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科技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熱門】

科技2.96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熱門】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

鄢陵縣第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縣科協、縣教育局的精心組織下,於20xx年x月x日在鄢陵縣教育局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大賽從全縣40餘所中國小180餘件作品中篩選徵集出各類優秀科技作品14件,其中優秀科技項目19件,少年兒童科技幻想繪畫31件,優秀科技實踐活動19件。通過鄢陵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委會專家公平、公正、公開和認真嚴格評審,經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審定,共評出各類優秀作品等級獎66個,其中一等獎12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12個,優秀獎30個獲獎率佔送展作品總數的66%。同時,對獲得作品等級獎的中國小生,科技輔導員,優秀科技輔導員頒發了獎品、證書。參與這次大賽的科技輔導員和中國小生達300餘人,其參與率、覆蓋面、作品數量、質量及科技含量均爲歷年之最。現就我縣開展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情況彙報如下:

爲了加強對我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揮,使大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進一步凸顯青少年朋友的創新意識和科技熱情,成立了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委員會,組委會主任由科協主席晁海利擔任、縣教育副局長卜松田擔任,相關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組委會於20xx年x月x日即召開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工作聯席會議,以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大賽取得圓滿成功。縣委、政府表示,要把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辦成一次有影響、有特色、見實效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保障。由於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全力配合,縣科協、縣教育局主動承擔大賽承辦的主體責任,認真策劃、精心組織、紮實工作,組委會積極組織學校領導和科技輔導員到市級單位觀摩學習。定期到校督促指導,爲我縣成功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2月x日,縣科協、縣教育局根據全縣大賽準備情況,在縣二高會議室召開全縣中國小校長、教導主任、科技輔導員及部分優秀學生代表共80餘人參加的動員大會,縣科協主席晁海利、縣教育副局長卜松田、縣科協副主任科員孫建華等領導分別進行了動員、部署和工作強調,進一步明確了舉辦這次大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縣中國小生中掀起“熱愛科學、展開智慧、創造理想、培養素質”的大賽主題活動,要求通過這次會議,在抓好學校常規教育和日常工作外,一是要把這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爲提高學生素質,強化學校管理的重點來抓,廣泛宣傳,周密部署,認真引導,抓出成效。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我縣科技創新大賽的先進事蹟和典型經驗,與此同時,組委會領導經常到校督查指導。由於工作早部署,任務早安排,責任早明確,措施早制定,爲我縣成功舉辦,增添了亮點,積累了經驗。

爲了確保大賽圓滿成功,縣科協、縣教育局領導精心運作,多方協調,主動向縣委、政府彙報,爭取領導支持,立下軍令狀,辦出高水平。由此,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部門的大力支持。使參賽單位和工作人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一致,工作中紮實有序。爲了確保創新大賽的資金投入到位,縣科協多方協調資金,解決這次集中承辦的經費所需,通過兩個多月工作的精心準備,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充足保障,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歷年多項之最。

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多年來,縱觀大賽承辦的方方面面,使我們充分認識到:一是要克服厭倦情緒,避免應付了事;二是要克服年年舉辦,避免千篇一律;三是要克服怕增加學生負擔,避免只是會議布臵,而無工作實績的思想,通過舉辦這樣的大賽,增強了青少年學生的創新思維,參與熱情,想象激情。從而,轉變學校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的觀念。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去年,我縣在承辦這項活動中,從組織領導、體制、機制、舉辦場地、評選方法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嘗識和創新,如對學生凡是獲得縣級以上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級獎勵的`,在升入高一級學校時,均能獲得不同層次的加分獎勵,縣教育局把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納入了年度目標考覈的重要內容,對不重視,不支持這項工作的學校領導要實行誡免談話,直至免職處理等等,通過這些工作的實施,使我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得到了全縣中國小生的廣泛參與和學生家長的積極支持,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同時,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讚揚和廣大人民羣衆的認可。鄢陵縣第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圓滿落幕,給我們有以下四點體會:

一是領導重視,精心組織是核心;

二是及早部署、廣泛宣傳是前提;

三是準備充分,投入到位是關鍵;四是創新理念,辦出特色是根本。回顧我縣開展這項工作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一是工作協調配合的問題;二是極個別同志的認識和觀念的問題;三是我縣舉辦這項活動時間不長,經驗不足;

四是我縣是一個人口大縣,財政窮縣,凸現資金投入不足。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一定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完善。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2

一、一季度工作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市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實現“開門紅”。1-2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6%。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有條不紊全面推進,各項創建指標均按序時進度得以完成,形成20xx年工作要點進一步加快建設進程。紮實推進“四經普”科技統計工作,彰顯全社會研發投入穩定增長成效,全市1071家規上工業企業填報20xx年研發經費支出總額54.07億元(目前,研發經費計算方式尚未明確,故此數據均尚未正式過錄,後期可能會有核減),較上一統計年度增長39.95%。全市規上工業企業中建有研發機構的456家(市統計部門提供,最終以安徽省科技統計公報採納數字爲準),研發機構覆蓋率爲42.58%,創歷史新高。登記技術交易合同87項,交易額9800萬元,同比增長7%。市級科技創新政策兌現全面啓動,開展《XX市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若干政策》、專利資助、衆創空間等3項政策兌現工作,目前已完成部門審查和信用查詢工作。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紮實開展服務企業工作

今年以來,着力推動“四送一服”不斷走向深入,已開展各類政策宣講解讀活動9次,調研企業30家;收集各類問題24個,直接幫助企業協調解決23個,轉報市四送一服辦幫助解決1個。深入開展企業技術需求對接服務工作,一季度共現場走訪企業近30家,幫助企業提煉和收集整理技術需求和難題20餘項,通過各種渠道發佈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科技成果100多項,促成欣創節能與清華大學簽訂實施“等離子體惡臭氣體淨化系統研發”項目。

(二)實施“5522”科技創新工程

1、培育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認定工作計劃於下半年開展,目前正在開展年度績效考評工作,對20xx、20xx和20xx年度市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在20xx年度的`進展情況、財務情況和創新情況進行考評,計劃4月份完成。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xx年第一批高企申報工作6月底截止,相關工作有序開展中。一是對高企培育情況進行月調度,經摸排,目前我市已培育擬新申報高企企業102家;應參加重新認定企業107家,可參加重新認定企業90家。二是開展20xx年第一批擬申報高企企業的主體申報材料的審覈工作,對審覈進展進行周調度。

