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熱)

文化2.4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3篇(熱)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第一次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讀的時候什麼也沒讀明白,只覺得這本書與其它的散文集有所不同,但又說不清有哪些不同。現在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比一般散文少了一份絢麗,多了一份滄桑,它寫出了那一處處古蹟背後所隱藏着的不爲人知的一面,也正是這一面。使它比其他散文集多了一份震撼力。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星空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不凡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給我的教誨,是由它們所反映的一段段歷史,使我們銘記於心。

餘秋雨先生走在華夏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與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去爲這趟華夏民族的文化“苦旅”畫出一張張黑白素描,沒有色彩,只是黑白……它不甘甜,因爲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經歷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加了一味,耐人尋味的一味。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蹟的背後竟然會有如此深厚沉重的含意。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番深思,餘秋雨先生運用妙筆,以乾淨的文字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我們像一羣迷失的孩子,來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千錘萬鑿開啓了千年後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卻其拱手讓給外人。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有充滿意義的洞窟卻引來華夏兒女無數的驚歎,無數的惋惜。

“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對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不是由自然雕琢的天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餘秋雨展示的江南小鎮有別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的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在江南的小鎮,你聽不出歷史的治嘆,感受不到類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江南的小鎮所擁有的是難得的清雅靜謐,是似乎被遺忘的文化底蘊。書中的江南小鎮給了我們一種回家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使江南成了大多數文人的隱居之所,爲了他們的逃避行爲打開了方便之門。

合上書卷,走到窗前,看着這繁華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卻想起了“南京——沒落的貴族”這一令人心震的評論,想想,我們是否也該去讀讀南京的文化,去親自體現驗證一下這場辛酸的苦旅呢?

文化苦旅,因爲有苦,纔有文化,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化,而是那被時間掩蓋的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最近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絲綢之路,重尋地域文化,很受震撼,藉着端午節的假期,一來想去親身感受下絲綢之路上的景觀之美,二來爲畢業論文地理融合研學旅行線路踩踩線。這次主要前往張掖和酒泉(敦煌)兩個城市,這裏跟大家說一下“甘肅”二字的由來,“甘”爲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肅”爲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縣級市,由此以來也算是把“甘肅走遍了”,這次出行以地質公園爲行進主線,因爲於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爲一個統一體,時間和空間的耦合性於自然景觀上表現的愈加熱烈。

張掖的名稱也是有說法的,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設立張掖郡,希望“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可見,張掖誕生之初,就肩負重任,被寄予厚望。

張掖在漢匈戰爭中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祁連山中部有一個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與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連山的埡口)。而張掖正好位於扁都口以北,佔領這裏就能切斷匈奴與羌的聯繫。東西向來看,想出陽關、玉門關通西域,張掖也是必經之地。

原計劃此次出行是隻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區,機緣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峽谷,從地理地質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地方確實可全權代表中國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區在20xx年冬天剛剛被評爲5A景區,同時也歸錄爲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影響力愈漸增大,平山湖大峽谷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和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處,之前因爲高速公路沒有建設,一直不爲衆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基礎建設也進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國地理雜誌》譽爲“比肩張家界、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這裏峽谷幽深,峯林奇特。

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約1500至2550米,其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發育與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峽谷以流水溝壑爲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爲背景。和張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峽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風光,蒼涼蕭瑟,在峽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想起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發,在遊歷于山水之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胸襟、視野視乎也在一次次變得開闊、明朗起來。

隨後,驅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在來之前,關於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經關注了許多,多到近乎有些膩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作爲地理人,錯過確實可惜。

它表現的視乎更多的是南方水鄉多彩景色,很難想到自己置身於荒涼大漠之中。它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會看到七彩峽、七彩大扇貝、七彩練、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層理交錯、色彩斑斕,十分絢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迫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去細細的啃讀,而不是一個勁的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風景、文化古蹟、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很真的見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美麗都顯得那麼的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裏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中滑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稱爲非物質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帶領下游歷一番外,還有是認識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觀現代社會中又有幾個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應該不會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當我們大夥嚮往上海,羨慕上海人的時候。作者卻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講述上海人的無奈,考證上海的由來,敘述上海的波折、災難、變化,對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讓我一頭熱的心趨於平靜。不再盲目、衝動,面對像上海這樣大都市的誘惑時也可以心平氣和了。

天一閣,一個古老的藏書樓,其的藏書之巨、之珍是我們常人所驚歎的。它的歷史對我來說是神祕的,但我從來沒有像這麼迫切的希望瞭解它的史實。作者他把自己苦心鑽研所得的歷史成果慷慨地分享給世人,不做作、不扭捏。曾經的天一閣居然如此輝煌、神祕。

