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 (15篇)

文化2.27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 (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1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裏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衆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 2

文化是一艘永不停靠的航船,不懼風颳雨打嗚咽着喊出一個時代的悲鳴;文化是一條奔騰東去的大河,無視暗潮洶涌呼嘯地衝刷掉年積日累的污濁;文化是一個倔強苦旅的青年,歷盡千帆,蓬頭垢面下掩藏的清澈雙眼仍然笑得動人。

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將這一切或宏偉,或悲哀,或歡欣,或渺小展示給了我們,讓從來抽象的“文化”有了具體的形象。特別是衆多富有中國特色的“驛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那神祕尼姑庵里美麗的尼姑和後來的年輕女老師,沒有人知道她們來自哪裏,也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只知道她們總是前衛而智慧。這是新時代的女性形象!她們寧願狠心遠離家人故鄉,也不甘於被“貞節牌坊”這種故舊封建的思想束縛一生。這就是中華文化中女性的苦難。

那正值壯年,風華正茂的大文豪蘇軾,懷着忠君愛國之心和報效國家之意,卻只因一篇寥寥數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題發揮,牽扯出巨大的風波,最終含冤入獄。小人們說,蘇軾——這位以愛國和政績聞名的文豪,輕視國家,挑釁君王。這恐怕是我聽到過最荒唐的笑話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不過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蘇軾當時的風頭太盛了,於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輿論”這無數把槍,便齊刷刷地瞄準了年少輕狂的他,最後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聲轟然。這又說明了古代中國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獄”。儘管這個名詞是清代纔開始具象化的,但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文字而入獄判刑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這種文化又在書中的另一篇文章《寧古塔》中,表現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從來沒有言論自由權。

好在這黑暗的一切最終沒有根植於中國大地:美麗的尼姑們,最終得以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輕女老師們勇敢地打破了成見和束縛,加入了中國女性爭取權利的隊伍中,自信又美麗;蘇軾從小人讒言和驕傲破滅中昂起頭來,挺過千辛萬苦,用謙遜自強又樂觀的心態從頭再來,民間歷練不會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親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於歡樂和精彩,而在於它的真實與樸素,苦難及悲傷。每一粒文化結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條漫長又充滿苦難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後,總會苦盡甘來。

我不禁期待,接下來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3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輕鬆詼諧的書,我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面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 4

背起行囊,車輪碾壓過被歷史丟棄的角落。我是在求學,而你則是在求崇高。

夜幕下,疲倦的倚在他鄉的孤單座椅上,哥倫布青銅雕琢的軀體遙望着神祕的東方;威尼斯深水處是一羣羣嗜血的蛆蟲;還有甘地的墳塋,中東的石窟。無數的掠影在思緒中亂竄,又是一夜的不寧。孤獨的旅行唯一陪伴的是自己的蒼翠影子。

孤獨是天賜給墨人的文筆,因爲形單影隻,簡單明瞭纔會看到無數浮華下面的東西。街燈還在夜幕下守望着這片疆土,星空下無數的靜默拼湊成死寂,在旅館裏,這片因孤獨而升騰的非凡思想卻泛起了明亮的光芒。他靜靜的靠在座椅上,像逝去的老者,腦海中盪漾着太多的文墨,恨不能傾灑而今。靠窗的槐木長桌上,孤獨檯燈惺忪的眼神常會偷偷打量一下這位東方的客人。一陣嗖嗖的寒風拂過,紙業像漣漪般清波盪漾,鋼筆順着桌面滾到邊緣,隨即重重的跌落在地板上,清脆的撞擊聲不時還蕩起迴音。這幅上海製造的眼鏡已經落了些土,仔細打量才發現無數的劃痕已經交錯成了網絡。伴着主人,他已經看過了無數的美麗與醜陋,幸福與災難,快樂與傷痛,生活與戰爭。厚厚的外大衣已經跌落在木椅的擋板上,一切似乎都處在生與死之間,夢幻與現實之間,靜謐與動盪之間。