3、培育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將科技團隊的招引工作納入縣區、開發園區考覈目標。上半年重點做好科技團隊招引培育的調度工作,爭取10月底完成20xx年科技團隊的申報、評審工作。

4、培育組建研發機構。根據《XX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暫行)辦法》,對標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要求,2月已啓動20xx年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工作,計劃4月完成評審、認定工作。

(三)強化創新平臺建設

1、積極推進馬鋼創建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圍繞省“一室一中心”建設要求,緊盯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全力協助馬鋼公司編制爭創軌道交通領域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方案和可行性報告,多次陪同馬鋼公司付省科技廳溝通協調創建事宜。3月15日,邀請省科技廳國家實驗室與創新基地建設處周曉輝處長及省內有關專家赴馬鋼實地調研,並獲得省科技廳領導和專家的認可和支持。下一步將積極配合馬鋼公司對有關方案報告進行完善,儘快報評。

2、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積極引導和鼓勵縣區、開發園區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與大院名校的產學研合作,招引培育新型研發機構。根據《XX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與績效評價辦法(試行)》,啓動市級新型研發機構認定工作。目前共有安工大、綠丞複合材料、中科(XX)新材料、南馬智能、南大研究院等7家單位遞交了申報材料,近期將開展評審工作。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3

20xx年機電隊積極響應礦的號召,重視科技創新思想路線,積極貫徹、組織、落實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年共完成15餘項科技創新項目。其中,多項已獲得礦科技創新獎。

在日常工作中,區隊管理人員經常深入井下現場,聽取生產單位職工的意見,回單位後總結整理,再經多方調查後確定新的科技創新項目。在新項目的準備與設計中,將全隊成員思想充分運用起來,讓每個人都開動腦筋,出謀劃策,做到人盡其用,使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學有所用。只要提出的意見被採用,隊裏就會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以此來帶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隊領導及相關技術人員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查看,及時發現問題,不斷修改、完善設計方案,以保證項目能順利達到預期效果。在所有參與人員的努力下,一個又一個的科技創新項目被成功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隊裏不僅把科技創新作爲一項工作,更把它作爲培養廣大職工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是在活動中不斷激發職工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象力,職工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活動;職工有了創新的.意識,而沒有思維,是無法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創新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核心,科技活動中的思維是一種探索性、創造性的活動,沒有固定的、機械的模式,所以需要直覺、靈感和想象、幻想、猜測等非理性思維的參與。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隊裏更是不遺餘力,機電隊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技術、管理人才隊伍,隊裏始終把培養創新性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上創造優勢、環境上營造優勢、機制上運用優勢,充分營造出一個適宜創新的環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一季度,我單位完成了包括“1427工作面ZY3000/14/32閥組固定架改進”、“北翼主皮帶巷SJ-80型皮帶機輔助驅動安裝”、“沿空留巷特殊支護裝置的設計改進與製作”、“掘進卡軌車的應用與推廣”以及“北翼主運輸皮帶巷簡易軌道的鋪設”5項科技創新項目;二季度完成了“摩擦支柱及非對稱雙翼十字頂樑在巖空留巷技術中的應用”、“1528留巷支護技術改進及新設備應用”、“皮帶集中控制在葛泉礦南北翼運輸大巷中的應用”和“井下檢修硐室起重機安裝改造與應用”4項科技創新項目;三季度完成“1526特長工作面開採技術研究”、“掘進頭物料碼放架的設計與應用”、“支架鐵鞋在1528工作面搬家倒面中的應用”以及“東井1191工作面接煤平臺漏斗的設計與製作”4項科技創新項目。其中,“掘進卡軌車的應用與推廣”、“1528留巷支護技術改進及新設備應用”、“1526特長工作面開採技術研究”和“支架鐵鞋在1528工作面搬家倒面中的應用”4項獲得礦科技創新一等獎;“掘進頭物料碼放架的設計與應用”及“皮帶集中控制在葛泉礦南北翼運輸大巷中的應用”2項獲得二等獎;“井下檢修硐室起重機安裝改造與應用”獲得三等獎。

總之,機電隊在科技創新上本着“少投入、多產出”的原則,着力於“安全可靠、速度快捷”,做出了多項令人稱讚的項目。在今後的日子裏,要不斷髮揮機電隊善於創新、敢於創新的精神,爲我礦圓滿完成各項目標增磚添瓦!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4

爲了激發師生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勇於創新的精神及動手實踐能力。學校從20xx年3月開始在全體師生中發出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倡議,鼓勵同學讀一本科普書、講一個科普故事、畫一幅科幻畫、辦一期科普抄報、做一個科技小製作、寫一篇科技小論文、設計一項科技小發明等活動。

在近一年的實踐活動中,領導高度重視,少先隊統籌安排,科學、美術、計算機教師認真組織,班主任認真實施,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參與率達到93%,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基本達到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目的`,激發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本次活動,同學們的作品內容包括髮明創造、技術創新、科學論文、信息技術、應用成果等,涵蓋了植物學、動物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等學科。孫吉禮老師指導製作的電子報刊《課間樂》獲青州市一等獎;嶽玉德老師指導製作的電子報刊《秋收》正在報送青州市進行評選;趙永強老師、劉淑貞老師和孫吉禮老師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參加了青州市教研室舉辦的電教公開課,均獲得了獎項。嶽玉德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踊躍參加,採集製作了各種動植物標本,使學生充分開闊了視野,大大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學校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和展示會,能爲衆多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的學生提供科學展示和科技交流的平臺,以促進學生的創新智慧形成交融、碰撞、閃光、昇華,爲進一步推動國小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普及,促進創新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5

20xx年我礦計劃項目14項,其中公司級項目6項,分別爲《煤礦井下-575運輸系統膠帶輸送機防爆變頻電控系統改造》《煤礦鍋爐給水、供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壓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液壓絞車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12採區複雜地質條件下放頂煤開採技術研究》《底板抽放巷穿層孔與順槽本煤層抽放孔交叉佈置抽放技術研究》礦級項目7項,分別爲《水力壓裂提高採面區域防突效果技術研究》《小型風包的設計及製作》《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錨網噴使用的金屬網設計改進》《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氣動鑽機改造應用》《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監控系統的更新》上述項目均按計劃運行開展,預計20xx年底均可完成項目目標。

上述技術成果是在集團公司及公司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工作氛圍下取得的,我們一定抓住上級領導賦予的難得機遇,本着“以科技促發展,以科技提效益”的理念,將煤礦的技術創新工作做得更好,爲煤礦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xx煤礦技術創新工作總結:

