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設計2.51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數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理解簡單事物搭配中的有序、無序的`不同。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表格,彩筆,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這麼多的客人,他們都聽說咱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我也很高興,所以想帶你們去數學廣角玩一玩,你們想去嗎?

生:想(出示課件“數學廣角”)

二、新授

1、師:想要進去必須先解鎖(密碼問題出示課件)

提示:鎖的密碼是由1、2兩個數字組成的其中的一個兩位數

生:12 21(教師板書)

門鎖打開進入下一關

2、師:順利打開第一把鎖後,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一個超級密碼鎖,密碼是由1、2、3三個數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小組討論,自己動手擺一擺,寫一寫)?

提問學生討論的結果,板書(1)12 23 13 32 31 21

(2)12 21 23 32 13 31

提問哪組方法比較好,怎樣才能即不丟不漏也不重複的寫出所有兩位數?

生:先拿出數字1和2,組成12和21……觀察6個數字找出規律

師小結:組成的兩位數和數字的順序有關

3.我們一起進入北城南城(出示課件)用紅綠藍3種顏色給兩個城區塗上不同的顏色,一共有多少種塗色方法?

(1)先討論交流再塗一塗

(2)展示學生作品

(3)教師小結:用顏色塗出的城區與顏色的順序有關

4.進入數字樂園(課件展示)

5 7 9 三個數字,選任意2個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1)小組討論

(2)填寫答題卡

(3)集體交流

(4)教師小結:求兩個數的和與數字的順序無關

5.師:剛剛我們一起闖過了很多關,數學廣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見我們,朋友見面要握握手,我們 3個人爲一組,互相握握手,討論一下一共可以握幾次手。(出示握手圖)

(1)小組討論,親自實踐握手

(2)個別學生演示握手

(3)教師小結,3個人每2個人握一次手,可以握3次

6.總結:這次去數學廣角你覺得有趣嗎?你都學到了什麼?

7.佈置作業:找自己的2件上衣和2件褲子,搭配一下,看看有幾種穿法?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學習!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說說你們喜歡做什麼遊戲(生自由說),有些遊戲既好玩又有許多奧祕和數學知識,你們玩過拋硬幣的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玩拋硬幣的遊戲,看看在這個遊戲中有那些奧祕和數學問題。

二、拋硬幣遊戲

1、(屏幕顯示)看老師這有一枚一角錢的硬幣,請同學們也把準備好的`一角硬幣拿出來,找到寫有一角的這一面,我們把它看做正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徽的一面叫反面。現在我把它扔一下,你們猜一猜看哪面朝上?(生猜)請一名同學到前面看一看,師在拋一次,生猜。

2、學生拋硬幣,並記錄。

你們想不想玩這個遊戲?好,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拋,一個同學猜,並作好記錄。(本次活動爲4分鐘)

共拋( )次

正面( )次

反面( )次

哪組願意來彙報一下,彙報後再把你組的結果,和你的前後桌說一說。

3、通過剛纔的活動,你有什麼發現?(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師:通過剛纔拋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一種不確定現象可能發生。(板書,可能)

三、摸球遊戲

師:我們用剛纔發現的知識再來做一個遊戲。“摸球”袋子裏有3個白球,3個黃球(摸一摸,猜一猜,活動要求:每人摸一次,每摸完後要把袋子攪一下)並做好活動記錄。

“摸球”活動記錄單

黃 球

白 球

我組有( )人 摸白球( )人 摸黃球( )人

通過剛纔的活動,你有什麼發現?

師:在口袋裏可能摸到黑球嗎?(不可能)爲什麼?

師:老師這有一個袋子,裏面有一些球,誰願意摸,老師猜,(袋中全是白球),板書:一定。

四、鞏固練習

1、 笑笑、淘氣、機靈狗也在猜球,請你們來猜一猜吧!(書93頁)

2、 老師想去北京玩,準備了一些物品請你們幫老師參謀一下應帶些什麼。

3、 你能說一說生活中可能、不可能、一定發生的事情嗎?

板書設計: 拋硬幣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課本P23例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

學生的數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

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彙報,並說明解題思路。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彙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並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彙報並說明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麼?學生自己總結。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結合淘氣做三輪車的具體情境,經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建立口訣之間的內在聯繫。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能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3的乘法口訣。

難點:

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口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課型:

新授課(計算教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師:你們喜歡做手工嗎?瞧,淘氣在做什麼? 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主題圖。

師:淘氣製作的三輪車,一輛車需要幾個輪子?兩輛車呢? (二)自主探究

1.用圓片擺一擺,填一填。

師:現在請同桌兩人分工合作,用圓片代替三輪車的輪子擺一擺,完成下面的表格。也可以用小棒擺成三角形,一個三角形中的三根小棒就是一輛三輪車需要的輪子,然後完成表格。

學生同桌合作動手擺、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編口訣。

師:現在結合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以及表格中的數據,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嗎?咱們來試一試。1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

