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

文化2.12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來爲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惠民活動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1

在春節過年來臨之際布隆吉鄉高度重視,以貼近生活,貼近民生,娛樂生活,啓迪思想爲總指針,在全鄉範圍內開展了“龍騰虎躍鬧新春,龍馬精神進萬家”主題活動。自活動啓動以來,我鄉結合實際,突出地域特色,堅持“健康有益、小型多樣、廣泛參與、寓教於樂”的原則,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文化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羣衆的廣泛參與和熱情歡迎。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策劃,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爲全力做好春節過年文化活動,突出地域特色,確保活動有組織、有聲勢、有效果,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我鄉實際,下發了《20xx年關於開展春節過年文化活動的安排意見》,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成立了由鄉政府鄉長任組長、相關負責人爲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對春節過年文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切實加強領導,認真抓好活動組織實施,有效地保證了文化活動在我鄉的順利開展。同時在全鄉範圍內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充分發揮主要媒體的宣傳作用,對迎新春文化活動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宣傳報道,充分展示我鄉羣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心態和奮發進取的時代風采,烘托出積極向上、喜慶熱鬧的新春文化氛圍。

二、豐富活動內容,創新載體,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一是舉辦機關幹部聯誼會。20xx年12月25日晚8:30在鄉多功能文化活動室舉辦機關幹部聯誼會,各駐村單位、鄉集鎮的人民羣衆共100餘人參加。聯誼會上唱歌、歌舞,小品、趣味遊戲等形式多樣,使得全機幹部度過一個歡樂、輕鬆、豐富的聯誼會。

二是舉辦傳統社火匯演。按照全縣春節過年文化活動整體安排,結合傳統特點,我鄉組建了以秧歌隊、太平鼓隊爲主的70人的迎春社火隊,春節過年期間在全鄉範圍內進行社火拜年表演並參加全縣春節過年社火匯演,共演出30餘場次,觀看羣衆7000人次。大幅度地提高春節過年文化活動的水平和吸引力。

三是舉辦“全民健身”文體活動。在春節過年期間,各村積極組織文藝骨幹排練文藝節目舉行巡迴交流演出。全鄉共開展交流演出12場次,演出節目32個,觀看羣衆2400餘人。通過交流,極大了豐富演出形式,提高了各村文化建設水平。

四是舉辦“新農村、新風尚”文體活動。在春節過年期間,各村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室及文體器材,組織羣衆開展象棋、撲克、牛九、乒乓球等健康文體活動,舉辦競智競技比賽、遊藝活動和跨村組的聯誼活動,擴大了羣衆參與面,進一步激發羣衆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營造節日氣氛。

五是開展“學在農家”讀書活動。布隆吉鄉4個行政村積極利用“農家書屋”文化活動陣地,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學習活動,並保證節日期間書屋的正常開放,促進廣大羣衆學知識、用知識,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三、效果良好,影響深遠,助力推進和諧建設。

春節過年期間,我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堅持把活躍基層、服務廣大羣衆作爲加強我鄉文化建設、開展新春文化活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廣泛吸引了農民羣衆積極參與到迎春文化活動中來。通過開展一系列體現春節過年傳統文化、具有我鄉特色的活動,即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又充分展示了我鄉羣衆奮發進取的時代風采,有力地推動了我鄉文化建設,用先進文化引領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羣衆過上了一個祥和喜慶、熱鬧安康、文明和諧的春節過年。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2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我區積極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層,服務羣衆,打造品牌,不斷完善文化公共服務體系,着力構建綜合文化服務網絡,形式多樣的文化盛宴提升了羣衆幸福指數。圖書公益服務、藝術展覽、少兒文藝、少兒合唱、藝術培訓、廣場文化、電影巡播、粵曲“私夥局”等羣衆文化發展均走在全市各縣(市、區)前列,我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實施‘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區”稱號。

