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集合15篇)

教師2.94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集合15篇)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

因爲這一段時間來,不少小朋友的抽屜裏跳出螞蚱來,今天中午上學了,看到他們一個個說個不停,就叫他們出去捉螞蚱了。他們開始不信,幾個小傢伙看看我,似乎想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看我點頭,立刻蜂踊而出,喧鬧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

一會兒,鈴聲響起,他們陸續走進教室,幾個首先進來的大聲說:“老師,我一個也沒捉到。”

“我沒有看到螞蚱”還有幾個一進來就向我炫耀他們的戰果。“我捉了一個大的”“我捉了好幾個”……

上課了,我讓他們自由說說。竹兒說:“螞蚱在草叢裏跳來跳去,我捉不到。”淼說:“螞蚱跳來跳去,讓我們很難捉,我捉了很多蝸牛。”怡說:“大螞蚱捉不到,小螞蚱跳到牆上去了。”鵬說:“我看見一個大孩子捉到一個大螞蚱,我也想靠自己的.努力捉。”明說:“我看見的一隻螞蚱被別人捉走了。傑大聲說:“我在外面捉到一隻老螞蚱!”

我把那隻大螞蚱放在實物展示臺上,讓大家看那隻大螞蚱。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老師,這隻螞蚱死了。”“嗯,看看它是什麼顏色?”“它身上有很多顏色”“有黃的”“有綠的”“有褐色的”……“咦,它身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顏色的?”我接着問道。淼大聲說:“我知道,隨着時光的流失,它變老了。”“它還不太老,你看,它身上還有綠色的。它是不老,又不小的。”鵬站起來說。

“呵呵,你們是這麼理解的。我們要好好想想,現在是什麼季節啊?”我接着問。“春天”“啊,春天啊?”我問道,看到孩子們竟說不出現在的季節,我只得自己說:“現在是秋季了,你們看看周圍有什麼不一樣的?”“草黃了,”“我看到有些草還是綠的。”“草是人踩黃的。”……孩子們的想法真的是與衆不同,“有時候草是因爲人踩了而變黃。不過現在草變黃了是因爲秋天到了。老師還要告訴小朋友們,螞蚱身體變成現在的顏色是因爲它會變色,要變成與草一樣的顏色……”“我知道,這叫保護……”“色,不錯,說得好。”我接上來說道,“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的動物也有這樣的保護色,小朋友們用眼睛多觀察,看看你能不能發現這樣的小動物。這個作業,現在不用回答我,等以後你發現了,再告訴同學們,好嗎?”

反思:從上面的內容來看,小朋友們似乎很不錯,其實並不然,我在上課時還是不時地停下來組織教學,這是個問題,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跟着我走。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2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沒有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把語文課上得不倫不類。比如,把《偉大的友誼》上成了政治課;把《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品課;把《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這樣的老師很多,有的還是全國著名的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一些教育類學術報刊上還發表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一些出版社還爲這些教師出集子。其實,這些人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普遍,過於偏重分析課文的內容。這些教師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頭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沒什麼提高。比如教《第一場雪》把課文沒寫出的內容也分析透了。

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現象,用多媒體取代了語言文字。多媒體的確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如果把課文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學生還學什麼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怎麼能培養?語文課就得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來感悟,來品味。學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的。

在能力培養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養,輕其他能力培養的問題。雖然,閱讀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閱讀能力的全部,還有記憶力,閱讀速度等等。人們普遍忽視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隨着社會的發展,閱讀速度對一個人越來越重要,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得到信息比原來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這樣,就對人們的閱讀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問題,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而忽視了積累。

各科教學都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也不例外。這一點,很多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表面的.問題,其實,每一種現象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得知道,語文是什麼。語文課的任務是什麼。當然,對語文本質的認識,有一些爭議,但都只是有不同的側重,都承認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當然,還有其他任務。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3

新課程理念無疑是咱們現在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遵照掂旎條法則。一股綜合性學習之風便也隨之而起,於是,咱們開始引導先生研究歷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環保,,創作美術作品語文教師成了雜家,變得前所未有的能幹,語文課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奇光異彩。 20世紀80年代,一些名師以大語文主(_zhu3)張和實踐來自覺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使語文教學界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一種語文學習,但是反過來做就完全錯誤了。語文學習從言語學習內容上來說從來就是摺合的。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言語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具體表現爲一方面越來越分Н,另一方面越來越綜合。有些時候,咱們懷疑課堂上、尤其公開課上的語文教師還是不是語文教師,上的還是不是語文課。你看,在課堂上要解決生態保護、物種繁衍;要研究建築與政治歷史的關係尤其在仔細研讀新課標後,發現在整個新課標中,關於綜合性學習是耗筆墨最多的,於是纔有了凡公開課必以活動課,尤其是摺合活動課爲多,唯恐無從體現新課標之新;於是纔有了要求先生規劃一座大城市、畫出一套熊貓郵票的試題;於是纔有了利用多媒體技術令人眼花瞭亂的蜻蜓點水的冷落課堂。語文課前所未有的包羅萬象,大有一統天下之勢。那麼語文課與坡鍵課的分界到底是什麼呢?咱們覺得不論選文有多豐富,學科間如何滲透,還是要重提聽說讀寫的訓練,字詞句篇的學習,這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是語文課的靈魂!品酒師與飲酒者的差異就在於一個品字,語文課應是對語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領悟剖析,這是摺合性學習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結果支是無功而返。