生1X3=3,口訣應該是一三得三。

師:很好!就這樣,那麼2輛三輪車需要幾個輪子?3輛呢?……9輛呢?大家依次這樣寫出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在小組裏交流討論。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編口訣,教師巡視,知道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交流彙報,師生共同完成3的乘法口訣。

3.記口訣。

師:想一想,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 學生可能會說:後一句口訣中的結果比前一句的結果多3。 俗話說“不管三七二十一”。知道了三七二十一,我就知道三六十八了。 我是想之前咱們學過“三五十五”,那麼就有“三四十二”“三六十八”。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

(三)總結提升

師:今天你有什麼感受呢?有哪些收穫?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3 的乘法口訣

1x3=3 一三得三 2x3=6 二三得六

3x3=9 三三得九 3x4=12 三四十二 3x5=15 三五十五 3x6=18 三六十八 3x7=21 三七二十一 3x8=24 三八二十四 3x9=27 三九二十七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新課標北師大版第四冊鉛筆有多長;教材P40、P41。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

3、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實際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學習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1分米、1毫米的認識,“估一估”實物的長度。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米尺、1分硬幣、10釐米鉛筆若干(按小組分)。

學具:學生直尺、長約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

身穿花衣裳,個子細又長。寫出漂亮字,需要它幫忙。請同學們快快猜一猜,它是誰呢?

鉛筆不僅僅可以寫出漂亮字,還可以幫我們學習數學知識呢?這節數學課我們一起測量鉛筆有多長。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有關長度單位,用手勢比一比,1m、1cm大約有多長?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師給同學們發了1支鉛筆,請你估測這枝鉛筆有多長?說說你是怎樣估測的?(聽取彙報)

2、量:同學們估測的結果不一樣?怎樣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呢?請你們用直尺量一量這支鉛筆的長度,邊量邊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抽生一邊彙報,一邊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

3、知:你們知道嗎?10釐米的長度還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釐米,分米是比釐米大一些的長度單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用手勢表示出來?我們的身體是一把尺,從中指尖開始量手掌,到哪兒長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

6、小組活動:(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長度,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2)用長1分米的鉛筆去量1米的長度,能量幾次?你知道了什麼?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鉛筆是你們丟掉的,爲自己算一算,每人丟一分米長的鉛筆,10人丟了多長的鉛筆?全班50人,共丟了多長的鉛筆?大約有幾個小朋友那麼高?多浪費呀!希望同學們愛惜學習用具,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三、自學毫米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鉛筆,用認識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認識新的長度單位,遇到困難時,請書這位好朋友來幫忙,自學書40頁(2)部分內容。比一比,誰學得最認真,自己學到的知識最多?

2、聽取彙報,質疑。

3、課件演示,得出1釐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嘗試練習

1、遊戲:用手勢比一比下列長度:1米、1毫米、10釐米、1釐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課件出示:(1)填出適當的單位。(2)解決問題:小猴一家比身高。

板書設計:

鉛 筆 有 多 長

量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比 1m=1dm 1dm=10cm 1cm =10dm

課後小記 :

本課時教材選取貼近孩子生活的題材,通過創設估計、測量鉛筆的長度的情景,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學過程中採用“猜測質疑——操作驗證——歸納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

上課前,我先準備一些長約1分米的鉛筆,上課時,讓學生進行估計,再實際測量。給學生充足的實際測量時間,讓學生在實際測量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再用手勢比一比1分米多長?然後找一找身邊的1分米,在頭腦中建立一分米空間觀念。接着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索和小組的學習優勢,讓他們用認識1分米的估 、量、知、比,找的學習方法去認識1毫米。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開推理和想象,引導總結出長度單位的關係。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對鉛筆以及身邊大約是1分米、1毫米的物體進行測量,在活動中去去學習新知識,又通過自己實踐而得出結論,在觀察、測量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學生始終處在樂學、好學的氛圍之中,學習興趣會十分濃厚,積極性也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解決問題

教材第42頁內容

教法設計:自主學習,探究,小組合作

教具準備:小黑板等

學習目標: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並感受數量關係中蘊含的數學規律。

學習過程: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出示目標: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並感受數量關係中蘊含的數學規律。

三、自學指導:

打開數學課本42頁,看圖,看文字並思考: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還需要知道什麼條件?

3、怎樣列式解答呢?

4、爲什麼用除法?

5、解答正確嗎?

