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彙總9篇)

端午節9.1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彙總9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最近幾天的的街上,似乎有些與往日不同:紅紅綠綠的香包掛在商家門口,綠綠的糉子葉也擺上了小販攤頭,哦,原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又能吃到我喜歡的糉子了,想到這,放學走在路上我都忍不住哼起歌來。

我大步流星,三步並作兩步趕回家,果然看見媽媽正在把白白的糯米淘乾淨,用水泡着,還準備了花生、紅棗、豆沙、臘肉,爲包糉子做準備呢!光看到這些,我就想流口水。想起那白白的、黏黏的、甜甜的、噴香的糉子,咬一口,啊,那滋味真是難忘啊!

晚飯後,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拿來幾把葦葉,將準備好的材料也都拿出來,又拿了一些棉線,擺好凳子、盆子,扎開架式,開始包糉子啦。我還像往年一樣,寫完作業就趴在旁邊看媽媽包糉子。只見媽媽把兩張葦葉疊在一起,挽成下尖上圓的圓錐形狀,然後飯店花生或者紅棗、豆沙等餡料,在放進主角----糯米,使勁壓實,然後很靈巧的繞幾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立體的糉子就出現在媽媽手裏了。媽媽緊緊捏着葦葉的邊,不讓它散開,快速的用棉線在成型的糉子上繞了幾下,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成功了。看媽媽好好像很輕鬆的.樣子,我就自告奮勇的說:“媽媽,我也來試試包糉子!”媽媽欣然應允。

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把葦葉疊在一起,因爲一張太小了,我費了半天勁,才把葦葉弄整齊,然後,我學着媽媽 的樣子,把葦葉捲成圓錐狀,可是,不知道怎麼了,那麼聽媽媽話的葦葉,到來我手裏,就一點也不聽使喚了:不是卷的太細了,就是卷的太淺了,根本裝不進去多少餡料,要不乾脆就散開了,我恨不能手腳並用,急得滿頭大汗,好像有勁都使不上去。好不容易卷出一個有點像那麼回事的“圓錐形”,我趕緊塞了點糯米進去,手忙腳亂的把葦葉裹了起來,然後拿棉線綁緊,哇!

我的處女糉子包好啦!可我咋看咋不像糉子的形狀,沒什麼棱角不說,還有一處糯米都露在外面呢!媽媽表揚了我,說第一個能把糉子包起來就不錯了,熟能生巧嘛,多包幾個肯定會比這個有進步。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拿出糉葉,細心地包了起來,雖然還是不熟練,但我的心裏沒那麼慌亂了,下一個糉子形狀雖然還是不好看,但我的速度卻快了不少,這也是進步哦。我和媽媽埋頭苦幹 ,認認真真的包糉子,我把我包的糉子單獨放在一邊,好不容易我們把糉子全包完了,我驕傲的打量我的勞動成果,哈哈,有的是扁扁的三角形狀,有的接近細長的圓錐形狀,有的看不出是什麼形狀......但我最後包的那些糉子,基本有了糉子的模樣了,媽媽:“如果你明年再包糉子的話,一定會更熟煉,一定比今年有進步!”

媽媽準備煮糉子了,我告訴媽媽:“把我包的糉子放在一起煮,我要吃我自己包的糉子哦!”媽媽樂呵呵的答應了我。我相信,只要我願意動手去做,認真去學,像包糉子這樣的小事一定難不倒我的。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幫媽媽包糉子,也要像媽媽一樣成爲心靈手巧的人!

端午節作文 篇2

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傳說,人們爲紀念屈原,把米粒灑在江河裏,但是米粒很快就被魚吃完了。後來,人們想了個辦法,用糉葉把米粒包住扔下河,魚兒以爲是糉葉就遊開了。從此糉子就流傳下來了。

下面我來告訴你們做糉子吧!先要準備糯米、紅棗、糉葉和肉。糯米要浸泡一個晚上,肉要把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糉葉要洗乾淨。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包了,把糉葉打開,在中央放一些糯米,再放一小塊肉和一個棗子,還可以放幾粒豆子,再用繩子把它捆成一個三角形,這樣就做成了。最後一道工序是把它放進鍋子裏蒸一個小時,就可以了。蒸出來的.糉子有點綠色,聞起來很香,真叫人口水直流。吃起來甜甜的,有點粘口。

你們想吃嗎?想吃的話就到我家來,我一定做給你吃!

端午節作文 篇3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學包糉子,真是讓人終身難忘。

端午節那天我在家裏,媽媽說:“毛毛,快做作業,做完了幫我包糉子!”