在深入學習和逐步推廣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咱們國中語教師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從事語文教學已有多年,雖未有大作問世,但對教育教學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談一些拙見。與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課標還主張教師的角色定位應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首席。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咱們認爲應緩提首席,因爲抱着電視,看卡通長大的國中先生的生活平臺實在太單調、太狹窄了,如果就讓他們在這樣的平臺上自主學習,國中的學制起馬應再延長一至兩年。我認爲語文學習方面的.自主學習有賴於學識的儲備、生活的積累、閱歷的增長,它的合適學齡段起馬要到高中階段。真正有效的教學既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也不是學習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轉,而是要在教師橋樑作用掂忑導下建構學習者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學習者自己的見解和真正意義上的相得益漳。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人在閱讀過程中,惟獨在閱讀對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產生意義建構時,才能形成閱讀者的個人意義,這也正是產生認同和共鳴的根本前提。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一個不懂得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無法品味出語文學習的樂趣的。但問題是先生現在所面臨的教材,其生活內容常常同先生的生活理論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幫助先生建構課文與生活的橋樑,使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聯繫,這是讓先生走進課文,感受生活的關鍵所在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4

學年工作已經結束,我的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告一段落。在本學年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並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有所收穫,當然也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現在將這一學年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提高業務素質。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爲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我積極向同年級組的教師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說敢爲,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爲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備課、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每一環節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願學。在集體備課中,我認真記錄,積極發言,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闡述自己的見解。

二、課堂教學中,注重朗讀、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年,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爲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踊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另外,我還注重朗讀。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從而達到情感的昇華。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爲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我以課堂學習爲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爲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各種有益的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既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閱讀筆記,並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通過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

五、不足之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於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現在,我也正在不斷改正中。

總之,在本學年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教學大綱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並能做到爲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不斷開拓前進!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5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五年一班的語文教學。對於五年級,這個高年段的語文教學與中低年級相比更是有很大的不一樣,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更側重於品讀語言文字、理解課文資料,體會思想感情。所以,閱讀教學要由“誦讀”轉變爲“品讀”。教學方法由“教師的教爲主”變爲“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在半學期來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以學生爲主,以自學爲主,以讀書爲主”。

一、以學生爲主

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學起主導作用,教應爲學服務。“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纔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纔可能獲得新知。“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發現問題提出來,即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思維的發展從問題開始。每發現一個小問號,這個小問號就像一個小鉤兒勾住學生的好奇心,要讓學生將學習變成爲一種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由“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所以,在授課前我先讓學生讀書自學,提出疑難困惑。然後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這樣使教學的主觀性和盲目性減少,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增強。

二、以自學爲主

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讀書習慣,習慣是人才素質的標誌。良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閱讀的本事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想”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閱讀的一種好方法。要求和激勵學生質疑,可促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腦子轉起來,思維活起來。“學而不思則罔”,要感悟資料,就必須一邊讀一邊想,一邊領會一邊揣摩。否則讀了之後,腦子裏僅有一片空白,沒有什麼收穫。僅有做到了邊讀邊思,讀後纔有獲。同時可培養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較推敲的良好讀書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促使學生自覺持久地進行閱讀實踐,並逐步內化成閱讀本事。

三、以讀書爲主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爲本”。所以在閱讀教學中,主要以讀書爲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展開品讀、探究,理解課文資料,感知課文的主要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同時注重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朗讀形式指導學生朗讀,高年級較適合的方法是“默讀”,默讀有助於思考,讀思結合。將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有機地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使朗讀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還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複雜的語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可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作文指導不夠充分

作文是需要教師經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我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作起來部分孩子很困難,覺得無從下手空泛、不生動。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本事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與他們的聯想本事薄弱有必須關係。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資料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能夠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本事,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二、批註式閱讀抓得不實

批註式閱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本事,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本事、深入理解本事,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閱讀本事的培養。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6

