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的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教師3.26W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的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教師的教學反思1

《傻二哥》這篇課文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文章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勞、樂觀的窮而有志的年輕人的形象。文章從五個方面把這樣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傻二哥吆喝的內容;傻二哥的特點——愛給人幫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準備;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煩。文章的結構清晰,教學中,着重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領悟表達,體會文中人物形象的深刻內涵。

在課堂教學中,以課題入手:“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提出疑問“爲什麼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處?”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難點。於是在初進行本課教學時,進行的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讀通全文,歸納全文的主要內容,並能初讀課文,能初步解決“傻二哥名字的來歷”。原本設計時覺得是可行的,但在進行真實的課堂教學時發現,在進行第一課時中,課堂內容還是不夠飽滿,並且學生在一節課中讀的還不夠,自己在設計時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忽略了課文中朗讀的訓練,而且也沒有講解1-3自然段,很快地解決了問題,使得整節課內容上單薄了。在設計時因爲課文結構清晰,尤其在對傻二哥的描寫中,每一個自然段各不相同,卻各有聯繫,於是決定第二課時再進行全文的講解,可在真正教學中才發現這樣設計的不可行。在肖老師進行評講時,我才發現自己在準備時忽略了課文的整體性,以及第一課時的目標性,於是一節課下來,內容不充足,並且學生的訓練點也不夠,反思自己的課堂,自己確實完善的還有許多。

看來僅僅在紙上談兵,有時候預期的與真正實施起來不一定是成正比,這說明自己在文本的研讀中還要更加細緻,還要多注重整節課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教師的教學反思2

幼兒園裏的遊戲非常多,小朋友們也都很喜歡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經過了前些天的精心準備,和今天早上小朋友們的選擇之後,我在今天下午組織了小班音樂遊戲《小小雞》。在活動前,我認真的揣摩教材,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的設計了教學環節,併爲此次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本次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說說本節課的收穫和感受。

一、目標的完成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和美,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這個目標順利完成。

二、教學亮點

本節課我利用課件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和幼兒在看課件的過程中讓他們想各種辦法學習不同動作的小雞,並想辦法藏起來。通過這一環節,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並且幼兒對動物的模仿非常感興趣,所以本環節對之後的學習遊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首歌曲的第三樂句是讓幼兒把自己藏起來,通過課件及教師的引導,幼兒能想象到不同的辦法進行躲藏。

三、教學啓示

1.帶孩子聽音樂,做律動入場。我利用《小雞走》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爲下邊的活動做準備。

2.看課件,學習“小小雞”歌詞,這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因爲課件的形象直觀,幼兒對這個活動的特點特別感興趣。並積極的參與模仿小雞的不同動作。

3.讓幼兒根據圖譜學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並拍打節奏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然後和幼兒一起邊拍邊唱歌,加深幼兒的記憶。在本環節中重點引導幼兒邊唱最後一句邊回到座位上,在這裏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加上了遊戲規則,這樣就爲突破難點,也爲下一環節的遊戲進行做了充分的準備。

4.交待遊戲規則,學習完整的做遊戲,因爲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覺得這個環節是此次活動的難點。應該怎麼來解決這個難點,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較好動,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告訴幼兒:“你們藏起來的時候能不能說話?”幼兒回答:“不能”“爲什麼?”“說話會被抓到!”這樣的談話形式讓幼兒自己講出遊戲規則。所以在進行的時候大部分幼兒都能遵守遊戲規則,也會在最後一句時邊唱邊回到座位上。

5.活動結束的時候,在音樂《小雞走》中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選擇的這個音樂又與本次活動的主題相呼應。

四、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本次的教學展示是我第一次參加,在說課的時候因爲緊張而說的不夠完整。之後就是在活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握上有點欠缺,到最後的玩遊戲時結束的有點倉促。

五、參觀完整個活動後的個人感想

通過本次活動,我認爲要想上好一節活動課,之前的各項準備都很重要。要提前瞭解幼兒的各項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課程環節,設計出有趣的情景。讓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動中去,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孩子們也更加喜歡這樣的活動設計,更加喜歡這樣的幼兒教師!

教師的教學反思3

一提到勤奮、刻苦這些詞,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借光”等故事,而本課《彈琴姑娘》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讚揚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勤學苦練的好學精神。文章語言清新、流暢,構思巧妙。

課文先總述“我”不論清早、夜晚,總能聽到好聽的琴聲;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體描寫從不間斷的、美妙的琴聲,彈琴人鍥而不捨的精神讓“我”由衷地欽佩,因此期望認識這位彈琴的人;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那位素未謀面,卻似曾相識的彈琴人—一個系紅領巾的小姑娘,“我”倍感意外;最後,“我”虔誠地、默默地祝福這個勤學苦練的彈琴姑娘。

課文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小姑娘彈奏的琴聲,琴聲與景色融爲一體,很有表現力。每次的琴聲都能讓“我”心動,“我”從好奇、欽佩、讚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情感的變化是那麼自然、真切。小姑娘勤奮刻苦的品質,是通過“我”聽到的琴聲及感受的間接描寫來表現的。

學習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在朗讀課文中體會彈琴姑娘鍥而不捨的精神。同時,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通過間接描寫來表現人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教師的教學反思4

在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簡單介紹課前搜索到的愛迪生在科學上的巨大貢獻,從而更好地瞭解愛迪生,結合課外知識介紹急性闌尾炎的知識,想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做手術的後果,加深學生體會,指導有感情朗讀。

