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重陽節習俗15篇

重陽節3.16W
重陽節習俗1

我國習俗,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爲重陽節。爲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原來我國古代以“六”爲陰數,“九”爲陽數。九月初九正是兩陽數相重,故云。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 於東漢。據樑朝吳均《續齊諧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你家九月九日災難,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爲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乃有登高之習。 重陽節又是女兒節。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但尚無女兒節之名。《大興縣誌》則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亦曰女兒節。”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興二縣,可知京師已有重陽日亦叫女兒節的說法。建國後,重陽節又爲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時,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

重陽節習俗15篇

重陽節習俗2

賞菊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爲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爲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爲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簪菊花

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菊花又名“延壽客”,寓意也是十分美好的。

插菊花枝

在重陽節時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意思是“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佩茱萸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爲“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茱萸雅號“辟邪翁”。

追節

有姻親關係的家庭互相送禮,稱爲“追節”。

放紙鷂

放紙鷂是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光緒《惠州府志》有記述。紙鷂意爲現在的風箏。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爲生命力的象徵。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菊花酒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不過不管是什麼習俗,對於我們來說,家裏的老人,除了今天,還有364天可以愛,不是嗎?

重陽節習俗3

重陽節正值五穀收穫的日子,重陽糕,不僅是節日的食品,還是神佛的供品,也是饋贈的禮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用於農曆九月九日佳節並且形色花巧,所以又叫花糕。

重陽糕起源很早。南朝梁代人宗懍(約501-565年)的《荊楚歲時記》注說:“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宋代高承在《事物記原》卷九說:“蓋餌,即糕也。”並引述晉代葛洪《西京雜記》所記漢代“食餌”的記載。實際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經出現,不過並不專爲重陽節的食俗。而宋時做糕之風已經很盛了。到了宋代,城市經濟逐漸繁榮,市井之內出現了獨立經營糕餅食品的店鋪,“糕”與登高之“高”諧音,於是吃糕與登高同成節俗。

重陽節習俗4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因九是陽數之極,雙九之日便稱“重陽”。又因這一天日數最大,所以又叫“老人節”。

現在人們過重陽節,大都是買些禮品回家看望老人,和老人一起吃飯聊天,讓老人盡享天倫之樂也就行了。但在過去,人們過重陽節可不是這麼簡單。到了重陽節這一天,人們要在門上、窗上、牆上、房上插茱萸,插得越高越好,說是能辟邪。插完茱萸,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還要互贈蒸糕和菊花酒,說是吃了喝了能祛百病。那麼,這個風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在東漢的時候,有個叫汝河的地方。這地方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男人長得健壯,女人生得漂亮,而且汝河附近村落的人壽命都特別長,活到一百歲的人算是短命的。

汝河邊上有一個叫魚頭壩的村子,村裏有一戶姓恆的人家,祖祖輩輩都是長命人。到了恆景這輩上,恆家已經是六世同堂了,恆景是重重重孫子。恆景的老老太爺已經208歲了,仍然耳不聾,眼不花,聲音如銅鐘,走路一陣風。堪輿家說,魚頭壩風水好,整個村子就象一條鯉魚,村口就是魚頭,紮在水裏,村後就是魚尾搭在山上,這樣下接陰氣,上接陽氣,陰陽貫通,村裏人自然長命。

堪輿家在村裏轉了一圈就走了,他走後沒幾天,村裏就出事了。最先出事的就是恆景家,恆景的老老太爺恆源泉第一個出現了異常反應。

恆老爺子是村裏年齡最大的人瑞壽星,本來身體倍兒棒,吃嘛兒嘛兒香,可自從堪輿家走了之後,恆老爺子就開始無精打采,臉色日漸蒼白。沒過幾天,恆老爺子腰也彎了,背也駝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最後,恆老爺子竟變得骨瘦如柴,躺在榻上成了一具乾屍。恆家覺得奇怪,便請來巫醫診治。可巫醫從上到下把恆老爺子看了個遍,也沒看出什麼病來。最後,巫醫在恆老爺子榻前開壇作法,向天地鬼神打聽恆老爺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誰知,巫醫坐在壇前剛口訣唸咒,法壇竟“轟”地一聲炸了。巫醫嚇了一哆嗦,趕緊起身施禮:“在下醫術不精,法力不夠,實在看不了老爺子的病,告辭告辭。”說着,一溜煙就跑了。