一、成績現狀

1、努力完善文化設施建設,保障羣衆基本文化權益

近年,我區共投入1800多萬元到區、鎮(街)、村(居)三級文化設施建設中,推進了一批重點文化項目建設。區文化館經改造,建成總面積460平方米、展線210米的雙層展覽廳,以及230平方米的室內演出排練場館;城北、城西、城東、睦崗建起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站);端州圖書館不斷進行改造和修繕,大大增加了館藏書庫容量和閱覽坐席;廣東省流動圖書館端州分館經搬遷裝修和增加設備,成爲全省最大的流動圖書館分館;省市區三級政府共同投入近400萬元建起21間農家書屋;相繼啓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端州支中心、端硯數據庫等項目,城區文化基礎設施日益夯實,文化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端州圖書館在第四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廣東省文化廳列爲“免檢館”,順利被評爲國家縣級一級圖書館,並連續四年被省文化廳評爲“先進單位”;城西文化站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各級領導部門的高度讚揚;城北辦事處年獲得“全國讀書活動先進街道”,城東辦事處獲得“全國第六批城市體育先進社區”、“廣東省老年人體育工作先進街道”,城北康樂北社區被評爲“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城西府前東社區被評爲“全國學習型社區”。

2、打造羣衆文化品牌,繁榮羣衆文化生活

樹起了一批羣衆文化品牌。“端州區文學藝術創作年”活動催生了本土羣衆文藝創作的原動力,有力地舞動了羣衆文學藝術創作的龍頭;“五四”徵文活動和“迎春書畫攝影展”堅持舉辦了32年,成爲羣衆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與區紀委共同舉辦的“頌荷說蓮”文藝演出和“清風·蓮韻”文藝晚會成爲打造廉政文化的又一品牌;廣佛肇粵語童謠大賽開啓三地聯創羣衆文化陣地的先河;端州敬舞團、海韻童聲合唱團、天天舞蹈室、城北腰鼓隊、城西夕陽紅藝術隊等羣衆文藝團體以及近15支曲藝隊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少兒文藝事業領跑全市。區文化局組織端州圖書館、區文化館、城區電影公司每年都超額完成三送任務。舉辦高雅、大衆、貼近生活的各類展覽,迎合各層次羣衆。

3、主要做法

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大省之後,我區及時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制訂建設文化強區總體規劃,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擺上重要日程。成立區、鎮(辦事處)、村(居委會)三級建設管理機制,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先後制定《端州區文化事業發展規劃》、《端州區五年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設立《端州區文化站站長年度工作獎勵制度》、《端州區業餘文藝創作獎勵基金》和《端州區農家書屋獎勵制度》,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堅持把文化設施建設作爲城鄉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文化事業經費年年有增加,財政安排的文化事業經費不少於區財政總支出的1.01%。積極爭取中央、省的基層文化專項資金,盡最大努力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結合本地實際,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提升全民素質。

二、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經費投入不足,部分文化基礎設施空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文化惠民工作的開展。文化事業與教育事業一樣,都屬於社會公益事業,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植。我區尚有2個文化站站舍空缺。解決獨立站舍難處在於選址、資金投入上,由於省、市政府關於文化站建設的文件較少,下撥扶持資金也少,納入泛珠三角後,更是不能享受山區優惠政策,扶持資金驟減。當地政府不僅要解決資金問題,還要解決樓舍問題,而文化站屬於公益行業,沒有經濟效益,使得當地政府望而卻步,欲爲而不爲。

2、文化站缺乏專職、專業人員,組織羣衆文化工作縛手縛腳。除了城西文化站有3名專職人員外,其他各站人員以文化站編制入職的都是兼職文化工作或從未涉足文化站。文化站人員編制被佔用的問題已存在很久,多數文化站站長身兼多職,同時對口民政、環衛、衛生、教育、體育等部門,文化只佔他們工作的1/6。

3、文化人才結構和能力與端州文化發展需求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從業人員年齡老化,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區文化公益性單位的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爲45歲,人員新進速度跟不上退休速度。街道社區6位文化站長的平均年齡爲40,只有1人是專職文化工作的。二是高層次和複合型人才相對缺乏。以文化館爲例,原來的美術、攝影、舞蹈三個品牌,隨着“帶頭人”的退休,由於新進人員無法達到專業和管理要求,優勢逐漸弱化。十幾年來,攝影和戲曲類人員一直空缺。另外,區文化館、圖書館都沒有高級職稱人才,同時,與當今公共文化羣衆需求和審美相適應的複合型人才相對缺乏,與建設端州文化特色區的高要求與任務不匹配。

三、措施

1、以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爲重點,以“十分鐘文化圈”建設爲目標,建設一批基層文化設施,抓好公共文化基礎建設。整合現有寶月臺文化館、圖書館、老幹之家、寶月公園、寶月荷塘等公共資源,建成一個具有綜合文化功能,代表端州文化形象、輻射面廣、貼近羣衆的全新“端州區羣衆文化活動中心”。完善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設,力爭各文化站擁有獨立站舍。實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務網點覆蓋到每個社區,每個行政村有農家書屋,每個社區有綜合文化活動室。

