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參觀設計展心得體會

設計2.93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觀設計展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參觀設計展心得體會

今天去參觀中國當代“40x40”藝術設計展(從四十位藝術家看改革開放四十年),心裏蠻有感觸的。作爲一個對除文字以外的藝術並沒有太多研究和熱情的觀衆,我似乎是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藝術,對於我這樣一個門外漢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呢?藝術展,又應該給觀衆們帶來什麼?

在門口的宣傳視頻裏,我瞭解到,對於80年代的藝術家來說,在當時西方哲學著作被紛紛引入以及文革的創傷帶來的影響下,藝術意味着介入政治與表達思想;對90年代的藝術家們來說,後現代文化的影響、冷戰局面的結束以及深化改革的南方談話,使得藝術意味着對日常生活的刻畫、反諷和對宏觀敘事的消解;對新世紀的藝術家們來說,他們需要去面對一個更加複雜、更加商業化以及更加娛樂化的時代。每個時代似乎都會賦予一些人一些獨屬於這個時代的“使命”,或者說叫時代潮流吧,也可能是一些人敏感地注意到時代的風向,擎起大旗號召着人們與他一同前進,直到21世紀,這個世界變得如此多元,如此複雜,如此的分散和去中心化,這究竟是一件壞事,還是一件好事呢?

走進展廳,我們看了一個視頻,視頻開始時鏡頭對着灰色的公路,兩旁是張牙舞爪的樹,鏡頭搖晃着緩緩移動,然後是一大段拼貼的短視頻,每個視頻裏有人或者沒人,男女旁白在不斷拋出問題,隨即兩個人撞在一起(啪),之後是一羣人在一團,互相排擠着想從別人身旁穿過,一個穿校褲的小男孩走着走着,突然奔跑起來……視頻最後又回到了開始的鏡頭,搖搖晃晃的路面,張牙舞爪的樹。

具體展品來說,主要是畫和裝置,五花八門的畫,抽象的居多,許多色彩和線條拼湊和糾纏在一起,或者是很大一張圖,一個人的輪廓鬼魅般從朦朧中浮現出來,還有一些風景畫,拼貼畫,攝影的記錄也有,石雕、金屬雕塑,還有兩本立體書,每一頁都藏着許多互動的小機關,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手機振動圖案的小紙片,下面有個彈簧,輕微撥動它就好像手機振動的樣子,最後看了一場黑白的藝術電影,叫《愚公移山》,中途進去的,四十多分鐘愣是沒看懂。

在看這些藝術品的時候,我們總會先去瞄一眼標籤,但往往令我們失望的是,標籤提供的信息幾乎不會給我們任何啓示,譬如名爲“無題”的標題,創作人和創作時間,名爲“綜合材料”的所用材料。有時候一幅畫可能會讓你有某種觸動,讓你聯想到某種事物,或者產生一些奇妙的體驗,但那些情況實在是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就在展品前大眼瞪小眼,最後懊喪着走開,彷彿被騙了一般。的確是這樣的,你說我好容易大老遠跑來,花門票錢進來,卻看了一堆讓自己摸不着頭腦的所謂的“藝術品”,何苦呀?我個人並不喜歡這種沒有任何背景提示的展覽,它既不告訴你藝術品本身表達了什麼,也不告訴你創作者本人除名字外的任何信息,就是這麼一件東西,放在那裏,彷彿在嘲笑你:喏,就是這些,欣賞不欣賞得來我不管。我承認藝術是有門檻的,也承認藝術天生就有“標新立異”的剛需,但如果一個人創作藝術(或者策展人在策劃展覽時),有一丁點考慮到受衆的平均藝術水平的話,他就應該爲藝術作品和受衆之間的距離彌補一點什麼。真正偉大的藝術它必定是大衆的`,它能夠以最恭敬的姿勢邀請你進來,又能讓你心悅誠服地離開。

我不知道藝術家會不會有期望藉助藝術作品故弄玄虛,將自己與常人區別開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想法,如果有,我想這個藝術家還太過幼稚。我認爲藝術的難懂在於欣賞藝術本身是一個需要訓練的事情,但似乎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引導門外漢,向他們分享藝術的魅力,這在圈外人看來,“他們就是在自娛自樂嘛!”藝術與民衆漸行漸遠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不過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作品(或者一件事)它是藝術?是因爲這個人他藝術家的頭銜(身份)?還是因爲他所作的作品或事在過去便被認爲是藝術(傳統觀念)?還是這個作品本身是一件包含有“美”、值得欣賞的事物?我覺得唯有靠最後一種受到人們賞識的作本站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

但另一方面,我堅信民衆對於藝術是非常寬容的。像今天看的藝術作品裏,有很多畫旁邊的落款字跡歪歪扭扭、十分醜陋,有的字甚至和畫重疊在一起,有些作品又畫人不像人,有些作品又看不出任何雕琢過的痕跡,全是即興的揮灑和錯亂的排布,甚至還有的很明顯是手抖的跡象……唔但民衆並不會因此而怒不可遏,把掛在牆上的作品砸爛,或者向藝術館員投訴,當然很大可能是考慮到自己這樣做會有被人認爲“神經病”的嫌疑,但我想民衆並不會因爲其中存在的一點小紕漏,或者藝術家的一點任性而否認整個藝術作品的價值,他們很可能會自嘲說:“這是我自己不理解,說不定作者別有用心呢?”我想大多數人,就和我一樣,對不太瞭解的藝術都不敢輕易發表評論,而更願意去寬恕自己的同時,也寬容地看待自己難以理解的藝術。

最後一個很意外的收穫是:畫框,作爲一個原本是陪襯的物件,在一些展品上卻被突出顯示了。我看見一個驕傲的畫框,它的面積幾乎比中間那副畫還要大。它威嚴地挺立在牆上,就像在向所有路過的人宣揚自己的解放:我與畫同等重要!我並不知道這種想法是什麼時候便已經有了,但對我來說,是一個蠻不錯的啓示。

最後,非常感謝同行並全程解說的檸檬醬!

標籤:心得體會 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