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

設計2.59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上漁者》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課件)小魚都游到江裏來了,它們身上還揹着詞語朋友呢!誰來讀!(指名讀,後齊讀).

稱讚范仲淹南來北往艱辛危險波濤洶涌酒樓

2.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大詩人范仲淹曾寫下《江上漁者》這首詩,誰還記得,試着背誦。(課件:《江上漁者》)我們一起來讀讀。

3.那麼,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打開書52頁,我們來繼續學習《10.江上漁者》。

4.看老師寫課題,同學們拿出小手來書空。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先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裏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願意再來讀這首古詩,並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註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後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註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瞭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隻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着,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麼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自主體驗,感悟詩文:

1.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老師想請幾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其它的同學仔細聽,看他們是不是字音讀的正確,句子讀的流利了。

2.教師引讀第一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遊覽。”教師接着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着讀“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把范仲淹聽到的和看到的情景畫下來。聽到的用橫線、看到的用波浪線畫下來。(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3.指導着讀“酒樓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的肉嫩味鮮。”這一句。

讀了這個句子你知道了些什麼?(從“肉嫩味鮮”這個詞知道了鱸魚的味道太美了。從“南來北往”知道了客人很多。)

那麼,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番怎樣的景象?(酒樓裏坐滿了客人,他們都不停地稱讚鮮美的鱸魚。)指名讀句子,讀出人們對鱸魚的喜愛。

4、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不住地稱讚鱸魚的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上望去,他又看到了什麼?(指名學生回答課文裏的句子:“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隻漁船像一片樹葉,隨着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

師範讀,你彷彿看到了江面上出現了怎樣的情景?(江面上風浪很大,一隻漁船在風浪裏起伏。)從哪裏知道風浪很大?(從“波濤洶涌“這個詞知道的。)師畫簡筆畫大波浪。

師:江面上風急浪高,一個浪頭接着一個浪頭,一浪追着一浪,一浪趕着一浪,一浪比一浪高。相機認讀體會詞卡:波濤洶涌。

師出示一隻漁船做動作。師範讀“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隻漁船像一片樹葉,隨着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師邊做動作邊引讀“一會兒”——學生接着讀“被捲上浪尖,”師邊做動作邊引讀“一會兒”——學生接着讀“又被打入浪谷。”此時,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何感受?(危險、害怕、緊張)帶着你的感受來讀一讀。

指名兩名學生反饋,“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隻漁船像一片樹葉,隨着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讀得好,(出示課件:波濤洶涌的江面上,一隻像樹葉一樣柔弱的小船被浪推着搖晃的情景)這時,師在哀怨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爲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

全班合着音樂齊讀這兩句話。

5、那麼,看到眼前的情景他也懷着一顆悲憫之心,范仲淹又是怎麼想得呢?

指名學生回答。(范仲淹想,人們只知道鱸魚好吃,不知道這些漁民是多麼艱辛,捕魚是多麼危險啊!)從這句話裏你又知道了什麼?(漁民捕魚是多麼辛苦和危險啊!)師:“艱辛”就是指的辛苦、艱苦。想象漁民如何艱辛,如何危險。指名說。

范仲淹和大家一樣非常同情漁民,所以他想到——引讀“人們只知道鱸魚好吃,不知道這些漁民是多麼艱辛,捕魚是多麼危險啊!”指導讀好這一句。

6、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孩子。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詩《江上漁者》。

7、那麼,同樣到酒樓裏吃魚的客人,爲什麼只有范仲淹有這種感受呢?(因爲范仲淹是個憂國憂民的詩人,他心懷天下,同情勞動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所以他因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麼有感情,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田字格中的四個字: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着記一記。

3、老師範寫這四個字。

4、生練字。並提醒注意關鍵筆畫的寫法。如:“酒”:左窄右寬,右邊的一筆壓着豎中線寫。

板書設計:

10、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南來北往

但愛鱸魚美。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波濤洶涌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

(1)學生背誦。

(2)教師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爲什麼要這樣讀?)

(4)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

(1)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麼意思?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麼知道的?)

(2)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爲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爲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誰會讀這首詩。

(2)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3)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裏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誰願意再來讀這首古詩,並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

(2)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3)學生朗讀,評價。

(4)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註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後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註釋:

①往來:來來往往。

②但:只。

③美:鮮美。

④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⑤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瞭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隻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着,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麼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麼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麼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

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於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隻魚船像一片樹葉,隨着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裏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學生交流:看見酒樓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1)從這裏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如果你是酒樓裏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麼說?

