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必備】端午節作文彙總9篇

端午節8.69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端午節作文彙總9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屈原的故事,更喜歡端午節香甜可口的糉子。

每逢到端午節,老人們會給小孩子帶上香囊掛在身上,驅蚊防蟲。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糉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姥姥包糉子了。姥姥把青青的糉葉用清水泡好,煮好備用。把新鮮的江米、花生、綠豆、豇豆、紅棗洗淨放在盆子裏,再準備好豆沙、棉繩和剪刀。姥姥把糉葉捲成錐形,把江米、豆沙、紅棗等放進去,把糉子抱緊,用棉線把糉子綁緊,這樣一個糉子就誕生了,不一會兒,姥姥就包好一大盆糉子。姥姥把糉子放進大鍋裏,煮了4個鐘頭,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

姥姥把煮好的糉子剝開放進盤子裏,撒上白糖,糉葉的清香、糯米的`香味、豆沙的香甜和紅棗的味道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吃着糉子,我的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糉子!

端午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糉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戶也都在忙着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糉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糉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糉子的材料拿出來,於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糉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糉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糉子的糉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糉子.然後把糉子放到鍋裏蒸,熟了之後,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糉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糉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着看着,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呢?”奶奶笑着說:“是爲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糉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爲什麼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彷彿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爲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奶奶講完後輕輕地撫摩着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纔對。

是啊,其實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園,並不是那麼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一個美麗、和諧、溫馨的家園!

端午節作文 篇3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2.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糉子,划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麼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爲“端午”。到了唐代,因爲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爲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爲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爲“端午”呢?民間流傳着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爲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糉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作文 篇4

我媽媽老家是河南南陽,在我媽媽老家過端午節不是我們一樣,吃糉子啊什麼什麼的。

第一點,我媽媽家每年一到端午節,第一件事就是吃雞蛋,因爲,吃雞蛋會讓一年後的所有厄運都滾蛋。

第二點就是吃大蒜,因爲呢,大蒜能排掉我的身體裏面的毒素。

第三點就是綁五色線到手指頭上啊,到胳膊上啊,甚至到腳上,如果把五色線扔進水裏,就會一年不會被蛇給咬到。

第四呢就是插艾草,家家戶戶都會把艾草插在大門口,這樣就能驅邪。

我爸爸的老家是湖北荊州,他們那的端午節是這樣過的`。

第一個是吃糉子:“傳說,一位詩人跳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一到端午節就會把糉子丟進長江。”

第二個就是賽龍舟,因爲賽龍舟的時候會打鼓,“咚咚咚”的聲音就能驅邪。

這就是我媽媽和我爸爸的習俗。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下午我們班裏組織大家包糉子。

林宥辰奶奶和很多家長下午來我們班幫忙,教我們包糉子。

宥辰奶奶告訴了我們很多過端午的習俗。講完了要包糉子了,我們和小夥伴跑到洗手間洗手,洗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班級,桌上擺滿了包糉子的材料。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是那一張張綠綠的糉葉似乎不聽我的話,怎麼也包不好,倒是把糯米弄得到處都是。後來,我在宥辰奶奶的.幫助下終於完成了我的糉子,雖然它歪歪扭扭的,一點兒也不像糉子,可是看久了,還是挺可愛的!

糉子都包完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糉子堆放在一起,大家在享受了勞動成果之後更加開心地玩耍起來。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作文 篇6

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告訴你們吧,端午節是紀念一個古代叫屈原的人,所以每年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

每年端午節都是媽媽自己包糉子,今年也不例外。媽媽早早就買好了包糉子的材料,今天早上媽媽說:“我們開始包糉子吧!”我一看媽媽準備的.材料可真多呀!有花生米。江米。黑米。葡萄乾。蜜 棗。媽媽說我們開始吧。剛開始的時候,我看媽媽包着很簡單,可是輪到我了,我就感覺棕葉根本就不聽我的話,就讓媽媽給我學,媽媽就答應了,媽媽給我學的時候有一點非常難,就是要把糉葉弄一個 小碗,不過我還是學會了。然後我又裝江米,黑米,葡萄乾喝蜜棗,然後把它們放在一起終於包好了。我高興的對媽媽說我包好了,媽媽一看笑着對我說:“你包的好像一個冰激淋。”我又拿過來一看 ,果然像一個冰激淋。接着我又包了幾個可還是像冰激淋。

今年的端午節我可真開心啊!

端午節作文 篇7

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擁有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節日習俗。就好像每一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外貌和性格特點。

外婆的家在一條小村莊上,而每一年的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地方,莫過於那裏了!

雖然在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又有誰家會親自動手

來包糉子呢?但是……

外婆家的端午節,是非常隆重的。那一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在村子裏面繞一個大圈,就像春節那般熱鬧。而且,那條村子的端午節,在外打工的兒子必須提前幾天回來,而女兒們,就可回可不回。

有一年,恰巧媽媽有事要回家一趟,我吵着鬧着要一起回去,後來,就到端午了,我於是就賴在外婆家,不肯回來了。就這樣,我才能體會得到那一個幸福的.場面啊!

端午節的前一天,別人就會把外婆事先訂好糉葉和糉繩送到家裏。而第二天早晨串完門後,全家人就開始動工了。

我們先圍成一個圓圈,中間放要包的糉子餡,我們有4種餡,所以工程“浩大”啊!有一些重的活就歸屬於舅舅們了,而包糉子這個看似簡單但卻複雜的工程就是小姨們的工作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就只能坐在旁邊看,不能動手,因爲我們只會添亂。

每一年我們家都要包上幾百個糉子,所以用就算全家出動,都要用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們即使不能動手,卻很樂意坐在旁邊,因爲外婆總是一邊包糉子,一邊說笑話,頓時,引得我們開懷大笑。而且小姨們總會說上兩句生活中的趣事,例如:“表弟在學校闖了什麼禍;表妹在家裏幹了什麼壞事”等等,有時在旁邊調配料的舅舅們也插上一句你完全想不到的笑話,多麼匪夷所思啊!我最喜歡的就是媽媽說我的成績進步了,頓時我就覺得無比的自豪。那時,全家人的臉上都佈滿了歡樂的笑容,整間屋子都充滿了笑聲,似乎整片天空都是那麼的美好。往屋子外面看去,太陽公公都急着下山了,原來時間過了那麼久……

那一個充滿親情,充滿歡樂,充滿幸福的糉子,我永遠都不會忘懷!

端午節作文 篇8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爲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爲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爲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爲國捐軀。屈原死後,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撈他的屍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於是,百姓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屍身,就用糉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隻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爲禍百姓。於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於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爲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划龍舟,包糉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糉子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糉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現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鹹的,就可以做成鹹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糉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糉子……總之,糉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糉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着誘人的香味。糉子一般是四隻腳的`,不過,也有三隻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糉子通常是煮熟後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繫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爲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

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聽後一定覺得很有趣吧!

端午節作文 篇9

我們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纔是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煮一煮,把把準別好的糯米和大滴肉還有必不可少的花生米分別洗一洗。先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大肉,接着再放上糯米,中間再加幾個花生米,最後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好了。

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我就得很好吃。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進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便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

標籤:端午節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