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這場苦旅散文

文化3.08W

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對旅行有一種心嚮往之的悸動,特別是中國的文人,非但不像西方人所說的拘束跟缺乏冒險精神,反而是一直行走在路上。

文化這場苦旅散文

明朝徐霞客說過:“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竹杖芒鞋,無問西東,去碧海藍天採擷詩意的浪花,在天涯海角感受自然的話語內蘊。

文人是愛出遊,愛行走的。不信你看詩仙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他的詩情畫意盡數綰接於青山綠水中,唯有寄情天地間,才能將他心中的皓月銀河吐納於紙上。

三毛的出遊與李白的浪漫隨行不同,她的遠行是兒時的羈絆,嚮往有一天踏足異域,在那荒無人煙的大漠種下自己渴的“愛”的種子。相對於名片大川,撒哈拉的旅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岑寂,乾枯還有就是了無生氣的小生命,還可能會想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寂寥壯闊的情景。可她還是去了,旅途並不算太無聊,畢竟倔強深愛她的荷西也跟着去了。

有些時候在我們想做一件事情卻往往沒有人陪伴,因爲旁人很難理解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執念,不過沒關係,目的達成時候的那一刻我們會由衷感到快樂,有人分享你就感謝他,沒有人的話也不要沮喪,就像三毛說的“對懂得欣賞它的人,它是無價的,對不懂得的人,它一文不值”。

現代社會給予我們很多便利,也奪取很多本該屬於那個時代特有的歡喜,高鐵很快,載不動我們鄉愁,飛機很快,截住了我的思念。古人云:“父母在不遠游”,而如今人情淡薄的社會這種觀念也漸漸消隱,但是束縛人的事物層出不窮。生活給予的壓力適中可以催人奮進,一旦越界就牢牢地把人像古代農民一樣束縛在那一塊土地後,說不定死後也仍然守着。而有些人雖然是在行走路上,但是心境卻完全變了,無心於留連風景,往往只是奢侈的匆匆一瞥,便投身於奔波公務的洪流中。

餘秋雨雖然早年也是無意或是不得閒將心思花付諸於這些良辰美景,後來又感覺對不起大自然的一番造化,便踏上了尋找文化,尋找自己的苦旅。說是苦旅,其實大多苦在路上,樂在心裏。

每經一處地方就好像是一次心靈的滌盪,道士塔的浮屠,陽關雪的皚皚,柳侯祠的詩性,都江堰的固守,他一直踽踽獨行,恭敬地朝拜,虔誠地接下文化勝地帶給他的偈語。體味不同的.風土人情,是對文化活動的追根溯源,也是爲了更好的傳承物的精、人的氣、景的神。

行走在西湖,摩挲着文化如水的柔情,攀登上狼山,感受文化如峯的奇絕,徘徊在江南小鎮,體會文化如風的溫潤,進入了白蓮洞,思考文化如夢的詭祕。他的旅程聯結了生命與心靈的節點,身上的每一處骨骼肌膚氤氳着邈遠的呼喚,那是遠方的感召,也是文化與漫長的苦旅產生的共鳴。

在滄海桑田的迴轉中,閱盡風情,飽覽詩意,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標籤:苦旅 散文 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