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

文化1.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你寫徵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徵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徵文

傳統文化徵文1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說:毛筆字、中國結、鞋墊、陶瓷、剪紙、賽龍舟、戲劇、國畫。今天我給大家說一個我瞭解的傳統文化——打腰鼓。

傳統文化來到我們學校了!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學打腰鼓,腰鼓一發下來,我就發現:腰鼓是橢圓形的像一個快要生孩子的婦女的身子;中間的鼓身是木頭做的,紅色的;兩頭的鼓面很薄,用皮子矇住;還有那小小的鼓槌是頭上尖點,然後下面細,特別是串上紅紅的綵帶,舞動起來可好看了!

教我們打腰鼓的是年奶奶,年奶奶教我們把右手舉起,左手放在鼓上。右手是咚,左手是叭,然後教我們詞:咚叭咚叭咚咚叭咚叭。然後教我們起鼓點、花樣、擡腿。雖然我們頂着風、冒着雨,但我們還是那樣認真的練習着,六一兒童節上,我們在金河會場門口迎賓,大家都給我們鼓掌,聽說,在下一年裏,學校要辦一個更大的校慶,我們腰鼓隊還要參加呢!

打腰鼓我們都學會了,就等於學會了一個傳統文化,我希望能夠學會更多的傳統文化!

我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2

書法一個傳統文化;書法深受外國人們的欣賞;書法是一種藝術文化。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着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衆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王獻之、柳公權、xxx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係密切。

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寶吧!文房四寶可是大大有名氣的。它們分別指筆、墨、紙、硯,筆指毛筆,墨指墨水,紙指宣紙,硯指硯臺。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及藝術。它是漢字書寫的一種法則。中國書法藝術已經逐漸被日本和韓國文化接受。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爲上古時代的漢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被取名爲“漢字”,至唐代楷化爲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楷書(楷書主要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寫得最好)。漢字是迄今爲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爲主要官方文字。

書法一個歷史悠久,並且深受廣大人們喜愛的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3

孩子到這個世界時,我也只是個大孩子,當時一家三口也就是兩個大孩子帶一個小孩子。親而不膩、嬌而不寵,愛而不縱,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是我秉持的基本原則。我深信,只有贏得了他的信任,孩子纔會向你洞開心靈,願意交流。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從三歲起,他每天晚上總磨着我講故事。於是乎,諸子百家的經典寓言、人物傳記、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滿載着中華化的精髓,滋潤着孩子幼小的心靈,給他的成長注入了原始能量。

國小四年級時,孩子算術出了問題。我輕鬆地問他,想不想把這些問題都破解啦?孩子渴望地看着我,“想!”於是,我鄭重地向他說,“你的困難也是我的困難,讓爸爸和你一起克服!”之後,我每天晚上給他解讀一道題,孩子的算術興趣、成績不斷提高,國中畢業順利考上鄭州一中數學競賽班。在搞好學習的同時,他如飢似渴學習着中國傳統經典。

理想是人生的目標,信念是人生的動力。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在他遇到困難而迷茫時幫他驅散迷霧,堅定信心。在他面臨道路選擇的時候,幫他分析情況儘快慎重做出抉擇。在他面對挫折、壓力的時候幫他緩解壓力。

在科大的四年,面對浩浩蕩蕩的出國潮,孩子也確實有過迷茫。我們及時幫他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所有選擇,最終促使做出了適合自己的人生抉擇,高高興興地到北大讀研。

這些年,孩子從海量的經史子集、哲學經典中汲取了豐富營養,我也從中領悟到了不少,豐富並提高了自己的素養,伴隨着孩子成長自己也日臻成熟

傳統文化徵文4

上週日,(11月22日)我們267班第1、2小組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孝義巿木偶劇團,通過實地考查、採訪老師、觀看演出,來了一次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零距離接觸,真是大開眼界,收穫頗豐。

我們一羣人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木偶展演廳,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些栩栩如生的木偶造型,有手拿金箍棒的孫悟空,有肥頭大耳的豬八戒,有扛着鐵耙的沙和尚,還有身穿彩色衣裙的仙女,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木偶人,真是造型千姿百態,個個活靈活現。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侯建川老爺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還詳細地給我們講解了木偶的四大種類,有提線木偶、仗頭木偶、布袋木偶和鐵線木偶。爺爺講完後,戲團幾位老師舉起了小木偶給我們表演了幾段小戲,他們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臺下同學和家長們的嘖嘖稱讚和陣陣掌聲。我們還與木偶大師以及他的一些木偶作品進行了拍照留念,在一遍遍地欣賞中,我還真對那些木偶作品愛不釋手了,真佩服他們的聰明才智,竟然賦予了那些呆板的木頭人以生的氣息,詮釋了人間的喜怒哀樂。參觀結束後我們一起來到同學楊鴻橋的家裏,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合作編了《誇誇家鄉的木偶戲》三句半,在一遍遍的彩拍中,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走進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在活動中我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對木偶這一孝義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通過活動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項傳統文化,也希望它能被後人繼承和弘揚下去。