20xx年在公司和礦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集團公司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工作以來,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刻苦鑽研、努力拼搏,積極落實科技興企戰略,圍繞礦井安全生產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攻關,解決了“一通三防”、機電管理、煤巷掘進及回採工作面支護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技術管理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

爲認真落實集團公司“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把“從零開始、向零奮鬥”的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20xx年我們開展了“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雙創年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涌現出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科技創新項目,09年我礦共評比出“雙創”成果138項,其中特等獎17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60項;還有7個項目通過上級專家評議,其中生產、開拓專業的有《錨網索耦合支護施工工藝在煤礦的應用實踐與改進》《煤礦12採區供排水系統改造》《1204工作面設計》《13採區軌道上山優化設計》《煤礦煤巷掘進工作面輔助運輸系統的改造》《煤礦擋煤板技術革新》《井下大型固定設備與給水及水處理方法探討實踐》《手持式啓動鑽機在防突掘進工作面的推廣應用》《井下機電硐室圍巖注漿加固技術的應用及推廣》《巖巷掘進安全評價表設計》《門式擋車槓的設計與製作》《巖巷複合交叉口擴修加固技術及推廣》;機電專業的有《煤礦井下-575轉載系統改造》《無功功率終端補償器的應用》《煤礦副井罐籠罐簾閉鎖裝置的發明及應用》《節能煤鬥在煤礦鍋爐中的應用》《螺栓扣板式鋼筋混凝土軌枕的設計及應用》;一通三防專業的有《底板抽放巷傳層鑽孔瓦斯綜合抽放技術研究與應用》《鑽機施工釋放孔技術的研究》《鑽孔封孔技術創新》《鬆軟煤層注安兒技術在煤礦13071上順槽掘進工作面的應用》《zdy650型液壓鑽機推廣及簡介》《新型孔口帶抽工藝研究與應用》《防突柵欄安全防護措施的研究與應用》《瓦斯超3分鐘閉鎖風機功能研發及應用》《新型風門建築及加固技術》《鑽機快速接頭》《煤礦鑽孔下套管抽放工藝》《防逆流調節風窗成果研究報告》《永久工程標準化牆體創新在煤礦井下實際應用》爲礦井生產開拓、一通三防、機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提高奠定了紮實的`技術基礎。特別是機電專業的“南風井風機變頻”、生產專業的“懸移支架應用”、通風專業的“瓦斯抽放技術革新”等項目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爲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所有取得的成績是全礦幹部職工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辛勤工作的結果,也是我們煤礦人敢挑重擔、勇於開拓的優良素質和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

20xx年我礦計劃項目14項,其中公司級項目6項,分別爲《煤礦井下-575運輸系統膠帶輸送機防爆變頻電控系統改造》《煤礦鍋爐給水、供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壓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液壓絞車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12採區複雜地質條件下放頂煤開採技術研究》《底板抽放巷穿層孔與順槽本煤層抽放孔交叉佈置抽放技術研究》礦級項目7項,分別爲《水力壓裂提高採面區域防突效果技術研究》《小型風包的設計及製作》《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錨網噴使用的金屬網設計改進》《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氣動鑽機改造應用》《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監控系統的更新》上述項目均按計劃運行開展,預計20xx年底均可完成項目目標。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6

1、項目概述 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用途;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技術方案、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法的選擇等。

2、項目實施的組織與管理 各完成單位爲項目實施提供的人員、設備、場地、資金等支撐條件的保障情況,各完成單位及研究人員的組織、協調與分工,以及爲完成任務目標與其他單位進行的產學研合作和成果分享等情況。

3、項目實施進展及任務完成情況 對應任務書約定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要描述項目實施過程中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間段、工作內容、參與單位和人員及其貢獻、工作完成情況。並逐一說明任務書規定技術指標、經濟指標、提交成果形式等實際完成情況。

4、項目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員名單 按貢獻大小排序,並簡要說明各參與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對項目作出的主要貢獻。

5、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果 包括項目實施期間取得的動植物新品種、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專利、軟件、標準、發表的論文或論著等。

6、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7、項目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包括財政資金、配套資金、自籌資金的到位情況和支出情況,特別對省科技廳撥款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8、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效 項目實施對促進相關產業或社會發展的作用,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項目推廣應用情況及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7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我們以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爲目標,健全創新機制,優化創新環境,不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優化升級,科技競爭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產學研合作突出實效。20xx年產學研合作工作突出實效,分別於5月中旬、7月中旬舉辦了2次產學研專題對接活動,邀請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新材料、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專家團隊近80人蔘會,會議共達成合作協議及意向26項,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19項。同時,科技局深入企業開展科技服務,爲企業推薦科技成果200多項。

二、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夯實基礎。我們深入企業調研,主動上門與企業進行對接,制定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計劃,在此基礎上舉辦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班2期,培訓企業30多家,確定了20xx年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5家,並已完成申報工作。同時,完成了我市2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複審、8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查工作,並通過了省、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小組的抽查,得到了上級認可。

三、計劃、成果、獎勵工作有序開展。申報國家創新基金項目2項,省自主創新專項和省創新基金項目各1項,市級創新基金項目1項。管材承擔的市首個國家“863”計劃於2月成功立項,已到位資金885萬元,7月份正式啓動實施;同時,管材承擔的省自主創新專項也於近日成功立項,2000萬的.最高資金項目全省僅4個。截至目前,到位政策性資金2481萬元,組織鑑定科技成果12項,申報省級科學技術獎5項,市科學技術獎20項。3月份配合市委、市政府召開產業推進大會,對自主創新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發放獎金263萬元。

四、知識產權工作力度加大。加大了對專利保護的扶持力度,3月份發放專項資金鼓勵和扶持單位和個人開展專利保護,“4·26”世界知識產權日開展專利執法檢查,同時開展多次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發放資料1000餘份。修改完善我市授權專利獎勵政策,制訂《市專利資助資金管理試行辦法》。截至6月份,發明專利申請量182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8件。

五、自主創新年活動深入開展。調度全市20多個責任部門,認真總結20xx年度自主創新年活動開展情況,形成“20xx年度自主創新年活動總結報告”,並制訂了《市20xx年自主創新活動實施方案》,積極牽頭各責任單位做好20xx年度活動的各項部署工作,保障活動的深入開展。5月,積極組織、協調各有關單位完成了20xx年全國縣(市、區、旗)科技進步考覈工作。

