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傳統習俗(15篇)

春節1.08W

春節傳統習俗1

每年大年七年級就是春節,春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傳統習俗(15篇)

想知道爲什麼過年要貼春聯嗎?告訴你吧,春聯,又稱對聯。過年要貼春聯,這與“桃符”驅鬼辟邪有關。古人認爲,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爲了抵抗它們在來年對人們的侵襲,人們使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荼”、“鬱壘”的名字。這樣,爲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桃符以後被紅紙取代,紅紙上寫上喜慶的話字就成了春聯。

有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年專門來騷擾百姓,但這個怪獸怕光、火、大的聲音,所以放鞭炮這們的風俗就有了。

過年爲什麼要倒着貼福呢?是爲了討一個好的“口彩”。因爲,來來往往的行人見到了倒貼的福字,總會情不自禁地提醒着:“福倒了!”,由於“倒”和“到”是諧音,所以,聽起來就是“福到了”。誰家不願意福氣快快到來呢?

春節會吃湯圓,還要到親戚家去拜年,還可以得到紅包。

春節傳統習俗2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裏,快樂的吶喊着。不經意間。猛的擡頭髮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還有那一瀉千里閃着這金燦的亮光的對聯,在各自比拼着這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卻踏着輕盈的腳步到來。

逛廟會

拖着沉重的步子終於來到這美麗山村的小鎮上。老遠就聽到了叫賣聲。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滿是奼紫嫣紅穿着豔麗服飾的人們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動着。既然來了,當然是衝啊。“老闆,這中國結怎麼賣啊”“這個,這個好看着咧,買個掛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塊一個。姑娘買幾個吧!”“便宜點吧,老闆四塊一個怎樣,我買四個,大家都發財嗎!”“好了,賣你,下次再來!”“老闆,來幾串冰糖葫蘆!”“好咧,冰糖葫蘆好看,紅似火,來年一定紅紅火火!”“小哥,夾幾片臭豆腐試試!”“歐可,臭豆腐,十里飄香。”

廟會上,你不僅可以購物,品嚐小吃,各取所需,熱鬧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賞到獨具民間風情的說書和皮影戲。說書先生穿着大紅棉襖,繪聲繪色的將古典名著給你娓娓道來。時喜時悲,時緊時鬆,引得觀衆滿是喝彩。皮影戲我還是見頭回,挺有趣的。幾個小人兒互相叫囂着,時踢腿,時鞠躬,像是在給予觀衆們道祝福一般。

廟會上的一切洋溢着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

吃年飯

一波未來,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沒有一秒是平靜的,五點未到,炮聲四起。開飯了,在滿桌的佳餚中,有兩樣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魚—魚;預示着全家富貴吉祥有餘。其二,是閤家團圓的湯圓;預示着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特製的.大團桌上,父母兄弟圍着坐。我和幾個小鬼則草草的吃過飯,便衝出去放煙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見的大人們,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來,乾杯,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發財,乾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來越結實”!“我祝你事業有成,年年有餘”。;團桌上,乾脆響亮的酒杯聲預示着來年的興旺。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着來年的燦爛。

飯間,家家戶戶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成了連綿的一片,這一刻,過年的氣氛也就更濃了。

拜年

吃完飯,七點一過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動了,三五個大人一桌麻將,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則二三十人一起結伴而行,家家戶戶去拜年,從那橋的小道的開端一路走過穿梭在叢林的小屋中間,打着自制的小燈籠,走過一家,一個接着一個的道來“恭喜發財”,“恭喜發財”那麼這一家便會拿來大袋的糖果,依次發給每個小孩,頓時,他們臉上就洋溢着像陽光般燦爛溫暖的笑容。偶爾,坐進去,女主人便會拿出自己家裏的果盤請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極盡地主之宜的熱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財神們。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鬧着,笑着,幸福的聲響一直延續到午飯。

許願

點燃一個個煙花,讓它們衝上雲霄。累了一天的我們靜靜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煙花響徹大江南北。煙火色彩是美麗的,好像來年的日子美得讓人不及顧遐。

春節傳統習俗3

舊時放鞭炮有兩個意思,一是爲了驅鬼迎神、祈禱五穀豐登:二是爲了增加節日歡樂的氣氛。現在更多的是增加節日氣氛了。不過現在很多城市禁鞭,無形中削弱了過年的氣氛。衆所周知,瀏陽鞭炮是湖南的特產之一,全國馳名,享譽海內外。新中國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瀏陽鞭炮。

有了這一層原因,湖南過年時都是滿城響聲震耳,硝煙瀰漫。放鞭炮也有許多講究,鞭炮在不同的時間燃放,就有着不同的含義。除夕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團年飯時放,意思是告訴人們吃團年飯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鐘聲敲響是放,意爲辭舊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開門時放,表示迎來一個嶄新的美好的年頭。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時間隨各家定,但有一點是鞭炮燃放時不能中斷,如有中斷,來年可能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是每一個人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人們放鞭炮時,都特別仔細,儘量避免中斷現象的出現。

言歸正傳,湖南人過年,除夕一定會吃雞、肉、魚、豬肘子等,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擇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七年級再吃,這是象徵着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豬肘子嘛,稱“團年肘子”。 有的家裏的餐桌會出現雞爪子,名爲“抓錢爪”意味着明年招財進寶,蔬菜類必會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裏和和氣氣,事業欣欣向榮。

一般吃年飯的時候是越久越好,具體的意義我不記得了。

這一天講究很多呢。奶奶那時總是叮囑我們,不要亂說話,比如說:“死”呀,“爛”呀,“壞了”之類的不吉利的話,萬一說漏了嘴,大人馬上就解說:“孩童之言,百無講究”。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說“打發打發,歲歲平安”;若酒杯倒了,就說“酒潑紅地”。避免因此而帶來不吉利的事情。

吃過飯後大家就會開始再一次的打掃下衛生和爲晚上的守歲做準備或是出去到處逛逛。吃過晚餐後,農村家家火爐中燃着一個樹蔸男女老幼圍爐共話,至於城市裏自然就是圍着電烤爐了,爲什麼一定要圍個這樣的東西呢,因爲——湖南過年時很冷啊!全家老少下棋、打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搶微信紅包、向親朋發送祝福短信,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歡坐等候新年的到來。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大街小巷鞭炮齊鳴,煙花四起,震耳欲聾,洋溢着濃濃的辭舊迎新的氣氛。小孩則成羣結隊打着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說:“請辭歲”。各家都高興的出門迎接,捧出點心糖果之類的零食,把孩子們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後,又迅速地加入辭歲隊伍,一個晚上可得一兩瓷壇的美食,有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可能是因爲這個原因吧。

