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技工

有關科技工作計劃彙編五篇

技工2.71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一份工作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爲寫工作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技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科技工作計劃彙編五篇
科技工作計劃 篇1

深入開展國家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羣衆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爲了更好的支持配合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內容和要求,現對我單位20xx年此項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城市建設事業大發展爲着力點,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職工,努力營造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的良好氛圍,營造誠信友愛、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圍,營造社會和諧、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支持和參與國家文明城市建設,主動配合開展創建活動,爲國家文明城市建設獻計獻策,共同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二、提高思想認識,創建良好城市環境

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是城市居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是把精神文明建設任務落實到城市基層的有效載體。對於加強基層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居民羣衆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加強城市建設、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是密切黨和羣衆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迫切需要。

我們要充分認識這一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傳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文明素質。自覺保持機關環境衛生,保持院落、樓道衛生,愛護公共設施,保持良好的衛生意識和衛生習慣。不亂貼、亂畫、不亂丟、亂堆、亂放垃圾,不隨地大小便和隨地吐痰。積極參加消滅蚊、蠅、鼠、蟑,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管理優化的行政環境。

三、自覺維護城市秩序

積極參加普法學習,遵守居民行爲的規章制度,積極學法、用法、守法,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維護城市秩序穩定,遏制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積極參與防火、防盜、防災害、防破壞工作。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動。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法規、政策。

要以思想道德建設爲中心環節,以提高城市居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爲主要目標,按照鞏固、提高、延伸、輻射的工作思路,促進城市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開展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助人爲樂、團結友善、扶貧濟困的新型人際關係和良好道德風尚。

四、支持城市開展科學文化活動

開展以宣傳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爲內容的科普活動,引導人們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抵制邪教,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支持發展社區文化、小區文化、樓院文化、家庭文化,積極參加具有社區特色的羣衆性文體活動。支持開展科普活動,組織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視家庭文化建設,開展特色家庭文化活動。要把各種教育內容和要求寓於生動活潑的創建活動之中,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綜合運用教育、輿論、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把德治與法制、教育與管理、內在約束與外在約束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增強人們自律意識,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良好社會環境。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大力開展爭做文明市民、文明居民、文明家庭等活動,使創建文明城市成爲廣大居民羣衆的生動實踐,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科技工作計劃 篇2

20xx年是我們模型科技社發展尤爲重要的一年, 模型科技社作爲我校第一個科技類社團,今年將第一次參加學校社團巡演,我們模型科技社的每一個會員都感受到了壓力之大,任務之重,當然,壓力就是動力,我們有信心辦好這個社團,並在今年的社團巡演中鶴立雞羣。

今年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點:

1.招新。

今年將有兩次社團招新活動,在去年的招新活動中,我們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許多問題都一一暴露了出來,有問題就想辦法去解決,所以,吸取第一次招新的經驗後,今年的我們一定會更加的成熟。

2.加強合作。

合作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加強與我校其他社團合作的同時再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加強校際間的溝通,使得理論知識不荒廢、手上技術部落後。

3.社團巡演。

今年4月的社團巡演將是宣傳我們這個新生子的一個關鍵性機會,此次機會我們能否把握的住,命運決定在我們手中。

4.培養人才。

社團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培養下一代人才,下一代人才的培養關係着整個社團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培養下一代人才。

5.獨立部門。

今年,高達部將獨立成單獨部門進行招新。作爲模型科技社的一個分枝,我們同樣有信心讓其茁壯成長。

科技工作計劃 篇3

根據全國“兩基”工作的整體部署,迎接國家教育督導團對我縣“兩基”工作督導檢查。爲了鞏固“兩基”成果,做好我村迎接國家“兩基”督導檢查工作,特別是農村農民科技培訓這一塊工作,讓“羣衆長期得實惠”的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掌握一至二門實用技術,真正富裕起來。根據縣、鎮各級“兩基”農教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要求,特制定本科技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使農村農民羣衆瞭解黨和國家發展農村經濟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掌握基本的市場經濟,經營管理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至項實用技術,並能因地制宜地宣傳推廣,使農民有覺悟、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勞動者。