2、以繁榮羣衆文化爲抓手,以中心城區人才優勢爲動力,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培育羣衆文化知名品牌。

打造社區文化品牌。鼓勵扶持各社區文化中心建設,進一步將社區文化專幹、社區文化輔導顧問和輔導員工作制度完善起來,把“送”文化和“種”文化相結合,在不斷將先進文化送到基層的同時,培養羣衆自己的文化隊伍,帶動其他社區規範化將活動開展起來。打造文藝團隊品牌。大力扶持和引導羣衆文化團體不斷做大和提升檔次,爭取政府支持,對大力支持送戲進社區的藝術團隊給予一定的經濟扶持和培訓幫助,讓各業餘團體能夠有更大的提升。打造節慶文化活動品牌。將“端硯文化節”、“紀念伍丁先師寶誕節”等節慶活動推向深入,不斷挖掘傳統文化潛力,組織開展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將“迎春書畫攝影展”、宋城牆燈謎競猜等具有廣泛的羣衆性基礎的文化活動推向深入。打造文藝培訓品牌。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市區一體化,多部門聯動,充分利用好區文化館、青少年宮、老幹部大學、社區文化中心等陣地,加強對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羣衆的文化培訓,提升全民素質。充分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藝培訓工作,大力扶持各種民營培訓機構發展。重點開展少兒舞蹈、少兒語言類的培訓,積極組織參加各種比賽、交流活動,創出特色。

3、積極推進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把人員編制劃歸區文化館統一管理,區財政統一供養,不與鎮、街行政機關相互混崗,全面推行文化站站長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着力實現文化站人員編制專職專用。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高明區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爲統攬,樹立“文化民生”理念,堅持統籌兼顧,把資源資金向基層傾斜,全區基層文化惠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文化惠民保障機制紮實有力。一是建立規範有效的公益文化事業籌資機制。區、鎮(街)財政對文體事業的投入逐年增加,實現文體事業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1%以上。二是發揮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區印發了《關於實施高明區公共文化設施覆蓋工程的意見》(明府辦〔20xx〕147號),以及連續幾年執行高明區“五項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區、鎮(街)兩級財政加大了對公共文體設施建設和文體惠民工程的扶持力度,發揮了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三是把握機遇,大力實施《高明區革命老區文化惠民工程實施規劃》,有力保障了高明區革命老區各項重點文化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四是建立完善全區各級公共文體陣地管理機制,制訂完善服務規範,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五是繼續實施基層文體建設年度考評機制,表彰先進,鞭策落後,確保文化惠民工作落實到位。

(二)文化惠民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推進新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等一批區級重點公共文體設施的規劃工作。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均達國家一級館標準,區影劇院達國家三星級影院標準,6家博物展館設施也不斷完善,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各鎮(街)文化站向綜合化轉變,楊和鎮新建文化廣場、明城鎮優化佈局鎮文化中心等。村(居)一級文化設施不斷擴容,實現農家書屋和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在72個行政村、社區的全覆蓋。部署開展93條人口500人以上自然村的綜合文化室建設工程,20xx年建成了10家示範點。全區51條行政村全部達到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的相關標準實施要求。

(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顯。高明區革命老區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成效,老區鎮文化站達到省一級站以上標準,“農家書屋”全覆蓋老區行政村,老區500人以上自然村綜合文化室建設工程全面鋪開,老區健身廣場建設進展順利,啓動了青少年文化宮和譚平山紀念園建設工程前期工作。全區529條自然村全部通有線電視,相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園園通” 有線電視工程,受惠企業800家、員工約8萬人。推動農家書屋、共享工程和聯合圖書館協同發展,實現市、區圖書館業務“一卡通”,區、鎮(街)和村(社區)公共圖書定期輪換。每年購買公益數字電影1000多場送到基層。年平均組織“魅力大舞臺·文化週末”活動100多場,觀衆近20萬人次。啓動流動圖書車、流動演出車,廣泛開展“文藝三下鄉”、“高明講壇”、“高明藝術講壇”等活動,文化惠民工作載體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科技化特點。