到七年級了。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七年級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呆着,但有的地方講究“七年級崽,八年級郎,九年級初四拜街坊。”這句俗語講的是大年七年級兒子要攜妻帶子給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八年級是一家人回孃家給岳父岳母拜年:九年級初四街坊互拜。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湖南人特別重禮節,常以情義待人。這幾天,街坊鄰里們都紛紛走出家門,互祝“過了一個熱鬧年”。我都忘了我們家是怎麼樣的,好象兩種情況都有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初五這一天不拜年,人們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爲音譯)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孃家,孃家人這一年經濟都不會興旺。如果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孃家,或作爲客人到別人家拜年,都是不會令人高興的一件事。還有一個諱忌的是拜年時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牀,如果人家尚未起牀,則忌入牀前拜年。老輩人認爲給死人祭拜就是在牀頭拜,這一點視爲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順之意,很多商家也會選在這天開門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會選擇這一天離家外出工作,民間諺語:“三六九,往外走”,所以這幾天民航,鐵路、公路等交通系統人流量會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講究“七不去(ke),八不歸”’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這一天,“八”取“發”之意,工廠上班,商家營業,一切活動都恢復正常。以後,熟人見面,互道“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有俗語說:“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多是用篾扎紙糊的各式燈籠,有的掛於門頂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遊街了。

這一天家家點燭於竈臺屋角,戶戶煮食元宵團。一到晚上便熱鬧非凡,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手持燈籠上街去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還有猜燈謎等等,通常是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爲普遍,鄉下的舞龍的隊伍是最多的了,民間認爲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大家多會賜上一個紅包。而且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牀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湖南人拜年、看龍燈、放鞭炮之外,還有唱花鼓戲,至於正月十五吃元宵這一點全國各地全都一樣吧,就不多說了。傳統流淌於湖湘人的血液,三湘大地多習俗,真愛春節。

湖南各地春節習俗

長沙:“年財佬、出天行”,有客前來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後,送上兩枚檳榔,稱爲元寶,祝其發財之意。

湘潭:星火龍表演,在湘潭一帶流存着許多過年的風俗,古老而樸素。

新化:七年級必定準備極豐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豐盛表示這一年愈豐收。

株洲:在春節拜祖的'時候最有講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間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就開始燒“金紙”(一種貼着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

邵陽:貼春聯是很有講究的,上下聯最後一個字如果是三四聲,就是上聯貼在右邊,最後一個字如果是一二聲,就是下聯貼在左邊,橫批當然是貼在上面。

永州:一般都有祭祖的習慣,表示對祖宗的尊敬,現在大多數地方几乎不祭祖,但對 “團年飯”很講究,菜式非常豐富,一般有“十大碗”,而且都有魚這一菜式,表示年年有“餘”。

岳陽地區俗稱“過年”,風俗大體同祖國各地相同,除殺雞、鴨、放鞭炮、貼春聯外,在臘月三十日吃“團年飯”,十分豐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魚這個菜,顯示吉祥有餘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區魚較少,爲了有"百里魚"這個菜,用木頭雕刻一個“百里魚”,放在盆中,撒上蔥花,象真魚一般。

春節的歷法

閏春節

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裏,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閏春節的過法

如果一年閏正月,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當然,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爲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七年級也看做春節來過。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與最遲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立春則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最早的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

根據曆法計算,如果農曆不進行人爲調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此前春節最遲出現在公曆2月20日,爲1920年和1985年。

春節傳統習俗4

春節的簡介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

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爲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爲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爲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爲“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

歲時節日,亦被稱爲“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羣衆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爲一“年”,五穀豐收爲“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

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竈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年節更是民衆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爲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爲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等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

春節民間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爲“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爲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傳統習俗5

我們都知道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可我們知道年夜飯的來歷嗎?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爲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着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爲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醅”、“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在這些酒中間,流傳最久、最普遍的,還是屠蘇酒。但是屠蘇酒的名稱是如何來的?又是用什麼製作的?從來傳說不一。屠蘇是一種草名,也有人說,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尾因爲在這種房子裏釀的酒,所以稱爲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爲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衆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爲“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爲過年的風俗。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也就是說合家歡聚喝飲屠蘇酒時,先從年少的小兒開始,年紀較長的在後,逐人飲少許。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有人不明白這種習慣的意義,董勳解釋說:“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這種風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蘇軾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蘇軾晚年雖然窮困潦倒,但精神卻很樂觀,他認爲只要身體健康,雖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後罰飲屠蘇酒自然不必推辭。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這一習俗仍不衰。今天人們雖已不再大規模盛行此俗,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藥酒的習俗仍然存在。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爲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着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纔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來源:上海喜樂在線

春節傳統習俗6

春節簡介: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有什麼習俗

一般人家都是三十一早去貼對聯福字,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晚上才貼,總之要把門上貼上喜慶的對聯和倒着的福字;

祭祀:

一般農村會在春節去祭祀,城市的應該很少會有祭祀的了,不過呢還是有人會在春節的晚上去燒紙,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每年都有因爲燒紙而發生火災的事情發生,儘量不要選擇荒山有草的.地方;

準備年夜飯:

一般家庭都是好多人一早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必然要有一堆的飯菜要準備,所以,年夜飯很多人家準備的都是特別早的;

蒸粘豆包、年糕:

過了小年就開始蒸一堆東西了,有的地方會蒸一些棗饅頭,還有蒸粘豆包年糕的,總之都是以麪食爲主的一些好吃的,尤其是農村的春節有很多面食美味都特好吃呢!

吃年夜飯:

到了下午四五點鐘,年夜飯也就該開始了。有的人家會一直吃到半夜,也有吃完以後就去各回各家的。年夜飯主要以葷菜爲主,也有的人家比較講究會去飯店吃年夜飯,這就讓很多飯店大賺了一把。不過還是傳統在家吃的人比較多,也比較熱鬧比較安全嘛。

吃年糕:

年糕的寓意是年年高升的意思,所以春節是一定要吃年糕滴。尤其是小孩子和那些處於重要職位的白領是一定必須要吃滴;

吃餃子:

餃子在春節是必須吃的,而且半夜十二點那頓是不能少了餃子的哦!餃子裏呢一般家庭會包進去一些東西,比如錢比如花生大棗什麼的,都是一些有寓意的東西哦!棗和花生寓意是早生貴子,錢當然就是指來年發大財嘍,還有包開心果什麼的,這個都是隨自己心情的;

看春晚:

雖然現在的春晚的確沒什麼意思,雖然現在春晚的時間一般都用來玩手機聊QQ上電腦,但是吧這電視還是得開着調到春晚,就像一種固定的模式一樣,哪怕偶爾看一下也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候在電視機旁等到八點的春晚開始,也得一直守着電視機一直到半夜十二點才散去,所以春晚是一個固定的習俗了,可以不看但是電視機一定要開着春晚的頻道;

放鞭炮:

放鞭炮除舊迎新,是每個人家都要在春節做的,雖然現在年味不是很濃了但是鞭炮還是少不了的。現在很多人比較迷信所以就算年味再不足也不會不放鞭炮。當然鞭炮還是少放比較好,可以買電子的在家裏放,因爲鞭炮對環境污染可非常大,霧霾的產生就是因爲這些污染造成的;

電話拜年:

現在通訊比較發達,就是離的再遠也可以通過電話來跟對方拜年。晚上看着春晚打着電話拜年,已經成爲過春節的一種習慣了。當然像依依這麼大的早就是QQ拜年手機短信羣發拜年了,也就少了一點感情在裏邊,不過比電話拜年要省錢的多;

