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關於文化工作計劃彙編七篇

文化1.38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工作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文化工作計劃彙編七篇

文化工作計劃 篇1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內涵之一,爲全面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人文管理,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特制定xxxx年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以校園文化建設爲導向,以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爲目標,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整體提高,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促進學校整體工作再上新臺階,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1.加強禮儀文化教育,營造師生互尊互愛的良好氛圍。

2.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3.加強室內文化建設,構建師生良好的工作育人環境。

4.抓住重大節日,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愛國、愛社會主義、愛學校、愛家鄉的教育。

5.廣泛開展文體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校園中的人文關懷。

6.辦好校園報《放飛》

7.有計劃地在校園花池,種植原地種植、栽植花草,樹木。

8.設置心理諮詢室,全面開展心理諮詢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9.組建各種形式學生興趣小組,組織小製作、小發明比賽和科普作品展覽等活動,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和無窮的科技魅力,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

三、實施措施

1.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禮儀文化教育

政教處將進一步規範禮儀教育常規,要結合學校實際,不斷補充和完善學生禮儀教育條例,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校報的載體作用,大力營造禮儀教育的良好氛圍;要建立禮儀教育的監督機制,設立文明禮儀教育監督崗,切實糾正禮儀教育的不良行爲,要建立有效的禮儀文化教育考覈機制,通過有效考覈切實加強禮儀文化教育。

2.進一步加強室內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師生學習工作環境。

xxxx年室內文化的重點是補充教師辦公室文化,完善教室文化、實驗室文化和體育室文化,音樂室文化,美術室文化,微機室文化,突出做好各室文化建設工作。

3.抓住重大節日,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政教處、少先隊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日,有針對性、主題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並通過此活動來激發廣大學生愛學校、愛老師、愛家鄉的熱情。

4.大力開展文體活動,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良好的文化活動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着積極作用,爲此,少先隊在做好重大節日文藝匯演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具有健康意義的、生動活潑的文體活動,開展定期考覈制度,並做爲文明班級考覈的主要依據之一。

5.有計劃地載植花草樹木,建設綠色校園。

總務處以“綠色學校”爲挈機,結合“綠色學校”創建的要求,並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詳細的栽植樹、種植計劃,要以種花草樹木爲目標,栽種花草樹木,既要體現經濟原則,又要體現美觀校園的原則,努力發揮了花草樹木的育人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各室、各班級要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爲xxxx年校園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爲宗旨,以校本校本教研爲載體,通過集體備課、課堂展示、交流研討等方式改進教學行爲,以提高教學效益爲主要研究內容,力使本學期工作教研常規化、有效化、特色化,切實發揮專業引領的功能,努力提高我校國小部各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研提高基礎學科的教學質量。

2.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養過硬、團結協作的教師隊伍。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爲學生創造學習和展示的舞臺,挖掘學生的潛能。

4.抓好文體工作,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三、主要工作:

1.師資建設,提高教師素養。

(1)繼續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和學習,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創造教師走出去學習的機會,利用與晉江二小等十七所協作校聯研的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3)採取“師徒結對”“青藍工程”的形式,共同提升我校教師的教研教學水平。

(4)通過“每週一詩”等形式,促進教師提高書寫鋼筆字、粉筆字和毛筆字的質量。

(5)推薦相關業務書籍給教師閱讀,或推薦優秀課實錄給教師觀看,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2.規範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規範常規檢查。本學期的常規檢查將設計教師自評表及教研組長評價表,從計劃、總結、備課、批改作業、聽課、讀書筆記等方面檢查教師常規材料。

(2)規範導學作業。本學期語文數學都使用導學作業代替練習冊作業,但要求設計作業必須做到質量兼顧、全面考慮每一位的學生的需要,作業既要有基礎題又要有提高題,要做到減負不減質。