(四)文化惠民活動逐步形成品牌。積極與企業合作,與媒體合作,實施大型文體活動項目招商,增強了發展活力。讀書節、新年音樂會、元宵煙花文藝晚會、“魅力大舞臺”、區運會、龍舟大賽、“體育村居行”、百村籃球賽、“體育嘉年華”、20xx暢賞高明綠色歡樂節等,深受市民羣衆的歡迎,成爲高明區具有影響力的文體品牌項目。如20xx暢賞高明綠色歡樂節,組織開展了區首屆綠色博覽會、區第四屆萬人瀨粉節、鎮(街)特色文化旅遊推介、區首屆登山節等10多項特色活動,讓全區羣衆共享文化旅遊盛宴,進一步打響了高明“宜遊宜商宜居”的綠色生態旅遊文化品牌。此外,通過創設表演平臺的辦法,大力扶持羣衆文藝團隊的發展,與條件成熟的單位、企業、學校、村(社區)共建

文藝培訓基地,廣泛開展慰問演出、藝術輔導、信息諮詢、文化服務等活動,讓基層文化真正紮根基層,更好地實現文化惠民和公共文體服務均等化的目標。

二、存在問題

儘管近年來高明區文化惠民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但對比《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建設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文化惠民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落後於形勢要求。鎮(街)綜合文化站建設離佛山市提出的基本創建成爲省特級文化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村(社區)文化設施缺乏,個別文化陣地處於無人員看管、無維護資金、難以對外開放的境況。

二是文化惠民管理機制不健全。區屬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運作模式制度改革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全區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的指導力度不足。文化站幹部兼職過多、人手不足、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等現象比較普遍,造成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村、社區缺乏專(兼)職文化管理人員,文化輔導員制度有待完善。

三是文化惠民產品和服務不足。全區藝術精品創作和演出的數量比較少,文化產品質量比較低。部分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管理不到位,開放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3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爲導向,以學生爲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爲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爲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爲載體,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了德育建設,提高了學校的發展層次,形成了具有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了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爲此,我校充分挖掘潛力,廣泛運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包括:

1、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根據新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我校創設了三大主題班會:養成教育(主題有: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朋友與友誼、我心中的偶像、自信與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題有:感謝父母、感謝老師、關愛、名人激勵我成長等);心理輔導(主題有:如何適應新環境、克服心理壓力,做生活的強者、心理調試——相信自己、如何正確對待失意等)。有時還邀請家長參加,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如黃太福老師的主題班會——感謝父母,生動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擁而泣,班主任及前來聽課的兄弟學校的老師也留下了感動的眼淚,並響起了陣陣掌聲。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已成爲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得到了家長、社會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

2、國旗下的講話,莊嚴的正面教育。

我校堅持每週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等。話語雖不多,但非常注重實效,在莊嚴的國旗下,嚴肅的氛圍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國旗下的講話已

成爲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發揮媒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我們充分利用好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努力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廣播室每天廣播時間1小時,除了宣傳學校好人好事、扶正貶邪外,還根據學生年齡和興趣特點,在不同時段設計了不同的廣播板塊,大大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櫥窗、黑板報也成爲學校專題教育的宣傳窗口,學校和社會的重大事件、評論及學生對專題教育的體會都能夠在校內櫥窗和黑板報中得到直接的體現,有力地配合了學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搭建個性發展平臺。

我們充分廣泛地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爲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發展平臺。如“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珍愛生命,拒絕毒品”、“拒絕管制刀具進校園”、“節約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的國小生”等專題活動,既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 “祖國在我心中徵文比賽”、 “元旦文藝匯演”、“手抄報比賽”、“書畫大賽”、“六一遊園活動”等課外活動,爲學生提供表現舞臺,展現了學生的個性特長; “消防應急演練”、“地震應急演練”等實踐活動,讓師生學會面對突發事件緊急自救的知識,大大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 通過廣泛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進一步淨化了校園文化,抵制了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抑制了低級、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了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也推動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

二、紮實抓好品行養成教育

良好的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反映學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標誌。我們突出抓了兩個方面:

一 是完善“他律”,倡導“自律”。

通過《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實施及校規、班規的制訂與實施,使學生熟知並達到學校生活中具體的行爲要求;建立良好的獎懲與激勵機制並及時分析總結學生品德行爲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在班級中創設產生良好行爲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輿論,杜絕不良行爲的發生,形成“他律”。有了嚴格的他律,還要輔之以受教育者的內心自律。因爲一個良好言行習慣的養成通常都需要經過自覺地練習和實踐才能定型。我們鼓勵並提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通過樹立榜樣,創設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習慣的主人而不是奴隸。良好的言行習慣形成的過程是一個人將外在的要求內化爲自身需要的過程。