守歲:

這個當然是必須的嘍!到了半夜十二點春晚一結束立馬吃餃子才能睡覺。不過很多小朋友恐怕堅持不了那麼久。

給小孩子壓歲錢:

壓歲錢的傳說很多人都聽過,可是現在的壓歲錢只是給小孩子樂呵的一種形式罷了。小一點的孩子過一下手紅包就交給父母了,而大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就都是自己留下存起來或者買書買玩具了。不過壓歲錢都是互相給的,除了老年人給孫子輩們其他的親戚哪家都會有孩子,別人給了你自然要還回去多少,所以其實壓歲錢也就是個意思罷了,但是小朋友們喜歡所以壓歲錢也算是一個習俗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

春節的傳說

有一年,世上大亂。玉帝得知後,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間的衣食住行。可是,沒有神仙肯接旨。

這時候,南天門外傳來一聲吆喝:“這差事我幹啦!”擡頭看時,是光頭頂、胖乎乎、笑哈哈的彌勒佛。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他還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準備齊全。到了七年級,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矇矇亮,忽然傳來一陣吵鬧聲。吵鬧者是姜太公的老婆(專管茅房、糞土的髒神),正在跟彌勒佛吵架呢。原來,人們請神仙時把她給忘了。彌勒佛只好說:“這樣吧!今兒是初五,讓人們再爲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不想這幾聲炮響傳到天宮,玉帝以爲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財神去察看。財神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財神還是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他一看,人們啥活都不幹,非常生氣,召來彌勒佛喝道:“你怎麼儘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

彌勒佛笑嘻嘻地說:“你要我管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

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春節傳統習俗7

調查說明:

系部名稱:

專業:

年級:

班級:

姓名:

學號:

調查時間:

研究目的:

1、熟悉調查的過程,掌握學習方法,瞭解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最具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春節),有利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好愛國主義精神。

2、將成果廣而告之,一次強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並做好宣傳,動員全民弘揚民族文化。

調查方法:

主要採用上網調查、個別採訪。

調查結果:

中國傳統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的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醇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徵,並擔負起一種文化功能:一、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二、祭祀,緬懷祖宗之德,繼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職責;四、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宣泄情感之波,體味人生之樂。

春節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蘊藏厚重的含金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統文化的積澱是歷千年而不變的,春節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臘月開始辦年貨:

據中國傳統,踏入臘月,已適宜辦年貨,除了買臘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聚。

*年二十四謝竈:

在竈頭放齊貢品後,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豐足暨身體健康,之後燒衣及撒酒,最好將一些湯丸放在竈上,或將麥芽糖塗放在竈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會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時機,中國傳統來說,這天一家人都要大掃除,祈求將往年的黴運及不如意通通掃走,而自身亦要潔淨,據說這樣做便可以消災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具有感恩和團圓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團圓飯,都有雞,有魚,有菜,吃的豐富是年夜飯的特色。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長久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餘。吃過年夜飯之後,長輩要發壓歲錢,根據古時的民間習俗,用紅線穿好的一百個銅錢,具有長命百歲的意思,而現在就用貨幣代替(錢一定是偶數,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們大多守歲到天亮,爲的是祈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整,開始放爆竹,慶祝新一年的來臨。

*正月七年級宜祭祖:

年七年級祭祖是很重要的`習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燒香誠心祭拜及燒衣。祭祖完畢後,晚輩向長輩拜年,拱手互相恭賀。此外,年七年級不可掃地倒垃圾,相傳這樣會送走財氣,一些不吉利的話亦不能說,否則這年會不好運,亦儘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歲歲)平安,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好兆頭的話。

*八年級婦女返孃家拜年:

八年級是出嫁女回孃家的日子,相傳年七年級回孃家,會令孃家變窮,所以要八年級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須準備一些賀禮,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九年級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團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財神:

話說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諸天神由天界返人間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則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備齊。並要焚香點燭燒金衣,以歡迎諸神回人間。

另外,還有掃塵: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都掃出門,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貼春聯:將春聯貼在門口,貼夠八張,代表由頭髮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種剪紙——窗花,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掛年畫:寄託人們喜慶美好的願望。

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迎接這個日子,念一遍寄託新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時“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裏生活久了的人們在加快生活節奏中還能記得這個寶貴的傳統文化,並將它傳承下去。

春節傳統習俗8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傳統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爲夜半時分。

拜年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中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爲“門簿”,其上寫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是有史爲證的'。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窗花與“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辦年貨

中國的家庭過年前要購買大量的“年貨”,春聯,福字,新衣服,過年期間的食品(過年市場多不開門)。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與過去相比,中國人辦年貨的方式變得更加現代,不拘泥於傳統。

山西地方有個特別的年貨:刷子和筷子每年必買,諧音‘快發’之意。

過年期間的飲食注意

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家家戶戶的茶几上、餐桌上、零食、菜餚都很豐富,很多人在春節那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的,飲食極其不規律,且很容易暴飲暴食。不規律的進食和暴飲暴食,都極大的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因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脹、口苦,甚至噁心、嘔吐、腹瀉等。

多食蔬菜,主食也不要忘記

節日期間葷腥吃的多,也要注意多吃蔬菜。新鮮蔬菜是一種鹼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腸胃正常蠕動,預防便祕,而且能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的平衡。

飲酒適量

過量的飲酒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損傷,節假日也必須注意限量飲酒,不要因爲高興或“面子”而來者不拒,醉酒、酗酒後容易傷己,喝醉耍酒瘋,還會破壞春節和氣的氛圍,尤其應避免酒後開車,不是爲了交警和罰單,而是爲了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

春節傳統習俗9

春節的介紹: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的送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春節期間要舉行各種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的活動,俗稱“過年”。

廣東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

1、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以百萬計的人蔘加逛花市活動。

2、置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4、送壓歲錢是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年七年級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年,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謝竈:臘月二十三晚,送竈君老爺上天,叫“謝竈”、“送竈”或“祭竈”。祭竈的貢品有:一碗米,兩磚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

6、正月八年級、九年級,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後初7,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裏守歲。

9、廣東人過年一定要買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爲什麼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廣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樹買回家的。桃花之於廣東人,猶如聖誕樹之於西方人。廣東人對花情有獨鍾,無論是高雅之士還是庸俗市井,過年都要買桃花等老幾樣,再配搭各種各樣的鮮花。

10、廣東的獅子與外省不同,稱爲“醒獅”。在製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廣東的特色。廣東醒獅舞起源佛山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去摘取,名曰“採青”。藉此活動希望獅子能把好運帶到家裏。其次是舞龍,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不同的龍舞,寄託着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春節是喜慶之日,耍舞的多是熱烈奔放的彩龍、金龍和紗龍之類,白天舞布龍,晚上耍龍燈。至於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傳統文化。

廣東人過年的傳統風俗

送竈

送竈也叫“祭竈”、 “謝竈”、“送竈神”等,在每年臘月二十三至二十五舉行,各階層的具體時間有所不同。所謂“官三民四蛋五”,即官宦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蛋民(水上居民)二十五。