連巫醫都看不了恆老爺子的病,說明那病實在是太怪了。恆老爺子就這麼奇怪地死了,恆家人身着重孝把恆老爺子發喪了。誰知恆老爺子入土沒幾天,恆景的老太爺又得了恆老爺子一樣的病,沒幾天也死了。

不到一個月時間,恆家上下二十幾口都得了怪病相繼死去,最後只剩下了恆景一人。恆景哭得死去活來,一家人好好的,怎麼就遭此橫禍呢?鄉親們都來勸,說生死有命,讓恆景想開點。可恆景想不開,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本來身體好好的,怎麼就一下子沒了呢?他一定要找個明白人問問清楚。

這天,恆景來到汝河邊,想擺渡過河去找訪高人。正往渡口走,迎面來了一個手拿拂塵的道人。只見道人手搭涼棚向魚頭壩觀看,看完之後,道人點了點頭,自語道:“哎喲,好大的妖氣呀,看來村中已經死了二十幾口子人了。”說着,又轉身看向汝河,閉目掐訣口中叨咕了一會兒,突然睜開眼睛驚道:“唔呀,河中妖氣更重,用不了多久,這一帶的人就要死光了!”恆景一聽,眼睛當時就瞪大了,趕緊跑上前去,給道人深施一禮,說:“請問道長,您剛纔說的話是什麼意思?”道人手捻採鬚髯,說:“你問這個幹什麼?”恆景把家裏的遭遇一說,道人點點頭:“年輕人,你家的遭遇只是你們村大難的開始,以後家家都會死人,直到村裏的人都死光爲止。”恆景問是怎麼回事兒,道人說,他剛纔掐算了,這汝河之中有一處是陰間和陽間都管不着的地方,叫做“陰陽界”,這陰陽界本是陰間和陽間的通道,陽死陰生皆通過此處。這裏原本無人管轄,是個清幽之所,可是現在,這裏卻出現了一個瘟魔,專門吸人陽氣。待人的陽氣被他吸乾,那人便會得“乾屍瘟”而死。而這個瘟魔的功力也會隨着陽氣的增加而大長,他的道行也會因被吸食人的壽數而大增。現在,瘟魔已經吸了三十多人的陽氣,道行已經超過千年,如果瘟魔的道行超過萬年,他就成了瘟魔王,陰陽界就會被他控制,到那時,陰陽兩界就會大亂,陽間的人死了無法轉世,陰間的鬼魂無法投胎,天地又會變成一片混沌。恆景着急地問:“那怎麼辦呢?誰能治得了他?”道人搖搖頭:“天地六道,瘟魔屬阿修羅道,天道和地獄都離他甚遠,只有人道與他最接近,因此,要想治服於他,必須找一個有仙緣之人,經得道高人點化後方可將他剷除。”

恆景看看道人,說:“您不就是得道高人嗎?快去找有仙緣的人吧!”道人搖搖頭:“貧道道行甚淺,只能算出瘟魔在此,剷除他還沒有辦法。”說着,仔細打量一下恆景,突然眼睛一亮:“年輕人,把你的生辰八字報上來,讓貧道算算。”恆景說出了自己的生辰八字,道人掐指一算,連說:“善哉,善哉,你五行缺土,可任意穿行陰陽兩界,正是有仙緣之人。”恆景一指自己:“我,是有仙緣之人?那您快說,得道高人在哪裏?我要爲家人報仇,剷除瘟魔!”道人想了想說:“得道高人距此八百里,住在山之始祖泰山之上,你若真想爲家人報仇,救天地陰陽於水火,就馬上去吧,不過此程艱辛,你若半途而廢,這方圓百里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恆景使勁點頭:“我不會半途而廢的,可是我去找得道高人,不是一天兩天能回來的,瘟魔這個時候出來禍害人怎麼辦?”道人說:“這個你放心,我在河岸邊壓一道符,瘟魔就無法從陰陽界出來,但貧道法力有限,只能將他鎮住一年,一年之後你若還不回來,他就會出來害人了。”恆景說:“我一年之內定會回來!”道人給恆景深施一禮:“貧道代陰陽衆生在此謝過。”說着,便拿出一道符,壓在了岸邊的石頭下。

