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5篇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5篇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從internet上下載信息》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第二版“第四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中“第四節 在internet上獲取信息”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節內容分2課時。《從WWW上下載信息》是在學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置以及熟練掌握了通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信息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鑑別的能力。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的方法中至少一種方法,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二、說教法

教師在佔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採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啓示。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着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電腦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更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爲今後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憶江南”的詩句並結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來引出江南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身爲浙江人的自豪感。緊接着就創設一個情景:有一位外地來的遊客,她想在浙江遊玩,但她不清楚浙江都有些什麼名勝古蹟。於是,她希望能看到一份有關浙江旅遊的特色介紹。(這樣導入新課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如果純粹地教學生下載的方法顯得比較機械而帶有程序性,創設情景之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內在的潛力)

問:對我們美麗的家鄉,大家瞭解多少呢?——引出上網查找資料和資料的保存整理

憶江南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2、四種下載的方式

(1) 保存網頁:注意保存時的類型(WEB頁,全部;WEB檔案,單一文件;網頁,僅HTML和文本文件),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類型

(2) 保存圖形:最好能重命名

(3) 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載體爲一些字處理軟件,易犯的錯誤爲選中文字並複製後,在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貼。

(4) 下載文件:注意“在文件的當前位置打開”的含義

法一:左鍵單擊

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爲

法三:下載工具,如影音傳送帶

法四:右鍵->複製快捷方式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文件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後兩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並下載有關浙江的名勝古蹟的信息,製作一篇圖文並茂的“浙江特色旅遊”的介紹

要求:(1)、由小組合作完成;

(2)、建議的分工模式:組長負責建立共享文件夾,各組員將收集到並經過篩選、整理等處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夾中,最後由組長負責合成。軟件不限

(3)、作品上傳到服務器的“浙江之旅”文件夾中

*學生代表演示作品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並補充講解

(1) 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並得出結論

(2) 信息的搜索、篩選、整理和彙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 小組合作的配合

4、思考:還有沒有什麼別的軟件可以更好地表現和展示這些內容?(爲網頁設計埋下伏筆)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課是市編教材國中第二冊第十一課,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學會應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同時掌握網頁中表格、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的設置方法,以達到網頁作品更加美觀、規範。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節課的前後幾課都是圍繞網頁製作展開的,前面幾課已經學習瞭如何確定主題,收集、整理素材,並對一個網站進行規劃和設計。本節課是在前幾節課的成果的具體展現,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定位,通過修改各種屬性對網頁內容修飾,製作出一張張具體的、美觀的的網頁,同時這些網頁也爲後面學習超級鏈接奠定基礎和提供素材。

本節課的重點: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和表格屬性的設置。

確定的依據是FrontPage軟件製作網頁對網頁內容的定位主要是通過表格來實現的,因此表格對內容的定位將直接影響網頁的製作效果,而表格屬性的設置由於與單元格、網頁屬性設置裏具體涉及的項目基本差不多,掌握了表格屬性的設置的話,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可以要求學生舉一反三,所以我將它們定爲本節課的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合理的排版。

確定的依據是網頁中涉及的網頁內容比較多,有文字、圖片、動畫等,而且不同的網頁內容結構也不一樣,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排版的格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表格內的對象一般比較多,設置也比較複雜,八年級年級的學生對於網頁的整體規劃和排版的能力有限,往往不能恰當地利用表格進行定位排版,結果造成整體效果雜亂無章,使人眼花瞭亂。所以我將它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生分析

知識和能力方面: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熟悉了FrontPage的編輯環境,掌握了在FrontPage中輸入文字,插入圖片的的操作,同時表格的插入在第一冊中Word中也詳細地學習過,因此這節課的知識並沒有涉及新概念、新技能,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容上手。但是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利用FrontPage製作具體的網頁,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並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學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地採取分層教學,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將放手讓他們自學,而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讓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引導、示範講解下完成任務。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加上對教材的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定爲以下三大方面。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如何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排版;

2)掌握表格和單元格屬性的設置方法;

3)掌握頁面屬性的設置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根據“學着做”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分組協作對網頁進行排版設計,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

2)通過對錶格、單元格和網頁屬性的合理、靈活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信息素養。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根據“學着做”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我給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爲導線,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並將學生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共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中解決問題。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運用表格對網頁進行合理的排版,我通過展示優秀作品,讓學生評析它爲什麼好,好在什麼地方,使學生在評價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在教學中我採取適當的分層教學,並及時給予揚長性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

五、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設置一個簡單的任務:打開“”,要求學生將網頁的內容進行排版,讓它們排在一行象一個網頁的標題。

【設計的目的】由於FrontPage中圖片和文字的定位並不Word

那麼方便,因此這個看似很簡單的任務並不簡單,可能很多學生並不能很好的完成。通過學生實際與想象中任務難度的強烈的反差,以及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慾望。

問學生,在Word中文字和圖片通常利用什麼進行排版的呢?

【設計的目的】知識回顧,引發學生對Word中所學排版技能的

回憶,如利用文本框,表格進行排版等。通過知識技能的遷移來達到本課課題導入的目的。

2、展開任務

任務一:插入表格進行排版

請大家在這個網頁中創建合適的表格,並利用表格對網頁內容進行排版定位。

學生根據上節課設計的主頁構想圖來進行主頁的排版,要求學生自行練習分步插入合適的表格,並將內容移動到表格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下列幾種方法解決:

到教材學習,與同學交流,向教師提問

【設計的目的】利用表格進行定位和排版是這節課的重點與難點。而網頁中具體的文字與圖片等內容的輸入並不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將網頁中的文字和圖片都已經輸入到這個網頁中,減少學生因輸入這些內容而浪費時間,降低任務難度,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表格進行定位和排版,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而表格的插入又是以前Word 學過的知識技能,教師也不必要花大量講解表格如何插入,稍微提示一下即可。留下時間給學生自己操作,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通過各種幫助方法也能完成任務。

難點突破:如何將網頁排版設置的美觀和合理,是網頁製作的難點,不同的網頁內容應採用不同的排版方法,本課是第一次具體地製作網頁,應降低要求。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對照上節課書本上的主頁構想圖製作網頁,插入表格時提示學生不要一次性將表格設置好,而應該根據網頁內容分步插入表格,然後進行修改。等到製作網頁有一定經驗後,在課堂練習中要求學生自己拿主意,排版出美觀合理的網頁。

完成這一任務的時候,要求學生完成文字的一些常見設置,比如文字的字體、顏色、大小、對齊方式和段落行距等,可對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使網頁更加美觀。

3、層層深入

在學生完成了任務一後進行預覽,教師在大屏幕上投影打開一個製作好的網頁(表格線已經設爲0),讓學生比較並說出剛纔的學生網頁作品與大屏幕網頁作品之間的區別。

【設計的目的】利用通過對比產生的反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後面知識點的展開提供鋪墊。同時介紹網頁的三種頁面瀏覽方式。

教師:表格在網頁中的主要作用是對網頁內容進行定位,完成定位功能後的表格線看起來顯得暄賓奪主,破環了網頁的整體氣氛,所以要將它取消,取消表格線後即可起到頁面分隔的作用,又不影響網頁的整體效果。取消表格線可以通過表格屬性中進行設置,下面請看老師的演示。

【設計的目的】這個環節我首先通過示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後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表格屬性的設置是這節課的重點,由於它涉及的設置項目比較多,因此以實際應用比較多的表格線粗細設爲0爲重點,詳細介紹其設置方法,同時概括地介紹表格屬性中各個選項,達到以點概面的目的。介紹完後要求學生完成下列任務。

