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6篇[精選]

文化2.7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讀後感6篇[精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一本好書,走一段旅程;品一杯清茶,悟一段人生。

——題記

在暑假輕鬆的四十多個日夜裏,我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在夏蟬聲中合上算不得厚重的書頁,眼前卻又浮現出先生那在祖國乃至世界大地上行走的瘦弱卻如竹般挺拔的身影,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文化苦旅》記述的是什麼?是美好壯麗的河山?是千年歷史的印記?是旅遊觀光的雜感?不是,或者說不全是。未翻開這本書時,我期待看到的,是先生關於祖國名勝的評價;翻開這本書後,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膚淺無知。曾聽過這樣的評價——“餘秋雨先生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的確如此,先生他,是懷着對祖國文化與河山的熱愛,以山水景物爲依託,憑藉着自身淵博的文學與史學功底,用濃厚的筆墨,抒寫文化的靈魂以及人生的感悟。

文化苦旅,這不僅僅是一段旅程或一本書,不單單是幾處古蹟或歷史印記,它對我而言,或許用“諄諄教誨”來形容更爲合適。畢竟,有多少人會像先生一樣在參觀文化古蹟時,思考它們的故事,思慮它們的未來呢?日益殘敗的莫高窟,讓我感受到文化毀壞的悲痛;熱浪中的沙原隱泉,讓我明白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狂風飛塵中寧古塔,讓我看到了流放文人的不屈文化之魂;神話般的都江堰,讓我感慨着古人的智慧與文化的力量……跟隨着先生的腳步,品讀着先生的文字,同先生一起用獨特的視角和眼光去觀賞文化古蹟,我的視野不再狹隘,我看到的不只是風光的壯美,還有民族文化被棄之一旁的悲痛與不甘,這近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卻又有着強大到振奮人心的力量。這絕不同於我平日裏看到的小打小鬧、無病呻吟的“輕鬆”遊記,它是一部文化的史詩,卻又是文化的無聲求救。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秋雨先生的自序。是的,怎能輕鬆瀟灑,在每一段旅途的輕鬆外表下,包裹着的分明是千年歷史的沉重。在《文化苦旅》中,先生教會我們的、展現給我們的,是一顆民族心,是一抹民族魂!先生用淺顯易懂的人文歷史景觀,來訴說辛酸沉痛的文化故事,用以喚醒我們沉睡已久的靈魂,讓我們感悟中華文明的壯美與不易,銘記歷史深刻的教訓,將中華民族之魂永儲心間!

如今是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中華人民講求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看似關係不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不能將強大的民族文化之魂永儲心中,又如何讓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如果我們不能將優秀的歷史底蘊藏入心間,又如何促使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如果我們自身沒有保護、發展中華文化的自覺,又如何繼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中華優秀傳統?因此,在合上書卷後,我們更應將書本的文字轉化爲實踐的精神動力,讓文化的精神指引前進的方向,將秋雨先生的“苦旅”繼承下去、發展下去。

行走在中華神州的大地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發展社會主義的精神,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這便是我們當代青少年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3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爲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因此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爲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因此,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己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着對青年人爲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爲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爲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爲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這裏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可以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纔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裏。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近代戰爭炮火、近代戰爭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文明的一直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這裏,我也可以發覺其實在苦中也可以尋求快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生活,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地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作者先從自己的童年與家鄉開始寫起,寫到家鄉的牌坊與國小,寫到那些堅貞的女子,從文中可以感受到那其中濃濃的純潔與堅貞,她們有着高尚的貞節,有着十分高貴的品德。文中還提到國小時的那種濃厚的師生情。最後寫到國小後的離別,從而自然地拓展到了童年以後的更深的區域。

接着轉到了祖國的河山。作者介紹了中國的地理上的三條天地之線,也是分界之線,從大的方面介紹了中國基本的地理形勢,以及朝代歷程,寫到了歐洲人十六世紀後跨海對世界文明的毀滅。當然也毀壞了中國文明,從作者的字句可以看出作者內心中那隱隱的悲痛,對祖國山河的摧殘之嚴重,可以清楚的`看出作者對那段歷史的傷心以及對侵略者行爲的憤怒。

從廣闊的山河過渡到了一些景色。其中一些包含作者的悲痛,一些包含了作者的讚美。悲痛中國近代的慘痛歷史。《道士塔》中寫到了王圓籙用三十英鎊把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賣給斯坦因,這着實使人心痛,那可是敦煌莫高窟藏洞的稀世文物呀!更令人可氣的是,居然是一箇中國人幫助他完成的,而且這個蔣孝婉居然還爲這一次幫助外國人盜走自己祖國的文物而洋洋得意。爲什麼會出了這些敗類呢?這怎能不令人心痛呢?從字裏行間,我看到了作者的心在流血,整個中華民族在流血,整個國家在流血,每一個人的心都在流血。這是一種偷盜式的掠奪,是一種不公平的掠奪。但是這場掠奪的成功竟然取決於兩個中國人,對此,我們還能再說什麼呢?更痛苦的是祖國呀!

