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過年的風俗

春節1.09W

過年的風俗1

年的來歷

過年的風俗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七年級。從殷商至清朝,“過年”有“元辰”、“歲朝”、“元日”、“元旦”等多個名稱。

1912年,中華民國宣佈改陽曆1月1日爲“新年”,但在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七年級爲“過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天文史學家石雲裏介紹,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啓鈐爲順從民意,提請定陰曆元旦爲春節,端午爲夏節,中秋爲秋節,冬至爲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爲元旦,陰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的並存格局。”

直至1914年爲接軌西方曆法纔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七年級改名爲“春節”。20xx年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七年級,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100年來,春節也在隨時代發展而變化。“民國初期20多年裏,政府一直試圖將賀年、祭祖、貼春聯等活動移到陽曆元旦,是民間強烈的傳統意識保住了春節。”安徽省民俗學會祕書長王賢友說,新中國建國後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習俗,改革開放後城鎮化、信息化浪潮也在改變源於傳統農耕社會的春節,如傳統過年儀式簡化、部分人改到飯館吃年夜飯、上門拜年變成電話或網絡拜年等。“雖然形式在變,但春節祭祖祈福的內涵沒變,家庭團圓、強化家族意識的功能沒變。”王賢友說。

在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當前,春節已走出國門,成爲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如同西方的聖誕節,春節成爲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石雲裏認爲,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通過多樣性文化增添國家魅力,在春節“百歲”之際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莆田過年的.風俗

做歲

就是過年的意思,因爲一年一歲,所以莆仙人特別講究這個“做”字。到了臘月,人們就着手準備,認認真真把“歲”做好,祈盼新的一年有個好開頭。經過漫長歲月,莆仙人已把自己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潛移默化注入過年習俗。

掃巡

臘月八年級過後,家庭主婦一般會挑雙日晴天“掃巡”。興化方言“船”與“巡”同音,莆田人早年以船爲家,所以歲末大掃除就叫“掃船”。這一天,掃帚等工具都是嶄新,並貼紅紙以示吉祥;還準備一丈長竹竿,綁上蘆葦和稻草,專門打掃高處;蒸籠等廚具也全拿出清洗,清清爽爽過年。

紅團蕃薯起

紅團系先用糯米粉加食物紅製成皮,包餡後用刻有雙孩兒或慶豐收圖案的木模壓成上拱下平形狀,再用蕉葉墊好蒸熟。紅團是各種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祭品。“番薯起”的做法和饅頭差不多:把煮熟的地瓜剝皮搗爛,和紅糖、麪粉攪拌發酵後用旺火蒸熟而成。老輩人喜歡自己動手做,討個吉利。

白頭聯

即在紅紙春聯頂頭貼一小段白紙。這一習俗源於300年前春節期間發生的倭寇入侵,許多家庭喪失親人。人們爲悼念死者,就在紅聯上頭留一段白紙以表哀思,從此形成莆田人特有貼 “白頭聯”習俗。

三十暝

莆田人對除夕俗稱。這天中午家家按傳統吃雜粉。而年夜飯既要豐盛又要吉利,上菜前要擺八盤或十二盤小菜,其中有十腳齊全的蟹(象徵十全十美)、煎海蠣(方言諧音“增活”)、炸鯽魚(方言與“積寶”同音),還有甜菜丸、桔子等吉祥菜名,主餐一般有蝦(方言與“和”諧音)、滷麪、荔枝肉、金錢粿、花生湯等傳統菜式,全家人一起圍爐守歲迎新年。

辭年

臘月廿九零點一到,興化大地到處響起鞭炮聲。傳說這一天土地公要上天彙報,即意味着舊的一年即將過去。人們會在家門前或陽臺上擺好供桌,燒貢銀祭謝天地,刮別舊歲,並希望諸神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吃麪

莆仙方言中面和“命”是諧音,本地生產的線面細長柔韌,烹調方法是先在碗底墊上炒好的芥藍菜,盛上沸水撈熟的線面再澆上滷湯,然後加上佐味菜:炒蛋、炸花生、豌豆、紫菜及各種滷味等,色、香、味俱全。七年級大早吃完麪,才意味着又長了一歲。