(5分鐘後進行檢查自學效果)

四、先學

1.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看書自學,老師巡視。

2、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學習的很認真,下面比一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檢測環節:

出示主題圖

提問:(1)找學生回答自學指導中的問題。

(要求聲音響亮,其餘學生認真聽,發現錯誤舉手更正。)

(2)2名學生板演,完成P42頁“想一想”指名學生板演。

(3)2名同學板演43頁練習九第1題

(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得大一些,下面的學生坐姿端正。)

五 、 後教

1、請學生上臺更正,並指出對錯。

2、合作提升

討論: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方法.

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有什麼收穫?找學生說一說。

七、當堂訓練

必做題:1、

÷ =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表示( )裏面有( )

每份是( )。 個( )。

2、 63÷7= 56÷8= 72÷9=

口訣: 口訣: 口訣:

2、一根28米

長的繩子,每7米截成一段,可以分成幾段?

3、一本書玲玲看了8天,共看了72頁,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頁?

選做題:小明和8個同學去公園玩,買門票花了72元,一張門票多少元?

八、抽查清

完成課本P43頁第4題。

九、作業佈置

必做題:課本練習九第6、8、9題。

選做題:課本練習九第5、7題。

十、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56÷8=7(個)

口答:56元可以買7個地球儀。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運算。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注意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探索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正確地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過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春天到了,春暖花開,小草鑽出了地面,嫩嫩的綠綠的,那是春天的眉毛;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衝出家門奔向田野,去找春天,這時候正是春遊的好季節。

你瞧,希望國小的同學們正去了,他們來到河邊正要乘船過河了,在乘船過河的時候,他們發現並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2、老師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希望國小的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麼數學問題?

3、結合學生的回答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就在解決“希望國小過河需要幾隻船”的問題中繼續學習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過河-混合運算。

二、自主學習新知。

(一)蒐集數學信息,理解題意。

1、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圖中都有哪些數學信息?

先同位之間說一說,再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圖中的'數學信息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隻船最多隻能坐9人。

2、讓學生結合自己蒐集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複述題意。

希望國小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要乘船過河,一隻船最多坐9人,需要幾隻船?

(二)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參與個別小組的學習討論。(重點說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做法)

3、班內彙報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有:1)29+25=54人 54÷9=6(只)

2)29+25÷9

3)29÷9=3(只)……2(人)25÷9=2(只)……7(人)

需要6只船或需要7只船。

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展示,讓彙報的小組先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其餘小組可以對他們的回答進行質疑問難,讓學生在相互質疑問難中理解算式的正確性與錯誤性。

4、探索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

1)老師提問,要求需要幾隻船,我們應該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指定學生回答,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a、先求乘船的一共有多少人:

29+25=54(人)

b、再求需要幾隻船?

54÷9=6(只)

2)在算式29+25÷9的基礎上,老師適當引入小括號。

老師講解:根據前面學習的運算順序,一個算式中有除法又有加法要先算除法,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又要先求出乘船的一共有多少人,怎麼辦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會幫你們這個忙的,你們想認識它嗎?它就是小括號,板書( ),讓學生讀一讀。

3)老師在算式29+25÷9 中 加入小括號,使算式爲:(29+25)÷9,然後告訴學生加了小括號,我們就可以先算括號裏的,邊說邊板書:

(29+25)÷9

=54÷9

=6(只)

4)讓學生給上面的算式命名,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揭示課題: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5)提問: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學生回答後,老師小結並板書:有括號的混合運算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6)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填空。

三、鞏固拓展應用。

1、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再脫式計算。(老師課件出示)

5×(36-29) (83-35)÷6

學生獨立完成後,先自查,再同位之間互相檢查。

2、比一比,算一算。

94-25+19

94-(25+19)

學生先標出先算的一步,再計算,算完後,說一說小括號有什麼作用。

3、解決問題:原來有14塊蛋糕,又買來6塊,把這些蛋糕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分到幾塊?

學生獨立列式解決後,讓學生說自己的分析思路。

四、師生總結概括。

1、老師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指定學生回答)

2、學生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學習表現。

五、作業:

脫式計算

(45-20)÷5

72÷(45-36) (78-22)÷8

63÷(24-1)

板書設計:

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a、先求乘船的一共有多少人?綜合算式:

29+25=54(人)

(29+25)÷9

b、再求需要幾隻船?

=54÷9

54÷9=6(只)

=6(人)

答:需要租6只船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過河》教學設計之一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過河》教學設計之一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8單元數學廣角。

教學任務分析:

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7頁的“數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後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學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字卡片來排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不少學生沒有接觸過,但是對於學生來說也不困難,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於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並在設計“擺數”、“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儘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複、不遺漏。

教學準備:三隻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了3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蝟、小鴨、小雞)小刺蝟、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三個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蝟沒帶傘,怎麼辦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①小雞和小刺蝟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②小鴨和小刺蝟拼一把傘,小雞自己打一把傘。③小鴨和小雞拼一把傘,小刺蝟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隻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後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蝟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教學設計意圖:不拘泥於教材,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活動