引讀課文第2段,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油燈的光線很暗”,結合“猶豫”請學生想象醫生在猶豫些什麼?動作演示“爸爸無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體會愛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愛迪生當時在想些什麼?心情怎樣?結合“媽媽痛苦地呻吟”來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和糟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重在自悟。接着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於學生自己體會感悟,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愛迪生想出了一個怎樣的好辦法?”引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先讀有關句子,再說說體會。在全班交流時,扣住“眼睛一亮”、“醫生的搖頭”體會愛迪生想出了好辦法,可醫生卻還不明白,間接襯托出愛迪生的聰明。我預計學生對愛迪生想出的方法並沒有深切的體會,因此我藉助多媒體,播放當時情境,來體會簡易手術檯前的一片光明,進一步感受愛迪生的善於思考。

在引讀第3段的基礎上,請學生通過換位思考:“假如你當時在場,你會說些什麼?”結合醫生的話感悟愛迪生的聰明,從小遇事就積極動腦動手解決問題。

自讀課文第4段,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創設表演情境,通過採訪形式,抓住“媽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請學生想象此刻媽媽最想說些什麼,來體會媽媽以有這樣的兒子引以爲豪,理解愛迪生所說話中第一個太陽是指白天生活中能發光的太陽,聯繫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陽是指“電燈”,結合學生回答及時點明課題。扣住“一本正經”“真的”引導學生體會正是因爲愛迪生從小就善於動腦,並且一直這樣去做,長大才能有偉大的發明創造。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教師的教學反思5

七年級學生大多數是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是他們的自制力卻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下面我談談這一學期來我對七年級數學的幾點體會:

一、明確學習的目的性

七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學習動機所決定。

二、精心設疑,激發學習興趣

點燃學生對數學“愛”的火花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有了“興趣”這位良師,他的知覺就會清晰而明確,記憶會深刻而持久,在學習上變被動爲主動。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巧妙引入,精心設疑,造成學生渴求新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利用課本每一章開始的插圖,提出一般的實際問題,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了解每一章的學習目的;此外,我還利用學生每天的作業反饋和單元測驗成績的反饋,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變課堂教學方法

適應生理和心理特點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往往直接受到課堂氣氛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把學生的學習內在心理調動起來,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數學的心理特點來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讓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爲了適應學習注意裏不能長時間集中的生理特點,每節課授課不超過分鐘,剩下的時間看書或做練習。

四、寓數學思想於課堂教學中數學觀念

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科學中的重要組成因素,是數學科學的靈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課本中沒有專門講述的推理論證及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適時適度的教給學生,這有益於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有理數這一章特別突出了數型結合的思想,緊扣數軸逐步介紹數的對應關係,啓發學生從數與形兩方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練習時引導學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結論,從中滲透歸納的思想方法,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形成。

其實,數學思想滲透到概念的定義、法則的推導,定理的問題證明和具體解答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站在方法論的高度講出學生在課本的字裏行間看不出的奇珍異寶,講出決策和創造的方法,精心提煉,着意滲透,經常運用。

教師的教學反思6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老師對我說:“你們美術課老師輕鬆、好玩,沒壓力,課也最好上,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又喜歡上美術課。”我只好一笑,可心裏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就好羅,那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幾年的美術教學實踐證明,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除非你沒有責任心。

每次課後我都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主動在遠程教育裏找答案,看有經驗的教師(名師)上課,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自己也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爲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爲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爲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爲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認爲: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爲“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啓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美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繪畫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教師的教學反思7

通過調查與反思使我明確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仔細的課堂講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課更貼近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爲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針對這一目標,我經過近一個學年的教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了我的教學方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學的有效應該是指在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後,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所獲得的具體進步。衡量教學有效的唯一指標也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這裏我們應該避免理解的誤區是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學計劃,有無認真的備課和準備,如果我們的努力不能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感興趣,或者說學生學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體驗,那就表明我們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我們首先應將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放在首位,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Flash第一課的新課引入時,我將以往展示網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爲展示上屆學生的優秀作品,這樣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又利用心理學中同類人羣比較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只要通過認真學習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成效,從而減輕學生對學習Flash軟件的恐懼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根據所授課班級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和基礎,合理調整教學進度,不能一味的趕進度。我們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我們應該更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

學生的學習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興趣,而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材在編寫上,因爲需要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開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論性的內容,針對本學科在機房上課的特點,如果一節課教師都在講理論、講概念,無論課備得如何仔細,講解得如何精彩,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受到重創,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脫節,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可以將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每節課都能保持充分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合理地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變爲教學形態,實現知識重組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冊教材的Flash單元中的講解按鈕時,課本上是將這部分內容分成按鈕製作和按鈕動作兩節課,但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對這兩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調整。首先通過使用共享圖庫中的按鈕先讓學生對按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行按鈕的製作,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使用按鈕的基礎上,再對按鈕的外觀結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識來進行個性化創作,在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建構。

三、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準備工作,是決定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備課中能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其中以“任務驅動”和“自主學習”運用的尤爲突出,但就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來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講解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如果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無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選擇“接受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仔細講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當然在選用“接受型”的教學方法時,我們可以選用“啓發式”或“問題教學法”來替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針對一個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異的問題上,我們大可以採用“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就存在這樣的差異,由於我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在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師本節課演示和講解過的內容,而且速度較慢,爲此我讓學校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做拓展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中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利用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課堂管理

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爲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都開通了Internet,但由於網絡信息萬象,對於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着無序的現象,部分同學遊離在課堂之外,久面久之將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班的教學氛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上網情況的管理,強調學生在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時必須按老師吩咐去探索。

協作學習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學習時,要強調小組長的領導作用,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避免一些學生不懂做,()又怕問,而一些學生很快做完卻去幹其它事情,以保證學生有一個和諧、協作的學習環境。