任務二:表格屬性的設置

對index.htm網頁文件進行以下修飾

1、將表格的邊框線粗細設置爲0;

2、將各個表格的背景顏色設置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3、設置表格的對齊方式爲“居中”。

表格屬性的項目比較多,不可能在這節課中對這些項目一一進行設置,在此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練習。

要求注意顏色的運用和搭配,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任務三:單元格屬性和網頁屬性的設置

對index.htm進行如下設置

1、將“月亮傳說”的標題單元格顏色設爲另一種顏色;

2、設置網頁背景爲圖片背景(bj.jpg)。

提示學生單元格屬性、網頁屬性與表格屬性的設置方法類似,要求學生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完成這個任務,對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各屬性對話框中可修改的其它項目,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其它各項目的設置,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有所創新。

4、鞏固創新

將學生分爲三個小組,每組選“月球概況”、“月球起源”、“內部構造”三個內容的一個,做出網站的一個網頁,要求利用以有的資料進行表格定位,並進行表格、單元格和網頁屬性的設置。

讓順利完成任務的同學示範講解,和全班同學一起交流。

小組內互相交流、評價,展示優秀作品,讓作者說出設計的意圖。通過全班共同評價,製作出排版美觀、合理的網頁作品,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最後教師點評,鼓勵學生能有所創新地完成任務。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5、歸納總結

問: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

教師與學生一起簡短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將前面所學的零散知識彙總,使學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識上升爲理性知識。

提醒學生要靈活、合理運用動畫效果。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這節課的內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的第一單元第四課---《Word的高級編輯》,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Word的基本操作、簡單文字處理與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內容,對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欄、功能設置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在《Word的高級編輯》這一節課中將學習藝術字的設置,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以及公式編輯器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相對於整本《信息技術》教材來說處於基礎知識的地位,是學習電子表格製作、幻燈片(PPT)製作、多媒體軟件等製作的基礎;但在第一單元中本節課的內容屬於重點內容,它是在前幾個課時的基礎上對Word文本操作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學習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知識,比如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添加引用內容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信息技術教育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小務必逐步推行信息技術必修課,該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國小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爲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Word高級編輯內容是學生處理信息、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級編輯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能夠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Word中藝術字的插入與設置;

2、掌握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學會分欄、分頁、給文檔設置頁眉頁腳頁碼以及和給文檔添加題注、腳註;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編輯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踐操作,強化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習成果,並製作出個人成品;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享,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感受Word高級編輯在學習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信息技術學習中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2、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

3、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註)

難點:

1、文檔頁面設置的操作步驟(包括文檔分欄、分頁、分節、設置頁眉頁腳頁碼);

2、給文檔添加引用內容(添加題注、腳註)

二、學情分析

(一)一般特徵

七年級學生處於行爲規範階段,學習自制力相對國小階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學習時精力還不能完全集中,不過對形象生動、動手實踐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熱情較高,但不得不承認學生進入信息技術課堂的愉悅更多的來源於他們面對電腦與網絡的第一反應是娛樂而非學習,他們希望老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課讓他們玩玩電腦遊戲、上網聊聊天……課程的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內心反應彷彿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入門能力

對於七年級第二學期來說,學生在國小階段以及七年級第一學期已經對信息技術課程有過接觸,尤其是在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已大致瞭解了計算機的啓動、關機、簡單系統軟件的基本操作等。但由於一學期的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較大,以及學生家庭條件參差不齊,課後用電腦練習實踐的時間不均,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對於Word高級編輯的認識和了解就更少,但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的一些文本編輯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爲本節課高級編輯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風格

七年級的學生對於感知通道的偏愛主要是聽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堅持性較弱,在學習時喜歡活動,更喜歡結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喜歡動手操作等。因此,在講授Word高級編輯時可以精心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加組織小組學習、協作學習。

(四)個別差異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都基本一致,不會相差很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程度也大都無異。但基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經濟基礎不同(家庭條件良好的可以爲學生提供課下電腦練習的設備,家庭條件較差的也許沒有電腦操作的設備),可以採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1、講授法與練習法

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教師一般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通過演示操作,講解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講解後,通過自己操作練習,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運用講授法可以系統的講授知識,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學生也能清晰地瞭解知識的脈絡結構。信息技術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Word的高級編輯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及時地操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2、任務驅動法

隨着信息技術的逐步普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學習興趣等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單單是講授法和練習法並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問題,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佈置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爲主線、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分層教學法

學生與學生的一般特徵、入門能力、學習風格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系統講解只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但有的學生在課下或在父母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Word編輯技巧;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支持條件不足,對所學知識不能儘快消化,這時候就需要分層教學,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有餘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件,挖掘其潛在能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4、提問法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上課期間提問一些問題,一方面,提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集中思考,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質量。

5、討論法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課本內容、數字資料、互聯網信息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由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和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組成,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分享,開展協作學習。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技術較差的學生可以請教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既發揮了信息技術程度好的學生的優越性,也彌補了信息技術程度差的學生的不足。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網絡控制系統

2、足量的電腦

3、PPT課件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

基於任務教學法所提出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情境爲實破點,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後通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查閱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通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後通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講Word的高級編輯中可以向同學們佈置任務或展示一些成品,讓學生思考探究怎樣操作才能達成目標。

2、自主學習

前面已經說到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好這門課,學好Word的高級編輯僅僅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實時練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後勤加練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3、合作學習

七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活動,喜歡結伴學習,而且在這門課中多采用任務驅動法或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生生之間協作交流、互相借鑑分享,各抒己見,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出創新點。

五、教學過程

(一)引言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以及同學們的課下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對一些文字進行簡單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編輯表格,並且我們在《匆匆》那篇散文上進行了系統的操練,那麼大家想不想再學習一些Word的高級編輯技巧,讓我們的作品更加美觀呢?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文混排的《匆匆》散文,這樣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麼大家思考一下,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講授新課

要達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還需要這節課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係統地學習Word的高級編輯。

1、設置藝術字

<1>插入藝術字:插入—文本—藝術字—選擇一種樣式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可以在之前練習過的《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設置一些藝術字,對其進行美化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2、文檔頁面設置

<1>文檔分欄:

將插入點定位到需要分頁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置—分隔符—分頁符;

在打開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分節符;

選擇文檔所需的分節符完成相應設置

<3>設置文檔頁眉頁腳頁碼:

<2>選擇添加題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題注內容即可

(三)複習鞏固、佈置作業

我們本節課Word的高級編輯就學完了,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個模塊的內容(設置藝術字、文檔頁面設置、文檔添加引用內容、公式編輯器),通過老師的演示以及同學們在電腦上的動手練習,相信大家對本節課所講的知識、技能、方法、步驟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課後希望同學們勤加練習,在這裏老師佈置一個小小的作業: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這篇散文上運用本節課所講內容對這篇文章進行修飾,要求如下:將文章分成兩欄,將題目設置成藝術字,在文章最後添加題注(有關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期待在下節課欣賞大家的佳作!