師:三隻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現大門緊閉,門上還掛着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着什麼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爲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密碼就是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隻小動物都犯傻了,怎麼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麼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後,再小組內交流彙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全寫出來,當然重複的數字不用再寫,然後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後小組彙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並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裏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在所有的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麼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彙報找密碼的過程。(略)

師:那麼剛纔你們擺兩位數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後,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麼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麼擺的,學生出現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後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後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後是32。或者是隨便擺一個看一個的。或者是這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小精靈

▲讓剛纔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纔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教學設計意圖:既然是數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現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蝟邊握手邊在想:“我們三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蝟的頭上打個問號。)

▲學生猜好後,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爲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握手的.次數,找出答案。最後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時用了3個數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爲什麼出現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後得出:兩個數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隻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後通過比較,找出區別,在區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

師:這時企鵝博士回來了,剛纔它出去買了個數碼相機,小刺蝟、小雞、小鴨看見了,特別想照相,企鵝博士說:“行啊,但是我要考考你們,如果能夠回答出這道題,就給你們一起照相,只要順序不重複,想照幾張就照幾張。好,題目是這樣的:(教師出示:有3個數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彙報展示。

(出現5+7=12,7+5=12時,教師問:這兩個算式的得數一樣嗎?是屬於同一種情況嗎?那應該怎麼辦?)

得到結論:得數有3種可能。

照相環節

師:企鵝博士可是說到做到的喲,現在它要開始給這三隻可愛的小動物照相了,大家幫他們排一排,看一看最多可以照幾張?

小組合作

彙報交流。

四通過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在我們就帶着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97頁“做一做”

(練習設計意圖:通過做一做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第98頁的做一做。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個設計是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能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運用,讓優生能“吃得飽”。同時,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所回味,起到課後延伸與發展的作用。)

五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爲什麼?

(小結設計意圖: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講出學到什麼知識,只要學生對今天的課有所體會,不管這個體會是高興的還是難受的,是有關知識點的,還是情感體驗的,只要學生有所收穫,這節課就是成功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經歷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 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做猜一猜遊,喜歡嗎?(喜歡)先來猜一猜老師拿的這個盒子裏有什麼寶貝?(學生猜)

二、先猜後證1

老師帶來了4個轉盤(逐一粘貼在黑板上),如果遊戲規則是轉到黃色上老師獲勝,你會選擇哪個轉盤?爲什麼會這麼想?

你猜的對不對呢?選現在我們就來實際轉一轉看看。

(學生爭先恐後要來轉轉盤,教師選一人轉轉盤,一人在黑板上記錄)

你發現了什麼?

(那種顏色的面積大,指針指到的可能性就大)

那麼你再猜一猜另外三個轉盤轉動後會使什麼結果呢?現在我們就分別來試一試看看是不是這樣。

(另外選學生來做實驗,並且進行記錄)

你發現實驗結果和你猜想的一樣嗎?

三、先猜後正2

請大家看第74頁上面的圖,先按你的猜想填一填。你爲什麼會這麼想呢?

現在我們就來通過實驗驗證一下,看看你猜想的是不是正確。

我們請三個同學來,一人搖箱子,一人摸球,一人記錄結果。

你發現了什麼?

(那種球多,魔道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箱子裏裝了2個白球和2個黃球,每次摸兩個球,會出現哪幾種結果呢?哪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呢?

現在我們就來實際摸一摸,看看結果會怎樣。

(另外請三人來摸球,一人搖箱子,一人摸球,一人記錄)

那種結果可能性大?爲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畫線法來判斷會出現哪幾種結果和哪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

(教師畫線講解)

 四、達標檢測

箱子裏有1個白球、3個紅球,每次摸一個球,會出現幾種結果?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小。如果再放入5個黃球,每次摸一個球,會出現幾種結果?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小。

 五、課末小結。

[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意圖:①創設情境,通過先猜想後驗證的辦法培養學生的消息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讓學生把找到的規律銘刻在心;②通過實踐體驗數學和感悟可能性規律;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④逐一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趣味性、生成性、探究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做數學、玩數學和用數學的過程中經歷知識再創造的過程,使學生變得更聰明;⑤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幸福感和我要學的願望;⑥教學生用畫線法判斷時間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對本節課知識探究的拓展,爲下節課《體育中的數學》的探究埋下了伏筆。

學生在課堂上表現非常活躍,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和快樂的探究。課末測評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都達到了學習目標,並且興猶未盡,都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悅。

不足之處:學生們特別興奮,探究深刻而練習量小了點。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0

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祕密”。

1。 在活動中發現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律。

2。 培養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 感受用身體的某部分測量物體的普遍性,養成估測意識。

重點:在活動中發現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律。

難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估測技能。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身體上蘊藏着很多的數學“祕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尋找我們身體上的數學“祕密”,你們有興趣嗎?