五、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

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才能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使教學更有效。

1、做好每節課後的教學小結,總結經驗,尋找不足。

2、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改革,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完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創設有效課堂,已成爲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當務之急。國小教師教學反思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國小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及論文

教師的教學反思8

在教學本單元前,我在班上用問卷測試了學生對地球形狀和運動等相關信息的科學前概念,發現整個單元幾乎沒有人能比較清晰的解釋地球形狀及其運動,對晝夜交替的現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許多錯誤的觀點,即使有學生知道,經詳細詢問,理解的比較膚淺。從而我們可以得知,關於天體運動是這批學生的科學知識的空白區,只有認真設計教學過程,細心準備教學材料,纔有可能讓更多學生通過經歷探究活動掌握準確的科學概念。

這一節課有兩個難點:一是恆星日和太陽日的區別和聯繫,二是公轉速度在遠日點和近日點的速度差異。對於第一個難點,課本爲了減輕難度,把那一幅度刪掉了。但是我認爲既然提到了兩個不同的參考標準,就有必要讓他們去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相對比較好,所以完全可以適當深入下去。當然理解他們的區別的關鍵又在於能夠否理解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是平行光這個道理。至於第二個難點,相對比較容易解決。只要說明了開普勒第二定律,基本上就沒有太大問題了。至於有學生問爲什麼有這樣的規律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這個問題除了上帝,至今無人能夠解決。所以牛頓晚年專門研究第一推動力,並把它歸爲上帝,並非我們有些人想象的那麼愚蠢。也許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我感覺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在於抓住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放到教學中,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比如,在最開始時,介紹了生活中能反映地球運動的現象(當然是先讓學生講);在將太陽日和恆星日時,適當設計了日期的推算和閏年的產生;在講線速度時,提到了“神七”和火箭的發射。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可以給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帶來一些生機和活力。

教師的教學反思9

教學反思能力是一個高素質的現代英語教師所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但這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或隨時間流逝自然提高的,它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培養和發展。國小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清楚地認識並確定反思內容,在實際的反思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反思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反思活動。

爲了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國小英語教師只有不斷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因此,國小英語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學會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英語教學過程,不斷優化英語教學。國小英語教師,不僅要是一名教育者,同時也應該是一名研究者,通過反思不斷實踐,改進英語教學方式,豐富自身教學技能,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一、教學反思的意義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學反思。英語作爲基礎教育的重要科目,一方面學生覺得難學難用、難考,一方面教師也覺得難教、難練、難提分。而社會各界對於英語的期望越來越高。所以身爲中學英語教師責任重大,有必要通過教學反思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職業能力,勇做教育事業大發展的弄潮兒和開拓者。

1.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能夠冷靜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教學過程的策劃組織者。在這樣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教學特點,不斷總結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

2.爲教師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渠道。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教師將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及時修正教學中的缺失,培養教師的問題意識和教研能力,增強教師的自我意識能力,從而提升其教學能力。

3.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學反思是理論經過實踐檢驗後的一項重要活動,教學反思能使教師對所認知的理論有進一步的認識和內化,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助手。

二、國小英語教學的現狀

國小英語重在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的生活。教材中選用的單詞和句式,一般都是社會中最常見和基礎的,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們的語音、音調。尤其是一些較難讀的單詞。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時,就憑一時的興趣學習。他們對課堂上動手、遊戲的部分十分感興趣,而對英語基本技能(單詞及語音的模仿、記憶等)一開始還有板有眼的,時光長了,加上有些單詞比較難讀,他們就感覺索然無味,於是就不專心聽講。這樣,他們既使在課堂上記住了一些語音知識,下了課就忘得一乾二淨。隨着學習資料的不斷增多,這部分學生學習上的問題更加突出。之後,既使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但學習吃力,就自信心大減。最後甚至有不要在上英語課的想法。有些學生由於內向,孤僻的性格。他們不願開口,不善交往;而開口少,與他人接觸少,往往模仿潛力也差,這就使及他們更不願參與各種英語練習活動,內向的性格使他們迴避與別人交往,碰到問題常常不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在課堂上害怕表現不佳,有損自我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價值。因此,他們缺乏自我表現的習慣和勇氣。就連不得不參加的課堂活動都是極低的聲音,試圖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具有這種性格傾向的學生,不僅僅學習上的困難無法解決,而且語言知識也不能到達最大限度的再現。在教學時他們總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學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學生接觸到英語較少,加之班額較大,既使在英語課堂上也只有少數優秀的、用心的學生想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一堂課上單詞、對話或課文等教學資料一項接一項,對於學習潛力不強的學生來說猶如看電影似的過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同時,課後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學生語音掌握更加困難。由於不明白英語的基本音標,有些學生應對已遺忘的單音節詞不知所措,對他們來說,英語單詞實在難記,這使英語課成了死記硬背的代名詞。如果教師試圖透過超多的練習來鞏固學生所學的語言點,就會使教學機械化。使得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國小生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原因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由於原因的錯綜複雜,一味簡單地進行知識到課,搞反覆操練,只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強烈的厭學情緒。只有摸清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困難。

三、國小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策略

1.國小英語教師應有發展意識。一直以來,人們國小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爲國小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爲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着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固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我們的英語教師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瞭解現代英語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那麼,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麼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國小生們所津津樂道的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理解性的錯誤。