二、培訓任務及對象:農民羣衆、致富能手,每人至少參加2期以上培訓,共計20個課時。

三、培訓時間及地點:塘壩村遠程室;XX年年7月11日起至7月20日止,期間於晚上8:00——9:00一個小時的培訓。

四、培訓教師石傳花(組長)、馮金祥、田景英、羅永紅及駐村幹部。

五、培訓內容及計劃:

培訓日期培訓時間授課教師培訓內容

7月11日20:00——9:00各級領導及授課教師開班培訓及對學員提出要求

7月12日20:00——9:00石傳花種殖技術

7月13日20:00——9:00田景英養殖技術

7月14日20:00——9:00羅永紅經營管理

7月15日20:00——9:00馮金祥外出務工知識

7月16日20:00——9:00石傳花家庭生活知識

7月17日20:00——9:00田景英種殖技術

7月18日20:00——9:00羅永紅養殖技術

7月19日20:00——9:00馮金祥法律法規知識

7月20日20:00——9:00石傳花家庭生活知識

7月21日20:00——9:00各級領導及授課教師培訓總結及提出希望

六、教學方式:科技知識、適用技術的培訓主要採取集中播放錄像與講授結合的方式進行。

七、教學組織形式:組織講授技術及注意事項和看光碟,然後組織討論。應採取典型引路學、個別引導學、項目帶動學等形式進行,不斷提高教學的實踐性。

八、資料檔案整理:在培訓過程中,實行簽到制,作好記錄,注意做好資料檔案的歸類整理及保證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培訓結束後,寫好科技培訓總結,要求學員要學以致用,不斷總結經驗。

科技工作計劃 篇4

20xx年是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市新一屆市委、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踏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徵程的開局年,按照我市實施“工業興市”戰略的部署,今年我局科技工作的主要內容是: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爲指針,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目標和工作大局,認真貫徹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三大工程,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爲全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1、新創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爭取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新增高新技術產值1.5億元。

2、爭取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項以上,爭取各類科技資金20xx萬元。

3、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全年力爭爲民營企業爭取科技項目8個,爭取資金1000萬元以上。

4、積極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的試驗示範,建設好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5、大力引進、推廣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促進農副產品的加工、轉化、增值。

6、嚴格執法,加強技貿機構和知識產權管理,積極培育技術要素市場,規範市場行爲,促進技術交易有序進行。

7、組織評審xx市第八屆科技進步獎,激發我市科技人員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8、抓住“四五”普法的契機,加大科技法律法規和科技知識的培訓力度,切實增強全市廣大幹部羣衆的科技意識。

9、積極創造條件,爭創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三、重點工作。

1、依靠科技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的引進、試驗和推廣應用力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是繼續做好農業新品種的試驗示範,積極與有關大專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聯繫引進適合我市特點的新品種。

二是大力支持水產支柱產業發展,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名特優水產品、高效水產套養模式和高標準無公害養殖技術攻關,探索提高水產業比較效益的新路。

三是聯合涉農部門廣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結合全市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開展技術培訓,力爭培訓技術骨幹20xx人,培訓農民2萬人次以上。

四是積極試點種草業,促進畜牧業的發展。今年擬引進適合xx種植的優質高產牧草皇竹草,試種面積1000畝。同時引進朗德鵝和水奶牛,促進畜牧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五是大力推廣農村先進成熟、適用的種養技術,爲農民增收服務。重點是秸杆綜合利用技術、農機輕型化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農業標準化技術等。

六是積極引進、開發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支持涉農龍頭企業的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協助xx等企業申報科技計劃,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爭取科技經費。七是實施國家星火科技培訓行動計劃,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2、圍繞實施“工業興市”戰略,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工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企業技術創新標準,強化企業的科技進步,逐步推廣應用製造業信息化技術,積極推進我市工業化進程。

二是積極支持企業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創造具有xx特色的知名產品,促進我市工業支柱產業的發展。重點支持xx公司開發藍白色發光器件,xx公司開發雙脂化學產品新工藝開發技術,xx的無公害水產品保鮮技術,xx的數字信號電纜項目,xx的新材料開發技術。