【設計意圖:藉助談話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師:淘氣有什麼發現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88頁第一幅圖。

生:淘氣的媽媽告訴他拳頭的一週和腳長差不多。

師:這是真的嗎?太有趣了,讓我們同桌兩人爲一組,合作測量進行驗證吧。

學生合作測量,教師巡視,瞭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彙報。

師:原來真的是這樣的。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哪些“祕密”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測量一下吧。把測量的結果填寫在教材第88頁表格內。

學生同桌兩人爲一組,合作測量,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師:通過測量你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祕密”?

生1:我發現雙臂平伸的長度和身高差不多。

生2:我發現一般頭長的5倍就等於身高。

生3:我發現腰圍是脖子一週長度的2倍。

……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測量、觀察思考,發現“祕密”。

師:大家發現的“祕密”還真多啊!現在就讀一讀教材第89頁《我的身體是一把尺子》,讀完跟同學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自主交流。

師:請藉助剛纔測量的步長,用步測的方法測量我們教室的長和寬,然後用捲尺測量進行比較。

學生分組合作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教師巡視,瞭解不同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比較的結果。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經歷發現身體上祕密的過程,感受估測的價值。】

師:我們身體上有許多“尺子”。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可以先用我們身上的“尺子”估一估,再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測量。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歸納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發現規律,並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補充、修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A類

列式計算。

(考查知識點:乘法;能力要求:會正確地進行乘法計算。)

B類

(考查知識點:除法;能力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法計算。)

課堂作業新設計

A類:7×4=28(釐米)

B類:81÷9=9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1

導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學習瞭解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3、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的思想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導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導學難點:

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子白板、一個三角板、一個活動角

學具:三角板、活動角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兔請我們二(2)班的同學參觀他們的新房子,你們願意去嗎?

生:願意

師:房子是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屏幕顯示:從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然後分別閃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個角

引入:小朋友們,剛纔閃動的圖形是什麼?你認識它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和角交朋友

板書課題:認識角

[設計理念:用情景引入,創設生動的小白兔的家,幫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讓學生在輕鬆的情境中學習,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預學

1、角不僅藏在圖形裏面,還藏在校園裏面,你還能從校園的圖形中找出一些角嗎?(出示校園主題圖)

先讓學生說說那裏有角,課件再演示。

鼓勵學生: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把這麼多的角都找出來了。

2、校園裏有角,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還能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圖片:剪刀、吸管、水龍頭

師小結:看來角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

[設計理念:利用主題圖裏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3、出示導學單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個角,仔細觀察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②畫一畫:試着畫一個角,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③變一變:你有什麼好的辦法,讓角變大,讓角變小?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組合作學習、師指導

三、互學

全班交流、梳理盲點

認識角:

(1)學生齊讀第一條自學小貼士

師:同學們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麼感覺?

生:尖尖的

師: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頂點。

板書:頂點

師:你再摸一摸從頂點出發的這兩條線,你又有什麼感覺?

生:直直的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板書:邊

(2)教師總結: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邊說邊畫: 邊

頂點

( 尖尖的) 邊(直直的)

(3)學畫角

師:我們已經瞭解了角的許多小知識,想知道角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哪位同學們願意到黑板上來畫個角呢?

指名畫角、其他學生在草稿本上畫角

師:你願意把你畫角的方法講給其他同學聽嗎?

課件:先畫( ),再畫( )

注意:在兩條邊的中間畫一條弧線,作爲角的標記。

[設計理念:畫角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己畫,採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發展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又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比賽的形式,再次加強學生對畫角方法的理解,並讓他們在展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角的大小

師:老師手中有一個角,同學們有沒有辦法,讓這個角變大?

4個同學爲一個小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樣讓這個活動角變大?

生1: 我把兩邊的紙條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師:角變大了,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嗎?

生用手指,師追問:角變大了,邊有沒有變化?

師: 相反,你還有什麼辦法讓角變小?

生1:把兩邊的紙條合攏,角就變小了

師: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小了?

生用手指,角變小了,邊有沒有變化?

老師用活動角演示:師拿一個活動角,慢慢變大之後,再減掉兩條邊的一少部分紙條,看一看角的邊,有變化嗎?