這是一次戰鬥,是內心與現實的爭鬥。

這是一次思考,是矛盾與困境的思考。

離開故土,匆匆踏上文化的旅程,背信着純粹的信仰和好奇,毅然決然。那日在西亞的停留結識了一羣無家可歸的孩子,歲月已經淡去了他們的痛苦,但卻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你哭的像個罪人。然後你拿起一本嶄新的書將其塞給一個還在推碳車的孩子,老淚縱橫。在新德里,你甘拜了長着,這濃重的文化塵土已經給了你足夠的勇氣。像跪拜孔子,你毫不猶豫。往事如疾水,流淌過心田,澆灌過思想,你豈不也是長者。

你突然坐正,撿起已經冰涼的筆,泛黃的紙上已經是千溝萬壑。用這隻從東方帶了的筆,書寫着這種孤獨中的智慧。

看過你的《文化苦旅》,享受着你的孤獨和你的魅力。冥冥之中黯然神傷。這就是你,我困境的明燈,落魄時的精神支柱,無望時的燈塔,枯竭時的源源動力。遊覽過了你的《道士塔》,看過了你的《天一閣》,欣賞着你的《霜冷長河》,結識了你的《長者》。在寂寞的夜空,總能看到你堅定的眼神,向天空明亮的星斗,照耀着光輝的青石街。

《文化苦旅》讀後感 5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說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爲,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爲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臺,藩臺。“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臺,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臺不管,趙藩臺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爲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癡情,因爲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爲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說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說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爲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 6

文化是什麼?以前我是不太喜歡思考這些久遠、深重的東西,但這次拜讀了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書才深有體會。

全書包括“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手法,體裁,閱讀視域是不盡相同的,但每個部分卻都能流露出書香味,描繪出人文味,傳達出情懷味,這是令我這個晚輩後生所深深迷戀的,深深敬佩的,深深感動的。

文化不是傳統,或者說是不等於傳統,它是表現在每個國家上,體現在每個民族中,深鑄在每個靈魂裏的。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它“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洗且泣”。書中的“文化”所談論的是“中華文明”,但又不止於“中華文明”,而餘秋雨老師又相信“最美麗的月色,總是出自荒蕪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總是出自無字的曠野”,於是爲尋找,爲探索,爲重拾那些被丟失,被掩埋,被遺忘的文化,那些在塔裏,在井中,在雪下蘊藏千年的故事,他出發了!

旅行是苦的,但更苦的是創造。歷史創造出文化,時間孕育了文明,也許是因爲歷史創造出了文化,使它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甚至不講道理,但好在文化不會因爲人類的一點錯誤而拋棄人類,不會在人類喪失自信力的時候否決人類,這是身爲“人”的我們的一點慶幸。但只是一點,因爲文化很脆弱。它於歷史中誕生,卻不只是依附於歷史,它是由人類與自然共同締造,共同鑄成。但自然卻比歷史更漠然,它的冷眼,連地球都不寒而慄。所以說,人類真正能靠的只有人類自己,只有靠自己纔可以守住文化的根脈。但凡事都有正反,人類之中也有險惡的,他們被慾望,名利,權位矇蔽,拿起“棍子”,把文化套上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使文化呼吸急促,胸悶氣短,日漸衰弱。我們當然不可以與其同流合污,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堅守文化,傳承文化,在無聲中改變那種漠然。

“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羣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書中的話總是令我潸然淚下。悲,爲歷史而悲,但更多的是幸,爲文化而慶幸。那些“強者雄姿”多是雄心壯志的文化新興者,而“悽怨靈魂”則代表文化守護者,這可能從表象來看是對文化的摧殘,但我認爲從深處細觀會有所明悟,這實質上是文化的昇華,是文化的進化,這實在令人慶幸,畢竟,它的枝葉可能會在不同朝代而有所更替,時光流轉之中都被修剪,被搖曳,但是,它的根基仍然穩固具在,非但沒有因爲那暫時的動盪而燒燬,挖掘,砍裂,反而更加龐大,更加強壯,更加充滿生機!