三是發揮科技部門的優勢,積極爭取科技項目和科技資金,爲“工業興市”作貢獻。全年力爭各類科技計劃10項以上,爭取科技資金20xx萬以上。四是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真正從觀念和行動上爲民營企業辦實事,特別是在人才的引進、項目的申報和資金的爭取方面爲其提供良好的環境。

3、加強技術市場管理,積極培育技術要素市場,努力爲企業發展拓展空間。

一是要加大技術市場管理和執法力度,開展技術市場的整頓和清理工作,嚴厲打擊僞劣欺詐的技術交易行爲,保護技術擁有者和交易者的合法權益。

二是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申報專利,要配合有關部門制定鼓勵中國小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和申請國家專利的獎勵辦法。三是積極培育技術要素市場,鼓勵企業將技術要素納入分配之中,促進技術資源的最佳配置。

4、加強xx市GPS地震監測站的建設,加快實施國家地震應急快速反應系統項目。

建設xx市數字地震臺xx市GPS地震分站,提高湖北省地震應急快速反應、防震能力,同時服務於我市長江防洪工作。

5、加強橫向聯動,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在“工業興市”戰略的科技綜合協調作用。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在市科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

一是召開1——2次領導小組會議,圍繞政府關心的重大問題出思路、當參謀,研究解決當前阻礙科技發展的實際困難。

二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組織成立+xx市科技專家委員會、促進民營科技型企業、科技人員相互交流,號召全市廣大科技人員爲科技工作的發展建言獻策。

6、加強制度建設,堅持依法行政,營造科技進步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加強對《科技進步法》、《科學技術普及法》、《專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規的宣傳與學習,自覺依法行政,注重運用法律手段促進經濟與科技的有機結合。

二是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結合科技管理工作的特點,促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是推行政務公開,提高政務工作效率,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切實從制度、機制和環境上爲科技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提供保障。

7、組織籌備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爲我市進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行列創造條件。

20xx年我們將按照申報條件和要求作好工作,力爭在1——2年內能被審定批准。

一是通過不斷地增加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市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二是加快科技人才的培養,從而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激勵創新的良好社會環境與社會風尚。

三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科技進步的各項政策法規,建立高效的科技工作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

四是大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貢獻率有較大增長,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社會發展水平,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總要求,市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繼續完善各鄉鎮和市直各部門科技目標責任制的考覈工作,將考覈結果納入到幹部的政績之中,保證20xx年科技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

2、加大投入,建立科技發展支撐體系。

會同金融、財政等部門,多層次、多渠道加大對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爲引導,企業投資爲主體,金融貸款爲後盾,風險投資、吸引外資和社會閒散資金爲輔的科技發展籌資體系。

3、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科技素質。

要廣泛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開展科技法規、科技動態、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先進科技成果的宣傳,普及科技知識和科技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全民科技素質。

4、加強科技人才和科技隊伍的建設。

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引進、壯大、穩定全市科技人才隊伍,建立人才培養、流動、引進、使用、激勵和保險機制。加強本地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造就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富於創新精神的科技型企業家。

5、完善科技制度,營造科技氛圍。

爲了保證我市的科技工作能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必須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要積極向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制定一系列的地方性規章來規範和管理。要制定“xx市民營科技機構管理辦法”,確定我市民營科技機構的認定、管理、優惠政策等,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創辦民營企業。實施“xx市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穩定科技隊伍,激勵科技人員愛崗敬業,推進我市科技工作的順利開展。

科技工作計劃 篇5

xx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收官年,是全面落實全市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推進會戰略部署的關鍵之年,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喜慶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對於加快教育內涵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保持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委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教育系統要切實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今年,市教育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12345”的工作思路,即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這個中心,抓住安全穩定和內涵提升兩個關鍵,突出“普通高中抓優化發展、職業教育抓內涵發展、義務教育抓優質均衡發展”三個重點,強化“責任、服務、協作、廉潔”四個意識,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建設、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民辦教育品牌建設、素質教育項目建設、教育隊伍素質建設等五項建設,全面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爲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目標是:學前3-5週歲幼兒入園率保持95%以上,國中畢業生升學率保持98%以上。創建省三星級以上高中2所以上,省級課程基地1個,省優質園20所;創建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1-2所,省社區培訓大學1所,省級社區培訓學院1所,省級品牌特色專業5個,省級社區教育中心5個,市級創新創業基地10個,市級社區教育中心5個,建立市、縣(區)綜合性學習網站,完成年度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任務。