傳說竈神掌管一家之福禍,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善惡,故各家各戶把竈君神位打掃乾淨,置酒、糖、果等祭祀一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謂之“送竈”。此俗古已有之,因地因族而異。廣東民間傳說中的竈君是個不識字的,大老粗,人們怕他稟告時講錯話,所以送竈時要爲他寫個“竈君疏”,幫其備講稿。祭竈的貢品包括一碗米,兩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禮燒豬肉,一些蔗桔、紙錢等,以及飴糖、麻圓等甜品,此外還供上些用糯米做的糕點,爲的是把竈君的牙粘住,不讓他講錯話。另有一匹紙馬,給竈君老爺代步飛昇,有的地方還特備一件黑衣、一雙黑靴,給竈君上天見玉皇大帝作禮服。焚香禮拜者多爲男性,拜時要燒香燒紙、放鞭炮,拜完把貢品放在米缸裏,叫做“責甕”,以示來年衣食豐足。直到年三十晚,才把竈君接回來一起過年。今城市居民已無此習俗,廣州市八區亦禁鳴鞭炮。

開竈

從謝竈那天起進入年關,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二十三謝竈,二十四開炸,如清朝李調元《粵東筆記》所云: “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糯谷,名日炮谷,以爲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爲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祀先及饋親友;又以糯飯盤結諸花入油煎之,名日米花;以粉雜白糖入豬油煎,名沙壅。”

煎堆是其中較有特色的小吃,有九江煎堆與龍江煎堆之分,還有化皮、軟皮、脆皮之別,用料大致相同,主要是糯米粉、爆谷、糖等。九江煎堆餡用爆谷、白糖,加花生仁、冬瓜條、橘餅等,龍江煎堆餡則用爆谷、片糖、麥芽糖,兩種煎堆外皮都沾有芝麻。這些用料寓意也非常講究:花生象徵人丁興旺,生機盎然;冬瓜條、橘餅爲蜜餞,取意生活甜蜜;爆谷象徵花開富貴;芝麻意爲多子多福。兩種煎堆製作過程不同,外形亦有別,九江煎堆爲扁圓形,龍江煎堆呈圓球形,均有紀念遷徙後團圓之意。廣州俗諺雲“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可見它的普遍。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前過年家家必備的。

據說煎堆是從中原傳人,原來的煎堆形似蟠桃,寓意吉祥。是中原先民祭竈時敬奉玉皇大帝的仙果,後來由移民把它帶到了南雄珠璣巷。事起宋代胡妃潛逃一案,當時殃及當地58村33姓居民,他們南逃時帶着這種“仙果”,以祈逢凶化吉,萬事如意,兼有對故鄉的懷念。33姓居民後來都散落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煎堆就一直流傳開來,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才逐漸淡化。現在市面上仍有煎堆用紙盒包裝作爲禮品或點心出售。

除煎堆外,人們還有炸油角、茶素、芋蝦等。值得一提的.是廣州人喜愛吃糕,除蒸年糕外,還喜歡做蘿蔔糕、倫教糕、馬蹄糕、九層糕等,象徵“新春步步高”。

掃塵

每到歲末,臘月二十三謝竈以後入年關,最忙的恐怕要算掃除了,廣東人稱之爲“掃塵”。掃塵的時間各地略有不同,均在臘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之聞。《迎春掃塵黿鼢具體展示了“掃塵”的情況: “臘月二十三,曬被洗衣衫;臘月二十四,清潔房邊地;臘月二十五,掃房撣塵土;臘月二十六,洗淨禽畜屋;臘月二十七,裏外洗歸一;臘月二十八,傢什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髒物都搬走。”掃塵時,家家必備一把新掃把,用來打掃天花板和牆壁上的灰塵,有的地方還用“有尾蔗” (連頭帶梢的甘蔗)掃一下以求吉利。民間流行“年廿八,洗邋遢”之說。近年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年晚清潔多集中在臘月二十八前後進行,僱用工人或交給清潔公司負責的也越來越多了。

包糉

臘月二十八有包糉的習俗,糉子有鹹肉糉、鹼水糉之別,粵西信宜、高州一帶還有條狀的“筆嘴糉”等。其中以肇慶裹蒸糉最爲著名,不但個大,而且內涵豐富,有豬肉、綠豆、栗子等,“剝而煎食,甚香”。

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貼春聯,包括貼門對、橫額、單語等,單語多寫“天官賜福”、 “新春大吉”、 “萬事勝意”、 “出入平安”、 “恭喜發財”等,按神位張貼。三十團年,宰雞殺鴨,祭拜天地、祖宗,接財神,賣發財大蜆,正式進入新的一年。

行花街

提到廣府地區過春節,就不能不提充滿嶺南傳統節日氣氛的廣州除夕花市。廣州一年一度的行花街民俗形成於19世紀60年代。每至歲暮,人們成羣結隊到迎春花市遊覽,稱爲“行花街”。十里長街,擺滿各種鮮花。看花買花的人絡繹不絕, “賣懶” (在花街上閒逛)的少兒招搖過市,那熱鬧的情景,非親臨者實難體會。

迎春花市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八開始,歷時三天,至新年七年級凌晨才結束。一般在除夕前一個星期,花街就已禁止車馬通行,開始搭售花的棚架攤檔。花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一些大枝的花木要在幾天前就開始運來。二十八日正式開市,十里花街上張燈結綵,喇叭裏播放着輕快的廣東音樂,人們看花、買花、賣懶,川流不息,不分日夜,花農吃住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進入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買了花的人們只好把花束高高舉起,或把一盆盆的金桔、盆景託在肩上,隨着人流,緩緩而行。

辛亥革命後,廣州老城拆除,花市的發源地藩署前一帶成爲通衢大道,花市延伸至現教育路、西湖路一帶,花色品種越來越全,遊人也越來越多。N20世紀20年代,廣州花市已是相當的興旺了。1949年前,全市已分設四個花市:中心花市仍在西湖路、教育路一帶,東山區花市設在東川路,南區在濱江路,西區在新風路。1978年後逐步拓展,至今,廣州越秀、荔灣、海珠、天河、芳村等共十區都開設了迎春花市,上市花卉品種多達500多種。其中除了桃花、金桔、水仙、菊花、芍藥等一些傳統品種外,大花蕙蘭、鬱金香、百合、玫瑰、海棠等也受到歡迎。

中心花市常常有著名書法家應衆即席揮毫,更加熱鬧。直到午夜兩點鐘,人們才慢慢散去,花農也把賣剩的鮮花降價拍賣,不留一點剩餘。遊花街的人們,往往就在這個時候揀到了很好的便宜貨。於是乎人人皆大歡喜,高高興興地去迎接新春的曙光。

