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圖書館在農村經濟中的貢獻作文

農業6.9K

就農村經濟活動而言,舊的傳統生產意識、農業結構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現代農業意識和新型的經濟模式。生態農業已被重視,綠色食品、經濟種植、養殖業迅速發展,鄉鎮企業正在向產業化、專業化、一體化、社會化方向發展,促進了廣大農業技術工作者、農民和農民企業家積極尋求信息、瞭解動態、掌握技術。但事實上,在農村又存在信息不快、信息不靈的現象,科技意識相對淡薄,以至於影響生產、經營、銷售等方面的決策性、主動性和經濟效益,一些農民朋友還會因爲沒有正確的信息來源,而被虛假的廣告所矇蔽,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廣大農民更是期盼有人爲他們提供主動、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信息的指導對農村經濟和農民的生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市場信息只有被農民朋友瞭解和掌握,使農業生產有信息,生產資料有介紹、生產過程有指導、銷售經營有市場、價格體系有保障,才能真正發揮農民朋友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旗(縣)圖書館是基層文化設施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開展知識傳播、科學普及、信息傳遞的重要基層文化陣地。作爲專門從事文獻、信息收集、儲存、傳遞和開發的服務機構,這些職能使它在吸取知識、採集知識、整合知識的同時具備了向廣大農民傳播知識、提供信息的條件和實力。目前僅就我館的情況來說,藏書32300餘冊和電子圖書5萬冊,訂有印刷版中外報刊120多種,建立了互聯網期刊全文檢索服務系統,電子信息音像閱覽系統、光盤檢索網絡,同時與國內區內一些大型圖書館建立了館際互借關係。館藏文獻又以農業科學爲主,各種資料較爲豐富,在爲農村經濟和農業服務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和作用。

圖書館在農村經濟中的貢獻作文

一是依託資源優勢,加強對文獻資源的開發,爲農民提供適時的`信息和生產情報。所謂對文獻資源開發,就是通過圖書館工作人員一系列的創造性勞動,把蘊藏在文獻海洋中和網絡上收集到的“死”知識激活,重新組配,合成新的知識形態產品,並運用編制文獻、索引、專題資料、資料彙編、信息簡報等多種形式,把技術市場信息等編製成具有針對性的“短、平、快”的致富信息,把科學的種植、養殖、加工等致富門路以實用技術形式,按時間分階段傳遞(授)給廣大農村、農業技術工作者,讓邊遠鄉村的農民也能感到圖書館的存在,爲農民提供全面的服務,將其轉化爲生產力,物化爲巨大的財富。

二是依託藏書優勢,引導農民開展讀書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和思想素質。旗(縣)圖書館地處城鄉結合處,接近農村和農民,農民來去較爲方便,農民特別是那些青年農民,很願意利用閒暇時間多讀一些文學、科普作品,既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又可以掌握一些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瞭解一些致富的門路。因此,開展讀書活動,是廣大農民掌握科技知識,發展經濟的需要。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實踐中認識到科技是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誰掌握了這把“金鑰匙誰就掌握了致富的主動權,而要掌握這把“金鑰匙”,惟有讀科技書纔是一個最快捷的途徑。幾年來,我們在幫助農村開展經濟建設和脫貧致富的同時,通過“送書下鄉1100多冊”、在各鄉鎮村組織多次“科技書籍簡介”、“知識工程”、“欲富口袋,先富腦袋”的新觀念教育等活動,積極主動引導農民參與以技術致富爲目的的讀書活動,纔是現實的需要和自覺選擇。尤其是在冬季農閒時節,廣泛的讀書活動還可以起到扭轉和減少農村打麻將賭博、迷信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實現了淨化農村的社會風氣,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增強人的是非觀念,改變人的生活方式,起到了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而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一旦確立,那些腐朽、落後的生活方式就會再無立足之地。

三是發揮專業技能優勢,積極做好爲農民服務的各項工作。圖書館在工作中要努力轉變服務觀念,變被動爲主動服務,要充分了解當地農民的生產需求形式,改變傳統的“開門、坐、等”式觀念,通過深入社會,調查農民需要什麼,掌握第一手資料,開展好信息諮詢快速服務,變“爲書找人”爲“爲人找書”的圖書信息導航館,幫助農民特別是農村專業戶及時捕捉到有價值的情報和提供最新的實用信息,爲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謀求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根據當前我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狀況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大多數較低文化層次的農民理解能力較差,又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因此,圖書館單靠查找、閱覽等傳統的服務模式是遠遠不夠的。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建立農村圖書網點等形式,這樣才能變被動服務爲主動服務,使科技文獻及時有效,最大限度地變爲生產力,使圖書館的作用盡可能發揮到最大限度。

因此,旗(縣)圖書館在農村經濟建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爲基層文化服務機構,受資金、館舍和人力的制約,目前還不能充分滿足基層農民羣衆的文化需求,所以在“三農”工作中,還要求我們應該探索多種方式擴大服務範圍和發揮更大作用。

1.建立圖書館農村分館。根據“三農”工作要求,旗(縣)圖書館可以和各鄉鎮中心學校(中學)及有條件的村文化室,聯合建立鄉村級圖書館,把閒置的圖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實行旗(縣)圖書館的圖書輪流放置在各個服務點內,最大程度的進行資源配置,既節省資金,又拓寬了服務面和服務範圍。

2.籌建農民書屋。在農村尋求一些致力於文化、科技的新型農民、熱愛讀書的讀者、鄉村退休教師,採取社會捐助、圖書館加強、農民自籌等多種形式以農村爲單位創辦農民書屋。既可以極大地解決當地村民看書難的問題,又可以爲一方百姓科技致富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3.發展鄉村科技信息員。旗(縣)圖書館與當地鄉鎮建立密切聯繫,發展多村科技信息員與當地農民建立廣泛的聯繫,一方面爲他們提供信息諮詢指導生產,另一方面瞭解農民的需求並進行反饋,做到“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使圖書館真正成爲推廣農業科技的一個重要基地。

4.建立信息服務網絡。鑑於農村通訊基本普及而村屯相對分散的現狀,籌建農業信息圖書館、“三農”信息服務網絡顯得十分必要。把圖書館轉化爲網絡圖書館,突出向農村延伸,爲農民提供更加快捷準確的信息服務,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和新農村建設。

5.舉辦培訓班。如針對多數鄉村過去種菜是靠自然光和熱,現在已發展到大面積塑料大棚生產蔬菜的特點,對廣大農村婦女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經濟效益。蔬菜有許多品種,各個品種的生產工藝,生產週期不同,新品種、優質品種不斷涌現。蔬菜一旦成熟上市,就成爲商品,產生經濟效益。農民爲了讓蔬菜早熟早上市產生高效益,急於查找新的技術信息,新的品種信息,這些需求沒有固定的模式或固定的週期,需要圖書館靈活地適應它的變化。圖書館就可以針對這一需求根據手中的資料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培訓講座。如條件允許,還可與一些農戶建立長期關係,確立科技示範點。總之,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科技信息的需求將會越來越迫切。圖書館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探索出最佳服務方法,才能盡最大可能地發揮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