關於閱讀區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經不用多說了。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有閱讀區,供小朋友們閱讀。然而,在幼兒園小班的閱讀區中,存在着許多問題,許多幼兒園異常是小班的閱讀區形同虛設。教師因爲懼怕孩子把書撕壞,所以乾脆不發給孩子書,除了幼兒的教材以外,不讓孩子接觸圖畫書。有的幼兒園雖然爲孩子配了書,可是僅限於讓教師拿着,給孩子講,孩子沒有操作的機會。筆者調查了幾家幼兒園,不一樣程度地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園也以往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一個學期下來,小班發下去的圖書要麼像新書一樣,沒有發揮它的作用,要麼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頁一頁,不能看了。以至於圖書在小班變成了一種擺設。

對於小班來講,圖書區的管理是個十分重要的工作,作爲教師,我們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閱讀本事,讓我們的圖書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這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認爲圖書區的建立要遵循幾個原則,如便於孩子取放,購買圖書時選擇孩子感興趣並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圖書,如繪本。在閱讀區佈置漂亮的環境,讓孩子從喜歡環境開始喜歡閱讀區,另外,如果有條件,能夠放一些輕音樂,孩子會喜歡的。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必須讓孩子接觸圖書。如果孩子沒有接觸圖書的機會,那麼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便如紙上談兵,無從談起。那種把圖書束之高閣的作法無疑是不可取的。

也許有的教師會說:圖書買來是看的,幼兒書的價格不菲,小班孩子還不懂事,讓他們撕掉了多可惜啊!還不如等他們大了,懂事了再讓他們看。是啊,等他們長大了,撕書的機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時期接觸圖書的機會也失掉了,書與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來比,哪個更重要相信教師們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來,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環節的管理,教師在其中扮演關鍵的主角。教師示範孩子們取書方法,翻頁的方法時,動作要規範,要輕,讓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對圖書要愛護。

當然,小班孩子的自控本事比較弱,撕書在小班是常常發生的事。小班寶寶爲什麼會撕書呢原因有幾下幾點: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歲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發展,孩子會喜歡做一些手工,撕紙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工作。教師能夠在美工區準備紙讓幼兒撕。這樣能夠降低孩子撕書的概率。

二是圖書資源不夠。在圖書資源比較少的情景下,孩子因爭搶而導致圖書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再次,不會保護圖書,如翻頁不注意,扔書等不良習慣。最終,模仿別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本事很強,看到有的孩子撕書,他們就會跟着學。

所以,作爲教師,我們能夠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書:

首先,教給孩子正確閱讀的方法,從取書、翻書、閱讀、收書,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書。

其次,滿足孩子手部肌肉發展需要,在手工區投放材料讓孩子自由撕折。可是要儘量避免把舊書撕掉讓孩子撕着玩。

再次,發現有損壞書的現象要及時做出反映,不能視而不見。在幼兒規則養成中有一條重要的理論:破窗理論。即,當一個孩子違規而沒有被制止,孩子違規的行爲會越來越多,相反,如果立刻制止,就會有效扼制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看到孩子撕書時,首先要制止。並和撕書的孩子一齊把圖書復原。這樣做聽起來很麻煩,但對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卻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我們的職責,小班閱讀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們不可忽視小班的閱讀區,創造一切條件給小班幼兒閱讀供給機會,理智地管理,使閱讀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7

今天上午第二節,學校組織聽我的課,上完後,我自己知道失敗了,因爲教學任務沒完成,40分鐘只完成了我教學設計的一半,重難點剛出來,就下課了。我自己知道我時間沒把握好,前面耽誤時間太多,原因有:一是我看學生課上沒反應,以前學生學的知識不紮實,基礎薄弱,本來很快就能進行完的,但是學生基礎知識不會,怎麼能往下進行呢?所以我花了時間在複習上,哎,反思一下,學生沒沒反應的原因,和我沒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有關;二是我重複的話太多,太羅嗦,本來一句話就好,我生怕他們沒聽明白反覆的說,數學講究一個說話嚴謹,能少說的就少說,能不說的就不說,一句廢話都不能有,我正好相反,我還要修煉啊。下面是我總結的我師父和其他聽課老師給我的建議,我收穫很大,本來我苦思冥想的問題,經他們一指點,我豁然開朗。在這裏,希望能和老師們分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課堂時間要把握好。複習導入環節,新授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拓展延伸階段。把時間用在解決重難點上,也就是新授環節。

2.數學課堂,老師用語要嚴謹準確。老師說話要完整,不要說太多半截話。特別是一定要提醒學生回答問題也要完整。最高境界就是這個課堂感覺少說哪一句就不行。

3.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的課本上的主題圖可能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總之,一個目的,怎麼讓學生更清晰明瞭的.獲得有用信息,就怎麼設計。

4.課堂上,學生回答完問題,老師要及時評價。回答的好的,及時鼓勵,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5.要合理的利用多媒體,適時的用。不需要用就能解決的儘量不用,如果用了效果更好的就用,總之讓多媒體起到爲課堂服務,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浪費時間的累贅。

