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集合14篇)

文化2.8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苦旅》讀後感(集合14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從文化大家的園地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帶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不知能否對讀書養氣有所?益。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的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的花粉。這是要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的。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感受比較深刻。作者餘秋雨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這並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一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作者恰恰做到了爲我們的心靈寫下了大大的'“震撼”!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爲基礎,悠久的歷史滄桑爲背景,再加上其獨特的行爲風格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以有人說:“讀《文化苦旅》就是在讀行走的哲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牌坊》。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着嚴格針對的羣體,那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數的壓迫”,想必我不再說大家也很清楚,文章牽着線從牌坊,走到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裏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尼姑庵裏的女教師,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教師的來頭,也未交待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提到是

大戶人家的小姐,但我們都很清楚。這些素娥臨凡的女教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衛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這一篇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混”,“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數的殘忍。

還有在《道士塔》寫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品先寫王道士敦煌石窟的罪人,儘管也意識到“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但也提到一些官員的無知和腐敗,但還是將更多的憤怒如洪水般傾瀉出來。這一篇揭示了一個文化悲劇,但除了憤怒與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訴我們出現這樣悲劇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則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發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根源性動因。

世界每一個角落裏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讀《文化苦旅》苦,寫《文化苦旅》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在20xx年,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爲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說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

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第一次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讀的時候什麼也沒讀明白,只覺得這本書與其它的散文集有所不同,但又說不清有哪些不同。現在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比一般散文少了一份絢麗,多了一份滄桑,它寫出了那一處處古蹟背後所隱藏着的不爲人知的一面,也正是這一面。使它比其他散文集多了一份震撼力。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星空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不凡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給我的教誨,是由它們所反映的一段段歷史,使我們銘記於心。

餘秋雨先生走在華夏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與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去爲這趟華夏民族的文化“苦旅”畫出一張張黑白素描,沒有色彩,只是黑白……它不甘甜,因爲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經歷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加了一味,耐人尋味的一味。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蹟的背後竟然會有如此深厚沉重的含意。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番深思,餘秋雨先生運用妙筆,以乾淨的文字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我們像一羣迷失的孩子,來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千錘萬鑿開啓了千年後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卻其拱手讓給外人。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有充滿意義的洞窟卻引來華夏兒女無數的驚歎,無數的惋惜。

“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對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不是由自然雕琢的天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餘秋雨展示的江南小鎮有別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的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在江南的小鎮,你聽不出歷史的治嘆,感受不到類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江南的小鎮所擁有的是難得的清雅靜謐,是似乎被遺忘的文化底蘊。書中的江南小鎮給了我們一種回家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使江南成了大多數文人的隱居之所,爲了他們的逃避行爲打開了方便之門。

合上書卷,走到窗前,看着這繁華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卻想起了“南京——沒落的貴族”這一令人心震的評論,想想,我們是否也該去讀讀南京的文化,去親自體現驗證一下這場辛酸的苦旅呢?

文化苦旅,因爲有苦,纔有文化,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化,而是那被時間掩蓋的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爲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嘆,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說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嘆。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爲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溫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爲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禮貌!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最終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僅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漠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擡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爲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簡便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終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爲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向走下去,爲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僅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向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從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圓寂塔寫起,講述了20世紀初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以謊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錢從王道士手裏掠奪走了石窟藏經洞內的大量的經文,經書,經卷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餘秋雨教授表達了一種“恨”的情緒。恨外國的'那些巧取豪奪的文化海盜,恨愚昧無知,貪圖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無能的官吏,恨喪權辱國,腐敗無能的封建政府,……,還恨自己生不逢時,不能及時阻止強盜們的野蠻行徑。

恨外國人,恨他們懷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來到中國,恨他們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經卷。可他們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又是怎樣用超低的價格“買“走了無價之寶的經卷文中已有明確的回答:”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還有:“王道士口袋裏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看看,“化緣”,說難聽點就是“要飯”,那能要到什麼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沒有文化的人,他哪裏知道經卷的重要性!要是這樣的話,還不如把這些經卷讓外國人運到他們那兒,總比在中國受不到一點保護要強。然而餘教授說了:“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不僅得到了傳承,經歷代得道高僧地弘揚,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經卷上得以體現。可是現在看來,佛教再昌盛,經卷再多,如果國家不富強,以至於外國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寶貝,也會被一一搬空,成爲別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認識到“寶貝”的價值,“(葉熾昌),是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也有人想到過“保護”,“但是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湊不出那些運費嗎不,“朱門酒肉臭”,人家當官的不想出運費,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如果真如餘教授所想有有識之士去攔外國人運經卷的車隊,沒準還會被當作劫匪被抓被殺呢。國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亂,老百姓還怎麼過日子,佛教恐怕也會沒落了。

