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14篇]

文化2.1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文化苦旅》有感[精選14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

《文化苦旅》,優美,典雅,確切,兼具哲思和文獻價值。是餘秋雨先生手下的一部名作,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功不可沒,是引領讀者泛舟世界文明長河的引路人。

書中講述了作者的履行世界。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那矮小的四角天空看到海闊天空,坐着見證了一種種文明的起源,興起以及衰亡,增長了人生見識,也拓寬了人生的高度,理解了文化的深一層含義: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作者以一個浪子的身份,講述了他所經歷的滄桑。從“如夢起點”到“人生之旅”含豐富的文化色彩及哲學思想,全文圍繞“苦”字展開,經歷的苦,人生的苦,文化的苦,顯然易見。語言優雅、生動、形象、優美,情節詳略得當,一環扣一環,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介紹了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

本書值得我們爲之讚歎的,不僅有豐富的書寫內容,更有詩意般的'語言,讀起來婉轉動人,像細水流長般敲進我的心門。看到書上的一行行文字,在腦中想象着揣測着,似懂又非懂,一不小心就踏進了另一個世界。書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四壁的文字間可以感知到怎樣的咆哮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的綿長細雨帶給旅人無限的鄉愁。

餘秋雨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年輕,冥思後的放鬆。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深入了筆墨中。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2

在這篇寄情于山水的散文中,我與作者同道去那歷史的風景中旅行。剛剛高一的我,讀慣了哲理性的小短文,面對文化苦旅這樣一本講述歷史中大道理的書,說實話我的內心很是牴觸,當老師告訴我這是我們現階段的必讀篇目時,我十分擔心,要怎樣去完成那不少於600字的閱讀筆記,但讀後我發現,是我錯了。餘秋雨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從他的書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沸騰着的使命感,有人說餘秋雨只是在炫耀罷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他是在用真理向我們解釋那飽含歷史的風景。他在書中寫道他覺得都江堰是最美的景色,長城也無法與之媲美,在他看來長城雖壯麗,但它的背後卻有着殘暴的歷史,他是有多少人的血淚搭建的,而都江堰不同,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歷史是乾淨的。

書中最令我有所感悟的就是道士塔,一個道術不精,對於佛教毫不知情的人,王道士,他連自己的信仰都沒有,卻成爲了我國文化的“守護者”,那精妙絕倫的莫高窟,那一卷卷代表着中華歷史的佛卷,在王道士的眼中卻只值一個小洋鏡,歷史的文化被他如此的貶低,在他的意識裏沒有責任,一個矮小的身軀,一臉愚昧的笑容,當讀到他將中華上千年的文化換作一個小洋鏡時,當讀到西方列強將我們的文化運走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憤慨,作者也是一樣,他是多麼的想將車隊攔住啊……就像作者所說,再渺小的'身影,只要你“有所作爲”,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浮現出了一幅殘缺的畫面——被大火燒燬了的圓明園,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恥辱,但我卻喜歡這殘缺,正是因爲有這殘缺,才讓我們記住,不忘國恥;正是因爲有這殘缺,才提醒我們,要讓侵略者血債血償。這殘缺不是代表中華的不完美,而是告訴別人,這就是我中華的歷史,他飽經風霜,卻屹立不倒,這就是我中國發展的見證,我因我歷盡滄桑的祖國而自豪!

說得多了,反而成了故事。做的少了,只會讓人覺得浮誇。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3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書描寫了祖國各地濃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自然風景,通過小小的字體來展現深刻的文化的濃厚的風韻。

我拿這這本書,心中涌起無數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是旅行的苦嗎,是對文化細細品位而產生的苦嗎,我想這都有吧。整個書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間,穿越時間,在思考之中旅行,在體會中旅行。從古代到現代,從風土到人情,緩緩的流入到書中,跨越了時空和空間的界限,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寫了這苦難的民族的苦難歷史,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難忘的怕是這個悲劇的人物了,餘秋雨在《信客》這篇裏道出了信客充滿艱辛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默默的爲人們奉獻自己一生的人。在當時通信極端落後的時代,信客是唯一連通這個小鄉村與外面世界渠道,就是這個小小的通道聯繫多少期待的心,聯繫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闖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難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飯,坐最差的車箱,甚至用自己的雙腳跋涉千里。作信客這個特殊的行業,人們既需要他,又防備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無奈。他在作信客時,不忘同虛假與醜惡做鬥爭,同時又以一顆寬懷博大的心原諒他人,他的艱辛贏得人們對他的尊敬。學校需要老師時,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終身一人,同時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毀了他的身體,我們在他的艱辛中看到他的.偉大。他是我們民族的縮影,我們不是有衆多人們默默的日以繼夜的勞動,爲着他人無怨無悔。