歷史可能沉默,或許漠然,但它不會忘記,那埋藏已久的文明,那悠久綿延的文化,因爲它的根就在那,只等我們來尋!

《文化苦旅》讀後感 7

我並沒有忘記,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青年,初讀本文時的恨,和難以控制的想決鬥的衝動。

一個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數千年文明寶藏的洞門。他在壁畫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師泥菩薩,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書經卷、畫卷和雕塑,換成了幾疊子銀元和少許外國商品。他滿足了,他想不到會得到那麼多錢。

一個諾大的國家,竟然無處存放一個洞窟的古物,道士爲了孝敬官員拿出來的一些零星的字畫,在官場上把玩、傳遞,流失、毀損。他們知道這些古物的價值和意義,卻藉口長途運費難籌集而置之不顧。

封存千年的文化寶藏,就這樣被挖掘毀損,散失異國他鄉了。這不是民族的悲劇嗎?文明最後變成空洞和廢墟,這難道是歷史的必然嗎?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個事件其實是很倉促的,就像盜賊踩好了點、瞬間完成了盜竊。儘管盜賊找出了各種理由,來掩蓋其偷盜行徑,掩蓋其骯髒的慾望,但是終究掩蓋不了醜惡的真相。

今天讀此文,我依然是衝動的。就像文中的那位當代青年詩人,要與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決鬥單挑一樣。我更欽佩秋雨教授的豪邁,要與盜賊他們國家的學者對立沙漠,比比學問!此刻,似乎只有這源自內心的衝動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卻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僅只是恨奸詐的竊取者和貪婪的掠奪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惡的慾望,和因此對文明的踐踏。

尋寶、掠奪和侵略戰爭,都是爲了將財富佔爲己有。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從價值的角度來看,物品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故稱物以稀爲貴。何況是更優秀和稀缺的中華文化遺產,堪稱絕品,價值無法估量。所以,敦煌、圓明園、和那時的中國,自然就成了瘋狂追逐利益的掠奪者的耀眼的目標。他們的生存理念和價值觀,就是佔有,且不論用何種方式實現佔有。

他們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的文物,都裝好了,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聖彼得堡,運到東京。莫高窟空了,圓明園燒了。中華文明遭受了劫難。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實物遺產,但不是全部。文化遺產更重要的內容,不是實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與傳承!

掠奪,只能解當時之渴,而不可以補虛空。武力,只能呈一時之強,遠不足以撼歷史。掠奪了文物,卻搶不走文化,廢墟上依然記載了文化的繁榮!

如今,被盜賊掠奪的文物已經陳列在世界各地。我覺得,他們只是供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裏的文化,終究會在哪裏光明!

《文化苦旅》讀後感 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於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羣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餘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裏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裏,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遊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遊子的惆悵。作爲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於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爲無數遊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範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侷限於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遊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裏,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說,這裏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遊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遊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後。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於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沒有遊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說,衝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爲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裏,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爲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着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迴歸自然,以水爲道,迴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爲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於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讀後感 9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書房的門,餘秋雨開始了文化之旅。他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而我,也透過他筆下略帶滄桑的文字,開始了一場心靈的文化之旅。

聆聽着來自遠古的呼喚,低聲吟哦着文人墨客留下的動人心扉的詩篇。腦中也浮現出了一幅幅或蒼茫壯闊,或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圖像:積雪的羣山,空曠遼遠的天空,絲絲縷縷飄零的浮雲,在朔風中縈繞千年的羌笛,是黃沙漫漫的陽關;叛逆得瑰麗驚人的激流,殘缺的神話下,“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神女峯,清榮峻茂的兩岸,是孕育了王昭君和屈原的三峽;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羣塔入雲,藤葛如髯,是漂浮着千年藻苔的西湖……

身處廣袤的自然,再高大的人也變得渺小;在滾滾歷史文化長河裏,再繁華的盛世也不過是驚鴻一瞥;而在深邃而神祕的穹宇中,孕育了千百億生命的地球,也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麼,作爲一個人,一個極其普通的生物體,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在自然面前,面對着幾千年時間中沉澱下來的精神財富,仰視着無邊的閃爍的星空,趾高氣昂?