(3)規範課堂面貌。本學期將重點規範學生課堂言語的表達、要求表達清楚、明白、完整,學會傾聽別人的表達,要求要用心傾聽別人的說話、養成邊聽邊思考邊記錄的好習慣。

3.開展豐富的學科活動,提高學生素養。

(1)重視抓好學生寫字教學研究,規範學生的寫字姿勢,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本學期,將結合工作檢查中的學生作業,調研各班的寫字質量。

(2)繼續推行“好書伴我行”活動,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倡導“書香校園”的文化建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課加強閱讀指導,閱讀知識競賽,推進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本學期,語文教研組計劃於第8周舉行“《弟子規》誦讀大賽”,第13周舉行“低年級漢字聽寫大賽”;數學教研組計劃於第7周舉行“數學計算能力比賽”,第14周舉行“趣味數學”。

4.加強教學教研,向教研要質量。

(1)以書香帶動教學。教師沒有豐富淵博的知識、紮實教學理論引領不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要求教師響應學校提出“讀書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認真閱讀有益於教學的書籍,及時寫好讀書筆記,以此才能保證上課、寫教學論文、教育隨筆有充分的理論依據,以豐富的知識充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質量。

(2)以小組合作學習推動課堂教學建模。聚焦自主學習,構建學導型自主學習課堂,讓教師的講堂變爲學生的學堂。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單位時間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5.狠抓畢業班工作,樹立學校良好形象。

本學期畢業班工作將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畢業班教師要儘快授完課程,保證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復習。畢業班教師要發揚虛心請教的精神,收集和共享複習材料,遇到教學困惑要虛心請教老教師,爭取本屆畢業班都能取得最好的學業成績,樹立慎中的良好形象。

一指導思想

依據“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以提高質量爲重點”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爭創國家級示範校爲契機,認真落實學校關於新學期教學工作的要求,積極探索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新思路,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強教風學風建設;以課堂教學爲抓手,以技能大賽爲推手,強化過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學業務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在新形勢下上檔次,上臺階,實實在在爲國家和本地區培養出更多的實用技能型勞動者。

二、主要工作及具體措施

(一)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師德建設,倡導愛崗敬業奉獻精神。

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建立師德常規教育學習制度,在不斷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爲畢生的事業追求,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自覺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樹立教書育人先進典型,大力宣傳表彰,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和激勵作用,弘揚高尚師德,倡導愛崗敬業奉獻精神。

2.加強師資培訓,促進教師業務成長。

①加大對專業教師的培養力度。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學習,強化專業教師技能培訓。切實有效地加強提高教師技能水平和實訓水平。利用學生就業後專業教師的課程相對較輕的契機,讓教師走進實驗室,和各專業學生競賽隊一起參加學習和培訓,打造一批能吃苦耐勞、技術過硬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形成以專業帶頭人爲首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和教學新秀爲後盾的專業教師梯隊。

②搭建教師交流、學習、提高的平臺。本學期教務處將組織各專業各學科教師參加省、市、區各級教研活動和考察學習活動,搭建教師快速成長的平臺,以此提高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③強化專業教師技能培訓。教務處將創設機制,形成氛圍,引導教師崗位練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也爲全市、全省專業課師生技能競賽作準備。

3.探索教學業務督導的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①教師座談。教務處將不定期的組織各個專業的教師座談,瞭解教師的教學需求、思想狀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妥善處理。

②教學績效的檢測評比。本學期教務處將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師教學績效的檢測評比方式,通過“課內比較學”活動,督查聽課、現場測評、學生評教評學、業務抽檢、業務考評等多種方式加強教學督導管理。

③“課內比教學”活動。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參加“課內比教學”活動,每位教師必須至少講一節公開課,每節課必須有教案,有總結,有教學反思,有評課記錄。通過聽課、評課,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選出優秀教師參加區級、市級教學比武,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教學常規管理

1.加強常規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①狠抓教學計劃的制定與落實,切實保障教學工作有序進行。