二是紮實抓好生活細節,促進養成教育。

在師生中廣泛倡導“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等古訓和格言,提倡“寓卓越於平凡,寓成功於細節”等理念,及時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等集體輿論手段,並與家庭教育達成共識,讓學生真正“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經過不懈努力,我校全體師生講學習、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已蔚然成風,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人人是赤小形象,個個是赤小環境的保護者”的局面已經形成。

三、創建優美的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硬件”,沒有完備的“硬件”系統,校園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爲了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從辦學宗旨、辦學理念、學校歷史、發展規劃、師生規範等方面綜合考慮,形成特色鮮明、統一和諧的校園形象。

1、加大經費投入,科學規劃校園整體佈局。

我們以優化育人環境爲切入點,以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圍爲突破口,以創建“縣級名校”爲發展目標,不斷加大經費投入,對校園進行了佈局調整,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已完全分開,新建了特色鮮明、寓意深遠的學校大門和硬化了寬敞美麗的校道;美化綠化了整個校園,使學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美麗幽雅。

2、重視人文建設,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處處是教育之地” ,是我們力求讓校園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體現出學校文化特有底蘊的校園建設原則。走近校門,“改變自己從今天開始,良好習慣成功的起點”的大型標語,激勵着師生拼搏進取;進入校園,“文明、自信、求實、創新”的校風,“厚德、博學、自強、奮進”的校訓,“博愛、嚴謹、敬業、奉獻”的教風和“自主、好問、樂讀、精思”的學風,莊重、醒目,催人奮進;“奮鬥改變人生,拼搏創造輝煌”等警句,耐人尋味,時刻激勵着學生的鬥志;文化長廊中的《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時刻提醒着學生;巨幅《中國地圖》、《世界地圖》讓同學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時刻激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學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質教育的成果。潤物細無聲,牆壁會說話,花草也賦詩,設施能啓智,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爲知識的載體。通過精心設計,把教育目的和科學文化知識,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3、人人蔘與,構建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教室是學生在校園裏感情最深、影響最大、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爲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對他們潛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環境,也爲了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才華,挖掘潛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在校園整體規劃的同時,學校還創造性的讓全校學生共同參與年級、班級文化建設。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設計的班級環境,凸現出班級特色和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教室的牆壁變成了學生學習創造的天地。走進教室如同走進了知識的海洋,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欄目。一扇扇別具特色、富有新意的班門脫穎而出;彰顯個性的班風折射出班級特色;室內的環境設計別有新意:名人畫像、名言格言、學生書畫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社會一角”使學生對社會多一份關注、多一份瞭解、更多一份責任;驕傲的告訴同學和老師: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嚀”讓孩子們讀懂了父母的融融愛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巧手慧心”展示學生的個性、才華。經過一年的實踐和不斷完善,班級文化建設又成爲了我校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

四、樹立可學的師生楷模

榜樣的主要功能在於示範和激勵,激勵是第一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榜樣的作用必然更大。我們非常重視挖掘師生中的積極因素,樹立榜樣,大力宣傳,讓榜樣成爲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文化長廊中開闢專欄展示“教師風采”;對在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以及榮獲各種榮譽的`教職工、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勞動積極分子,及時通過光榮榜的形式進行公開表揚,並在每學期開學典禮上公開表彰;這樣,既讓受表彰的師生擁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又讓他們感覺到肩上的責任,同時更爲學生樹立起可學、可追趕的榜樣,讓師生明白榜樣就在身邊,讓榜樣成爲鞭策自己和激勵他人的力量,讓學生更加信任和熱愛自己的老師和校園。

天道酬勤,付出必有收穫。近一年的工作,我們最深的體會是: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素質,締造和諧校園,能帶動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飛速發展,取得優異的成績,創造出一個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優質校園。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決心以市文明單位這一崇高的榮譽爲目標,激勵自己,要求自己,總結經驗,克服困難,一如既往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使這枝精神文明之花越開越紅,越開越豔。