六、防震減災工作力度加大。召開了全市地震工作會議,啓動地震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開展多次地震科普宣傳工作,加強地震應急隊伍建設,落實地震應急物資儲備,推進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同時,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審批制度,上半年審批各類建設項目18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工作,5月10日在全市中國小校開展地震應急緊急疏散演練,5月24日在全市組織開展了防空防災警報試鳴和應急疏散演練,不斷提高職能部門救災能力和全市羣衆的應急逃生及自救互救能力。

七、項目招商工作穩步開展。大力推進中物院的“表面工程處理中心”建設,一期投入資金800萬的金屬表面改性技術項目已完成設備調試,開始小批量生產;推動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建設,加快異戊二烯等項目的孵化速度,爭取8月份與俄羅斯院士簽約,打造首個綜合性科技孵化器,推動公共服務平臺早日發揮科技服務職能。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8

在大竹林業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通過不斷的學習。在永煤“從零開始、向零奮鬥”的安全理念和以“用心做事”的永煤企業文化理念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用心做事、積極努力的學習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對本季度的科技工作做一個認真、細緻的總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年度圓滿完成了瓦斯治理各種個科技項目成果,使瓦斯治理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對員工的培訓學習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熟悉所有的施工工藝;進一步優化科技方案;

3、本季度的雙基考覈工作順利完成;在科技成果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4、在板報出版中起好帶頭作用,並且,最終完成板報,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5、各項工程質量合格,安全無事故,施工地點衛生開展有序。在科技工作方面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以往的科技工作過程中,儘管我們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優化科技方案,完善科技成果。

將存在的問題儘快解決,對細節方面進一步完善,我們對雙創辦本次驗收提出的問題以及今後的工作要求將落實專人,落實資金,限定時間,爭取按雙創辦的要求儘快完成。儘管我們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和“雙創”工作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希望各位領導在檢查中能夠及時指出來,便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及時改正,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進一步搞好“雙創”工作。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9

我校在接到該次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後,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美術教師積極努力,班主任認真實施,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參與率達到60%,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基本達到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目的,激發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現將活動情況小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積極宣傳發動師生。

接到大賽通知後,立即成立以劉學華校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先後召開多次全體體教師會議,給各個教師佈置任務,任務落實到人,安排一些骨幹老師對學生進行大會宣傳發動。整個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學校領導全程關注。

二、師生認真準備,積極參與。

在這次活動中,全校師生全員參與,我們進行了科技創新比賽項目的角逐,通過認真評比,層層推薦,學校集中初賽進行選拔,共向中心校推薦了一幅優秀的科幻畫作品,我校結合鄉村少年宮特色手工課程,舉行“中國結”在我“新”的活動,並向中心校推薦。

三、取得的成績。

由於領導的重視,我校在這次活動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廣大師生踊躍參與,熱情極高。表現在兩個方面:

(1)學生竟相觀看,取長補短。

(2)學生勇於展示本班的成果。

四、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發現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對科技創新活動的認識、指導不夠。

2、對培養國小生科技創新興趣的'力度不夠。

3、作品重量輕質,高質量的作品數量不多。

五、補救措施。

1、加強素質教育,利用科學課教學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開放、創新的思維方式,動手操作、學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着力加強。

2、結合實際,經常性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創新的興趣。

3、爲了使此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達到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班主任和美術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修改補充作品。學校今後還要展出。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0

20xx年,xx市圍繞我市“三大目標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逐漸凸顯,全市域創新的格局逐步形成,現將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圍繞國家高新區中心,逐步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福地

一是合力做好高新區迎檢工作。4月份,迎接了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一行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調研,宛廳長對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爲國家高新區創建提振了信心。爲貫徹宛廳長調研精神,加快落實國家高新區創建任務,召開了專題任務分解會議,充分調動相關部門積極性。圍繞我市市委全會明確的“三大目標規劃”,對高新區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和彙報材料進行了數次修改。編制了《高新區資料彙編》,完善了高新區規劃展示廳的內容,在北京順利組織召開了國家高新區規劃論證會。目前,正在全力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順利迎接10月份科技部專家組的現場考察。

二是聚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舉辦高端活動造氛圍。20xx年以來,我市先後舉辦了紡織產業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和鋁產業創新發展高端會議、硒與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峯會議,成立了華信藥業爲牽頭單位的全國富硒產業聯盟並設立富硒產業聯盟基金,加快形成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舉辦了xx市首屆科技政策知識大賽和在校學生知識產權創新創意大賽,提高全社會科技創新積極性。強化創新平臺建設促研發。獲批xx首家“功能性複合調味品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組織三寶與東華大學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籌建xx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大對xx市新型研發機構的協調與管理。申報了安徽省第二家企業專業化國家級衆創空間,將要迎來科技部現場考察。我市注重平臺的績效管理,全省3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省考覈中被評爲優秀,我市佔3家;全省27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省評估,通過9家,我市佔2家;全省19家院士工作站績效評價爲優秀,我市天能名列其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基礎。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新成立1家生產力促進中心,2家專利代理機構,目前正在籌建科技大市場和技術轉移中心,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奠定基礎。

三是全力做好產業轉型升級文章。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了高企調研及研發統計培訓工作,上半年認定高企11家,高企預計全年達到76家,獲批阜陽市優秀高企3家。組織企業申報進入國家科技型企業庫,目前已入庫企業76家。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申報獲批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4個,4家企業項目進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行業賽,已經獲得省、阜陽市項目資金及獎補資金3207萬元。目前正在組織申報20xx年省科技進步獎4個,均已通過形式審查,組織申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6個,研發設備補助項目39家,申請省級項目和獎補資金6000萬元。促進產業快速發展。高新區成立了高新投,籌備設立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爲產業發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不斷加快提升創新能級,新獲批了國家火炬阜陽xx高新區糧食機械特色產業基地,至此,高新區已形成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二)圍繞國家創新型縣(市)目標,突出打造“雙創高地、產業新城”

一是發揮科技金融支撐作用。我市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創新引導資金各1億元,充分發揮科技金融的引導作用。20xx年,深入推進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先後組織12家企業與擔保機構對接,爲企業進行專利質押融資貸款8100萬元。爭取阜陽市科技創新券87萬元。

二是加快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安徽建築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建設和學生實習就業平臺建設等。20xx年上半年,組織帶領50多家企業與中科大、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50餘份,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樑。

三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20xx年1-7月份,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位居全省縣市第5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35件,僅次於合肥、蕪湖、馬鞍山。組織申報獲批了國家知識產權規範化培育市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的申報工作。