教學計劃統率着整個教學過程,是指導和規範教學行爲的標準,也是教務處檢查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爲此,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制訂好各學科教學計劃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各任課教師在做學科教學計劃的同時,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取捨,確定重點和難點,以增強計劃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做到有計劃可依,有計劃必依,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學期,教務處將繼續抓教學計劃的落實情況,採取隨堂聽課、期中、期末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來檢查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

②加強教學過程管理,規範教育教學行爲。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本學期將着力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管。

嚴格教學紀律。教師必須嚴格按課表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堅決杜絕曠課現象,做好課堂巡查、教務日誌和班務日誌的記載。對遲到加強課堂教學質量管理,堅決杜絕教師講課的隨意性和課堂組織失控現象,禁止上課期間學生隨意進出。

加大對聽課檢查的力度。教師每學期累計聽課不得低於10節,教務處及時檢查登記,以避免出現作假現象。

加大教學工作的檢查力度。隨機(事先不通知)抽查教師到崗、授課情況,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並做好記載,提出改進措施;同時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如隨機抽查各班課堂紀律情況,記載檢查情況,及時反饋,並作爲學期結束考覈的依據之一。

加強專業課教學的管理,規範專業技能實驗實訓教學。各相關專業技能教師必須按照實訓項目進行實訓和考評,嚴格按專業計劃組織學生實訓,保證進度和質量。

2.以教研組爲陣地,開展教科研工作

①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科研優勢,提高教科研活動在教研組工作中的份量,使教科研活動制度化。各組要按照教務處的要求及安排,使各項活動落到實處,做到按時準時、保質保量、不走過場。廣泛開展讀教育名著、專題研討、教師論壇等一系列學習交流活動,在做好讀書筆記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教師參加教科研。積極撰寫論文並向正式刊物踊躍投稿、公開發表,或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積極參加國家級和省市級課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②教研組長應積極指導本組教師開展的各項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做到定地點、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並且有活動記錄。

③加強聽課評議制度建設,要求及時做好聽課評議記錄,並交教務處備案。

④繼續組織教研組外出交流學習活動。

⑤教研組着力進行立足於課堂教學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活動,切實把教研組辦成教研氣氛濃厚的學術陣地。

3.狠抓學生技能競賽,充分突出職校生以技能爲本的原則。

①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組織各教研組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組建專門的技能大賽班,安排專業技能過硬、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包班輔導,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在學生中形成“重技能學習,以學好技能爲榮”的良好氛圍。

②要像抓大學聯考一樣抓競賽,學期初要完善各項目競賽計劃的制訂,學生的.選拔,重視競賽的輔導過程,爭取師生競賽成績比往年有較大的提高。做到每項競賽期初有計劃、訓練過程的記載及檢查落實、後期有模擬、總結及反思。

③組織教研組開展校內學生的競賽活動。通過組織較多的校內比賽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發現優秀學生,爲技能大賽出成績提供有效保障。

④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根據專業技能目標和大賽要求制訂相應的輔導計劃表,切實提高學習效率,使第二課堂活動成爲打造品牌專業,培養精品學生的平臺,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服務。

4.加強高三升學班教學管理,積極組織複習備考工作。

①加強高三年級三個升學班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並想方設法蒐集信息,積極指導相關教師做好複習備考工作。

②組織好高三年級升學班二月和四月調考和成績分析工作。

③組織好高三複習備考和大學聯考考試工作。

5.強化服務意識,做好教學輔助工作。

①認真加強對考務工作和學生成績的過程管理,規範學生的補考工作,組織好期中和期末考試,積極參與國家級示範校創建工作。

②按iso9001質量管理要求,認真細緻地完成檔案資料整理、信息收集上傳和後臺數據填報工作,及時上報相關表冊或數據。

③做好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創建成果的鞏固工作,進一步做好推普工作,爭創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提高全體師生文明程度,提升學校品位,擴大辦學影響。