道人走了,恆景趕緊回家。這幾天,又有幾戶人家死了人,村裏已經人心惶惶了。恆景把他去找得道高人的想法一說,村裏人全都支持,有的牽來馬匹,有的拿來盆纏,讓他趕緊去找高人,爲百姓除害。

恆景騎着快馬出發了。飢餐渴飲,曉行夜宿,這一日來到泰山腳下。恆景在山下跟人打聽,那位得道高人住在哪裏,可沒人知道,恆景只好上山去找。恆景在山裏轉了七天七夜,馬被大蟒吃了,他也險些葬身蟒腹。但恆景沒有退縮,繼續在山上找。又過了七天七夜,恆景身上的盤纏用完了,乾糧也吃光了,四下一看,周圍一戶人家都沒有。恆景有點心恢意冷了,心說我都快把泰山轉遍了,哪有什麼高人啊?恆景想下山,又一想不能,那位道人說得道高人就在此山中,自己必須心誠,不能半途而廢。於是,恆景忍着飢餓繼續往山上走。走着走着,就聽頭上傳來“撲啦啦”一陣響,擡頭一看,一隻仙鶴落在了不遠處。恆景高興了,有仙鶴必有仙人,便向仙鶴落着的地方走去。仙鶴時飛時停,漸漸就上了山頂,落在了一片霧氣之中,恆景也爬到了山頂,再看那仙鶴,翅膀一抖就沒影了。恆景仔細一看,山頂霧氣一片,山下羣山起伏,哪有人啊?恆景實在是走不動了,身子一軟就暈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恆景醒了過來。睜眼一看,見一個白眉老者站在他面前。恆景坐起來,問:“老人家,這是哪裏?”老者一笑:“你要找哪裏?”恆景說:“我要找得道高人。”老者哈哈一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貧道雖身居高處,但卻不敢言高。”恆景聽不明白老者的意思,但見老者生的仙風道骨,說話又高深莫測,便知他定是得道高人。於是,恆景跪倒磕頭,把瘟魔禍害一方之一說了一遍,求老者指點,如何剷除瘟魔。老者點點頭,說:“你不畏艱險來到此處,貧道就傳你一套降妖伏魔劍法,你學成之後定要剷除瘟魔。”恆景一聽,再次磕頭謝恩。

恆景學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學成了降妖伏魔劍法。老者掐指算了算,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說着,把一把降妖伏魔劍贈給恆景,讓他就用這把劍斬殺瘟魔。然後,老者又拿出兩樣東西,一樣是茱萸葉,一樣是菊花酒。老者說,泰山乃衆山鼻祖,茱萸生在山頂之上,乃至陽之物,其陽氣可令妖魔鬼怪退避三舍。菊花生在山腳,乃至陰之物,用酒泡過,陰氣最盛,可令妖魔鬼怪元神凝結無法動彈。老者把這兩樣東西交給恆景之後,說:“要想降服瘟魔,需在明日午時三刻,那時天地間陽氣最盛,你可用降妖伏魔劍將溫魔魂魄打散,令其永世不得輪迴。”說完,老者傳授了茱萸和菊花酒的使用方法,恆景牢記在心。