  博爾通古鄉中心學校

20xx年1月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4

20xx年,在市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和市菸草專賣局、市文廣新局、市建設局的大力支持下,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成員單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名市的要求,周密部署、認真組織,全年共完成26場演出任務。各演出單位注重創新,把文化廣場作爲宣傳和諧創建、展示藝術才華、展現文明形象、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大舞臺,在我市衆多的羣衆文化活動中體現出自己的特色。

一、以舞臺遷址爲契機,促進彩周活動新發展

由於受經費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舉辦13年以來,曾數次遷址,使用的都是活動舞臺。狹小的演出場地、簡陋的舞臺設施,制約了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爲貫徹全市文化工作會議精神,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市建設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的演出場地由上下街十字街口遷到了南湖廣場,並將文化大篷車作爲演出舞臺。期間,理事會與市文化局、市婺劇團等單位多次召開協調會,研究演出活動的職責、分工等具體事項,形成了由市文明示範街理事會組織安排,市羣藝館負責藝術指導,市婺劇團提供文化大蓬車等配套服務,柯城公安分局府山派出所、柯城交警大隊負責安全保障、交通秩序維護這樣一套比較規範的機制。同時,主辦單位召開了由全體參演單位具體負責人蔘加的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工作會議,落實20xx年的演出計劃,要求各演出單位充分利用良好的演出設施和宣傳平臺,努力提高節目質量,打響文化品牌,擴大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的影響力。爲了保證演出活動的正常開展,市園林處廣場辦積極提供演出場地,市婺劇團精心安排大蓬車及工作人員,柯城公安分局府山派出所幹警維持現場秩序,理事會祕書處協調各項工作,儘可能滿足演出單位的需求,爲演出人員提供最滿意的服務。寬敞優美的演出場地、良好的舞臺設施以及專業化的服務,極大地提高了演出單位的積極性和演出活動的整體質量,對提升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的水平、擴大影響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頌國慶活動爲載體,謳歌和諧建設新成就

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xx週年。國慶期間,示範街理事會開展了頌國慶宣傳月活動,在南湖廣場連續組織了10場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演出,吸引了近萬人次市民前來觀看。其中,由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工商銀行衢州分行、市文明示範街理事會、駐衢94616部隊、武警衢州市支隊、市消防支隊共同舉辦《祖國頌》文藝晚會,生動地表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再現部隊現代化建設以及官兵爲保衛祖國苦練殺敵本領的感人情景。在衢州市建設銀行、市總工會組織的專場演出中,市總工會離退休職工藝術團的老同志們以歌舞、器樂、快板、三句半等形式,表達廣大職工對祖國60華誕的祝福。由市政協主辦,衢州東方大酒店、示範街理事會協辦的慶祝新中國暨人民政協成立60週年文藝晚會,回顧人民政協成立60年來的光輝歷程,表達了人民政協與中國共產黨同甘苦、共命運的情懷。10場主題鮮明、風格各異的演出從不同側面表現了衢州人民對祖國的衷心熱愛和真誠祝願,展示了近年來我市和諧建設的豐碩成果,爲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營造了積極氛圍。

三、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爲己任,彰顯行業文化新特色

與往年相比,許多單位的演出更具特色。各單位在重視節目思想性、藝術性的同時,越來越注重行業文化特色,推出形式多樣、內容生動的專題晚會。如柯城區尼山國小的唱經典詩詞、傳經典文化專題晚會,經典誦讀、振耳發聵、引人深思,弘揚了傳統文化。市中心血站6·14世界獻血者日文藝晚會上,衛生系統的職工與自願者自編節目,同臺演唱,宣傳無償獻血知識,頌揚獻血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號召更多的人爲無數需要拯救的生命提供安全的血液,場面十分感人。市郵政局情繫萬家首屆郵政職工文藝匯演,展現了近年來郵政系統文化建設的新成就,反映了新時代郵政職工全心全意爲羣衆服務的情操。市科協與府山街道普及科學知識,構建和諧社區科普宣傳進社區晚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會傳播科普知識。理事會、市總工會、市建行《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文藝晚會,弘揚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衢州市紀委和柯城區委、區政府主辦,柯城區紀委和信安街道辦事處承辦的衢州市首屆廉政文化節廉潔家園和諧同唱紅歌會,弘揚了廉政文化,營造了學趙抃、話廉潔、講正氣、樹新風的濃厚氛圍。還有市京劇聯誼會的京劇專場晚會、市華茂外國語學校的迎10週年校慶晚會、市老幹部局的夕陽紅晚會等等,一場場各具特色的專題晚會,使彩色週末文化活動成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科學知識、弘揚先進文化的良好平臺。