我一直關心着國家新聞,當國家頒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時,我沒有想到這是的難度,認爲這是一件非常輕易尋常的`事。殊不知,有的人爲了它而遺儘自己的畢生精力,有的人費盡心思,爲的只是國家的這樣一個行動,一句話,一記文字。全世界都在涌動着文明,所有的人都在爲自己所景仰、認定的文化文明努力着,仰或是繼承,或發展,或創新,這都是文化延續的一種方式。

世界每一個角落裏都有着文明,全世界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人類不滅,文明將繼續延續下去,文明將不斷髮展。認真對待、正確看待一種文化,文化的存在價值不再它本身,而是它的歷史價值,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如果可以,我願意像餘秋雨一樣去旅行,在人生短暫空白的記憶中添加一場文化苦旅又何妨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文化苦旅》是一部帶着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一步一景,一地一文,而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是散文集的“形”,而共同的對文化的探索,則是這本散文集的“意”,一脈貫通。

最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景描繪的`是莫高窟,在無垠的沙漠中,給人的感覺似乎只有荒涼。但是,莫高窟的存在,卻忽然給了這片荒漠一縷深厚的文明光亮。自千年前的絲綢之路開通始,無數來往的路人,或想一見大唐都域的風采,或想一覽羅馬帝國的胸襟,都路過這裏。玄奘也許在這裏留下幾卷經文,印度僧人也曾在這裏描畫飛天。千年以來,這裏有着多少積澱的文化?

在1900年5月26日清晨,這些文化的一大部分被打開了。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無意發現了一個藏經洞,百萬冊經卷,帶着已然沉封千年的歷史和百年的冷寂,展現在它們已經陌生的世界前,才疏學淺的王道士帶了幾本書給地方官,但地方官員似乎對它並不感興趣。於是,又一出造成中華民族屈辱的事件到來了,幾個月後,陸陸續續,來自國外的探險者,面對王道士,就跟他們當年面對非洲的黑人一樣,用幾枚銀元換得了幾十箱的經卷,用幾面鏡子帶走了無數繪畫、雕塑,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

這是中華文化的損失。無數人憤怒地指責王道士和當時官僚的無知,可讀到這裏,我想起了一件始終令我遺憾的事。幾年前,當我讀《三國演義》時,看武將們在護城河邊止步,在城牆下奮力拼戰時,忽然想到,爲何合肥有護城河,而無城牆呢?之後才知道,它在幾十年前被拆除了。我還了解到,大多數城市的城牆或已蕩然無存,或已只剩鳳毛鱗角了。合肥的“鼓樓”、“鐘樓”都已拆除,只留下一個個地名。這不也跟當年藏經洞經卷遺失一樣,是我們文化損失嗎?這無疑是對文化的破壞。我還能想起,當看到還算完整的西安明代城牆時的震憾。這隻曾在電視屏幕上見過的城牆如此真實地矗立在我面前。呆板的屏幕如何能表現城牆的壯美?但也許,很多景色只能在電視屏幕上虛擬地展示了。當別人與我談論曾經白水壩的麥田和流經這兒的幾道河流和水壩,知道合肥曾經河道密佈時,我似乎只能想象電視屏上顯現出這些畫面,而現實中卻是不可能的了。

讀完《文化苦旅》,我第一次感受到中華文化是現實的,可觸、可聽、可親眼看見的。它不只在書上,它不僅僅在屏幕上,它散落在各地。但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它是現實的卻很難。四周已少有它的蹤跡,有的只是無數火柴盒似的樓。我們城市的現代化讓千年的中華文化大大減少。而且,每個城市都幾乎一個模樣。讀完《文化苦旅》,我們或許該重新對待我們的文化,不再讓它損失,而讓它發揚光大,只有強大的中華文化,纔會有強大的中華民族。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文化苦旅》介紹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作者的文化底蘊,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這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或者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文化苦旅》,聽這個名字就不一般,即是講的文化又是講的苦旅。可以說這本書本身的內容並不甘甜,因爲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餘秋雨的這本書除自序與後記還有39篇,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所謂廢墟,想必大家會認爲是一堆破爛,一羣沒用的垃圾,但在餘秋雨筆下則是不然。他認爲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與明天。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千年的漂泊,苦難的中華何嘗不是那艘滔天巨浪中的航船。瘋狂的浪濤肆意撕扯着船身,怒吼的颱風蠻橫的搖晃着船體。當我們新奇地看着漫天的煙火,外國人的槍炮已經射向我們的胸膛;當文人志士竭力挽回王朝的衰落,昏庸的統治者卻在酒池肉林荒淫縱慾;當國將不國的危難時刻,還有那麼多麻木不仁的民衆甘願爲奴。歷史的大船即將傾覆,千鈞一髮,勇敢的舵手毅然挺立,搏擊海浪。在站出來的一刻,壯士已經忘卻生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殷殷熱血化作鮮豔的路標,得之,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們這些人,爲什麼稍稍做點學問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呢?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爲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爲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如果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與青春總是無緣,學識與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建全?