背上寶劍,拿着茱萸葉和菊花酒,恆景發愁了:明天就要趕回去,這麼遠的路我怎麼走啊?老者哈哈一笑,拂塵在空中一揚,一隻仙鶴“撲啦啦”飛來,落在恆景身前。老者說:“騎上它,閉上眼睛,片刻便可回家。”說完,老者又一揚拂塵,若大一個道觀不見了,山頂上還是恆景剛來時的模樣。恆景向四周施禮,謝過老者,騎上仙鶴一閉眼,就覺耳邊颳起一陣大風,只一會兒,風便停了。恆景感覺自己的腳已經落了地,睜眼一看,原來已經站在了汝河邊。

此時,那位道人正手持寶劍被困在一團黑霧之中,見恆景來了,道士大喊:“年輕人,貧道支持不住了,瘟魔出來了!”恆景怒目圓睜,抽出降妖伏魔劍,大喝一聲刺向黑霧,就聽黑霧之中傳來一聲慘叫,“哧”的一聲,化作一縷青煙鑽進了汝河之中。道士喘着氣走到恆景身邊,說:“你來的正好,再晚一步,瘟魔就進村了。”恆景看一眼河水,說:“不怕,我已從得道高人那裏學來了降魔之術,明日是九月初九,我要在午時三刻剷除瘟魔。”道人點點頭:“好,貧道幫你。”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九月初九辰時。恆景和道人把村裏人都集中到村後的山頂上,每人分給一片茱萸葉和一盅菊花酒,然後讓人們站成八卦陣,茱萸葉貼在額頭,菊花酒端在胸前。只等瘟魔出現,恆景便念動咒語用寶劍將其除掉。

午時三刻就要到了,可瘟魔卻還沒有出來。恆景有些着急了,錯過午時三刻,再殺瘟魔可就難了,怎麼辦?道人走到恆景跟前,說:“他不出來,你就把他打出來,待貧道作法,把你送進陰陽界!”說着,道人在恆景後背畫了一道符,口唸咒語,猛地在恆景背後打了一掌,恆景“哧”的一聲就飛進了汝河之中。

此時的陰陽界裏黑氣一團,瘟魔被恆景刺了一劍,正在閉關療傷。他已經好久沒吸人的陽氣了,又被恆景刺了一劍,功力大傷。瘟魔這個氣呀,他本想在昨天干掉道人,到村裏再吸幾個人的陽氣,沒想到恆景半路殺出來,壞了他的好事。今天是九月初九,陽氣最盛,他想過了午時三刻,再出去村裏所有人的陽氣都吸乾。

瘟魔療好傷,正打坐運氣,恆景就提着降妖伏魔劍殺了進來。瘟魔一見,亮出九陰魔鉤就與恆景打到一處。可恆景手中的降妖伏魔劍是太上老君丹爐中所煉,再加上那位老者傳他的劍法,溫魔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只幾個回合,恆景手中的劍氣已將陰陽界中的魔氣掃淨。沒有魔氣護體,瘟魔無法在陰陽界容身,便化作一縷青煙從陰陽界衝了出去。恆景手持寶劍,大喝一聲:“哪裏走?!”便飛身追了出去。

瘟魔從汝河裏躥出來,正好是午時三刻。擡頭一看,見山頂上站滿了人,便衝向山頂,一股腦把人們的陽氣全吸盡,回頭再與恆景打鬥。就在他衝到山腰的時候,恆景從河裏跳了上來。見瘟魔已接近村民,恆景立刻念動咒語。就見村民站成的八卦陣射出萬道霞光,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也溢滿山野。瘟魔被霞光一道,茱萸香氣和菊花酒氣一薰,立刻變得身形扭曲,痛苦不堪。趁此機會,恆景使出降妖伏魔劍法,口中默唸“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三招五式便將瘟魔斬成碎片。恆景讓村民趕緊把茱萸葉扔到還在蠕動的瘟魔碎片上,然後又用菊花酒澆。隨着一陣慘叫,瘟魔化作一團青氣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瘟魔被剷除,汝河一帶再沒人得怪病而死。爲了紀念除魔的日子,也爲了防止別的妖魔再來,汝河一帶的人每到九月初九,就把茱萸搜到高處,然後酒上菊花酒。這個習慣漸漸傳開,很快就傳遍了華夏大地。於是,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喝菊花酒就成了一種風俗。這個風俗流傳千年,也就成了節日。