2.國小英語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我認爲應抓住國小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們的英語教材,通過擴展教材內容或活動步驟,充分激發他們勤于思考、敢於創新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角度、多方向、新穎獨特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倡一題多議,敢破常規,使教學向縱深發展。如在學生基本上學會如何詢問他人來自於的國家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自由組合,自由表演,他們因此利用以前所學說出了很多課文中沒有的句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設置對話障礙,加大口語交際的難度和真實性,進一步培養學生會多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口語交際的靈活性。雖然教學中我發現對教材的擴展超出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範圍,但卻因此激起了他們思維的火花,引發他們在課外、在今後的學習中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培養了他們思維的流暢性和獨創性

3.國小英語教師應對是否能激起學生英語興趣的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需要教師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四、總結

總之做每件事情都有利與弊,學習英語也不例外,隨着社會的發展,英語也變的越來越重要,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學會英語,作爲一名教師更應該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在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做到終身學習,爲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

教師的教學反思10

《北風和小魚》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北風吹來,大自然發生了奇妙的變化: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河水結冰,勇敢的小魚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裏,躲在水底捉迷藏,快樂地生活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有感情讀課文,並體會到北風的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魚面對強者毫不畏懼。本課語言生動、形象,情節簡單,富有童趣,孩子們較歡迎。

從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學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所具有的主體能動性及豐富的創造潛能,使得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令人欽佩的活力。而正是這種富有生機的活力與創造力,才使課堂教學連續生成新的發現、新的感覺、新的收穫和新的經驗。但是,一年級的孩子剛開始學習篇幅較短的詩歌,現在一下子跳躍到學習篇幅較長的童話,就學生認知水平來說有一定的距離。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心有所感而無法朗讀到位的情況。因此我結合本文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緊緊圍繞以讀爲主線,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學生通過有聲語言再現出作品的情景,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此提高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讀中感悟。

畫面是引領兒童入境生情,增強內心體驗的有效手段。在引領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出示相應的畫面,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調來描述這個畫面。這樣做是比較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及心理特點的,能有效地激發兒童的讀書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課文。例如爲使孩子們體會到北風“氣極了”,引導他們觀察多媒體畫面,說一說從哪兒可以看出北風“氣極了”。有的學生說:“他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有的學生說:“他的臉都氣得發青了。”有的學生說:“他吹的氣更大了,把大雪吹來,河面都結冰了。”……直觀形象、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感同身受,讀起書來更倍加用情。

二、發揮評價作用,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給兒童提供平等、溫馨的人文閱讀環境,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可引領兒童走進一個自信的閱讀空間。“你吹得這陣北風好厲害啊!”“敢和老師比一比誰讀得好嗎?”“我們看出了你這條小魚真的是很勇敢。”……老師的愛心、激勵和信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活躍着兒童的情緒,給予了學生一種向上的力量,使讀書成爲孩子的一種精神享受,是他們的興趣所在。

這節課上下來,從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來看基本上是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也有許多不足與遺憾。比如說話訓練,學生說得還不夠完整具體,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對學生的說話指導,多給他們提供練習說話的機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

教師的教學反思11

在語言活動中,每縫我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時,總有一些孩子“巋然不動”“金口難開”,着實令我苦惱。這可能是由於我只注意幼兒表達上的不足,才導致他們惟恐出錯而保持沉默的。

學習新《綱要》後,我懂得了教師應以一個鼓勵者、傾聽者、支持者的身份,努力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氛圍以及愛說、敢說、會說、有機會說的條件。於是,在設計“動物聯歡會”這一語言活動時,我把活動目標定爲:①按意願扮演動物並以角色身份介紹有關動物的趣事。②能勾畫出動物的外形特徵並隨音樂模仿表演。然後,我啓發幼兒通過諮詢、閱讀、網上查詢等各種渠道蒐集有關動物的圖片、郵票、書籍等,瞭解動物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運動方式等,掌握有關知識,使他們有活可說。此外,我還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通過佈置“森林大舞臺”,進一步產生表現和表達的願望。在活動中,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引導幼兒表達。

1. 按意願選擇角色,畫動物頭飾

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我用“動物開聯歡會”的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讓每個幼兒按意願選擇一種角色,畫在頭飾上。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我鼓勵他們邊畫邊交流,爲他們在衆人面前表現和表達做準備。

2. 隨音樂模仿表演,說動物趣事

在遊戲中獲得的角色扮演體驗可以激發幼兒的表達願望。“聯歡會”開幕時,幼兒戴着頭飾輪流在時而活潑跳躍,時而沉重緩慢,時而輕柔優美,時而陰森恐怖的音樂中模仿動物的動作,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角色。當音樂停止時,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放鬆地以角色的身份介紹動物見聞。在這種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幼兒都勇敢地在集體面前說出了自己的一番“見解”,他們不但運用了語言,滿足了表演的需要,還獲得了有關知識。

在這一過程中,由於我始終認爲“敢說先於說正確”,所以無論幼兒說得正確與否,是好是壞,我都不當場評價,從而使幼兒樹立起“只要大膽地說,就會越說越好,越說越正確”的自信心。

動物是孩子喜歡的,而歌舞表演又是輕鬆愉快的,李老師巧妙地把語言活動融進歌舞表演之中,孩子自然就願意表達了。

由此可見,讓孩子說話,應該從他愛說、想說、容易說的內容入手。在方法上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創設豐富多樣、有啓發性的環境,讓幼兒有感而說、因境而說、由樂而說,切忌爲說而說。

教師的教學反思12

今天我們的“小問號與金鑰匙的對話”開通了,出乎我意料學生的提問與回答都很精彩。在這個活動中,我發現江靈藝同學的小組表現的尤爲突出,記得她曾在日記中寫道:大家選我做小組長,我代表我們組提出了問題,老師表揚了我們組,我心裏非常高興,因爲我爲我們組爭光了,但這功勞也有其他三位同學,問題是我們一起提出的,我只是代表我們小組向同學們提出並解決問題。