這件事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政府的無能。讀罷文章,我也同餘教授一樣“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國家強盛了,公民的素質提高了,所謂“盛世興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假如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考的。

繼續往下看,我又發現了一樁“怪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假如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考:假如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續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假如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假如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首先來介紹一下《文化苦旅》的作者餘秋雨。餘秋雨,生於1946年8月2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苑”院長、上海圖書館理事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

而《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是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脅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省。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爲苦旅”。語言感染,是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當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說看完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着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淡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位。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地說一些書中的感想較多之處了。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諾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而作者餘秋雨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他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個中國人來說,同樣合適。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人物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和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這本書,猶如一片巨大花園,作爲一隻小小的蜜蜂,我所能採到的只是一點點花粉,請喜歡賞花的讀者們原諒。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午後,陽光暖暖的從窗外照射進來,窗臺上一盆綠蘿鬱鬱蔥蔥,肥大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顫動,茂盛的九里香正抽着嫩芽。

我的手指拂過書架,停留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上,褐色的書皮彷彿是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般親切。如此明媚的春光,沏一杯清茶,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翻開書頁,“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餘秋雨先生這樣說着,這樣想着,這樣走着,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宋朝的風洗去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最終疲憊地伏在邊地旅館的小桌子上集結成了這本書。

這本《文化苦旅》在我看來不能簡單的看成一本遊記,它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反思,更是對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的一種尋找。張曉風說:“山水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人通過文字體現對山水、對自然的感悟,用自然的變化映射人生的變化。作者用豐富的文化感悟力和底蘊寫下的這些文章,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文化內涵,值得好好的讀一讀。

作者一路走來,從莫高窟到陽關雪,他見證了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我也曾去過莫高窟,去的時候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遊人還不太多,有很多洞窟都沒有開放。遊客們都排着隊,靜靜的聽導遊講述佛教故事。據說,把莫高窟的壁畫連起來,整整長達60裏。歷代的工匠們在這裏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他們中間隱藏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歷史在這裏連綿層累,色彩在這裏揮灑跳躍,生命在這裏蒸騰飛舞。難怪作者會深情的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莫高窟是我們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他濃墨重彩的寫都江堰,認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汩汩清流。李冰父子也以神的形象被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民衆祈求能有無數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民衆們以他們獨特的紀念方式世代傳頌李冰父子的功績。

他用低沉的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着江南小鎮,講着白髮蘇州、講着西湖夢,把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聲俱佳。寫《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又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幾百年來在尋求真理、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餘秋雨先生這一路走得風塵僕僕,帶着歷史的煙塵,帶着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理想和掙扎,腳步踉蹌,身心俱疲,又滿懷希望,他讓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文化,去回味、去冥思,去繼承和發揚。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很榮幸在這裏向大家分享,《文化苦旅》這本書,可能有一部分人讀過這本餘秋雨先生的著作,那接下來我對這本書的描述和看法,就當作與你們想法的溝通,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那麼我希望接下來的推薦能讓你對這本書留下印象,也希望你能夠捧起這本書去細細品味。

首先我想先讓大家瞭解一下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餘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本書中提到了很多中國境內景點和一些標誌性建築,也寫到了一些自己的所見所感,可以說是一本餘秋雨先生的遊記,但是他在描述這些建築和地點時,用一些情感方面的故事來向讀者展示這些建築和地點背後的歷史痕跡,可以說是一本描述文化歷史的書,因此,這本書名爲《文化苦旅》,正好反映了這本書的主要寫作內容,旅行所見的建築和地點,引出自己對文化的看法與見解,這本書還有一些人文方面的內容,例如巴金百年,以及爲媽媽致悼詞等,我認爲作者將這些內容也歸於這本書,展現的是他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家人、朋友對他的影響。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我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內容。《都江堰》這一節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世人皆知萬里長城,但細細想來,都江堰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萬里長城的實際功能歷來並不太大,而且早已廢弛,都江堰不同,有了它,讓汗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而且他永葆了青春,一直延續至今,其主持修建者李冰的精神也一直被世人傳頌,《道士塔》、《莫高窟》兩節,讓我看到了華夏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這兩節內容都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用一些現代人物描繪出莫高窟中的畫卷、壁畫被一些愚昧的人以及西方列強盜走的歷史,深深表現出作者對莫高窟的破壞、文物的丟失的痛心。在《寧古塔》一節中更是描述出晚清統治者大興文字獄以及追崇嚴酷立法的歷史。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讓自己的心靈感受到山水及文化的雙重洗禮,正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而我在這本書中也看出了一些中國落魄時一些人的無可奈何。在受到苦難時一些文人不甘於命運,用自己的才華來爲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生百態也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讓讀者對此有所深思,以史爲鑑。

“縱是一片廢墟,我們也要看到歷史所賦予它的真正意義,用他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