五日歲

莆田人的“春節”是從七年級過到初五,俗稱“五日歲”。七年級早上吃完線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裳,出外“遊春”娛樂,走親訪友拜年。如若七年級不進對方門,八年級就不能上門。據載,明嘉靖年間某年春節前,倭寇攻下興化城,三萬多人被殺。待戚繼光率軍收復時已是大年七年級了,在山上避難的人們陸續返家後,看到的是家門濺血,屍橫街巷,哪有心思過年?八年級這天便是莆仙人忌諱的日子,從而形成八年級不串門習俗。到了初四家人又聚在一起重過“三十暝”,重做“大歲”再過一次年。直到初五,“做歲”纔算結束。

過年的風俗2

八年級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財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財神——關公。百姓家拜比干。因爲百姓認爲比干沒有心了,一定沒有私心,辦事一定能公正。過去,八年級一大早,京城的百姓無論富的窮的',都會趕往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有的開汽車,有的趕着馬車,有的坐着人力車,非常熱鬧,老北京人到廟裏面借“元寶”,以求新的一年萬事順利,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過年的風俗3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着歡歡笑笑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節的到來。

過年的風俗4

1、走人戶

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着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3、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爲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係。

4、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5、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後,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裏,徒弟相當於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6、辦出師酒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後,如果所學技術已過關,徵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祝願的話。按規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

7、隔代同姓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犍爲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鎮。這一帶張姓和吳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的習俗。爲了使香火不斷,便採取了隔代同姓的辦法。

過年的風俗5

廣西客家人過年講究的是熱鬧、隆重、團圓。一般冬至前後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主人把鵝、雞、鴨用籠子關住,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餵養,這個過程謂之“槽”。到了過年的時候,鵝、雞、鴨就會養得肥肥的,主人宰殺時就會十分高興,如果家禽養不肥,主人就會感到沒面子。

以前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都要舉行祭竈儀式,把竈臺刷乾淨,把舊竈君取下燒掉,年三十凌晨把新竈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燒餅之類祭品,在竈前燒香送、迎竈神。不過,這個儀式到現在只存於一些偏遠的客家村寨,大部分地方都消失了。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後,要擇吉日打掃衛生,漿洗衣裳、被褥、蚊帳、窗布等物,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這時,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包糉子、爆米花、炸“油鼓”。陸川縣北的客家人喜歡爆米花,縣中的'客家人喜歡包糉子,縣南的客家人喜歡炸“油鼓”——-“油鼓籺”(he)。

“油鼓籺”是糯米添加適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圓,要掌握火候,經油一炸就鼓漲起來,這大概是“油鼓籺”一詞的來歷吧。“油鼓籺”呈金黃色,入口香而軟,並且耐貯藏,的確是獨特風味的客家小吃。

廣西客家人喜歡吃鵝肉,雞肉反成其次,有“無鵝不像年”之說。據老一輩人說,從前客家人顛沛流離,生活比較貧困,而鵝個頭大,生長速度快,耐飢少病,沒有飼料時還可用青草餵養,非常適合客家人遷徙時帶在身邊。而且鵝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體現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親戚時帶上一大塊肉也有面子。筆者小時候見農村家家戶戶都養有鵝,少的幾隻,多的十幾只,一到春節鵝的叫聲此伏彼起,未見人影,先聽鵝聲,饒有情趣。現在,養鵝已成規模化產業,尤其是陸川縣烏石鎮的養鵝業蓬勃發展,烏石白切鵝也成爲一道餐桌佳餚,風靡廣西,走向全國。

大年三十是過年氣氛最爲濃厚的一天,家家拜山神、社公、土地,戶戶在廳堂掛像祭祖宗。在大門口貼上春聯,房間、穀倉、禽畜欄、傢俱、牀鋪,甚至水缸都貼上紅紙條,即所謂的“利市”。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新衣。除夕之夜,不管多遠的親人都要趕回來吃團圓飯。吃罷團圓飯,晚上要守歲,每個房間都要燈火通明,叫“點歲火”,連豬舍牛欄也不例外。

正月七年級不準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壓歲錢。從七年級到十五都不準講不吉利的話,否則就要被摑嘴,名曰“打發新年財”。