四是做好人才引進培養。我市成立了人才局,修訂了人才發展政策,着力營造起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東錦、銀河、京安醫院均已簽訂院士工作站建站框架協議,即將申報省院士工作站。引進高層次人才3家,獲得我市高層次人才資金支持2900萬元,一鳴新材料的聶剛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

五是申報國家創新型縣(市)。4月份,xx市作爲安徽省試點縣進行了創新數據採集和填報,9月份,進行了縣域創新數據正式採集。目前,我市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通過省專家評審,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待評。我市將加強與科技部溝通,繼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跟進工作。

(三)圍繞全市域創新願景,重點打造區市聯動、區市合一範式

一是以高新區理念引領全市域創新。以國家高新區的`理念引  二是發揮xx科創委的統領作用。20xx年1月,我市成立了xx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等重點創新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召開xx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全體會議3次,安排部署了國家高新區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工作,爲創建提供合力和動力。

三是加大民生及社會領域科技投入。農業農村領域,組織30位省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深入鄉鎮,開展科技實地幫扶。組織申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家,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發展(扶貧)項目4個,獲得精準脫貧科技示範項目資金34萬元,推薦邴集三和村參加科技部組織的科技示範村評選,展現農業與科技的互融。教育領域,組織xx四中申報獲批安徽省中國小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正在協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省院士工作站。

二、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創新層次仍然不高。我市科技創新雖然在皖北領先,但是與皖南及沿海先進地區相比,差距明顯,仍需奮力尋得突破。

(二)創新要素仍需進一步集聚。我市技術、知識密集型企業仍較少,高端創新平臺有限,公共服務平臺有待進一步強化,需要進一步激活創新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三)一二三產業融合速度有待加快。現階段的三產融合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融合度較低、融合層次較淺。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紐帶有待形成,一、二、三產業中的企業主體聯盟有待建立。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工作,打造區市合一的xx樣板。

(一)順利迎接國家高新區現場考察。近期科技部專家組將到高新區正式現場考察,我市將做好高新產業戰略規劃、發展規劃、彙報材料、彙報PPT的修改定稿工作,規劃展示廳、科技孵化器內設施等完善工作,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的其他準備工作,確保順利迎接科技部專家的現場考察。

(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對接。目前,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我市將做好溝通匯報工作,力爭年底順利獲批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正式開始爲期3年的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

(三)舉辦各類高端論壇及活動。依託院士工作站舉辦以再生資源等爲主題的高端產業峯會,打響xx院士經濟品牌,着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對進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決賽的4家企業加強指導,力爭有2家以上企業獲得優秀獎,打響xx創新創業品牌。

(四)統籌推進金融、人才、平臺工作。一是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真正發揮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度,強力助推產業高端發展。二是加快高端人才的引進。組織我市東錦資源、銀河皮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組建院士工作站,力爭新增院士工作站1-2家。做好我市新申報的3家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的跟進工作,力爭有2-3家獲得省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立項。三是加快創新平臺的建設。組織申報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做好國家級專業化衆創空間的現場迎檢工作,着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五)着力打造要素集聚的創新高地。一是抓好企業主體培育。做好第二批高企的申報認定工作及高企培育工作,力爭全年高企數量達到76家,組織企業做好科技型企業入庫工作,力爭全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90家,做好3個省科技進步獎、6個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的跟進工作,爭取實現省科技進步獎新突破。二是打造知識產權強市。加快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做好國家專利質押融資、專利保險試點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規範化培育市場等7個試點的實施工作。三是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與昆明理工大學、安徽建築大學等高校合作,按照協議內容,儘快推進人才基地、科研基地等落地,爲企業與高校合作搭建好橋樑。引導更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對接,簽訂產學研協議,全年產學研合作協議超過70個。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1

(一)實施新型研發機構倍增計劃

持續抓好國際創新資源集聚,圍繞數字經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瞄準關鍵小國新加坡、荷蘭、比利時,創新大國德國,紮實推進“生根計劃”工作,建設目標國家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引導企業對接引進國際創新資源,加大與國內一流高校高端人才團隊對接融合,與龍頭企業共建7家新型研發機構,實現數量倍增,質量提升。

(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突破計劃

加快高新園區提檔升級,按照“大樹移栽”和“育苗造林”相結合的方式,緊扣目標極限攀升,加大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值增長20%以上,形成創新產業跨越發展強勁動能。

(三)實施打造一流高新園區計劃

優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打造建鄴高新區企業優質服務鏈;優化佈局、提質增效各類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打造一站式服務的創新企業孵化鏈;完善高新區生活、休閒、商務等綜合配套,打造零距離貼心生活服務鏈;加強金融和科技的結合,設立科技企業風險補償基金,打造“基金+創業空間+創業輔導+金融服務”的金融科技融合鏈,形成一流創新生態,力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00億,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00件,爭創一流高新名園。

(四)實施優化“創業建鄴”英才計劃

做優人才服務大廈,組建創業創新聯盟,啓動省、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申報工作,打造一流引進與服務人才的'生態圈。強化功能園區的引才主體職責,爲人才提供優質稀缺的行業服務、一流專業的市場服務、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打造全鏈條式人才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高端創新人才向建鄴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全省影響力的國際化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總結與思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爲加速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升級,科學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引導和服務於學生的科技創新事業,按照“搭建平臺、典型引路、積極引導、重在普及”的思路,充分體現“強基礎、重能力、抓創新”的原則,建立並完善了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機制,積極探索並優化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三種模式,採取了多項有效措施,學院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生機盎然,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成果逐步顯現,科技創新建設日趨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低年級重普及,高年級重提高”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工作新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機制,爲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保駕護航爲保障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計算機學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了以“環境搭建爲先導,學院投入爲保障,政策體現爲推力,教師指導爲支撐、科協工作爲基礎”的科技創新工作機制,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

1、環境搭建爲先導。學院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學院設有創新實驗室四個:計算機技術創新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計算機軟件實驗室和ACM/ICPC訓練基地,配備了單片機、ARM7、ARM9、XScale255、XScale270、國產CPU等一系列的軟硬件開發環境;提供EDA、SOC、SOPC、DSP以及美國Xilinx公司提供的高端FPFA芯片和開發設備。每年,都有百餘名同學在創新實驗室進行科研項目開發和比賽訓練,創新實驗室也日漸成爲學生的科技創新基地。

2、學院投入爲保障。學院逐年加大資金投入來支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

近五年直接用於學生科技創新經費投入7萬餘元(不含對指導教師獎勵和年底工作量折算發放津貼的院系投入)。20xx年至20xx年,學院分別投入經費爲10000元、13000元、15000元、16500元和18000元,爲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廣泛而深入地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

