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集合15篇)

設計1.17W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垃圾分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不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的時間和速度。

看上面的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各有哪三種量?

(2)其中哪一種量是固定不變的?

(3)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是按怎樣的規律變化的?他們成是什麼關係?

3、這節課,我們就應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新授

1、教學例5

(1)出示例5: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上個月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2)學生讀題後,思考和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③根據這樣的比例關係,你能列出等式嗎?

(3)根據上面三個問題,概括:因爲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8=χ/10

8χ= 12.8×10

χ=128÷8

χ= 16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5)將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進行檢驗。

2、修改題目:王大爺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多少噸水?(學生獨立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並交流訂正,使學生明確例5的條件和問題改變後,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正比例關係沒變,只是未知量變了)

3、教學例6

(1)出示例6:書店運來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學生根據例5的解題思路,思考:題中已知兩個量?什麼是一定的'?已知的兩個量成什麼關係?思考後獨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評講。

4、做一做:教科書P59“做一做”1、2題,讓學生先判斷兩個量的關係,再進行解答。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P61練習九第3、4題。學生讀題後,先說說題中哪個量是一定的,再獨立進行解答。

2、完成練習九第5、6、7題。

四、總結

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麼?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以前學過的用歸一、歸總方法解答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能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聯繫。

2、提高學生對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歸一、歸總應用題。

教學難點:

正分析題中的比例關係,列出方程。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品德與生活》(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維護家庭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他們爲保護周圍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活動一:景觀對比——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家鄉美景。

提問:觀看了“我們的家鄉”後,你們想說什麼?

2、展示家鄉局部環境髒亂差現象。

提問:看了以後,你們心裏感覺怎樣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3、提示課題:從垃圾入桶開始。

4、認識中國環保標誌和世界環境日。

提問:你在哪兒見過這些環保標誌,你知道爲什麼要設立這些標誌、節日嗎?

設計意圖:

情境教學法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生活性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和氣氛,可促使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活躍起來,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上課伊始,通過屏幕展現學校和家鄉的美景與局部環境髒亂現象的極大反差,讓學生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引發學習慾望,喚起環保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爲引入新課作鋪墊。

活動二:情境感知——認識垃圾

看一看:播放一個收廢品的阿姨收購廢品的情景錄像。

議一議: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學生彙報交流課前調查垃圾問題的情況)

展一展:課件展示一些廢品回收再生利用的'片斷資料,讓學生認識垃圾分類回收有什麼益處。

設計意圖:

品德源於兒童的生活。通過觀看生活中收廢品阿姨收購廢品過程的錄像,讓學生貼近生活中的人和事;接着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的有關垃圾處理的信息,資源分享,整合利用;藉助課件對垃圾分類的系統演示,讓學生初步瞭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並不都是廢物,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垃圾再利用可以變廢爲寶,節省新資源的開採,從根本上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活動三:遊戲體驗——垃圾分類

1、遊戲內容:給垃圾找個合適的家。

2、明確遊戲規則。

3、小組合作給垃圾分類,並派代表介紹垃圾分類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議。

5、師生齊讀兒歌《我是環保小衛士》。

設計意圖:

對孩子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爲了讓學生學會怎樣給垃圾分類,組織小組間開展“給垃圾找個合適的家”遊戲活動,人人蔘與,給垃圾分類,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中,動手實踐,親身體驗,感受給垃圾分類帶來的快樂,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一旦學生體驗感悟到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就會在今後的生活中,從環保的角度對待垃圾。

活動四:課後延伸——培養習慣

1、要求學生回家後瞭解一下,一週裏,家裏每天扔掉的垃圾都有些什麼?記下數量填好課本第77頁的表格,並幫助家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2、通過寫信的形式,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建議在居民小區設置垃圾分類箱。

設計意圖:

教師通過讓學生課後給家裏的垃圾分類,強化了垃圾處理的意識,進而又讓學生通過集體商議,以寫信的形式向學校和有關部門建議在居民小區設置垃圾分類箱,爲保護周圍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社會責任心。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3

一、設計意圖

垃圾,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垃圾會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隨着大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垃圾分類已經成爲一種大趨勢。爲了使幼兒進一步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因此設計“垃圾分類我先行”社會活動,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誌,並通過分類操作,把垃圾分類放進垃圾桶,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同時,更好地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區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2.引導幼兒認識垃圾桶上的標誌,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

3.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視頻:爲什麼要垃圾分類?