賣懶

除夕之夜,兒童一手提燈籠,一手拿着一個紅雞蛋和幾炷香,結隊上街閒逛,邊走邊重複唱道:“賣懶、賣懶,賣到三十晚,人懶我不懶。”或唱道:“賣懶仔、賣懶兒,賣得早,賣俾(給)廣西王大嫂;賣得遲,賣俾廣西王大姨。”這樣不斷重複,一直走到土地廟中上香,再回家來把雞蛋分給長輩吃,表示自己一年的懶惰已經賣掉,從此勤快讀書幹活。在廣州地區,賣懶兒童也有到花街上游蕩叫賣的。 曠東新語·事語·廣州時序》載: “歲除祭,日送年,以灰畫弓矢於道射祟,以蘇木染雞子食,以火照路,日賣冷。”賣冷是口音之誤,實爲“賣懶”。此俗現已絕跡。

開門大吉

年三十晚守歲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時,到了子時(晚上11時至第二天凌晨1時)之際,便打開大門,說“開門大吉”,或貼上紅底燙金的“開門大吉”單語,燒“開門炮”。此時各家各戶都傳來鞭炮響聲。有些人爲了“搶炮頭”,提前幾分鐘把炮燒響,其他人聞聲接應,一時鞭炮齊鳴,震耳欲聾,持續到凌晨一兩點後才逐漸安靜下來。到天亮開門出去,家家門口,大街小巷,都鋪滿了一層星碎的炮竹紅紙,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開門、燒炮之後就是接財神,家家設案於I'q多'l-,燒香禮拜。此時便有一些小孩、叫化子等充當小販,拿着一張紅紙,上面寫有“財神”兩字,嘴裏喊着“財神到”,挨家挨戶去叫賣。人們爲了買一個好兆頭,也樂意給一個“利是” (紅包),讓小販高興而去。一些平時賣蜆的小販,此時也趁機而來,叫賣“發財大蜆”。反正這東西既可吃,又可得個好兆頭,一般不是手頭拮据的人家,都會買些。這種風俗,現在已很少見。

行大運

大年七年級,陽江人一大早就到野外去郊遊。有的繞着村邊,有的圍着田園,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稱“行大運”,希望在新的一年好事常來,萬事勝意。陽江人把正月上旬的每一天都冠以名稱,如正月七年級爲“雞日”,這一天,大家都不殺雞,就連鵝鴨諸禽都得到蔭庇。

所以年七年級人們多數吃齋,不吃齋的也必有一道齋菜,用紹菜(黃芽白)煮粉絲蝦米,或加冬菇、木耳、竹筍等,稱“羅漢齋”。也有蒸臘腸、臘肉、臘鴨等,但動筷時必先吃齋。

開年

正月八年級謂之“開年”,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廣州人無雞不成宴,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 (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或“大顯聲威”;髮菜蠔豉(幹牡蠣)取發財好市之意;豬刪(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伶俐,芹喻勤勞刻苦,韭喻長長久久等。初七人日吃春盤,內有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舊時廣州的一些商行廠家,開年時老闆請夥計吃開年飯,席上若有雞肉招待,則在席間宣佈一批被解僱人員的名單,被解僱者吃完飯就走,此俗又被稱爲“食無情雞”。

而在韶關沙田地區,有句俗語叫“狗仔怕夏至,生雞(公雞)最怕年八年級”,因爲在年八年級那天,首先就要宰生雞開年。雞要個頭大、高冠、紅臉、會啼、毛色靚麗,還要有彎彎的尾巴,這是生氣十足的體現。雞用滾水燙後去毛,從屁股處剝開,取出內臟屈腳,雞嘴放上一粒大紅棗,雞尾要留三條大彎尾毛,與一塊豬肉一齊煮熟,上碟還伴兩個有芽的茨菰、生菜、生蔥、大蒜(連頭帶根葉洗淨),寓意生生猛猛,生氣十足,威武雄壯。生雞準備就緒,斟好茶酒,點燃香燭,敬拜大神、祖先、門口土地天神,鳴放大紅炮仗。拜神開年後,一切肉類——豬、雞、鴨、鵝、魚均可切食了,意思是百無禁忌、萬事如意。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着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攜兒帶女去串親訪友,相互之間你來我往的穿梭拜年也開始了。

開小正

舊時在粵東一帶,農曆正月初五叫開小正。又稱“開張日”。當天人們迎接門神復位,所謂“初五神落天”,即神從天上回到人間,表示假期結束,年禁解除。

是日家家張燈結綵,燒炮慶賀,商店開市,工廠開工,生產生活工作恢復正常。

遊花地

到了農曆正月初七,即“人El”那天,廣州人成羣結隊去花地遊覽,俗稱“遊花地”。花地在廣州西南方的芳村區,是著名的花卉產區。清代中葉以後,花地先後建立了30多處大小園林,著名的有留香園、醉觀園、紉香園等。各名園多於正月初七和十五、天后誕、端午、七夕、中秋、下元節等日,擺設“花局”,供人觀賞。有些園主還邀集文人學士,吟詩聯句,以助雅興。描寫遊花地情景的,黃遵憲有《花埭納渤詩,張維屏有《泛舟花埭》之作,康有爲有“千年花埭花猶盛”句。這一習俗在1922年出版的《歌謠》週刊中也有記載:

“初七是人日,廣州人多到花埭(按:即今花地)去逛逛。”婁子匡先生在《新年風俗志》中也有這麼一條: “逛花地,初七是‘人日’,那天,廣州西南隅有一處地方叫花地的,很多人都要跑到那邊玩。”可見廣州人遊花地的風俗,當時確實興盛。評選“人日皇后”,主持當天的遊覽事務,蒸糕做美食,慶祝一番,此俗盛行於清末民初。如今人們在節假日休閒也喜歡到花地一遊,不再侷限於正月。正月遊花地的習俗還有,但是不再舉行“人日皇后”評選活動了。

七樣菜

客家人在大年初七“人日”的家宴上,一定要吃“七樣菜”。七樣菜一般以蔥、蒜、芹菜、韭菜、芫荽、肉和魚等七種菜一鍋煮熟,全家共食。此俗主要取其兆頭:蔥諧聰,吃了會聰明;蒜諧算,吃了會化算;芹諧勤,吃了會勤快;韭諧久,吃了幸福長久;芫諧圓、緣,吃了有緣又圓滿;魚諧餘,吃了年年有餘;肉近祿,吃了福祿雙全。初七過後,多爲大人出門、小孩上學之時,故以此圖吉利。

嘉應詩人黃樂三《新年竹枝詞》雲: “人日俱餐七不同,芥芹菠蒜韭茭蔥。諸般俗套從何說,父老傳言是古風。”

實際上這是中原人吃春盤的古風遺俗。

七樣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同樣有吃“七樣羹”習俗。這一天,人們以當時出產的七種菜蔬如菠菜、芥菜(當地叫大菜、白菜)、君達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蘿蔔、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鍋,異香誘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圖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年百合,百事好合”。

關於七樣羹,在潮汕當地還流傳一個故事。有個老漢,依靠兒子出洋賺錢,每年寄錢或者物品回來贍養。但有一年,兒子很久都沒有寄任何東西回來,也沒有任何消息。

到了初七那天,老漢實在餓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場撿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放在鍋裏一齊煮。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兒子帶着賺的錢和許多東西回來了,老漢喜出望外。村裏人都說,吃這七樣菜吉利,於是大夥都在初七這天吃七樣羹。在潮汕地區還有“七樣羹,食老變後生(按:年輕)”的俗話,說明在潮汕人們心裏,吃七樣羹也有助於身體健康。