我聽了,一蹦三尺高,高興地很快就做完了作業,書包來不及整理,就急忙向廚房跑去。

媽媽已經包好了好幾個糉子,它們真的'又整齊又漂亮的糉子。只見媽媽熟悉地拿起糉葉,先捲成圓錐形,在裏面又放了一些米,然後再放一個棗子,接着又把米撒在上面蓋住棗子,最後把糉葉包起來,用繩子在上面繞來繞去,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覺得不難也拿起糉葉像模像樣地包起來了。誰知我放米時卻從洞裏漏出來,當我塞住這個洞,那個洞又流出來了,我擺弄了大半天才包好。咦,我包的糉子怎麼這麼大?原來我包的糉子老是漏米,我只好用好幾張糉葉捆一個糉子,棉線也用了一大把。

糉子煮熟了,吃飯時,爸爸挑了一個“最大”的糉子給爺爺。爺爺笑眯眯地接過糉子,扒了一層又一層的糉葉,終於,一個小小的糉子展現在大家眼前。

瞧,我在端午節裏鬧了個大笑話!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此時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作文 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可以看賽龍舟、包糉子。

端午節那天,媽媽和奶奶在包糉子,我在一旁看。

首先,我覺得挺好玩的,就把媽媽和奶奶包糉子看成一次比賽。媽媽先把糉葉捲成一個三角形,再把糯米放進去,又把一些豬肉、花生、綠豆等食物放進去,最後又用糯米把糉子填滿。而奶奶在一邊偷偷地瞄着媽媽,有時還向她發問呢!

說時遲,那時快,媽媽已做好八隻糉子,奶奶只做了兩隻糉子。我便宣佈:“這次比賽媽媽贏了,奶奶輸了,奶奶,要加油啊!”奶奶說:“嗯,知道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奶奶問。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楚王重用他,可奸臣嫉妒他的才能,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懷王死後,屈原被放逐到長江以南,他見自己的國家日益衰敗,就抱石跳進汨羅江自盡,以死相諫,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奶奶說。我終於知道端午節的由來。

這天,我收穫很大,不但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還體驗到了包糉子的樂趣。

這個端午節在我和大姨的堅持下,我們全家決定:自己動手包糉子。姥姥提前把材料準備好了。

週五,吃過晚飯,我們就開始包糉子啦!姥姥準備的材料是:兩盆江米、兩包豆沙醬、一小盆棗和300片糉子葉。首先,我和大姨把糉子葉洗好、蒸好,再把兩包豆沙醬擠到碗裏,再把棗泡好,又把江米拿到桌子上,準備好了。

包糉子正式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包糉子,有人包棗的,有人包白米的,還有人包豆沙的,一共包了兩大盆。

端午節的早晨,我們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姥姥還煮了五香茶葉蛋。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趣。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當然要吃糉子。爲了迎接這個我國的傳統節日,學校組織我們自己動手學習包糉子。

進了北樓,師傅先讓我們帶上帽子和口罩。然後我按照老師事先教的方法開始包糉子。先將糉子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在底部放個紅棗,緊接着放一層江米沒過紅棗,一直重複這個步驟,直到將漏斗填滿。接下來把前面的糉子葉捏個角,把後面的葉子包住,這個步驟我就失誤了很多次,好容易完成了,最後用細繩將包好的糉子繫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作文 篇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秦國,繼位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端午節都過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調皮我正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步驟做,但感覺怎麼也不似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緩緩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爲國忠誠。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爲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爲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糉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糉子,我想:包糉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糉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糉子咯。要準備糯米、糉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糉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糉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糉葉,再把側邊的糉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糉子下鍋咯!

總算把糉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衆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衆們爲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糉子的香味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節作文 篇8

屈原投江的故事,宛如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小卻不可忽視,它與其他歷史故事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古人因它衍生出一個節日——端午節。

沒有春節的熱鬧,也沒有中秋閤家歡聚的美意。端午,對於學生們來說,是三天的`假期;對於婦女們來說,是折扣的來襲;對於商人們來說是賺錢的契機……總而言之,端午節是個普通又不平凡的節日:普通的是,端午節了,日子還是照過,不必放炮慶祝,也不必親朋好友千里迢迢來齊聚一堂;不平凡的是,每逢端午前後,家家戶戶都是糉香飄飄,糉葉中乳白色的糯米引人口水直流,這就是隻有在端午才能享受到的口福。不僅如此,端午節之象徵——龍舟賽也拉開了序幕,江上滾滾的涌浪,隨着一隻只徐徐向前的船槳被拋至龍舟後方,與汗流浹背的選手們交相輝映(好一幅江上龍舟圖)。所以,端午節雖不是節日中最爲出衆的,但它畢竟也是有令人神往的資本的。

再過兩日,即是端午,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也實屬正常。唯一遺憾的就是,過完端午,大學聯考將臨,會考即至,就連我們國小生也難逃期末考試的手掌心,緊張得都不能好好過節了……

端午節作文 篇9

我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來了,大家都忙個不停。媽媽在包糉子,爸爸在煮糉子,一會兒就做好了。

我看着香噴噴的糉子,忍不住流了口水,爸爸看見了哈哈大笑。媽媽給我綁上五篩線兒,爸爸把艾葉插到門上,我們圍着桌子,陣陣香氣向我撲面而來,我把白糖撒到糉子上,動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媽媽一看,原來是我的臉上全是米粒,像一個小花貓。

吃完糉子爸爸就給我講,端午節的傳說。原來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非常愛國,他提出了愛國的政治主張,但國王不予採納。後來,屈原只好投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

今年端午節真快樂!

標籤:端午節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