六、教學評價

(一)教師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是否對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正確恰當的預設,是否做好了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準備(是否具有教育機智),是否準備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適量、適度的課堂例題和練習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評價

新課程非常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七年級信息技術課堂,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主選擇、有效的主動實踐,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上也應多元化。比如:

1、項目活動評價法

因爲我們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性使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協作學習爲主,而這種模式的呈現又多以項目活動爲主,在項目活動中,學生運用與學習活動緊密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其它的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徵也會表現出來,比如,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續時間等。自我評價及同伴、小組互評一起運用,來考評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會使評價更客觀、真實有效。

2、自我評價法

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系列評價量表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自己作爲學習者的理解,又有助於其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有助於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有助於培養和形成其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能力。

3、觀察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上機操作、探究學習、小組討論時的表現(發言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行考評,可以利用觀察表格來記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特別技能、行爲及進步。

4、作品檔案評價

收集學生在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作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爲判定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這樣可以反映出該生的相關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5、總結性評價

一門課或一節課的學習過後,需要佈置一些練習題或測試題,這些試題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這些試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安徽省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教科書(非零起點)《信息技術》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活動1。本單元《我的電子文稿》圍繞文字處理軟件安排了3個活動,單元活動的目的一方面是爲照顧國小階段未學過信息技術的零起點學生,另一方面是體現信息技術進行文字處理的完整流程。本活動教材是從零起點起飛,並且快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國小階段文字處理內容是 通過一個單元多個活動分步進行介紹,在國中階段側重於文字處理軟件的綜合應用,體驗一個完整的文字處理過程。

本課內容是通過制訂學習計劃製作一個完整的文字處理活動案例,分爲三個學習階段,第一階段是將紙質的學習計劃錄入並保存到文檔中;第二階段是利用刪除、改寫、複製、粘貼等多種方式修改學習計劃;第三階段是通過對文字排版的設置,感受計算機在文字處理方面的優勢。

二、學情分析

本階段的學生具有以下性質:成熟性與幼稚性的統一、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新鮮感與緊張感的統一,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引導,所以本課在規劃並製作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時,要讓學生能夠感覺到,會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去實現自己所規劃的思路。

非零起點學生在國小四年級上學期學習了《班級環境齊關心》一個單元,通過四節課的學習,瞭解環保倡議書的製作流程,初步認識瞭解Word軟件基本界面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方式,所以在本課的製作部分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將主要精力與時間放在規則設計個性化、實用的學習計劃。儘可能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完整的操作。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使用“開始”按鈕中的選項打開軟件;能夠說出Word窗口的組成部分;學會光標定位、插入與刪除文字、恢復和撤銷、複製粘貼操作等基本技巧。

【過程與方法】

學生運用文字加工Word軟件,體驗從錄入、編輯到排版製作一份電子文檔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強化“先選中,後操作”的操作規範,養成嚴謹、科學的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在修改文檔的時候能夠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操作,並會用文字、段落進行文檔的排版。

【難點】能夠正確選用插入與改寫操作,並且能夠區分文字編輯時複製與移動的區別。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激趣、任務驅動和演練結合。

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PPT上展示一份學習計劃的手寫稿和電子稿對比圖,並展示學習計劃的最終完成效果圖,教師提問“大家更喜歡哪一種展示方式?”通過讓學生觀察與發言引入新課——制訂學習計劃。

環節二、新知探究

任務一、認識Word軟件界面

教師先進行示範操作打開“學生1_認識Word軟件界面.doc”文檔,講解Word界面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佈置任務: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將標題欄、菜單欄、文本編輯區、“常用”工具欄、“格式”工具欄、狀態欄名稱等文本框拖拽到對應位置,同桌之間互相檢測操作是否正確。同時將教材上的表3.11和表3.1.2的表格填寫完整。教師在巡視學生操作過程的時候對其操作進行必要補充,並提示學生及時保存文件。

任務二、輸入計劃文本

教師在PPT上出示“我的學習計劃”手寫稿的圖片,佈置任務:將PPT中的手寫稿以電子稿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輸入法進行文字的錄入,並講解輸入法進行切換的比較簡便的方法——“Ctrl+Shift”組合鍵。強調本部分的主要任務——錄入文字,測試自己的錄入速度。

學生在錄入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強調一段輸入完成後按回車鍵,錄入錯誤時可通過刪除進行修改,也可使用常用工具欄中的“撤銷”命令進行撤銷操作。

任務三、保存學習計劃

教師在學生輸入完成後,給予提示“如果方便以後進行查看、編輯和打印應該怎麼辦呢?”,學生會給出回答“進行文件的保存”。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都有哪些保存的方法?”,在學生討論完成後,請某個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使用菜單命令、按鈕或快捷鍵”進行文檔的保存。

任務四、錄入速度測試

教師指導有餘力的學生使用“測速軟件”對於自己錄入的速度進行測試。並請學生演示文檔從創建、錄入到保存的全部過程。進行自評、互評和師評,並告訴學生強化訓練是提高漢字錄入速度的關鍵。

環節三、小結作業

教師請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並進行補充。請同學們製作一份有針對性的家庭生活作息表。

七、板書設計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文檔編寫工具,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 文檔編寫工具》選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編寫的教科書,是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這個內容分爲五個小節,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缺少電腦操作機會的實際情況,放緩教學進度,把這個內容分爲三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的是第一小節,第二課時學習的是第二、三小節,第三課時學習的是第四、五小節,今天我說的是第二個課時。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學習的,又爲第三課時打基礎,因此第二課時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

第二課時的內容具體包括二.插入頁碼和三.頁眉和頁腳。這兩個小節的關係十分緊密,事實上頁碼的編輯區域就是頁眉頁腳的編輯區域。區別是這兩個選項自帶的效果不同。把這兩個小節放在同一個課時是爲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兩個操作。

本節課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爲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我們知道當兩種學習的情景或刺激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又要求作相同的反應時,就會產生正遷移。插入頁碼,與頁眉和頁腳的操作方式也是大同小異的。只要學生認真的學習瞭如何插入頁碼,接着學習頁眉和頁腳的操作將會更加的順暢,甚至學生可以自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

2.教學目標

依據本課內容的實用性,內容的特點,學生的電腦水平的差距,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能夠熟練掌握設計頁碼的方法,正確設計指定頁碼的模式.

能夠掌握頁眉頁腳的概念,並熟練地編輯頁眉頁腳。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開展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成功、感受團隊合作的魅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着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指導精神,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設計指定頁碼的模式 ,能夠熟練地設計頁眉頁腳。

教學難點: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設計頁碼,設計頁眉頁腳的方法。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考慮到了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同一個班的學生中,有對電腦特別有興趣的,讓這部分學生有機會深入的學習。讓另外一部分學生學到必備的基礎電腦知識。

4.教學方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問題情境法”、“任務驅動法”等。

運用“問題情境法”希望達到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任務驅動法”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會對頁碼,頁眉頁腳的設計。

採用以上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的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以學生已經受過的信息技術教育爲基礎,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啓發、誘導貫穿始終,構建一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

二、學情分析

1.學情分析

學生基礎方面:學生的基礎普遍不好。農村學生使用電腦的機會較少,家庭電腦的普及率比較低,基本上一個班級三四個家裏有就算多的,而學校一週一個班級只有一節電腦課,一些學生只是在每星期的那一節課才摸到電腦。根據農村中學的實際情況,我在課堂上儘量把時間讓給學生進行操作。

興趣方面:學生們通常期待去電腦室學習電腦知識,新的工具的學習和使用,對學生充滿着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產生一種求知的衝動。利用這種衝動產生的學習興趣,從信息技術課本身的學科特點出發,設計這一課時,採用了“問題引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學習方式方面:學生的能力不同,電腦水平不同。通過與學習夥伴的合作、與其他學習小組的協作,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得到充分鍛鍊和培養。

能力方面,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會了標題和目錄的設計。通過今天的學習更加熟悉WORD的操作,爲學生自學WORD的其他操作打好基礎,並提供時間和空間。