文化工作計劃 篇2

文化工作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發展社區的文化事業,加強思想文化陣地的建設,繁榮基層文化生活,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思想爲指導,緊緊圍繞當好建設現代化**花園城市的主力軍和管理城市、服務市民的主人翁兩個目標定位,結合本年度'創建江蘇省和諧社區'各類指標要求,不斷優化社區文化資源配置,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參與與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深入開展社區文化工作,不斷提升社區的文化品味;加大文化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和文藝、體育骨幹隊伍的培養,使社區文化建設健康、有序地發展,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

二、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羣衆業餘生活

社區堅持以人爲本,不斷探索文化活動的新形式、新內容,服務大局,創新載體,積極引導和提倡全社區居民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健康向上的各類文體活動。

1、組織居民開展各類健身活動,針對各種實時節日舉辦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如'元宵節猜謎'、'三八婦女節遊藝會'、'中秋鄰里納涼晚會'、''濃濃重陽情茶話會'等等。

2、定期開放社區圖書室,因地制宜,結合社區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添適合的活動項目,豐富羣衆文體娛樂生活。

3、暑期組織青少年開展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課外生活,學習生活中的知識,在實踐中讓青少年們學會自強、自立。積極鼓勵居民熱情參與,以此來活躍社區文化,陶冶居民情操,從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養。

三、創新活動形式,不斷改進工作方法

以加強對社區成員的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文化氛圍爲己任。鞏固'一二三'家庭讀書工程,鼓勵'一二三四五'家庭文化工程。

同時,不斷創新載體,豐富羣衆業餘文化生活。利用社區的多媒體設備,定期開設'電子戲院''電子書場',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信息時代的魅力。

組織開展好市民文明學校活動也是繁榮社區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社區市民文明學校將有計劃地每月開課一次,做到有授課老師,有市民簽到,對市民培訓有計劃,有小結。使社區上下形成一種學而向上的學習氛圍。

新的一年新的打算,新的一年新的實踐,社區文化作爲社區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根據時代的變化與要求,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創新方法,更好地發展社區文化,繁榮社區文化。

文化工作計劃 篇3

爲更好地開展我局創業服務年活動,加強新時期文化機關作風建設,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今年1月19日市政府全體會議暨機關效能年活動總結和創業服務年活動動員大會精神,制定《20xx年文化局深化機關作風建設計劃》,明確了20xx年我局機關作風建設的目標和主要工作。

一、統一思想,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市文化局召開機關作風建設會議,對機關和科室作風建設工作進行部署,明確以科室作風建設爲重點,帶動機關作風建設工作全面開展,全面提升機關整體工作效能。人祕科、市場科、社文科、文博科、監察室要分別召開科室作風建設工作會議,在總結作風建設情況的基礎上,對照今年作風建設“五型機關”的要求,認真研究,尋找差距,制定出科室作風建設計劃。我局對各科室作風建設計劃進行彙總、整理,制定《20xx年文化局深化機關作風建設計劃》,機關工作人員要認真貫徹實施。此外,將我局及各科室加強作風建設計劃下發至各科室,供各科室及時對照、檢查、實施,加強科室間的學習和交流,並自覺主動接受基層單位和羣衆的監督,促進我局機關作風不斷優化。同時,我局將對機關科室作風建設進行總結,完善機關科室作風建設評議辦法,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組織機關作風建設的評先、表彰和交流活動。

二、加強學習,提高素養,增強能力。

市文化局將以深入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爲契機,全面提高機關幹部的綜合素質。我局嚴格按照的要求,抓好機關幹部的學習和培養。堅持機關“讀書會”、科室例會、文件傳閱等學習制度,結合撤地設市十週年、上海世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重大活動,抓好科室同志的理論學習和傳統學習,做到政治學習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同時,積極引導機關幹部自覺進行理論修養和業務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使機關幹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擴大知識儲備、增強創新能力、提升自身素質、強化服務水平,更好地爲我市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三、強化服務,完善制度,提高效能。