(5)紅角與藍角的爭論

【設計意圖:這段教學,通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兒歌總結幫助記憶

小小角兒真好看;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千萬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角的大小怎麼辨;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評學

1、判斷角(見課件)

2、到創設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角

4、用小棒擺角:擺一個角至少要幾根小棒?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五、欣賞生活中角的圖片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張口大,角就大;張口小,角就小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認識秒針和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2.在感受用1分時間所做事情的活動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時間觀念。

3.在觀察、認識鐘面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積極主動學習的情感與態度。

4.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養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會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談話引導

學法指導:觀察、操作、探究

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課件、實物鐘面

2、學生準備:每個學生1個實物時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 2008年的8月8日這一天,在北京國家體育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奧運會開幕式。板書:奧運開幕。

現在,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第29屆奧運會的'開幕式現場。

課件:開幕儀式場景。(場景中有一個顯示8時8分的鐘面)

師: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全國人民紀念的重要時刻。從畫面中你們知道這個重要時刻是幾時幾分?這個時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不一樣(以前我們只學過整時半時),看來鐘面還有很多知識等着我們去發現,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探究有關鐘面的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奧運開幕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二、依託學生經驗,感知鐘面

(一)認識鐘面

師:(出示鍾)關於鐘面,你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引導觀察出示鐘面。)

1、12個數字

伸出小手一起來數一數這12個數字。(順時針方向數)

2、時針、分針、秒針:

(1)哪個針是時針?哪個針是分針?哪個針是時秒針?(指一指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

(2)怎麼區分這三根針呢?

時針:又粗又短;分針:比時針長、細;秒針:最細最長

教師:鐘面上除了時針、分針、秒針外,還有些什麼?(格子)鐘面上的格子能幫助我們認識準確的時間,接下來我們就重點研究一下鐘面上的格子。

3、鐘面上的大格、小格數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鐘面,並完成大屏幕上的填空題。

課件:鐘面上有 個大格, 個小格。

(1)、學生觀察鐘面2分鐘,並完成填空

(2)同桌交流:和你的同桌說一說鐘面上有幾個大格,幾個小格?再說一說你是怎麼數的?

(3)全班交流:鐘面上有幾個大格?(集體從1數到12)

每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一共有幾個小格?

你是怎樣數出來的? (涉及幾個5)

板書:鐘面上有 12 個大格, 60 個小格。

4、撥一撥,填一填。

(1)、鐘面上的這一圈格子啊就是時針、分針、秒針的跑道,我們現在只研究時針和分針,暫時不看秒針。那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麼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時針與分針進行的競走比賽!

課件演示兩遍:分針和時針在同一起跑線12上,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

(2)、你們發現了什麼?

(時針走了一大格,分針走了一圈)板書: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

老師告訴大家,時針走路看大格,走一大格就是1時。

板書:時針走1大格是1時

走2大格呢?從12走到4?走到7?時針走幾大格就是-----走了幾時。

分針走了一圈,這一圈是幾大格?幾小格?時針走路看大格,分針走路看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幾分?

板書: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走2小格呢?走幾小格就是----幾分。那分針走過一大格是幾分?你怎麼知道的?

板書:走一大格是5分

2大格呢?三大格呢?走幾大格就是------幾個5分。從12走到5是多長時間?到6呢?到9呢?到12走一圈呢?

板書:走一圈是60分。

(3)、 時針和分針的比賽結束了, 時針走了多長時間?分針走了多少時間?板書:1時 60分

討論:誰用的時間長?誰用的時間短呢?

彙報:當時針走1大格時分針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 就是多少分?(60分) 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1小時=60分)

板書: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 1時=60分

我們今天又在鐘面上發現了這麼多的知識,一起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動態的演示,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畫面中觀察時針和分針的走動情況,幫助學生清晰地建立時分的概念。理解時和分之間的關係是本堂客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爲了讓學生髮現這一規律,教師爲學生提供了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探究、思考和發現,讓學生通過不完全歸納發現: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1圈 。由此得出:1時=60分)

三、練習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寫出鐘面上的時間(先認讀鐘面時間,再寫電子錶時間)

看一看,連一連(生獨立觀察,指名回答,課件連線)

2、綜合:看鐘面認時間(四個數字、無數字、羅馬數字)

3、拓展:聯繫生活,體驗一小時

(1)、 我們考試時答一份數學卷子用時1小時,就是( )分鐘。

(2)、一節課是( )分鐘,課間休息( ) 分鐘,再加上( )分鐘是1小時。

(3)、媽媽早上8時上班,到中午12時下班,媽媽上午工作了幾小時

(4)、遊戲:我撥你說、我說你撥

五、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順口溜

小小錶盤圓又圓,時針分針跑圈圈。分針長,時針短,一個快來一個慢。

分針跑完一大圈,時針剛跑一小段。時針走過數字幾,表示時間幾時多。

要問多了幾分鐘,請你仔細看分針。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多了多少分。

結束語:親愛的同學們,時針和分針都在不停地轉動,時間也就悄悄地溜走了,希望大家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出無限的精彩!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每一分鐘,從小養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板書設計: 奧運開幕

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小格。

時針走1大格是1時。

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

1時=60分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簡單推理”是二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教材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本節課不僅是一節有趣實用的活動課,還是一節思維的訓練課。例1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根據已知的條件進行簡單的判斷得出結論,通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猜測、推理等遊戲,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教學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 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做遊戲,猜一猜。

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老師的手心有一枚1元的硬幣,你們猜猜在哪隻手心?