(一)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建設

一是以實施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爲抓手,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提高。召開全市學前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不斷推進和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和“縣級統籌,縣(區)、鄉鎮(街道)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機制。科學規劃,合理確定幼兒園數量、規模和佈局,原則上每1萬人左右建一所幼兒園。每個鄉鎮至少要建成1所達省優質園標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大村要獨立建園,小村可設分園。各縣(區)要抓住省財政支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大好機遇,用好省級引導性資金,調動鄉鎮政府辦園的積極性,加快新園建設步伐。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與小區首期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堅持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的原則,突出農村幼兒園這個重點,加快省、市優質園的創建步伐,年內創建省優質園20所,力爭省優質園佔比60%以上。加強幼兒園規範管理,加大無證幼兒園清理整頓力度,確保年底前全面消除無證幼兒園。健全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管理和監控機制,切實提高學前教育質量。認真實施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意見,使用好、管理好江蘇省學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統,按照省廳要求如期完成在園幼兒、教師以及基本管理信息的採集工作。

二是以創建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爲引領,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省政府《關於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建設意見》的要求,按照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確定的創建時限,各縣(區)要加大示範區的創建力度。XX縣要發揮好引領和示範作用,今年要率先建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其他縣(區)也要明確創建規劃,完成年度任務,確保“十二五”末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省標準。要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科學規劃中國小布局調整,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優質資源集團化辦學,積極探索小班化教學。繼續推進縣域範圍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鼓勵城鎮教師到農村支教,組織農村學校教師、校長到城鎮學校掛職學習。完善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教師配置、學校建設等方面繼續向農村學校傾斜,年內15%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建成現代化學校。

三是以推動普通高中質量提升爲主題,努力實現普高教育的優化發展。圍繞“更加規範、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總體要求,積極啓動高中債務化解,切實減輕辦學負擔;嚴格控制學校規模和班級人數,實施精緻管理、精品辦學;全面開齊開足國家課程,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育發展理念、投入結構、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推進普高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建立高中教研聯盟,充分發揮團隊效益;積極開展星級高中創建工作,不斷擴大優質高中覆蓋面;着重在“聚焦課堂、關注教學、追求有效”上下功夫,探索減負增效的發展路徑;重視圖書投入、實驗教學和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加強高中學生社團建設,開展優秀學生社團評選,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全面啓動市級課程基地建設和高中學校特色項目建設,成立高中校本特色課程建設指導小組,審覈首批普通高中校本課程,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

(二)紮實推進職業教育內涵建設

一要大力實施品牌特色發展戰略。圍繞地方產業,打造區域特色。瞄準全國、全省專業發展方向,緊扣地方產業結構設置專業。大力發展涉農專業,加快實訓基地建設,合理配置實訓實驗設備。推動涉農高校與中職校的對口幫扶,促進高校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高職院校要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特色加強學科建設。圍繞品牌建設,打造學校特色。按照“做特、做精、做強”的原則,實施錯位發展,克服同質化傾向,加快職業學校主體專業打造,避免重複建設,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年內,全市公辦中等專業學校全部建成省高水平示範學校。

二要實施改革創新發展戰略。以創建省創新發展實驗區爲抓手,創新職業學校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專業承辦、產業承包”的學校管理機制,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變消費性實習爲生產經營性實習。創新職業教育投入機制,拓寬職業教育投入渠道,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生均經費增長機制,加大對公辦職業學校的投入,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對民辦職業教育的扶持。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加快建立職普溝通機制,促進三星級普通高中與三星級以上中等職業學校聯合辦學,試行“雙向”培養,形成職普聯動。