市文化局將以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爲抓手,結合自身實際,以強烈的服務意識、紮實的工作激情,切實做好爲羣衆、爲基層、爲項目和爲人才“四服務”的工作。首先,緊緊圍繞我市文化事業這個中心工作,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改進工作作風,面對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擴寬服務渠道,探訪文化市場服務對象,深入瞭解他們的困難、傾聽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以創新務實之舉優化服務,推動文化市場繼續向着健康、繁榮、有序的方向發展。其次,在堅持原有各項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完善現有制度。通過量化管理和目標責任制,進一步規範文化行政審批和文化違規處罰等工作程序,做到辦事高效、行爲規範。再次,機關同志要做到“一崗雙責”,進一步明確工作崗位責任和作風建設責任,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進一步保障機關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四、落實責任,團結協作,和諧共進。

我局機關同志要嚴格按照饒效能辦發[20xx]4號《關於印發<關於深化全市機關作風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認真領會“五型機關”的深刻內涵,堅持各科室主要職責的分工原則,開好每週的科室例會和機關辦公學習會議,科室內部加強分工協作、責任到人層層落實;科室之間進一步加強溝通,互相配合開展工作;機關內外進一步加強聯繫,密切溝通。在工作實踐中努力樹立講大局增合力、樂奉獻樹新風、重質量求實效的意識,切實形成和氣、和諧、和睦的“三和”氛圍和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三民”作風,確保機關各項工作圓滿完成。

五、嚴謹求實、改革創新、提升形象。

我局將以“創新工作、創優服務、創和諧單位”爲主題,進一步促進機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創新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辦公效率。根據工作需要和文化事業發展的需求解放思想、尋求突破,在“細”和“實”上下功夫,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嚴謹求實,敬業負責,落實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下大力氣解決基層文化工作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機關工作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將提升羣衆滿意度作爲工作的重點。主動加強與基層文化單位和文化服務對象的溝通,貼近基層,貼近羣衆,多做務實之事,多開拓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心繫基層、心繫羣衆,樹立機關良好形象。

市文化局將不斷推進自身科學發展,改進機關作風,積極提高履行職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打造適應新時期文化事業發展需要的效能型機關,爲推動打造“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實現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文化工作計劃 篇4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中的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它博大精深,爲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

學習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習誦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瞭解歷史名人、名勝古蹟、科技發明、藝術創造(如建築、繪畫、書法、戲曲)和民俗風情等傳統文化內容,對少年兒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啓迪,對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學生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50人,有些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書寫潦草,學習粗心大意不紮實,學生的知識面太窄,能力不強,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差,獨立思考與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欠缺。還有些學生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了自己,上課隨便講話,如果能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麼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傳統文化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對傳統文化課的喜愛。

二、教材分析

(一)課程性質

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啓蒙課程,是我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中的必修課程之一。

本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典範性

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選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典範作品作爲教育內容,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滋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趣味性

本課程貼近少年兒童生活,注重興趣培養,教材的呈現形式應符合少年兒童的接受心理,學習形式力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少年兒童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

3、啓蒙性

本課程注重對少年兒童進行傳統文化價值觀的薰陶和影響,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應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體現啓蒙性。

4、開放性

本課程的學習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應充分利用課內外各種可利用的學習資源,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參觀遊覽、調查訪問、參加村鎮或社區傳統文化活動等,讓學生在感悟、體驗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1、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認識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瞭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感受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逐步提升傳統文化素養,培養民族精神

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爲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傳統文化長期薰陶、影響的結果。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對於培養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僅能鍛鍊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加強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如參觀文化館、博物館,遊覽文化古蹟、文化名勝等,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染。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瞭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感受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爲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初步瞭解古代大詩人的生平行跡。