我相信《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含義不僅僅只有我所領悟的這麼多,我更希望你也可以來讀這本書,有自己對這本書的見解及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蘊,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是的,他的《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

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

《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靜聽風聲鳥聲

大地默默無語

我似乎看到

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

從作者的文筆下

嘩嘩的奔瀉

盡情的釋放

...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

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

帶着虔誠去尊敬餘秋雨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來仰望這位大文豪,“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及人羣,每每、處處無不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的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迫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去細細的啃讀,而不是一個勁的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風景、文化古蹟、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很真的見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美麗都顯得那麼的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裏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中滑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稱爲非物質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帶領下游歷一番外,還有是認識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觀現代社會中又有幾個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應該不會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當我們大夥嚮往上海,羨慕上海人的時候。作者卻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講述上海人的無奈,考證上海的由來,敘述上海的波折、災難、變化,對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讓我一頭熱的心趨於平靜。不再盲目、衝動,面對像上海這樣大都市的誘惑時也可以心平氣和了。

天一閣,一個古老的藏書樓,其的藏書之巨、之珍是我們常人所驚歎的。它的歷史對我來說是神祕的,但我從來沒有像這麼迫切的希望瞭解它的史實。作者他把自己苦心鑽研所得的歷史成果慷慨地分享給世人,不做作、不扭捏。曾經的天一閣居然如此輝煌、神祕。

我一直關心着國家新聞,當國家頒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時,我沒有想到這是的難度,認爲這是一件非常輕易尋常的事。殊不知,有的人爲了它而遺儘自己的畢生精力,有的人費盡心思,爲的只是國家的這樣一個行動,一句話,一記文字。全世界都在涌動着文明,所有的人都在爲自己所景仰、認定的文化文明努力着,仰或是繼承,或發展,或創新,這都是文化延續的一種方式。

世界每一個角落裏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人類不滅,文明將繼續延續下去,文明將不斷髮展。認真對待、正確看待一種文化,文化的存在價值不再它本身,而是它的歷史價值,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如果可以,我願意像餘秋雨一樣去旅行,在人生短暫空白的記憶中添加一場文化苦旅又何妨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4

正如餘秋雨所說,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都會過着許多與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了這種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風乾和脆折。

——題記

我想從敦煌刮過來的黃沙是不會被埋沒的,它會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風化了文化史上那個千古的罪證。

莫高窟,千佛洞,多麼響亮的名字,縈繞着一代代中國人的心。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在那堅實的牆壁上凝結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體的生命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咆哮,翻騰,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飽受千餘年風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訴說着奇蹟的誕生。

然而,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終究還是毀在了中國人手上。哪個王道士,爲了少得可憐的幾枚銀元,恭敬地讓人從中國大批大批地運向國外。只有國家的強盛,才能讓文化強盛,仔細想想,也許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錯,因爲中國的文化,並不是靠個人的力量來維護的。

莫高窟,是整個民族的傷口,千百年來,鮮血汩汩流淌。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髮蘇州,二千五百年的歲月沒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鎮一樣,反而更顯清閒、幽靜。這一份魚水之鄉的環境,贏得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青睞,但大多隻是進來小憩卻不願長久居住,因爲這裏太過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氣。

正是因爲這裏的水,才養育出了江南人的樸實與清麗,才築造了江南的園林瑰寶,正是這裏的灑脫,才讓唐寅、金聖嘆、仇英大肆揮毫,譜寫了非官方文化的瀟灑與悠揚,在沉重的中國文化裏添上了幾筆豔麗。

也許,只有在江南的小巷裏遊走,才更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淵遠流長,這裏的靜,韻量出了文化的內涵,這裏,是中國文化寧靜的'後院。

中國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個民族的靈魂,是靠文字這一條堅硬的覽鎖緊緊串連,漫長的歷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閣,正是爲斷殘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棲腳之地。它,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固守的夢。

天一閣,聖潔、崇高,神聖不可褻瀆,因此,錢鏽芸的命運註定要成爲悲劇,哪怕莊嚴面前仍飄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閣,在漫長的歲月裏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駐足欣賞了一下文化的瑰麗,但這一看,卻看了整整幾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斷傳承,我們可以說,天一閣是成功了,它不僅將中國文化四處翻騰的火星珍藏,更將中國人努力維護文化的投影剪輯,這是一個極端艱難的過程,而天一閣,成了這個偉大過程的見證者。

中國人,甚至連外國人都對中國文字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因爲中國的文字,能描繪出其他語言所不能表達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脫俗,這種美,征服了每一個人,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中國的文化旅途是一條充滿坎坷的路,幾經磨難,大起大伏,但最終,中國文化堅強的站起來了,更多了幾分銳利與氣魄。像天一閣、青雲譜、廬山、白蓮洞,還有很長的路,如今,我們只是拾起了歷史的截頭,中國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繼續走下去。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