2.兒歌音頻:筒寶寶

3.PPT課件:垃圾分類我先行

四、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一封神祕的信

(1)教師:幼兒園今天幼兒園裏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們是卡布多拉星球的卡卡和多多,想要到你們的地球來旅遊,可是卻發現你們美麗的藍色星球有各種垃圾!

(2)教師:小朋友們,這麼多垃圾,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幼兒:我們可以把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環境就會變好啦!

2.觀看視頻:爲什麼要垃圾分類呢?

教師:原來垃圾不僅可以破壞土壤、污染水源,還會滋生很多細菌病毒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把垃圾分類放到垃圾桶裏。

3.認識常見的垃圾分類

常見的垃圾分爲四類,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1)可回收垃圾:(藍色標誌)再生利用價值較高,能進入廢品回收站的垃圾。

(2)廚餘垃圾:(綠色標誌)廚房產生的食物類垃圾以及果皮等。

(3)有害垃圾:(紅色標誌)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垃圾。

(4)其它垃圾:(灰色標誌)除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總稱。

4.遊戲:垃圾分一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學會垃圾分類了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垃圾分一分”的遊戲吧!

幼兒嘗試進行垃圾分類操作。

5.環保兒歌:《筒寶寶》

幼兒學唱環保兒歌《筒寶寶》,增強環保意識。

6.結束部分:邀請卡布多拉星球的卡卡和多多到地球作客

教師:垃圾分類,我先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地球又變得乾淨美麗啦!

現在讓我們一起邀請卡卡和多多來到地球作客啦!歡迎歡迎!

五、活動延伸

向爸爸媽媽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並付諸實踐。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4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活動中,發現班級有些孩子還有隨手扔垃圾的現象,爲了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爲習慣,懂得垃圾如何分類,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給垃圾分類。

2、保護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喜歡並能動手製作陀螺。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學難點:獨立製作出陀螺

活動準備

剪好的`廢紙盒若干;彩筆、鉛筆每人一支;ppt、掛圖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

1、師利用聲音引起學生興趣:

師模仿哭聲後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在哭?

學生自由想象、猜測。

2、師打開垃圾箱在哭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猜猜它爲什麼哭?

師指名學生回答。

3、師再模仿笑聲問:又是誰在笑呢?

學生回答後,師:是垃圾箱又笑了,它們爲什麼又笑了呢?

4、學生自由議論:師總結出垃圾箱哭、笑是因爲垃圾也要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給地球造成麻煩甚至是危害。

二、觀看ppt,給垃圾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該怎樣分類嗎?(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2、師播放ppt,小結出垃圾分爲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可回收的垃圾有:廢棄的紙張、如舊報紙、紙盒等,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壞掉的食物,做飯剩餘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廢電池、燈管油漆桶等。

3、師出示掛圖請學生分類:小朋友,剛纔我們已經知道了垃圾的種類,老師這有很多垃圾卡片,誰能把它們分一分類呢?

4、師指名學生給垃圾分類,及時表揚、鼓勵學生。

5、師:如果我們隨地扔垃圾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指名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小結:我們都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扔垃圾的時候要給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地球,更要變廢爲寶,做環保小衛士,老師收集了很多廢紙盒,下面我們一起用紙盒做陀螺吧?

三、變廢爲寶,製作陀螺

師發放廢紙盒等材料,和學生一起做陀螺。師示範做陀螺後巡迴指導,重點照顧動手能力差的學生。

延伸活動:師幼一起去戶外玩陀螺。

教學反思

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我從學生身邊最爲常見的垃圾入手,讓孩子們懂得了垃圾給環境、地球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懂得了垃圾分爲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從而知道應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衛生行爲習慣,同時利用廢舊紙盒變廢爲寶學會製作陀螺。在活動開始時如果我利用圖片等對比的形式,讓學生看圖評價講衛生和不講衛生兩種情形的對比判斷,讓學生評價他人行爲對錯中將會隊自身行爲習慣有更好的引導作用。另外在製作陀螺過程中因爲個別學生動手能力差,如果鼓勵學生互相幫助會讓他們共同提高動手能力及樂於助人的品行。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分析題意說理過程,能靈活地選用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

學習重點:

直線平行的條件的應用。

學習難點:

選取適當判定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一、學習過程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二。鞏固練習:

1、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那麼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麼AD∥BC;如果∠9=_____,那麼AB∥CD.