3、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瞭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學教學重點、難點: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僅能鍛鍊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感悟能力。本課程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加強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如參觀文化館、博物館,遊覽文化古蹟、文化名勝等,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染。

2、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範。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爲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文化工作計劃 篇5

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的日子裏,太和縣農村羣衆文化活動悄然升溫。文化大院、民間劇團、嗩吶班、圖書室、書畫社、流動書箱等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遍地開花,成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

在皮條孫鎮 皮條孫村,村民高滔購置了服裝、道具、燈光、音響等舞臺演出全套設備,並動員集中一批民間文藝骨幹,搭起了一個豫劇班子“皮條孫羣英豫劇團”,自導自演的節目受到周圍各村羣衆的喜愛。

桑營鎮閆寨村村民閆傳忠,更是在自家庭院裏辦起了文化大院,閱覽室藏書5000餘冊、報刊數十種,還備有羽毛球、象棋等活動設施。每到農閒,四鄰八鄉的村民都愛到這個莊戶人家自辦的“文化大院”裏聚一聚、樂一樂。

作爲“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太和縣的民間書畫活動自然更是熱鬧。習書作畫、求書索畫、裝裱展覽、自辦協會等各種自發的羣衆書畫活動如火如荼。從城鎮到鄉村,民間自辦的各種書畫協會星羅棋佈,農民書畫隊伍多達3600多人,形成了老、中、青、婦、少、幼的“梯形”書畫陣容。

在該縣,每年都會舉辦多次送書下鄉、文藝匯演、梨園春擂臺賽、書畫大賽等豐富多彩的羣衆文化活動,努力爲農民自辦文化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文化工作計劃 篇6

一、洪雅生態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爲指導,樹立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區域統籌、城鄉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針,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大文化大發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設生態文化旅遊、生態經濟強縣,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基地爲目標,以縣城爲中心,以瓦屋山景區爲依託,以新農村建設爲載體,緊緊抓住和諧社會發展重大機遇,做強“生態洪雅,綠色洪雅”文化旅遊品牌,着力實施“景點帶鄉村,鄉村帶農戶”的“帶動”工程,全面推進生態文化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

生態文化是關於人類與自然關係認識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種文化觀念,是人們對於自然以及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各種思想觀念,包括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生態文學、生態價值觀等觀念和思想。生態文化的基本內容包括:(1)關於人類與自然是統一的整體還是各自獨立存在的事物的認識;(2)關於人類與自然的相互影響的性質的認識,出現了自然支配人類的思想和人類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平衡共進的思想;(3)關於人類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認識;(4)關於在自然面前人類如何處理那邊相互關係的認識。

生態文化體系建設是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的四大體系之一,這也充分說明了,如果沒有生態文化引導,生態縣建設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廢。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實際的先進生態文化,將個體的動物人、經濟人改造成羣體的生態人,才能形成全民珍愛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與氛圍,生態縣建設才能順利實施,生態縣建設成果才能獲得保障。生態文化作爲生態縣建設作用力的源泉,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說,生態文化工程是統帥我縣“生態工程”的靈魂。

二、洪雅生態文化發展的奮鬥目標:

總體目標-----推動我縣生態旅遊產業實現“三個轉變”(由單一的景點觀光旅遊向生態休閒度假文化旅遊轉變,由單一的旅遊景點開發向文化旅遊綜合開發轉變,由單一追求門票消費向提高社會綜合環境保護消費轉變),完成“四個提升”(提升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效力,提升生態旅遊行業經濟效力,提升生態旅遊市場擴張力,提升生態文化與旅遊產業支撐力),把生態文化旅遊業建設成爲全縣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一)總體產業定位和階段性目標

總體發展定位: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強縣,打造川西南地區著名的生態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基地。

階段性目標:到20xx年,全縣以大瓦屋山生態文化旅遊爲重點的旅遊區得到進一步開發,各項基礎設施相對完善配套,接待規模有較大增容,年生態文化旅遊社會收入達到旅遊收入的一半,使生態文化產業成爲洪雅生態經濟的主導產業,全面實現生態文化旅遊強縣目標。

