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產業研究(熱)

文化1.02W

文化產業研究1

文化產業依託於網絡、電視、手機等媒介已經開始在全球發展壯大,解決目前的融資難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投資機制的不健全,導致資金問題一直阻礙着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風險投資作爲高效融資方式,已開始進軍市場潛力巨大的文化產業。風險投資能夠爲難以貸款的中小型文化企業提供創業資金,在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退出投資並獲得高額利潤。在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階段,風險投資和文化產業相得益彰、不可分割。

文化產業研究(熱)

一、風險投資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1、文化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條件已成熟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並加大資金投入來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等概念的提出大大提升文化產業的地位和比重,大量文化產業從此出現。但由於我國文化企業起步晚、實力弱、規模小、風險高,所以很難找到適合的投資、融資機構進行合作。而風險投資是一種全新形式的投資方式,是由金融家或機構投入到有巨大潛力、高成長性、新興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無論是從投資理念還是投資機制,文化產業的特點與形式都與風險投資的標準相契合。

2、風險投資領域、投資強度在不斷擴大

隨着文化產業的不斷髮展壯大,新興的文化產業不斷誕生。隨着合作的深入發展,風險投資者的利潤收益在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和投資領域都在不斷擴大。從一些互聯網創業者平臺公佈的信息就可以看到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企業獲得融資。例如,從36氪網站上就可以看到,近一個星期,就有近百個文化企業完成了首輪融資,金額都基本超過了百萬美元,其領域涉及到數字娛樂、趣味社交、在線教育、旅遊戶外等多種領域。由此可見,風險投資者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力度在不斷加強,領域越來越寬。3、文化產業的研發階段投資力度不足風險投資者爲了降低投資風險一般只在文化產業發展的成長階段和成熟階段提供大量的資金投入,對起步階段的企業的投資力度極小。風險投資者對於處於研發階段的企業興趣強、有期望,但一般都是隻立項,實際資金投入少之又少,基本屬於觀望狀態。這導致風險投資在文化產業上的投資金額和項目不對等。而文化產業的特點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研發階段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此時風險投資不願拿出大量資金進行合作,導致了該階段的投資力度嚴重不足。

二、風險投資支持文化產業面臨的法律問題

1、文化產業的成果保護制度不健全

文化企業的產品存在形式一般是無形的,是一種意識形態。如何保護一個企業的智力成果是一個文化企業是否能夠長遠發展下去的關鍵問題,但中小型文化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相互抄襲模仿現象嚴重。對風險投資者來說,企業的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保護措施是否完善是其決定投資與否的重要參考。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起步晚,發展不夠成熟。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較爲分散化,各法律法規之間有所出入、甚至出現矛盾,沒有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例如,我國的《專利法》和《商標法》的法律條例在範圍和力度上存在差異。

2、風險投資缺乏政府監管及相關法律保障

由於風險投資屬於新興行業,處於起步階段,相關法律法規還未形成健全的體系。目前我國現有的風險投資的制度政策都只是起到宏觀上的指導作用,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法律條例,可操作性差。沒有政策法規的規制,造成了很多投資者錯投、濫投,最終投資失敗。另外,政府對風險投資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風險投資者對文化產業的投資,也導致了不規範的現象出現在投資過程中。在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方面,政府雖然對文化產業有一些稅收上的優惠政策,但力度和效果都不明顯,很多民間資本都很難進行風險投資。

3、風險投資者的機制缺陷

風險投資者必須通過中介機構來與政府、文化企業以及其他風險投資機構進行交流合作,而當前我國的中介機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很多機構在政策、法律服務方面的工作都不夠到位。兩方的`交流渠道不夠暢通以及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極易造成決策失誤及投資失敗。另外,風險投資機構對客體的甄選機制僵化。由於缺乏專業性的判斷能力,風險投資者會優先選擇口碑好、信譽強、有一定名氣的企業進行投資,忽略很多有潛力、有想法的中小型文化企業。還有,有時一家文化企業的風險投資者不止一位,可能兩位甚至多位。多位投資者同時作爲企業的股東,其在公司中的權利與義務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標。這就需要相關制度來規範風險投資者的權利和義務,解決投資者之間的矛盾衝突。

三、解決上述法律問題的幾點策略

1、健全保護制度

知識產權問題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對於企業成果的保護,需要一個健全的保護制度。國家一定要加強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工作,健全保護制度,對於知識產權的侵犯問題一定要嚴肅處理。國家還要加強對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進行一定的修正,對當前各法律之間知識產權不對稱問題着力進行解決,對知識產權進行一定的完善。保護好企業的知識產權,有利於風險投資者看到文化企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加強政府監管,建立相應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都沒有完整的關於風險投資的法律體系,這與國家長期以來的市場經濟制度有關。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風險投資者很難從國家政策方面看出投資導向,也就很難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當前情況下,必須加強政府對風險投資者的監管,給予風險投資者一定的優惠,改變風險投資者盲目投資的現狀,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爲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3、引導正確的市場走向

目前,風險投資市場存在很多矛盾與衝突。風險投資者對投資缺乏判斷力,容易忽略發展勢頭良好、潛力巨大的中小型文化企業。政府要做好相關的風險防護措施,建立良好的金融環境。政府要對企業信息進行一定的規範,防止出現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出現。政府要做風險投資市場的領頭羊,幫助風險投資者正確認識投資導向,引導正確的市場走向。

四、結語

面對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政府監管問題和市場機制問題,我們必須健全文化產業的成果保護制度、加強市場監管,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並引導正確的市場走向。風險投資進軍文化產業市場已經是大勢所趨,保障風險投資與中國文化產業的相互結合,是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積極應對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推動風險投資與文化產業的有效結合。

文化產業研究2

摘 要: 結合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周活動,從理念、實踐類型、指導教師、大學生團隊、管理、考覈、效果七個層面進行實踐育人探討,指出在高等教育中貫穿實踐育人精神,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文化產業論文

摘要:結合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周活動,從理念、實踐類型、指導教師、大學生團隊、管理、考覈、效果七個層面進行實踐育人探討,指出在高等教育中貫穿實踐育人精神,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在大學生培養中踐行實踐育人理念,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大學生成才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大學生;實踐周;育人;三步曲

一、實踐理念三步曲:理論——實踐——理論

針對“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承輕能力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的不足,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提出本次實踐周活動理念三步曲:理論——實踐——理論,即實踐周前期師生共同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實踐周結束,大學生以實踐報告的形式進行理論總結,把實踐中遇到的人際溝通問題進行提煉彙總。以理論爲起點,實踐爲過程,最終回到理論的終點,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大學生做到了知行合一。

二、實踐類型三步曲:專業型實踐——服務型實踐——活動型實踐

“專業型實踐”是指大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實踐活動。“服務型實踐”是指奉獻社會,回報社會爲主題的實踐活動。“活動型實踐”是指突出大學生課外文化生活,弘揚當地文化爲目的的實踐活動。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定位在於培養社區文化管理人才,實踐周活動集專業實踐、社會服務實踐、活動實踐爲一體,以首期社區舞蹈骨幹培訓——“舞蹈進萬家”活動的形式,大學生綜合運用專業舞蹈、活動組織與策劃、文化推廣等知識,服務於社區舞蹈,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繁榮社區羣衆文化,使大學生專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活動能力均得到提升。

三、實踐指導教師三步曲:行業專家——社區居民——學校老師

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秉承“產學研六共同”辦專業的理念,實踐中實行”雙師”型教學,即學校教師和社會行業人員共同指導大學生實踐。指導大學生實踐的教師有來自社會行業的專家,如北京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有來自其他高校的老師;還有來自50個社區的文藝骨幹。高校教師與社會行業人士共同指導大學生實踐彌補校內育人的不足,使大學生獲得了校內學不到的.社會經驗和社會能力。

四、大學生實踐三步曲:大四就業實踐——大三體驗性

實踐——大二參與性實踐實踐育人精神貫穿大學四年,大學生實踐呈階梯式遞進三步。通過實踐周活動,大四即將走向社會的畢業生進行就業實踐,大四大學生擔任各小組負責人,根據社會需求,結合自己的就業規劃、創業計劃,完成活動的策劃、推廣工作;大三大學生做主力進行體驗式實踐,完成實踐周的具體組織工作;大二、大一大學生進行參與性實踐,輔助完成活動的其他任務。大學生實踐三步曲,層層幫扶,步步遞進,互相學習,分工明確,各取所需。

五、實踐管理三步曲:時間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管理

爲期5天的教學實踐周活動參與人數多,時間相對集中。面對如何管理這一問題,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提出了實踐管理三步曲:時間管理——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時間管理指嚴格執行考勤制度,每天大學生和老師進行早、中、晚三次簽到,並嚴格執行藝術學院的“例拍”制度;目標管理指大學生團隊分爲五個執行小組,分別是策劃組、會務組、宣傳組、課程組、後勤組,各小組預定目標,嚴格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指各小組給出三個獎項名額,活動結束後,小組成員根據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實行民主投票選出“實踐周突出表現”大學生。

六、實踐考覈三部曲:時間考勤——實踐日誌——實踐報告

考覈評價體系在教育中發揮着導向性作用,是評價實踐活動效果的唯一試金石。根據實踐周動態複雜的特性,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提出了實踐考覈三步曲:第一,知識考覈和能力考覈相結合;第二,過程考覈和結果考覈並重;第三,普遍性和個性相統一。實踐周結束後,對大學生進行認真的考覈,除了嚴格的考勤制度外,每天要求大學生寫實踐日誌,把實踐當天的心得體會及時記錄;5天的實踐周結束後,要求大學生進行實踐周的總結,書寫實踐報告。最後召開專業實踐總結會,把評選出的優秀實踐日誌、報告互相傳閱學習,並對實踐周突出表現的大學生進行表彰。

七、實踐效果三步曲:大學生——老師——社會

通過實踐周活動,大學生、老師、社會均受益匪淺。對於大學生來說,從活動的角度提升了大家的活動組織、策劃與推廣的能力;從專業的角度鍛鍊了大家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把平時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好的運用到了實踐;從就業的角度使大學生能瞭解社會,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明晰自己的就業方向。對於老師來說,在實踐中能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對於社會來說,首期社區舞蹈骨幹培訓——“舞蹈進萬家”活動,提升了社區居民的舞蹈專業水平,提高了社區居民的藝術審美能力,豐富了社區文化,繁榮了羣衆文藝生活。

參考文獻:

[1]唐曉娜,應莉,馮笑河.中華女子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產學研教育模式的探索[J].藝術教育,20xx(10).

[2]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xx.