3、政策體現爲推力。學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調動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學院對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成績的學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學期綜合成績評定時予以加分,並在評優方面優先考慮。保研方面,根據大賽級別和所獲獎項的不同,最高加分可達3分,最低加分0。2分。科技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的大學生可獲得創新獎學金,並被授予“學生科技創新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近三年,已有13名同學通過大賽加分,獲得了個性化保研資格,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4、教師指導爲支撐。學院安排多名教師來指導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學院在創新實驗室安排了11名專職和8名兼職指導老師,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6人。這些業務精湛、經驗豐富、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心的指導教師爲學生在課外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佳績提供了技術支撐。

5、科協工作爲基礎。學院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協會來開展日常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學生科技創新協會是學院團委和學生會之外的第三大學生組織,協會主席和副主席爲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的佼佼者,副部長及部員都熱衷於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協會的'主要工作是舉辦科技講壇、組建創新小組、開展技術培訓、組織科技競賽及進行科研訓練。大學生科技創新協會在學院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起到了基礎作用。

固定的實驗場所,營造了良好的課外科技創新氛圍;領導的關懷與重視,推動了課外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配套的政策和獎勵措施,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提升了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層次和水平;學生科協的勤奮工作,保障了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序運轉。

二、探索和優化三種模式,爲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學院在實際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的三種特色模式並不斷優化,有力推動了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廣泛而深入地開展。

1、“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直是學院學生工作的重點之一。爲了提高學生參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學院以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和創新實驗室爲平臺,以業務精湛、教風優良的教師科研團隊爲技術保障,以學院大學生科技協會爲依託,以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爲載體,經過實踐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學院特色的“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新模式:“四自”即科協自行組織科技活動,學生自發參與科技賽事,教師自覺給予創新指導,學院自願提供資金配套;“兩結合”即“學研產”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在“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下,學院的學生課外科技活動蓬勃開展,學院學生也多次在各級科技競賽中獲獎。

2、課外科技創新與學風建設相互促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院特別注重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學風建設緊密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提高學院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後進同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爲學院全體師生努力的共同目標。學院十分重視低年級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高年級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低年級本科生採取集中自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原則,着力培養刻苦鑽研精神和自學能力;對高年級學生採取分類指導和重點培養相結合的原則,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學生個體的優勢、專業特長及興趣愛好,有意識地加以引導,通過政策、制度、環境等因素,激發創新動力,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對基礎知識紮實、專業技能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通過他們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帶動並激勵其他同學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在學生科技創新促進學風建設方面,在“四自兩結合”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下,在各項科技創新活動中,學生們會發現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和不足,這樣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又會影響到周圍其他同學。這樣以點帶面,就在全院範圍內形成了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應,從而推動了學院學風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3、針對“拔尖”學生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爲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學院十分注重對“拔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努力爲他們提供創新訓練環境與條件。“個性化”教育是創新教育的組成部分,學院支持和鼓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挑選學習成績優秀或有特長的學生開展“個性化”培養,對其理論學習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學院在經費、場地、實驗儀器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以此推動“個性化”教育全面開展。目前,學院除建有“數字邏輯與電路”、“嵌入式系統”、“可編程邏輯及數字系統”等基礎實驗室外,還建有“計算機技術創新實驗室”等創新訓練環境,並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這些實驗室主要用於對“拔尖”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計算機賽事培訓以及學生業餘科技活動製作。對“個性化”突出的學生,指導教師提前介入,並跟蹤培養。經過此環節的訓練,學生的理論水平及實踐創新能力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三、積極採取多種措施,爲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與提高搭建平臺、營造氛圍

1、成立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組織機構。爲了使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使各項政策、資金、措施能真正落到實處,學院專門成立了由學院黨政主要領導擔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員擔任副主任,全體輔導員和科技創新指導教師爲成員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組委會。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組委會作爲一個常設機構,負責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的政策落實、規劃制定、方案論證和策劃協調等工作,負責組織實施校內外各級各類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爲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2、加大對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宣傳力度。學院科協每次舉辦活動前,都通過各種途徑對活動進行宣傳,包括電子屏、條幅、海報、工程之家公告、啓航網公告、黑龍江省計算機學會網站公告、校ACM網站及東北地區ACM網站通知等。通過宣傳,計算機學院的特色科技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也吸引了全校廣大同學參與到計算機學院科技創新活動中來,爲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3、注重提高學生課外創新活動的普及和覆蓋。大一學生正處於打基礎的重要時期,不適宜全面深入地參與課外創新活動,但是爲了調動大一學生從事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率,達到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全覆蓋,學院於20xx年創立於了科技講壇——IT講壇。IT講壇自成立以來,共舉辦了三期大型講座,700餘人次學生從中受益;此外,爲了提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普及率,學院每年從全校選出80名同學進入創新實驗室,組成若干課外科技創新小組。成員可以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及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帶動下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在學院參加和舉辦的各級各類與計算機專業有關的賽事及科研活動中取得佳績的學生很多都......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3

轉眼期末在即,在總結各門功課的同時,也有必要總結下這一學期以來在團委,在科技創新部,我們這夥人的點點滴滴。這一個學期科技創新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有關“新苗人才培養計劃”還有“挑戰杯”的各項活動相關的策劃,組織宣傳工作,除此之外還協助了其他部門分擔完成一些工作,例如紅五月參加寧波的市團委的演出,帶隊去寧波大劇院觀看參演寧波市團委那次活動,還有就是“淘寶大賽”,協助其他部門完成被高校園區的宣傳,與友校的聯繫,合作等。

首先是“新苗人才培養計劃”,“新苗人才培養計劃”以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項目爲載體,不斷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積極倡導和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創新性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努力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爲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培育和發現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和人才。(新苗人才計劃)的每個項目的資助額度一般爲5000元左右,對重點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給予項目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支持,由承擔項目的學生使用,教師不得使用學生科研經費,學校不得提取管理費。以項目爲載體,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其資金使用原則如下:

(一)項目導向原則

以項目爲載體,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二)以學生爲本原則科技創新資金的支持對象爲在校大學生,積極鼓勵大學生申請科技創新資金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三)鼓勵創新原則

爲鼓勵大學生大膽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允許創新創業活動失敗,重在考覈創新創業實踐過程。

“新苗人才培養計劃”的實行過程中,科創部首先是做好前期的相關宣傳通知工作,例行講座,派發報名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再進行後期的對於相關數據,資料的審覈,統計以及上報的工作。

