉就開開心心的到街上購物了。街上的'人可真多啊,你挨着我,我擠着你,我基本是被人流擠着走的,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進了農貿市場,琳琅滿目的水果、蔬菜看得我眼花繚亂,媽媽挑了一些我們全家人喜歡吃的東西,就和我大包小包的提着,隨着人流走出農貿市場。接着我們又到了超市,這裏的人也不少,看到超市裏那些誘人的零食,我可按耐不住了,我和媽媽兵分兩路,我去買我的零食,媽媽買日用品,不一會我就收穫了很多美食,才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們就爲包棕子做準備工作了,媽媽首先把泡糯米的水瀝乾,然後就手把手地教我包棕子了,首先把棕葉的根部捲成空心錐形,在裏面放上糯米、壓實,接着把棕葉折下來,把錐形裏的糯米包起來,把多餘的棕葉隨着棕子裹起來,然後用線把糉子紮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誕生了。包好很多糉子後,媽媽就把它們一個個放到鍋裏煮起來了。這時媽媽問我:“你已經會包糉子了,可是你知道它的來歷嗎?”這可難不着我,隨着鍋裏糉子煮得“咕嚕、咕嚕”的聲音,我給媽媽講起了這個古老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整日爲國操勞,楚王卻是位昏君。因爲楚王的無能,楚國面臨着滅國,屈原不忍看着國家滅亡,便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用蘆葦葉包好糉子扔進汨羅江裏,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慢慢的,吃糉子的習俗和這個感人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媽媽聽我講完故事說:“你講的很好,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

糉子終於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個,棕葉剛一打開,一股清香隨着熱汽飄了出來,我連忙咬了一口,哇,可真香啊!吃着香香的糉子我又想起了那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端午節,我不僅知道了端午節傳說,還學會了包糉子呢!

端午節節日作文12

中華上下五千年,先祖的遺產,數不勝數,而傳統佳節,是最重要的節日。其中,我最喜歡過端午節。

5月初5的早晨,心情激動的我,在白晝升出之前便起牀了,眼看着天空中的魚肚白,心裏像揣了只小兔似的砰砰直跳。終於,紅日東昇,萬物好像睡醒了似的,我心情急切地跑去叫媽媽:“起牀了,太陽都出來了,該包糉子了!”我拉着睡眼朦朧的媽媽走進了廚房。媽媽用涼水洗了洗臉,走過來對我說:“你先看看我怎麼包,再學着做。”說完,便拿起糉葉,在手中捲成一個沙漏的形狀,將昨夜泡好的糯米、大棗、花生等放到裏面,然後用剩下的一部分葉子包了起來,並將繩子繫好,放進煮鍋裏。我看得目瞪口呆,媽媽這一會變成了我的偶像,讓我敬佩極了!

該我包了,我不安地拿起糉葉,小心翼翼地把食材放了進去。一切都很順利,我大舒了一口氣,將纏好的糉子放進了煮鍋裏。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糉子因爲沒有包好而散開了,食材掉進了煮鍋裏。我的心情十分低落,看着散開的糉子,心裏又十分委屈。媽媽看了看我,溫柔地說:“好了,乖,媽媽再教教你。”說完便手把手的講了起來。在媽媽的叮嚀下,我成功地包好了糉子。看着滿滿一鍋的糉子,我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中午,糉子煮熟了,我們一家子坐在桌前,吃着糉子。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像吃了蜜似的,甜滋滋的。電視機裏播放着賽龍舟比賽,看着看着,媽媽突然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做出一副好奇的樣子。媽媽便對我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因見到朝廷腐敗,心中十分着急,可愛國情懷卻無法實現,便自投了汩羅江。後來,大家爲了紀念屈原,便每逢5月初5這天,賽龍舟,包糉子,用來紀念屈原。”我聽後連連感嘆,表示出對屈原的敬佩。

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端午節!一個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節日作文13

端午節,大家可是最熟悉不過的了。這個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是,對個節日足夠了解的人並不多。

端午節是每年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重五節”。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但人們大多認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大夫,後遭楚王流放,來到湖南境內,幾年後,楚國被秦國攻克。屈原得知後,傷心不已,在汨羅江畔投江。附近百姓得知後,有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投入江中,不讓魚蝦去吃屈大夫的遺骨;也有人往江中倒入黃酒,把魚蝦薰死。這些物品經過長年演變,成了現在的糉子和雄黃酒。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包糉子賽龍舟等。端午節之所以被稱爲“重五節”,是因爲各家在這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用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在衆多習俗中,以包糉子最爲典型。記得去年夏天,奶奶買好糉葉,蜜棗和糯米後,在家裏包糉子。我看到後,也想包,於是便學着奶奶的樣子,將事先洗淨的、泡好的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糉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糉子放入鍋裏煮,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糉子煮好了,遠遠地就能聞到糉葉的清香。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大口,啊!又甜又糯!人間美味!我一連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人們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的儀式,甚至有些小朋友認爲端午節就是“糉子節”。如何更好地發展民簇文化,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這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自覺地瞭解、弘揚傳統文化,使自己變成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