20xx年是我市戰勝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也是推動五城聯創,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重要一年。彩色週末文化廣場活動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廣泛參與、服務羣衆的原則,繼續依靠上級和有關部門,做好文化大蓬車演出工作,繼續調動各單位積極性,多編多演優秀節目,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文化支持。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5

爲迎接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增強春節的文化內涵,烘托春節文化氛圍,促進社會和諧,根據省新聞出版局《關於在春節期間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的通知》要求,威信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開展了"春節文化惠民活動"。

一、局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安排落實。

爲確保活動的有效開展,春節前夕,我局制訂了活動方案,召開了會議,各部門負責人蔘加了會議。會上傳達了文件要求,對活動方案進行了討論,落實了各項任務。

二、我局各部門積極響應本次文化惠民活動,活動豐富多彩。

我局積極組織文藝隊伍下基層開展慰問演出,在"兩會"到春節期間,先後組織扎西藝術團赴水田、廟溝等鄉鎮演出。我局還利用扎西鎮文化廣場爲老百姓舉辦多場公益性演出,豐富基層羣衆文化生活,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給老百姓。文化館舉辦了楹聯詩詞作品書法展、春節活動現場書法贈寫活動、春節"遊園活動"、"大型燈謎會"、等各類傳統活動,春節至今扎西紀念館共接待遊客20800餘人。

我縣羣衆文化系列活動主題鮮明,地方特色濃郁,創新了文藝表演形式,真正形成了羣衆廣泛參與的局面,是對我縣羣衆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爲構建"和諧威信"起到了宣傳、鼓舞、造勢的良好作用。

通過系列豐富靈活的活動方式。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深入人心,使"溫暖除夕夜,文化過新年"成爲安康美麗的風景!

威信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惠民活動駐村工作總結電影文化惠民補助申請報告惠民中心住房解困服務工作總結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6

推進文化惠民,要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必須堅持黨的羣衆路線,樹立羣衆觀點,反映羣衆願望,滿足羣衆需求,增進羣衆感情,努力讓人民羣衆共建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凝心聚力,增強文化惠民的引導力。推進文化惠民,首要的是通過行之有效的宣傳動員,引導羣衆知曉自身利益所在,爲之奮鬥。一是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激勵追夢圓夢。我們設計了主題宣講六進工程、“中國夢·我的夢”微型黨課大賽等載體,開展“夢在心中、路在腳下”主題教育和點亮美好夢想、描繪美好夢想、共追美好夢想、引導美好夢想、激揚美好夢想、成就美好夢想等六大活動,在全市進一步形成同築中國夢、同心促趕超的“大合唱”。二是開展“善美金華”主題宣傳,弘揚最美精神。我們以“最美精神”宣傳爲突破口,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點組織策劃了“善美金華”主題宣傳活動,多視角、全方位開展“一城四人感動中國”系列宣傳,引領風尚,凝聚人心,傳遞正能量。三是開展“百鎮千村奔兩富”創建活動,激發發展動力。

面向基層,增強文化惠民的滲透力。推進文化惠民,對象是羣衆,工作主體在基層。我們堅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讓宣傳文化資源更多地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向普通百姓傾斜。一是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注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除相繼建成市體育中心、中國婺劇院、市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高檔次文化設施,還集中力量抓好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文化大舞臺、農家書屋等文化服務工程。二是注重精神文化產品有效供給。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面向基層、面向羣衆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力度。三是着力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繼續組織文化下鄉,進一步深化“種文化”、“文化走親”和“歡樂新農村”等活動,推進文化在農村生根發芽。

改革創新,增強文化惠民的生命力。推進文化惠民,必須適應形勢變化和順應羣衆期盼,不斷探索貼近羣衆、服務羣衆的新形式、新途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理念。樹立“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元化”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羣衆主體”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相結合等理念。同時,充分尊重民意,確保基層羣衆在文化活動中做到“三個參與”:羣衆性文化活動能普遍參與,培育品牌文化活動能自覺參與,文化活動設施建設能主動參與。二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積極探索公共文化需求表達和決策機制,形成基層文化需求表達、意見蒐集和公共文化決策參與機制。