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跟進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需求,我們團委的科技創新部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來提高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歷年來科技創新部開展的各項工作都引起了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受到同學老師們的好評,說到科技創新部開展的各項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挑戰杯”了,“挑戰杯”可以說是科技創新部的“主打產品”,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

“挑戰杯”競賽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促進青年創新人才成長、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廣大高校乃至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爲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引導高校學生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渠道。推動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挑戰杯”已經成爲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的實踐課堂。廣大高校以“挑戰杯”競賽爲龍頭,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拓展工作載體,把創新教育納入教育規劃,使“挑戰杯”競賽成爲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平臺。

學校引導和激勵高校我們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爲、有潛力的優秀人才。“挑戰杯”是針對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三類作品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

這學期有關於“挑戰杯”的主要工作做好前期的相關宣傳通知工作,例行講座,派發報名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踊躍報名,積極參與到“挑戰杯”的活動中來,再進行後期的對於相關數據,資料的審覈,統計以及上報的工作。

還有就是協助其他部門的工作,紅五月的關於寧波市團委的活動,帶對集體參與參演相關演出,在集體外出的這類活動中,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前期的人員安排及通知工作和活動進行中的相關人員的出行安全問題,還有就是協助“淘寶大賽”邀請南北兩大高校園區的高校一起參與,在這項工作中,科創的首要任務是做好與北高校的溝通宣傳工作,讓“淘寶大賽”在其他高校也能得充分的宣傳,引起廣泛的關注,協助促進“淘寶大賽”的順利展開。

以上所述,是團委科技創新部門一學期以來的主要工作,工作基本都已經完成收尾,這一學期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對於團委,他是一個組織,但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裏工作,更重要的團結與協作,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4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裏,我院科技創新工作沒有取得預期的進展,甚至連一些基本的任務也沒完成,作爲科創部部長,我謹此向全院表示歉意。

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我院上個學期的科創工作,那就是“糾結”,甚至有點“混亂”。首先總結科技創新活動。在上個學期開始之際,我們把這個學期的工作計劃精確到天的列了下來,可是因爲種種原因,各項活動最終的執行方式,或者時間安排幾乎完全掉了個頭。比如說,在最初的計劃裏我們是把船模設計大賽放在第一個活動的,但因爲臨時的變動只好將其延後,到至今都沒有順利舉行。我們光宣傳海報就印發了三次,每次都在改時間,改安排。給大一同學的積極性及我們部的信譽都帶來了一定的損害。對大一的同學來說,船模設計大賽是他們參與性最高的一個活動了,因爲它的難度低,參與合作性強,而且屬於動手性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對我們而言,它卻不能給我們院帶來如同“挑戰杯”一樣名聲顯赫的大獎。爲此我們將“啓航杯”作爲優先進行的比賽項目。“啓航杯”是一個較寬泛的比賽,類似於“挑戰杯",只要是科技類,學術類,調查類作品均可以參與。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該比賽帶動全員科創氛圍,發現一批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並培養他們成爲我院科創力量以傳承,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比賽選拔優秀的項目去參與“機械設計大賽”,“挑戰杯”等知名比賽。爲此我們在大賽規則制定上,流程上幾乎完全以“挑戰杯”爲範本,可以說是充分徹底爲“挑戰杯”做準備。想法是美好的,可現實卻很殘酷。正是因爲比賽較寬泛,同學們很難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有一好的想法可又沒有人來指導,而我們畢竟能力有限也幫不了同學很大的忙。其實我們本想讓我們部內的同學收集許多成功的.、操作性強的案例並以宣講會的形式給同學們做介紹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想法的,但由於“揚帆”科技文化節給我們的時間真的太少了,而對於我們部又很難把同學們召集起來,故最後取得的“啓迪”效果微乎其微。同時,我們原先安排部內做演講的同學也由於時間關係被砍掉一大半,這無疑又對我們學生會的信譽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此也希望上面安排時間時不要一改再改,尤其不要在最後我們基本上所有工作都準備好時進行修改。我們僅在“啓航杯”給各個班下達的通知就發了三次,時間也跟着改了三次,幾乎把同學們參與的熱情磨掉了。爲此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1.比賽不能急於求成。創模設計大賽確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也不能給我們院帶來什麼大獎,但卻是凝聚同學,提高他們動手有能力,給同學們已歸屬感的最佳途徑。我至今記得當年我們幾個人參加第一屆船模設計大賽是一起奮鬥的日子,我們共同到船池鋸木板,在寢室做到凌晨一兩點,也正是這種比賽能給我們帶來很深刻的體悟與同學感情。有時創新不一定要建立在得獎的基礎上的。爲此以後的船模設計比賽最好能在第二學期開學時就舉辦(每年3-4月),這時課程不多,而且同學參與性較高。同時比賽要做好前期的指導工作,一方面要位同學提供比賽用材料,工具。另一方面還要向同學宣傳指導設計製造方法。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實時督促各隊的進展,詢問他們的需求及時做階段性總結。船模比賽理應成爲我們院調動同學科創參與性的“開胃菜”。

2.“啓航杯”的組織過程告訴我們,不要寄託於通過什麼強制方法把同學召集在一起,這樣只能增加同學們的反感情緒而起不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其次,通知宣傳工作要一次性做到位,不能反覆。爲此我們也要把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到位以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重複。再次,我們更應該把科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從小的創新開始,從中選出有潛力的申請科技類,甚至外觀類專利,以此爲突破口提升我院科創氛圍。

3.我院科創工作需要走出一條有我們院特色的道路。單從師資力量,硬件設施,學院投入我們很難和其他大學院直接競爭,但我們的專業性強,在這個方面又很少有對手。爲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導師資源,從我院同學中選出一批熱愛科創並有一定基礎的同學跟隨導師從事一些項目,一方面加強同學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好的項目拿去參賽,由於是導師輔導,成功的機會也會跟大一些。令人欣慰的是在學院老師與同學的努力下,我們部已經成功組織了三批人跟隨導師做項目,一批大一同學主要進行輪機方面的測控,一批大二的跟隨李老師做力學方面的研究,還有一個同學做的是動畫仿真建模。第一批同學可望在近期做出成品。我覺得這應該成爲我院科創工作的突破點,爲此我們部也要做好導師與同學間的聯繫工作,及時反映同學們的需求與老師的要求,將這種機制長期化,並傳承下去。4.在部內建設方面,我們上學期已經初步形成一套方案,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以增進部內同學友誼凝聚力的趣味活動。由於上學期時間較緊,活動都沒開展,但準備籌劃都已就緒,這學期一開始就能實施。另一部分是以部內CAD學習爲主的培訓。由於我們部內成員知識有限,無法位同學提供更深層次的學習,所以上學期CAD培訓沒有堅持下來,但由於這個暑假我們有批大二的同學在老師那裏學習各種CAD軟件,因此下學期的培訓我們將以他們爲骨幹力量,提升同學們的能力,並將此學習長期化。