八年級是走親戚拜年的時間,特別是新婚夫婦一定要去岳父母家拜年,去時要帶一對小母雞,要祭拜岳父母家的祖先,並告知祖先女兒已出嫁成家。

九年級客家人認爲是“三窮”日,不喜歡到別人家,也不歡迎別人到家裏。這一天一大早要開門掃地,喻示把“窮鬼”掃出門,一邊掃地一邊唱:“金銀財寶擔擔來,乞兒窮鬼出門去,你出不出?不出掃把打屎忽(屁股)”,接着又用掃把左右打幾下。把垃圾堆成一堆燒掉,放一串鞭炮,表示送走了“窮鬼”。有些地方早上有吃“歲飯”的習俗,即前一天晚上先把飯蒸好,等到明早吃。吃飯前先要供奉神仙和祖先。

初四也是拜訪親朋戚友的時間。“初五、初六,有酒無肉”,這是過去客家人生活的寫照,現在生活富裕了,別說初五、初六,就是到了年十五(元宵)也會餐餐有魚有肉。改革開放以來,陸川的年輕客家人大多外出打工,初五、初六也是該啓程到外面闖世界的時候了。

過年的風俗6

客家人春節習俗及禁忌

正月七年級,吃過早飯,人們便全家老小相互走動拜年,客家人尊老愛幼,崇尚禮儀之風顯露無遺。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歡樂嬉戲,天沒亮就早八八起來了,爭着去給年長者拜年說好話打紅包;“公公,伯伯新年好!發財、長命百歲,糖果餅乾拿過來!”

八年級,人們忙於走親訪友,媳婦們忙於轉外家。這時,要先去老外家,再去新外家。凸顯了客家人尊祖溯源的禮儀之風,“水有源,樹有根,人有祖”!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客家人身上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記得小時候跟父母轉外家,外公外婆會遠遠地就在等候迎接我們。“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家是我們童年最美最甜的回憶!

九年級,爲“送窮日”。由於傳統風俗,七年級、八年級不能動稈掃,不能幹活,九年級大清早便起來掃地了,還要把垃圾送到路口,插上三支香,俗稱“送窮”。九年級這一天,一般不去拜親訪友,也沒有親友上門,是春節最閒的一天。

一節有關春節的小故事

據五代《錄異記》載有《如願》的故事:廬陵歐明過彭澤湖,被湖神青洪君請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訴歐明,當青洪君問及需要什麼時你只答要“如願”。果然,青洪君問歐“何所需,”歐依照官吏教的話說了,青洪君不得已,將如願送與歐。如願,系青洪君的婢女。歐明把如願帶回家後凡歐有所求時,皆能很快得到滿足,“數年後大富”。後來有一年的正月七年級,如願起牀晚了,歐明就打如願,如願便跑入糞帚(即掃帚,因平日既掃地又掃雞屎,客家人俗稱“屎稈掃”)。歐明又用杖打糞帚,喚如願,如願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歐家逐漸衰落了。以後,民間就有了年七年級藏糞帚的習慣,怕把如願掃走,失掉家中的財氣。《如願》這個故事,現在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在正月七年級和八年級不動掃帚的古代遺俗在客家地區卻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祭竈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是日入夜後要把竈臺刷乾淨,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

封歲過大年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牀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愛幼。

點歲火(點年燈)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

客家春節的.禁忌

春節本來出於對“年”的禁忌。鄧雲鄉《紅樓風俗談》(中華書局1987年版)謂“年”字,按古文的寫法,是一個象形字,有頭有尾 ,腳向四面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據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爬蟲,一歲之中,人家不遇到它,最好了,便平安無事度過了,因此燒一堆火,弄了一些好東西大家好好吃一頓,以示慶祝,這就叫做“過年”。後來,歡慶除舊迎新的歲首,就變成現今的“新年”和“過年”。

客家俗話說:“入哩年界禁忌多”。客家漢族民間奉行的春節禁忌包括:禁打罵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講粗話惡語。