拜年

拜年,在潮汕地區又稱爲“拜正”。七年級清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後輩先祝福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然後長輩鼓勵後輩新年幹出新成績,或者學習進步、身體健康。早飯後,大家就向親朋好友拜年。拜年講究時間,越早越見其誠意,潮汕俗諺說: “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因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回來才吃早飯。潮汕人拜年的時候,總要帶一點手信,其中大桔是必不可少的,大桔粵語中諧音“大吉”,數量多少沒有明確規定,但忌諱奇數。

摜春楹

“摜”爲動詞, “春楹”是一種禮籃,摜春楹是潮汕地區春節期間另一個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春楹是一種內分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成對使用,所以也叫“擔春”。大年七年級,孃家要給出嫁的女兒送禮。這些禮物總是裝在一對大春楹中,由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來訪時,夫家要殺雞宰鵝,熱情款待,潮汕俗語云此爲“阿舅來,掠雞刮”。大舅子送來的禮物中,太桔自是必不可少,還得有數十節甘蔗,取意新媳婦生活節節高。禮物的豐儉程度由孃家經濟情況決定,一般送給剛出嫁的女兒禮物要備得豐盛一點,不然會被夫家看不起;出嫁已久,甚至是當了婆婆的,就不那麼講究了。夫家收到這些東西,便分送給親戚鄰里,這也是潮汕春節習俗中的一大特色。因爲各家各戶都有媳婦,於是,各家各戶都在鞭炮聲裏忙着分派禮物。潮汕人親鄰睦裏的風尚由此可見一斑。此外,分家的兄弟也享受這樣的待遇。

送窮

客家人會在年九年級“送窮鬼”,以示獎勤罰懶。送窮意即祭送窮鬼(窮神)。

關於送窮,有一個故事:顓頊帝時,宮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給他新衣就撕破,並要用火燒後才肯穿。宮中人都叫他“窮子”。

窮子死於正月晦日(三十),爲他送葬時,人們說: “今日送窮子也。”從此, “送窮”的說法就此相沿下來。民間把“送窮子”的“窮”逐漸說成了“貧窮”的“窮”,清掃家中穢物叫送窮。唐人姚合有詩云: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各地送窮的時間不一,廣東客家以正月九年級爲窮鬼日。傳說過去有兩夫婦,貧窮無比,女方後改嫁員外爲妾。一年春節前,前夫去求助,女方把銀幣塞入年糕中相贈。前夫因無渡船錢,誤將年糕送給渡伯頂數,依然身無分文,只得在新年那天又去向前妻求助。女方怒其不爭,不予理睬,男方飢寒交迫,凍死在員外的柴房中。女方怕事情敗露,火燒柴房滅屍,於九年級日掃餘灰傾於河中,謂之“送窮鬼”。鄰里效仿,衍爲習俗。

正月九年級清早,把房子,特別是廚房周圍打掃乾淨,污穢的雜物倒到垃圾堆裏放火燒掉,有的還備香燭冥鏹等一同燒燬,表示送走從前的穢氣窮氣,迎接財神福星來。這一天不宜探親訪友,以免被人家視爲窮鬼。此俗廣東梅縣、海豐、翁源皆有,20世紀50年代後已廢。

春節期間,民衆還有一系列文娛活動,最常見的就是舞獅、舞龍了。

舞醒獅

廣東舞獅子源起佛山。相傳在明朝初年,佛山一帶出現過一頭獨角怪獸,眼大口闊,不時發出“嚏嚏”響聲,老百姓叫它“嚏獸”。只要怪獸出現,老百姓便大受其害,不是牲畜傷亡,便是莊稼被糟蹋。

後來,大家想了一個辦法,用竹篾織成若干個獅頭,塗上多種顏色,埋伏在郊野村落,一旦怪獸出現,便金鼓齊鳴,舞動起來,怪獸驚走。於是人們認爲獅子有鎮妖驅邪、如意吉祥的兆頭,以後便於春節期間,均以舞獅子來消災除害,預報吉祥。這一風俗延續至今,已發展爲一套程式完整的嶺南醒獅舞。因起舞過程中有“食青”、“醉青”、“睡醒”等動作,故而得名。常見的舞獅子套路是:響起鑼鼓,醒獅平放地上,舞獅人分站兩側,打一通南拳,作爲“開張大吉”,繼而鑽入獅內,由大頭佛逗引出場,隨鑼鼓起舞。舞獅子的動作花樣豐富多彩,計有“獅子出洞”、“窺測方向”、“歡天喜地”、“獅子滾球”、“獅子採青”等。而每種花樣又有細分,就“獅子採青”一式又分爲“見青”、“驚青”、“醉青”、“散青”、“飲水”、“吐珠”等一整套動作,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春節期間的舞獅活動,除在廣場表演之外,還沿街起舞,逐家逐戶去拜賀,以示醒獅臨門,安好吉祥。主人家則懸賞於門,包紅掛青,讓瑞獅“採青”。

醒獅爲南方獅,與北方獅子造型迥然不同。北方獅講究形似,四腳着地;醒獅講究神韻,兩腳着地,獅頭與獅尾分開,各由一名演員擺舞,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還有一人戴着面具,手執葵扇在前面逗引,此乃引獅郎,俗稱“大頭佛”。醒獅分爲佛山獅與鶴山獅兩大類,佛山獅下又分爲七彩獅(文獅)和黑白獅(武獅)兩種。在製作上,“醒獅”採用“燈色扎作”工藝。獅面以擬人化手法裝飾,分爲“關公面” (紅面白鬚)、 “張飛面” (黑麪黑鬚)、 “劉備面”

(黃面白鬚)幾種造型;獅身則用寬四尺、長丈餘的縫有各式圖案的“獅被”覆蓋。獅頭製作十分講究,要求輕巧、堅固、光彩奪目、威嚴軒昂。據《南海縣誌》載:早在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6),佛山已有專門生產獅頭的作坊,後工藝不斷改進,現每年都有上千只獅頭銷往東南亞及歐美各地。

舞龍

廣東的龍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態,除常見的布龍、彩龍、木龍之外,還有中山醉龍、豐順火龍、羅定香火龍、四會蕉葉龍、新會紗龍、東海島人龍、紫菜金龍、大埔烏龍、西關草葉龍、梅縣板凳龍,等等,造型奇特,舞姿各異。據粗略統計,全國龍舞共72種,僅廣東就佔了36種,達全國龍舞的一半。這與廣東水域廣闊,人們與魚、蛇(小龍)關係密切有關。廣東到處都有龍潭、龍宮、龍洞、龍山等,說明古代嶺南的確是羣龍聚首的王國。百越後裔是龍族團的重要支系。每一龍種,就是一個分支圖騰的標誌。各族團爲強化自己的形象,就以其圖騰的崇拜物起舞。這些舞蹈後來又與原始的宗教、巫術、娛樂交織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舞蹈。現在逢年過節,人們都舞龍。不同的龍舞,寄託着人們不同的理想和願望。