學生猜測。

教師提示:不在左手。

學生再猜。

師:說說你是怎樣猜的?

師:對,這就說明我們在猜的時候不能漫無目的地隨便猜,而要根據所給條件猜。像這樣根據已經知道的條件,通過我們的分析,逐步推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在數學上稱爲推理。

2、教師板書課題:數學廣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1、數學樂園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樂園玩一玩吧。

咦,打開數學樂園的大門需要密碼,小朋友們快來猜一猜吧,你猜對了嗎?

哇,打開了,小朋友們,你真棒!

數學樂園裏有好多有趣的題目,我們一起來比比,誰猜的最快吧!(課件出示)

小結: 兩種情況的推理,只需一個相關的提示,一種情況不是的,那就是另一種情況。

2、教學例1,展示課件。

出示: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

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

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師:請猜一下小剛拿的是( )書

小麗拿的是( )書

(要求:1.把你的想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如寫一寫、連一連、畫一畫...... 2.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方法。)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彙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自己是怎麼想的。如可以這樣想“先根據.....可以確定.....再.....最後......”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推理。

可能有學生會說: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再連線。

可能也有學生會用列表法。

師: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小結:兩種情況的推理,只需一個相關的提示,想“不是什麼,就是什麼”推出結果。 三種情況的推理,需要兩個相關的提示,要先確定一種,再變成兩種情況的推理。

三、應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109頁“做一做”

1、出示教材小狗圖文。

寵物店有三隻可愛的小狗,歡歡、樂樂、和笑笑。它們今天稱了體重,你能根據題中給出的提示猜出下面的小狗分別叫什麼名字嗎?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小組討論、交流反饋。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四、律動遊戲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麼呢?

板書設計: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頁、第7頁。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具體情況呵呵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進一步鞏固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與加法的關係,能根據情境圖寫出乘法算式。

3.熟記乘法算式中的各個部分的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4. 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繫,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重點:

會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還記得嗎?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一起走進了《兒童樂園》,認識了乘法,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乘法,初步學會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複習舊知

1.讀一讀。

(1)2×3= 6 3×2= 6

(2)5×4=20 4×5=20

(3)3×7=21 7×3=21

2.說出乘法算式。

(1)6個8相加:6×8或8×6

(2)9個2相加:9×2或2×9。

(3)3個5相加:3×5或5×3。

3.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加法:7+7+7+7+7=35(個)

乘法:7×5=35(個)或5×7=35(個)

三、學習新知

師:同學們,你玩過積木嗎?玩積木是一種有趣的智力遊戲,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把你看到的說一說。

生1:五顏六色的積木真漂亮!

生2::一排排的積木真整齊!

生3:我看到一共有5排積木,每一排都有7塊。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這麼多的積木,到底有多少塊呢?

(老師聽到有的同學已經開始數了:1、2、3、4、5……,一直數到了35。原來,這些積木有35塊。可是,這樣一塊一塊地數太慢了。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又快又對地數出積木的塊數嗎?咱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數的吧!有的小朋友在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積木並不是隨意擺放的,它們的擺放是有規律的,橫着看,每排積木的塊數都是7,就可以7塊7塊地數,有這樣的5排,數5次就可以了。7、14、21、28、35。嗯,這樣數快多了!也有小朋友發現,豎着看,積木的擺放也有規律,每列積木不僅顏色相同,塊數也一樣——都是5,就可以5塊5塊地數,有這樣的7列,數7次就可以了。5、10、15、20、25、30、35。嗯,這樣數也很快!)

<<<123>>>

師:同學們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積木,發現積木擺放的規律,一排排、一列列地數出了積木的塊數,可真了不起!

師:你怎樣數出了積木的塊數?我們用這兩種好方法再數一數積木的塊數吧!先橫着一排排地數:7、14、21、28、35。再豎着一列列數:5、10、15、20、25、30、35。

師:積木數完了,一共有35塊。你能根據數法,列出算式嗎?拿出紙和筆,試着列一列。寫好了嗎?老師把大家寫的記錄了下來:

(1)橫着看:每排7塊,有5排。

7+7+7+7+7=35(塊)

(2)橫着看:每排7塊,有5排。

7×5=35(塊)或 5×7=35(塊)

(3)豎着看:每列5塊,有7列。

5+5+5+5+5+5+5=35(塊)

(4)豎着看:每列5塊,有7列。

5×7=35(塊)或 7×5=35(塊)

師:觀察這四組算式,你想說些什麼?

