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大全【7篇】

端午節1.9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大全【7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看到滿街的條幅,聽到糉子的叫賣聲,讀過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屈原的貼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明天的端午節,只是城裏人親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攤小販賺錢的契機,是商家推銷自己的良策,與屈原無關。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爲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我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做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爲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爲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爲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戶人家以此作爲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說了。

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戶,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爲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爲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爲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爲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爲到這一天爲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爲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爲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爲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說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的民間的.傳統節日,又能稱端陽節、重五節。端五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國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學都聞一多先生認爲,端午節是有龍舟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吃佬等民族地區。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非常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非常“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非常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咱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爲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了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每當快到端午節,媽媽和外婆採辦過節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爲每次過節,外婆包的糉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戶戶還要包糉子、吃糉子,整個小鎮都飄散着糉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採摘糉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裏包糉子,我們一羣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糉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糉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糉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糉子紮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糉葉學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裏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泄氣地坐到椅子上瞪着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麼到了你的手裏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祕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糉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着外婆的手,嚷嚷着:“外婆,快!煮糉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糉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說:“看你猴急!糉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着棕香的折磨。

“糉子好了!”隨着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裏的糉子一個個脹着肚子,冒着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着被燙紅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吃到糉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糉子,剝開糉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裏,顆顆糯米飽脹、泛着油光,飄散着糉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在糉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裏、商場裏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糉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我們民間有抓鴨,吃糉子,賽龍舟的活動。而我體驗了一次抓鴨子。

五月初五那天早上,草吃了幾個糉子,就隨爸爸到姑姑那兒去。下了車,爸爸並沒有直接帶我去,而是先要我做準備工作。爸爸從一個袋子拿出了一個網,一個魚鉤,還有鴨子愛吃的小東西。我納悶了,又不是去抓魚、網魚,哪用得這麼複雜啊?爸爸解釋道:那裏的鴨子們狡猾得很,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是不太可能抓得着的,所以要有所準備啊!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8點時分,我們來到了河邊,大家都挽起褲管,捲起袖子,跳入水中。村民則將一隻只小鴨子拋向空中,鴨子“嘎嘎”地撲騰到水面。大人們急忙四處尋覓,我也是睜大眼睛找着。這時,我發現有隻小鴨子在河牀邊休息。我悄悄地走過去,伸手去抓。可那傢伙狡黠異常,用嘴巴把我啄了個烏青,一下子飛快地游去。爸爸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小鴨的屁股。啊哈,真是勝券在握啊。但鴨子卻故伎重演,吧老爸啄得手都腫起來了,害得他在一旁直吹氣兒。接下來的'幾個大人都被鴨嘴兒“親”了一下。一上午下來,我們累得大汗淋漓,卻分毫無收。作爲一個小孩子,我更是束手無策,只好在一旁乾瞪眼。

但我們並沒有就此放下,而是使出了最後的“武器”。我拿出一個鉤,一張網,還有一兩隻小蟲子。我將蟲子綁在魚鉤上,又扔進了網裏,之後叫了幾聲“嘎嘎”,鴨子果然被吸引來了。我們躲在一旁的一塊大石頭旁,隱蔽好,按兵不動。其中一隻“貪吃的”鴨子見到了美味,就左右望望,見同伴們都不在了,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們把網一收,一隻小鴨子就到手。它還想要作無謂的掙扎,但已經來不及了,鉤深深地嵌在了喉嚨裏面。接下來我們用這個辦法捉住了好幾只鴨子,真是手到擒來啊。最後,我們滿載而歸回家了。

這真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捉鴨子活動啊!期望下次的端午節快點兒來到!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是爲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我們家的端午節也是充實又溫馨呢!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媽媽提議說,今年我們自己包糉子吧,平時我們都是在超市裏買現成的,少了很多節日樂趣。聽媽媽這麼說,我們可開心了,我可是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糉子是如何包成的呢,還真想長長見識!

於是說幹就幹,奶奶準備了很多材料:兩盆江米、兩包豆沙醬、一小盆棗和200片糉子葉。首先,我和媽媽把糉子葉洗好、蒸好,再把兩包豆沙醬擠到碗裏,再把棗泡好,又把江米拿到桌子上,準備好了,包糉子正式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糉子,有人包棗的,有人包白米的,還有人包豆沙的,一共包了兩大盆。只有我包的糉子最難看,雖然我是完全按媽媽教的方法來做,也是先將糉子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在底部放個紅棗,緊接着放一層江米沒過紅棗,一直重複這個步驟,直到將漏斗填滿。接下來把前面的`糉子葉捏個角,把後面的葉子包住,但是這個步驟我就失誤了很多次,好不容易完成了,做好的糉子還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看。雖然我包的糉子樣子難看了點,可是吃起來味道還是很不錯哦!更重要的是,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糉子,有說有笑,非常溫馨,齊樂融融!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吃到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糉子,因爲那是我自己親自包的,所以特別美味,也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