在優秀小組評比中,原本鄺穎這個小組也很不錯,可就有王澤熙一個同學拖後腿,引起小組內的公憤,大家都要開除他,可我告訴孩子們“一支紅杏不是春,滿園春色纔是春”,不能因爲他落後就去掉他,你們要一起想辦法幫助他,組裏四個人都能完成學習任務纔是優秀小組。於是,大家放下了憤怒,都齊心協力地幫助他,爲了不給小組丟臉,他也終於擦乾了眼淚,投入到學習之中。

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不敢積極發言的同學有了機會,大家在學習中學會了合作及集體榮譽感。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

1、預習自學課文的要求:讀課文三遍、標自然段、理清文章脈絡、抓重點段,反覆讀至背誦、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後字詞完成小字本。

2、小組交流討論,每組四人,並推選出小組長一名,由小組長組織記錄本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理解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然後完成同步練習。

4、教師在收集學生問題後修改好備課內容,精講課文,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的教學反思13

當我撥動鍵盤敲擊出《“蝶變”的艱辛與喜悅》這個題目時,我的心迅速回到了4月29日——XX市教育局教研室在聚英幼兒園進行的四縣優質觀摩活動的現場。心中想說的話實在太多太多:首先感謝XX市教研室,XX市托幼辦爲我們創設了這樣一個展示自我、相互分享、相互學習的平臺;感謝聚英幼兒園的全體領導與教職工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感謝其他縣區的幼教同行們爲我們帶來的優質觀摩活動;更感謝那些一天之內參與8節教育活動的可愛、可敬的孩子們……除了這些感謝,心靈深處頻繁跳躍的還有更多的感慨、感悟、感動。

優質觀摩活動本身帶給自己的感慨與感悟:

本次優質觀摩展示共有8節教育活動,首先上場的是我們幼兒園的兩位教師——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狄曉燕和年輕有爲、活潑可愛的趙曼莉。她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活動設計、直觀的課件引領、靈活的教育策略、融洽的師幼互動、自主的學習方式、精彩的欲秀不做“秀”的教學風格……充分展現了我園的素質教育特色。兩位教師的正常發揮使我加速的心跳趨於正常,活動後的掌聲使我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接着,來自不同縣區六所幼兒園的教師將自己精心準備的活動逐一進行了展示,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她們的教育活動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可以看出,大家均在盡最大的努力挖掘着所選內容潛在的教育價值,使孩子們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經驗。如:《有趣的石頭》超大的信息含量,圖片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快樂的旋轉》貼近幼兒生活的選材,教師引導的耐心;《什麼能溶在水裏》教師全新的理念,嚴謹的語言;《我的大鞋會唱歌》新穎的選材,恰當的教具使用;《我愛洗澡》教師的大膽,孩子們的愉悅;《中國五福娃》合理的環節設計,巧妙的圖譜運用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給了我很多的啓迪與感悟。

最後,蔣奇老師針對當天展示的8節教育活動從理論到實踐、從選材到目標的定位、從重難點的確立到材料的準備、從環節的設計到過程的實施、從教師的自身素質到駕御課堂的能力、從師幼互動到整節活動的效果等進行了詳細而透徹的分析,並提出了與之相匹配的合理化建議。她那精彩的點評爲我們今後如何準備優質觀摩活動、如何評價優質觀摩活動、如何指導日常教學活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活動背後的故事帶給自己的感悟與感動:

本次展示的8節教育活動中有我們幼兒園的兩節,可以說這兩節活動從選材到最後的展示,我是一直陪伴着兩位老師走過來的,所以我想說,大家看到的可能是結果,是較爲成功的活動展示,是兩位教師不俗的風采;而我不僅看到了結果,看到更多的是過程,是活動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蘊涵了兩位教師太多的付出。記得有一次研討間隙,趙曼莉老師斜靠在值班牀上,這在平時不會有的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輕輕用手觸摸她的額頭,才發現她發燒了,在我們的勸說下,她勉強去打了點滴後又及時回到了幼兒園,當問起她的病情時,她眼含熱淚搖搖頭:“沒事,我們一定要成功……”當時,我用盡全身力氣握住她的手,讓感動的淚水流向心底。還有我們的狄老師,爲了準備這節活動,她把正需要自己輔導的女兒扔在一邊,遠在鄭州的愛人工作忙不能回來援助,竟然選用了千元獎金支持法……這就是我們敬業的教師!這就是我們樸實的教師家屬!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它帶給我的感觸與感動絕不亞於活動結果本身。

其實,這兩節活動的誕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波三折,趙老師的藝術活動《小小芝麻官》是在斃了科學活動《奇妙的旋轉》之後確定的,而狄老師的數學活動《魔術機器》則是在兩節語言活動的不滿意之後選中的。記得確定下內容的當天是週五,距離托幼辦領導來我園聽課只有三天時間。怎麼辦?我們全園上下總動員——爲了研討內容,兩位作課教師以園爲家力求精益求精;爲了趕製教具,很多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日卻毫無怨言;爲了趕寫材料,領導班子成員幾次加班到深夜仍激情四射;爲了趕做課件,王京山老師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一夜……正是因爲有了那麼多夥伴的支持與幫助,才使我們按時迎接了托幼辦領導的到來,也正是因爲夥伴們那種視幼兒園榮譽高於一切的品格,才使我們每走一步都底氣十足,遇到迷茫不躲避,遇到困難不放棄,直至走向成功。這一切的一切帶給我太多的感動,我爲自己擁有一羣這樣的夥伴而驕傲,爲自己擁有一個這樣的團隊而自豪,當時在我心裏出現最多的語言就是:“衆人划槳開大船”、“人心齊,泰山移”、“團結起來,衆志成城”……