文化產業研究3

摘要:傳統融資模式有銀行融資、債券融資等。在借鑑這些模式的基礎上,通過SWOT分析傳統融資模式的優缺點,提出文化企業應結合各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採取不同的融資方式。此外,將探索在互聯網技術下文化中小企業的融資新途徑,以解決其融資難問題。

關鍵詞:文化產業;江西省;傳統融資;互聯網

1江西省文化產業特色

2018年4月8號,江西省第八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評選結果被公佈。全省共有18家單位成功入選,包括豫章1號文化科技園、景德鎮市名鎮天下陶瓷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上饒市婺源縣水墨上河開發有限公司及江西星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業務主要圍繞旅遊、玩具、動漫、陶瓷文化等幾個方面。景德鎮依託傳統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陶瓷的轉型升級,將傳統的陶瓷工業生產與文化創意產業有機結合,把文化創意納入到可持續城市發展的政策制定中。景德鎮開創了設計、研究、教育、交流等完備的產業體系,爲中國陶瓷和世界陶瓷的發展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新的示範基地單位將繼續在創新的基礎上,努力爭創發展升級新輝煌,爲促進全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做出貢獻。

2傳統融資方法優缺點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通過分析相關對象之間的一些因素,得出具有一定結論的決策結果,4個因素主要包括優勢、劣勢、威脅和機會。3地域文化對文化產業融資問題的影響景德鎮的陶瓷文化產業興盛,融合了多個環節,從創新設計、內容佈局、文化推廣與傳播等多方面,還投入了大量物資,是知識與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而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的建設不只需要拓寬投融資的渠道,更重要的是需要建設文化金融的生態環境,包括文化市場競爭環境、有序的法律保障及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等。此外,符合地域文化的文化產業融資(如陶瓷文化產業)還少不了政府的一系列扶持、鼓勵政策,以加快吸引各類資源要素的聚集。對於市場而言,加強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將不僅可以維護創意者們的自身權益,還可以促進創新、冒險,培育創業文化。科技界、金融界應加強與文化企業的溝通,以便引導風險投資進入陶瓷文化產業。

4文化產業投融資存在的問題

4.1傳統融資方式成本限制大,且融資機制建設不完善

傳統方式的融資模式都具有信貸各方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和信用問題,對於大型文化企業,其需要的資金量大,但由於信用等級較高,信貸風險不高,故借方的信息蒐集及監管成本低,易使貸方獲得所需資金。然而,對於文化中小企業,其自身抗風險能力差、財務水平低、信用評級不高等不確定因素過多,難以通過傳統的銀行借貸融資方式獲取所需的資金,如果通過債券及股票等直接方式融資,則需要承擔較高的`交易成本,如審計費、擔保費等中介費用,此外通過這些方式融資也將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及不確定的收益,由於二級市場流轉差的問題,企業不能及時獲得足額的資金,易影響上市需求。文化企業的人才結構目前主要以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專業人員爲主,缺乏具有投融資知識,對資金的運營還不夠專業,對於新興的風投、互聯網金融、產權質押等融資渠道不夠了解。因此,文化產業急需一批既懂文藝創作及其開發運營的專業人才,又懂互聯網金融知識、理財業務等的複合型高端人才。文化產業人才結構的不合理性與投融資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將成爲影響文化產業與金融行業深入對接的嚴重阻礙。

4.2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不穩定,風險評估及管理難

以進行現有的文化企業中的大部分資產是無形資產,如文字、音像、音樂等數字、文字內容,它們的版權、放映權、複製權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其價值容易隨着時間及羣衆的偏好等發生較大的偏差,地域差異、文化背景和潮流趨勢等不確定性問題,都將使得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定價困難,變動幅度較大。與此同時,現有的評估體系、信用評價體系、交易平臺和交易機制、產權保護機制都還沒建立完善,依然處於不透明、非公正、缺乏權威的階段,使得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交易流轉不夠成熟,且其投資主體也較單一。對於那些從文化事業單位轉型爲文化企業的,因爲之前過度地依賴國家財政資金,使得文化企業自身的韌性減弱,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出現問題,產生脫節。

4.3傳統融資模式效果與產品開發初衷存在背離

這些年,文化產業投融資問題成爲業內顯著問題,在此基礎上,也建立了較多的融資產品和融資方式,如將多個企業板塊聯合進行質押登記貸款,鼓勵直接融資的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資金的投放量,但其實際效果仍有待提高。部分融資方式在其他某些行業和領域能取得較好的效益,然而一旦運用到文化產業中,卻並未適合,即沒有完全符合或適應文化產業的,能與文化產業特質相匹配的融資模式。傳統融資模式下的抵押物一般爲大型的、高價值的固定資產,而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具有難以定價、不確定性強等因素,難以實現擔保和質押。所以,大多數文化企業資金緊缺。就現有的情勢而言,仍主要依靠自有資金,而私募基金、銀行借貸及股權籌資等方式獲取的資金較少。

4.4金融中介與文化企業間的銜接機制不通暢,導致融資陷阱

由於歷史因素,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實際上表現爲: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一併發展,常常忽略了文化產業屬性。同時受到傳統觀念、傳統機制體制的影響,金融行業與文化行業進行相關的業務交流及融合不只在範圍上,在廣度及深度上來說,都發展得較爲緩慢。且這兩個領域的瞭解尚處於初級階段,大部分文化企業對於金融領域的融資產品、相關的法律、運營手段、業務流程等不甚瞭解,文化企業內部缺少專業融資團隊。同時,現有的金融中介機構也具有文化企業相對應的一些問題,其一是缺乏對文化企業資產情況、運營結果、發展前景、經營週期的瞭解,特別是那些事業單位轉型的文化企業,由於市場化水平低、過於依賴財政撥款的原因,金融行業缺乏與之特質相對應的融資產品和融資模式,導致其提供的金融服務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和非針對性。雖然擁有創意、智力、版權等無形資產,但是由於缺乏專業化的中介評估機構,難以合理地確定其價值。因此,這些文化企業在爭取銀行貸款時處於被動地位,資產抵押不足,獲取的貸款較少。在創業板的交易規則下,現行的部分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經營規模、運行情況約束的原因,在現行金融體制下難以通過證券監管部門的審覈,上市融資。

5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文化中小企業融資新路

5.1增加文化市場活力,確保文化企業主體地位

由於過度依賴財政撥款、財稅優惠政策等原因,傳統體制、機制依然在現階段嚴重影響了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導致其市場化水平低,未形成適應現行市場的運作理念和方法,其在客觀上影響了文化產業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進程。因此,強化文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就是需要這些中小企業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探索互聯網金融驅動下的新型態,努力根據自身的文化特點,克服原有的被動、盲目及缺乏有效性的融資途徑,探索新形勢下的互聯網融資渠道。

5.2藉助互聯網技術,強化融資的相關硬件設備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通過雲計算技術及大數據的運用,很多平臺能獲悉一些信用、現金及交易情況的分析跟蹤,統計出一些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的途徑。細分市場和客戶羣體的內在特徵,可以爲新時代的金融服務提供高效益的契機。互聯網金融模式高效率及安全性運行,直接依賴於信息的處理及運作技術。因此,大數據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旦得到提升,將使得傳統融資模式的低效率、高成本問題得到解決,也可解決衆多在線融資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的技術支持。例如,將互聯網數據進行蒐集篩選、有效整理分析及細分類別,可以進一步掌握借款人信用信息,完成貸前審查流程,並在一定程度上設計出適應各類借款人的融資產品和融資渠道。

5.3培育文化產業互聯網金融融資平臺

目前,文化產業能否運用現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進行企業融資,還需要很多方面的改進。首先,不僅是需要解決相關的一些技術支持問題,還需要搭建切實可行的、便於文化企業使用的互聯網融資平臺,如徵信平臺、交易平臺、交流平臺等,以保障融資的信息溝通、交易流暢及風險最小化。其次,大多數文化企業用於抵押、登記、質押的無形資產,如版權等,應相應地建立完善的抵押、登記平臺用於交易及管理,以確保能夠將其用於融資並解決文化中小企業的間接及直接融資困境。

6結語

傳統融資模式存在成本高、運行機制不完善、無形資產難以定價抵押等問題,且文化企業及其文化產品的特徵對文化產業融資效果產生巨大影響。爲了解決這些問題急需探索出與地域文化相適應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在此基礎上,還應增強文化主體地位、強化互聯網技術、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以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融資發展。

參考文獻

1安定明.文化產業投融資機制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13(10):31-33.

2劉芸,朱瑞博.小微企業融資與徵信體系深化[J].徵信,2014(2):31-35.

3丁增穩,鄭興東.互聯網金融視閾下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設計[J].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5(1):112-116.

4楊選輝.基於SWOT分析的江西省網絡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科技廣場,2014(2).

5聶德才.小微旅遊企業融資模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12-24.

6楊靖吉.我國文化產業融資模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2:28-34.

7郭瑛,魏蓉蓉.江西文化產業投融資模式[J].審計與理財,2017(9).

文化產業研究4

近段時間,在發展大文化產業課題調研中,我們與市直有關部門進行了座談,實地考察了中心城區的旅遊文化資源和環境,併到長沙學習取經。在此基礎上,思考大文化產業的發展,並提出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要借鑑創“三城”、辦農運會的經驗與作法,纔能有效地推動大文化產業的發展

在大文化範疇內,我市中心城區的體育、教育、廣電、報業相對發展較快,在省內兄弟城市中處於領先地位,在中部設區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數。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產業相對落後。但發展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產業又不是旅遊和文化兩個專業部門能夠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現在市裏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我們感到這種非常設的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機構,要發展大文化產業很難真刀實槍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顧前幾年創“三城”、辦農運,之所以能夠大見成效,是因爲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特別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有一個強有力的機構集中抓,有一支精幹得力的隊伍專門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區大文化產業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就必須借鑑創“三城”、辦農運的經驗,弘揚“××精神”,建立市區兩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創新大文化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要整合部門行政資源,變分而治之、各自爲戰爲統一管理、協同作戰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遊資源由衆多的部門分而治之:旅遊局管理旅遊宣傳促銷、星級飯店評審、旅行社業務指導;文化局管理演出團體、羣藝館、圖書館、博物館和重點歷史古蹟;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管理轄區內的規劃建設;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務和重點寺廟;林業局管理森林公園;城管局管理市區各公園。旅遊局、文化局、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都是正處級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錢少,或錢少人少,很難開創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遊資源,但缺文化包裝,缺宣傳、促銷手段與能力。要在旅遊上進行突破,必須用文化包裝旅遊,給旅遊注入文化。但現在旅遊局人手少,沒有能力顧及;文化局和文聯有人手,卻沒有這方面的硬任務;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獨立作戰,籌劃規劃建設方面的事情。我們覺得,可以重新洗牌,將文化、文聯、旅遊、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行政資源進行整合,統一領導、統一人員、統一經費、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對外可以保留旅遊局、文化局和文聯的'牌子。這樣,就可以讓“文化包裝生態,給生態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裝旅遊,給旅遊注入文化”成爲硬任務;市直文化、藝術單位的所有創作演出人員的主要任務,都應當圍繞旅遊生態環境的包裝和休閒娛樂文化的發展,來從事創作、宣傳、演出、展示;廣電、報業傳媒要大力支持配合,爲大文化產業發展宣傳造勢;市外宣工作的重點也應以宣傳推介我市的旅遊文化資源和生態休閒度假優勢爲主。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我市難出巨資到央視和海內外媒體廣告促銷的尷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禪宗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旅遊文化的品位和名氣。