文中還寫到了清朝時期的文字獄以及它敗落的歷史。清朝時中國的最後一個朝代,也是歷史上最屈辱的朝代。清朝時期大規模的製造文字獄,殺人與流放是常事。他們的這一舉動,使多少文人逝去,使多少文化界的精英逝去,又使中國文學界遭到了多大的打擊,中國的文學有多長時間的發展停滯,甚至倒流。文學界的一顆顆巨星墮落了,文人們已經沒有獨立的思想。他們就像是死了的機器,無論對錯,都成爲只會效忠朝廷的“死人”,從而造成了“中原名士半遼陽”的慘痛局面。流放地衆多中的最惡劣的一個寧古塔,是一個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其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而且流放株連規模十分巨大,全家,甚至全族。處罰之重,到了完全離譜的程度。這又造成了多少歷史的悲痛,文化的倒流,從而造成了清政府的腐朽落沒,爲後來中華民族的衰敗埋下了嚴重的禍根。

這是一段令所有國人恥辱的歷史,是一段十分黑暗的歷史,更是一段可怕和悲痛的歷史,我們應謹記歷史,銘記那些悲慘的教訓。

接着,便是世界級的大文豪蘇東坡。他因爲太有文采而遭小人嫉妒,而受人陷害,皇帝卻聽信讒言,順從小人,只有一小部分人敢爲他挺身而出,替他道出屈辱。

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皇帝親小人,遠忠臣,從而造成了一個文豪的辱屈。這是一段黑暗且可怕的中國歷史。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中國文化史被牽進了深淵,許多文化大師捆押在被告席上,小人們卻得意洋洋。

接下來,便是中國歷史的驕傲了。都江堰、喀什等一系列的歷史爲中國歷史留下了光彩的一筆,它們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國歷史的光輝,尤其是在與其他文明的比較中,胸中突然燃起一種爲中華民族的自豪之情。只有中華文明得到了保留。

閱讀《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歷史的悲慘,但更多的是它的光輝燦爛。我們應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發揚中華文明,爲祖國創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

——題記

瀟瀟灑灑地走了迴天涯,讓山山水水留下了點自己的足跡。你說它苦,它苦中有樂;你說它樂,它樂中帶苦。用旅程修飾筆下的文字;用時間磨礪人生的滄桑;用回憶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說希望筆墨留下的痕跡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希望如此,可卻說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於是,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着一個繾綣的夢想,誠惶誠恐地開始踏訪着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像那海灘上一地的細沙,風過,沙動。潮退後,依舊是原來的樣子,可留下的,還有海的味道。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邈遠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有過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地冥想,有過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語,更有過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峯塔廢墟之中。他常常笑語,這是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或許,又是還了他兒時的一個陳舊的夢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他不得不承認他無法不老,但是至少曾經還像這般年輕的大膽。無論是他筆尖之下那揚揚灑灑,絢麗多彩的文字,還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帶苦澀的旅途,對我來說,都充滿着無盡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僅僅是我一個。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裏纏綿了千年,只爲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纔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當你真正融入這山水畫、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你會迷戀上她千種萬種的風情。陽關蒼茫的白雪,廬山迷濛的霧靄,蘇州精雅的林園,吳江淒冷的落葉,你與它們交融在一起,然後發現自己會無端的動容。交織着老屋的回憶,夾雜着對風景無限的感懷,也許再當你靠在殘破的古老城牆之上,你內心裏,會少一些對着殘垣斷壁的悲涼,更多的是,對久遠歷史的讚歎和對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緒是不止的,我看出來了。每一次臨別時的不捨,全都精巧地隱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爲之中,他是怕再寫下去,便很難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書,怎夠抒發他無窮的感懷。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記憶,早已蓋過他口中所說,所嘆的苦澀。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賞的理查德教授一樣,像頑童一樣舉着雙手,引吭高歌。於是,文化的精魂,和着風,和着陽,和着腳印足跡,釋放出它無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有些記憶,從不曾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