重陽節習俗5

重陽節登高,是古來就有的習俗,不獨宋朝爲然。以大唐長安爲例,每年重陽節,必有成千上萬的市民頭插茱萸,爬到樂遊原上登高望遠。樂遊原是長安城外的一片高地,位於大雁塔東北,爬上去一瞧,半個長安都在腳下。

可是宋朝人重陽登高就沒這麼便利了。南宋首都是杭州,杭州市民還有鳳凰山可登;北宋首都是開封,開封位於黃河沖積扇平原,一馬平川,到了重陽節,只好爬到城樓上登高了。

當然,開封人多(宋徽宗即位時達到一千多萬人),城樓上站不下,即使站得下也不讓隨便登,於是士大夫們過重陽時競相去豪富之家做客——豪富之家多建高樓,喝完大酒去樓上玩耍,登高問題迎刃而解。

例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開封當京官時,年年重陽就都去駙馬王詵家聚會,因爲王詵在城郊建了別墅,不僅廣種菊花,還有高臺重樓,最適合飲酒賞菊,登高望遠。

重陽爲什麼要登高呢?宋代人有自己的看法。宋朝博物學家方勺給出過解釋:“九九極陽,陽極轉陰,登高爲調陰轉陽也。”意思是說,九是陽數,九月九是陽上加陽,陽到極點又成了陰,爲了讓陰陽調和,百病不生,到了這天就要爬到高處。

那麼爲什麼爬到高處就能陰陽調和呢?方勺沒有具體說明,後人猜測,估計他認爲高處離太陽近一些,能多吸收點兒陽氣吧。

重陽節習俗6

登高出遊

古人重陽登高,本是爲了避邪。唐人王維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這種情景的寫照。茱萸,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燃薰後可以闢蟲虺。古人習慣在九月佩戴以驅邪。

在山西晉南地區,自古也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成爲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過去在鄉寧縣,重陽節這天各學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登山活動。家長們往往要乘興觀看,有的還跟着一起登山。而萬榮縣這一天的傳統,是在稷王山舉行廟會,趕會的人,都以登高爲樂事。

而在晉北地區,登高習俗則比較淡薄,過去在農曆九月九日,年輕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雞,屬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騎馬練射的遺風。近年來,一些青年學生,逢節喜歡相邀結伴,攜帶佳餚,欣然出遊。登高環視,天高氣爽,雲淡山清,枝頭碩果,田園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尊老敬老

九九重陽節,今天成了象徵老年人長壽的佳節。是日習慣慰問老人。老人們喜歡到門外遛達遛達,鍛鍊鍛鍊。體魄強壯者還要登上附近的高處,極目遠舒,以壯暮志。

賞菊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金秋時節,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古人在賞菊之時,還習慣飲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歡在這天飲菊花酒。,多數是在酒中泡點幹菊花。晉北一些地方,飲酒喜在門外,稱爲辭青,意喻告別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後,習慣舉辦菊花展覽。萬人空巷,齊睹勝景。山西民間卻習慣採一朵野菊花。插在頭頂或戴在胸前。

宴師

舊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學董牽頭,組織村民殺一隻羊做飯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時商討本村下一年的教書事宜,或繼續留聘,或另請高明。今天學校教師多爲公職人員,不少農村仍然習慣在這一天宴請老師。

婦女休息

農曆九月九日,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幹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孃家過節。

吃糕吃麪

農曆九月九日吃棗糕,取意早日升高。晉東南地區及五臺縣等地,則習慣吃壽麪。晉南地區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諺,意思是說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改善生活。