(對,第一組算式和第二組算式都是橫着觀察積木的,都是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一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第二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了5個7相加的和。

第三組算式和第四組算式都是豎着觀察積木的,都是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不同點是,第三組算式是用加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第四組算式是用乘法表示7個5相加的和。

比較一下,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當然是乘法了。看來,大家已經知道了乘法的優點,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一些同學還是不太習慣用乘法。希望這些同學在今後的學習中,大膽嘗試。

看着第二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7表示什麼意思?5又表示什麼意思?橫着看,每排有7塊積木,有這樣的5排,7就表示了每排積木的塊數,5表示了7的個數。求5個7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7×5和5×7來表示。

看着第四組算式,在這兩個乘法算式中,5表示什麼意思?7又表示什麼意思?豎着看,每列有5塊積木,有這樣的7列。5就表示了每列積木的塊數,7表示了5的個數。求7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我們用乘法5×7或7×5來表示。)

四、練習鞏固

1.填一填

10+10+10 =□×□7+7+7+7 =□×□

1+1+1+1+1=□×□

5+5+5+5+5+5=□×□

2.找規律填空

(1)2、4、6、(8)、(10)

(2)5、(10)、(15)、20、25

(3)3、6、(9)、12、(15)

(4) 4、(8)、12、16、(20)

3.在○裏填上>、<或=。

4+4 < 4×4

2+2 = 2×2

3×7 = 7×3

3×4 = 4×3

3×6 < 6+6+6+6

5×5 > 5+5+5+5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哪些收穫?(學生暢談收穫)

板書設計:

有幾塊積木

7×5=35(塊)

5×7=35(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能夠把握教學的目標及重、難點,並且能夠根據學情設計教學的環節。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都對乘法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並且能根據一幅圖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這一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的目標,也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經過衆位老師的悉心研討一致認爲:該設計中的第三環節設計的特別好,它能夠從學生喜愛玩的積木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以“一共有多少塊積木”這個數學問題一步步展開新知。學生在看一看、數一數、列一列(算式)、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中,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排列物體,並列出乘法算式,進一步體會了乘法的意義。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也大大加強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貼紙;紅、藍彩色筆;水果圖、正方形、星形、圓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同學們

東東想請你們去參加動物王國的聯歡會瞧

小熊、小猴、小熊、小兔排着整齊的隊伍在歡迎你們呢!(電腦出示三排小動物)第一行: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樣擺呢?由學生來擺說出爲什麼要這樣擺?、探索新知

2、同桌討論怎樣排纔是有規律的排列?提問說排法。

3、排一排

找4個同學上來排隊總結:(循環排列的規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着規律

而且有許多規律比我們以前學過的更美麗、更復雜這節課老師要帶着大家繼續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認識規律

同桌討論怎樣排纔是有規律的排列?提問說排法

三、探索規律

1、欣賞主題圖感知規律

(出示課件2)

最近小東家裝修了新房子想請大家去做客

你們願意嗎?首先請大家欣賞一下小東設計的牆壁裝修圖他設計的圖案既美觀又有規律可我總覺得亂七八糟的請同學們先自己觀察一下

想想有什麼樣的規律?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到底有什麼規律?

2、合作交流探索規律

誰願意來說說你們小組找出了什麼樣的規律?

老師發現有一部分同學觀察出一些規律可有些同學卻很迷茫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幅畫面看看到底有什麼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說說每一行都有哪些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麼關係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麼關係?注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

3、當學生行與行之間的規律發現後引導其觀察列與列之間的關係

(使學生髮現變化規律同行與行之間的變化規律相同)同時引導學生斜着看圖有什麼特徵?

師生小結:大家都發現了每次都是第一個往後移動其他的圖形依次往前移動一個位置這種有規律的排列方式

我們把它叫做循環排列的規律我們班的同學真棒!同樣一幅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找到了不同的規律看來學習需要有心人

4、地板磚的規律、鞏固認知

小東家的地板磚更漂亮

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地板磚顏色的排列規律

①(出示出地板磚的圖樣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圖形再看看每行顏色的`排列順序

你發現了什麼?有沒有像剛纔那樣的循環規律?

②彙報規律

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每次都是怎麼變的?

④小結:哦!難怪小東家的地板磚顏色這麼漂亮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學問的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啊!

四、運用規律

2、畫一畫:練習課本115頁練習

3、找一找:你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規律的圖形?

五、欣賞規律

課件出示有規律的圖片

六、做一做

七、聯繫生活創造規律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規律也用找規律的知識解決了許多問題

同學們想不想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幅有規律的圖案!出示一塊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麼圖案也沒有需要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

給這塊手帕設計出有規律的花邊或圖案注意

設計的花邊或圖案要有規律請拿出學具袋

每個袋子中有一張正方形的紙和圖片

同學們要先想好怎樣擺才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圖片看誰設計的圖案最漂亮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九、展示作品互相評價(機動)

同學們設計得真漂亮!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家的傑作吧!這是誰的能說說你設計的有哪些規律嗎?

十、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