我院科技創新工作必須走出一條適合我院具體情況的特色化道路。我們沒有電子電工基地,機械創新基地豐富的大賽經驗,悠久的成立歷史,完善的管理制度,更沒有他們資金,場地,導師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同他們同臺競爭並取得一定成績確實有一定困難。但我們專業性強,這可能是個劣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不失爲一個可以充分利用的機遇。在一個很少有人涉略的領域發揮我們特有的優勢,闖出一片屬於我們船海學院的新天地來。作爲本科生要學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聯繫老師、合理分配時間,把學習與科創並行起來,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收穫獨到的人生體會、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作爲我院科技創新部,在自身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時應該充分借鑑其他學院的成功經驗,做好各類科技比賽的宣傳工作,把我院同學推出去,讓他們在其他完善的科技創新基地裏鍛鍊自己並取得好成績,爲我院爭光。與此同時,全力發展一個穩定的、可傳承下去的精英團體,限定團體規模,培養精英意識。併爲其在導師方面搭起溝通聯繫的橋樑,使其參與到老師的項目中去,積累項目經驗,提升創新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在專利申請,專利知識普及上尋找突破點,引導同學們激發生活中的科創靈感,實踐一批技術門檻低、實用性強的小發明、小製作,盡最大可能爲同學們搭建一個專利轉化平臺,對其中好的項目實行專利轉化,培養同學們的專利意識,營造全院範圍內的創新氛圍。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5

20xx年,學院堅持構建金字塔型的大學生科創育人平臺,不斷優化大學生科技創新環境,以各類學科競賽爲龍頭,以本科生創新計劃爲抓手,以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爲載體,多層面推進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現對本年度的工作總結如下:

1、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環境不斷優化

學院出臺了《電子信息學院大學生科技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從組織管理、工作機制與模式、保障措施、獎勵措施等方面對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做了具體的規定。聘請了一批長期從事大學生科技創新指導工作的教師組成精幹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導師團;開闢了船舶綜合電力系統實驗室、電機拖動/自動控制系統實驗室等一批大學生創新實驗室。

2、分層設計,重點推進,大學生科技文化節落實有力

學院堅持“加強組織,廣泛調研“的籌備工作原則及“分層設計、重點推進”的活動組織原則,通過科普宣傳激發專業學習興趣,通過學科競賽提升專業實踐能力,通過學術科技系列講座引領專業發展前沿,從多方面落實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各類工作。先後開展了電子信息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現狀調查及大學生參加本科生創新計劃滿意度調查、第三屆“電信杯”電子知識競賽、首屆電腦拆裝大賽、第二屆程序語言設計大賽、首屆設計軟件大賽;先後邀請了“長江學者”、南京理工大學陳如山教授、鄒雲教授及我院多位教授、博士爲廣大同學開設專業講座10餘場。科技文化節各類活動共吸引了全院800餘名同學參加,共完成5份頻率計和印刷電路板設計優秀作品。

3、嚴密組織,精心備戰,各類學科競賽成績穩中有升

在第七屆“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華東賽區)中,有3項作品榮獲華東賽區一等獎;在20xx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有1項作品獲得省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3人獲得全國二等獎,2人獲得三等獎;在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由曾慶軍教授指導,夏捷等同學完成的《海洋環境無線傳感器網絡檢測預警系統》獲得省級二等獎。

4、廣泛發動,規範管理,本科生創新計劃工作持續推進

繼續做好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後續工作,集中精力做好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組織工作,多項舉措力促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有1位老師獲得學校20xx年本科生創新計劃優秀指導教師,2個項目獲得優秀項目;20xx年共有13個項目獲得學校立項支助,其中3項爲學校重點項目,目前共完成實物模型7個,發表學術論文7篇,申請專利1項。20xx年,學院共28個項目申報了學校的立項資助。經過學校的審覈,學院有20個項目通過學校的立項,其中重點項目4項,學校資助17項,學院資助3項。其中科技發明製作類15項,佔立項項目的75%,自然科學學術論文5項,佔立項項目的25%。同時,學院也將對8個項目進行立項資助,納入學院本科生創新計劃管理體系。據統計,共有129名同學將參與到學校和學院的本科生創新計劃中來,其中20xx級97人,佔總參與人數的75%,20xx級32人,佔總參與人數的32%。在28名指導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職稱的17人,佔指導教師人數的61%。

總結20xx年學院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我們發現,學院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與學校、學院對我們提出的殷切希望與工作要求還存在差距,與廣大學子對高水平有質量的科技創新活動的需求還存在差距,與兄弟學院的有效做法與成績還存在差距。我們的《關於電子信息學院大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現狀與滿意度調查》的多組數據顯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普通同學的吸引力還不夠,同學參與的普及面還有待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層次有待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缺乏有力的實踐條件支撐,活動投入有待提高;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創新意識與科研素質還有待提高。

展望20xx年電子信息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作爲主抓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學院團委,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在做好幾大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有以下四方面的工作設想和規劃。第一,加強基層團支部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下發《關於促進團支部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實施意見》,促進團支部開展大學生創新活動的微型化、常態化。第二,加強學生專業類社團建設。在電子科技協會的基礎上,另組建12個跟學院專業匹配的專業性社團,並從指導教師配備、活動陣地建設、活動經費支持等方面提高專業性社團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的角色。第三,實施大學生科技創新菁英人才計劃。從本科二年級同學中遴選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參與到該計劃中,從指導教師配備、實驗室資源開放、本科生創新計劃及學科競賽參與等多方面加強培養,以此帶動普通同學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第四,開創大學生科技活動校外創新實驗室。依託學院在賽爾尼科自動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開闢大學生創新實驗室,拓寬大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資源,幫助實現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與企業需求對接,爲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學術作品競賽等培育一批集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爲一體的優勢項目。當然,這些工作設想與規劃,離不開各位領導的重視與關心,離不開各位老師的支持與付出,離不開各位同學的投入與參與,在此,我借這個機會呼籲大家共同關心、參與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的活動,爲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爲提升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水平而共同努力。

在此也借這個機會,向多年來支持和關心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各類領導和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敬意!謝謝大家,我的彙報到此結束。

標籤: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