三、要着眼於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新一輪城市開發建設中,預留髮展大文化產業的足夠空間

隨着新行政中心籌建工作的展開,中心城區重點向北拓展已成爲定勢。但如何才能把城北人氣帶旺?如果僅靠超市一類的商貿帶動,就成不了氣候、上不了檔次。理想的辦法是要以文化娛樂休閒帶動,這就需要預留髮展大文化產業的足夠空間。幾年前市裏曾在袁山西南規劃過近300畝的文化園區,但以後有了變更。縱觀××中心城區近代現代的建設,還沒有新出現像××臺、古天文臺、大成殿這樣的傳世之作。現體育中心建築羣,儘管目前在省內一流,在國內地市級也數得上,但限於都是現代鋼架混凝土建築物,使用壽命最多也只有100年。廬山號稱萬國建築博覽園,但廬山的舊建築中,體量最大,檔次最高的至今仍是上世紀30年代建成的廬山大廈、博物館、圖書館和廬山劇院等幾幢標誌性建築。因此,我們認爲在行政中心和市政廣場南邊,應當規劃一個比較大的文化中心廣場(園區),預留大劇院(市會議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等幾大標誌性建築的地盤。可以用市場運作的辦法,先行建設文化廣場周邊的娛樂休閒設施。在資金緊缺時,幾大標誌性建築不宜倉促上馬,避免建成經不起時間檢驗的低檔建築物,避免爲後人留下罵名。如果將來能夠在文化廣場建成幾幢高標準的標誌性建築物,成爲××中心城市的傳世之作,這對改善中心城區的文化生態,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歷史意義。

文化產業研究5

尊敬的___________先生:

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20xx年學術研討會,將於20xx年10月25日在成都舉行,會議由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素仰先生在文化產業研究領域成就卓著,特邀請您撥冗蒞會。現將有關事宜奉告如下:

一、會議內容

本次會議的`主題爲“產業融合視域下的文化產業發展”

1.產業融合與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研究;

2.文化產業新型業態研究;

3.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研究;

4.四川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5.產業融合與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研究。

二、會議時間

報到:20xx年10月24日

會議:20xx年10月25日

三、報到地點

成都市華陽鎮華府大道二段158號西蜀人家

四、其他事宜

1.本次研討會一律免收會務費,交通費、住宿費自理。

2.請於20xx年9月30日之前將會議回執發送至。

3.請將參會論文於20xx年10月10日前發送至。

文化產業研究6

一、人文社科普及的巨大作用

人文社會方面的科學研究有着三個方面的作用:首先第一點就是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也就是基礎理論知識積累、第二個方面就是對策的研究也就是企業以及政府中擔任“智囊團”的角色;最後一點就是對知識進行普及也就是對整個社會全面的進行科學知識進行普及。首先,我們從整個人文社科知識的普及以及其效應方面來講,它具有十分巨大的意義。

比如說:在政府以及企業當中,如果其中的企業管理者或者是行政官員可以有效的將現代經濟學進行良好的掌握,這些知識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着其日常的工作以及決策,從而使得這些決策更加的合理化和科學化,最終使得這些人員的工作能力大幅度的提升。然而這些並不僅僅是侷限於那些企業的管理人員或者是行政人員,對於老百姓的提升也是非常大的作用,如果可以有效的讓百姓掌握現代經濟學範疇的知識就可以有效的使得每一個人的決策都將十分的合理,這樣所帶了的效益的無比巨大的。但是人文社科所給人們帶來的巨大效益這一點十分容易讓人們忽略。首先從基礎的角度來講,現在大部分的科學研究往往是屬於跨科學或者是多科學角度的研究,因此要想是想讓一個科學研究普遍化就需要其他學科在一定意義上屬於普遍化。

比如說是,在現在的政治研究以及新聞學科的研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鑑了一些西方的經濟領域學科的知識,但是也僅僅是有着一些西方經濟學科研究的著作,在這其中大部分僅僅是有着數理模型,這樣就很難爲非經濟學的.學者所理解。

然而,如果將西方的經濟學做好很好的普及,有效的將這些著作編著的簡單易懂,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使其他學科的學者進行理解與借鑑。因此,如果想將人文社科進行普及就需要化解各個學科之間的屏障,增強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樣對其他各個學科之間的理論研究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幫助。

二、人文社科普及與文化產業

在社會效益方面人文社科的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並且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可以進行深度的分析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經濟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們就可以運用文化產業來促進人文社科的普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當今社會對人文社科中知識的普及已經形成了十分巨大的市場。就拿我國圖書市場距離,在我們國家的各個出版社當中無論是發行還是銷售都是以課本以及教輔作爲主體。所以我們要是可以把人文社科的普及工作做好,在我國有着巨大的時常消費潛力,這樣也就形成了一種文化產業。將其進行仔細的觀察發現,只要是可以將人文社科的知識普及工作做到包裝以及策劃良好就會得到市場的歡迎。對於人文社科這種讀物,廣西師大出版社就做的十分的良好,不管取得了社會上的效益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形成了一個品牌。第二點,我們需要對人文社科知識的普及運行現代的方式來進行開拓。

首先,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像報刊、圖書這種傳統的平臺上進行現代化的開發,也就是運用傳統的平臺上注入新的現代化元素。在報刊以及圖書的排版、寫作以及設計風格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其次,就是在現代化的媒體上對人文社科的知識研究進行普及。其中葉朗教授就曾經說過,在當今社會上,北大校園中最大的教室也僅僅可以容納下400個學生,一本著作即使再過火爆也僅僅能發行10000冊左右。但是在中央電視臺一個節目僅僅有2%的收視率就會有着兩千萬左右的聽衆。所以我們需要去參與到現代媒體當中。第三點、我們要對人文社科的普及以及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的作用以及意義有着充分的認識。在我國要想對文化產業進行有效的發展,就必須將我國的文化資源作爲產業發展的依託,這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方向,也是有效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平穩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中,其中最爲基礎的原理就是比較優勢原理。

以此爲依據,我國如果想要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要在很大程度上了解我國的文化優勢是在於有着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國家大部分的文化資源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這也是造成我國人文社科知識普及效果不好的最根本原因。最後一點就是要求在整個社會上對其產生認識,從而使得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人文社科知識普及的地位,然而,雖然現在的人文社科的普及有着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是現在仍然處於之後,造成潛力市場並沒有的到很好的開發。

造成這一原因的有一下兩點,第一點就是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第二點就是其各方單位都沒有足夠的投入,進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如果想將人文社科知識進行普及與文化產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就必須要做到讓相關社科研究專家以及相關的媒體和出版機構從內心中潛心下來對這項事業進行腳踏實地的進行研究。使得蘊含在人文社科領域中的潛在社會經濟效益轉化爲社會經濟效益。首先就要在整個社會上達到共識,讓全社會認識到這一點的嚴重性。

文化產業研究7

引言

網絡傳媒相較於傳統的傳媒有着自身的特有優勢,其信息量之大、傳遞速度之快是傳統傳媒不可企及的。依靠着自身技術上的充足優勢,近些年網絡傳媒不斷的發展,普及速度也越來越快。從傳播的形式上來看,網絡傳媒可以傳遞包括圖像、文字、視頻、音頻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資料,傳播的方式極爲簡便,傳播速度也非常的迅速。還有從傳播的範圍上來看,通過網絡可以很快的接觸到全球各地的信息,極大的拓展了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

一、網絡傳媒的概念和類型

1.網絡傳媒的概念

網絡傳媒實際上就是網絡的媒介,是信息在現代化網絡技術之中的傳播,信息與信息之間的流通是通過具體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和互聯網系統作爲媒介進行的傳播。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上來看,網絡傳媒可以說是以計算機爲基礎的一種商業經營的表現形式,其中傳播的內容涉及比較廣泛,在傳播過程中可以爲相關的商家獲取營利。而且近年來我國國內的商業網站經營的十分活躍,很多的網站已經逐步的走向了規範市場化經營,網絡傳媒作爲一種文化產業已經開始逐步的發展起來[1]。

2.網絡傳媒的三種基本類型

網絡傳媒在經營過程中還是主要以提供信息爲主,有的是信息之間的相互流通,所以網絡傳媒大致的可以分爲三個主要的類型:信息內容提供型;信息交流平臺型;混合型。網絡傳媒在發展過程中有着自身的很多功能,信息傳遞功能、查詢功能還有就是一些娛樂功能,這些功能分爲商務性的和非商務性的。對於網絡傳媒而言在商務性功能開發過程中一般分爲兩個具體的方面。第一是將網絡資源轉化爲有價值的信息與服務,第二個是將信息與服務真正的推向市場,增加其服務的商業價值。在網絡傳媒交易盈利的過程中爲了更好的獲取最大化利潤,會利用網絡傳媒自身的特性進行商業化的轉變來提供更爲有價值的信息與服務。在市場化的競爭中網站所提供的信息與服務是否更加的及時與有價值,這個決定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的大小,在市場競爭過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網絡傳媒文化產業經營的意義

1.“第四傳媒”的受衆在我國增長迅速

互聯網自從開始進行商業化運作之後在全球範圍內開始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的互聯網用戶增長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現在還在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長。網絡傳媒以此自身的絕對優勢,逐漸的佔據着傳媒行業的大批市場,隨着互聯網用戶不斷的增長網絡傳媒作爲文化產業也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佔據着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2.網絡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開啓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時代,在全球範圍內信息的傳遞越來越簡便,信息傳遞的速度與形態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所以在現如今對於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大力的發展我國的相關文化產業,促進我國的傳媒市場的不斷拓展。經過一些調查得出現如今在我國新型的網絡傳媒在不經意間已經超過了傳統的傳媒行業,成爲了傳媒市場之中的黑馬。網絡傳媒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有了自身的較爲完善的產業鏈條,在市場化的發展中也逐漸的有了自己的經營模式。而網絡傳媒作爲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必定在之後的市場化發展中發揮出無限的潛力。現如今網絡傳媒已經不僅僅是應用在信息傳播上了,還在教育、醫用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涉及。網絡傳媒利用自身的數字化技術開啓了一個大的數字化終端,將這些產業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數字信息流通系統,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信息服務產業鏈條,不斷的拓展着自身的發展領域[2]。

