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文化2.91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爲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爲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爲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爲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2

王道士到底是來了,他背對着我,我看不到他的內心,看不透他的內心,餘先生說,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縮縮,原是一個逃荒的農民。爲什麼說他“畏畏縮縮”呢?是因爲他本就沒心沒肺嗎?還是心中已對未來自己做的事感到不恥呢?

一個道士,當了佛教聖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煙,他們無人問津,無人關心,如同守護他們的僧侶一樣,孤獨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來了命中註定的“伯樂”——斯坦因。是的.,一疊銀元,成交,五箱經卷,餘先生說他怕自己的筆會不沉穩,所以只能簡略地說,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後人承受不住。

車隊出發了,一位年輕詩人說,斯坦因看到的是悽豔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會在乎那個流血的民族,或許,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謝那稀世的文物等來了知音,而他自己則是拯救了中華文明的“英雄”。

合上書卷,掩面沉思,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那個王道士,真是個罪人嗎?我聽不到回答。他只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農民,是來逃荒的,來時並沒有任何惡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對的時候遇上了錯的人。

時過境遷,一切已成定局,我們只能輕聲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香茗,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一顆單純、乾淨、坦誠的心,筆端流溢出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曆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一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彷彿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像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流浪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錄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赤誠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低賤,他的自以爲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嘆,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啼哭?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這本書我在很久以前便聽說過,但是並沒有認真的去看過。這次藉着這個暑假的時間,好好的品讀一番,隨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跨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在歷史長河中漫遊。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他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風雨天一閣》讓我看到了中國文人的艱辛。而《三十年的重量》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溫暖,感受到師生之情的美好。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把。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是沉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一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着樸素時,她說:“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麼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沉重的嘆息。”你說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你說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一個多麼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沉默着,像一棵樹,一座山,因爲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沉的瞳孔,來還他一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你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一定想:莫高窟爲什麼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爲一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纔能有所作爲,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可好看了,它裏面講述了餘秋雨去過的地方的歷史和經歷,如我認識的有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看着這本書就彷彿把自己帶入了各個地方的名勝古蹟,我最喜歡的就是世界國代的歷史古蹟了,第一次我翻開這辦書就看到莫高窟,我對它印象只有一點點,相信看了這本書,我將會受益匪淺,就這樣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作者以來到那,就一連住了好幾天。第一天快進入晚上了,其他遊客都走了。就只有作者一人還在山腳徘徊。想試這把白天觀看的在大腦中整理一下。

書中寫到敦煌莫高窟比之於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羅馬的鬥獸場遺蹟,中國的許許多多文化遺蹟常常帶有歷史的層累性。這麼樣的對比,要是沒有層層積累,怎麼會實用,怎麼會知道,從這句話中,我知道了書不能死讀的!這麼多國家的名勝古蹟的都是興於一時,而我們國家的長城就不同了,,長城是代代修建。代代擴伸。這麼多的名勝古蹟,都比過我們國的長城,呵呵,看來我們中國可是很強大的!我國其他的如:阿房宮被燒燬了,滕王閣塌了,黃鶴樓在重修!可是成都的都江堰能完整的保存下來,是因爲它始終發揮着水利功能。讀了一篇就受益匪淺,一定要接着看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一部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於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於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由於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纔是我們擺脫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爲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爲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爲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作爲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書,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點知識和歷史知識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惜中講訴苦旅”。對中國滿目蒼夷歷史的感嘆,對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訴,都感觸至深作者。

作爲一個旅行過不太多景點的“大忙人”來講,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名勝古蹟,文化古蹟沒曾親眼見識。所以一直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佩服裏面的每一個匠人,每個人都在爲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着。或繼承,或發展,或創新。

文化喚醒文明,世界每個角落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化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響應的文化發展史,人類不滅,文明延續永存。好想來一場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沒有錢。來一段精彩摘抄吧還是

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羣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爲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於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爲“主人”的王道士,爲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一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後的中國學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捲,窺探着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一個小丑,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她們也只是屈身於破落的草蓆中,沿途被當地權貴們抓走幾把,然後破破爛爛地抵達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餘秋雨先生髮出了這樣的感嘆。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一杯羹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的足跡遍佈全球。然而,立中國越遠,思它、念它就越多,看得也越明白。走遍天下,所謂祖國,無怪乎《文化苦旅》是如此直擊人心,如此驚心動魄。

長歌當哭,獻予中國。

以歌呼喚,獻予國人。

其實我喜歡《文化苦旅》的原因並非僅僅是我欽佩那位作者與知道那是一本好書,更多的是它帶給我的還有高中的回憶——一個傻乎乎又很愛較勁的小女孩。

它對我的意義就像是人生的一個“逗號”,看完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明白,這是一個過程的暫停和轉向另一個過程的.開始。

蘇東坡終於從泥沼中爬出來了,儘管骯髒,精神卻是乾淨的。他在黃州這個小地方真誠地自省,“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爲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這樣的蘇東坡纔是真正的蘇東坡,他“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之後他的詩文,也宛如那被打磨了無數次的美玉,溫潤、厚重、大氣、古樸,成就了一代經典。我想,這樣的蘇東坡,纔是我們後世所敬仰的。他並不完全乾淨,他身上還帶着沼澤中的污濁,但他在苦難中脫胎換骨,拋卻了銳氣與輕浮,不理會周遭的喧鬧,不在意他人的指點,真誠而灑脫,淡漠而從容。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人時,是源自八年級年級的一篇課文《信客》。在語文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說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文明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爲人知的祕密……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許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額是一顆單純,潔淨,坦誠的心。讓我飽覽了祖國山河無比秀麗的景色,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了歷史,讓我明白了作爲一箇中國人應擔當的角色,那就是銘記歷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讀,好好欣賞中國文化!人生也是一段歷史,我們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過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們匆匆前行,回頭望見那一排排腳印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和無奈!作者爲了尋求歷史的足跡而跋涉于山水之間;而我們爲了感悟人生的真諦,跋涉於人生道路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臺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爲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爲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爲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爲中華文化爲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提起餘秋雨,可能想說得太多,滿腔話語積壓於心底,隨時都有迸發出去的可能。但我還是願意只打開一個小口,讓那話語如涓涓細流一樣涌出,將自己再次滋潤。

讀餘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開篇之作——《道士塔》。當時,我第一遍讀,憤恨;第二遍讀,無奈;第三遍讀,就只有壓抑了。目睹的一個個驚人的流失數字,我的壓抑與它共存。王元祿是個罪人,沒有錯。但是,將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賣之罪完全歸咎於他——那樣一個20世紀國中國隨處可見的'猥瑣、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爲,他的卑微,實在不配承受這罪。他意識不到這份文明的偉大與燦爛,他只知道一百卷經卷值一個銅板,一車古畫值三塊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飛天甜美、神祕的微笑上刷一點白石灰,牆壁就乾淨了;他只知道本以強盜身份來這裏的斯坦因,是西方來東方“取經“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這罪!我的壓抑與這些恥辱共存。正像餘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終於,《莫高窟》緊隨其後,讓我稍稍欣慰,餘先生用敦煌壁畫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語言,從誕生曙光的時候起,描繪到飛天騰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於畢竟我們厚重的土地,還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說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後人從中拾取精華,沐浴靈魂。唐後,風格一次次改變,風沙一次次動搖這裏,但是,風骨從未泯滅過。然後,飛天神祕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這微笑後面是憤恨,是壓抑,是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嘆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爲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着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着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