合上書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往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廣闊的陸上,孕育着大羣大羣的生靈。靈長的猿慢慢進化成兩腿站立、會用火,最終會思考的人類,他們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走在千年的路上,頻頻回首,只爲尋找最初設下的答案。——題記

《文化苦旅》,確如書名和綠色的包裝一般,甘苦的味道瀰漫在方正的漢字間。說是杯中的熱茶還不夠,應是山頂的草藥,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湯汁。

厚厚的一本,從東海之濱到白雪皚皚的陽關、再到風吹浪打的北歐,餘秋雨先生對於“文化”的追尋,從來不屈服於腳下凹凸不平的土地。書中幾處的記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偉人的足跡,又是遺憾物是人非。

說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絡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爲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溼之氣,與人滿爲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着尖銳的沙,諷刺着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着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生活在南方的小城裏,曾有幸到千年古都西安一訪。登城牆,人們說要在傍晚去最有歷史味,我卻喜歡天空亮透時的樣子。介紹說,城牆兩邊都有門,從外城進,要過兩個門才能進到內城去。敵人攻擊時,守軍就在城牆裏埋伏着,等敵人進了城牆,一網打盡。我有些驚訝,卻又覺得是在意料之中。耳邊突然傳來喊聲,火光撲面而來,才恍然大悟——文化的深處,原來又是人性的結。

再西去,知道餘老有關於中東的著作,卻未收集在《文化苦旅》中,只好作罷。一下到了歐洲,記敘並不多。慢下來的節奏,咚咚咚、一聲聲拍打在島嶼上,杯子裏晃悠着的是啤酒還是咖啡?一片依賴了千百年的海洋,冬天會結冰嗎?

人類是一個整體,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文化。儘管很久以前,這一片廣袤的地上戰火紛飛;儘管很久以前,這厚土也曾深深地傷害過相信它的人們。可人們還是相信和平的鴿子生生不息、相信入土爲安、魂歸西天。

文化是什麼?海洋中的一個沙島,億萬年的積累,最下層的最古老;但文化卻不是這樣。餘老先生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有高山長河的土地上,別了那鋼筋水泥,尋找最上層的印記。

文化自然是苦的。鮮血淋漓的傷口,癒合在繁複的竹簡和單薄的紙上,留下淺淺的墨跡,告誡着回首的人們:良藥苦口。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衆人連年惡語傾瀉的對象,但即使如此它仍憑藉深厚的文化內涵獲得了許多榮譽,於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時發表了日心說,是否能實現科學戰勝神學的轉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創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鏐,爲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開戰。由此觀之,今人對環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看到因爲核污水排泄引起的爭執,看到溫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學學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從餘秋雨的這句話裏,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籙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將融貫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帶走時,餘秋雨先生字裏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說:“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感是我們人區別於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數千年的人類進化裏,我們人類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繫在一起。龍應臺先生說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爲社會。”從青銅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千年的時間去沉澱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通過餘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裏,無數的人民自發地爲他送別,無數的人民爲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於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爲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裏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於“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嘆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裏,餘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着他的墨跡,我彷彿也遊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着一羣考古學家爲這崑崙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爲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讚頌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國事決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隻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穫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爲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說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歎。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閱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原因就在於看着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爲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嘆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着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嘆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裏,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敘述了考察完衆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脫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循環,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嘆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着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說也很疑慮,因爲“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纔可以捧着《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着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說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爲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着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爲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行途萬里求索文化靈魂,筆力千鈞揭露世態冷暖。

近日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頗多。無論是他所寫之處的文化靈魂,還是描寫之下的世態冷暖,無疑都讓我感動。讓我再次走近這位大家,感受他帶給我們的生命啓示。