當我得知我們的兩節活動均被選送到新鄉時,最直接的反應是驚喜、是感謝,驚喜的是我們兩位教師能同時接受XX市教研室領導的指導,感謝的是XX市托幼辦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照顧,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壓力。我曾經在心底無數次問自己:“我們能代表XX市的最高水平嗎?我們怎樣做才能不辜負領導的信任、不辱使命呢?”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領導班子成員與兩位作課教師一起,就托幼辦領導爲我們提出的

意見和建議開始了一次又一次地試上,一次又一次地研討,直至把我園大班的孩子全部用完。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試上是在聚英幼兒園,我們給它取名“活動前的熱身”,由於主觀認識上的忽視,我們沒有帶文字材料,受到了嚴厲的批評。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前所未有”四個字,當時,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無地自容”。一陣自責之後,我在心底默默告戒自己:今後不管幹什麼工作一定做到“主觀認識”放第一, “認真”二字常牢記。就這樣,在這一次又一次地試上,一次又一次地研討過程中,我們的兩位作課教師勇敢地走出了迷茫、走出了困惑、真正走進了活動,她們設計活動、駕御課堂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正如狄老師所說:“我終於走進了《魔術機器》,不再在表面漂着了……”

通過本次優質觀摩活動,我們領導班子成員和兩位作課教師同樣收穫了很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完成了一次“蝶變”,儘管“蝶變” 的過程是痛苦的、艱辛的,但從“毛毛蟲”變成“花蝴蝶”之後的心情是激動的、喜悅的,我們願意歷經艱辛、收穫喜悅!在今後的各項活動中,我們會不斷地挑戰自我,盡最大的努力超越自我,針對每個教師不同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幫助她們完成與之相適宜的“蝶變”過程,努力使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成爲美麗“蝴蝶羣”中的一隻!面對百花喜飛翔,飛出靚麗、飛出獨特、飛出最美的自己!

教師的教學反思14

經過高中兩年的用心準備,05年大學聯考已經結束。6月9日昌平區全體高三教師齊聚進校參加“大學聯考”,我認爲目的有三:1、認識大學聯考試題、2、體驗學生的感受3、透過親自做題,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成敗。

今年大學聯考試題具有以下特點:(1)各科試卷整體平穩,在試卷結構、題目數量、題型和賦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試說明持續高度一致,沒有出現超綱現象,沒有出現科學性和政治性問題。首次依據新教材命題,在嚴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三科命題順利實現了“平穩過渡,穩中求變”。(2)各科試題平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突出潛力,導向正確,區分度好(3)試題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時代感強,北京特色逐漸顯現,對於今後中學的教學、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理綜生物試題也基本具有以上特點。前三個選取題比較基本,只要認真複習,都能夠做對,第四、五題難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必須的分析、推理潛力。有關蜜蜂的試題綜合性強,考到了生物間的關係,性別決定、動物的行爲類型、遺傳的基本規律等。不育逐級設問,難度逐級增大。我個人認爲“蜜蜂”這個“實驗”材料選取得不夠好,一是學生對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爲“工蜂”(雌性,受精卵發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發育成,可育)、“雄峯”(雄性,未受精卵發育成),這個物種具有特殊性。還有它的“衛生型”和“非衛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現出來,“蜂王”和“雄峯”就應不能夠稱爲“衛生型”和“非衛生型”,題中的遺傳圖譜給出“衛生型”和“非衛生型”容易誤導考生這一對相對性狀,當然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貼合基因的分離定律,可巧由於雄峯“來源”特殊,測交後代同樣表現出四種類型。海淀區20xx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練習的48題與這道題十分相似,但是,題幹中提示了“半衛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誤導。由於海淀考生可能都做過這道題,雖然在互聯網上也能夠找到這道題,但是作爲北京市的大學聯考題出現,顯然這道題對全市其他區縣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純屬偶然的話,全市其他區縣的考生

是運氣差。最後的一道題是關於微生物的,個別問(如接種方法:平板畫線)有些刁鑽,大學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種、培養肯定做過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題時沒有答出來,我估計考生能答出來的就應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現可能會促使各個中學把無菌室建立起來,讓學生不再“紙上談兵”,我估計即使學生動手操作,也不必須能答對。