傳統文化徵文5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級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爲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衆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爲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羣衆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羣衆進行誘導、啓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爲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

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6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我奶奶的針線包爲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一扇門。現在我就介紹一種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吧!

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奶奶就開始爲我們一家人織花鞋墊,織鞋墊的由來,是來自一首詩,詩的名字叫“遊子吟”,裏頭的慈母爲了讓兒子在外思念家鄉,爲了兒子認真地縫補衣服……這首詩表達了母親很認真地、一針一線地給孩子織衣服,希望他早日歸來的意思。

這花鞋墊是奶奶一針一線地認真繡出來的,很漂亮,上面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希望我像兔子一樣開心快樂”,下面有一個漂亮的花瓶,“希望我生活得平平安安”,鞋墊顏色鮮豔,色彩豐富,非常發看。奶奶下午沒事的時候,就帶上花鏡,拿起布,拿針線和剪刀,認真地在太陽底下繡起鞋墊來。奶奶給我繡了一雙鞋墊,我就把它放在我的小屋裏,每天當我寫完作業時,我就拿起它,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語地說:“真漂亮啊!”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像一條大海,我要在這條大海中游來游去,繼續觀察身邊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習中華傳統文化,鑄高尚品德》。 人,因傳承傳統文化而變得更美麗。

國家,因弘揚傳統文化而變得更和諧。

世界,因充滿傳統文化而變得更繽紛。

中華傳統文化,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傳統文化,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傳統文化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文化熠熠生輝。

一直以來父母、老師、長輩總是教導我們要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那麼,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爲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撫貧憐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數學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地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地理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位於地球的東半球,它是中國山川秀麗、晴空萬里與第一輪陽光所組成的。它是東方不敗。

歷史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 美術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樂老師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它激勵着所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我說:泱泱中華傳統文化,幾千年來綿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爲了最重要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不在於它有多麼壯觀、偉大,而事實上,它在我們不經意的動作中已經產生。

雷鋒叔叔,你永遠值得我們崇敬,你身上擁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傳統文化;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傳統文化;爲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古今聖賢,是你們教會了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要學習你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你們的精神將繼續鼓勵着中華兒女要奮發圖強,我們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

傳統文化,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我相信中華傳統文化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傳統文化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傳統文化都會影響着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傳統文化永駐吧!

傳統文化徵文8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布老虎、香包包和剪紙。現在,我把最熟悉的告訴你吧!

我最熟悉的是“貼門神”了。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皇帝,每天夜裏睡覺的時候,都能聽見“咿咿呀呀”的叫聲,皇帝感覺很恐懼,每天夜裏都不敢睡覺,長時間休息不好,皇帝生病了。後來皇帝讓兩名大將在門口守着,終於,“咿咿呀呀”的聲音沒有了,皇帝也平靜了許多,也安心地睡着了,但是,大將們站在門口的時間太長了,他們感覺很疲倦,後來,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畫兩張和他們一模一樣的人貼在門上。這就是“貼門神”的來歷,每逢過年,人們都要“貼門神”,驅走惡魔,保護家人平安。

今年過年,我去天津過新年,我發現:人們的門口就貼着門神,有的貼着尉遲敬德和秦瓊,守衛着門口,樣子十分兇猛;有的貼着關羽和張飛,站在大門兩側,揮着槍和刀真像活了一樣。還有的貼着神荼和鬱壘,身上穿着黃金甲,威風凜凜。所有的人都栩栩如生。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豐富啊!過大年的時候,你家貼門神了嗎?