先總結這些吧,呵呵,非常感謝我學校的領導老師們,給我的建議和幫助。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會好好反思一下我的課堂,結合我的課堂吸取有益的經驗,修改教案,爭取天天進步,我相信,我會慢慢成長。加油啊!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8

我在上五年級的語文課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做好生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爲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9

明天要教《青蛙看海》了,我坐在書桌看着課文和教學參考書。

課文是一篇童話,寫的是青蛙爲了看到大海,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了高山,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文本再簡單不過了,應該是揭示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人生哲理。

剛想到這兒,兒子回家了,便拿起我放在沙發上的語文書,隨手翻了起來。我不禁一瞧,呵,讀的就是《青蛙看海》。小傢伙,看看你能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什麼感受來。

半晌,我忙完了家務活,來到兒子跟前,指着課文的插圖中地蒼鷹、青蛙和松鼠,問:“坦坦,你認爲這三個人中你最佩服誰?”小孩子最喜歡對故事裏的人物作評判,這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我料想他會說故事的主角──青蛙,可小傢伙卻語出驚人:“松鼠!”我詫異了,無論是教參還是我自己的對文章的理解,應該都是要讓我們孩子學習青蛙的腳踏實地的精神,懂得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達理想的頂點。想到這裏,我又問小傢伙:“爲什麼你佩服松鼠呢?”“因爲我想做一個松鼠一樣的老師。”孩子眨巴着眼睛說。

我鑽進書房,又捧着書靜靜地讀了起來。讀着讀着,我也覺得童話留給我們的並不僅僅有人生哲理的啓迪,似乎還透露着一種高境界的爲師之道。童話中的青蛙就像我們的學生一樣,想翻越學習道路上的障隘──高山,去領略知識大海的美景,而蒼鷹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師。

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流行了一千多年,也影響了我們教師一千多年。現在重新審視這句話,它的侷限性愈來愈明顯。讓我們先來看看童話中的蒼鷹老師。他對青蛙學生的如何能看到大海的問題,他謹記“師道尊嚴”,用平實的語言“傳道”: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於是青蛙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天哪,這麼高的山!”“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麼上得去呢?”而此時,蒼鷹老師又用平實而又冷漠的語言“解惑”青蛙: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麼能看到大海呢?其後,他便展翅飛走了,不再關注他的學生。而此時青蛙已失去了登山的信心。很顯然,像蒼鷹這種僅僅“傳道授業解惑”而不關愛學生,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的老師,早已追趕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早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教師的職責現在越來越少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讓我們再來看看童話中的松鼠老師。青蛙學生失去了信心,但在他極富激勵性的語言中,重拾自信,更絕妙地是他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對於小小的.青蛙意味着什麼,因此設計了“跳一跳,夠得着”的青蛙的“最近發展區”──一級石階。“你想看海嗎?”“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當青蛙毫不費力的跳上一級石階後,他又用極具誘惑力的聲音──“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然而更可貴的是我們的松鼠老師並未就此“功成隱退”或退在一邊閒眼觀看,讓青蛙獨自登山。“就這樣,青蛙跟着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爬,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他和他的學生同行,同甘同苦,共同領略美景,共同成長!

反觀我們的現實,我們的學生已失去越來越多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他們往往是孤獨地艱難地走在求學的道路上,肩負着老師拋給他們的知識背囊,稍有鬆懈,便會引來監工式的老師的苦口婆心的說教。然而我們的松鼠老師巧妙地激發學生的自信和興趣,然後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在勇攀新課程高峯。

孩子,我也想成爲一名松鼠式的老師。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0

我的鄰居家有這麼一個女孩,在幼兒園是個各方面突出的孩子,唱歌、跳舞、彈琴、畫畫,樣樣拿得出手,而且性格活潑開朗。誰知跨入國小不到一個月時間,整個人由一個陽光女孩變成了愁眉苦臉的娃,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實在令人嘆息。問其家長原因,原來女孩剛入學時,拼音學起來困難,就失去了學習興趣,沒有了興趣就更學不好,於是形成惡性循環。其實這樣的現象也不少見,從教這幾年來,或多或少接觸過這樣的孩子,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覺得讓剛入學的孩子掌握漢語拼音,順利跨過語文學習的第一道關尤爲重要。

今年,我又接了一年級,有了鄰居家女孩的先例,我特別關注學生學習拼音時表現出來的各種現象。課堂上我儘可能採取一些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小遊戲,下課了也窩在教室一對一地輔導,但是幾星期下來,效果卻並不盡如人意。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到學習困難,興趣就自然減少,剛入學的那份高興和新鮮感消失了,我也覺得很累,怎麼辦呢?我苦苦思索着,但也找不出學習拼音的捷徑。難道真要“學海無涯苦作舟”嗎?難道還要重複昨天的故事嗎?