3.網絡傳媒已經躋身於主流媒體之列

在網絡傳媒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的主流媒體對於網絡傳媒都是相當排斥的,認爲其有悖於主流媒體的整體發展形態。但是隨着網絡傳媒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網絡傳媒的信息傳播方式,它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如今如果你在生活或者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多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網查查看吧”。這種信息的流通與傳遞的形式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潛意識之中不可分割,網絡媒體通過自身的特有屬性在發展的過程中展示出了自己的生命力與影響力。現如今網絡的發展對於社會經濟政治都產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網絡傳媒的發展不僅僅是對於傳媒行業本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更加是對於社會發展與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在之後的國家政治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想真正的在世界範圍內立足就要藉助於網絡傳媒的發展。網絡傳媒的發展對於傳統的'媒體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傳媒逐漸的變成了主流的媒體,成爲了現實生活中信息傳遞的不可取代的角色。在發展之中網絡傳媒不僅僅成爲了主流的信息傳遞載體,還有就是推動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網絡廣告等等一系列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之後的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價值的顯示會越來越明顯,市場地位也會不斷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傳媒作爲一個新興的文化產業在現如今的發展中佔據着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網絡傳媒作爲文化產業在產業經營上也有着自身的獨有的優勢,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傳媒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它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方式、購物方式、交往方式與思維方式,還有更重要的是它還改變了文化產業的整體形態,在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佔據着不可取代的位置。所以對於網絡傳媒的文化產業經營進行研究是有着絕對重要的意義的,也相信在今後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網絡傳媒必將佔據着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的推動着自身的發展。

文化產業研究8

【摘要】文化產業發展程度是我國軟實力的表徵。我國文化產業跟發達國家相比還較爲落後,雖然文化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逐步突顯其支柱特徵,但要進一步發展需要調整文化產業結構,規範文化產業運作,這都離不開資本的鏈接與支撐。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對於提高其使用效率、改變文化產業融資格局、推動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及實現文化產業經濟支柱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詮釋了民間資本與文化產業價值的互動關係,通過分析目前民間資本投資存在的困境,提出需要建立民間資本治理機制、規範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立民間投資協會或管理諮詢公司等措施。

【關鍵詞】金融投資論文

目前,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越來越依靠文化產業,並且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滲透交互影響,文化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逐步突顯其支柱特徵。但是各地區域文化產業在區域市場上發展並不平衡,其具備巨大的發展和調整的空間。近幾年,我國已出臺許多重要文件帶動文化產業發展,在政策的指引下文化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但要對資源進行整合、調整文化產業結構、引進先進技術、規範文化產業運營管理,都離不開資本的鏈接與支撐。在資本市場的協助下,文化產業才能逐步走向資本運營和產業化經營的大空間。特別是20xx出臺的《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爲文化產業鋪平了金融支持的發展道路,標誌着文化產業進入了資本化的新時代。由於國有資金引導文化產業發展杯水車薪,依靠資本市場融通社會資金勢在必行。

一、民間資本的內涵與文化產業的價值詮釋

(一)民間資本的內涵。民間資本作爲我國特有的概念,是以產權歸屬爲劃分標準,站在不同的資金投資主體角度,詮釋了非國有資本和非外商資本的屬性問題。投資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而國有資本、外商資本和民間資本並肩成爲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匹快馬,是經濟生活中最活躍的因素。由於資本約束,我國國有資本投資主要目的是引導其他資本投資,而外資僅是平衡投資結構的有益補充,面對資本缺乏的當口,民間資本以其存量大、靈活性高和投資領域寬廣等特點,成爲彌補國有資本不足的籌資源泉。

(二)文化產業價值詮釋。①文化產業內涵。文化產業是以“文化創意”爲核心,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製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品的行業。根據我國統計局頒佈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可以把文化產業分爲兩大類,即文化服務業和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服務業包括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文化藝術、網絡文化、文化休閒娛樂等;而相關文化服務業包括生產和銷售文化用品、設備的行業。②文化產業價值。文化產業的價值有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之分。其經濟價值是指在產業內部各行業間相互合作基礎上,產業帶動GDP增長的程度。文化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擔當道德機構角色,體現了社會認同的價值觀。它們引領輿論導向,爲自身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了獲利能力。並且其中很多行業完全是以實體經濟的方式運營的。文化服務業的興盛改變了現存文化的發展軌跡,具有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價值。它是表現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經濟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但能夠打造區域經濟中心,而且還有利於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所以根據一個國家或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成熟程度可以評價其未開發文化資源的戰略價值。控制並開發這種未開發的文化資源是國際文化戰略競爭的核心。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共同構築了文化產業的價值內涵,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是其在外界環境約束下合法經營的直接結果,是內涵,而戰略價值是其反作用於外界環境,強化文化滲透的影響力,是外延。

二、民間資本投資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因分析

(一)民間資本投資提高調整文化產業結構的效率。所謂文化產業結構,是指文化經濟資源的存量構成及其比例關係。它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高度。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解決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文化產業越快越好的發展。雖然我國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業化管理,不但減少了人員編制,減輕了財政壓力,同時也加快了文化單位的運作效率,然而,國企以大爲先的經營特性造成資源過度集中,產業盈利水平和產品質量不高。並且國企以其天然的社會資源優勢降低了行業競爭程度,限制了經營效率的改善。爲了說明民間資本投資與調整文化產業結構的內在聯繫,我們選用該產業的增加值作爲衡量指標,從文化產業生產經營活動成果比較上說明產業結構調整與民間資本投資的關係,見下表1。以上數據來源於20xx年國家統計局文化產業發展分析及統計年鑑,由於掌握數據的侷限性,加*的數據是不完全統計。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文化產業持續發展,民間資本投資也逐步增加。文化產業的興盛使得民營文化企業遍地開花,帶動了人員的就業,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然而從20xx年與20xx年私營文化單位數量可以看出,文化產業投資繁榮的同時也出現投資重複,行業競爭加劇,產業內部出現企業兼併,產業結構不斷調整。

(二)民間資本投資效率與文化產業價值增長。由於人們文化需求的多樣性與國有資本、外資資本投資文化產業杯水車薪相矛盾,因此需要把民間資本引入文化產業,壯大文化產業。由於供給需求的平衡關係,通過民間資本的投資量與投向可以瞭解文化需求的變動方向,影響文化產業內部的平衡發展。所以,民間資本投資效率與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有着內在的聯繫。提高民間資本投資效率有利於文化產業作爲支柱產業提升我國的軟實力。首先,文化需求與民間資本投資有着內在的聯繫。由於資本是逐利得,它作爲一種特殊的商品,也有價格。正是這個價格機制控制着資本的流動、流向和流速。而決定資本價格高低的主要是供給和需求。所以文化需求的變化如果能夠形成高額回報,必然引起民間資本的積聚。雖然有效的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能夠緩解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但是無效的投資過剩也是存在的。這又會導致文化需求萎縮或者轉移,進而引導民間資本流出。因此,文化需求與有效的`民間投資之間是動態平衡的關係。其次,文化產業結構的變化源於文化需求的變化。文化需求通過價格機制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民間資本通過變化流動的方向,成就了報酬高的文化行業。同時政府需要彌補市場失靈提供文化公共物品,來平衡文化產業發展,所以,文化需求的變動文化結構調整的內驅力。第三,產業結構的調整結果促進了經濟增長。通過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民間資本投資領域會相應調整,進而帶動相關領域的就業。由於資本和勞動從生產效率低的文化部門向生產效率較高的文化部門轉移,增加了國民收入,提高了人力資源配置效率,進而影響人們的文化消費偏好,拉動文化消費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形成良性的互動機制。最後,經濟價值與戰略價值相輔相成共促文化產業價值增長。文化產業價值增加本質上是經濟價值的增加和戰略價值的提升。文化產業經濟價值的提升有利於文化戰略部署,要提高產業經濟價值必須不斷調整文化產業結構,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源自於文化需求的變動,文化需求與有效的民間投資保持動態平衡關係,所以民間資本投資效率的提高有利於文化產業價值增長,而文化產業價值增長促使民間資本投資效率的提高,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三、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困境

(一)文化產業投資風險大民間資本望而卻步。由於文化產業依賴文化創新,通過不斷的文化創新滿足人們多變的文化需求。然而要打造文化產品並使其高度創新需要巨大的資本投入,文化產品是否能夠獲得高回報率卻由文化消費者的主觀意思主導,所以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必然需要根據自身社會經驗揣測文化消費取向,其投資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並且文化產業投資的固定資產少,大部分以無形資產存在,其產權歸屬不明晰,受政策影響巨大。由於文化產業有其公共產品的性質,政府在其發展過程中仍需宏觀調控,這使得一些轉制的文化單位依賴原有的社會資本在資源配置中搶佔優勢,民間資本投資無法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民間資本缺少投資文化產業的平臺。從幾年前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再到日前的全民炒金,可以窺見我國民間資本的巨大與其投資領域不明朗共存。文化產業發展缺乏民間資本,但由於信息不對稱民間資本持有者缺少對優秀文化項目的瞭解,也無法通過網絡收集文化產業相關信息和數據,沒有信息交流的平臺。只能依據個別優秀企業家的親身示範,才能帶動高度分散的民間資本集中運營,這也是民間拆借存在的原因。所以以政府爲主導搭建文化產業投資平臺,是促進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必要條件。

(三)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缺少管理支持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由於風險大,不但要控制風險,同時也要確保投資效率。這都需要向投資的文化創意項目注入先進的管理理念,設置嚴謹的管理制度。這需要優秀的投資管理人才協助民間資本投資。但由於民間資本的高分散性,及其缺乏文化項目價值管理和評估的能力,相關投資人才不足,使得民間投資在推動文化企業快速規範成長方面大打折扣。

四、規範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對策

(一)建立民間資本治理機制。民間資本投資的渠道狹窄,資本通常採取分散化運作或者高度集中運營,投資的不理性和風險性並存。規範民間資本運營,更快更好的發展文化產業,不但政府要引導,而且還需要建立適當的治理機制。首先,完善政府金融監督機制。鄂爾多斯案例與溫州民間資本借貸危機已經反映出民間資本也需要金融監管,其投資風險需要專業人士指導。其次,建立政策反饋機制。國家出臺有利於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政策是否能夠將實惠落實,幫助文化產業發展,以及民間資本在運作中受到何種政策牽絆。這都需要有相應的政策反饋機制,用實踐檢驗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二)政府規範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中一些項目是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其獲利空間小,需要政府投資。而對於可以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的領域和項目,政府部門應改善機構服務水平,爲民間資本提供合適的文化產業投資渠道。並且通過提供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吸引民間資本,把文化產業的蛋糕做大。發達的文化產業自然會反哺財政收入,使整個社會的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三)建立民間投資協會或管理諮詢公司。民間投資分散程度大,集中管理很困難,並且資本持有人受專業知識的限制和信息不對稱,使得投資效率低,某些文化產品投資過剩。政府作爲引導民資的主體不可能勢必躬親,這必然需要一箇中介機構爲民間資本持有者提供文化產業的投資信息,幫助進行項目諮詢與評估,或者代爲運作閒散資金。所以建立民間投資協會或者民間投資管理諮詢公司是引導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必要補充。目前溫州在地方政府的鼓勵下已經建立了首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如果能夠不斷完善並規範運作,可以作爲試點向其他地區推廣。

【參考文獻】

[1]嶽正坤,石璋銘.文化產業發展與風險資本投資的互動關係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xx(11)

[2]鄭俊芳,鄧修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路徑探析[J].會計之友,20xx(2)

[3]李華成.歐美文化產業投融資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啓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xx(4)

