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熱門)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6.78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文化苦旅讀後感

這兩天終於看完了《文化苦旅》,這時我看的唯一一本餘秋雨先生的書,我對餘秋雨先生的瞭解,也僅限於這一本書。

大約我應該查一下餘先生的生平事蹟,大衆、媒體對餘先生的評價。但我一直沒有這樣做。認識一個人,應該要有自己的評價,而不是率先被其他人的看法左右。

從去年11月份就開始看這本書了,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纔看完,當然其間也看了其他的書。從開始的青石牌坊,山間的一座尼姑庵,還有幾個年輕的學生,和消失不見得富家小姐,到後面的巴金的書、夏衍的劇。

餘先生在書中,尤其是書的後半部分,多次提到文人、文化人、知識分子,我是不明白的,如果有人跟我說,“你瞧,這個人是文人”,那我一定肅然起敬,文人一定讀過許多書吧,自己也會動筆寫吧,可是生活中,這樣的人是見不到的。

輸出文章的人,多了,太多了,但不過是譁衆取寵而已,取寵而得衆人寵幸,遂得名得利。至於是不是愚民,是不是消耗了大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而獲得的卻是一堆垃圾,那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事情了。

我所以爲的文人,是要肩挑責任的,可以寫詩,可以寫劇本,可以寫小說,可以寫散文,隨便你怎麼寫,只是一條,要有教化之責,要豐富大衆精神,提升大衆品味,增長大衆智慧。

從魯迅的書中,我看到了憂國憂民,看到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譏諷,從巴金的書中,我看到了一個追求自由平等和愛的青年,被當時的社會和周圍扭曲的人所逼迫到怎樣的境地。

讀的是文,我也看到了史,看到人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

古時人們追捧的是孔子,孟子,現代人追逐的是網紅,僅供娛樂而已。

真正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不屑於每天花大量的時間討好觀衆的,高質量的生命怎麼能讓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所獲寥寥,頭腦空空呢?

如果娛樂變成了生活的主色調,精神必定匱乏,知識必定匱乏。也不過是個行走的人,卻不是活着的人了。

一直認爲,生和活是兩部分。如果就像現在這樣走到生命盡頭,我不敢說自己活過一遭。

我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大美好,卻盡被紅塵滾滾淹沒,圍繞我的是抖音、快手、微博、娛樂八卦、以及一堆毫無營養的公衆號。

這樣,活着幹嗎呢?

被人操控,爲人所用,爲他人創造利益,消耗自己的生命和潛能。

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了,人心浮躁,稍有不慎,就會被更年輕的人鄙視,被同齡人遺棄,被更年長的人嫌棄,說一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高壓下,人們選擇儘可能的娛樂,而且要快速的娛樂。

有深度有力度的文章,讀來都不會特別輕鬆,對於被時代和社會逼到角落的年輕人來說,很多都不願在工作之外受這樣的苦了。

文人們也不能掙脫其間,沒有觀衆,一個人舞蹈,是沒有辦法帶來收入的。於是,從商從政的文人出現了,慢慢的,也就失去了文人的調性,有了譁衆取寵之嫌。

當代的文人,就這麼靜悄悄的,被淹沒了。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