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旅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終點站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急功近利,顧不得欣賞沿途的風景,用他所謂的好方法,匆忙地走過去。只是,最後才發現,自己心竟是空的,回首一生,茫然無措,曾經費盡心機蒐羅的功名利祿,卻無法填滿空虛的心靈。

那麼,把心放謙卑一些,虔誠一些,淡然一些,閒適一些,去享受旅程;滿懷着對下一處美景的期待,腳步堅定而輕快地向着前方踏着,永不疲倦。霧氣氤氳的深山中,迴盪着嫋嫋空靈飄渺的古琴曲;金黃麥田裏,隨着麥浪翻滾起伏的是莫扎特輕快跳躍的《卡農》;山溪泉眼旁,如流水般叮咚作響的是晨風中的柳笛清音。漸漸地,曾經羸弱的身體變得健康而挺拔,黯淡無光的雙眸閃爍着自信的光芒,蒼白空虛的心也變得色彩繽紛而充實。

心在旅途,是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是一種追求美好,又能享受過程並不斷髮現快樂的生活態度,它使人不斷地向着最完美的境界前進。我不知道那美好的遠方在哪裏,沒有人會回答我,但是我會走着屬於我自己的道路,不斷向前,享受着沿途的辛苦與疲憊,享受着花朵苦澀的甜蜜,享受着屬於我一切的一切。荊棘算什麼,剌破的'傷口總會癒合;風雨算什麼,泥濘過後的天空總會更加湛藍;失敗跌倒算什麼,大不了爬起,重頭再來。

心在旅途,堅定的腳步永遠向前;心在旅途,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文化苦旅》讀後感 10

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

譬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嘆。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汨羅。我們看到汨羅,就想到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 11

翻開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永遠興趣濃濃。近日停留在《牌坊》一文,竟然思緒神遊。

這篇回憶散文,透過孩子的目光,借孩子的口吻,敘述鄉間的牌坊、村裏的尼姑庵,着重寫了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的命運。用國小校(尼姑庵)裏的花圃、藏在樑上的繡品,隱喻女性青春、女性生命的美麗燦爛,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渾”、“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教的殘忍。“婦道”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血淚浸染最多的一頁。

從地圖上看,餘秋雨先生的家鄉浙北餘姚與安徽黃山在同一條緯線上,兩地直線距離300多公里。黃山一帶古稱徽州,徽州一帶古建築聞名遐邇,聽說過徽派古建築就一定知道徽州牌坊,徽州牌坊中貞女坊佔了六成多。徽州最後一座貞女坊建於20xx年,距今103年。

從古徽州的大山裏走出無數商人、讀書人,當然都是男人。女人呢?小小年紀的女孩由父母做主嫁於小小年紀的男孩,男孩大了,離家遠行,讀書求功名,徽商遍天下。女孩大了,開始等待,開始期盼:遠行的丈夫何日歸?

男人有的回了,幾天後又走了,直至暮年纔回;有的再也不回了,或死了,或不知去向了——外面的世界比大山裏的精彩。女人呢?白日刺繡,夜晚孤燈,從豆蔻年華到白髮蒼蒼。守着、盼着,希望着、失望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青春、熱血、生命、歲月,換來一座又一座高大的貞節牌坊。餘先生描述:“……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誰敢說、誰忍心說,牌坊是石頭做的啊!?

從徽商我想到了晉商,餘秋雨散文集《山居筆記》中的《抱愧山西》一文,讓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名揚天下。山西的男人要離家,戀人送他,唱着《走西口》。有的一走,走出了一個喬家大院、走出了一個包頭、走出了一個“日升昌”……但也有沒走好的,無顏回家,於是,兒子長大再接着走,大兒子走了,小兒子又走……這些男人背後的女人呢?那首《走西口》唱了一生: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頭。這一走要多少時候,盼你也要白了頭!

