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課程,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改革以來,將信息技術考試改爲網上統一考試,不僅提升了信息技術課在中學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這也對我們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挑戰。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別。從對高一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對於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比其他學科要高得多。但無論是我們的教學內容還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學生都不太滿意,反映出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還很不理想。一是教學內容上,衆口難調,二是教學方法上,感受不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參差不齊,使教學內容難以適合每一位學生;學生喜歡操作性強的東西,而對教師教授的理論性內容不大感興趣;學生喜歡自由自在的學習和遊戲,對於教師安排的任務缺乏完成動力等等。如何才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一定的信息能力以解決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問題,適應社會的需求呢?這需要我們教師花更大的努力,不斷探索,找到一套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一個學期的教學以來,我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活用教學形式,

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課堂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是"學"跟着"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後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於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而對於像《計算機的基本操作》、《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等簡單的知識內容我則採取了自學和學生獨立製作的方法,儘量做到“精講多練”、“學生講,輔助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等方法。在最後的作品展示課上,同學們積極思考發現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並能通過觀看其他優秀作品找到完善之法。對學生作品,應多鼓勵、欣賞、讚揚學,讓學生體驗成功感。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氛圍

推進分層教學因爲農村中學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基礎較好,有的學生基礎很差,基礎好的學生,在老師還沒講完時就會操作了,而基礎差的學生總是害怕操作,不願意動手。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於是,根據學生實際,每班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基礎好的先掌握的同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瞭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巧妙設計教學任務

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於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分解爲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後,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出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嚐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聯繫生活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對於計算機教學,一定要聯繫生活實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如:學習Excel軟件時,我用到了數據蒐集的方法。在有了兩節課的學習的基礎上,我動員同學們製作一份《個人消費統計表》,分析自己的生活費都花在了什麼方面,哪些方面是可取的,哪些方面是不應該花消的,然後計算出總開支。在這個數據的蒐集過程當中,同學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關注自身的生活消費支出,從文具、伙食、交通、其他方面的費用入手實事求是地、認真地製作了《每週個人消費統計表》。完成了表格的數據計算,並且有的同學主動算出各個方面所佔的比例。教材上的知識的到充分的發揮,還有的同學給表格加上了生動的圖片或者是美麗的背景圖片,從而結合了前面所學的在文檔中插入圖片的知識,完成了表格中圖片的插入和背景的設置,完美了表格的界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數據出來後,課堂上同學們還互相比較誰花的多、誰最節省,認真分析那裏的是該花的、那裏是該省的,然後制定出一份《日後花費計劃清單》。從這樣的一節課中,學生學習到的不僅是簡單的“Excel製作表格”,還包括了多個軟件的綜合應用,涉及到一個操作技巧在多個軟件中的不同使用,達到共同的目的(圖片的插入和背景的設置),修飾美化版面。他們不僅深入地掌握了該項操作的技巧,還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通過本次課的學習,真正讓學生們成爲課堂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從而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的教會了學生們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並給出分析結果的能力,可謂收穫頗豐。

  五、加強教學評價

多肯定學生教學評價一般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較多,特別是在學生自由創作過程中,我們對於學生的活動給予恰當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掌握教學內容,達到良好教學效果。也使學生更客觀地評價別人的作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活動中都能有所發揮和創新。

作爲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總體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爲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在中學階段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已經勢在必行,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學校目前正在着手在各科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互動性的特點,讓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選擇吸收新知識,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摒棄了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選擇,我喜歡”。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有着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

一、整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學習生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而且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二、整合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諮詢者,學生則是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運用任務驅動原理,將學生置於網絡的海洋中,給學生布置一定任務,學習的目標和任務一旦明確後,學生會積極地、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獲取信取、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整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新課程中特別提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語文教師在教學一般文章時可能對信息技術的依賴不大,因爲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語言來創設情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情感的目的,但是有些課就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來創設意境,比如,有圖片,有動畫,有音樂等等有使內容更加形象逼真,使學生在對語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情感得到培養、豐富和昇華。

