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

農業1.05W

創辦養殖企業,除了動物疫情、疾病風險、技術水平和硬件設備之外,很多因素都可能成爲創業的瓶頸。要想創業成功,須在政策、市場、資金、人事等方面未雨綢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農村養殖的創業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篇1:

清澗80後夫妻回鄉創業 村裏辦起散養肉雞場

深秋的一個午後,在清澗縣玉家河鎮白李家河村的一處農家院落,成羣結隊的散養肉雞沐浴着和煦的陽光在院子、溝道、山坡上覓食。這些肉雞的主人是一對80後恩愛小夫妻,他們從2011年開始在村裏創業,辦起了散養肉雞場。

1986年出生的師建華和1987年出生的韓念峯是高中同學,相似的家庭不幸讓他們都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早早走入社會。06年高中畢業後,他們一起去了上海打工。師建華和韓念峯夫妻倆雖然年輕,但他們天生有着80後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在上海打工期間,每月微薄的工資只能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面對家庭、生活等壓力,他們開始謀劃着改變現狀。

“要改變生活現狀,就必須敢於挑戰自我,積累經驗並打拼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這句話始終激勵着他們,在這期間,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尋找創業之路。夫妻二人深知,他們從小生長於農村,只有農村纔是適於自己創業的沃土,所以他們看的最多的就是中央七套的致富信息。

在談到起初創業的初衷,師建華說:“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消費者對食品更加追求生態、天然和綠色,因此,我們倆就有了回家辦養殖場的念頭。”在經過深思和多方市場調研之後,2011年,師建華夫婦決定回到師建華的老家創辦散養肉雞場,因爲師建華老家的院落周圍有荒山,周邊無污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很適合發展立體養殖。

起初的創業資金,他們只有從上海打工攢下的一萬多元現金,這是他們的全部啓動資金。師建華拿着這些錢買了860只雞苗,雞窩都是小兩口自己在院子裏搭建的。爲了讓自己的肉雞真正達到散養、無公害的`要求,師建華夫婦看書、上網查閱資料、上培訓班等多種方式學習養雞技術和防疫流程。

幾個月後,精心散養的第一批肉雞可以上市了。師建華興奮地騎着三輪摩托車,帶着他的肉雞在集市上賣,一天下來竟然連一隻都沒賣出去,甚至是無人問津。他回來後趕緊琢磨,如何才能讓他的肉雞打開市場。“只有讓客戶真正瞭解我這散養的肉雞肉質好,才能打開銷路,我就決定送貨上門免費品嚐。”師建華如是說。

這次,師建華騎着三輪車去了綏德、榆林等地更大的農貿市場,挨門逐戶上門推銷,免費讓客戶品嚐他的肉雞。功夫不負有心人,回來以後,就有客戶給他打電話訂購。時間長了,客戶越來越多,他的肉雞大都銷售到了大型飯店和農家樂。

市場打開了,夫妻二人又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他們把一年賺下來的利潤全部又投資進去,新建大雞舍,購買渣料機,散養肉雞的數量也逐年增加。然而,天有不則風雲,2015年夏天,一場暴雨過後,他新建的彩鋼房大雞舍坍塌,5000只肉雞僅剩下1000多隻,損失近二十萬元。意外的打擊並沒有擊垮這對小夫妻,他們趕緊僱來大剷車,在院子的另一旁又平整了一塊地,建起簡陋的雞舍,沒有讓他的養殖場停下來。

經過這幾年的摸爬滾打,他們的養殖場已經有了一些知名度。逢年過節,都會有城裏的客戶開着車來他們家裏買肉雞。2015年10月份,師建華夫婦又在縣城東溝農貿市場租了一間門面,開辦了“建華活禽門市”,現殺現賣。韓念峯告訴筆者:“以前餵雞、渣料、防疫我都很在行,就是不敢殺雞。直到有一次我老公生病住院了,客戶又急着要雞。我就自己動手殺。剛開始五六次都殺不死一隻雞,現在已經很熟練了。”

目前,師建華夫婦的養殖基地年出欄達一萬隻,通過一邊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一邊刻苦鑽研、不斷摸索,他們已經從一個養殖“門外漢”變成了專家。他們的肉雞都是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中間沒有二道販,因此經濟效益也不錯,年收入在十萬元以上。談起未來的發展,夫妻倆也是充滿了信心:“我們的散養肉雞現在已經不愁賣,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讓更多的人吃上我們家的天然、綠色、無公害肉雞。”

  農村養殖創業故事篇2:

創業青年王用水農村土雞創業的故事

王用水,出生在福安市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但他並不滿足於在農村一輩子過貧苦日子,更向往城市的“美好”的生活。於是乎在1999年,王用水來到福安城關一家電機廠打工,希望以此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2008年,他在福安農貿市場親眼看到剛上市的一批土雞土鴨在很短時間裏就被搶購一空。王用水有了主意——何不利用村裏那些荒廢的田地養土雞呢?

因爲有前車之鑑,王用水不敢貿然行動。他走訪了福安市區各大農貿市場,瞭解到土雞蛋也有分不同的品質,一般的土雞蛋一斤可以賣15元,而質量好的最高可賣到每斤20元。王用水又走訪了一些市民,90%的人表示會長期購買土雞蛋,75%的人願意接受每斤20元的高質量正宗土雞蛋。

爲了學習現代養殖業,王用水參加了福安市農業局組織一些關於養殖技術的培訓班。學成之後,他立即開始租田地、建廠房、買材料、訂雞苗、購設備等。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土雞養殖場就辦起來了。

由於實踐經驗不足,在養殖過程中不斷出現雞苗的非常規損耗,後來在獸醫的幫助下得到控制。這次疫情使他再一次意識到農村養殖只靠勇氣和幹勁是不夠的,必須熟練掌握養雞的相關科學技術才行。他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養殖知識、企業經營管理和營銷知識,並大膽付諸實施。雞場的管理越來越規範,養殖場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步入正軌。

家鄉很多農戶看到養雞賣土雞蛋能掙錢,紛紛加入養雞行列。2009年底,他組織6戶農民成立了“福安市青創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並出任法定代表人。由於合作社的土雞是在生態林裏放養,吃的是穀物、豆渣、酒糟等飼料。憑藉客戶的口碑宣傳,王用水的專業合作社漸入佳境,走上蓬勃發展的道路。隨着養雞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出的雞糞數量隨之增加。爲了不污染環境,影響村民生活,王用水請來了農技部門的專家,在他們支持指導下,將雞糞發酵處理後轉化爲有機肥料,用於紫心番薯和土豆的種植,也爲合作社增添了一條創收渠道。

目前,王用水養殖隊伍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合作社成員從原來的7戶增加到了36戶。使家鄉農戶平均年收人增長6600多元,還帶動了周邊其他村莊農戶49戶,並無償爲他們提供技術指導。

農村創業故事還有很多,一個成功的企業始於正確的理念和好的構思,切不可僅憑感覺盲目的創業。當自己並不具備創業必須的所有素質或技能知識時,須懂得如何去彌補,去克服自己的弱點並將其轉變爲優勢,這樣纔會朝正確的方向創業,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標籤:養殖 創業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