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這一天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如病、死、苦、貧、災、亂、荒、殺等;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意。忌灑水、掃地、倒垃圾,這叫做"聚財"灑掃、傾倒垃圾,唯恐把"財氣"掃走、倒掉。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爲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裏掏東西,人們認爲,正月七年級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九年級日忌出門訪友,九年級各家都習慣掃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邊去,喊做送窮鬼。因此這日少人出門;忌用針線,尤其忌在廳堂做針線活 。

過年的風俗7

一個新年我都要回老家,一到那裏,那裏就響起了鞭炮聲,是迎接我的?我有那麼有名嗎?不不不,是迎接佛的。很快,煙把整個小鎮淹沒了。

小鎮的街道中央擺着一排桌子,桌子上放滿了食物,有木耳、糖果、紙做的金元寶、一些水果和兩條活的魚······小鎮的每一個人家門前都放着兩堆稻草。遠處傳來的敲鑼打鼓的聲音蓋過了鞭炮聲,鞭炮聲慢慢的停了,好不容易煙散了,家家戶戶又點燃了家門前的兩堆稻草,點起蠟燭,燒起香,讓小鎮又沉沒了,這景象儘管很像仙境,但是遮掩實在夠嗆,突然,有幾滴水滴在我身上,難道是下雨了?原來是有人在撒淨水,聽說這樣能夠讓我們幸福、快樂、健康、吉祥。那敲鑼打鼓的聲音近了,幾個人擡着佛,邊上還有兩個人爲佛扇扇子、撐傘,有許多大人在佛面前拜了拜,把香插在佛面前的一個轎子上,有些大人帶着自己的孩子,轉了轉爲佛撐的傘,佛的後面跟着許多人,他們有的'騎着馬,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嫦娥,有的吹着大號、打着鼓。等隊伍走了,大夥兒聚在一起,把“金元寶”燒了。

據說擡佛是爲了地方的太平,國泰民安。

過年的風俗8

過年的習俗:買年貨、掃塵、吃年夜飯、守歲、拜歲、舞龍舞獅、遊神、押舟、吃餃子、賞花燈等。

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買年貨

中國人幾千年來總把過年當做件大事。過年之前要做很多準備,要買很多東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乾的、鮮的、生的、熟的等。統名之曰“年貨”。

掃塵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吃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春節前一天)的闔家聚餐。

年夜飯是每年新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還講究很多寓意。傳統上年夜飯是在除夕祭祖後才食用。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纔開飯等等習俗。

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中國漢族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爲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閤家歡聚,迎接新年。

拜歲

拜歲,過年風俗之一,是指在歲首新年辭舊迎新之際,拜祭歲神(太歲)。拜歲是中華民族流傳最悠久的傳統風俗之一,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在歲首舉行祭祀儀式,迎新歲、祈年、接福。

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爲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遊神

遊神,或稱聖駕巡遊、遊老爺、迎老爺、遊菩薩等等。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

押舟

押舟,亦稱“壓舟趕鬼”,是流行於粵西地區,特別是化縣地區(今化州、吳川)一帶的民間習俗活動,該民俗活動一般於正月十五各地正年例夜舉行。

吃餃子

吃餃子,流行於北方地區。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七年級吃素餡的。新年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

賞花燈

賞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一般在元宵節舉辦活動,按字面理解爲觀賞燈。南朝時期,國都健康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爲全國之冠。燈會興於唐,盛於宋,明朝時達到頂峯。

過年的風俗9

今年過年沒回老家,不過在杭州過年也是極開心的。

還沒到年三十,每天早晨天剛剛亮,小區裏就此起彼伏地響起鞭炮聲。鞭炮聲時而大時而小,時而清脆時而沉悶。年三十越近,年味越濃。

年三十上午,姐姐特地爲我家送來了巧克力、蛋糕、奶糖和家裏做的風味小吃。爸爸在廚房裏不停地忙來忙去準備着團年飯,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零食,中午時分,一桌豐盛的年飯已端上餐桌。爸爸說,團年飯中的魚、肉、豆腐都是團年飯的必備菜單,象徵着“年年有餘、紅紅火火”。

晚上,是年味最濃的時候,鞭炮聲響成一片。爸爸和我一也起點燃買來的“仙女棒”、“金箍棒”等煙花,煙花燃放出五光十色的火光,非常美麗。

年七年級,整個杭州都籠罩在霧霾中。推開窗戶,竟連對面居民樓的輪廓都分辨不清。現在許多城市都因爲大量燃放煙花,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微塵無法散去,形成霧霾。