在那通訊極其落後、信息極其閉塞的年頭,一個女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給漫漫無期的等待,這等待中交織着多少情愫:有希望,一定也有失望;有冷靜,一定也有衝動;有決定,一定也有動搖、有矛盾、有鬥爭。只是最後都是人性敗與“道德”,活人不及貞節牌坊的石頭,生命承受不起“失節”二字。

生爲女人,同爲女人,我真爲自己吁了一口氣。女人在世,如何生活,理應是女人自己的事,在100年前竟然還這麼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 12

冬季寒風凜凜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吹散,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他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着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走來。他被人押着,遠離家眷,朝着黃州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走來。”蘇東坡淪落至此境地的原因,就是陷入了被稱爲“烏臺詩案”的案件中。一羣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寫信給皇帝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都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而這些言論不約而同地聚在一起後,蘇東坡就被定了罪。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衆,貧瘠的國土上,繩子捆綁着一位偉大詩人。蘇東坡在示衆,整個民族在丟人。蘇東坡全部遭遇不知半點起因,怕連累親朋好友,幾度想投水自殺,由於看守嚴密而未成。但如果成了,江湖淹沒的將是一大截特別明麗的中華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這裏,一步之差就會全盤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這一步之差境地的竟是一羣小人。

一羣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於中國當時的國情——小人居多,嫉妒心理無處不在,朝廷內更不用說,君王沒有過人的膽識,不能明察秋毫,輕易聽信小人之言。“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蘇東坡經過“烏臺詩案”已經明白,一個人蒙受了誣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個道理來。無法洗刷,無處辯解,更不知如何來提出自己的抗議。他曾寫信給李常來表達此時的感受,但剛寫了幾句又加上一句“此信看後燒燬”。這是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孤獨無告,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

蘇東坡無情地剝奪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目的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漸漸迴歸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幫了他大忙,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和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文化苦旅》讀後感 13

讀完《文化苦旅》一書,感慨頗多,其中最深的一點,便是中華文明。

我們這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承載着偉大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我們炎黃子孫以其爲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它們都輝煌一時,雖起源早,卻均被時間侵蝕,隨之沒落了,只有我們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流傳至今,其它文明均太過張揚,引來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衝撞中,走向了毀滅,中華文明比較保守,不張揚,不炫耀,但以其強大的力量,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有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長城。其中黃河最爲重要,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那兒,有着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長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時,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便已轉移到長江流域。第三條線最有意思,這條線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它同時又是區分農耕文化和遊牧文明的天然之線,它借秦始皇之手“畫”出,目的是區分兩種文明。從中我感覺到了中華文明的神奇、有底蘊,有內涵,這是任何一種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華文明雖未中斷,但其也是歷盡了滄桑與磨難。國內的兼併戰爭、改朝換代也避免不了大戰,這一切,使中華文明損失了許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他們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華大地上的珍貴之物賣給外國人,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圓籙,他將莫高窟裏許多珍貴的經書賣給了一個外國人,而他所得的價錢只有三十英鎊!

到了清朝中後期,由於清政府的無能、腐敗,從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再到後來的抗日戰爭,中華文明一步步被破壞,被踐踏,被摧殘,每一次戰爭都沉重壓制並打擊了中華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斷中華文明,這便是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也是使我印象最爲深刻的地方,這更能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餘秋雨,他拋高官棄厚祿,冒着生命危險,又不遠萬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寫了二十餘本書,單是辭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別說行遍天下了!他對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無限的嚮往,我多想一覽祖國大地上的秀美風光,也用自己的筆記下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做一個探索中華文明的旅行者、學者。是的,這需要無限的勇氣與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積蓄……

《文化苦旅》讀後感 14

徜徉在一書架散文著作之間,我的心在猶豫,手已經不由自主地取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剛剛翻開第一頁,就追隨着他掉入那華麗的摸不着邊際的文字宮殿。我一動不動,心卻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遊蕩。冷落了幾百年的古戰場烽火重現,敦煌的黃沙中分明有赤腳的飛天在起舞,靈秀的蘇州偏偏在雨中低聲哭泣……