重陽節習俗7

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爲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把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遊戲等。(《節令瑣談》馬大勇編着金城出版社)

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爲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爲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東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竈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爲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爲依據的。

隨着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習俗8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重陽節習俗

1、登高:金秋時分,登高望遠,有助於健身祛病。

2、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之爲花糕、五色糕、菊糕,它的製作較爲隨意。講究的重陽糕要製作九層,上面還要有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

3、賞菊:重陽賞菊,是自古以來的風俗。要知道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着長壽。

4、飲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茱萸,有“辟邪翁”的稱號。民間認爲九月初九是個多災多難的日子,因此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陽節吃什麼

1、吃重陽糕

2、飲菊花酒

3、吃羊肉面

20xx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xx年重陽節是哪一天呢?從萬年曆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20xx年重陽節是陽曆10月21日,星期三,農曆九月初九;乙未年(羊年)丙戌月庚午日

20xx年重陽節宜忌有哪些?

宜:嫁娶 納采 訂盟 開市 交易 立券 掛匾 祭祀 祈福 開光 造車器 掛匾 出行 入宅 移徙 安牀 安門 拆卸 修造 動土 栽種 安葬 破土 啓攢 除服 成服 入殮 立碑

忌:探病 納畜 伐木 起基 作樑 造屋

重陽節習俗9

九九重陽節:重陽糕

在中國重陽節時吃花糕的風俗早在漢代就有,據當時的《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食人長壽。其中食蓬餌,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爲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其後重陽糕更衍生出衆多品種,名目繁多,如配以梨、橙和玉榴等不同果料的春蘭秋菊;以慄黃、銀杏和松子肉爲佐料並捏成獅子面目的獅蠻糕;也有於糕上置小鹿子數枚,與福祿壽中的祿諧音的食祿糕。

九九重陽節:菊花酒

菊花盛放於秋季,經霜耐寒,有卻風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因古時有飲菊花酒成仙的傳說,菊花向被視爲寓意長壽的吉祥物。根據古籍的記載,重陽節飲菊花酒的風俗最遲於西漢已成定俗,並且多與重陽登高、賞菊等習俗緊密相連。菊花酒一般是在前一年的重陽節釀製,第二年重陽始熟而飲用。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爲: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由於菊花酒能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瘻癉、治百病的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製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還有白菊花酒。

九九重陽節:羊肉面

羊與陽同音,要吃白麪。羊肉性溫,特別是冬季天冷時吃了防寒。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重陽節習俗10

1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2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農曆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4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爲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爲“辟邪翁”。

在這些民俗之外,不同地區的習俗也各不相同。下面來看看其他地方比較有特色的重陽習俗。

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爲“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爲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爲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爲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爲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爲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節習俗11

傳統習俗一: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而重陽登高也成爲中國詩畫中一個永恆題材。

傳統習俗二:賞菊、飲菊花酒

“荒巖寂寞無俗情,老菊獨得秋氣清,登高一笑作重九,挹赤城露餐落英。”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也極爲普遍,菊花可以祛寒、祛毒,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同時,菊花也被稱作延年益壽的花,有很多畫菊花的國畫作品都題爲“長壽”。齊白石93歲那一年,畫了一張《重陽生日》給生於重陽的夏衍先生慶生,畫面內容就是菊花。

傳統習俗三:親朋歡聚暢飲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吃喝玩樂也是古時重陽節的主題。在古代,人們喜歡去寺院進行重陽節活動,在風景名勝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風、賞賞菊,喝點小酒助興,可謂愜意之極。

傳統習俗四:吃重陽糕

因“糕”與“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人們過重陽節時,除了要吃重陽糕外,還要互相饋送重陽糕。

重陽節送長輩禮物什麼最合適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古有登高、賞菊花的傳統,同時也是晚輩們盡孝道,向長輩表達感恩的節日,正好趁着假期,回家給爸媽帶件貼心的小禮物,讓感動與溫暖充滿這個節日。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翡翠