從七年級開始,陸續有小區的兩位姐姐邀請我們去她們家做客。在登門前,我和爸爸專門去水果店挑選了拜年的禮品,爸爸說,這是中國春節的傳統,從大年七年級開始,就陸續爲親朋友好友拜年,拜年一定不可以空手,這是基本的'禮節,也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姐姐們家的菜都非常豐盛,不僅有各種肉食,還有海鮮、小吃、餃子,平時的拿手好菜幾乎全都端上了飯桌。大家一邊拉家常,一邊吃飯,爸爸還和長輩們一起喝了點酒,非常開心,雖然我們不是一家人,但卻勝似一家人。

雖未回到老家,但在杭州過年,卻有着在老家一樣的年味,有着在老家一樣的親情。

過年的風俗10

新年前夕,德國人會用“Guten Rutsch”這個祝福語,也就是“順利滑進新的一年”的意思。這種說法來源於依地語“rosch”一詞,猶太人的新年就叫做Rosh Hashanah。和中國的春節相似,他們每年慶祝新年的日期也不同。一些語言學家則持另外的觀點,他們認爲這種表達,源於“Rutsch”古德語的意思“旅程”。

幸運送給你

如果你收到德國人贈送的這個禮物,請不要嫌棄它長得醜。要知道,這可是好運的象徵。德國的四大幸運物分別爲:幸運蘑菇(Glückspilze,圖)、瓢蟲、四葉的三葉草(幸運草)還有小豬。

給我滿上!

許多德國人都以爲“Bowle”是個英文詞,但這種說法完全不對。這個詞的來源可能是“bowl”,碗的意思。在德國,“Bowle”指的是帶有果汁的酒精性飲料潘趣酒(punch),是許多德國跨年大趴的必備要素。它並沒有固定的配方,通常用水果、酒精和果汁調製而成,搭配自由,可以調成帶酒精和不帶酒精兩種基本版本。

新年大餐

有些聚會上會提供小吃自助餐,有些聚會會選擇花上幾個小時的晚餐形式,比如類似中式火鍋的fondue,人們把切好的`肉片放到熱油之中,奶酪板燒也很受歡迎,大家圍坐桌邊,熱鬧喜慶,漫漫守歲夜也似乎沒有那麼長了。

新年運勢

“倒鉛”算命是除夕夜聚會上非常受歡迎的一個遊戲。人們用蠟燭將勺子裏的鉛融化,迅速倒進冷水,待凝固後撈出,根據鉛塊的形狀來預測新年運勢。英語中甚至有一個相關術語——融鉛占卜(molybdomancy)。

永遠的黑白影片

1963年,德國電視臺首次播放了一部叫做《一個人的晚餐》(Dinner for One)的英國喜劇短片,自此之後,它成了德國持續多年的新年傳統,每年12月31日,各家電視臺就會播放這部片子,是德國重複播放次數最多的影片。全程以英語原音播出,不過其中的幽默通俗易懂。這部黑白片講述的是蘇菲小姐過90歲生日,老管家如何扮演她的數位性格迥異的老友爲她慶生的故事。

過年的風俗11

我最盼望的一天終於到來了,我非常興奮。

這天,在遠方工作的爸爸回來了,我和他來了個大大的擁抱,開心得合不攏嘴。爸爸悄悄地對我說:“我教你寫一副對聯,你把它貼在家門口,你媽看了準高興。”然後,爸爸馬上就準備好筆、墨、紙、硯教我寫起“互納千祥祥雲開,門迎百福福新照”這句對聯來。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我把自己寫的對聯貼在大門口,拉着母親來看,母親豎起大拇指說:“兒子寫得真棒!”

走過我家大門口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紛紛誇獎我的字寫得好,讓我幫他們也寫一幅,我心理美滋滋的別提有多高興了。

到了晚上,開始吃年夜飯了,長輩們紛紛把壓歲錢遞給我,祝我在新的一年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祝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就在這歡聲笑語中,吃好了這餐團圓的年夜飯。

到了晚上8點,我們一家坐在沙發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品引得我哈哈大笑,雜技讓我驚訝萬分,歌曲讓我身臨其境。我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這真是一個開心的“喜羊羊”年呀!