三要大力實施社會教育體系建設戰略。健全社會教育體系,成立市區、三縣四個職業教育培訓集團,推進職成教溝通、職社教溝通、培訓中心與企業溝通,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實現企業職工教育、農村農民教育、城市居民教育“三教統籌”,有效解決教育培訓、居民就業與企業用工問題。積極發展社區教育,全市建成社區教育中心100個,居民學校50所。基本形成以培訓學院、老年大學爲帶動、以社區教育中心爲主體、以居民學校爲補充的社會教育體系。

(三)紮實推進民辦教育品牌建設

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輿論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培養培訓等方面給予民辦教育更大的傾斜。進一步優化公平辦學、公平招生的環境。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以獎代投”力度,採用參股、租賃等方式,向民辦學校投入資金、設備和物資等,並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對民辦高中階段學校、國中、國小教育裝備達到省教育現代化標準的獎勵,對民辦學歷教育學校、幼兒園中具備相應教師資格的教師需要交納的各項保險費,都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予以落實。

二是進一步加快優質發展步伐。發展優質民辦教育已成爲我市民辦教育新的目標和使命,各民辦學校要大力實施內涵發展戰略,加快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變,從趨同化向特色化模式轉變,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步伐,鼓勵和推進民辦學校通過辦學權轉讓、融資擴股、校企聯辦、合併兼併、撤銷、組建教育集團等方式進行調整,消化薄弱學校,進行資源重組優化。推進民辦學校理順內部關係,選擇出資方式,調整辦學定位,拓展辦學渠道,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三是進一步加大服務管理力度。完善民辦教育各項管理制度,規範民辦學校資產、財務、招生、有關變更、教育教學等管理,加強年檢工作,強化督導評估。繼續開展誠信學校、規範管理學校等創建活動,促進民辦學校依法辦學。開展教育裝備現代化民辦學校創建評估活動,促進民辦教育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健全民辦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民辦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不斷完善民辦學校法人治理制度,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完善民辦學校推出機制,探索建立民辦學校風險保證金制度和學費監控制度,逐步形成民辦學校危機預警與干預機制。

(四)紮實推進素質教育項目建設

一要落實德育實效工程項目。積極構建德育工作新模式,將德育工作與文化建設、特色發展、校本課程開發等相結合,切實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德育實踐,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紀念日,及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和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在感悟和體驗中實現提高。全面開展與學科課程相銜接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審美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加強關工委工作,積極推動校外教育陣地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動員教育系統在職教師和“五老”志願者,配合社區和鄉鎮辦好青少年學生的校外教育輔導站。繼續做好關愛弱勢羣體學生工作,努力形成關愛留守子女、孤兒、單親家庭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特殊家庭學生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合力。

二要落實課程基地建設項目。爲了創設新型學習環境,改進課程內容實施方式,省教育廳啓動了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我市宿遷中學氣象課程基地首批入選。宿遷中學要進一步完善基地建設規劃,加強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合作,加快建設進度,發揮好示範帶頭作用。其他各普通高中要抓住機遇,積極準備,努力爭取,使我市課程基地數量在全省能佔更大的份額。同時,市、縣(區)也要根據省有關要求,積極啓動市、縣(區)級課程基地建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三要落實學校體衛藝和國防教育項目。堅持健康第一,深入推進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積極創新大課間活動模式,加強體育課程執行督查,落實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加快中國小塑膠跑道建設,確保暑期前公辦中國小全部建有塑膠跑道。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和健康教育,積極防治常見傳染病,增強師生食品安全和衛生意識。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縣(區)監測組織機構,啓動市級監測工作。積極創建體育和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引導學校辦出特色和品牌。辦好第二屆中國小生運動會暨第四屆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第八屆中國小生藝術展演等體藝賽事活動。進一步重視和推動中國小國防教育工作,加強專兼職教師和國防教育教材配備。