還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讚揚了她的歷史作用,認爲只有她纔是真正的造福於這個民族的偉大工程。作者通過她與長城比較,長城、只是這個苦難的民族給地球留下人類意志力的標誌,留下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悲傷的傳說,留下千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給人們帶來的是潺潺的流水,滋養這博大的土地,造福於人民。正是這寂寞的堰,這脈脈的流水,日日夜夜的書寫着這真正的歷史。通篇文章以波瀾不驚的平靜談論着這苦難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讚揚了真正造福人類的工程和造福於人類的人。

從個人到社會,從古代到現代,一個又一個曲折宏大艱辛的片段,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歷盡滄桑也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一個造就偉大和美麗的可歌可泣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4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爲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5

很早就有同學跟我強烈推薦《文化苦旅》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靜下心來認真去品位這本書,上了大學,終於有機會細細地去體會這本書所帶來的深刻內涵。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自序中寫到“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山水集,它還把歷史解剖在人們面前,踏着歷史的腳印,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其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回到那真實的場景,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震撼。所以,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領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旅行本應是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走過汨羅江,我們看到了汨羅,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去參觀長城,我們感嘆她的雄偉與壯麗,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爲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爲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這本書裏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看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國歷史的苦澀與堅強,也讓我領悟了人生之路的得與失!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6

選一截閒靜的時光,打開《文化苦旅》,隨餘秋雨山水一程,風雨一程。茫茫然旅秋雨之所旅,茫茫然暢秋雨千年之談。

清茶一盞,助我入境。

它是文化散文,讀來卻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歷史。穿梭其間,我無法不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穿越千年,時空飛躍,人間百態,躍然紙上。或清明,或慘淡;或蕭條,或慄冽;或溫和,或肅穆;或人情備暖,或砭人肌骨;或擘目憤然,或筆底柔情。

他曾說:"一個人,幹着別的事,有感而發,寫兩篇散文,這纔是自然。"品味自然,鑑賞風物,感受社會,領略人情。自然而然,有感而發,情自流淌,筆自相隨,這樣的文章也纔是真正的好文章。

走馬觀花,或駐足欣賞。合上書,閉上眼,腦海裏,構築着他所描述的文化場景,沉湎於涓涓流淌的深刻文字,或憂,或喜。詩人何其芳曾說:"每一本書都像一個梯子,使他從獸類爬到人類。"與我而言,不是每本書都能成爲梯子,讓人爬升。很多時候,它們是一個個迷津,我在裏面艱難摸索,苦悶思慮;時而也曲徑通幽,豁然開朗。在餘秋雨的筆底,更多時候,我行進艱難:讀懂故事,記憶歷史,品味語言,領略情懷,沉澱思想,昇華性靈。

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在他的筆下沉澱爲駁雜的滄桑。雍容大氣,潔淨而不矯情;激情浩宕,智慧而不失靈動;俯仰天地,無愧古今,行雲流水,收縮舒展間靈性撒濺,飽蘸着智者橫亙時空的千年憂患,洋溢着聖哲滌盪今古的`敏睿哲思。

他擺脫了沉湎自我的小家碧玉,更多地表現爲一種情懷,宏立於天地之間,慷慨豪邁。奔涌的是歷史滄桑,心中塊壘;亦是民族自豪,毅然決然。居高時不傲物,坎坷時不失志。依稀間彷彿又尋回了中華民族沉睡已久的精神圖騰……

寫文章是件苦差事,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中東歐美、大洋大洲間旅察,美景入眼,風光無限,卻無法感受他旅程中無人問其粥可溫,無人與其立黃昏的舟車勞頓、艱險重重;或許,更難以領會他置身大美之地情感濃烈,思緒奔涌,卻難以爲文、斷然擱筆的的寂寥,窗外黑黑,筆下白白……

而作爲讀者,欣賞這樣艱難而成的文章,也未嘗不是一件苦事。足不出戶,跟隨他旅足萬里,思接千載,感受風幽怨,水清寒;更感受離傷黯,轉零亂。在歷史的時空裏,與作者一起,與民族一起,即使苦苦掙扎如塵埃,也不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在災難面前,難過地哭泣,倔強地微笑,卻依然把腳步繼續鏗鏘……苦着,也快樂着,與民族同榮同辱、同進同退、同喜同悲……惟其如此,我們才能載着華夏,負重前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希望,是一個民族發展源泉。深刻感悟,深情以待,認清局勢,保持清醒。期待中華文化不敗,期待中華民族長興。

恐懼着,我們都泥足於井底;無畏着,我們暢遊於海天之際……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7