傳統文化徵文9

今天的《品德與社會》,我們班挑選了幾個同學來講中華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節的由來”。

“年”的甲骨文寫法上面部分爲“禾”字,下面部分爲“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學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爲“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次說,而“千”字本爲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爲“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要象徵着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小是人頭上頂着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因爲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因爲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爲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文化,如”臉譜“、”剪紙“、”風箏“、”糖葫蘆“、”太極圖“、”象棋“……

傳統文化徵文10

泱泱大國,上有黃堯舜禹,下至宋元明清。對於歷史學家也許萬言筆墨就能撰寫一部中華史記,但是千百年來真正支撐起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卻是積澱下來的文化傳承。沒有文化的民族,好比沒有青翠欲滴的春季,百花盛開的夏日,落葉飄零的秋色,大雪紛飛的凜冬。五千年來的文人筆下的是一部歷史,是組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正因爲如此,中華文化纔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讀罷《離騷》,聽屈大夫高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跨越千年的傳唱,我被屈先生那種身先士卒的民族氣節所折服。他爲中華文化添磚加瓦,弘揚愛國敬業的精神。我爲這些組成我們中華文化的人和物所驚歎,又懷着崇高的嚮往。

南京六朝古都,玄武湖邊上的古城牆藤葛拂拂,明故宮的遺址仍可尋訪,雞鳴寺的鐘聲依稀能聞,明孝陵的石人石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廟的店鋪重又繁密,棲霞山的落葉年年飄落,紫金山的架勢千載不移,去中山陵,靈谷寺的林蔭道,永遠是那樣令人心醉。還有那開封的古塔,廣州的花市,敦煌的莫高窟,這些都能在中華的傳統中找到。作爲中國人,我們每人都應去領略它們的風光,都應感受着歷史的滄桑,讓我們明白文化傳承來之不易。我彷彿覺得我們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脊樑,就像喜馬拉雅山聳入凌霄,屹立不倒。文化是有載體的,凡載體必有記憶做依據,這片我們生活着的土地,流淌着先人的血和淚的土地,我懷着有神往的崇敬去感受着一切,去遍覽名川古剎,山川大河,我想找到他們的足跡,滄桑的足跡,不被風雨磨滅的足跡。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中華文化卻面臨着巨大的衝擊,在這衝擊的洪流中,聖誕節,情人節,家喻戶曉,他們昭示自己的宣言,把這土地當作了另一種信仰的大地,驅除着這片大地的守護神。國人們竟被這羸弱的外來文化弄得紙醉金迷,甚至連文人,學者也有崇拜的心絲。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想必說的就是這類人吧!外來文化固然值得我們去接受他們。但應是在繼承,發揚中華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多元文化進而豐富自己的價值觀和精神觀,沒有任何民族文化是完美的,所以纔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之說。中華文化積澱了上下五千年,其博大精深,可想而知想想諸如上類,能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屬中華民族之外,捨我其誰,我們爲什麼要放棄自己的文化而去無條件的尊敬他人的文化。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盲目下去。當有一天我們忘了自己的文化,這是一個悲涼的民族在輪迴盡頭的吶喊,終有會湮滅在歷史的硝煙中。

我看過史記,讀過列傳,也曾尊崇過諸子百家,這使我深深地認識到每個文化的背後都有英雄的背影烙印在文化的脊背上,組成了一幅中華文化民族的宏偉巨圖,英雄有我們平凡人不曾具有的。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爛。從邁過起跑線的那刻起,我就意識到自己將要一直跑下去,跑到自己忘了停下,忘了自己是誰,但我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文化,它是我身份的象徵,中華兒女的象徵。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在我眼中,中華文化就是一首青春的歌謠,唱着永恆的時光。它是我們傳承的象徵,它教會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讓我們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這些道理。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傳統文化徵文11

過年啦!過年啦!新的一年就到了,辭舊迎新,我最喜歡這個喜慶的節日——春節。

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又忙又累又開心。早上起來,聽見鳥兒在窗外唱着歌,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快樂着。我和爸爸準備把屋子大掃除,我們首先把每個房子打掃一遍,清理得乾乾淨淨,我們在衣櫃清理了很多舊衣服,爸爸問我說:“這些衣服怎樣處理呢?”我想了想說:“爸爸,我在電視上看到,有很多山區小朋友,連衣服也穿不上,不如我們把這些衣服整理好,捐給他們吧。”爸爸開心地笑了笑說:“很好的注意哦。”於是我們就把舊衣服整整齊齊收拾好。房間清潔完畢以後,我們接下來一鼓作氣把廚房、客廳、飯廳、衛生間等打掃的乾乾淨淨,非常整齊美觀,好像給房子穿上了一件嶄新的衣服。