文化產業研究9

【摘要】隨着中國文化市場的不斷髮展,文化產業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日趨活躍的重要內容。爲大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首先就要培養高素質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構建文化產業學科與研究體系,這正是高等院校的責任所在。高等院校的科研與教學要努力探索和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成爲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強大推進器和人才培養的最佳孵化器。

【關鍵詞】高等院校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發展

文化產業作爲 21世紀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已經成爲西方許多國家的經濟支柱產業。我國的文化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影響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專業人才的缺乏。爲了培養合格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必須加快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建設,更快的適應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

1 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設置背景

文化產業是近幾年來我國新興的一項產業,該產業主要包括:廣電影視、演藝娛樂、文化貿易、網絡遊戲、報業出版等。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爲核心,綜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該產業被公認爲“21世紀朝陽產業”、“21世紀最後一塊暴利蛋糕”。20xx年1月,國務院頒佈了《中國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大力提倡並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同年6月,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濟南舉行,國家和地方發展文化產業的呼聲日益高漲。隨着文化產業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應該越來越迫切,於是更多高校紛紛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該專業成爲這幾年炙手可熱的搶手專業。

2 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20xx年博士與碩士研究生招生中,該專業的報名人數遠遠高於其他專業,成爲當之無愧的“熱門專業”。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卻十分不樂觀,並且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臨着就業的壓力,“文化產業有前途,文化產業最缺人”的說法在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其實衆多調查顯示,文化產業領域是缺乏人才的,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這個問題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產業作爲一項新興產業,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場的“複合型”人才,這是業內人士達成共識的看法,事實也是如此。這樣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就顯而易見了,就是培養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又懂得市場經營運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這一塊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現在:

2.1 人才培養體系不合理

從目前的文化產業教育層次結構情況看,尚未形成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這種“金字塔”式的人才層次結構,而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企業人才當務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產業人才和綜合素質強的高級管理型人才。

2.2 專業培養定位不明確

文化產業涉及的產業包括:新聞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網絡文化服務;演出表演團體、表演場所和文化經紀與代理等。面對這樣一種紛繁的文化產業對象,導致許多高校很難對文化產業進行準確的專業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統化的理念培養通曉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國際型、複合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養媒介、會展、娛樂等領域中從事管理、策劃、經紀、營銷、公關等方面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使得人才培養受到了較大的侷限。

2.3 師資力量匱乏,教材缺位

師資力量不足成了文化產業專業發展的瓶頸,這種局面的出現,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興學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長期以來形成的“高校、科研機構中的不少專家學者習慣於抱殘守缺的'心態也有很大關係”。 實際上,我國高校原有的師資配備中,文化、藝術、經濟、管理、旅遊、傳媒、信息技術等專業的教師都與文化產業專業相關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間加強知識的整合與交流,互相吸收對方的專業特長,其知識結構是符合文化產業人才的複合型和實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勝任文化產業專業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但他們或是對新知識缺乏興趣,或受習慣驅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課題和研究,不願意轉型;而作爲新興專業,又沒有多少本專業的師資可引進,特別是教師的實踐能力較缺乏。這樣,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教材缺位實質上是與師資匱乏緊密相關的,而文化產業專業綜合性和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更增加了教材建設的難度。目前文化產業專業教材的狀況一是數量少,二是水平參差不齊,真正有水平且能夠大規模應用的不多。雖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關教材,但這些教材大多是從傳統的專業和教學模式平移過來的,如“文化市場營銷”與“市場營銷”、“文化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分別是什麼,沒有說清楚;有些教材嚴格意義上講並不符合文化產業專業的實際教學需要。文化產業專業教材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3 對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3.1 關於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毫無疑問,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的建設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要深層次反映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的整體現狀是專業藝術類、行政類出身人員所佔比重過大,經營管理類出身人員所佔比重過低,因而造成文化產業領域專業化力量有餘、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這嚴重影響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部門目前不缺具體的編導製作人員,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觀衆市場,既有寬廣的人文視野,又有精深的產業理念的複合型的策劃、管理人才。

因而,將文化產業管理學科方向確定在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之上。在學科建設中要充分體現複合性、應用性,要圍繞培養具有縱貫古今的文化視野,具有現代產業意識和經營思路的策劃、經營、管理人才這個目標,構建起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發展的科學架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經濟學、文化學、管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視野和文化素養,具備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能在各類文化企業及政府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事業單位和其他相關企業從事文化經營管理、文化營銷與市場拓展、文化項目設計與策劃以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人才。

3.2 關於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主導路徑,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首先解決課程體系的問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不能延續舊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藝術管理”專業的培養口徑和培養模式,在當今文化產業迅速勃興的時代,要有專業人才培養新的定位。要根據新興的文化產業領域內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需求,培養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場,既有寬廣的人文視野,又有精深的產業理念的經營型、應用型、複合型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和策劃方面的人才。根據文化產業的特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要特別強調其複合性與應用性,要符合文化產業實踐性的要求,加強應用性的課程、調整理論性過於強的內容。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可分爲三類:

3.2.1 文化基礎與文化資源類課程,如文化學導論、中國文化簡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類學導論、文化資源概論、藝術基礎、美學概論、宗教文化、民俗學等;這一課程羣要爲學生奠定文化學方面的堅實基礎,使學生明瞭文化的規律與特質,熟悉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並引導學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學科方面的學習,形成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3.2.2 管理類及文化產業管理類課程,如管理學、文化產業管理學、文化營銷學、文化市場調查方法、公共部門公共關係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項目策劃實務、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管理等;這一課程羣要使學生掌握管理學方面特別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爲從事文化產業具體的市場營銷、品牌運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從理論和實踐上做充分的準備。

3.2.3 經濟學類課程如文化經濟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概論、文化企業融資與資本運作等;這一課程羣要使學生深入認識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屬性,通曉文化產業的運作過程及規律,並掌握基本的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3 關於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由於所涉及的學科基礎廣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個來源學科各自爲政、各門課程之間互不協同的問題,難以形成專業教育的合力。具體表現爲三個脫節:幾個課程羣之間的脫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之間的脫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的複合性要通過知識的拓展與融合方能實現。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由文化類課程、經營管理類課程組成,要解決好兩個方面課程之間的協調和協同的問題,以形成課程之間的合力。要求擔任不同課程的專業教師克服認識上的偏見,明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的中心目標,緊緊圍繞文化產業經營管理這個核心來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和經營型文化管理人才,還要求我們必須解決好第一、第二、三課堂之間的協同配合問題,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

3.4 關於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

複合型、應用性是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突出特點,懂經營、善策劃,熟諳文化營銷與市場拓展,是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設計長項。爲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還應當緊緊圍繞培養目標,以調研能力、策劃能力、宣傳推廣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爲主線,將相關課程的內容及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文化企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和第二、第三課堂活動中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真正學有所專、學有所長。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課程應當更多的體現實踐性、操作性的特點,應當使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接觸文化產業管理的社會現實。因而,要特別強調實踐性的重要意義,要求所開設的課程,特別是專業主幹課程增大實踐性的內容、增加實踐性的教學時間,突出專業調研、文化企業考察等方面的活動內容。

參考文獻

[1] 王任,王福鑫.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特色建設的依據_內容與路徑.當代教育論壇.20xx年第10期.

[2] 孔羽.對高校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中國電力教育.20xx年12月.

[3] 方東.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xx年第2期.

[4] 李梅.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改革探析.教學研究.20xx年第3期.

文化產業研究10

摘要:伴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進步尤其是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獲得了長足進步,有效地推進了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文化繁榮與社會發展。分析當前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對促進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文化產業論文

1、當前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文化的行業間發展差距顯著

我國“城富村貧”的兩極化趨勢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日益凸顯,在城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已較爲成熟時,鄉村還尚未形成相關產業鏈。文化產業內容也存在不平衡現象,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亦存在區域差距明顯的問題,部分農村文化項目得到迅速發展,深入人心,而部分農村卻發展欠佳,未能得到有效推廣,諸如鄉土鄉風等民俗類文化項目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就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狀況而言,不同行業間發展狀況受方式、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明顯差距。

1.2結構性矛盾十分明顯,缺乏內生動力

文化產業覆蓋面廣,涵蓋第二產業中的工業製造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文化服務行業等。從製造業整體來看,重工業總產值比重高達60%,相比之下,文化產業中的產品生產及設備所佔比例和規模都非常小。在文化產業內部結構中,20xx年文化產業中從事文化設備、用品等生產工作的工人佔24%,增加值佔23。3%。

1.3文化產品產量少,技術含量低

人們文化活動的選擇範圍在不斷髮展的社會經濟的推動之下呈現日趨豐富的趨勢。而一些農村地區文化發展較之經濟發展明顯滯後,即使對多樣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可供農民選擇的文化活動依然僅限於打牌、看電視等單一形式,這些文化活動已經不適應農村快速發展的`經濟水平,也大大限制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因爲農民的文化品位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得到了顯著提高,單調的文化生活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以科技、體育、衛生等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活動成爲了農民新的追求。

1.4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當前我國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缺乏有力的、系統性的政策支持,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化產業發展缺乏明確的定位。農村文化產業整體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採取了現代化的經營形式,但其在盈利模式與發展方向上仍然不適應現代企業的標準。第二、缺乏有力的政策給予農村文化產業經濟支持。尚未具備常態化和制度化的社會投資、捐助與贊助等優惠政策,且尚未出臺其他諸如市場準入政策、稅收減免等資助性政策。第三、農村文化產業缺乏科學引導。較之民營企業,農村文化產業雖然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但是盈利較少,經濟效益小,政府爲此對農村文化產業疏於管理,投入力度小。

2、促進農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農村生態環境由於尖銳的人地矛盾以及工業的盲目發展遭到嚴重破壞,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增加到180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爲180萬平方公里,兩項佔國土面積的38%。土地沙漠化面積呈現驟增趨勢,年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潛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積還有16萬平方公里。因此,處理好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二者之間的關係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兼具長期性與艱鉅性的任務。發展文化產業有助於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利於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發展已經使農村產業和經濟結構呈現優化和升級趨勢。農村走向城市的已經不再僅僅限於肉、蛋、菜等實物農產品,而是已經涉及到鑼鼓、剪紙等文化領域,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和豐富城市居民生活的雙豐收,且大大有助於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2.2制定合理的治理結構以促進農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可以在黨委各級宣傳部門設立專門科室處理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以便更好地統籌建設和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統一籌劃、起草相關的意見和建議,並負責統籌優化農村文化產業佈局、設計產業門類等。建立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聯席會議機制,由宣傳部相關職能部門帶頭,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研究人員,出版社以及廣播媒體等部門,鄉村基層政府以及文化產業代表等爲成員單位,定期以會議的形式討論並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用以解決農村文化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諸如其發展中遇到的農商對接、引入人力資源困難、存在行政壁壘等相關問題。