2.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觀察體驗——接受任務——合作探究——綜合運用”。

“觀察體驗”希望達到的效果是讓學生從觀看教師的操作中更容易的學會本課內容。

“接受任務”希望達到的效果是通過完成任務學會操作

“合作探究”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培養合作精神,協作能力。

“綜合運用”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檢驗教學成果。

這樣處理的理論支持在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學習的熱情,面對一個個的問題,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能力,訓練思維。

3.教學工具的準備

屏幕廣播軟件,課件

這樣準備的意圖是:屏幕廣播軟件是爲控制學生的電腦,避免學生玩遊戲分散注意力;課件是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引出任務 (3分)

知識新授 (15分)

任務驅動,鞏固加深 (15分)

知識拓展 (5分)

探究歸納,總結延伸 (2分)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身邊的例子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拿起課本問學生:我們的課本上的頁碼是如何插入的呢?如果文檔中有頁碼,打印出來就有頁碼了,那麼文檔中如何插入頁碼呢?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吸引注意,爲學習創造良好氛圍。學生通過思考教師的問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的狀態。爲了儘量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操作,在導入部分我設計得儘量簡單直接。

(二)、知識新授

這個環節教授的知識是:教學生如何在在文檔中插入頁碼.

教學生如何使用頁眉和頁腳

觀察體驗:學生認真觀看教師在電腦上完整操作.

示範教學: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並在課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

接受任務:學生比一比誰完成的最快。

合作探究: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同學。

師生互動:同學們拿沒弄清楚的問題去教老師

設計意圖:精講多練:這個環節中讓學生有時間獨自操作,遇到問題能能夠及時請教,學生之間有時間互幫互助,合作學習。降低難度:教師在電腦上完整操作.學生認真觀看後才能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時可以順利完成。在課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是爲了讓學生更明確操作的步驟,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第二環節的課件

主要能夠向學生演示操作的過程。學生觀看教師全部的操作過程,爲學生提煉出操作步驟。並要展示出整個具體過程。

課件展示:

如何插入頁碼呢?

插入---頁碼---設計位置---設計對齊方式---設計是否爲首頁顯示頁碼---設計格式---單擊確定

你能重複老師剛纔的操作,達到老師的操作效果嗎?

如何編輯頁眉頁腳呢?

頁眉頁腳的概念

視圖---頁眉和頁腳---同時在頁眉頁腳處填寫內容

視圖---頁眉和頁腳---自動圖文集

(三)、任務驅動,鞏固加深。

任務驅動:1.在"文檔一"中插入頁碼.設置如下:頁碼的位置爲:頁面底部,對齊方式設置爲:居中,格式設置爲:1 2 3....

2.在文檔二中爲整篇文章添加頁碼。爲整篇文章

添加頁眉文字“課外讀書筆記”。

3.請按照你喜歡的模式爲你的文章設計頁眉頁腳。

在課堂活動中:綜合運用:學生根據要求完成操作任務,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精講多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操作,教師在課堂上精講多練,扮演好學習的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髮揮學習的主體的作用,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本課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示範作用與學生合作學習的緊密結合,引導、啓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分層教學:這個環節中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最好的發展

課件展示:

問題1.在“文檔一”中插入頁碼.設置如下:頁碼的位置爲:頁面底部,對齊方式設置爲:居中,格式設置爲:1 2 3....

問題2.在文檔二中爲整篇文章添加頁碼。爲整篇文章添加頁眉文字“課外讀書筆記”。

問題3.請按照你喜歡的模式爲你的文章設計頁眉頁腳

(四)、知識拓展

這個環節的內容是:教學生如何利用現在的基礎上拓展知識

展示一些書稿、報告的樣張,這些書稿、報告的 頁眉頁腳設計是存在首頁不同,奇偶頁不同,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操作呢?

課堂中:請學生小組合作幫助老師解決以上問題。

設計意圖: 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從而使得學生自己產生新的疑問,提高要求,刺激學習。增強學生自學意識:讓學生在自己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自學的意識和自學的自信。分層教學:讓成績好的學生有深入學習的機會,讓基礎差的學生有時見鞏固學習。

課件展示:首頁不同

奇偶頁不同

(五)、.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教師提問:通過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今天你得到了誰的幫助呢?你幫助其他同學了

嗎?(引導學生及時複習,鼓勵學生當小老師。)

教師提出:希望同學們可以運用自己學到的操作幫助其他WORD的操作的學習

課件展示:

插入頁碼(操作步驟)

編輯頁眉和頁腳(概念,操作步驟)

設計個性化的頁眉和頁腳

以上是我對《文檔編寫工具》這一課書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的認識。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製作圖表呈現數據關係》,它是信息技術7年級第9冊,三單元第五課的內容,爲1課時,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學內容分析,《製作圖表呈現數據關係》是數據統計與分析的重要內容,是對前面數據錄入和數據統計的延伸,也是數據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在整個教材中是信息處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雲南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中佔有很大比重。

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數據統計的知識和技能,學會了表格運算、篩選和排序。對一個具體的任務能根據自己的分析或小組協作找到解決的途徑。

學生對網上交流,網上閱讀和網上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其中一部分學生喜歡參照型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喜歡自主探索學習。

邊疆城市的國中學生有一半是來自農村,比較之下城市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電腦和網絡,在學習和操作能力上比農村學生要強,而農村學生在學習態度上要比城市的學生更認真端正。因此我將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勻質化分組教學的方式,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

教學目標,鑑於本課內容的重要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從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確立教學目標,

整節課都是圍繞如何製作圖表呈現數據關係來研究,因此我確立教學重點爲,圖表的製作方法及步驟,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差異很大,在圖表類型的選擇和數據源的選取上會出現困難,因此我將它設置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中我用到了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學硬件系統和授課課件,教學視頻,主題學習網站等軟件資源

我本着“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練爲主線”的教育思想,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採用“情境導入,任務驅動,分組學習,啓發實踐”的教學模式,以情境和課件演示激發學習興趣,以任務驅動調動學生的熱情,以小組探究學習促進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以課外延伸挖掘學生的潛力。

並設計了相應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說課的主要內容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2、任務驅動、建構知識,3、操作演示、提升技能,4、鞏固昇華,熟練應用,5、完成建構,課外延伸,五個步驟層層深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播放校運會視頻短片,讓學生回想起校運會上同學們的運動風采。

“在校運會上我們七年級年級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這是我們年級的得分情況”,同時老師對各班總分情況做了圖形化處理,從圖表中我們能直觀、明瞭的看出七年級1班成績最好,5班次之,以此體現圖表呈現數據的優越性。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任務驅動、培養探究能力

通過情景導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了起來,學生會問“我要怎樣製作圖表呢?”,任務出來了,同學們自己動手試一試。任務提出後,我提示大家,要先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然後根據整理出的數據,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進行製作。

通過數據分析整理後,學生會在圖表類型的選擇上碰到困難,這也是教學內容的難點之一,爲解決這一難點,我引導學生:“Excel提供了14種類型的圖表,而我們最常用的是柱形圖,折線圖和餅圖,這三種圖形各有何特點和用途,我們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解決”,然後引導學生通過教材和主題學習網站進行學習。

演示網站:在學習網站上學生可以通過圖文網頁學習圖表的相關知識,也可以通過視頻提高知識和技能,如果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或疑問,還可以在課後通過班級qq進行討論交流,尋求幫助,分享學習所得。最後用三道選擇題檢測學生自學的效果,以此突破圖表類型的選擇這一教學難點。