先生筆下的事態冷暖,足以讓每一個讀者感動,也引發了我們對人生的思考。他筆下的巴金先生,那位百年老人,勇敢地面對惡勢力,從不退後。一個受盡折磨的生命,依舊選擇高傲地站起來。一直行走,從不停歇。他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句話:“即使身陷溝渠,也要仰望星空。”身陷絕望並不可怕,因爲那一片星空,我該幸運,我學會了仰望。太多的人,喜歡俯視衆生,而沒有人選擇仰望,但天很高,我們需要擡起頭。因爲只有在最深的絕望中,纔會看見最美的風景。還有他筆下的黃佐臨先生,我真的很佩服,他在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毅然決然的回國,他雖是一介書生,但他終究是個戰士,他是把戲劇當作他的刀槍,用它們來對付敵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許多作品被禁,但是黃先生依然堅持着,他從未想過放棄。在光明之後的十年黑暗裏,受過的傷害當然多,但他卻選擇沉默。這好像一個母親打了一個孩子,孩子會恨母親嗎?不會。儘管這是文化的浩劫,但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但這個世界光明之地還是比陰影之角多。直到他人生的盡頭,他沒有任何遺憾,他打開了中國戲劇的大門,創造了屬於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或許大家都記不住他的名字了,但他從來沒有想要大家記住他的名字。還有那句,從來不對別人的說三道四做任何辯駁,因爲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時候不必證明給別人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好。但我們會永遠地把他的'名字牢記於心。

在《我的山河》這篇文章中先生寫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我回答說:‘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曾經我也這麼想過,無疑在這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在讀萬卷書時,你雖未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在書中你依然可以身臨其境,那時你的心在路上。而行萬里路時,你確實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在看到的東西必須要入心,纔算真正的領悟,那是你的腳在路上。所以,人這一生要麼心在路上,要麼腳在途中,這兩者你必須選擇一種。但兩者無疑都是苦的,讀萬卷書,日夜與書爲伴,自是單調乏味;行萬里路,日夜與星辰爲伴,自是艱難困苦。儘管有這些苦,可我依舊想要去嘗試,嘗試世人所苦,我相信那一定是我所樂。故而我想先讀萬卷書,再行萬里路,畢竟有了知識的積澱,走到哪裏纔不會感到迷茫。當你真正走上這條路時,那麼你就從文本世界,真正進入了自然世界。我們本就是這自然中的一員,所以我們最終的歸宿,也會是自然。正是需要這樣的迴歸,餘秋雨先生纔會除去一切俗務,選擇踏上他的文化苦旅。只有當身體上的一切塵雜完全除去時,你纔會掙脫所有束縛,離靈魂更近一步。這是他的文化靈魂。所以,該讀書的讀書去吧!該上路的時候就上路吧!

重新攜上《文化苦旅》,這才明白文化本就是一場苦旅,但我們步步前行,不回頭。感謝餘秋雨先生,帶給我們最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攜一縷茶香,沉醉於書卷。

初聞餘秋雨是因爲那篇《信客》,久久不能忘懷。於是打開《文化苦旅》,跟隨者餘秋雨的腳步,徜徉山水間,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在他的中年時光裏,懷揣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靜靜地品味這一杯歷史的佳釀??

未看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莫高窟的石洞守護了千年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黃沙之上馬啼聲聲,唯留下千年的遺憾。眼前不禁浮現王道士送外國學者遠去時虔誠的微笑,想恨他,卻覺得無力,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了。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江南小鎮給予我們一種寧靜與安適。面對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厭倦了官場浮沉,找個地方隱居,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柳宗元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於是“永州八記”成爲永恆。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陽關坍弛了,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沙墳座座,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驗證過的人生的壯美。羌笛聲聲,音色極美,可惜,後來都成了一個民族的哀音,然後消失在朔風之中了。

天一閣風雨飄搖,一個家族艱守着一座藏書樓。範欽究竟有着怎樣的情懷,留下了這座巨大的寶藏,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也許正是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

更多的更多,一切盡在不言中?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錄求着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錄求着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餘秋雨先生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爲,這實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一次文化文化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

合上書卷,沿着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初讀《文化苦旅》你會覺得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遊記而已嘛,爲什麼總有人念念不忘餘秋雨,又念念不忘這部《文化苦旅》呢?到底是餘秋雨成就了《文化苦旅》,還是《文化苦旅》點綴了餘秋雨呢?它的苦到底來源於何方呢?就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一同步入這次文化的苦旅吧。經過慢慢品味,才發現每個角落中總藏着中華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文化也在這裏不斷地呈現,也許正因爲此次的旅途涉及了大量的文化歷史而稱之爲文化的旅程。至於文化苦旅中的苦的來處,也許這正如餘秋雨自己所說的那樣“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吧。

《文化苦旅》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使我看到了作者的'文化底蘊,妙筆生花,給我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

有人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美麗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裏纏綿了千年,只爲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纔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可以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在20xx年,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爲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說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

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