除醒獅舞、龍舞外,嶺南民俗中還有舞鳳、舞麒麟、舞貔貅等各種動物舞蹈。

打春

有的地方春節期間流行一種競技遊戲,叫做打春,又叫“打仔”。玩耍的時候,雙方劃好界線,布好陣勢,以碎石互相對打。開始時主要是孩子們玩的遊戲,除打石外,有時還拳棒交加,非常激烈。鄉民以勝負來b一年之興衰,故有時成人也加入其中,真的打鬥起來。1949年後此俗逐漸消失。

盲妹歌

1949年前廣州有一種以唱“龍舟”爲生的職業藝人,大多是雙目失明的女子,因此人們俗稱這種龍舟歌爲“盲妹歌”。

春節期問,她們爲了討點“利是”,挨家挨戶去賣唱,歌詞是: “天官賜福到你門庭,太平天下永無憂。門前銀樹花開放,開枝發葉在高堂。滿堂吉慶人興旺,福祿雙全老少康。今晚大家同歡暢,等你夫妻和順百年長。五福臨門萬事興,吉星拱照到你門庭。

金錢多賺年年盛,招財進寶又添丁。等到兒孫累代皆昌盛,一路英雄立太平。”

廣東人過年的飲食

煎堆是家家必備的。煎堆餡爲爆谷拌糖膠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開,去掉穀殼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製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個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黃色即可。現在也沒有那麼講究,有的人家做煎堆,裏面不會放餡的也有。另外,還有油角,其中又有軟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節還必備瓜子,有紅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蓮藕、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冬瓜、糖桔餅、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類則有年糕、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九層糕、鬆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籠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開口的竹籠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數十斤的米做成一個年糕,金黃色的糕面插上紅棗、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鴻運長駐。蘿蔔廣州方言稱“菜頭”,取“菜”與“財”的諧音,過年食蘿蔔糕,是寓意招財進寶。馬蹄糕用荸薺作原料,粵方言稱“荸薺作“馬蹄”,過年食馬蹄糕,可以清熱、消滯,其調節胃口的作用已爲實踐所證明,而且還有“馬不停蹄”、自強不息的寓意。

廣東地區新春美食品種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如髮菜炆豬手稱“發財就手”,髮菜炆蠔豉即“好事發財”,鹹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製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等,不一而足。雞是新春菜餚中必不可少的,所謂“無雞不成宴”嘛,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徵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七年級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紹菜、木耳、粉絲、蝦米配製,亦有些人家蒸臘味的,但起筷時要先吃“齋”。

廣東人過年的禁忌和習慣

按照“老廣們”的舊習俗,農曆大年七年級不能洗頭,怕洗走財氣;年八年級是開年,自除夕年夜飯後,到今天才能動葷;年九年級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車公誕、人日等等有說不完的講究。還有,過年時不能買鞋,因粵語發音“鞋”同“唉”;買書更不行了,書發音同“輸”,怕這一年都“輸、輸”聲,更是大忌。在大時大節,喜筵壽宴上,習慣於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春節傳統習俗10

在中國,除夕之夜是多麼美麗,多麼精彩。街上到處都是張燈結綵,好一派過年的景象。除夕之夜像一股團圓風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吹在了一起。總之,它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夜晚。

除夕是一年臘月最後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作爲春節重要的組成部分,除夕的來歷有很多的傳說。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

古人在除夕之夜,“舉行驅儺儀式時,驅儺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謂如此便可驅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參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紙裹火藥的爆竹,始於宋。此夜紅燭高燒,爆竹聲不絕於耳,民間與宮廷,並無例外。除夕家人圍爐團坐,小兒嬉戲,通夕不眠,謂之守歲,此俗於時已有。”可見在古代,除夕對於人們有着特殊的意義。

在除夕,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也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年飯盡其所有,盡其所好。吃飯時,指點菜餚說吉利話,如吃魚說魚吃餘剩,吃豆腐說豆腐都富,吃豬腸說腸吃常有,吃豬舌頭說“吃賺頭”等,以期來年興旺發達。

在除夕的年夜飯上南北方也有不同的.講究。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爲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對於除夕夜不能歸家,客居在外的人,那一份惆悵是刻骨銘心的:“家寄關西住,身爲河北遊。蕭條歲除夜,旅泊在 名州”(唐·白居易《除夜宿洺州》)。;“旅館寒冬獨不眠,客心休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古人的這份惆悵和現代人是不謀而合的,現代人爲了養家餬口,不少人都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上海、廣東、深圳等一線城市打工,對於他們而言,春節是他們唯一的和家人相聚的機會,如果在除夕當天不能和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口團圓飯,這份惆悵之情可想而知。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除夕夜已經變得異彩紛呈,物質的高度豐富,精神的多向滿足,到處充滿祥和吉慶的氣氛。自從有了電視機,有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神州大地各族龍的子孫,在吃過團年飯後,便沉浸在節目帶給我們的融融春意之中,真是“難忘今宵”。每逢除夕夜,吃完團圓飯,緊接着就是一家老小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起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誌着新春的來臨。

春節傳統習俗11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到了,也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的開始。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裏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爲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也是充滿希望的節日。

春節傳統習俗12

春節的傳說

有一年,世上大亂。玉帝得知後,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間的衣食住行。可是,沒有神仙肯接旨。

這時候,南天門外傳來一聲吆喝:“這差事我幹啦!”擡頭看時,是光頭頂、胖乎乎、笑哈哈的彌勒佛。卻說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他還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準備齊全。到了七年級,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矇矇亮,忽然傳來一陣吵鬧聲。吵鬧者是姜太公的老婆(專管茅房、糞土的髒神),正在跟彌勒佛吵架呢。原來,人們請神仙時把她給忘了。彌勒佛只好說:“這樣吧!今兒是初五,讓人們再爲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不想這幾聲炮響傳到天宮,玉帝以爲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財神去察看。財神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財神還是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他一看,人們啥活都不幹,非常生氣,召來彌勒佛喝道:“你怎麼儘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

彌勒佛笑嘻嘻地說:“你要我管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

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春節美食

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七年級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還有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

春捲

春捲也叫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爲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慶食品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七年級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爲“上元節”。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

年糕

年糕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過年有魚喻意年年有餘。所以人們還特意不把魚吃完,留到次日即新年,年年有餘,去年的收穫多,吃用不完,餘到今年都還有,在物質貧乏的古代,這是人們對物質的渴望向往。成了現在的習俗。

春節傳統習俗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着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傳統習俗13

正月七年級傳統習俗

1.走親戚

七年級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2.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

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3.感謝性的拜訪

凡是上年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4.串門式的拜訪

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裏,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裏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爲“團拜”。

5.古代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如今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七年級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6.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7.占卜運程

舊時中國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爲雞日,二日爲犬,三日爲豬,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爲人,八日爲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爲七年級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爲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七年級不殺雞,八年級不殺狗,九年級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8.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着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着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爲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爲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爲"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爲雞日。