讀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處古蹟放飛着心靈,讓它隨藝術的激流沖刷每一種文化,讓它與古老中國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卻被撞痛了,因爲這文化承載着太沉重的歷史,太滄桑的過去……

餘先生是一位幸運的苦行者,中東焚天的戰火中,冰島封天的嚴寒中,昔日羅馬悲壯的鬥獸場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說他幸運,是因爲他總是在最佳的時刻巧遇文化,大雨來到寧波講課,就遇上天一閣開放;黑暗中迷路,卻無意中經過但丁故居。而細心的他又總能從眼前的蛛絲馬跡中看到深遠的歷史,深刻的思想在穩重的文筆下交匯成河,征服了飢渴的讀者,在華美中益顯沉重,深邃中帶有感性,像茶一樣,幾番品讀,仍有餘香再口。

餘先生又是心痛的,因爲他必須一次次駐足曾經失去的輝煌,一次次仰望歷史遺留下來的滄桑。最是痛心在敦煌,於敦煌漫天的黃沙中,我真想隨餘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個斯坦因跪下。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彰顯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傳遞的是一個民族的內涵!爲什麼?爲什麼敦煌要生在那個時代?爲什麼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卻沒有一雙智慧的雙眼,沒有一腔爲民族文化而生的熱情?我好恨,好恨自己爲什麼不早生一個世紀,與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對峙,我相信我的衝動可以讓他甦醒!

就這樣,敦煌一步步走着,文化一點點殘缺着;就這樣,我們的祖先,他們精神上的財富一點點地流失着。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說些什麼,也許語無倫次的我只能瞪着血紅的眼睛在悽豔的晚霞中與他對視!我願讓大漠的朔風將我與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黃沙漫天的敦煌,我願與他對視千年!讓我用這種方式阻止他們對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總是心存幻想,也許,眼前的一切輝煌與滄桑,都是冥冥之中歷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場戲;,讓藝術活生生地爲後人演繹吧!

仍在追隨着餘秋雨先生,讓心在歷史古蹟中游蕩,我在心中祭奠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 15

讀罷《文化苦旅》,我輕合雙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迴盪,卻又揮之不去……

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已在陽關之前。大雪未止,廣袤的大地被雪覆蓋,一片潔白。西風呼嘯而來,雪片飛揚,天地間頃刻變得白茫茫。遠處,幾塊嶙峋的怪石卻依舊保持着黑色。

面對這樣一個陽關,王維竟絲毫不露凌厲驚駭之色。面對即將出徵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着永別,卻只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們的離別,沒有過多的悲嘆與勸阻,而是將目光放在未來。這,便是唐人風範。

或許前路遙遠,或許歷經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亦或今天的離別,便是永遠的告別,但,苦澀中他們總會體會到甜美,艱難中他們總在尋找希望。於是,我看到,他們的告別是經常的,他們的步履卻是放達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風捲地,白草斷折,面對漫天大雪,岑參仍能喜悅地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即使“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仍能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棄置在“巴山楚水淒涼地”,劉禹錫仍能達觀地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以,……

陽關之前,我看到他們緩緩向我走來,目光那麼平靜,笑容那麼肯定,神采那麼自信!

又是北風呼嘯,沙塵席捲而來,我站在沙山之巔,遠眺夕陽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氣韻酣暢。陶醉中我低頭俯視,卻發現山腳有異象——那裏有一泓清泉,橫臥山底。漠漠沙漠中,它顯得如此突兀;茫茫黃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讓人覺得它不該屬於這個地方。以它的品貌,應在江南水鄉,溫婉而寧靜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卻在這漫漫黃沙中營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將其填滿?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將它吸乾?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個聲音傳來,不疾不徐,從容鎮定,字字分明:因爲堅守,因爲堅持,所以永恆!

在餘秋雨先生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我仰視,我俯瞰,我感動,我喟嘆,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璣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養分,滋養我的思想,滋養我的情懷!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