某天課後,我看見有個孩子身邊圍了很多人,還津津有味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我走過去,這些孩子神氣地告訴我:“老師,《三字經》我在幼兒園就讀過了。”“我已經會背了!”“讀起來很好聽的。”看着他們興高采烈地訴說着,我明白了什麼是喜歡學習,什麼是快樂學習!那樣自豪的神情,讓我怦然心動,要是讀拼音也這樣快樂那就太棒了!突然,一個念頭一閃而過:何不把他們愛讀的《三字經》放到拼音學習中去呢?給枯燥的拼音學習加點調味劑,輸入新鮮血液。心動不如行動!那天剛好學習複韻母“ao、ou、iu”在學生讀準這三個複韻母的基礎上,我出示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又不學,老何爲。”我一出示,就有好幾個孩子主動地讀了出來。我進行了以下教學: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大聲地念給我們聽一聽?”

(我請了一位把手舉得高高的女生,只見她擡頭挺胸,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富有節奏感地念了起來。我就請他做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教師:“不會讀的小朋友不要心急,現在我們學習了拼音,自己也能讀了,拼一拼,讀一讀上面的音節,相信你也可以的!”

看到第一個孩子讀的那麼好,小孩子好勝心被激發了,大部分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拼着,讀着,幾分鐘後,小手如林,“我,老師,我會……”在有板有眼的誦讀中,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課後,還有不少孩子在念叨着:“子不學,非所宜……”

這一節課讓我增強了信心:原來可以通過誦讀《三字經》來激發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提高拼讀能力。在後來的語文課上,我都會選擇幾句後來的語文課上,我都會選擇幾句與教學有關的句子,讓學生拼讀。在教學“an、en、in、un、ün”的時候,我除了讓學生拼讀“三綱上,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外,還和學生編了新的“三字經”:點點頭,彎彎腰,“an、en、in”,注意“n”。動動手,動動腳,“in、un、ün”,讀好“n”,扭扭脖子,伸伸腰,我們來讀“an、en、in、un、ün”。學生邊做動作邊讀。等學完了拼音,《三字經》也念了一小部分了。看孩子們讀的有滋有味,我增加了誦讀的時間。除了課堂上的幾分鐘,還加進去了晨讀10分鐘和每天中午的半節課,每天讀4句(上不封頂),一般是讓他們先自己拼讀,我領讀幾遍後,學生找到節奏,就能大致順利地讀下來了,後來每天讓學生推薦讀得好的同學來領讀。一段時間下來,我驚奇地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大聲而自信地拼讀音節了。

誦讀《三字經》能帶來這麼大的變化,是我所不曾想到的,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呢?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回味《三字經》,發現裏面的'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裏面的句子短,韻味足,讀起來琅琅上口,能帶領孩子找到文字的韻律美。我幡然醒悟:在富有韻律的語言中去訓練學生的語感,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拼讀能力的提高。這不就是學習漢語拼音的有效途徑嗎?以前我總是用多種形式練習拼讀去突破拼讀的難點,其實我可以繞開枯燥的拼讀,增強孩子的閱讀量,培養孩子的語感來突破拼讀的難點啊!嚐到了甜頭,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都堅持讓孩子通讀《三字經》,一方面鞏固漢語拼音,一方面培養他們的語感。“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到一定程度上,學生就讀輕鬆了,讀輕鬆了,他們就更喜歡讀了。每天一到校,他們總是饒有興趣地讀、背《三字經》,還相互之間進行比賽。一段時間下來,他們的朗讀能力明顯提高了不少。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細雨灑落大地,短暫的潤澤之後,也許沒有留下痕跡,然而當嫩嫩的芽兒從黑色的泥土裏冒出來時,我們才記起了雨的光臨。”誦讀《三字經》真是給我的拼音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1

爲了要教好語文,我很系統地認真研究了關於國中的語文教材和相關的練習,並買來一些語文工具書籍。同時加強與其他語文老師的交流,認真研讀他們的教案、教學心得。經常抽空去聽其他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並認真、詳細地做好聽課記錄。對於學校的優秀語文教師,本人更是悉心向其請教,以儘快熟悉語文的教學,平時,我還超多查閱有關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報刊、雜誌,將一些優秀的與本地區狀況相近的論文摘錄下來做爲教學備用資料。對於語文科組的各項活動,本人都認真用心地參與,並做好記錄、整理。在上每節課之前,本人儘可能從網上、報紙、書籍上搜集相關的資料,結合本校學生狀況,認真備好課,設計好教案。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常邀請一些語文教師來聽課,課後虛心地理解他們的點評,同時也將這些意見記錄下來,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同時,針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反應在課後寫好教學反思,總結每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方便今後的教學。總之,都是爲了透過積累他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教學體會,以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經人很快熟悉了語文教學的方法和技巧,這爲我的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中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第一,學生對語文科目的興趣有所提高。