下午,爸爸買了很多對聯、揮春回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爸爸說:“我先現在開始,用一個小時完成吧。”我聽了以後跺了跺腳,開心地跳了起來說:“保證完成任務。”我用心選了三張揮春,分別是學習進步、恭賀新禧、龍馬精神,我拿起雙面膠,小心翼翼地貼在揮春上,貼好馬上跑去我的房間門口,門框實在太高了,無論我怎樣跳,也摸不到,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找來一張凳子,我快速爬了上去,好像猴子一樣靈活,站到高高的凳子上,多麼威武啊,經過一番的努力,終於完成了任務,整個屋子裏充滿了過年喜慶的節日氣氛。

晚上,我就和爸爸、媽媽去逛花街,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花朵種類多種多樣,有紅的玫瑰、紫的蘭花、黃的菊花,百花爭豔,美麗極了。我和爸爸細心挑選了一盤紫羅蘭,大紫大紅,襯托着新年的喜悅氣氛。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早上起來就我就唱着這首歌,心情特別開心。我換上新衣服、新鞋子,跟爸爸、媽媽去拜年了。來到他們面前說:“爸爸、媽媽新年快樂,祝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爸爸媽媽聽了以後,心裏樂開了花,面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們順手遞給我兩個大紅包,我開心地拍了拍手,高興地跳了起來。

春節這傳統的節日,非常熱鬧、非常喜慶、我非常喜歡。

傳統文化徵文12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穿的服裝、用的瓷器等等。這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們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傳統文化也包括節日,我國有各種各樣的節日:過春節可以吃到象徵幸福平安的餃子;過清明可以拜祭去世的親人;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的糉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一起吃月餅、賞月的好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戴茱萸的日子;國慶節是慶祝建設國家的節日……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在春節那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換了喜慶的氣息。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掛上紅燈籠,貼上紅春聯,嘻嘻哈哈地放鞭炮。那些辛勤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在家內出入,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大年三十的晚上,人們把各種的食物端上桌,打開電視,邊看春晚邊吃食物邊嘮家常,其樂融融。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只有傳統節日,還有傳統美德。

雷鋒,一個萬衆皆知的名字,一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沒有沙場上浴血搏殺的經歷;更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他有着一顆樸實無華的心,有着樂於助人的精神,僅僅憑這些,他的名字被人們深深的銘記在心。“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是讚美雷鋒的,他走到哪裏,好事就會做到哪裏;他走到哪裏,他那幫助別人而又不圖回報的思想就會帶到哪裏。雷鋒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自己的生活崗位上……讓我們向雷鋒學習,獻出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幫助別人,爲他人着想。

這,就是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這,就是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徵文13

我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着綵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裏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着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我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我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傳統文化徵文14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有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孔子,有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還有精美的古代建築和繪畫,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我最喜歡布老虎了,它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上古時代,由於“天塌地陷”,人間只剩下伏羲、女媧兄妹二人,爲繁衍人類,二人就各種去尋找配偶。因遍尋無人,便以滾磨爲媒。女媧羞於見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與其兄成婚,使華夏子孫延續下來,從此布老虎就流傳下來了。

我家有隻布老虎,小時候,那隻布老虎就已經陪着我了。它大大的烏黑的眼睛,小小的鼻子,長長的尾巴,短短的四肢,美麗的花紋都被畫在那金黃色的皮膚上,更有趣的是這隻布老虎好像受到了驚嚇一樣毛骨悚然。

這隻布老虎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我叫它小布,小的時候,我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在布老虎的肚子上一次次寫着,整整寫了一個星期,我纔會寫我的名字,但那可愛的小布已經變得骯髒極了。這時我纔想起要保護小布,可小布已經變成了五彩老虎,但我還是很喜歡它。

中國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我要跟一隻小魚一樣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中自由穿梭。

傳統文化徵文15

春節是指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俗稱“過年。”它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每縫過年時,奶奶家就會舉行一項特殊的傳統活動——“舞龍”。傳說玉皇大帝爲了尋找一件稀世珍寶,派龍王尋遍海底、人間,龍王找不到珍寶,可它在人間飛舞的樣子卻吸引了玉皇大帝,使得玉皇大帝不再追究珍寶的事,爲了紀念龍王,人們便開始“舞龍。”這個我也是聽太奶奶說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舞龍時,常有長者帶着子孫在龍下鑽來鑽去,以望子成龍,求平安,稱爲“鑽龍架。”也有把龍請進家裏舞上一圈,表示來年事事都會順。還有的把龍請進剛結婚的新人房中,在牀上打個滾,意味着來年一定會生個龍子。聽媽媽說我也是個“龍子”哈哈!待我還意欲未盡的沉醉在舞龍的世界時,龍卻要散了,我只能依依不捨地看着龍遠去。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標籤: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