(第1題)(第2題)

2、如圖,一個合格的變形管道ABCD需要AB邊與CD邊平行,若一個拐角∠ABC=72°,則另一個拐角∠BCD=_______時,這個管道符合要求。

二、選擇題。

1、如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因爲∠1=∠4,所以DE∥AB

B.因爲∠2=∠3,所以AB∥EC

C.因爲∠5=∠A,所以AB∥DE

D.因爲∠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使∠1=∠2≠90°,則()

A.∠2=∠4B.∠1=∠4C.∠2=∠3D.∠3=∠4

三、解答題。

1、你能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比如,如圖1所示的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嗎?與同伴說說你的折法。

2、已知,如圖2,點B在AC上,BD⊥BE,∠1+∠C=90°,問射線CF與BD平行嗎?試用兩種方法說明理由。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垃圾與人類的關係,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爲寶。

2、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垃圾桶、圖書、照片等。

(四)活動流程:

討論活動——查找資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動

(五)活動過程:

1、討論活動

出示垃圾筒,引導學生討論:

這是什麼?什麼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

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

那我們該怎麼辦?

2、查找資料

(1) 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處理這些垃圾有什麼好辦法?等會兒來告訴大家,好嗎?

(2) 學生自由結伴進行,教師觀察學生活動情況。

3、交流表述

(1) 請每組的代表來交流自己一組找到的處理垃圾的方法。

(2) 播放電腦課件,引導學生觀看並對垃圾分類有進一步的瞭解。

4、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蒙氏活動《垃圾分類》就是根據主題活動"美麗的環境"而產生的,它結合活動區教學,滲透多元智能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多元智能的發展。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首先發出"爭當環保小衛士"倡議書,倡議幼兒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愛護大自然。並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幼兒影響我們的家長和我們一起關愛環境,不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像塑料、紙製品、玻璃製品這些可以循環再造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減少資源的.浪費,造福社會。

活動目的:

1、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

2、認識減少垃圾的方法。

3、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4、學會垃圾的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材的廢舊物品制、托盤、小筐、數字卡、字卡(塑料、玻璃、紙製品)、按摩球、工作毯、座墊。

活動過程:

1、走線:幼兒聽着柔美的輕音樂跟老師走線,逐個拿按摩球邊走線邊按摩手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音樂聲音漸小,幼兒和老師一起坐在線上談話、討論。

(1)老師爲什麼請幼兒將家裏不要的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放到門口的垃圾分類箱裏。

(2)如果不把這些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我們會怎樣處理這些廢舊物品。

(3)請幼兒說說,自己以後會怎麼做,怎樣來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怎樣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環保小衛士。

3、聽歡快、熱烈音樂走線,並進行一些小的音樂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4、取工作毯和小座墊。

5、老師操作蒙氏教具。

(1)將裝有垃圾分類教具的托盤放在工作毯上,逐一將物品取出放在工作毯上,將托盤放在工作毯一側。

(2)教師先將分類箱上的字卡讀一讀,然後將盒中物品,按分類箱上的文字分類放在垃圾分類箱中。

(3)數一數,每個垃圾分類箱理的物品,並配上相應的數字卡。

(一).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教案(三篇)

(二).幼兒園小班我會垃圾分類教案(兩篇)

(三).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及反思(六篇)

(四).20xx年幼兒園小班生活垃圾分類教案大全(四篇)

(五).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案認識垃圾桶(精選五篇)

(六).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活動教案及反思(三篇)

(七).幼兒園大班爲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教案(兩篇)

(八).幼兒園中班小朋友垃圾分類活動教案

(九).幼兒園小班垃圾分類教育教案(精選五篇)

(十).《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教案【優秀】

(4)分類工作結束後,將活動材料重新放回托盤中,將托盤放到蒙氏櫃中。

(5)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另一老師進行觀察並紀錄。

(6)聽音樂,幼兒收教具和工作毯,蒙氏工作結束。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初步瞭解垃圾分類,樹立分類意識。

2、讓學生用廢棄垃圾製作一些作品,增加學生對廢品回收利用的熱情。

3、讓學生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垃圾分類方面的材料

活動設計:

1、問題導入

師:孩子們,你覺得滑縣美嗎?

生:美。

師:你們真熱愛自己的家鄉,是啊!老師作爲滑縣這二十年左右變化的親歷者,見證了滑縣從一個髒亂差變成一個環境優美的'美好家園,咱們滑縣現在是集休閒、娛樂、旅遊於一體的省級衛生城市。可是,二十年前,滑縣怎麼樣呢?請看大屏幕。這一切歸功於垃圾分類的結果。

下面我們將分小組向大家展示你們收集垃圾分類方面的成果。

2、成果展示

a、每個小組彙報他們網上收集的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垃圾是怎樣產生的?垃圾污染有什麼危害?垃圾怎樣分類?目前滑縣是怎樣進行垃圾處理的?垃圾處理的最新辦法。)

b、每個小組展示他們廢物再利用製作的各種物品。

3、交流討論

a.垃圾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b.垃圾分類處理有什麼好處?

c.對滑縣目前處理垃圾的辦法提出建設性意見?