學生解決了圖表類型的選擇問題後便能進行圖表的製作了,我提示大家使用圖表製作嚮導來完成任務,並引導學生繼續參考教材和主題學習網站。

演示網站:學生從網站上下載素材“校運會七年級年級團體總分表”,通過老師提供的學習途徑進行小組探究學習。

任務過程中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探究學習,看看哪個小組能快速而準確的找到製作圖表的方法,這樣旨在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

我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紀錄學生的探究情況,並給於適當的指點,爲下個環節的教學做好準備。

爲了能兼顧不同水平的學生,我請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小老師,協助我指導其他同學,並鼓勵每個小組走上講臺爲大家演示小組探究的結果,給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通過評比小組完成的圖表,實時給於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3、操作演示、提升技能

爲了讓學生了解完整的圖表製作過程,我出示了教學課件,講授“利用三維簇狀柱形圖呈現七年級年級各班總分”的製作過程,——這裏我同樣使用圖表嚮導來完成,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會和自己的製作過程相對比,發現自己製作過程中的不足。

然後我針對數據源選取對小組的演示結果,進行點評,通過點評讓學生參與討論,指出圖表問題所在,並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修改圖表。最後總結數據源選取相鄰區域和不相鄰區域的操作細節。以此突破數據源選取這個難點的教學。

4、鞏固昇華,提高創造力

爲了鞏固前面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我設計了用餅圖呈現“關心父母的程度”調查表中,學生所佔比例的練習。

通過練習一方面引導學生在選擇圖表類型上思考,在數據源的選取上探索,在製作過程上繼續熟練掌握,以此鞏固知識,提高知識技能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多關心父母。

5、完成建構、課外延伸

學習不能只侷限與課堂,課外學習尤其重要。如何引導學生將學會的知識與方法用於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纔是學習的關鍵所在。展示其他學科中碰到的圖表,並用地理課上“四個城市平均氣溫表”引導學生用折線圖進行練習。

本環節不僅使學生能熟練製作圖表,還能讓學生把信息技術知識和其他學科相結合,對圖表進行簡單的分析,並引導學生從圖表中發現其蘊含的規律。藉此,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科整合的能力。從而使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最後我用一個課後作業完成本課的教學過程。統計過去每次的考試成績,並製作圖表反映數據規律作出預測,明確以後學習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學反思

爲了成功完成本堂課,我運用8件教學法寶,我將它稱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視頻導入,鋪墊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2先進的教學理念,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教學即科學又精彩;3良好的課堂組織,小組競賽,作品展示讓整堂課有序而不死板,學生活潑而不混亂;4自主製作的主題學習網站,爲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幫助;5成果展示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習興趣;6課堂評價是檢測學習效果必不可少的環節;7學科整合,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8課外延伸根據實際情況和未來趨勢引導學生繼續探究,也成爲可持續教育的條件。

最後我用一句話結束我的說課那就是“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7

我是針對新課標要求鼓勵跨學科的活動主題,實現技術學習與技術應用之間的整合,體現雙價值這一教學目標,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拼出家鄉的好風光》。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說說我這堂課的設計。

【教材分析】

《拼出家鄉的好風光》是《國中信息技術》二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製作一個完整的flash動畫之後,學習如何利用FLASH工具,把一個完整的圖片切割成小圖片,再利用FLASH元件、按鈕和函數功能把小圖片以拼圖遊戲的形式合併成原來的圖片。這節課在學生練習FLASH工具使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學習了FLASH按鈕和函數的使用。同時,通過對地理課上學習的重點地圖的練習,達到鞏固、強化地理知識學習的目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會使用FLASH軟件製作拼圖遊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遷移能力、拓展能力;自主探究、相互協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鞏固學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學生的特長。

【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立的依據】

根據利用FLASH按鈕和函數控制圖片這一過程比較複雜,而且學生又很難想象到利用按鈕和函數可以達到目的的這一特點,確定利用FLASH按鈕和函數控制圖片爲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法】

1、任務驅動法

2、演示、講解法

3、分層教學法

4、協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2分鐘)

首先,對與本節課有關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複習,並請1位學生展示具體的操作。

(二)導入新課(8分鐘)

1.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我首先向學生展示我已經準備好的拼圖遊戲。(一個是從網上下載的利用FLASH做的化妝小遊戲,一個是地圖拼圖遊戲)。同時,提出問題,你們熟悉地圖嗎?如果從地圖上摘除某一地區,你是否能把它拼回原位?我們怎樣利用計算機把一個完整的地圖切割成小塊?

2.佈置任務:到老師的郵箱裏找到老師存儲的地圖文件,下載後,在FLASH裏,把地圖分割成五小塊。想一想,你怎樣處理這五小塊,讓它們以老師給的拼圖遊戲的形式動起來。

(三)教師演示(10):1.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總結,進一步強調分割過程應注意的重要環節:打散圖形——套索工具的靈活運用;

2..重點講解拼圖遊戲的製作過程:(1).將每一塊圖形轉換爲影片剪輯——(2)刪除所有剪輯——(3).建立新圖層——(4).從庫裏找回所有剪輯——(5).製作按鈕——(6).選擇某一個元件進入元件編輯窗口,選入已經制作好的按鈕——(7)選中此按鈕進行動作設置——對其它四個元件重複(5)、(6)兩步操作——完成任務,進行演示。

(四)學生總結(3):找出老師講解過程中你認爲重點的步驟:應該是(5)、(6)兩步,這兩步中學生常常忽略選擇元件,或者是對按鈕進行動作設置時忘記選中按鈕。

(五)協作學習(12分鐘)

賽一賽: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把剛纔分割好的地圖做成一個拼圖遊戲。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在練習過程當中有許多同學忘記了選擇某一元件進行按鈕的插入,演示結果時,沒有動態效果,經過大家研究改正,共同完成了作品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山西經濟出版社國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1單元第7課的內容,主要內容是完成遮罩動畫的製作。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運動補間動畫、形狀補間動畫,爲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而通過本節課的內容,也爲之後深入學習《靈活的交互動畫》動畫做好了鋪墊。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製作遮罩動畫,進一步提升了學習Flash動畫的興趣。

二、說學情

本節課的設計對象爲國中同學,他們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熟悉Flash的界面,動畫原理、幀的基本概念,熟悉創建元件和設置元件屬性的一些方法,並進行了工具箱的一些操作,大部分學生會創建補間動畫、創建路徑動畫,能夠從外部導入文件到庫,本節課在補間動畫和路徑動畫的基礎上進行。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以下是我的教學目標:

1、能夠知道Flash中遮罩的含義和原理,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

2、通過獨立操作,小組合作等過程,能夠學會通過影片剪輯建立遮罩圖層的方法。

3、提高自主學習、互相協助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好的課堂需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將重難點設定爲:

【重點】遮罩層的含義、作用及建立的方法。

【難點】遮罩和被遮罩的關係,通過影片剪輯來製作遮罩層。

五、說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爲宗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爲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真正的達到因材施教,我將圍繞本課的學習重點,採用任務驅動法、提問法、演示法和合作學習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將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落實到具體的練習中去,在探索中體會學習知識的快樂。

六、說教學過程

以上是教學的藍圖,要想真正的落實,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本着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設計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將採用設置情境激趣導入的方法,具體的做法播放幾種遮罩動畫:探照燈效果、霓虹燈、電影文字、百葉窗、滾動字幕、放大鏡。讓學生直觀感受遮罩動畫。並進行提問:這幾種動畫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觀察後會給出我回答“都有遮住的效果”。此時我會順勢講解,這種動畫叫遮罩動畫,採用了遮罩的技術。從而導入本節課《奇特的遮罩動畫》。