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書,這是一本歷史厚重的書,這更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這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隨了我已五年的時間,五年,近兩千個日子裏,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但是最愛不釋手的仍然是這本《文化苦旅》。

開篇的《道士塔》,就將我們帶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盛衰之中,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一頁一頁的細翻開來,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間,隨着餘秋雨的思緒,情感,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紙面上的文化苦旅。彷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隧道,中國歷史的一幕幕在重現,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繹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廟堂之高的君主,也有處江湖之遠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無名小卒。他們的故事,或令人傾佩,或令人振奮,或令人傷感,或令人悲哀,但是無一例外的全都留給了後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訓和更多的懷念之情。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積累,終釀成了一份難得的精神食糧。

餘秋雨的文字,不僅有敘述的優美和悲憫的情懷,更重要的是在文字裏加入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讀書中的文字,彷彿穿越了時間空間,穿越了我們的心靈。字裏行間蘊藏着最多的是對事件的剖析,正確和公正的總結。歷史已遠,當用另一種目光回望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思索,一份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從十年前的結緣到今天,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讀這本書了。但是每當隨意的翻開書中的任何一頁,心情仍然會象最初時的激動,每讀一遍,理解則又多了一分,思考則又沉重了一分。

從遠古到現代,從異國到他鄉,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們進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來的日子裏,如果有可能,我會帶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圖索驥,身臨其境的真實的去感受,以一種敬畏之情,沿着歷史的足跡,去尋訪那些曾經的滄桑往事。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8

一次漫長艱苦的文化旅程,我隨餘秋雨先生漂泊異鄉。祖國的錦繡山河讓我陶醉,這一幅幅山水畫或細秀娟麗,或豪邁壯觀。但更令我感慨的是,這一幅幅畫的背後,都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故事。每一個地法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感動,使我歎服。

縱觀祖國大地,無處不散落着文化的步履。然而這一步步的腳印來的不容易啊!經歷了多年的演化,經過了多元的碰撞,遇到了大大小小不盡的劫數,趟遍了文人墨客、武俠外客有意無意留下的水坑,流傳至今,自然險境路遠,卻也底蘊十足。

只是至今,人們對於人文山水的評析和維護不足以讓人滿意。一代一代的農民,一世一傳的百姓,來往於天地間的人們,都把自己的青春和歲月埋沒在莊稼地裏,隱沒在變遷萬化的城鄉里。把自己對家鄉的厚愛,對土地的忠誠,全都化做默默無語的汗水和淚水。沒有人注意到風沙腐化了裸露的土地的同時,也裹走了世代傳下的文化。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裏,美酒的豔麗掩蓋了山水的清秀,滿屋金幣的閃亮遮蔽了文化星火的光芒,誰來把景賞,誰來把詩吟?

在從學文化的課堂裏,我們都在不斷的出現對文化的爭駁,爲了新的一代更好的傳承,爲了那星星之火可以遼原,文化的腳步不能停止,沒有文化的民族,只會衰敗;沒有文化薰陶的人,只是傀儡。爲了這艱難的旅程不再艱難,我們只有先走過這艱難的路。我們需要站在歷史的背後,清醒的審視文化的變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接過傳承的重任,大步向前,我們義無反顧。不管此時的你是手執毛筆揮灑的老翁,還是拿起鋼筆簌簌而落的筆者,亦或是抓着鉛筆一筆一劃寫字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個尚不識字的人,都和我們一起長途旅行吧!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9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溫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癡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爲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嘆》,《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爲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嘆》,《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說,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說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溫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說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溫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閱歷的我來說,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0

暑假裏,我尋訪了秋雨故里——慈溪橋頭,踏着上林湖的瓦礫,抽一枝楊梅條,倚着斑駁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進餘秋雨,走進了《文化苦旅》。

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文化苦旅》像一條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洶涌地向我奔瀉而來。

旅行結束,我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年幼的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以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讀完後卻留下一絲對歷史、文化的苦澀回味。

一個愚鈍的王道士,讓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無知是罪過,他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他不會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歷史原來只有留下遺憾,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難的時候纔會更加寶貴。

幸好還有像範欽這樣爲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錚錚鐵骨,讀到《風雨天一閣》讓我淚流不止,刻骨銘心,原來“書”還有這麼多危險的經歷。

是啊!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我們只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

還來不及細細揣摩,落日的餘暉已頑皮地照在餘爺爺的古藤老屋,餘爺爺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邊的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們從“上林越窯”出發,越走越遠。

點評:首先,“寫出真實的東西”,本文作爲慈溪的的國小生寫出了“慈溪人”對《文化苦旅》真實的經歷和獨特感受,小作者緊扣“苦”字,我想餘雨秋的“苦”最早是應該是從上林湖出發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風骨,小作者聯繫生活,試着用超越國小生的眼光去觀察社會,深入歷史,試圖認識“餘秋雨”,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寫作。當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窯古風,時時仰望星空,越走越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1