2.3建立健全相關機制發掘和培養農村人才

農民是農村文化產業的創造主體。作爲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素質與技術專長必不可少。而今農村高素質、專業性人才十分匱乏,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整體經濟水平難以提升,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形成不可忽視的障礙。因此,發掘和培養農村文化建設人才勢在必行。對內,我們要鞏固已有文化產業,增強其生命力與競爭力,並且擁有根據自身需要發掘有用人才的能力;對外,我們應加大宣傳力度,把更多高素質人才吸引到文化建設事業之中。管理層中的人才發掘工作更是不可懈怠,建立一套高效人才培養機制,吸引並留住人才是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通過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人才的發掘、吸引、培訓和應用機制,最終使高素質的人才發自內心地想留在農村,爲農村的文化產業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4完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

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農村文化龍頭企業的專業研究力量,牽頭編制區域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農村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在不同時期相應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實施原則、發展戰略步驟、保障機制等,並結合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規劃加以統籌規劃和考慮。在發展規劃的編制中,要充分考慮到區域尤其是農村文化資源的存量及開發現狀、文化特質的傳承凝鍊及滲透力狀況;同時須兼顧當前農村文化市場容量及拓展空間;要致力於促進與城市文化產業間的要素流通、優勢互補及融合式一體化發展;充分考慮我國目前所處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農村建設等時代背景,不僅要在“農”字上打好特色牌、發展牌更須謹慎打好農村資源合縱連橫牌。

參考文獻

[1]汪兆旗,熊婧潔。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xx(02)。

[2]孫金華,閆光美。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農村文化建設的路徑[J]。經濟研究導刊,20xx(34)。

文化產業研究11

摘要:PPP模式作爲經濟新常態下的一種主要融資模式,爲旅遊文化產業園融資渠道拓展與創新、開發與建設進程中的資金來源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途徑。同時作爲具有高脆弱性、高敏感性的旅遊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運營均處在高風險狀態,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偏差,將給整個項目帶來致命性災難。因此,爲了保障項目目標的成功實現,需要對實際項目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本文運用灰色綜合評價方法構建風險評價模型,幫助企業在旅遊產業園PPP項目投標及前期策劃中做出最佳的決策。

關鍵詞:PPP模式;旅遊文化產業園;風險評價模型;灰色綜合評價方法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縮寫,直譯爲公私合營。財政部將PPP譯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強調了PPP模式是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公共服務爲最終目的的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的長期合作關係。社會資本爲公共產品的建設提供大部分的建造工作任務,並通過消費者或政府來獲得利潤;政府方則是通過社會資本方提供的資金、技術等資源來提供公共服務,實現公衆利益最大化[1-2]。PPP模式作爲經濟新常態下的一種主要融資模式,對旅遊文化產業園融資渠道拓展與創新、開發與建設進程中的資金來源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解決途徑,同時也在增強產業園吸引力、降低營運風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近年來,我國金融監管和規範的力度不斷加強,針對民間社會資本使用出臺了一系列監管和規範的意見文件,在客觀上爲其市場操作行爲提供了合法化的框架。除此之外,PPP模式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成功運用,也爲將PPP引入旅遊產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和借鑑作用[4-7]。爲了保障項目目標的成功實現,本文構建綜合評價體系,對實際項目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並通過構建風險評價模型,幫助開發和建設進程中的風險因素被系統識別及評價將增加項目的可預見性,使項目相關各方的溝通和交流將更爲通常,減少了磋商過程中的摩擦,幫助企業在旅遊產業園PPP項目投標及前期策劃中做出最佳的決策。

1旅遊文化產業園PPP模式

1.1旅遊文化產業園區

旅遊文化產業園區作爲在政府鼓勵和扶持下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產業園的新形式,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間的天然耦合性、互補共贏性及內外因素都驅動着兩個產業的融合。旅遊文化產業園區可定義爲:在一定旅遊資源集聚的基礎上,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鼓勵下,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相結合而形成的園區,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商業、休閒、旅遊功能,目的是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遊客的文化消費需求[8-10]。

1.2PPP模式特點

PPP模式下的項目涉及到利益相關者衆多,項目週期長、投資大,產生經濟、技術類風險機率大[11]。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特徵受項目本身特點,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等多重影響,共同作用決定。(1)公私合作關係。從國內外各研究機構和部門對PPP模式的定義中可以看到,PPP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公私夥伴關係,其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本雙方的合作共同參與項目治理,使項目獲得最終成功,爲公衆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通過協議的簽署,公共部門將項目的設計、建設、運營等某個階段或全部移交社會資本管理,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效率,達到以最小成本實現爲公衆提供公用產品或服務。(2)風險共擔。PPP模式的另一特點爲風險共擔,採用PPP模式的項目大部分是基礎設施項目,因其具有準公共物品性、長期性和複雜性等特點,需要進行合理的風險管理。風險分擔是根據風險因素的性質以及各方承擔風險的能力來分配風險,充分利用方的優勢降低風險的發生率,也可通過風險轉移將其轉給第三方進而確保項目能順利進行,實現利益最大化。一般是在項目開始前通過簽訂合同進行風險的分配,項目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風險分配是否合理。(3)利益共享。通過實行PPP模式,政府可通過社會資本爲公衆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既滿足了大衆的需求,又可以降低政府的財政壓力。而社會資本通過與政府合作,可以保持項目的穩定收益,在收益不足時政府一般會給予相應的補償,收益充足時因項目具有長期性特點可以保持長期性的回報。而且通過與政府合作可以提高社會資本的各項名譽,爲日後的融資能力以及獲取更多的項目都提供了優勢。

2風險評價模型

由於PPP項目建設、運營週期非常長,一般有幾十年之久,且投資額巨大,利益相關者多且複雜,其運作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方的影響,項目運作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個方面的風險因素,需要在項目全壽命週期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建立風險評價模型包含以下主要方面。

2.1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因素識別

本文針對PPP項目的風險管理,首先閱讀整理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及財政部公佈的類似PPP項目實施方案,梳理總結歸納出詳細的初步風險清單;其次以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參與者以及相關領域人士爲訪談對象,初步風險清單中的風險因素與受訪者交流、質詢,通過對風險因素篩選、剔除和增列;最終獲得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清單。

2.2風險評價指標權重確定

本文采用基於層次分析法改進的灰色關聯度權重確定方法。首先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將與問題有關的因素分解成若干層次;其次,構造判斷矩陣,按其對上一級指標的重要性貢獻程度,依次兩兩比較並給予相應的分數,構造判斷矩陣,並進行一致性檢驗;再次,基於上述構建出判斷矩陣,進行單項指標的單排序的計算,並由專家打分構造指標權重數據矩陣;最後,利用利用灰色關聯繫數和關聯度計算公式,求得各個專家對各風險因素指標打分權重數據與參考序列權重數據之間的關聯程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專家主觀因素對目標的影響方向問題,避免了信息遺漏,使計算結果更爲客觀可信。

2.3灰色綜合評價模型

構建PPP項目風險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存在一些難以定量描述、無法準備衡量的風險評價指標,雖然準確評價存在難度,但這類風險又客觀存在,必須考慮在體系之內,使得指標的選取具有灰色的性質。因此,灰色綜合評價適用於評價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其基本步驟如下:

(1)確定風險評價樣本矩陣。風險評價矩陣由各專家對各項風險因素的評分組成,所以應先確定風險評價的標準。本文通過分析風險管理案例中的確定方式,結合專家學者的意見,將把各項目風險指標因素的評價等級劃分爲五級:低風險、較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通過專家打分,構成風險評價樣本矩陣。

(2)確定風險評價灰類及白化權函數。假設有多個風險評價灰類對應的白化權函數依次,結合上一步驟中確定的評價等級區間,通過計算可得出各指標灰類的白化權函數。

(3)計算灰色評價係數、灰色評價權,建立灰統計矩陣。灰色系統理論把每一個專家的評分看作一個灰數,對風險因素評價指標,專家給出的評分。通過計算得出項目風險評價二級指標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係數,進而得出項目風險評價二級指標屬於各個評價灰類的總灰類評價係數,最終得到二級指標的灰色評價權向量組成的灰色評價權矩陣。

(4)對各風險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風險評價一級指標由二級指標矩陣組成,對指標矩陣做灰色綜合評價得到權向量,並對風險評價總目標做灰色綜合評價得到權向量。

(5)計算灰色綜合評價值,做出評價結論。灰色綜合評價權向量表示各風險評價指標屬於每個灰類的程度,做單值化處理,即將每一個灰類按第一步中確定的評價等級,即灰水平,進行賦值,得到灰色綜合評價值,然後根據所得數值,由最大權原則確定PPP項目風險評價的最終風險等級。

3實例分析

桃源縣SWTY國際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城東區沅江江畔,南至沅水大橋,北到水電站大壩,南北長約1800米,總用地面積38.5公頃。項目以文化旅遊休閒爲主,城市配套爲輔,整體呈現“一帶(濱江景觀帶)、一路(緣溪街步行路)、兩中心(桃花福運中心和桃源文化中心)、三片區(非遺文化博覽區、浪漫休閒體驗區和遊客集散服務區)的空間結構。

3.1風險識別

結合桃源縣SWTY國際旅遊文化產業園項目自身情況和所處環境,結合相關專家學者的調研意見,運用上文提到的方法對風險因素進行一定的刪減和合並處理。確認了本項目風險清單,並以此爲基礎構建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社會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自然風險、建設風險、運營管理風險、合作風險七類風險共計40個風險因素。

3.2確定各風險評價指標權重由上文可知,採用基於層次分析法改進灰色關聯度的方法確定風險評價指標權重。通過分析得到七類風險指標權重排序,如表1所示。

3.3進行灰色綜合評價運用前文介紹的灰色綜合評價模型,分析得出桃源縣SWTY國際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評價體系各因素重要度排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市場需求不足風險,預期收益不足風險,參與方權責、收益分配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安全風險。

4結論

本文從PPP模式發展現狀及旅遊文化產業園建設發展現狀出發,結合現階段研究得出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法,構建了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評價模型。通過識別項目風險,綜合運用灰色系統理論,建立了旅遊文化產業園PPP項目風險評價模型。並運用實際案例進行了驗證計算,幫助企業在開發和建設進程中的風險因素被系統識別及評價,增加項目的可預見性,使項目相關各方的溝通和交流將更爲通常,減少了磋商過程中的摩擦,幫助企業在旅遊產業園PPP項目投標及前期策劃中做出最佳的決策。

文化產業研究12

近年來,南通市在創意文化、動漫等數字文化產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存在着發展氛圍不濃、管理方式落後、傳統文化數字化改造不足、創新型人才缺乏、原創作品不多、產業園區規模小、集聚發展程度低等困境。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提出了加大引導和扶持的力度、加快傳統文化的數字化改造、建立完善的人才機制、打造知名品脾、走集聚發展道路等對策建議,以促進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實現健康良性發展。

隨着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互聯網的應用在我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統計, 20xx年,我國有6.68億網民,5.94億手機網民,48.8%的互聯網普及率。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創意文化產業、動漫遊戲,推動創意文化產業、動漫遊戲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正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文化產業與網絡(數字)技術相結合,誕生了一個新興的產業——數字文化產業,將文化產業融入到移動互聯網水平上的現代經濟結構,並藉助網絡(數字)技術,得以快速傳播和發展。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既面臨着巨大的機遇,也存在不小挑戰,因此,這就需要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不斷推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1.數字文化產業的概念