通過展示豐富的遮罩實例,加上問題的引導,能在課堂伊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新的Flash特效的興趣,從而順利開展課堂教學。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通過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我將從以下兩個任務進行講授:

首先是任務一:講解遮罩動畫的原理

首先我會在在一張不透明的紙上挖一個洞,將一張帶文字的字放在挖了洞的紙的下面。移動上面的紙,引出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概念讓學生注意觀察並回答問題:“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讓學生認真觀察我的操作,能夠回答出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並回答出,遮罩層決定動畫的形狀,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內容。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在具體的遮罩動畫的原理難以理解,在具體的任務教學中,通過比喻幫助學生理解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關係,爲接下來動畫的製作做好準備。

其次是任務二:製作“百葉窗”動畫。

我會首先佈置任務,讓學生導入兩張圖片作爲遮罩層和被遮罩層,完成後提問學生導入舞臺的步驟是什麼?學生參照教材1—3步,自主將兩張圖片“紅楓樹”“綠楓樹”導入到舞臺中。總結出單擊“文件|導入|導入到舞臺”、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爲關鍵步驟。

其次創建影片剪輯,我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矩形工具創建好“旋轉百葉”的影片剪輯。完成影片剪輯的製作後,讓學生總結出影片剪輯元件的作用和創建影片剪輯的步驟。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影片剪輯的概念和作用。說出影片剪輯是影片剪輯是包含在Flash影片中的影片片段,有自己的時間軸和屬性。總結出創建影片剪輯的關鍵步驟爲“插入|新建元件”、“類型”設置爲“影片剪輯”、在時間軸上創建補間動畫。

最後爲“紅楓樹”圖層設置影片剪輯遮罩效果。讓學生自己參照教材設置完成後,通過巡視指導發現學生製作的過程存在的問題,完成“百葉窗”動畫的設置。總結設置遮罩層的步驟。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並根據教材提示講解完善自己的作品。總結出單擊右鍵、在快捷菜單中設置“遮罩層”爲關鍵步驟。

之所以這樣設計這部分的操作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將影片的剪輯的概念和作用搞清楚,在操作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會操作的步驟可以相互討論,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教師進行巡視,能夠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並且及時進行指導並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三)鞏固提升

在新課內容講授完畢之後,我會設置操作任務:要求每個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作品,其次自由發言,至少推選兩幅作品並展開互評,推薦最受歡迎的作品全班展示。

學生之間誠懇的點評,不僅是對展示者的支持和鼓勵,也是給其他同學借鑑的絕好機會。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活化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體會應用信息技術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打算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我來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總結“百葉窗”動畫製作流程。

課程結束不代表學習結束,因此我將佈置作業:在影片剪輯中添加多個圖層製作“多葉百葉窗”動畫。讓學生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可以讓學生拓展思維,掌握遮罩動畫製作的技巧,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七、說板書設計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叫xxx,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圍繞本節課“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三個問題,從教材、目標、重難點、教學法、教學過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說明

一、說教材

1、《xxx》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國中信息技術上冊第章第節的內容。

本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的靈活運用,是在學生對掌握後的能力提高訓練,激發學生製作出更加精彩的。

2、教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操作練習,熟練使用;

(2)結合前面知識,製作包含的作品。

②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引導、交流與實踐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2)通過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繫生活實際,學習(本課內容,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體驗軟件的一般學習方法和技巧

(2)在協作與交流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價值。

④技能與創新目標:通過本節的學習,體驗信息技術在信息加工、表達、交流方面的優勢。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創作過程中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製作;難點:學生通過交流與實踐操作掌握。

二、說教學法

1、綱要中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當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本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2、本着調動學生感官、直觀教學的原則,多次採用直觀演示教學法。

3、爲了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努力把“探究——合作——創新”的思想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4、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說教學環境:

有白板和電子教室軟件的微機室進行授課,教學課件,學習素材發送到學生機的桌面文件夾。

四、說教學過程:

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課我採用“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協作提高、欣賞評價”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廣播、遊戲、視頻、動畫,等

(二)探究新知:

以任務驅動式展開分層教學。

任務一:屏幕廣播方式演示示範操作過程,讓學生們觀看我我操作過程中作品的變化是什麼?(這樣設計是爲了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訓練學生的觀察力)。給學生分鐘,在學生完成任務後,對操作過程中的問題加以強調、說明。

任務二:如果,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操作呢?在這一環節裏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時必要的補充,完成書中設定的任務。

設計意圖:以學生參與爲標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後互相討論補充,教師總結。

任務三:,這是與學科有關的問題,這個任務我設計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日積月累”後,與同桌交流討論,然後製作演示,適時請幾名同學談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在交流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任務四:我們生活中真實的是這樣嗎?學生回答後,接下來我們共同來學習製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藉助老師的直觀演示學習。

(三)協作提高:本環節是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昇華,是本節課最具閃光點的一環,在這時裏既應充分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又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所以我設計以小組爲單位,在學習了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本組的一件個性作品。

(四)觀摩欣賞:在這個環節裏,我請學生通過屏幕廣播功能去欣賞學生作品,互相看一看,評一評,虛心的學習他人的長處。(目的是爲了達到梳理所學知識,加深記憶的目的。)

作業:以小組爲單位,完成書中xxx練習。

五、說評價:

一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操作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二是在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互評過程;三是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後,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完成自我評價。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0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了視頻編輯的三種常用方法,以及6種常用的視頻編輯軟件。內容的實用性是連接信息知識運用和學生接受操作的紐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本節知識設置合理,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個信息教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瞭解視頻編輯的含義及方法。瞭解6個常用視頻編輯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 能力目標:掌握一種以上視頻編輯軟件的用途及製作技巧。

(三) 情感目標:通過創作——交流——評比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們學習熱情,在操作的同時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學會表達生活的意義。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視頻編輯的含義及掌握一種常用編輯工具確定爲本節的重點;如何培養學生對視頻處理的學習舉和如何選擇編輯工具確定爲本節的難點;

四、說學生

學生求知慾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富有個性,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他們渴望學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術知識。在教學中爲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教法

“作品演示觀摩——教師引導——學生創作——小組交流評選——展示總結”。以“學生參與制作爲主,教師指導爲輔”。

六、說學法:

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狀態,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和學習興趣。

七、說教學過程

(一)活躍氣氛、課題引入

(二)接受任務、自主創新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書籍封面的組成和佈局,掌握封面設計作品製作的基本方法。

2、過程和方法:學習書籍封面設計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圖像形式來表達特定的信息和意義;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設計和製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認真按設計的程序體驗設計和製作的全過程,形成以創意爲重點的設計意識;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緻、整潔和有計劃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以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美,體驗美。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字體、色彩、圖形和編排等設計要素,將需要傳達的內容與作品的形式完美統一。

三、教學難點

學習封面設計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創意、構思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圖像形式來表達特定的信息和意義。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優秀封面設計作品等。

2、學生準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五、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學生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創設情境並導入新課

1、情景設計

師:PPT課件展示圖片(封面和封底)

師: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導入新課

三大要素:文字、圖像、色彩、

師:書籍封面是根據圖書的內容和主題來設計的,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意義的封面。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這本書能否受到讀者的歡迎,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主題封面的設計。(以文字爲主、圖文結合)