4、實踐活動

爭做環保小衛士,爲祖國建設做貢獻。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於參與數操作活動,鍛鍊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已帶領學生在園內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學生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裏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xx標記。(學生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學生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請保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後放在我後面的籮筐裏,好嗎?

3、學生嘗試操作。

請兩名學生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裏,其餘學生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學生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學生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活動:帶領學生到居民小區撿拾垃圾並按類擺放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初步瞭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頭飾小魚、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教學PPT

3、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教學重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認識

教學難點: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

活動過程

一、故事圖片導入。

出示小魚圖片,講述故事,小魚的"家"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小魚的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幅圖片的不同。激發學生收拾垃圾的.慾望。

二、出示標記。

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學生學習分類。

提問(出示可回收標記):什麼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爲什麼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

三、考一考(教學PPT)

垃圾的分類,通過PPT的展示讓學生加深瞭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遊戲《幫小魚整理家》

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瞭解。

四、觀看ppt圖片

通過觀看圖片瞭解環境污染的危害,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後延伸:

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學生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0

1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認識到生活中垃圾桶的不足,探究得出垃圾桶的設計要點。

2、能根據垃圾桶設計的要點,小組合作探究,畫出垃圾桶示意圖及做出簡單的模型。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環保意識。

2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喜歡動手實踐。針對這一特點,在課程設計上,我採用課件、視頻、探究實踐操作、資料分析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不同地點和使用人羣的特點設計垃圾桶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讀網評 談感受

師: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有大自然的寧靜美,有同學們的歡笑美,生活中物品的美觀實用也是一種美,那麼如何設計垃圾桶才能展現它的美呢?

生:思考。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的主題就是如何巧設垃圾桶。

(板書:巧設垃圾桶)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一則網評(課件) 讀一讀

生:讀網評。

師:你知道了什麼?

1

國小綜合實踐 滬科教課標版 校園分類垃圾箱教學設計

生:垃圾桶和周圍環境不協調。

活動2【講授】品評生活中的垃圾桶 、討論垃圾桶的設計要點 、欣賞垃圾桶作品

一、品評

師:垃圾桶的設計要與地點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同學們請看這些地點中的垃圾桶,你從中發現了什麼問題(課件圖片)

生:不符合使用人羣的特點,不美觀……

二、討論:

師:應該怎樣巧設垃圾桶呢?小組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

師:誰能說一說?

生:與環境地點相適宜、滿足不同人羣需求、便於投放以及清理、簡潔美觀方便實用……

三、欣賞:

師:你們喜歡這個遊樂場中的垃圾桶嗎?(課件圖片)

生:喜歡。

師:好在哪兒?

生:美觀,符合使用人羣特點,與環境相一致……

活動3【活動】小組設計垃圾桶、展示交流

一、製作:

師:現在請各小組圍繞以上幾點開展設計垃圾桶活動。(課件活動提示)齊讀活動要求。 生:讀要求

師:讀懂了嗎?

生:……

2

國小綜合實踐 滬科教課標版 校園分類垃圾箱教學設計

師:開始活動。

二、彙報:

師:哪組願意來展示你們設計的作品?

生:……

活動4【作業】拓展延伸

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在垃圾桶研究方面,國內外有許多先進的設計,爲垃圾進行了科學的處理,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課件圖片)

師:他們有的加入了現代的高科技,有的立足於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的垃圾桶很美觀,爲生活添加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垃圾桶的設計和研究已經成爲了國內外科學家永恆的研究主題,巧設垃圾桶就是創造生活中的美,我們也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2.培養把垃圾分類放進廢物回收箱的習慣。

3.合作製作並裝飾可回收垃圾箱,培養合作能力和創造性。

4.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小塑料瓶上貼上五官和手腳。

2.媽媽和男孩手偶。

3.風車。

4.大紙箱。

5.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小塑料瓶、媽媽和男孩手偶,講故事《小塑料瓶的命運》:

津津喝完果汁,就把空的小塑料瓶扔進了一個垃圾箱,(向學生提問:“你喝完果汁後,怎樣處理空塑料瓶?”)

