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端午節2.97W

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下面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手抄報,歡迎來參考!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第2張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第3張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第4張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第5張

端午節的手抄報

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寫 第6張

  端午節的由來

“五月五,就是端午。插艾葉,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詩寫的就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等。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許多說法,如龍節說,迎濤神說等,但影響最爲廣泛的還就是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就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就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就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就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此時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來源六說

端午節就是我國民間五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之一,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視。它的別名很多,有端午、端陽、蒲節、重五、女兒節、詩人節、沐蘭節等等。 端午節的來源有多種說法,爲人所知的有下列六種:

1.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深感痛惜的人們紛紛包糉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他,此後逐漸演化爲端午節。這就是最爲流行的一種說法

2.道教中的祭“地臘”風俗。《道書》雲:“五月五日爲地臘,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踐操練水軍。《事物記源》記載,每年五月五日,天氣變暖,可以下水。此時越王勾踐便在這一天開始操練水軍,最終打敗了吳國

4.紀念孝女曹娥。《會稽典錄》記載,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師失足落水。他14歲的女兒曹娥哀號江畔17日,覓父屍不得,投江自殺。

5.紀念介子推。據傳,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發令,此時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得舉火。因爲此時天氣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傷寒,難以醫治。

6.紀念伍子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反被殺,屍被拋於江,化爲濤神。每年五月初五,錢塘江口泛起初潮,人們駕舟逐潮,希望能見伍子胥顯靈。

標籤:手抄報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