(二)生態文化產業佈局

發展定位:以旅遊爲載體,包裝和嫁接生態文化內涵。以縣城爲中心,以15個鄉鎮爲框架,柳江、花溪、瓦屋山、槽漁灘等青衣江流域爲重點。完善以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爲主,民俗村爲輔的文化旅遊爲格局。

(三)培育生態文化產品

展示洪雅生態文化特點產品:深入挖掘森林文化、道家文化、風水文化、民俗文化、祈福文化、養生文化、健身文化、雅女人文化等,完善印製一批薈萃洪雅縣文化的宣傳品、製作一批展示洪雅縣文化的宣傳牌、培養一批熟知縣洪雅生態文化的導遊員,用洪雅縣生態多元的特色文化吸引不同的遊客羣體。

開發旅遊特色商品:在整合好洪雅生態食品、雅茶、雅筍、奶液、雅石製品以及特色養殖、小雜糧、乾鮮果品、酒類商品等傳統產品的基礎上,重點設計開發一批最具濃郁地方特色、生態文化特色、實用特點、有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旅遊商品。

(四)體制定位和行政工作目標

體制定位:一是政府主導。加強縣委、縣政府對旅遊工作的領導,鞏固完善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職能。規劃編制全縣生態文化規劃,對生態文化旅遊項目審批、市場營銷、市場整頓、行業管理要進一步進行規範;二是集團管理。加大對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整合力度,組建洪雅縣生態文化旅遊集團,實行政企分開,強化企業管理。實行強強聯合,解決單一景區景點辦不了、辦不好的問題;三是企業開發。深化改革,逐步實現國有、集體景區(點)向股份制企業的過渡,實現全縣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的多元化投入和市場運作機制;四是全民參與。以生態文化建設爲重點,以生產無公害綠色產品爲突破口,實施綠色生產搭臺,旅遊開發唱戲。大力發展特色作物、特色養殖、休閒漁業爲內容的觀光農業旅遊項目。發展充實農家旅遊內容,營造全民辦旅遊的濃厚氛圍,努力擴大農家院數量,提升農家院檔次。

階段性目標:分兩個階段運行,20xx年底以前開發與管理並重,20xx年以後以管理規範爲主。

(五)三年生態文化發展需要投入的建設資金

建設階段(20xx至20xx年),重在生態文化內核的發展,也就是硬件裝備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面上全面發展需要建設資金1000萬元;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即生態文化企業(至少5個規模文化企業)的引進和建設需要2500萬元。

良性發展階段(20xx至20xx年),此階段重點工作是總結和向外傳播宣傳,組織大量的人力(50人)進行總結、提煉,需要工作經費25萬元。

三、洪雅生態文化發展的工作重點:

洪雅要建設生態文化,此項工作涉及縣委宣傳部、縣環境保護局、縣規劃建設局、縣旅遊局、縣生態食品企業、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畜牧局、縣水利局、15個鄉鎮等等。具體可以對應生態文化概念有關認識、意識、思想、制度、物質三個方面的內容,應當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公民生態意識的教育體系,培育社會公衆環境意識,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在全社會形成三大生態觀。培養“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態道德觀;樹立環境是資源、是資本、是資產的生態價值觀;確立保護和改善環境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觀。在這個方面,黨政機關幹部和企業界人士是重點,因爲他們參與決策,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青少年是主體,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廣大農村居民是難點。在培育社會公衆環境意識,普及生態科學知識的具體過程中,社會各方面應該根據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比如社區層面要側重於倡導生態型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與倫理道德規範,努力培養優良的社區人居環境,維護社區平衡發展。企業層面主要是通過轉變原材料利用,合理設計生產流程,改進生產工藝和設備,鼓勵員工投身企業生態轉型改造,培養一大批現代文明職工,實行清潔化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等。社會層面以知識、技能、意識、行爲等生態教育爲基礎,提高市民健康素質、社會素質、心理素質和科學素質,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護環境、循環利用、減少排放,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行爲規範。