四要落實教科研引領工程項目。大力實施科研興教戰略,加強教科研梯隊建設,構建市、縣(區)、校三級立體教科研網絡。根據中國小教育、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對學科、專業教學的不同要求,逐步配齊中國小教研室、教科室和職教教研室教研員。進一步強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導和服務職能,加強對本地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統籌指導和質量監控,確立重點監控學校和重點監控學科,抓重點學校和薄弱學科,全面提高教研實效。教研人員要加強學習,加強教學研究和大學聯考研究,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充分發揮教研員的專業示範引領作用,努力提升教研針對性和實效性。教研室要積極總結“大集備”經驗,大力推行網上教研,提高教研效益。要加強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工作,由市教研室牽頭,在全市成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研究核心組,定期開展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研究和指導工作,要充分利用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控的成果,認真分析,查找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問題和不足。各地各校要建立機制、落實措施,積極引導教師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師,教與研結合,切實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加強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推廣教育科研成果,深入開展校本研究,努力促進校本教研和師本教研工作開花結果。

五要落實“雙語”閱讀工程項目。切實加強“雙語”閱讀是提高學生“雙語”能力和素養的重要途徑。各地各校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雙語”閱讀作爲興校強師的奠基工程,創造條件配備配齊圖書設備,並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圖書館、圖書室、閱覽室,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書香校園”,切實推動“雙語”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把教師閱讀作爲“雙語”閱讀的首要任務,引導教師用讀書豐厚底蘊、開闊視野,爲增強個人修養、人格魅力、提高教學的勝任度和藝術性作好鋪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紮實推進教師隊伍素質建設

一是師德爲魂,能力爲重,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加強師德建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加快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爲導向的教師評價機制,堅持師德考覈與業務考覈並重,將師德師風建設列入綜合考覈指標體系,把師德考覈結果作爲教師聘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對師德師風建設不力的學校,在各種評先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組織全市中國小教師制定並實施三年專業成長規劃,推出一批典型學校和教師,形成較爲完善的個體自覺與組織支持相結合的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加強對全市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的管理,組織推廣校本研修先進經驗。組織落實暑期教師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加大培訓工作的過程性檢查考覈,提升校本研修質量。積極實施“青藍工程”,努力做好新老教師拜師結對培養工作,簽訂培養協議,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取長補短。大力推行結對雙方教育教學工作實績“捆綁”考覈,確保“青藍工程”取得實效。建立骨幹教師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制度,組織名教師、名校長、省特級教師等骨幹教師,在全市範圍內開設精品課、舉行學術講座、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加強對名師工作室的指導和考覈,促進名師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師。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和考試研究,讓教師會教善研。

二是精於教學,能於管理,全面提升教幹領導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優化教幹隊伍。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個性,不斷提升思想力、學習力、親和力和落實力。要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掌握師情,瞭解生情,把握輿情,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充分調動教、學、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要求校長每週堅持聽課並及時參與評課,也要積極鼓勵校長上課、上示範課。支持校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管理思想、教育模式,努力成爲教育家。中層教幹是學校管理的中堅,直接決定着學校管理制度的落實,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中層教幹隊伍建設,提高工作理解力和執行力,努力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公信力、有執行力和創新力的中層幹部隊伍。學科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是學校學科發展的領軍人物,各地各校要根據規模辦學的實際,理順體制,落實措施,調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科管理、指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推進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機制,全面推進教育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根據《江蘇省幼兒園、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加強中國小、幼兒園崗位管理,對教師實行分類聘用、分類管理和分類考評。在編制部門覈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變化等情況,動態管理學校編制。加強教師職務聘期管理,嚴格開展聘期考覈,推動中青年骨幹教師持續發展。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在單位性質、人員性質相同的情況下,推動縣域內教師合理流動。依託宿遷高等師範學校加強學前教育教師培養基地建設,啓動市級免費幼兒師範生培養工作,今年全市定向培養100名公辦幼兒教師。建立健全教師轉崗和退出機制,對不適應教師崗位的人員實行分流,通過校際交流、競聘上崗、轉崗、提前離崗退養等途徑,切實解決中國小教師學科、學段、區域結構失衡問題。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學校績效工資制度,進一步完善績效考覈辦法,堅持多勞多得、優教優酬的原則,真正把待遇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使績效工資真正發揮激勵作用。

標籤:五篇 彙編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