(2)學生交流: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後,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隻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裏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

(1)教師出示畫面:

①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又彷彿聽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看到了小船。

②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涌的波濤。

③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麼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麼的柔弱,輕飄飄。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

④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爲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

⑤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

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2)看着這畫面,看着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迴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着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嚐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涌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昇華情感。

教師:面對着這洶涌的波濤,面對着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江上漁者》說課《江上漁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話(20個字),卻描寫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江上往來的客人歡快地品嚐鱸魚的畫面和江裏漁者冒着風浪捕魚的場景),反映了勞動者的艱辛,體現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在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爲了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古詩中所蘊涵的美,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以誦讀古詩爲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欣賞古詩的美。具體來說採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1)朗讀中理解詩意。

在出示古詩以後,我通過三步的朗讀,第一步,將古詩讀正確,在此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第二步,試着讀出古詩的味道;第三步,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古詩以後眼前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古詩的內容,感知古詩的意思。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忽略了古詩教學中的解釋,不採用字字疏通,句句領會的教學方法,只要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通過說畫面大致瞭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因爲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於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於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正如楊振寧博士談到的:在他上一年級時,父親教他背誦了幾十首唐詩宋詞,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後,才逐漸領悟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猶恐相逢是夢中等只有過來人才可能真懂的詩句。

(2)啓發想象悟詩情。

就詩的表現方式來說。詩顯示出整體藝術,所以在詩的領域裏,其他各門藝術的表現方式也用得上。(黑格爾)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想象再現情境。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在學生理解往來的客人愛吃鱸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說說客人們會怎麼說,讓學生感受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爲體會捕魚的艱辛奠定基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詩的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然後讓學生通過給畫面上添畫小舟,讓學生直面詩句,與詩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第二步,讓學生想象江上漁者在風浪中捕魚可能遇到哪些情況?引導學生感受漁者捕魚的艱辛。

(3)組合、寫話,提升。

在學生感受漁者捕魚艱辛的基礎上,通過與《憫農》的組合閱讀,引導學生感受任何勞動成果都來之不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話,寫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想法的展現。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此詩的學習知道這是一首讚美江上漁者的詩歌,從而啓發學生聯想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2.發揮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重、難點:體會捕魚人所冒的危險。

教學材料:學生自制道具。

 教學過程:

一、出示古詩《江上漁者》

1.介紹作者范仲淹。

2.重點字詞的解釋。但:只。

3.教師解釋詩句的含義。

大江上來來往往的讀書做官的人們,只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喜愛它,卻不知捕魚人所冒的風險。你看,江中那小船像一片樹葉在大風大浪裏搖擺飄蕩,一會兒爬上浪尖,一會兒躍入浪谷又看不見了。

二、朗讀古詩《江上漁者》

1.教師領讀古詩。

2.學生有語氣的練習朗讀。

3.師生對讀。

三、古詩表演《江上漁者》

1.根據古詩的意思創編情景劇《江上漁者》。

2.請一部分學生表演古詩。

四、古詩繪畫《江上漁者》

1.由學生描述所要畫的.內容。

2.教師講明詩句書寫的格式。

3.完成作品後講評。

【賞析】

有一天,范仲淹到江邊去散步遊玩,看到江岸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他想,這麼多人在忙什麼呢?想知道個究竟。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過路人打聽,原來這些人到江岸的唯一目的,是想買到味道鮮美的鱸魚。接着,詩人進一步打聽這鱸魚有什麼特點。人們詳細地告訴他,因爲這種魚的肉很嫩,味道特別鮮美可口,但是很難捕到,數量不多,所以他們跑得很快,生怕被別人買光了;而漁民們捕這種魚時必須冒着生命危險,駕着小船漂泊于波濤洶涌的大江之上,纔有可能偶然捕到。“那麼漁民們爲什麼要冒生命危險,去捕捉鱸魚呢?”范仲淹自問自答:那就是漁民們沒有辦法生活下去了,只能下江捕這種魚,賣了謀生。想到這裏,他提起沉重的筆,懷着對漁民們的深切同情,寫了《江上漁者》這首詩,“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便是這首詩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