送禮少不了一樣東西,既不失體面,又能滿足您的孝心,還可以護身健體,什麼樣的禮物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就是翡翠、翡翠如意、手鐲、平安扣、福祿壽。這些都是您送給家裏老人的禮物好選擇,不僅可以保平安如意,還能緩解身體疼痛,是不可多得的傳世珍品。還等什麼,在這樣一個重陽敬老節,給家裏的老人送上一份平安與祝福吧!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血壓計

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有了家用電子血壓計,坐在家裏便可隨時監測血壓的變化,如果發現血壓異常便可及時去醫院治療,起到了防止腦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的作用。老人平時也可以關注一下自己的血壓,如果家裏老人有高血壓那就更要注意了。

重陽節最適合送給老人的禮物——自動按摩式洗腳盆

全自動按摩洗臉盆,充分按摩足底穴位,泡出健康,重陽節就要到來,什麼禮物都不如身體健康來得實在,按摩式洗腳盆通過按摩來讓身體得到放鬆,是送父母送長輩的實用健康禮品,來爲家裏的老人備一個吧。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沉默的喜歡,陪伴是最好的愛!

重陽節要吃什麼糕

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人們在重陽節時必吃的一道糕點,以前有科舉,舉子的家人們會在重陽節時準備重陽糕食用,寓意“gao”中,重陽節主要是取的寓意,因此,各地的重陽糕都不一樣,所以,到了現在重陽糕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樣子,一般來說,我們將在重陽節時食用的,質地鬆軟的糕點統稱爲“重陽糕”。

重陽糕的做法

主科:麪粉1千克。

配料:紅綠絲100克,糯米酒汁200克、紅豆沙300克,白糖500克,熟豬油200克。

重陽糕怎麼做

1、麪粉入盆,加溫水,兌入糯米酒汁,抄勻拌和,使其發酵,至出現蜂窩狀時,加白糖200克,用筷子攪勻。

2、紅豆沙用熱水攪稀。白糖300克用熱水化開。紅綠絲切成粒。

3、在蒸籠底部抹熟豬油,取1/3麪糊攤開,籠底刷上一層糖水、紅豆沙;

4、另取1/3的麪糊攤上,再刷一層糖水、紅豆沙;

5、然胡再將剩餘的麪糊攤上,蓋上蒸籠蓋,上火蒸熟後,重陽糕上刷上糖水,撒上紅綠絲,稍晾涼切成棱形塊即成。

重陽糕製作經驗分享

1.揉麪粉團時要加適量的清水,既不能太溼也不能太乾,以適中爲宜;

2.蒸制重陽糕時要用旺火沸水速蒸,蒸至表面光滑不粘手爲宜;

3.切成的菱形塊要大小均勻。

食材百科

紅綠絲:也叫青絲玫瑰絲是常用的湯圓、月餅、糕點等食品餡料,其加工原料爲橘子皮、蘿蔔皮等。

重陽節習俗12

各地重陽節的習俗

四川省。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爲“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成爲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重陽節故事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裏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爲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裏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竈房裏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着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莊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着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峯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衝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爲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曆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2、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兩樣是專在重陽節時食用的,一爲花糕,一個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爲主料製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爛後搗成泥,並準備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餡,將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攤開爲底層,接着鋪一層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層澄沙餡後,最後一份慄泥抹在最上層,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細青梅絲拼成圖案,就成了上、中、下爲黃色,中間夾有紅、褐兩色五層的栗子糕了。

3、吃餈耙

吃餈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餈耙分爲軟甜、硬鹹兩種。其做法是將洗淨的糯米下到開水鍋裏,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裏搗爛,揉搓成團即可。

重陽節習俗13

1.上海市: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2.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3.浙江省: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爲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糉子,互相饋贈,稱爲重陽糉。

4.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爲安和富利之吉兆。

5.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爲“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6.山東省: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爲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7.陝西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

8.江西省:廣豐縣九月九日打餈粑,德興縣九月九日割晚稻。

9.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爲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爲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