我在吸收他人經驗及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狀況的基礎上,盡力改變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爲主學生被動理解知識的填充式教學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在課堂上透過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相貼近的問題,以啓發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在教學活動中儘量做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裝始終處於一種用心的'主動的狀態,在簡單的氛圍中理解、理解知識。並適當地及時地鼓勵、表揚學生的表現,肯定他們的回答,讓他們從回答問題中樹立信心。還透過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與現實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分組探討。這不但刺激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在探討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讓他們從中體會到一種團隊合作精神,羣衆的凝聚力,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了他們對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

第二,學生的閱讀理解潛力有所提高。

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平時閱讀書籍、報刊、雜誌等較少,這就使學生的閱讀理解潛力較差。針對這種狀況,我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現有書籍,有選取的向他們推薦一些書籍,經常開放圖書館,延長他們的借書時間,盡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以提高他們閱讀理解的潛力。而在課堂上,注意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透過閱讀後回答問題,並適當

地引導,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後,學生的知識面不但擴大了,而且閱讀理解潛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學生口頭表達潛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學生由於一些原因,口頭表達潛力較差。爲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潛力,本人在課堂上,多注意讓一些羞於開口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先用一些簡單的容易回答的問題,透過耐心引導其回答,並加以肯定、表揚,從中鍛鍊他們的膽量,樹立他們的信心。平時,還注意指定一些簡短的文章給他們朗讀,並且在班裏舉行一些朗讀比賽,獎勵小禮品,以提高他們的朗讀潛力,從而提高口頭表達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學生們口頭表達潛力有所提高,這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在學校開展的朗誦比賽中,本班學且都獲得了不錯的名次。這反過來又刺激同學們的口頭表達潛力,構成一個良性循環。

第四,學生寫作潛力有所提高。

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潛力,我在平時常佈置一些簡短的小作文,並在課堂上當場完成。小作文的資料多是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生寫起來也容易。在批改時充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並且在班上公開表揚,讓學生嘗試到一點成就感,最終調動其寫作的用心性。對於一些寫作潛力比較好的同學或是對寫作感興趣的同學,我鼓勵其參加校小記者興趣小組,用心向校報、校外發表文章。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打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步探索,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2

手捧愛心,面對學生時光荏苒,轉眼間,我站在三尺講臺上已經十八個春秋了。十八年來我始終懷着一腔熱情,用自己的知識、智慧、人格引領我的學生們一同成長,並肩前行,學生因爲有我的陪伴而快樂,我因爲有學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這些快樂與幸福的同時,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愛是教育的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作爲班主任,我一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學生的教育耐心細緻,使班級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班級管理上要求自己做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保護學生。以自己的熱情、自己的參與、自己的堅定意志,來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參與意識,同時我和同學們在相處中也發生了許多故事。

一 、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爲了瞭解學生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課間、中午經常深入班級,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以及學生的在校表現等等。通過與學生的交談,我知道我班有好幾個單親孩子和留守兒童,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平時總是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有一種母愛的味道和集體的溫暖。但有時做班主任工作也

有疏忽的時候,前幾天我班的劉自強同學在語文課上搞小動作,被我發現後說了兩句,於是這個孩子就沉不住氣了,產生了牴觸情緒,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現在家裏都一個孩子,而且還很嬌慣,基本上不說也不打,由於我說他兩句就受不了。我知道後就極力的開導他,告訴他老師的好意,可他的性格太倔強,一時間很難轉變過來,我就與他聊了幾句家常話,“最近你家裏有什麼事嗎?”他告訴我說:爸爸和媽媽經常吵架,前階段媽媽離開家搬出去住了。爸爸是個聾啞人,跟自己沒法交流,現在也不管他,所以每天他都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我感覺到眼前的這個孩子太可憐了,本應享受母愛的時刻卻變得孤單。於是在班級裏我就經常問一問他,課堂上多關心他,力爭走進他的心靈,在我的教育下,他終於轉變了態度,上課能夠認真聽講了,也認真學習了。這讓我感受到老師的職業很特殊。

二、愛就是關懷。

我認爲管理好一個班級的祕訣是真誠的愛每一個孩子,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爲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也要愛,學習差的更要愛。平時我在班級中特別注重後進生,因爲他們就像乾渴的麥苗,更需要雨露的澆灌,其實他們的身上也有優點,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挖掘,去發現。我班的劉自強同學就不愛學習,上課總是擺弄一些小東西。經我瞭解,這個女孩父母離異,跟着癱瘓在牀的奶奶生活。這樣的孩子就應該放棄對她的教育嗎?不是的,其實她也有優點:做事細緻、書寫漂亮、愛做手工,於是我抓住教育她的契機----每次學校發的通知我都讓她裁。我給她這種爲班級服務的機會,從而讓她感覺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我還把學習最好的學生安排在她旁邊,希望在學習上能隨時幫助她解決難題。心想:我堅持長期這樣關懷她,她自身的缺點也會逐一改掉的。我期待着她有更大的進步。