過年的風俗12

那麼臘月裏我們吃些啥呢,都要進行哪些準備呢?過年應該是一個享受的慢過程,呼市人講究自己動手,才能體會到濃濃的年味。

臘八粥

首先,在臘月初八這天,全家一定要吃臘八粥。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暖心暖胃,來年一定順順溜溜。

燒肉

一到臘月,呼市阿姨們就開始準備燒肉了,去市場選肉、調料,做扒肉條等,每一樣都是自己親自動手來。

這樣燒出來的肉透明鮮亮,色澤鮮豔,黃裏透紅,吃起來肥不膩口,瘦不塞牙。雖然現在到處都有賣,但老呼市人還是喜歡自己做。

麻花

臘月,呼市有一些家庭就會炸麻花。炸麻花是一種油炸麪食食品。主要通過麪粉和砂糖分揉成團做成型後,放油鍋裏面炸一會,出爐即可吃,香脆可口。

炸丸子

進入臘月,呼市人就開始自制丸子啦,炸丸子分爲素丸子和肉丸子,一個又一個包緊的丸子,寓意着團得更緊、"粘"得更牢!

呼市人臘月裏除了準備以上東西,還要做些啥呢?一起來數一數,對照這份清單,一項項打完勾,就到年三十了。

撣灰塵

在呼市,從臘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用長柄掃帚撣掉屋頂四角及牆上灰塵、蛛網,稱“撣灰塵”。

同時,這一階段,人們都要剪指甲、理髮、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乾乾淨淨,辭舊迎新。

祭竈神

小年的習俗——祭竈,即祭送竈神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竈節。據民間傳說,竈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爲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竈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兒粘“,所以小年要麻糖。小年是竈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竈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備年貨

進入臘月,賢惠的媽媽們要開始購置起年貨了,糖果、瓜子、開心果、水果以前都是過年必備的零食,現在買的東西比以前更高檔,各種堅果、包裝零食,應有盡有。

年前的一兩個星期,呼市各大超市都會比往常擁擠太多,採購年貨是過年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小編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聽說要買年貨,興奮到流淚!因爲可以一直吃,吃到春節。

添新衣

每到過年,呼市人都講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買新衣服。舊時講究直接讓裁縫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舊迎新的意思。這是小編小時候最爲之興奮的事了!

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所以兒童大多穿着大紅色衣服,年輕女性也滿身紅豔,連爺爺奶奶也繫着紅圍巾。所以,在新年來臨之前,一定要準備好新衣服。走親訪友,把自己打扮得優雅一些,精神一些,一年到頭精氣神滿滿。

放鞭炮

在呼市,除夕夜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放“開門炮”,全城在一片爆竹聲中,送舊迎新。

所以,年前就要把煙花爆竹準備好。小孩子也喜歡買一些小鞭炮,捂着耳朵不敢放。躲躲閃閃,隨着“蹦”的'一聲,歡笑聲一片,滿是童年的歡樂。

貼春聯

春節期間,多數人家有貼春聯、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貼在水缸上,象徵年年有餘(魚);貼在米缸上,象徵五穀豐登;客廳懸掛福祿壽三星圖,象徵子孫滿堂、長命富貴。

呼市有些人家不喜歡買現成的,覺得少了一分味道,可以自己寫,前提是你的字拿得出手。

年夜飯

除夕之夜的一頓年夜飯,是呼市人最爲看重的。吃年夜飯也有許多講究,對呼市人來說,餃子、魚是必不可少的。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爲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歡迎。過年包餃子會在餃子裏放硬幣,誰吃到就意味着來年鴻運當頭;火鍋會邊吃邊煮,熱氣騰騰象徵家道興旺發達;魚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年年有魚(餘)……

壓歲錢

除夕晚上,家長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所以每逢過節,要準備好壓歲錢。以前用的銅錢,中有方孔,用紅繩將錢幣貫穿起來,放置在牀腳,驅避邪惡。

現在都流行直接給紅包了,這應該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每年盼着盼着就只等這一刻!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小時候的壓歲錢都上交了呢!