二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支撐能力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健康安全保障體系。應推行各級重大決策的環境論證、聽證制度和環境責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環境建設目標考覈制度、以獎代補制度等等。這些體制和制度的建立,可以在全社會樹立起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共同信念,形成人人蔘與生態縣建設的社會氛圍,把建洪雅成現代生態文化大縣。

三是以一系列活動爲載體,建設富有洪雅特色的生態文化。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審視縣域經濟發展目標,結合“十一五”規劃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城市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城鄉佈局;樹立正確的產業導向模式,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搞好城區立體綠化,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和管理,做到點、線、面、片的結合,科學配置喬木、灌木、綠地,形成平面綠化和立體綠化相結合的城鎮綠地系統;以開發“大瓦屋山區民俗文化”爲契機,重點發展以奶文化、茶文化、筍文化、酒文化、中藥文化爲代表的反映洪雅盆周山區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方特色文化;繼續辦好洪雅生態文化節,全面規劃建設採茶文化、生態奶文化等“洪雅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以觀光體驗茶農生活爲內容的文化茶園、名茶博物館,推進茶文化產業化;構建特色飲食區塊,做大“雅女”品牌的飲食文化,不斷創新新現代旅遊內容,做大做強山區、瓦電庫區、青衣江的生態旅遊業,推出一大批富有自然山水、綠色森林生態文化特色的旅遊項目等等。

洪雅縣生態文化建設也可以實施“三步走”戰略:起步階段(1993至20xx),大力宣傳、倡導生態價值觀,喚起人們對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視,制定行動計劃,建設示範工程,加強生態保護,對社會經濟組織結構、功能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進行初步調整;

建設階段(20xx至20xx年),逐步調整、改造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環境質量,加強生態重構和生態恢復,進一步增強人的生態意識,使之自覺地參與生態文化建設;

良性發展階段(20xx至20xx年),自覺地通過各種技術、行政和行爲誘導的手段,形成富有洪雅特色的生態文化,實現生態動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洪雅正處在起步階段,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涉及到全縣各行各業,需要全民動員全民參與。這個過程,既要反對把生態文化庸俗化,蜻蜓點水式的做法,也要留心把生態文化神聖化,認爲高不可攀,無枝無依的錯誤思想。

文化工作計劃 篇7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羣衆文化,以“文化指導員進社區”活動爲抓手,進一步夯實基礎,培育骨幹,促進羣衆文藝隊伍建設,豐富了羣衆文化生活。特制訂如下工作計劃。

一、免費開放工作

做好文化館免費開放正常工作(如音樂、舞蹈、書畫等藝術培訓班、開放電子閱覽室等)。

二、認真做好基層羣衆文化輔導、培訓工作

1、組織策劃好社區文化活動。一年組織廣場文化活動不少於12次,社區文化活動部少於12次。

2、做好文化培訓和輔導,培訓各類文藝人才300人/次以上,文藝輔導不少於1500人/次。

3、組織完成省市羣衆文化調演工作。

4、每年組織1—2次基層文藝骨幹培訓班。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1、做好縣申報國家級保護名錄後續跟進工作。一是設立縣戲陳列室,二是進一步做好田村中心國小戲傳承傳播基地建設。三是做好2個民間業餘戲劇團及以縣演藝公司演員爲班底的專業劇團戲傳承工作。

2、收集有歷史、社會、經濟價值,代表地方特色的非物文化遺產有關實物。

3、進一步挖掘我縣特色非遺項目,收集有關文字、錄音、影視採集等第一手資料。

六、日常事務

1、按時做好有關材料上報工作。

2、及時學習傳達上級有關文件精神。

標籤:七篇 彙編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