三、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纔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我班的劉自強同學個性極強,由於家庭的特殊情況,小時候是農村爺爺帶大的,沒有進行學前教育。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都很差,課堂上總愛說話、搞小動作、接話、欺負前面的同學等等,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絲絲好學生的影子,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調皮。前一段時間,美術課上他偷偷拿剪刀剪前面女同學的辮子;有一天的信息課,他不去上,呆在教室裏打遊戲。我把這些事告訴了鮑校長,鮑校長跟家長溝通後引導我採取“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的教育方法,和班級任課老師共同配合,督促他上課好好聽講、回家按時完成家庭作業。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批評教育學生時一定要懂得方法,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爲了幫助劉自強改掉壞毛病,我還讓他擔當班級衛生委員的職務來約束自己,對於他的每一個轉變,每一個進步,我都很珍惜,並及時加以鼓勵和讚賞。我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劉自強一定會取得進步的。

總而言之,通過十餘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孩子是未來,孩子是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爲一名班主任,要用愛心來對待孩子;用誠心來打動孩子;用熱心去幫助孩子;用微笑去面對孩子;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孩子。我想只要我們真誠地捧着一顆“愛心”,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與每一位學生交談,那麼,我們就可以把那些班級小事幹得有滋有味、快快樂樂,也一定能在平凡瑣碎中體味到特有的快樂和幸福!正如龔自珍所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3

教書育人用心去做

作爲一名入職近一年的語文教師,雖然時間不長,但感觸良多,化爲最樸實的一句就是:教書育人、用心去做。入職初期的新鮮感是會很快過去的,隨之而來的是重重壓力,如何處理好工作、學習和生活一起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其決定了人生這個階段的質量,我找到的解決問題的鑰匙就是“用心”。

用心對待教書育人這份事業。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教育不同於一般的職業,這是一份需要投入愛的事業,因其教育對象是孩子、是成長中的人,所以需要爲人師者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一片愛心。這不是在唱高調,而是我的深切感受,這份愛心體現在教學的各個方面:在課堂傳授知識的時候,教師充滿感情與平鋪直敘的不同講述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接受效果;在備課的時候,教師的愛心體現在對學生學情的用心分析上,以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在課後,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在對學生作業的認真批改,更體現在對學習習慣的關心,等等。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會無私地傳授給徒弟自己寶貴的教學經驗,如我的師傅廖豔瓊老師,面對學校安排的這份“結對子”工作,她欣然接受,並無私教導,小到課文字句分析,大到教學理念,我都從中受益匪淺,而這種無形中傳達給我的這種充滿愛心的教育理念最爲寶貴,因爲,教育之路漫漫,要使工作的激情之樹常青,就要內心飽含深愛,才能克服職業倦怠、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精彩。

用心對待教學工作很多細節。教學工作需要有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各個教學

環節:備課、教學、課後反思、作業批改等等,單是備課一環就有很多細節要琢磨,作爲新教師,我在文本研讀方面注重細節,如分析學生情況以更好地以生爲本進行教學。另外,落實基礎不放鬆,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但這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爲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課堂不能減少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否則其他的一切活動都將成會空中樓閣。在具體教學中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如:聽默寫、課前預習、課前背誦、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個別提醒、反覆強調等方法。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特點,教師也應該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特別關注、持續關注、不斷鞏固落實。對他們的輔導,僅僅顧及個別還不夠,還要擴大輔導面。僅僅掌握國中生的普遍心理特點、學習態度還不夠,還要針對七年級階段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輔導。

用心對待師生關係這條紐帶。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自認爲再優質的課堂仍需要學生的接受情況去檢驗。所以,對學生的瞭解應該由淺入深,瞭解他們的性格、習慣、優缺點、長短處,以配合教學工作,使得課堂教學、作業佈置、知識落實、問題分析、習慣養成等方面都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而瞭解學生並不能簡單理解爲問卷調查,而應該致力於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這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感情基石。錢理羣教授在《語文教育門外談》中強調: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貫穿人文精神,能夠給予學生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和美的感染,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真誠表達的習慣。

用心對待自身成長關鍵階段。作爲一名新教師,回首不到一年的成長之路,收穫之多令自己不勝感慨,那些關於教學理念、教學思路與方法的認識,除了自己的思考,還離不開學校的關懷,同事的幫助,家人的支持,比如學校安排多次外出學習機會、有師傅的指導、有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有學生家長期待的目光,有家人默默的支持,這些都是我前進的動力,在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謝!我會繼續努力,用心對待自身成長關鍵階段!

