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2017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節1.94W

臨近冬至,2017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備受人們關注。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俗稱“過冬”。時值秋收剛過,一年的主要農事已畢,人們懷着喜悅的心情慶祝豐收,歡度節日,故有“冬大過年”之說。下面聘才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7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7年12月22日 農曆 十一月初五 冬至

計算方法

冬至日期(東八區)的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94,20世紀=22.60。

舉例說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計算結果減1日。

冬至大似年

冬至,在古代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由於冬至的日期和時刻比較容易測定,所以我國古代曆法曾以冬至作爲判定季節的標準並作爲曆元,其他季節,依一定法則,由冬至推出。我國位於北溫帶,冬至時中午太陽位置最低,日影最長。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以後,進入最寒冷的季節。

俗話說“冬至大似年”,古人一直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據說先秦君王每逢冬至便接連五天不理朝政,在內宮聽音樂。漢代的皇帝繼承先秦天子的遺風,冬至之日也在宮內聽八音。漢朝以後,人們也一直把冬至作爲一個特定的節日來過。宋朝有“冬至三H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吳門風俗多重至節,謂日肥冬瘦年,互送節物。”

據《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明代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己巳年)以前,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冬至節都是很熱鬧的。

己巳年“土木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清軍俘虜)後此節頓廢。但此後,民間一直還在過冬至節。

民間的冬至習俗也很豐富,“冬至餛飩夏至面”是有講究的。古代曆法家常將曆法中的上元積年與想象中的宇宙開闢時代相聯繫,宇宙是由混沌狀態演化而來的,而上元積年的元H都始於冬至。所以,冬至吃餛飩,含有紀念宇宙開闢的意思。

歷代統治者在冬至這一天都要祭天。北京天壇公園裏的圜丘就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由三層漢白玉石砌成,每層石塊的塊數均爲九的倍數,以象徵天爲陽數。

讀者也許不能理解冬至爲什麼要祭天。陽爲天,陰爲地,冬天寒冷陰盛,應該祭地呀。古人卻不這樣認爲,夏至雖陽氣達到極盛,卻是陰氣開始回升之時。冬至雖然陰氣達到極盛,卻是陽氣開始回升之時。故自夏至開始代表陰,爲地;自冬至開始代表陽,爲天。所以,明清時,夏至於北京地壇方澤祀地,冬至於天壇圜丘祭天。

舊日的種種習俗,隨着歲月的流逝,大多躲進了典籍和野史之中,如今只留下一些有關冬至的民諺,如“冬在頭,賣被去買牛;冬至後,賣牛去買被。”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在農曆月初,這年冬天就暖,如果在月末就冷。再如說“晴前冬至落到年。幹冬至,邋遢年。”這是以冬至這天是否下雨來預測當年的旱澇。這些諺語只能說是老百姓的經驗總結,反映了人們的某種認識,至於科學不科學,還要做深入的研究。

其實,在現代人的心目中,冬至並非節日,它像夏至一樣,是寒冷或炎熱時節到來的標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古代官家、民家則都很重視它,把它稱之爲“亞歲”,像過年一樣去慶賀。因爲它並非一般的節氣,在季節變化上有着特殊的意義。冬至是位於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時節。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其餘時間,太陽的'位置在兩者之間變化。因此,夏至是北半球太陽位置最高的時節,冬至是北半球太陽位置最低的時節。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與照射地面的角度有關,所以地球有寒暖的變化,夏熱冬冷,但是地面有較大的熱容量,在寒暖變化時,有一個積聚和散發熱量的過程,不過對於北半球來說,冬至這一天雖然地面接收到太陽輻射的熱量最少,實際卻不是最冷的時節。一般說來,冬至以後一個月的時候最冷,而冬至這個時刻,陰氣確實已達到極盛,自此以後,陽氣開始上升,陰氣逐漸下降,白天逐漸增長,俗諺曰“吃了冬至飯,巧女多使一條線”。陽氣上升,故值得慶賀。在民間,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的習俗,時間於每年陰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

俗話說:冬至大似年。歷史上,各代皇帝大都在冬至節到太廟“薪新”,用新黍米做食品祭祀先主,以求其能夠長時間做統治者。

據史載:先秦君王每逢冬至均不過問國家大事,聽五天音樂,老百姓也在家裏作樂。漢朝皇帝這一天也在宮內舉行音樂會,同時進行又日暑、核曆法、算陰陽。東漢時從上至下盛行臣子向尊長“獻鞋襪”之風。明代則時行相互拜賀之風,其規模僅次於春節。民間多上墳祭祖,大家族還要在本族祠堂行祭祖禮和集體進餐吃“老墳飯”,新縣人謂之祭“冬至祖”。古有春祭日,秋祭月,冬祭天,夏祭地的風俗,祭日祭月的觀念容易理解,而祭天祭地的觀念則往往被誤解爲夏天炎熱陽盛、冬天寒冷陰盛。夏至雖陽氣達到極點卻是陰氣開始回升之時;冬至陰氣雖然達到極盛,卻是陽氣開始回升之時,所以自夏至開始代表陰,爲地;自冬至開始代表陽,爲天。因此,韓愈《昌黎集明水賦》說:“或將祀圓丘於玄冬,或將祭方澤於朱夏。”這就是明清時夏至祭地,冬至祭天的來歷。在民間,也都有於冬至祭祖的習俗,據《四民月令》記載,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相同。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至漢以後,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以前,在農業社會,冬至前一兩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並準備做湯圓,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壓榨水份後,成爲「圓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仔,圓仔又分爲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閤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還有一種說法:潮汕人被稱爲東方的猶太人,潮汕民俗在南方一勢的地位也舉足輕重,據說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裏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象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其實,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夜的時間最長,冬至過後,才逐漸變短。昔時潮汕城鄉在冬至日還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備三牲祭祖和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叫“過冬紙”。人去世未滿三年,後代掃墓應在清明節“過春紙”,以後才“過冬紙”。冬至掃墓,因爲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爲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爲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爲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標籤:幾月 冬至 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