10.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爲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11.福建省: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爲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爲戲,稱爲“風槎”。

12.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爲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13.四川省: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爲“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14.山西省: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成爲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15.河南省: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開封是以菊花每年舉行一次年會的唯一的城市。

重陽節習俗14

食俗——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飲食習俗主要包括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城郊(老人選擇城內有高閣的酒樓)螃蟹宴飲等。有的人家在糕中添加棗、慄(俗稱“棗慄糕”)賞給子女,藉助諧音寓意“早日自立高升”。如逢當日嫁女,孃家都要送重陽旗和時鮮盒(俗稱“重陽節盒”),祈盼圖個吉利順暢。

江蘇省華夏民俗研究協會、民俗學家季曲康認爲:重陽節吃糕的習俗,也是南朝時在南京形成的。據《南齊書》載,南朝宋武帝劉裕即位後,精武勵志,曾在後湖(今玄武湖)大規模演練水軍,劉裕還規定:九月初九爲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子。

相傳現在仍流行的重陽糕,糕上插以五色剪紙令旗,就是當年發給士兵的乾糧的遺制。季曲康告訴記者,古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人崇尚“登高避災”,因“高”與“糕”字諧音,後來就逐漸用吃糕代替“登高”,流傳爲重陽節品嚐重陽糕的習俗。

《金陵歲時記》還載:“吾鄉重九之夕,鋪家治酒剝蟹,以犒店夥,佐以鹹鴨。自是夕酒後,工人始夜作矣,至清明而罷。亦鋪家俗例也。”有些店鋪老闆藉機款待夥計,因爲隨後生意不斷忙碌,此後直至清明,夥計都要經常加班。故老南京諺雲:“吃了重陽酒,活計不離手。”

陳設——重陽旗

老南京人家制作三角形的重陽旗,以五色紙縷爲花紋,中嵌“令”字,或插於門上,或插於重陽糕上,或爲小兒的玩具。有些大戶人家爲了營造節日氛圍,還在自家庭院豎立用五色紙裁剪綴成的旗子。有些紙張店、香燭店此間也有各色重陽旗出售。不少人家將菊花插於自家的花瓶中。有的店家在門前、廣庭中,陳列藝菊供人欣賞。

配飾——佩戴茱萸

配飾主要包括衣服上插或佩戴茱萸(一種具有香味的藥性植物),意在強健軀體、驅瘟消災。

主要活動——登高望遠賞菊

重陽登高的風俗真正流傳是始於六朝的:南朝時期樑朝代的吳均《續齊諧記》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去:令家人各做繹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初九登山飲菊花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

農曆九月俗稱“菊月”。正值秋高氣爽、菊香蟹肥之際,四野黃花遍地開,景色分外撩人。如今的重陽節,人們更多地選擇與家人出遊,或者一同去賞菊。雞鳴山麓、菊花臺、秀山公園(後更名爲南京第一公園)、玄武湖公園等,都曾是老南京民衆的賞菊勝地。想賞菊的市民,還可以驅車30多公里,到江寧區湖熟街道周崗社區,觀賞到成片的彩色“菊花海”。

重陽節習俗15

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重陽節的時候要喝菊花酒,還要佩戴茱萸。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重陽節登高習俗的由來。

從前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跟隨一個道士在外地遊學。一天,道士突然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會有災禍。你快些回去讓家裏每人都縫製一個香囊,再裝上一種叫茱萸的植物,然後佩戴在胳膊上。這一天,你還要帶着全家躲避到高處去,喝點菊花酒。”桓景聽了,趕緊回到家鄉,並全部按道士的話去做了。到了重九這天,桓景家中的雞狗牛羊果然全部暴死,而桓景和他的家人,則因聽了道士的話,避免了這場災難。從此以後,每到重九這一天,人們便借登高、喝菊花酒來免除災禍。久而久之,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現在重陽節的活動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邊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作爲老年人的節日受到大家的關心,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標籤:重陽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