踏實用心便可以平心靜氣,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內心修煉。因爲教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見成效的事,在教育方法的摸索過程中、在教育理念的逐漸形成中,在教育智慧的慢慢積累中,平心靜氣的心態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持續進步和教師的持續發展。教育教學並不侷限於課本,能夠善於發現和運用教育資源需要一顆審美的心,因爲教育離不開真善美的薰陶,需要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用心交流。平心靜氣,教育才會到達更高的境界。總之,還是那句樸實的話:教書育人、用心去做!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4

前天的語文課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最後讓孩子們說說自己最喜歡課文中哪個“媽媽”的辦法,爲什麼?他們表現得很積極,有幾個孩子的回答非常有意思:

煜琦說:“我喜歡豌豆媽媽的辦法。我覺得豌豆蹦着跳着離開媽媽好可愛的樣子。”她是第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剛張口說了一個“豌豆”馬上就改口將話說完整了,我還僅僅將要提醒她把話說完整的念頭在腦子裏一閃而已。大力表揚她表達清楚完整,理由充分。

翰林眨巴着眼睛站起來大聲說:“我喜歡蒼耳。因爲她給孩子準備的是鎧甲!”這就是小男孩兒的天性!我深深理解。

澤遠高興地站起來用清亮的嗓音告訴我們:“我喜歡豌豆媽媽,我覺得她(豆莢啪的炸開)就好像生孩子。”仔細一想,還真的很像!多有趣的想法呀!

思捷高舉着小手終於爭取到了發言的機會:“我喜歡蒼耳。因爲它們還會粘到我的褲子上。”我小時候跟叔叔到他們班上去玩,他們班男同學把蒼耳揉到我的頭髮裏,害我疼得要命,從此不太喜歡蒼耳。可是這不能代表我的學生也不喜歡蒼耳呀——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我尊重!

騰陽小朋友睜着期盼的`眼睛望了我好久,手也舉了好一會兒了,我一個眼神示意,他馬上心領神會站起來:“我最喜歡蒲公英。”“哦!爲什麼呢?”“因爲我從來沒有玩過降落傘,我想玩降落傘!”他的理由發自肺腑,真實童趣。

由於時間關係,無法讓更多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這些,你瞧,就夠讓我開心的了!用心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真的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

昨天外出比賽沒有上語文課,只佈置他們抄寫了兩篇範文。第四課古詩兩首前天回家要求預習,昨天讓他們試着背誦。於是今天的第一節課堂上首先就邀請他們背誦,表揚他們背誦得好。然後或請學生或自己適當點撥或課件輔助一起大致瞭解詩意,期間不斷誇獎他們愛動腦筋、預習認真,詩意大多都是通過他們的積極思考理解的,不斷受到表揚的他們學得越發帶勁兒。再用吟誦法叫他們吟誦。整堂課一直感覺他們都非常積極投入,課堂氣氛活躍,自己也覺得上得很輕鬆愉悅。下課後,我還在講桌邊收拾東西,煜珉湊過來問我:“劉老師,怎麼這節課這麼短呀?”擡眼看見她睜着亮晶晶的眼睛不解地望着我的神情,真的很想親她一口。“因爲你學得很認真、很快樂,所以時間就不知不覺悄悄地過去了,你就會覺得好像時間變短了呀!”我抑制不住心裏的得意回答她——這可愛的小傢伙的感受居然和我一樣,這就是師生心有靈犀吧!她和旁邊站着的幾個孩子都笑眯眯地點點頭。一天工作的愉悅從此刻飛揚。

語文教師教育隨筆15

這裏的“毒”指的是明銳、深刻、獨到。語文教師不但要讀懂文章,還要能發現文章裏的文字之美,能識別文章寫法之奧妙。否則,教學時必然隔靴搔癢,浮華掠影,抓不到痛處,找不到要領。

有一篇題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課文,是肖復興爲紀念葉聖陶先生寫得散文。文中寫了兩件事。簡要敘事後,作者寫下三處感受:從春風拂面之感到慶幸敬佩之情再到深深還念之意,並以此串接、凝聚起全文。有教師將它誤讀成簡單的.記敘文,以爲文章寫了“葉老爲我修改作文”和“葉老盛情邀我做客”兩件事,教學時以事爲主,就事論事,反覆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孩子徘徊於課文表面,始終不適廬山真面目。也有教師把“情景交融”誤作爲教學重點,不斷組織學生討論爬山虎的意象,挖掘“落日餘暉”“靜靜湖水”的意蘊,結果學生如墜入雲裏霧裏,不知所云。更有教師斷章取義,把“把葉老爲我修改作文”作爲教學重點,藉此指導學生如何修改文章。這全緣於教者“見木不見林”,以至於“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倘若教師本人未能讀懂課文,那麼,其教學必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