過年的風俗13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六這一時間段。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

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走親訪友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漢中人過年有以下活動:

一、吃臘八粥。臘月初八這天,要吃用五穀豆類雜糧做的稀飯。 二、祭竈。臘月二十三要做好吃的,說是祭奠竈神爺。然後就開始置辦年貨,準備過年。 三、掃舍。就是打掃房舍,迎接新年。

四、祭祖。一般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要給自己的先人燒紙錢,也讓自己的先輩過一個好年。

五、貼春聯、門神。

六、守夜。除夕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着火爐邊包餃子邊拉家常。現在當然還要看中央臺春晚節目。

七、放鞭炮。在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七年級八年級的早晨,都要放鞭炮。

八、敲鑼鼓。七年級早晨起牀後,吃過元宵,餃子,鄉村的人們就集中起來找樂子。首先就是敲鑼鼓。

九、拜年。首先是自己家裏晚輩給長輩磕頭,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其次是親友之間相互拜年,俗稱“走親戚”。其中八年級是拜岳父母的日子。

十、“掃五窮”。大年初五,由村裏組織,成人敲鑼股,年輕人扮戲裝。到每家去帶走晦氣,送來吉祥。

十一、鬧元宵。——正月十五、十六裝社火。是過年的高潮,也是尾聲。

過年的風俗14

殺年豬

“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童謠過去在東北農村廣爲流傳。

過去殺豬在東北農家算是一件大事。進入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爲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那時候,大多數農家都在院門之側壘砌豬圈養豬,少則可供自給,多則出賣換錢,因此圈裏養着幾口大肥豬被視爲家道殷實的標誌之一,“肥豬滿圈”也是普通農家的美好願望。

糊棚

糊棚是上個世紀70年代東北農村比較常見的裝飾活兒,和現在裝飾房屋頂棚有相似之處。房子蓋起來了,但是在屋裏一擡頭就看見房樑總不是個事兒,既不雅觀,也不衛生,於是,凡是日子能過得去且愛乾淨的人家就吊個棚,當然,所吊的棚自然不是什麼天花板之類的,再說了,那時候的農村也弄不起這個。一些人家圖省事就在屋內扯了一大塊塑料布當頂棚,而更多的人家則是用高粱稈兒抹黃泥來吊棚。吊棚後,再找來一些廢報紙和書紙啥的往上一糊,就成了所謂的糊棚。糊棚可是件手藝活兒,來不得半點馬虎。那時,故鄉有幾種人很吃香:一司儀二木匠三瓦工四陰陽,這糊棚的'應該排在第五位吧。

糊牆

糊牆專門有一種紙,但不是當今裝飾房間的高級壁紙,而是六七十年代鄉下人專門用於糊泥牆的藍花印紙,北方人都叫它糊棚紙。它像報紙那麼厚,一尺見方,花朵碩大,在白底子的映襯下,極富民俗味道。商店裏按“刀”賣,100張爲一刀,一刀紙兩三塊錢。如果光裱糊棚頂,三刀紙就夠了,要是連四壁也糊上,就得十刀左右。先將一刀紙平攤在桌上,拿刷子蘸少量糨糊,沿着四邊兒輕輕抹刷,刷完一張拎起上邊的兩個角兒遞給糊棚的人,糊棚的人小心翼翼地接過紙從棚頂開始糊。嘴裏叼着把小笤帚,糊完一張便用笤帚從上到下抹一下,壓平因粘貼不均出現的褶皺。一個晚上下來,灰暗的房間就會煥然一新。

包凍餃子

東北農村家家戶戶喜歡在過年前包很多餃子凍上,俗稱凍餃子。爲的是圖方便隨吃隨煮,也是祖輩留下的習慣。一般人家都要包30-50斤面的餃子,常見的餡有酸菜,白菜,豆腐。晚上,鄰居親戚,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凍餃子,有說有笑,小孩子屋裏屋外跑着運送餃子,外面,負責凍餃子的人鋪上新買的炕蓆,把包好的餃子一個一個擺上,直到凍透,收起裝袋,放在冷庫裏備用。