發展產業,增強文化惠民的支撐力。文化產業在滿足人

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增強文化惠民的支撐力、影響力,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根據我市實際,一是大力發展網絡經濟。金華作爲浙江省第二大信息傳輸交換樞紐,成立了國內首個“網絡經濟發展局”,把網絡經濟作爲“一號產業”強勢推進,使之成爲富民強市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快推進東陽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通過整合文化產業資源,東陽市初步形成了以影視產業爲龍頭、木雕產業爲基礎、旅遊文化產業爲重點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20xx年,東陽文化產業對經濟貢獻率達49.3%。三是大力推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

注重特色,增強文化惠民的吸引力。金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推進文化惠民,必須注重挖掘資源和發揮地方特色優勢,增強文化活動的親和力、吸引力。一要打響歷史文化名人品牌。組織開展了金華歷史文化名人遴選普查工作,着手籌辦黃賓虹藝術獎、艾青詩歌獎、施光南音樂獎等重大賽事。二要充分挖掘民間傳統文化資源,重點挖掘非遺資源的獨特技藝和經濟價值,培育非遺經典旅遊景區和非遺產業基地。三要合理利用歷史文物古蹟。要統籌規劃,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將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通過保護利用、綜合開發,讓羣衆在改善環境、感受文化的同時,增加致富新途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改進作風,增強文化惠民的保障力。推進文化惠民,隊伍建設是關鍵。要以深化作風建設爲契機,以“強素質、樹形象、創一流”爲目標,按照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通過深化“正風提效促趕超”和“走、轉、改”活動,強化用人導向激勵機制,加強宣傳系統幹部隊伍建設,加強文化藝術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爲文化惠民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文化惠民活動總結7

20xx年11月25日在農貿廣場舉辦了迎農運,共創迎的大型廣場文化活動。這活動是在南陽市開展六創一迎 社區居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的背景下進行的。在南陽市迎農運,共創迎的號召下,武侯街道積極響應,在轄區各個角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六創一迎活動。轄區單位也踊躍加入六創一迎大軍,大軍針對小廣告清理、佔道經營、市場建設、三湯五小、旱廁改造、廢品點養殖點治理、垃圾袋裝化等工作齊抓共管、羣力羣策,使武侯轄區舊貌換新顏,愈來愈展現她美麗的一面。爲了慶祝這一成就得取得,展示街道的奮鬥歷程,讚揚武侯人齊心協力開展創迎活動的精神面貌,愛心社聯合武侯轄區管理人員共同舉辦了此次活動。

活動在25日上午九點開始。八點多的時候,武侯農貿廣場已是綵球飄飄,人頭攢動。鮮豔的彩虹橋上懸掛着熱烈祝賀武侯街道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圓滿成功的巨大橫幅。上午9:00活動準時拉開序幕,在柔和的音樂聲中,出席此次活動的各級領導先後入場。市文明委王貴漢主任、市委副書記張海全、市委組織部正處級幹部孫天鵬、市城管局肖何局長、市文明委紀檢書記楊林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積極解決經濟局高華局長以及臥龍區各部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活動開始先後由農貿廣場經理呂偉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謝阿英、武侯街道辦事處主任潘同輝、市文明委主任王貴漢致詞。由王貴漢主任和區委邵賀龍爲農貿廣場揭牌,隨後又由謝阿英局長和王傑書記爲武侯農貿廣場創業示範園授牌呂偉航經理又爲轄區困難戶發放農產品,活動現場被一片歡樂、溫暖的氛圍所包圍。

隨後節目表演開始。一首根據宋祖英歌曲改編的《南陽我可愛的家》,唱出了南陽的歷史風韻。而現代舞《就是你》,愛心社成員表演的小品《探家》則將南陽放在了招商引資的前端,讓南陽散發出它年輕的活力與時尚。隨後的精彩節目更是將活動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熱烈的掌聲迴旋於廣場的每一個角落。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上午十一點活動在歡樂的氛圍中結束了

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展示出了南陽開展六創一迎活動以來所取得的累累碩果,也展現了街道的奮鬥歷程,熱情讚揚了武侯人齊心協力開展創迎活動的精神面貌,同時也加強了社區居民創迎的積極性,爲農運會的成功舉做出了貢獻。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明白南陽是每個人的家,每個人都爲它的美麗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每一個南陽人應該做的。齊心協力纔會讓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好。

標籤: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