過年有禁忌說話要注意

在春節中,也有很多禁忌。記者瞭解到,在平度,一入臘月門,就不能說不吉祥的話,而且在春節期間,說話辦事要謹慎仔細、輕柔和藹,不能大聲吆喝,不能打罵孩子,說話時也應儘量避開死、窮、病、輸等不吉利言語的諧音。對於饅頭出現風乾裂紋的現象要說“笑了”,餃子煮碎了要說“掙了”。

另外,還有九年級前不掃地的的習俗。傳說,平度有一對兄弟,哥哥天性貪財,霸佔了家中所有的財產,住的是寬敞的房子。弟弟天生善良,住在破茅草屋子裏,生活非常窮苦。除夕之夜,財神爺化裝成一位老乞丐來到人間。財神爺先到哥哥的家,結果被趕出門外。後又來到弟弟家,善良的弟弟熱情地將他請進屋子,端了碗熱粥給他喝。財神爺非常高興,就對他說:“孩子,過年的時候,家裏沒用的東西不要倒,地也不要掃,這些都會變成寶。”弟弟聽了財神爺的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從不掃地,不丟沒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變成了地上的銀子。後來,人們在過年,尤其是在正月九年級之前就再也不掃地了,這個習俗一直沿襲下來。

春節傳統習俗14

春聯是春節的名片,是春天的請柬,是新年的眼睛,是日子的笑臉,是崇天敬地的儀式,是祝福家國的心願。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不經感嘆現在的過年已經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很多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經隨着時間的`長流,離我們漸行漸遠了。不過貼春聯這一流傳千古的的風俗,至今依然熱烈在大江南北,喜慶在千家萬戶,寄寓着城裏人幸福吉祥的願景,抒發着鄉下人五穀豐登的願望。

春聯作爲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發軔於五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一直流行到現在。俗稱“門對子”,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學形式,起源於驅鬼辟邪的“桃符”。

歷史上第一幅春聯誕生於蜀國,孟昶令: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隨後春節貼春聯的風氣在民間也漸漸流傳了開來。

春聯作爲一種傳統文化,在我國一直長盛不衰。春聯的內容也是有講究的:“春滿乾坤福滿門”貼在大門上;“壽同山嶽永”貼在老人門口;“六畜興旺”則是貼在牲口棚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斗大金元寶”、“擡頭見喜”。

春聯融合了書法,可裝飾門戶,其大紅紙也顯出了紅紅火火的年味。不僅是在春聯的張貼上有講究,同時,上下聯字數也應一致,語言生動的同時,語義也不要重複。

春聯在粘貼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承接關係,貼反了就錯了;從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而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如這副對聯的上聯尾字“歲”,下聯尾字“春”。當然,平仄聲並不是判斷上下聯的唯一標準,還應結合橫批認真讀聯。

貼春聯這種傳統習俗越來越被簡化:傳統春貼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但亦有機器印製的春貼。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但不是每幅春聯都有橫批。曾經盛行的木版年畫,已難覓蹤跡;古樸精緻的窗花,更是芳跡難尋了。

在一切講究實惠快捷的今天,貼春聯這一風俗爲什麼能保存至今,民俗專家表示,這涉及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觀念。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自古就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裏有什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們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很好選擇。

人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每到臘月三十,中國每家每戶家裏便門庭若市,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那種忙碌,那種熱鬧,那種人來人往的氛圍,醞釀着年的味道,營造着年的感覺,構成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春聯貼好後,過年就有了最鮮明、最長久的標誌。

春節傳統習俗15

立春蘇州傳統習俗

春捲、餛飩、春早糰子、春餅老少“咬春”正忙

古人立春時有食用蘿蔔的習俗,叫“咬春”。蘇州地區一直有吃春餅的習俗。顧祿在《清嘉錄》中說:“春前一月,市上已插標供買春餅,居人相饋貺。”昨天,姑蘇區金閶街道白蓮社區、金夏社區和留園街道嘉業陽光城社區等分別舉行了老少“咬春”迎立春活動,來自社區的孤寡空巢老人、志願者、美食達人、新蘇州人和孩子們,一起包春捲、餛飩和餃子,畫春蛋,擺春宴,找尋春的味道。

以前在蘇州農村,趕上立春節氣時,大家還會做一種春早糰子。喜歡吃甜食的,可以在糰子裏放芝麻、豆沙等;喜歡吃鹹的,則可以包點蘿蔔絲。“我們小時候,還有一種春餅也是在立春時吃的,春餅就像大餅一樣,咬春餅就是‘咬春’了”,75歲的黃永年老伯興致勃勃地回憶起老蘇州的立春習俗。

迎春、鞭春牛、掛春幡、曬種古時立春習俗多

蘇州民俗專家蔡利民介紹說,古時,蘇州人的立春活動還要豐富。

立春的前一天,蘇州知府要率領知縣到婁門外的柳仙堂去行迎春之禮,迎芒神和春牛。迎春隊伍前面,有衙役鳴鑼清道,五彩繽紛的旗幟、旌幡等儀仗走在最前面,隊伍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文藝表演,即所謂的“社夥”。立春這天,蘇州人還有鞭打春牛的習俗。耕牛是農事的象徵,鞭春牛蘊含着對勤勞農耕的勸勉和五穀豐登的'期望。立春時,人們還要相互慶賀,蘇州人將此稱爲“拜春”,同時像過年一樣,還要對神靈、祖先進行供奉祭祀。

立春日,蘇州以前有掛春幡、戴春勝、贈春球的習俗。春幡是一種彩旗,標誌着新春。

人們又以絹彩紙剪裁成小型的春幡,插於髮髻或繫於花枝,有“春勝”“綵勝”等稱呼。春球也是類似的物品。

立春以後,農民們就要將稻種拿出來曬,叫“曬種”,即將留作種子的稻穀平攤在曬場上,連曬兩三天。

“無頭春”兩頭春”只是節氣輪迴“無關兇吉”

立春山東地區習俗

迎春的娃娃打春的雞。立春這天,魯西南地區的很多農村,習慣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縫製成公雞飾品,縫在孩子的衣帽上,俗稱戴“春雞兒”。寓意着孩子吉星高照,來年能討個好彩頭。今天,文登市的農民們忙活着製作立春麪塑“小龍”,栩栩如生的麪塑上還配上元寶、萬福等圖案,用麥秸串成“龍尾”,掛在家中或孩子衣服上。

立春這天每家每戶聚在一起剪窗花,金蛇納福、龍蛇飛舞、靈蛇之珠等窗花活靈活現,剪出了春天的祝福。民間還有立春“咬春”的習俗。淄博的家家戶戶做春捲,吃春捲;德州的人們則習慣咬一口生蘿蔔,希望咬出希望和平安。

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農民耕田離不開牛。打春牛(打土牛、打春、鞭春)是漢族和白族立春主要習俗。歷代封建統治者立春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立春湖南的習俗

祭句芒神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春神”句芒出城上山。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擡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擡進城後,人們夾道聚觀,爭擲五穀,謂之看迎春。

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示春雨少。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爲吉利。

而有的地方迎春牛更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湖南則流行吃春捲,代表着迎春之意。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春天伊始,萬物欣欣向榮,人們的心也跟着開朗起來,我們期待着春天別走。

標籤:傳統習俗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