掃棚

進入臘月二十三之後,各家各戶都要打掃衛生。家庭主婦們通常先把屋裏的傢俱用被單等遮蓋起來,用頭巾或毛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完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用乾淨、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中國民間稱之爲“掃塵”、“撣塵”。因爲有民諺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買年畫貼掛錢

家家戶戶都要買年畫,貼對聯,家裏有識字的人,還買來筆墨自己寫對聯。不僅院門,窗櫺,屋門,就連馬棚,豬圈,雞舍,馬車也會貼上對聯。屋裏還會貼上掛錢兒(剪紙)。喜慶氣氛極其濃郁。

年夜飯

過去東北農村的年夜飯指的是半夜十二點之前的那頓飯,意爲“接神飯”,迎接新一年的各路神仙,保守老小平平安安。大人要求孩子守歲,不睡覺。到了半夜,開始燃放煙花爆竹,然後,一家圍坐在一起,享用豐盛的年夜飯。東北人非常重視年夜飯的質量,通常這頓飯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這四樣菜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樣,這頓飯就顯得非常不“地道”、不“東北”。家家戶戶把捨不得吃的“年嚼咕”都留在這晚,再困難的人家也要買一條魚,也要有酸菜燉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也得包一頓純肉餡的餃子。

過年的風俗15

開門爆仗

年七年級早上放開門爆仗,昔日多取辭舊迎新、驅趕“年”祟,開門大吉之意。一般四枚,叫“福、祿、壽、喜”。三枚叫“連中三元”。六枚叫“六六順”。大多在日出前點放,遠遠近近連成一片繁響。加上“百子爆”(記鞭炮),就更加熱鬧。現在的用意則在討採、歡慶。近數年來,零時即開始燃放爆竹之風特盛。

開口果和順風圓

起身穿戴全新的鞋、帽、衣、褲,盥洗後,用四式果品、茶食齋天。兒童先吃“開口果”,是些芝麻片、寸金糖等混雜糖果。接着全家出門“走喜神方”。回來後,吃糯米做的細圓子,稱爲“順風圓”。歲時開始就說“順風”,真是“諸事如意”,“萬事大吉”。而且整天只說吉利話、討採口。遇到外人,開口就“恭喜發財”、“如意稱心”。老年人還行拱手的舊禮。

走喜神方

年七年級是不外出拜客的,但全家要在早上出門“走喜神方”,如當年的皇曆上指示着今年“喜神方”在東方,那麼大家朝東走一程,以迎來喜神、交上好運。然後繞道而回,不作興走回頭路。此風以市區爲主,農村不大通行。

燒頭香

年七年級,許多“善男信女”,有去附近廟宇燒頭香的風俗,一般較早,祈求菩薩賜福。

禁忌

年七年級不掃地,不動剪刀。井圈貼上封條,祭過井泉童子,三天不動用(用水除夕已經準備好)。嚴戒不吉利的話,不罵人。也不準討債。

拜年做客

年八年級的'節日戒忌一般鬆了些,顯得要輕鬆活躍。這天開始,親友間就相互作客,叫“拜年”。你來我往,敘舊話新,熱鬧、歡喜。湖地有俗諺說:“十二月理賬,正月裏理親。”年八年級是頭次出門,要到最親的長輩處拜年,如外甥給孃舅或姑夫,女婿給岳父母。拜年一直可延續到正月十五。但是年初六以前是高潮。俗話說,“拜年拜到初七、八,給你吃個豬尾巴”。若再遲,又有“拜年拜到正月半,面孔像塊砧砘板”的說法,被認爲是臉皮厚、貪吃。親戚間拜年,一般都要留飯。“醬煨蛋”是必須要吃的,叫“撿元寶”。

拜年圖

舊時在農村中做客吃飯也有禁忌,就是那碗整條的魚是不能下筷的,要討個“富足有餘(魚)”的口彩。還有菠菜打底的雞肉,和粉絲打底的肉圓子,也只能吃菠菜和粉絲。近十數年來,已經不甚講究。年頭做客一般是男人和小孩,過了元宵節,婦女開始作客。

年九年級,湖州呼爲“小年朝”,行接竈禮儀,以接回竈君菩薩,叫“安竈”。

標籤: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