小塑料瓶在垃圾箱裏大聲喊:“錯了,錯了,快救我出來!”

津津媽媽聽見了,就走過去看是怎麼回事。小塑料瓶對媽媽說:“我還有用呢,可是津津卻把我扔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箱’裏了,請把我放進‘可回收垃圾箱’吧!”媽媽說:“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津津,快來把小塑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箱’,這樣小塑料瓶就可以被回收,變成有用的東西了。”津津便把小塑料瓶重新放進了“可回收垃圾箱”裏。

小塑料瓶說:“幸好小朋友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箱”裏了,否則我就會被送到垃圾處理場,永遠被埋在地底下了。”(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垃圾處理場?”)

這時候,小塑料瓶看見可回收垃圾箱裏還有許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瓶子,它們七嘴八舌地正在猜測自己將來會被重新制造成什麼。有的說自己會變成一張地毯,有的說自己會變成滑梯,垃圾箱裏一下子變得十分熱鬧。小塑料瓶心想:“我又會變成什麼呢?”

過了幾天,大大小小的瓶子都被運到一個工廠裏,在那裏重新加工,小朋友,你猜小塑料瓶最後變成了什麼?原來,小塑料瓶變成了津津新買回來的`風車!

2.展示學生帶來的廢紙、塑料瓶、鋁罐、充電電池,提議在班上舉行“垃圾分類大行動”,幫助塑料瓶、鋁罐、廢紙、充電電池找個合適的家。請學生想想可以用什麼來收集垃圾。

3.請學生分組利用四個大紙箱製作可回收垃圾箱,製作前與學生討論:

每個垃圾箱分別用來收集什麼垃圾?

怎樣能讓人明白那是收集什麼垃圾的垃圾箱?

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還是不可回收的?什麼樣的標誌表示“可回收垃圾”?

4.鼓勵學生髮揮創意,各組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裝飾自己製作的垃圾箱。

5.請學生將帶來的各種物品分類放進自制的垃圾箱裏。

6.將垃圾箱放在活動室門口,收集學生園的各類廢品。本主題結束時,老師可以和學生將收集來的各種廢品集中進行處理,如:賣給廢品回收站,或利用一些廢品做手工活動。

活動評價

能與同伴合作製作可回收垃圾箱。

有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意識和習慣。

能正確地將廢紙、塑料瓶、鋁罐和充電電池分類,並放進分類垃圾箱。

活動建議

向學生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處理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如:在中國香港,社區和路邊都設有不同顏色的廢物回收箱,用來分類收集不同種類的可回收垃圾,其中黃色回收箱收集鋁製飲料罐,藍色回收箱收集廢紙,咖啡色回收箱收集塑料製品,還有專門的回收箱收集廢舊的充電電池。

要特別注意學生的衛生和安全。

活動反思

學生通過探索實踐活動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歸納分類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起到了家園共育的作用,也讓學生體驗了垃圾回收帶來的樂趣。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2

一、學習目標

1、瞭解誒分類垃圾箱的分類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

二、活動準備

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自制兩個垃圾筐一個可回收一個不可回收、蒐集廢紙,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廣告宣傳單、衛生紙紙筒

三、活動過程

1播放有關垃圾分類的視頻短片

師;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嗎?(廢紙、塑料瓶、金屬)

你們家裏有把垃圾也分類嗎?

2,播放學生電子書師生討論,

圖上有4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麼不同?

你們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裏分貝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嗎?

寫着“廚餘垃圾”的垃圾箱裏應該放什麼養的垃圾?

3,出示兩個一樣的垃圾箱,上面貼着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標誌,在桌子上擺放各類廢紙、塑料瓶、飲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廣告宣傳單、衛生紙紙筒。請學生說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告訴學生,塑料、金屬和廢紙都可以回收再製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製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於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方法之一。

5遊戲,請學生上來逐一將垃圾分類,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並說說可回收那這樣東西還可用來做什麼?

反思:

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基本達到,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說出可回收用來做什麼,如衛生紙筒可以用來做手工,廣告宣傳單可以帶來學生園剪紙等,最後建議學生回家以後,家裏也準備兩個垃圾箱或袋子將廢舊物品可以進行分類裝,以便更好處理。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垃圾分類爲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佈置髒亂的小熊家和潔淨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個。毛巾架一個、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學生收拾垃圾的慾望。

2、教師介紹垃圾箱,學生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學生分類投放情況。在操作中學習正確分類。

3、根據學生投放垃圾的情況,提問:

(1)你爲什麼要將這個垃圾放在綠(紅)色的垃圾箱裏?