端午節節日作文14

我國的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爲什麼呢?那我就悄悄地告訴你:端午節有我最愛吃的糉子。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媽媽對我說:“妞妞,今年端午節你學包糉子吧,想不想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呢?”我一聽,舉雙手贊成,早就盼着自己包糉子呢!媽媽還神祕地說:“我還請來一位包糉子專家,給你當老師,保證包教包會。”

正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時,外面響起了敲門聲,媽媽說:“快去開門吧,老師來了。”我一個箭步衝到門口,想解開這個謎團。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我親愛的姥姥呀!我趕緊把“老師”讓進了屋。

媽媽把幾天前買好的包糉子材料都端了上來,有泡好的糯米、洗淨的糉葉、白棉線,還有大紅棗、花生,擺了滿滿一桌子。姥姥一邊整理東西一邊說:“妞妞,想學包糉子,可要有耐心呀,當年你媽媽就是我親手教會的。”我點了點頭,心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一定能超過媽媽的。說幹就幹,姥姥先拿起兩片糉葉爲我做示範,她把糉葉捲成漏斗狀,從水中撈起一把糯米放進去,再抓一顆紅棗,用剩下的一截葉子包住裹緊,最後用棉線把它牢牢繫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姥姥包得可真快呀!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學着姥姥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嘴裏還小聲說着:“第一步捲成小筒,第二步放糯米,第三步放紅棗,第四步繫繩子。”可是當我最後一步繫繩子的時候,卻怎麼也系不好,包好的糯米都撒了一地。原來包糉子這麼難啊,可不像我想得那麼簡單。這時姥姥說:“你的問題出在第二步上,放的米太多了,再少放些米,就好包了,萬事開頭難,多練幾次就好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又拿起兩片糉葉認真地練起來,這次放的糯米少了,非常順利地包好了第一個糉子。雖然不是那麼好看,可也算成功了。接着,我們又包了很多糉子,我越包越熟練,包的糉子也越來越棱角分明,還受到“老師”的表揚呢!接着,媽媽把我們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大鍋裏煮,不一會兒滿屋都飄着糉子的香味。糉子煮熟了,我趕緊選了一個包得不太好看的糉子,打開“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這個端午節最難忘,因爲我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糉子。

端午節節日作文15

時間可以沒收我一些記憶,但它,沒收不了,它就是端午節。因爲在那一天,有美味的糉子,有屈原濃濃的愛國之情……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報國無望,憂憤而投江自盡了。楚國百姓知道後十分悲痛,爲了紀念這位成爲清正的大夫,把糯米捏成團投入江中,期望魚兒吃了糯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因怕蛟龍所食,就拿楝葉包裹好,拿繩子綁上。此做法逐漸演化成了“端午節”。

在端午節這一天,即使不到海邊觀看賽龍舟,也毫不沮喪,因爲在家可以吃到如小山般的香噴噴的糉子。

奶奶可是包糉子能手。奶奶總是嫺熟地把糉子捲成鬥狀,放入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接着放入鹹蛋,五花肉,紅豆等,放好之後再盛一些糯米來填滿,用糉葉包裹好,在用繩子捆緊打結,一個似小山的糉子就包好了。過了不久,就包了許多各形各色的糉子,接下來放入鍋中蒸,蒸幾個小時就好了!在糉子還沒有煮好時,肚子早已餓得咕嚕嚕着在叫了,我拍拍肚皮,說:“肚子啊!你在忍一下哈,立即就煮好了,別在叫了。”,剛說完好似就更餓了,好似有許多蟲子在咬我的胃,難受!

糉子一蒸好,我立馬掀開鍋蓋,頓時空氣中飄着讓人無法抵禦的棕香,就就連蒸糉子的開水好似在和我抗我抗議:“這麼香的糉子不讓我蒸久一會兒。”我早已盯得口水直流了,下意識就拿起一個最大最香的糉子,急忙解開繩子,幫它脫掉了它那翠綠的綠“衣裳”,再撒上似雪花一般的糖點綴着,一個美妙藝術作品就展示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下去,嗯,糯米的軟鴨蛋黃的鹹與糖的甜,這三者融合在一起,那味道妙不可言!我三兩下就吃完了,回味無窮,脣齒留香,大大的滿足!

在這個節日裏,我不僅讀懂了屈原的愛國情懷,也品嚐到了美美的糉子味,如此節日,我怎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