透過自己“參加大學聯考”,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認真理解生物學的各個概念、定律。看書解決不了問題,實際上學生們對概念的要點一般都是清楚的,對概念還需要理解,要下功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題海。學生做題裏面的錯誤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這樣造成的錯誤是超多的,而且這些錯誤如果不去發現,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會錯很多次,而自己還不明白怎樣錯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錯了一道題,要明白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經過這樣艱苦的思索的過程,纔能有所提高。沒有反覆思考,對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進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題,對於典型的題目,過去大學聯考代表性的題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應用哪個概念以及規律?怎樣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複習階段切忌脫離課本,利用超多的參考書和練習冊。教科書是最精練和全面的,對它要讀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必須是所有生物教師都複習的:四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好處,與生物羣落“J”型增長的區別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縱座標的含義是什麼。我做完大學聯考題後再看答案,心想這下可完了,在複習過程中這點我沒有強調讓學生看書。結果印證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區六百多份試卷,此空無一人得分,幾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種羣數量”,而無一人答“微生物種羣數量的對數”。由此能夠看出:人們的思維容易構成必須的“定式”,把大學聯考考過的資料全都當作重點;教師的複習導向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太深刻了。提高做題的質量,要養成良好的做題的習慣。往往作題,做了成百上千道題,如果沒有真正的領悟到自然科學的概念,再做類似的題仍然是錯的。所以,我想我們如何,就是做題的時候,既要認真的審題,讀題,把讀題審題要做好,個性是信息題,有一些題目帶給了信息,我們首先要看懂這道題,從中獲得一些解題的信息,從這切入,然後再進行先定性分析再進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適應哪些原理,這樣提高做題的效率,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有的學生手裏有超多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高三的時間很緊,要做的題太多,把所有的大學聯考題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做題之前必須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資料,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明白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發、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刻理綜考試,強調考的是用知識,用的是潛力,而不是死記硬背,要把知識活學活用,才能解好這個題。考完試後講評很重要,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不能簡單的歸於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問題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不夠。在大學聯考前,學生做過的試卷就是複習重點,尤其是以前做錯的題,不就應羞於拿出來,實際是學生積累的一筆財富。四、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有人說做歷年的大學聯考題,能預測大學聯考的出題方向。大學聯考資料顯然是主要考主幹知識,但不可能避免個別偏題、怪題,涉及細枝末節的知識點。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猜測或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資料是不可取的。大學聯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務必全面。

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有些教師盲目地拿着答案來對,凡是跟“答案”一樣的就算對,不一樣就算錯。實際不管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把題拿給學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就應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深刻體會大學聯考,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師的教學反思15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我在大班美術活動“秋天的樹”中,努力落實這一精神,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充分感受、體驗、表現和創造。

一、充分感受和體驗“秋天的樹”,積累認知和情感經驗

第一,充分感受和體驗大自然中的秋天的樹。

秋天,我不僅帶領幼兒觀察園內的樹,還帶領幼兒到公園、山上、樹林、郊外去觀察不同地方的樹。比如,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樹有什麼顏色?樹葉、樹枝、樹幹是怎樣的?秋風中的樹枝和樹葉又是怎樣的?太陽照在秋天的樹上是怎樣的?沒有太陽時秋天的樹又是怎樣的?飄落在地面上的樹葉是怎樣的?單片樹葉靜靜躺在地面上和成批的落葉堆積在一起時分別是怎樣的?我還讓幼兒展開想象:單片的樹葉和堆積在一起的樹葉的感受(心情)是怎樣的?同時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來表現飛舞的樹葉和靜止的樹葉,快速飄落的樹葉和慢慢飄落的樹葉,捲起來的樹葉和平展的樹葉……一系列的觀察、想象、表現活動,使幼兒充分感受與欣賞了秋天的樹的色彩、造型、動態,積累了關於秋天的樹的經驗和體驗,感受到秋天的樹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生長、成熟的規律。

第二,充分感受和體驗藝術作品中的秋天的樹。

在關於秋天的繪本中,不同的畫家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畫面的色調還是樹的造型、構圖。即使是同一本繪本,不同頁面上樹的造型和構圖也是不同的。因此,我提供了《落葉的煩惱》《落葉跳舞》《風中的樹葉》等一系列關於秋天的樹的繪本,引導幼兒感受如何將現實中和想象中的秋天的樹用繪畫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幼兒通過欣賞不同繪本感受和體驗到不同畫家的表現方式是多元的,他們所表現的畫面的色調、落葉的色彩、樹的造型是豐富的,他們所描繪的發生在秋天的樹和葉上的故事和情感是多樣的,以此來豐富幼兒對於秋天的樹的多方位的感受。我引導幼兒反覆欣賞繪本中樹的造型和構圖,重點引導幼兒想象和描述對此的感受、體驗和認識。比如,每一頁畫面上的樹是怎樣的?你看後有什麼感受?能在兩頁畫面上找到同樣的樹的造型或構圖嗎……幼兒在仔細觀察繪本《落葉的煩惱》後,對其中樹的造型是這樣描述的:像字母v,細細粗粗的樹枝像火苗一樣往上竄,樹枝就像很多細碎的骨頭,整棵樹長得像噴泉;這棵樹的樹枝有點像人的筋和人體中許多血管的分佈,三根樹枝並在一起像小雞的爪子,像長得歪歪扭扭的竹子,左邊有點像蜘蛛網,又像水草在遊動;像八爪魚,樹葉就像火山的岩漿一樣,像我去北京看到的那棵有三百年的樹,樹葉有紅有黃像落日……幼兒對於畫面的構圖的表述是:這棵樹從左到右,在畫面上像一座橋;這棵樹從這邊的下面斜着向上,像一條龍一樣竄上去;這棵樹大大的樹根放在畫紙中間,像火山在噴發……幼兒通過欣賞繪本,感受到樹的造型和構圖是豐富多樣的,這不僅爲後面創作提供了範例,知道秋天的樹是可以多元呈現的,而且幫助幼兒積累了經驗,以便在後面的創作中遷移運用,主動嘗試縱向、橫向、斜向等構圖方式。通過欣賞繪本,幼兒拓展了對於秋天的樹的認識和經驗,感受到秋天的多彩和美好,萌發了創作的激情,爲後面的表現打下了基礎。

二、在教師適時的指導和關照下自主表現“秋天的樹”

《指南》指出,“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的過程中,不做過多幹預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時再給予具體的幫助。”教師既要給予幼兒自主創作的空間,又要給予適時的指導。因此,我在本次活動開始時強調了獨特性的要求:“今天請你們畫一幅與衆不同的秋天的樹和葉的畫。你可以畫你看見過的樹和葉,也可以畫你想象中的樹和葉,還可以畫你在書上看到的樹和葉。總之,你畫的樹和葉是非常獨特的。”與此同時,教師全程圍繞“獨特性創作”適時地給予幼兒具體的指導,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作畫前,教師給予幼兒怎樣創作的線索。

教師在幼兒創作前要給予幼兒創作什麼和怎樣創作的線索,幫助幼兒明確當前的任務和怎麼做的策略,使幼兒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創作。比如,我通過提問給予幼兒進行獨特性創作的線索:先想一想,是豎着畫還是橫着畫?是“頂天立地”還是隻“頂天”或只“立地”,是頂兩邊還是頂一邊?是畫整棵樹還是隻畫樹的一個部分——樹根、樹的低端、樹枝……再想一想,是以樹爲主、以樹枝爲主還是以樹葉爲主?

