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貿易

21世紀的貿易條件問題初探

貿易6.41K

由勞爾·普雷維什和漢斯·辛格提出的貿易條件惡化論,從提出之日起就成爲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問題。不過,它的核心內涵並沒有在爭論中被****,反而有了進一步擴展的餘地。本文主要探討這種理論在21世紀繼續發展的可能性問題。

21世紀的貿易條件問題初探

  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人類文明誕生後的第一種經濟形式是農業經濟,其主要特點是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業和畜牧業在經濟中的壓倒性優勢地位,對大自然的依賴程度依然很高,世界各國彼此分隔。從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起,人類社會開始更多地擺脫對大自然的依賴,對自然和人類社會本身的認識也不斷地深入和拓展,各種發明和創新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都層出不窮,從而大大地推動了工業經濟時代的到來、發展和成熟。應該說,到目前爲止的人類社會仍然還處在工業經濟時代,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仍然以獲得工業部門的增長和發展爲目標。

然而,在20世紀即將結束之際,人類社會又開始悄然步入知識經濟的新時代:1996年,經合組織發表了一份題爲《1996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系統地提出了“以知識爲基礎的經濟”的概念和相關的指標。世界銀行1998~1999年度的`世界發展報告更是以《知識與發展》爲題,認爲“知識對於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爲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依賴於知識。……今天,技術最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經濟確實都是以知識爲基礎的”,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有50%以上是屬於知識密集型的。

所謂“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消費之上的經濟,它主要由知識創新體系、知識傳播體系和知識應用體系組成。在這種經濟中,知識取代了農業經濟中的土地和工業經濟中的傳統資本而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知識被認爲是提高生產率和實現經濟增長的驅動器。筆者認爲,“知識經濟”時代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經濟資源的可再生性。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爲最主要的經濟資源和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知識作爲經濟資源,具有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和易操作性,因而是一種可再生性資源,它很少受時間或空間的限制,可低成本複製,且易於傳播處理。

2.經濟增長的良性化。一方面,經濟週期的弱化即經濟增長的波動性減弱;另一方面,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改變。有的學者認爲,美國“新經濟”的“一增兩低”(即經濟持續增長伴隨着低失業和低通脹的獨特現象)便體現了知識經濟的特點。

3.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與上述兩個特徵緊密聯繫,發展的觀念因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更多地注重經濟增長的效益、可持續性和生活質量,更加強調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4.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在工業經濟時代後期開始加速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在“知識經濟”時代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作爲知識經濟重要內容的信息技術和全球網絡系統大大地改變了世界市場的存在方式,加速了全球貿易自由化和金融一體化,加快了跨國界的生產要素流動。

筆者認爲,只有美國等發達國家纔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進程,其中就連走在最前面的美國“新經濟”也只是21世紀全球性“知識經濟”時代的前奏而已。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至今仍被排斥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門之外。不過,21世紀將成爲知識經濟的時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知識經濟時代的貿易條件問題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是阻擋不住的歷史必然。如果發展中國家不去積極瞭解知識經濟的運行規律和法則,不去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那麼它們將永遠無法擺脫“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原因很簡單,發達國家不斷使知識的前沿迅速向前推進和知識本身的乘數效應,意味着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追趕“一個移動的目標”。

自“普雷維什—辛格命題”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提出以來,圍繞貿易條件惡化理論的爭論就沒有停息過。然而,正如保羅·斯特里頓所說的那樣,“當許多人對初級產品生產國的貿易條件持續惡化的理論的批判愈演愈烈的時候,這個理論的內核很可能在這場猛烈的攻擊中得以保存下來。這個內核就是:在世界經濟當中,存在着導致從對外貿易和廣泛的經濟進步過程中產生的收益分配不平衡地發生作用的各種力量,以至於最好最大的份額歸於強國,弱國則在分配過程中自相侵吞。”①結果,貿易條件惡化論不僅沒有被****,反而獲得了進一步發展。貿易條件惡化論可以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外圍國家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相對於中心國家工業製成品的貿易條件而言,呈現出長期惡化的趨勢。D.沙普斯福德指出,在1900~1982年間,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每年都下降1.29%②。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94年的一份報告中同樣證明了初級產品貿易條件的惡化趨勢,它指出1968~1987年間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每年都下降1.52%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