筆者認爲,所謂數字文化產業,指的是運用網絡(數字)等高科技手段,將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融入一定的創意,整合成新的產品或服務,內容涉及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動漫、遊戲、影視、音樂、軟件、網絡教育、信息服務等領域。它將各種文化資源與網絡(數字)技術相結合,打破報業、電視、電影等傳統文化產業的固有邊界,橫跨多個領域和行業,並進行再創意,它具有更新快、娛樂性強等特點,代表着未來文化產業發展趨勢。

2.當前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1)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

近幾年,南通市文化產業總的來說發展較快,在南通市GDP中約佔4.5%,與國內及省內一般城市的文化產業相比而言,這個佔比還是相對較高的。但是,與省會城市南京(5.7%)及相鄰的浙江省杭州(13.6%)的文化產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一個產業想要成爲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其在該地方的GDP佔比至少要達到5.0%,因而,將文化產業打造成南通市的支柱產業,還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步伐。南通市的.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也大概如此。此外,南通市各市、縣、區在數字文化產業方面的發展也存在着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局面,相對於海門市、如東縣、海安縣、港閘區、開發區的數字文化產業,崇川區、通州區發展情況較好。

相對於國內一般城市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而言,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規模、集約發展的程度、示範引領作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南通市有慧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兩家躋身省級創意文化產業、動漫遊戲基地,海安的“523”創意文化產業主題公園爲國家級的示範基地,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南通中國家紡創意產業園、蘇中動漫城、寺街歷史文化街區等數字文化載體建設處於蓬勃發展期。

近年來,南通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如:《南通市20xx——20xx年文化建設規劃綱要》、南通市政府《關於加快文化事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動漫遊戲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爲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加上南通市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臨江臨海,還靠上海,處於長三角經濟區的核心區域,有着良好的經濟基礎、肥沃的土地資源、傲人的基礎教育、優良的江海資源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其他城市相比,優勢可謂是相當的明顯。

(2)南通市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①發展的氛圍不夠濃,傳統的管理方式難以滿足產業發展要求

當前,對於數字文化產業,需要南通市政府及社會有對發展建築、紡織、造船等優勢產業那樣的認識和重視,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進一步加大扶持的力度。

數字文化產業是一個涉及多領域、多行業、多部門的產業,但是,當前南通市的文化產業管理方式還比較傳統,需要我們亟待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數字文化產業管理體系。

②傳統的文化資源與數字技術融合程度稍顯不足

南通作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傳統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網絡(數字)出版、網絡(數字)教育、網絡(數字)影視、網絡(數字)音樂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水平和程度還不夠高。而如今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互聯網已進入4.0時代,傳統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弘揚和發展,就必須實現轉型

文化產業研究13

摘要:知識產權,是當今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法律問題,對於保障人們利益,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做好產業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能夠爲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茶文化產業,是近年來越來越盛行的發展行業,需要加強相關方面的保護和發展工作。針對茶文化產業方面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能夠有效促進茶文化的發展,增強產業建設成果。

關鍵詞:茶文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法律問題

隨着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社會各方面的建設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法制建設更是如此。我國始終將法制建設,作爲重要的現代化建設內容。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民主法治、政治建設工作水平也會相應上升。法制建設對於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影響。做好法制工作,能夠有效爲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保障,爲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1茶文化產業的內涵

茶文化,從廣義方面來講,是指茶的物質生產、流通以及與茶有關的各種活動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其中包含了將茶作爲重要載體的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心態文化以及物態文化。茶文化產業,主要是指人們在和茶的接觸當中,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具有文化內涵的茶產品或者以茶文化服務爲主的產業以及一些相關事業等。茶文化產業泛指了茶文化的相關服務和產品,在這些服務和產品之中進行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活動具有相關性的諸多行業。通常來說,只要是能夠廣泛反映茶文化特徵的相關產業,都能夠被稱爲茶文化產業。從茶文化產業的概念中,我們能夠看出,茶文化產業是將文化意義作爲重要基礎的行業,具有茶文化標記的產品,都能夠被稱爲是茶文化的相關產業。無論是較爲傳統的還是源於現代社會的,都是茶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環節。將與茶有關的產品進行包裝,然後再賦予其一定的文化內涵,就能夠在一些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開發出較爲新穎的茶文化產業,這是對傳統進行繼承的一個重要體現。

2茶文化產業需要知識產權的保護

2.1茶文化產業是新的產業形態

茶文化蘊涵於中國傳統的意識形態之中,是在中國悠久燦爛文化中不斷髮展衍變的重要文化形式。茶始終是中國人民較爲鍾愛的事物,對於陶冶人的性情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自古就有飲茶的傳統,並將茶作爲志趣高雅、品行高潔的重要象徵之一。因而,茶文化的發展之中,包含了衆多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還有中國傳統價值觀的重要體現。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是積極應用了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將茶文化中的一些象徵意義填充到產業發展建設之中,從而,增強了茶文化產業的代表意味,也有效促進了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逐漸深入,各項產業的發展都開始逐漸參與到轉型的行列之中。茶文化產業,也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中應運而生的,它的發展,與時代潮流相連接,又促進了時代社會的發展。茶文化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好的競爭實力,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獲得發展,是茶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新的產業形態,必然要經歷一些坎坷的階段,茶文化產業也是如此。茶文化產業中的創意經濟和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需要更爲嚴謹、更爲有效的法律作爲重要的保障手段。

2.2知識產權能夠爲茶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保護

茶文化產業屬於一種文化創意產業,這就決定了其必然要經歷一些將設計、理念、心靈享受、增值服務等方面進行售賣的環節,這既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又是適應社會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在茶文化產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就需要一些相應的保護措施爲其提供一定的保障。知識產權是文化產業方面發展的重要保護手段。隨着社會法制的不斷健全,知識產權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茶文化產業是文化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知識產權也是隨着社會文化產業的發展而不斷健全的。使用知識產權,能夠有效爲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護措施,爲促進茶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提供良好的作用。茶文化產業通過知識產權的應用,能夠進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活動,從而爲茶文化產業的良好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茶文化產業在發展當中,傳統文化產品中包含着一些茶器茶具的創新產品、茶室裝潢創新、產品經營創新、產品工藝的創新以及茶藝表演方面的創新等。這些茶文化產業中的創新產品,都能夠通過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保護。

2.3茶文化產業方面的知識產權具有正當性

知識產權法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和建設,已經逐漸形成了獨立的法律規範,爲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產權歸屬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知識產權法》主要是針對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其中還有知識產權的管理、行使、保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社會關係。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升高,民法方面對於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規範,知識產權作爲民法中的重要內容,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法,能夠廣泛應對人們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各種普遍問題,茶文化產業雖然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但其中仍然具有衆多產業形態的一般特點,通過對多種產業形態的研究,能夠爲茶文化產業的保護提供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更需要注意的是,知識產權在不斷的發展當中,其中對於茶文化產業的規定也在相應地完善當中。想要通過知識產權對茶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保護時,完全能夠從知識產權法中的相關規定裏面,找到對應的法律條文。

2.4應用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茶文化產業的緊迫性

傳統文化的創新產品與一般的物質產品是有所差別的,其中最爲明顯的表現是,文化創新產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內涵和特徵。當今社會中,一些複製品層出不窮,對原創品的設計、創意等方面都造成了極大的侵害,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和管理。知識產權,就是這樣一個專門性的法律規範,它對於保障人們的'創新、創意具有重要意義。仿製技術越來越發達,一些爲了獲取經濟利益的商家不惜竊取別人的創意成果,導致衆多的仿製品在市場上流通,對社會市場的秩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如果放任這種行爲繼續下去的話,將會給社會經濟秩序造成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具有創新創意發展模式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效果,茶文化產業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所以對茶文化產業進行保護,具有現實的緊迫性。針對茶文化產業進行保護,使用知識產權具有良好的效果。加強知識產權對於茶文化產業的保護,通過法律的手段明確文化產品的歸屬問題,從而對茶文化產業中各項產品進行一些排他性的人爲設定工作。這樣做,能夠有效保護原創者的切身利益,爲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新事物和創新思維,起到良好的作用。知識產權能夠起到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對於促進茶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起到良好效果。

2.5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茶文化產業的相關建議

在應用知識產權對茶文化產業進行保護時,最爲重要的是版權方面的保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著作權。著作權能夠有效保護文化產品和一些文化創意思想內涵的表現形式。在使用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茶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對於著作權的應用程度較高。著作權能夠保護文化的創新思想,針對茶文化產業中的新型產品也能夠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著作權採取的是自願登記原則,對沒有經過登記的原創作者人,很難進行保護,尤其是在複製、抄襲現象較多的現代社會中,茶文化產業中想要保護自身利益的原創作者,需要及時進行登記註冊。對於那些能夠帶來衆多經濟效益的文化創意產業,需要採取強制登記的方法。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有限的,而茶文化產業作爲一種傳統性質較強的產業,具有時間限制的保護期限,難以保護所有的創意產品,所以,可以逐漸放寬期限的要求。在現行著作法的使用之下,可以對相關的茶文化產業進行多種的保護,針對一些文化特色較濃的創意,要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保護。儘快進行版權登記,能夠及時明確權利主體,對於保證茶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起到良好的效果。商標權,是產業發展中常見的權利形式,對於茶文化產業來說,將商標權的保護作用進行有效發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對相關權利主體的保護效果。從事茶文化產業的相關企業,要能夠及時進行商標的註冊工作,從而能夠儘早獲得商標權的保護。專利權,是知識產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護茶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將專利權的保護作用,進行定期宣傳和教育工作,不斷增強權利主體對於專利權的保護意識。

總結

通過知識產權,能夠有效保護茶文化產業中的相關權利主體,維護原創者的切身利益,從而有效促進茶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斷增進對於知識產權法的完善工作,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模式,從而能夠更好保障一些新興產業的利益,促進各種新興產業的發展,爲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文化產業研究14

【摘要】承德市是集傳統歷史文化、佛家文化、滿藏等少數民族文化交融在內的歷史文化城市。通過從政府重視程度、產業化發展以及品牌建設的角度分析了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進而分別從文化產業發展形式和科學技術的層面入手討論了承德市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承德市;文化產業;科技建設

前言

承德市作爲我國第一批設立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有名揚海內外的避暑山莊,還擁有五千年曆史的紅山文化,承德市是一座具有充分豐富和底蘊的歷史文化城市。同時,承德市還擁有丹霞地貌以及木蘭圍場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承德市是集傳統歷史文化、佛家文化、滿藏等少數民族文化交融在內的歷史文化城市,歷史人文文化就是承德市的一個產業、一張名片、一個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是帶動一個城市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柱。作爲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近年來也一直以避暑山莊爲核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帶動城市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通過對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研究,有助於整合現階段的承德文化產業發展,進而提高承德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競爭力。