我通過讓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幫助全體幼兒弄清楚:怎麼在紙上構圖,怎樣表現樹的不同部分,怎樣的造型是獨特的,將幼兒想要表現但還未表現的或還未察覺的內容呈現出來,使其具體化,並引導幼兒在後面的繪畫中有意識地表現。比如,當幼兒在畫面中央畫出一個樹墩狀的圖時,我便追問:“你想畫樹根部分還是想畫一棵千年古樹?這棵樹是要長滿整個畫面,

讓樹枝伸展開來,還是要讓樹葉都飄落在地上或讓樹葉滿天飛……”。我藉助情境性語言給予幼兒創造的線索,激發幼兒不斷圍繞線索展開想象,創造性地表現出自己對秋天的樹的認識和情感。

第二,在作畫中,教師針對不同幼兒的需求給予適宜的指導。

大部分幼兒由於有了充分的感知經驗和第一環節有關創作線索的引導,都能夠非常自信地進入自主創作狀態,但也有一小部分幼兒需要教師給予特別的關注和指導。比如,第一組的涵涵、澤澤和麥麥三個人特別拘謹。涵涵拿着筆看着我說:“怎麼畫呀?”我建議道:“畫秋天的樹和葉。剛纔你們看了那麼多樹,都可以畫。”她還是看着我。我又說:“你們還看了《落葉的煩惱》這本書,其中有許多大樹的樣子和樹葉的樣子,你們可以和它畫得一樣,也可以不一樣。還有畫你自己看到的大樹和葉子的樣子也可以。”一旁的澤澤聽了我的話後,就按照屏幕上的那幅大樹圖畫了起來。接着涵涵畫了一個禿頭樹幹。而麥麥則自言自語:“怎麼畫呢?看看別人是怎麼畫的吧。”他看到旁邊的涵涵畫了禿頭樹後,就說:“我知道了。”接着,也畫了一棵禿頭樹。他似乎找到了自信。但一邊的涵涵仍舊每畫一步都要問怎麼畫。她畫完禿頭樹幹後問:“上面要不要畫樹枝呀?”我說:“你想畫就可以畫,不想畫就可以不畫。”她說:“我要畫,怎麼畫呢?”我說:“你可以畫很多樹枝,也可以只畫幾根;可以畫緊挨在一起的樹枝,也可以畫全部伸展的樹枝;可以畫筆直的樹枝,也可以畫彎彎的樹枝,或者是有彎有直的樹枝……”在這樣的指導下,她畫了許多伸展的樹枝。由此可見,個別幼兒是需要教師不斷引導,給予適時的幫助的。

每個幼兒在作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的幫助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敏銳地發現並給予相應的指導。比如,小亮非常膽怯,畫了兩根細細的、淡淡的彎彎曲曲的單線條樹枝。旁邊的小朋友說:“老師,你看他畫的不是樹枝,是細線。”這樣一說,小亮更膽怯了,握着筆不知如何是好。我及時鼓勵他,說他畫的樹枝很有創意,和所有人畫的都不一樣。接着,我建議他可以增加一些彎彎曲曲的樹枝,並且可以將單線條畫成雙線條,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非常自信地在畫面上畫滿了彎彎曲曲的雙線條樹枝,而且在所有線條的頂端都畫上了一片小小的樹葉。又如,小卡的畫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樹,並且樹上只有一片樹葉,畫面和樹的色彩都是褐色。我便指導他在較空曠的畫面上增加一些樹葉,可以是自己見過的如手掌形、扇形、貓臉形、魚形、七葉楓形等各種形狀的樹葉,顏色可以是一色的,也可以是雙色漸變的,還可以是多色混合的……在這樣個性化的指導下,每個幼兒的畫面都非常具有獨特性。

第三,在評價時,教師要突出對幼兒畫面獨特性的解讀。

評價幼兒作品的環節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環節,教師要根據《指南》的精神,“瞭解並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並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教師切忌只評價某些幼兒的作品,切忌只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評價,而是要展示全體幼兒的畫作,傾聽和尊重全體幼兒的觀點和感受。比如,我在展示全體幼兒的作品後,請全體幼兒尋找有沒有兩幅一模一樣的畫,由此引導幼兒發現每人的畫都是不一樣的,感受到每個人的獨特性。又如,我還引導幼兒說說,你發現哪幅畫最爲獨特?什麼地方獨特?你畫的樹是怎麼生長的?從哪裏開始長的?長成了什麼樣子……突出引導幼兒感受樹的生命張力,幫助幼兒追求繪畫的意境,引導幼兒發現他人作品中的創造力,體驗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特的,從而更加自信地進行創作。

正是由於我在幼兒感受、體驗、表現、創作階段聚焦於“獨特性”的引導,所以,每個幼兒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對秋天的樹的認識、經驗和美的感受,創作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與此同時,他們還感受到了創作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和主動性。

標籤:反思 教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