我們作爲培養跨世紀新人的老師,要在這一領域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爲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筆者在交流時發現,信息技術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即認爲:信息技術基礎部分,教材比以前有很大進步,內容豐富,涉及知識面廣,與學生學習、生活結合密切,許多內容都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可是當課程進行了一半時,就我的見聞,一線教師普遍反映這個課更難把握。 面對新課程我們該怎麼辦?很多東西都需要我們自己摸着石頭過河,同時一步一步總結經驗教訓。 在新課程開始前,我曾研讀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學習指導綱要,並撰寫了《試論信息技術課的技術定位》一文,對新課程的定位和培養目標進行了初步探討,下面就以兩個結論開始本文。

信息技術課的課程定位: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中,把課程分爲學術性課程與技術性課程。技術在新課標八個學習領域中是一個基礎的學習領域,而信息技術是其中最能反映先進科學技術的課程,這是信息技術課在新課程體系中的基本定位。信息技術課的培養目標:信息技術課是技術課,目的是培養學生技能。 同時這種技能不是計算機本身,而是使用計算機去處理信息的技術和能力,是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必備技能。高中的信息技術課不是專業的計算機課。高中技術性課程與學術性課程協調配合,最終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適應信息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我認爲認清本學科在新課程中的地位,和本學科的培養目標非常重要。他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教研的根本指南。

根據以上的定位和培養目標,結合現階段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談談反思。

一、 抓住核心內容,把握好教學難度。

信息技術基礎部分涉及內容多,如:程序設計、統計圖表、視音頻編輯、信息的集成、圖像數字化加工、文本信息的加工等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內容。涉及軟件也非常多,如:Word、Excel、Pointpower、Visual Basic、Acdsee、CoolEdit、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Flashget等幾十個軟件。比如Vb過去是用一個學年的2/3時間來學習的,word過去是用1/3學年學習。如果還用過去的方法,按照過去的難度一步步來教,其他不說,就時間上顯然不夠。如果簡單降低難度,每個內容、每個軟件,都走馬觀花一樣,讓學生隨便用用,淺嘗輒止,則顯然實現不了教學目標。我認爲可以採取的策略是,核心內容不降低難度,而把一些細節部分一筆帶過,我稱爲“忽略技術細節”的策略。

二、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建立好的幫助系統。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性的發揮非常重要,一定要避免教師滿堂灌,要啓發學生多思考,多討論,多嘗試,多動手。不能以講代思,不能僅僅讓學生停留在照貓畫虎的模仿層次。

舉例:Excle中的圖表加工。這裏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用直觀的、形象的圖表去表示數據。因此教學一定要圍繞讀懂圖表,並在此基礎上學會選擇合適的圖表去展示數據信息來開展。我認爲這個圖表應該先在頭腦中建立,然後纔是通過工具(計算機、Excel軟件)來幫助分析和表達某種信息。 就要求教學中分析數據處理的需求,組織討論,加強引導。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還要特別注意幫助系統的支持、小組協助的培養,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學習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幫助系統的支持,我認爲在教師備課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爲新課程內容面廣、難度大,如果沒有很好的幫助機制,僅僅靠老師主導課堂,學生必須跟教師走,那樣的學習一定是低效率的。幫助系統可以是文檔資料、網頁鏈接、動畫、錄像、還有教材的使用等。檢查自己有沒有好的幫助系統,只要留心觀察完成任務階段,學生是不是一直舉手詢問就可以了。如果一堂課下來,自己累得疲於奔命,恨不得分成三頭六臂去解決學生各種各樣的簡單問題,這不是學生笨,這是自己幫助系統沒建好。

高一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任務驅動教學法爲信息技術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下面我以高一必修中的網上搜索爲例來談談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主要問題:

1.任務設計不能緊貼當前社會熱點,如書上的搜索是讓學生搜索“大風車”的相關信息,學生不是很能提起興趣,我在後面班級教學中就改爲搜索和周杰倫有關的信息,學生主動參與性明顯加強。

2.任務實施不能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完成任務要求都一樣,這樣有的同學很快完成,有的卻無法完成。原因是學生處理信息技術能力,對計算機熟練程度都有差異。我在後來的教學中採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所有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有所提高,共同進步。

3.各個任務之間相對較獨立分散,連貫性不強。如書上第一個任務是普通檢索體育類圖片,第二個任務是高級檢索有關“大風車”電視節目的網站。我在後面的教學中採用第一個任務搜索周杰倫圖片,第二個任務高級查找周杰倫新歌專輯,並讓學生設計一個介紹圖表,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習效果也顯著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