一、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領導高度重視、持續推進產業發展

由於近年來改革開放的穩步推進,許多城市都將城市的經濟發展建設擺在了首位,而忽視了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性。與之相反的是承德市委和市政府的領導長期以來一直對承德市的文化建設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資金和人力上都給予了一定的傾斜。承德市的領導也通過將文化發展列入承德市發展規劃之中,進行全面綜合的戰略部署,以理順文化建設發展的思路、提高文化建設的效率。在文化發展列入全市的發展規劃之後,承德的文化建設逐漸形成了產業化、集羣化的發展格局。以避暑山莊文化研究爲核心,包括周邊滿、蒙、藏等少數民族寺廟景區的歷史人文文化景觀研究爲輔。同時,也形成了媒體、網絡等多種文化形式宣傳帶動的格局。

(二)產業發展起步較晚、運作僵化

雖然承德市領導對文化建設發展高度重視,但需要認識到承德市的文化建設發展形成產業化的格局起步較晚。在較長的一段時期裏,承德市也僅僅是注重對文化的建設,直到21世紀初期,承德市纔在國家的發展規劃基礎上將文化作爲一種產業進行開發和建設。這造成了承德市的文化產業化發展起步較晚,還造成了文化產業自身的結構化不明顯。衆所周知,文化產業包含了各種歷史人文景觀的開發、各類媒體的建設發展、各種網絡化服務建設以及相關的文化產品設備等。但目前承德市在文化產業的佈局和建設中也僅僅開展了歷史人文景觀的參觀遊覽。對於各類媒體中的文化宣傳以及網絡化服務和文化產品的佈局等工作則有待進一步開展。不僅如此,承德市在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運行過於僵化的現象。受制於體制等原因的影響,承德市在文化產業建設中往往由文化主管部門進行牽頭管理和建設。但真正落實到實際的發展工作中則要由各個文化公司和文化企業去完成。由於文化主管部門負擔着引領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任務。這就使得文化主管部門往往會出現過多的干預文化公司和文化企業的現象,進而導致了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運作過程中存在僵化的問題。同時,承德作爲歷史文化城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作爲三線內陸城市,在經濟上對於各類人才而言,與沿海城市相比缺乏一定的競爭力。這就使得承德市難以吸引大量的文化產業建設人才紮根承德,爲承德的文化產業發展做貢獻。

(三)品牌較爲突出、帶動作用明顯

通過研究可以看到承德市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目前存在的問題,但也要認識到承德市的文化品牌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上,在國內、國際只要談到承德就會與避暑山莊聯繫在一起。事實上,這就是文化產業發展中品牌建設的成果。可以說承德的文化產業建設已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格局、品牌建設較爲突出。承德市在進行文化產業建設的過程中不僅僅將其視爲帶動經濟發展的手段,更將其看做促進承德市整體精神文明建設的方法。“承傳文明,德行天下”這一承德精神就是在文化產業建設的過程中凝練出來的。而這一精神也是引領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

二、承德市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文化產業形式更加豐富完善

近年來,包括動漫、網絡以及主題公園等形式的文化產業相繼步入人們的視野。與傳統的文化產業相比,新興文化產業形式是對其更爲詳盡的補充。通過與新興文化產業結構相融合,承德市在文化產業的形式上將會更加完善,進而做到一次開發、綜合利用的目標,將佛家文化、藏傳文化以及皇家文化等多種文化進行融合。同時,形式更加豐富的文化產業也有助於承德市打造出一條文化產業鏈,將人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節點加入文化元素,進而增強了承德市文化產業的影響力。例如,未來承德市可以通過開辦避暑山莊攝影文化展覽等形式的活動,將文化建設融合進攝影、人文等文化產業鏈,進而使得產業形式更加豐富。

(二)科學技術將助力文化產業建設

未來的發展中,承德市文化產業不僅在形式上將更加完善,還將藉助科技的力量進行產業化發展。未來,藉助3D虛擬技術和網絡服務,承德市可以將避暑山莊完全呈現在電腦屏幕上,進而引領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人文景觀。同時,這種方式也減輕了景區人員過多的壓力。3D虛擬技術的使用不但不會減少避暑山莊的參觀瀏覽量,還會因更多的人對承德避暑山莊的瞭解而增加慕名前來的遊客。不僅如此,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也是未來承德市文化產業的一個大趨勢。藉助大數據的分析,文化主管部門和相關文化企業可以瞭解到遊客對承德市歷史人文景觀的關注點,進而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設和改進。未來的時代必然是數據的時代。這也決定着承德市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必然是朝着大數據和雲計算這一方向發展。

三、總結

承德市是集傳統歷史文化、佛家文化、滿藏等少數民族文化交融在內的歷史文化城市。作爲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近年來也一直以避暑山莊爲核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帶動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研究,整合現階段的承德文化產業發展,進而提高承德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競爭力。通過領導高度重視、持續推進產業發展,品牌較爲突出、帶動作用明顯,承德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有很好的改進。承德市文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是使文化產業形式更加豐富完善,發展包括動漫、網絡以及主題公園等形式的文化產業;以科學技術助力文化產業建設,未來的發展中,承德市文化產業不僅在形式上將更加完善,還將藉助科技的力量進行產業化發展。

文化產業研究15

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環境越來越體現出信息化、知識化、網絡化的特點,而文化產業逆流而上,成爲一種以創新爲核心的新興產業,其體現出科技、環保、低碳的特點,並在產業化、市場化的運作過程中迅速增值,爲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文化產業不僅可以通過增加社會就業、擴大居民消費等途徑優化經濟結構,而且可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跨越性發展,因此長期積累的政策勢能將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上升到戰略性的高度上來。

一、文化產業概述文化及文化產業的概念

文化是社會進步、人類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我們無法採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將其所包含的廣泛的含義明確的闡述出來。其內容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歷史、自然資源、風上人情、生活習俗、生活方式、思想行爲、意識觀念、文學藝術等等各個方面均有着直接的相關性。文化的本質歷史習慣性、非強制性的影響力,要準確的表述一種文化,需要從思想、行爲、表象等三個層面加以分析,其屬於一種意識形態,體現出明顯的地域性。

所謂文化產業顧名思義即是與文化產品有直接或間接相關性的產業,其包括各類文化產品的生產、銷售、文化服務等多項內容,文化產業體現出明顯的多重屬性,且各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故此對文化產業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至今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此處可引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定義,即“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存儲及分配文化產品及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我國首次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是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在20xx年國家統計局在《文化產業分類》中,首次提出文化產業是一種包含文化產品及大衆文化服務的經營性產業,由此可見,我國的文化產業包括了爲社會公衆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及服務的所有活動,以及與其有間接關係的相關活動。

綜上所述,文化產業這一概念包含了“文化”與“產業”兩個層面的意思,基於文化層次,其主要體現出精神層面的意義,包括藝術性、創造性、愉悅性、分享性等;而基於產業層次,其主要體現出物質層面的意義,包括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各項內容,是文化層次內涵的發展、延伸與擴充,是根據市場規律來區分與精神文化相關的行業。故此本文嘗試提出文化產業的定義,即文化產業是根據工業產業標準要求從事文化產品相關的社會經營性組織,文化產品體現出創造性、娛樂性的特點,主要服務於人們精神文明的要求。

二、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文化產業自身發展需要資金支持

金融產業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活動中均處於核心地位,無論是規範經濟活動、服務社會經濟,還是引導資源分配、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離開金融產業的支持均無從談起。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轉型期,要實現國經經濟穩定、快速的發展,金融產業的作用無可取代。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勢必影響到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實現人民羣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因此文化產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並逐漸成爲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全新領域。從20xx年至今,我國文化產業在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十年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迅速,20xx年至20xx年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平均每年達到24.2%,與同期現價GDP年均增長率相比,高出近5個百分點。

三、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由前文可知,現階段我國金融產業對文化產業的支持無論是深度、力度還是力度較之以前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並且獲得了顯著效果。但是要進一步實施金融支持文化強國的戰略還有很大距離,金融與文化的對接還有待深入。通過研究大量文獻報道可知,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受到制約與阻礙,主要是由我國文化產業的特徵所決定的,由於文化產業自身存在先天不足而影響了金融支持的力度,具體而言,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產業內在特徵的影響

要分析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制約因素,就必須對金融產業所支持的對象進行分析,深入分析文化產業的特徵才能提高具體工作的針對性。自佔以來我國傳統文化中就有“文不經商,仕不理財”的說法,恰恰是由於這種觀念的影響,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文化是傳統社會中與人文相關的生活方式,且僅停留在生活方式的層面,這種觀念弱化了文化的商品屬性與經濟功能,無法充分發掘、釋放文化潛在的經濟價值。新時期、新環境下,我國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文化發展的前進方向,但是與西方國家所提出的“普世價值”的核心價值觀不同,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意識形態方面與前者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並且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晚,至今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二)金融支持體系建設存在小足

1、金融服務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部門主要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實現對文化產業的支持,這種觀念下其不僅對文化產業的產品特徵不瞭解,而且不熟悉其營動特點,其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多是迎合政策需要,相應的金融服務也缺少主動性,改善工作缺少力度與深度,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銀行雖然文化產業文化企業推出了一些新型的信貸產品,但是仍然以原有業務爲基礎,缺乏創新性,並且未出臺專門針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指引,銀行信貸仍然無法滿足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很長一段時期以來,金融部門與文化企業的業務往來均停留在政策要求的層面,二者之間缺乏主動的合作經營,導致金融機構對文化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甚瞭解,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信息,缺少參考指標,導致金融機構無法針對文化企業建立專業的信用評級體系,即使文化企業向金融機構提出貸款、股權、債權融資等資金需求,金融機構也會謹而慎之,最終導致支持資金總額偏小。金融機構所支持的`對象、領域也體現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在風險控制的影響下,金融機構更傾向於投資風險相對較小的大企業、大項目,因此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就佔據了大多數的資金份額,而一些中小企業雖然資金需求更加迫切,但是其項目資金需求卻得不到滿足;而且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的投資更側重於影視製作等傳統行業,而對一些新興業態的支持卻稍顯不足,比如數字媒體、動漫、網遊等。

四、結語

總之,與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在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制定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不僅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企業及事業單位的發展,還可以進一步開拓金融業的業務資源,提高金融業的經營利潤,實現金融業與文化產業的雙贏。當然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需要經歷一個數量由少到多、力度從小到大、渠道從窄到寬、內容從欠缺到豐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監管部門、政策執行機構要制定與文化產業發展特點相符的扶持政策,促進其健康發展。不過雖然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但是在短期內可以形成一種促使政府部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的反饋機制還不太現實,需要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可以借鑑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比如美國、韓國、英國等,其成功在於具有多元化的投融資方式,保證了充足的文化產業發展資金,間接支持渠道也十分完善,由於本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故其文化產業出}}能力也十分突出。鑑於此,我國要儘快設立相關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專門服務於文化產業的發展;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鼓勵投資主體向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金融與文化產業相關中介服務體系予以完善;此外還要加大力度推進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改革與創新,建立、完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體系,通過多種市場性金融支持政策的實施推進金融機構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