(三)任務探究,自主學習

封面背景製作

(1)同學們觀看課本上例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自主學習封面背景製作。

(學生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製作,老師鼓勵,給予評價。

(3)教師演示繪製自選圖形橢圓,修飾圖形(填充顏色、旋轉和翻轉、疊放次序)

(4)學生觀摩後,實踐練習課後簡單習題。

(四)設計步驟小結

1、構思

考慮幾種設計方案,從中選擇最滿意的,或將幾個方案中的優點加以綜合。

2、定稿

確定封面的規格、定位圖形及文字的位臵。

3、製作

圖形的設色或製作,運用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自選圖形的修飾等)。

(五)課程總結,佈置課後作業。

七、課程總結

今天,通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製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揮了創造精神,學會了用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評價作品、創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設計的藝術,很好的完成了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2

 一、 設計理念:

1、 以信息的處理過程爲教學主線,以培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爲教學核心,塑造終身學習的價值觀成爲本課題的教學宏觀目標。

2、 學科整合,多元發展。本課整合了信息技術、思想品德等多類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結合。

3、 尊重主體,轉變方式。學生變被動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4、 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

5、 在體驗感受中學習。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究,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發展個性和與人合作,以及在失敗中找到成功,去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使用的教材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董玉琦和解月光老師主編的《信息技術》,本節課是第七章第一節,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利用PowerPoint創作、編輯的能力,可以說這節課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使靜態的演示作品變爲動態的,即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由此可見本節內容是教材的重點內容,另外也爲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新課標以培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爲核心目標,以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交流爲主線進行標準的描述。所以根據以上的分析及課標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目標:

掌握演示文稿自定義動畫設置的方法。

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互助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通過點評,培養學生鑑賞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信息的處理過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內化信息倫理;

讓學生會恰當的表達思想,在與他人交流和合作中實現資源共享。

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態度,良好習慣,塑造學生終身學習的價值觀。

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1) 自定義動畫效果的設置;

2) 動畫幻燈片對象順序的調整。

2、難點:自定義動畫效果的設置。(原因:是學生在實際操作時較容易出錯)

 五、 教法: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本節課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協作學習法”、“賞識教育法”等教學方法,努力構建探索型的教學模式。

 六、 學法:

由於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創作靜態幻燈片的能力,爲本課打下基礎。再加上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所以,我設計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互評”。

七、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本課以介紹同桌爲主線,在活動中驅動學習自定義動畫效果設置的方法。由於在上一節課學生已經制作了靜態的介紹同桌的幻燈片,我事先對本班一位同學的作品進行修改,設置了動畫效果,進行演示,從而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創設學習環境,設計一個介紹同桌的活動,以學生身邊生活爲例,藉助學生之間的美好友情,從而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開始學習。

2、 協作探究、因勢利導

信息技術的應用逐漸普及,大部分學生在家庭中也接受了或多或少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學動畫效果如何設置時,以左右相鄰的共三臺機器進行分組協作探究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如果發現哪個小組中的學生已經會了,可以讓他當小老師,教其他組成員,這樣可以樹立學習榜樣。如果沒有,教師給予啓發性的示範。

3、 由扶到放,學會學習

由於在上一個環節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動畫效果的設置,所以在教學調整動畫順序時,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經驗在小組內嘗試探索,體會探索成功的驚喜。本環節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挑戰的學習品質。

4、 創作交流,多元發展

當各個小組完成作品以後,安排了展示交流、彙報心得的環節。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審美能力。讓學生得以情感上的體驗,培養學生多元化發展。

5、 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課堂小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和要點。課外延伸到用所學的知識教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八、 教學評價

1、 本節課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了師評和學生互評的方式,通過這幾種方式達到了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

2、 本節課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爲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於動手,敢於創新,課堂氣氛活躍。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3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給朋友寫封信》是在學生學會英文輸入後,對文字輸入進一步的學習。其中的漢字和詞組輸入是以後學習信息獲取、處理以及文字處理技能的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基礎不一,有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鼠標、鍵盤操作不熟練,有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熟練使用相關輸入法輸入文字。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會進行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

②能使用全拼輸入法,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漢字。

③能用詞組輸入的方法快速地“寫”信。

④會保存輸入的文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①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爲今後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通過小組協作和交流,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③通過書信的書寫滲透感恩教育。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全拼、智能ABC輸入法輸入文字、保存文檔。

教學難點:輸入法信息的獲取及理解應用。

【教學方法、學法分析】

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爲宗旨。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爲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爲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儘快切入正題,在新課導入階段,我選用了最簡單、最直觀的一種方式,即讓學生欣賞幾封設計精美的信件。

看,這些書信設計新穎,漂亮嗎?來到新的學校,一切是那麼新鮮,在繁忙的學習之餘,你還記得要好的朋友嗎?你想給他(她)寫封信嗎?如果我們用計算機幫忙,就能寫出象上面一樣既漂亮又新穎的信。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我給朋友寫封信》。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設計精美的書信,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激情。爲新課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2、佈置任務,促使思考:

任務1:在記事本或寫字板中輸入:“How are you?”。

任務2:在你的記事本或寫字板中用全拼輸入法輸入中文:“我愛祖國!”

任務3:用智能ABC輸入法輸入詞語和句子:北京 世界奧運會 臺X是我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設計意圖:任務1是對上節課知識的複習,任務2的佈置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的侷限性,從而激發學習輸入漢字的欲x。

3、提供素材,自主學習:

相關素材:(1)中英文輸入法的切換;(2)全拼輸入法的使用;(3)智能ABC輸入法的使用;(4)智能ABC輸入法提示行簡介;(5)同音字提示框中漢字的選擇與查找;(6)常見漢字輸入疑問解答;(7)輸入法屬性設置;(8)怎樣保存你的信件;(9)閱讀材料。

學生根據任務,從課本或學習課件中獲取所需知識,然後完成任務。老師巡視,對做的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並讓他們充當小老師分組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教師爲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讓他們自己去遨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讓學生在使用信息,獲取信息的同時培養閱讀、分析、理解的能力,讓他們的信息素養得到提高。

4、任務驅動,實戰演練:

任務4:告訴你身邊的同學,你使用的當前輸入法提示行的組成及功能;

任務5:在記事本或寫字板中根據自己的情況,從輸入法菜單中選擇合適的輸入法,給你的朋友寫一封信。

任務6:將你寫的信保存在計算機中。

5、相互交流、體驗成功:

以小組爲單位,先在小組內交流學習心得,然後由小組長綜合本小組意見,在班上交流。填寫交流與評定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他們在交流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生新知構建的協做者。教師爲學生提供自學的必要資料,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合作交流完成對新知的構建。而學生自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獲取,處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完成了對新知的建構又培養了他們的信息素養。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設計成一個個小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形成技能。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藝術字的插入方法,熟練編輯藝術字:移動、字符間距、刪除、環繞、旋轉

2、知道文本框的作用;會進行橫、豎排文本框的插入;會進行文本框的編輯:移動、改變大小、刪除、複製;靈活設臵文本框格式:顏色和線條、邊框與底紋設臵

3、熟練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以達到用圖來修飾和點綴整個版面

4、學會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來製作目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3、通過交流和欣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相互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設置藝術字格式、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教學重點

1、利用藝術字製作標題;

2、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

三、教學難點

設置文本框的屬性。

四、教學手段

機房、多媒體網絡廣播系統

五、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導入新課

1、用基本知識來考考大家:請問一本完整的圖書通常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2、出示課題:製作目錄

(三)講解新課

1、初步瞭解目錄:什麼是目錄?爲什麼要有目錄?有什麼作用?