(2)什麼叫可回收?

(3)爲什麼不可回收?

4、昇華學生經驗,討論亂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僅不亂扔垃圾,還要少製造垃圾。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介紹垃圾分類的圖片,讓學生在課外連線。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瞭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並能進行垃圾分類。

2、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分類處理垃圾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視頻、課件、學生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動過程:

一、對比照片,瞭解垃圾是哪裏來的

二、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1、學生討論:如何清理公園的垃圾

2、結合圖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記

3、播放視頻,瞭解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

4、學生討論,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師小結,垃圾分類擺放的好處

三、電腦遊戲、操作活動,進行垃圾分類

1、電腦遊戲,學生判斷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學生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師生一起檢查講評學生垃圾分類情況

四、談話小結,進行教育

鼓勵學生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能進行垃圾分類

延伸活動:可回收垃圾經過人們處理還是有用的,人們怎麼處理這些可回收垃圾,請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告訴大家。

垃圾分類教學設計15

教學設計理念:

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各種公共設施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本課旨在讓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爲我們的生活提供的方便。愛護公共設施,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結合蘭州市文明城市再創建有關垃圾分類的問題,我設計了關於垃圾分類教學。通過這次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讓學生認識新型垃圾桶,學會生活垃圾分類方法,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在活動中更是對學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種考驗,在活動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文明禮貌的人文素養則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學內容:

《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生活真方便5、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公共設施——垃圾桶,瞭解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

3、讓“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意識紮根於每個學生的心中,併成爲自覺行動。

教學重點:

1、知道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

2、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1、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思考

1、看美景,談感受。

清明時節,緬懷先烈,追憶故人,踏青賞春。看視屏,談感受。

(爲下面亂扔垃圾行爲形成鮮明對比,激發學生保護愛護的意識。)

(設計說明:聯繫學生實際,用學生熟悉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新課,增強學習積極性)

2、行爲對比,引發思考

師:(生看扔垃圾圖片)想不想繼續看?

3、生談此時的感受。

(設計說明:學生看完兩段景象後,對視屏中的兩種相反的景象會很敏感,此時讓他們談感受,會說出亂扔垃圾會

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此時抓住“垃圾”這個詞語,引導學生說說在生活中還會產出那些垃圾。)

4、學生在說出有哪些垃圾時,可能會片面的從家庭裏來說。這時教師就要做適當的引導:想想在學習中、建築上等還會產生哪些垃圾。

二、科學分類,爲垃圾找家

(一)認識垃圾桶

1、公共場所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

2、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誌。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標識。(可樂,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販賣的塑料袋上……)我們可以通過標識幫助分類。

3、瞭解法規,認識新型垃圾桶。

小結:有些垃圾還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錯了地方,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生活垃圾如何分類。

(二)科學“分一分”

1、我是小小志願者——“飛行棋”遊戲,學習垃圾分類。

2、遊戲規則:(大屏出示)

(四人一組,依次轉動骰子,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正面是幾,你就走幾步。遇到助力錦囊,抽取助力卡片。按要求完成任務,獲取助力步數。第一個走到終點,獲得助力卡片最多者獲勝。)

3學生遊戲,瞭解垃圾分類。

4、獲勝者分享“助力果實”。

5、老師總結(大屏展示):生活垃圾分爲可回收、廚餘、有毒、其他四類。

(三)遊戲——送寶寶回家活動一:智慧大比拼活動二:我送垃圾回家

1、遊戲:請將自己準備的廢棄物“寶寶”送回家。

2、要求:手持廢棄物“寶寶”的同學上臺將寶寶送回家裏。安全到達與老師擊掌祝賀。

三、拓展延伸,爲城市助力

1、同學們,將廢棄物合理分類,科學的處置已成爲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題,它對維護環境,提倡低碳生活有着深遠的意義,在瑞典,垃圾分類深入社區;美國,對待垃圾採取多扔多收費;德國人素以嚴謹著稱。在垃圾分類問題上也一點不例外。居民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瓶放入相應的三種回收不同顏色的玻璃製品的垃圾桶,並同時把塑料瓶蓋擰下來放入收集塑料製品的垃圾桶。日本生活垃圾的分類更精細化,我們看看日本家庭如何分類處理生活垃圾。(視屏)

3、我們蘭州正在創建模範文明城市,作爲蘭州的小主人,我們要從垃圾分類做起,爲美麗幸福蘭州助力。

標籤:垃圾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