聽說餘秋雨,是因爲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爲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了。溫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銳批評來譁衆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爲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擡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爲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爲《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蘊,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說愁”的味道。以爲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爲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2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題記

餘秋雨先生認爲《文化苦旅》是一位外出的遊子,他出門在外,飽受委屈和非議,歸來時已是疲憊不堪,渾身黑膩,當它再一次回家,回到先生身邊時,先生要做的就是爲它“燒水爲沐,煮米爲食,裁布爲衣,整榻爲憩”,由此,《新文化苦旅》問世了。

《新文化苦旅》穿着新裝,器宇軒昂,帶着強大的氣場走來。書頁間細細品味,方得以理解“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作者在行走着,感受着,思考着,被山山水水間濃厚的歷史氣息壓住,不斷感動,不斷謂嘆。這種感動謂嘆被化作一個個字符,讓讀者也身處濃重的人文氣息,歷史氛圍中,隨着感動,謂嘆。

《莫高窟》中有一句話這樣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它的背後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它的`藝術價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歷史價值。正如莫高窟,裏面的壁畫最早出自十六國時期,它有着粗獷的線條,氛圍有些血腥恐怖,折射出當時社會的苦難;盛唐時期的輕鬆歡樂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莫高窟的壁畫裏,世間萬物皆是風情萬種,人間天堂相連,美好聖潔;政權紛爭中,帶着些許疲憊的宋代留下來的是壁上的貧乏和荒涼。莫高窟記錄了我們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這一生中,一定要去探望探望它。

《道士塔》一文,讓人感到沉重了些。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無意間將一個藏經洞打開,將西北沙漠中一顆沉默的瑰寶擦亮,它耀眼的光芒甚至照到了西方的土地上,於是結果,當然是掠奪,當時西方學者斯坦丁來到中國甘肅的敦煌,與守着這顆瑰寶的王道士進行了一場極不正當的交易,王道士可不認爲這是掠奪,反而因此而暗暗欣喜。

自此,中國文物被撥離了原生土地,與孕育它的家園隔着茫茫的大海相望,像母親和孩子被剝離,雙方身處異處,各自傷感失落。這是文化的極大損失,如繁星的隕落,讓歷史吐出長長的嘆息。

讀《新文化苦旅》,讓人感到這不同於其他遊記,作者沒有花太多語言去描繪景色,而記下的,是人文;追憶的,是歷史。“一落筆卻比以往寫的任何文章都蒼老”正是源於作者思考着歷史的滄桑,從而顯現出人生的滄桑。

合上書頁,體味到了作者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的多了,想的便也多了。以後的以後,有機會走過這些山山水水,站在古人的站過的位置以同樣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定能感受到歷史沉澱中積累的濃厚韻味。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3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的昇華。

曾經有位哲學家說過: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邂逅《文化苦旅》

一路上,餘秋雨先生引領着我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再普通不過,細細探索,才知大有玄機。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是正用在阿諛奉承的官場中的中國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加上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是一種恥辱。再乘船去三峽吧。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李白和劉備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急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它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爲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蘇州的嫺靜,就像一位婷婷嫋嫋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蔥蔥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小巷中,無數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使蘇州保留了風韻的核心。

“它只是一個藏書閣,但實際上已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直接將筆觸指向了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天下不乏愛書者,可是他們所鍾愛的書,有的葬身火海,有的zou私海外,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徒留一聲嘆惋。

總覽全書,作者的文字無不在呼喚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這辛苦的遊歷,蘊含太多歷史的厚重,我們蒙塵的心需要一聲吶喊。或許多年後。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許久未讀此書,當日的感動已隨青春逝去褪色。但我永遠記得,它曾觸動我,教會我忠於良知。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4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是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無意間看到,便借回宿舍閱讀,只記得讀完整本書後,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再後來,大學畢業前夕逛書店時購得此書,心裏甚爲欣喜。如今,我再次翻開此書,又重新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書中,餘秋雨先生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比如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等,寫出了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這也是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文字,描述了中國深沉的文化,並抒發自我的情感。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爲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景但有蘊藏着人生的感悟。比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池。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纔有風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謂公務和事業,很可能不是你對這個世界最主要的貢獻;請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又很感興趣的那些小事。"等等,無不盡顯餘秋雨先生的智慧,讀了這些語句,使讀者瞬間對生活大徹大悟,找到人生的目標。

正是餘秋雨先生的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但是這對我的人生規劃已足矣,很慶幸自己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