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有關重陽節作文彙編9篇

重陽節1.95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重陽節作文彙編9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是衆人皆知的傳統節日。

家鄉的重陽節,大多風俗和其它地方一樣。只要是祭拜祖先,吃壽桃,爬山,放風箏。

臨到重陽節前,各村各戶就開始匆匆忙忙地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有雞肉、丸子、油菜(其它青菜也有,不過我很喜歡吃油菜)、壽桃。

到了重陽節那天,人們就會在特定的時間,成羣結隊地拿着各自準備好的食物到祠堂祭拜他們的祖先。祭拜主要是上香、說語、燒元寶、放鞭炮。轟轟烈烈地鞭炮聲,激起人們的懷念之心……

祭拜完祖先後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吃壽桃。千萬別誤會,那不是桃子,而是剛剛祭拜時說的壽桃,那是一種用糯米粉、糖、食用粉紅色素等材料所製成的,表面很光滑,像果凍一樣,還刻有桃子、壽字。形狀有的像桃子,有的是個圓形。記得每次我都會吃上一大半,好飽呀!

接着是爬山活動了。每個家庭都會組織一些人去爬山,還可以在山中野炊呢!(要注意防火哦!)在山路上,你可以說笑、唱歌、談心……而我則會坐在一棵老樹下,幹什麼呢?懷念我那永別人間的表哥:表哥,你在那還好嗎?過很快樂嗎?犯罪人已被逮捕了,你好好安息吧!

最後是放風箏。大家會在山頂上做一個大風箏,然後在上面寫上各自的思念或願望,只要是好的。接着將風箏放上那蔚藍的天空,送信人——風,就會將你的思念寄託給你所想的人,將你的願望寄給“夢想成真”者……

重陽、重陽,何爲重陽?就是重返陽間,將虛有化爲現實,將難過變爲快樂!

啊!思念你,我喜愛的表哥!

重陽節作文 篇2

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許許多多的傳統美德將在這一天紛紛涌現。比如: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陪他們郊遊、散步、登高、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多爲老人做好事,讓她們吃好,穿好,住好,讓老人保持精神愉快纔是最大的孝順。

大多數爺爺、奶奶風風雨雨幾十年,歷經坎坷,爲兒女們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與物質基礎,很不容易。現在他們老了,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寂寞。要常回家看看他們,哪怕是陪他們說說話,洗洗碗筷,他們也會高興地像小孩一樣。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假日裏,媽媽帶我去看望外婆時,外婆“返老童年”,她還陪我玩捉迷藏呢!敬愛的爺爺、奶奶們:祝您們節日快樂!

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人去南山爬山。

我們買了點東西,就坐的士去南山了。一路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不一會就到了。來到了入口,我看到的景象不跟以前看到的一樣,很陌生,所以,我就問爸爸:“爲什麼我們現在的位置不跟以前一樣呀?”爸爸回答說:“今天是重陽節呀!所以要走這裏。”聽完了之後,我才知道,今天是從這裏上,從以前上山的地方下。之後又開始爬了。我們走到一條長長的路程,這裏遊人如織,真是熱鬧啊!我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纔開始上山。一開始慢慢走,然後又快了起來,就像一隻烏龜和一隻兔子在爬山。我們爬了一個小時貌似到山頂,但我沒有看到跟以前一樣的山頂,又過去問爸爸,可他指着另一座山,就說:“還要到那一座山。”說完之後,我驚呆了,也只好慢慢爬了。最後終於爬上了我熟悉的山頂,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之後我們下山回家了。

重陽節作文 篇4

逛超市是愜意的,趕集卻是別有風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早就聽說每年臨溪的集市很好玩,於是,我們全家腳踩自行車,沐着秋日暖陽,迎着丹桂飄香,趕集去了。

還沒到臨溪地界,就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馬路兩邊停滿的各種車輛,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前來購買價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時卻懷舊的“城裏人”,淘寶平日大街上難以尋覓的徽州傳統工藝品;也有揹着旅行包,手持相機的旅遊者興奮地體驗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還有武警列着隊在巡邏。

好不容易停好車子,終於進了集市,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有民間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籃子、蔑盤、菜罩、刀板傳統家居用品;有農民幹活不可缺少的鐮刀、鋤頭、扁擔等徽州地區農家用具;有農民們用洋鐵皮敲出的各式鐵桶、鐵箱;有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盆景和花草;有物廉價美的服裝、飾品,還有現場製作的民間小吃。這些原汁原味的商品,我們看着特別有趣。

重陽節作文 篇5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爲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詩《與楊府山塗村衆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爲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爲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重陽節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竈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爲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爲依據的。隨着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

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作文 篇6

萬千愛,愛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中事,水風空落眼前花。重陽節作文萬里無雲,千里飄雪,清漸遊遠,浮萍妖嬈。

搖曳碧玉斜樓上,牡丹花香飄滿城,夜狂飲,問醉裏誰扶?

——題記

現在的我已經沒有了昔日的華髮張揚;現在的我已沒有了往昔的雄心壯志。此時的我就像一棵被人遺棄的小草,孤零零的長在荒蕪的大地之上,接受驕陽的暴曬,雷雨的洗禮。忍受那讓人發狂的寂寞,蝕人心田的空虛。

我已不再奢求所謂的金錢,權利;不再奢求老師和家長視若珍寶的學習成績;不再奢求和野蠻人樣的高中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只想......我只想有個人來陪我,只想有個人來安慰我,只想有個人來呵護我。能讓我有苦可訴,有情可依;能讓我傾吐心聲,表露心際;幫我撫平心底的創傷,那在我自己努力下難以癒合的痕跡。

可是又有誰會注意到我這棵殘敗的小草呢?又有誰會犧牲自己的時間來關護我——這個與他們豪不相干的人呢?我只有冰封自己的心靈,讓他像鋼鐵一樣堅硬來抵禦外界的紛擾,把持住自己的心海,讓他像死水一樣不起波瀾,哪怕狂風暴雨的到來,哪怕炎炎烈日的暴曬。

我會在重陽節作文那美麗的草叢中,默默的守侯春天的到來。

重陽節作文 篇7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公曆是在10月23日。重陽節的前一天,吳老師在周班會上給我們上了一堂傳統節日課——重陽節。課堂上,吳老師給我們生動地講述了重陽節的來歷,品讀了與重陽節關於的古詩,以及重陽節那天開展的傳統活動,如登高,佩戴茱萸,吃重陽糕等。講到吃,小朋友們可起勁了,沒想到吳老師真的`給我們準備了重陽糕,讓我們品嚐。小朋友們拿到重陽糕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有許多小朋友還是第一次吃重陽糕呢!

可別光顧着吃!回家不能忘了完成作業單——重陽節評價表。重陽節也是敬老節,在這天要爲家裏的老年人,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一個星期後,我們帶來了評價表,大多數小朋友是按照老師的要求給老人梳頭,盛飯。還不乏一些有創意的小朋友。有的說:“我說了一句祝福的話送給爺爺。”有的說:“我折了一朵美麗的花送給奶奶。”還有的說:“我唱了一首感恩的歌給外婆聽。”……

只要我們的祝福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不管這些事情多麼微不足道,他們都會覺得感動,覺得幸福!

重陽節作文 篇8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爲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裏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爲才老人節。

重陽節作文 篇9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曆九月初九,爲什麼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爲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xx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爲敬老節,成爲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着我們成長,包容着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着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爲父母做些什麼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爲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標籤:重陽節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