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林清玄 心的菩提

農業1.31W

歡迎來到聘才網,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歡迎閱讀!

林清玄 心的菩提

林清玄 心的菩提

“ 祝願大家在觀照,覺察,靜心和思考裏,能得到平安和歡喜 ”

“ 蘇軾的詞,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爲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

” 因緣固然能使我們相遇,也能使我們離散。

只要我們足夠明淨,相遇時就能聽見相互心海的消息。

在時間上,在廣大里,在黑暗中,在憂傷深處,在冷漠之際,

我們若能時而真摯地對望一眼,知道石心裏還有溫暖的質地,也就夠了。

當我們的內心清明如鏡,就能從他的外貌進而進入他的神色和氣質了 ”

“ 意念和環境對容貌有影響,一個人不管在任何環境,都要堅持心靈深處的某些質地。

因爲有時生命的意義只在說明一些最初的堅持。

其實我們所擁有和喜愛的事物無不是我們心的呈現而已 ”

“ 幸而我不是太忙碌或太貧苦,還能在午後散步,興趣盎然地看着世界。

從清淨的心中呈現出清淨的世界,世界的變遷與無常是不變的真理。

隨着因緣的改變而變遷,不會單獨存在。

我們的生活有很多時候只是無明的心鎖映現的影子 ”

“ 境界高的人生,並不在於永遠有順境,而是不論順逆,卻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對。

我們要評斷一個人格調與韻致的高低,要看他失敗時的殘心。

與愛人相會的心情是美麗的,與愛人分離的心情也是美麗的,

只因爲我的心是美麗的,如清風一樣,匝地,有聲 ”

“ 現實是現實,以記憶判斷現實,或以現實來觀察記憶,都容易令我們陷入無謂的感傷,

使人走向幸福之路的方法有二,一是改變外在的環境,另一個方面是改變內部的自己。

記憶,乃是從前的現實;現在,則是未來的記憶。

一個人若未能以自然的觀點來看記憶的推移,版圖的改變,就無法坦然無礙面對當下的生活。

人的矛盾來自於身,口,意的無法純一,尤其是意念。

在時空的變遷與形式的幻化裏,我們的意念紛紜。

過去的憂傷喜樂早已不在,我們卻因記憶的版圖仍隨之憂傷喜樂。

我們時常墮落於形式中,無法使自己成爲自己,就找不到自由的入口了。

我們的記憶正如一條流動的大河,我們往往記住了大河流經的歷程,

河邊的樹,河上的石頭,河畔的垂柳與鮮花,卻常常忘記。

大河的本身,事實上在記憶的版圖重疊之處,有一些不變的事物,

那就是一步一步踏實地,經過種種歷練的自我 ”

“ 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可以訓練人表達無形的東西,

於是,訓練表達無形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到自身,充實自己的人格,

使自己具備真誠無僞熱切無私的性格,這樣,情感就不是一種表達,而是一種流露。

在生命裏,有很多歷程除了苦痛,沒有別的感受。

失戀,至少還值得回味,至少有淒涼之美,至少還令我們驗證到情感的真實與虛幻 ”

“ 在禪裏,把快樂的慶祝成爲笑裏藏刀,就是在笑着的時候,心裏也藏着敏銳的機鋒。

把悲傷的慶祝稱爲逆來順受,就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能發自內心的感激,用好的`態度來承受。

唯有清明的心,才能體驗到什麼是真實的美,

唯有不斷的覺悟,才使體驗到的美更深刻廣大,雄渾,

也唯有無上正覺的人,才能邁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 ”

“ 一切屬他則名爲苦,一切由己自在安樂,

一方面體會生命的種種滋味,一方面淺嘗即止不使自己受到傷害,

則面對苦或樂時,也能坦然處之了 ”

“ 我是從心裏在看着風景的,不只是人,不只是山水,甚至整個世界。

它的中心就是人心,面對再好的蓮花,再美的水色,

如果不能靜慮,有澄澈的心去感受與對應,一切都是枉然。

人心之小可以小到微塵一般,人心之大則大到遍滿蓮花藏的世界。

心若能持平,清淨如水,裝在圓的或方的容器裏,甚至在溪河大海之中,又有什麼損傷呢。

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

因爲水性永遠不二,但如水的心,要保持在溫暖的狀態纔可起作用。

如水的心也要保持在清淨與平和的狀態纔能有益。

心能自由,則無處不在,無處不安。

那麼坐在什麼地方又有什麼重要呢 ”

“ 認識自我,迴歸自我,反觀自我,主掌自我,就成爲智慧開啓最重要的事。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以會遭遇苦痛,正是無法認識心的實相,無法恆久保持溫暖與平靜。

佛教的經典與禪師的體悟,時常把心的狀態稱爲心水或明鏡。

人間的一切喜樂我們要看清,生命的苦難我們也該承受。

因爲在終極之境,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

任何一個外在因緣而使我們波動都是無明,

如果能止息外在所帶來的內心波動,則無明即止,心也就清明瞭 ”

“ 我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如果可以在生活中多留一些自己給自己,

不要千絲萬縷地被別人牽動,在覺性明朗的那一刻,或也能看見般若之花的開放。

要提升我們對生活的觀照與慧解,重要的不是去改變生活的內容,而是改造心靈與外物的對應。

能與外在世界對應的人,則一株草,一點露,乃至雪月風花,無一不是智慧的啓發 ”

“有求皆苦,無術乃樂 ”

標籤:林清玄 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