2、感性認識目錄:

①展示各種目錄樣式

②觀察課本的目錄和課本所給目錄示例

③通過對比修飾與沒有修飾過的目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四)動手製作目錄

1、爲了實現圖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文本框”。

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橫排或豎排

方法二:調出繪圖工具(視圖——工具欄)

2、文字的“複製與粘貼”

選定——Ctrl+C(複製)——Ctrl+V(粘貼)

3、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

4、插入藝術字

5、插入圖片

6、整體美化

(五)課堂小結

1、總結本節課內容:本節課學習了作文選中目錄的製作,主要學習了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的?的使用,以及藝術字、圖片等的插入,美化文本。

2、佈置課下作業。

國中信息技術說課稿15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藝術字。

本次說課,我將分三個單項對大家進行介紹,它們分別是: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以及教學過程。

首先,我將對教材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3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這節課是整個計算機實訓教學word部分的第4節內容,在前幾節課學習瞭如何使用WORD輸入短文、如何對文字、段落進行美化以及如何插入圖片的基礎上,我們本節課的任務是如何用藝術字使word文檔變得更加生動漂亮。所以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爲學生全面學習WORD和培養計算機操作能力打下了基礎。

根據計算機實訓課的要求、結合課本教材,我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他們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使學生掌握插入藝術字的方法,學會調整藝術字並熟悉藝術字工具欄中按鈕的功能及用法,這將是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

在能力目標方面,將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慣,爲他們以後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念以及創新意識。

這樣的目標設計,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目標,體會情感目標。

在瞭解了教學目標以後,讓我們再來看看本課的重點、難點部分。

學會插入藝術字的方法,是用藝術字美化word文檔的基礎,所以我將其確立爲本節課的重點。

由於藝術字工具欄上的按鈕多,學生不容易記憶掌握,所以使學生正確使用“藝術字”工具欄上的工具按鈕來編輯藝術字,將是本節課的難點部分。

以上就是我從3個角度來對教材進行的分析。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次說課的第二個部分,即教學法分析部分。

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將使用到的教學環境和教具分別包括有:計算機網絡教室、投影儀,word軟件,以及我製作的一份多媒體教學課件。

現在教育理論提倡,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採用了激,導,探,放,的方法,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由易到難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實踐操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並放手讓學生應用知識去大膽創新。

學生作爲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課堂上我注重實踐操作,給學生提供活動的空間,引導他們自己在活動中發現,在實踐中感知,體現出了做中學,學中做,探索實踐中學,學後嘗試創新的思想。

整節課,爲了體現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序和時間安排:

複習舊課,創設情境,引入新課4分鐘;講授新課、任務驅動,指導實踐35分鐘;展示作品,歸納總結3分鐘;佈置作業,課外延伸3分鐘。而在這其中,新知識講授與課堂實踐將是交叉進行,這樣安排教學時間主要是爲了到職業學校實訓課所要求的老師精講課學生多動手的目的。下面我就以教學過程當中這4個環節爲主線,配合本堂課的教學課件,來講解本節課的具體實現。

1、複習舊課,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用課件展示上堂課學生完成的一份較好的圖文混排的作業,一方面對其表揚,曾加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並鼓勵大家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作出更好的作品。另方面,藉此複習上堂課圖片的插入、移動及大小調整等操作方法,爲接下來的新課講授和第一個任務的提出做鋪墊。

然後再展示一份在剛剛學生作業的基礎上,用藝術字將其標題做部分改動的Word作品。前後兩個作品同時呈現在同學面前,從視覺上給學生衝擊,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藝術字的美,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了學生學習藝術字的興趣,學習變被動爲主動。教師此時點明本節課的課題。

在成功引入課題過後,進入

2、講述新課

知識點一:藝術字的插入。

我用課件打開第一個任務,這個任務是在上堂課作業的基礎上插入藝術字並調整好它的大小位置。

老師首先用課件演示藝術字插入的操作步驟、、、、、、再大家清楚操作步驟後,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將上堂課學習的圖片插入方法與藝術字的進行類比,發現他們的相通點,然後請一位同學上臺照圖片的操作方法嘗試地移動並改變藝術字的大小。這時臺上臺下同學容易引起共鳴,大家一起探討,解決問題。通過老師和同學的演示,大家早躍躍欲試。這時,老師要求學生用剛剛所學的藝術字的插入、移動及調整大小的知識完成課件裏的“任務一”。在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時候,老師在每個機位進行巡視,對學生做個別輔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進行知識遷移、動手實踐,自已獲得並鞏固知識,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並突出了教學重點)

知識點二:藝術字編輯

當學生們差不多做完了的時候,老師用課件打開任務二,將任務二和任務一的作品同時展現在學生面前。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回來。讓學生說說他們的看法:他們通過觀察任務二的作品在任務一的基礎上做了些修改,變得更豐富、生動了。

老師這時用課件總結出三處變化,並向學生分別演示達到這三種效果的操作方法,如何用工具欄編輯藝術字形狀、字體和顏色。(這三種效果的操作比較有代表性,目的是通過對此操作的講解,使學生對“藝術字工具欄”的打開及按鈕應用有初步認識,先弱化教學難點)

接着就讓學生在機器上動手完成任務二。學生將剛接受到的知識及時的進行實踐,有一個接受-實踐-感知的過程,從抽象到具體,對藝術字工具欄的應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

能力拓展

利用一個“對號入座”的遊戲調動學生對“藝術字工具欄”其他按紐的瞭解興趣。

用課件展示出一個基本的藝術字樣和把它“變臉“過後的幾個不同形態的藝術字樣。向學生介紹(指這後幾個字)這幾個樣式的藝術字,都是用這個工具欄裏的按紐“變”來的,讓大家把通過完成“任務二”所具備的知識,對“藝術字工具欄”的其它按鈕進行嘗試,試試找出誰“變”誰,將他們對號如座。

並鼓勵他們用今天所學到知識在自己剛剛的作品基礎上進行創新,完成任務三。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通過互相討論和自己的積極探索,主動發現新識,突破了教學難點)

3、評價,小結

學生大部分完成任務後,進入第三個環節-評價小結。我選三個作品在投影上展示,並讓同學欣賞評價。

然後利用課件梳理知識點,揭示遊戲答案,歸納“藝術字工具欄”哪個按鈕是哪些功能,再次強調正確應用藝術字工具欄編輯藝術字是本堂課的難點部分。

(本環節設計意圖是通過作品展示評價讓學生接受更多新的、不同的思維,在動眼觀察、欣賞、評析中提高鑑賞與評價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歸納總結更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整堂課我通過第一個任務強調教學重點,通過第二個任務弱化教學難點和通過第三個任務突破難點,最後通過總結再次強調難點部分。學生在完成這由易到難的三個任務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4、課堂布置作業,課後拓展

最後,進入佈置作業,課後拓展環節。伴隨着輕柔的音樂我把課件做成翻書的效果吸引學生欣賞幾份有漂亮藝術字的word排版作品,讓他們在聽覺和視覺上放鬆的同時接受啓發,拓展思維,這時老師請學生展開想象,利用本課所學到的技能,在下堂實訓課設計出這樣一些更有創意的藝術字來,交給老師。

這樣的設計是爲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在鞏固加深本節課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

以上就是我從教材,教學法,教學過程三個部分進行本次說課的全部內容,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情境和任務驅動相融合,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學習,給他們多一些求知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動手、重操作重應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感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