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節1.98W

隨着2016冬至的臨近,2016冬至時間幾點備受人們關注。冬至不僅僅是節氣,也是重要的節日。下面聘才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6年冬至是12月21日18:44:07,農曆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冬至時,太陽黃經爲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瞭解了2016冬至時間幾點後,我們來看看無錫冬至有什麼習俗。

無錫冬至有什麼習俗

無錫在江蘇省的東南邊,自古以來都是魚米之鄉,全省經濟排行第二,全國第九。無錫地區的人對冬至這個節氣看的也很重要,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賽小年”之說。

無錫人對冬至很重視,民間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賽小年”之說。冬至的前一天稱“冬至夜”,無錫人要設齋、祭祖,其儀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只是供品少一些,一般是三葷三素。冬至夜,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飯,如有出門在外不能歸家的,也要留個座位,擺副碗筷,象徵性地盛些飯菜,以表團圓之意。

吃夜飯前,先祭祖宗。祭畢,把菜回鍋燒一燒。如不燒就吃,民間認爲會使人腦笨。按照習俗,“冬至夜”的飯裏要放一些黃豆,叫“元寶飯”。盛飯時,飯碗裏預先放兩隻熟荸薺,吃飯時用筷子把荸薺從米飯裏挖出來,叫“掘元寶”,一家人歡笑不斷,其樂融融。

無錫人有“冬至吃糰子”的'習俗。“冬至夜”那天,家家戶戶以糯米粉做糰子,故有詩云:“家家搗米作團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團有大小之分,大的以豆沙、蘿蔔絲、豬肉等爲餡,用以祀先祭竈,並互相贈送,又稱稻窠團;小的無餡用於祭祀神靈,稱爲粉團。

冬至那天的早晨稱“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冬至糰子。小輩則要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拜冬,一切禮儀如過年,長輩則向小輩發小年錢,又叫壓冬錢,並送些瓜子乾果之類的給小孩吃。清人徐士宏的《吳中竹枝詞》寫道:“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句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描述的就是過冬至的情形。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24個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人並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北方習俗大都以食俗爲主,冬至北方習俗主要吃羊肉、餃子、混蛋、狗肉這四樣。而吃餃子主要是以韭菜餡的爲主,這種餃子預示着久財之意,白菜肉餡餃子有百財之意。

冬至是養生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爲“氣始於冬至”。因爲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而在冬至的時候,我國不同地區的習俗都是不同的,一般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

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傳說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標籤:幾月 冬至 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