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

教師2.66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

首先是備課思路清晰,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上完課很興奮,有收穫也有不足:

一、談收穫

我覺得上公開課,是一種經歷,也是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最深入、最投入的備課,上完課竟然幾天課的流程都在腦中迴盪,揮之不去,在接到任務後,我先把書讀了十遍,佈置學生最少讀五遍,然後自己先獨立備課,備好後再看參考書,最後上網查資料,再去請教王珊主任,僅用兩天時間備課,兩天寫說課稿。

再預設教2---4是我一時有幾種教學思路,但總是覺得不妥,然後睡了一覺,睡醒了再想一會兒,最後,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把幾種思路的教學流程一句一句的`寫下來,寫好後再對照一下,看看哪種更合適,一共寫了26張紙,後來終於想通了,這纔出去買些吃的,靜下心來。上課時學生髮言積極,連一些平時不舉手的同學都發言了,而且孩子學習課文的方法真多,課堂生成的東西較多。以往主人的話來說課上的很靈動。

二、談不足

時間安排有點不充分,拖了兩三分鐘,第一段可以放在第一課時上。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2

今天上了《大作家的小老師》一課,我這樣做得: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讀課題,完後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就問了:

①大作家誰?

②小老師是誰?

③大作家怎麼會有個小小老師呢?問了第一個問題的作用有二:一是瞭解簫伯納的身份,二是透過蕭伯納名氣的大來細細體會題目中的`“大作家”中“大”字的意蘊。第二個問題,一不起眼的可愛的小姑娘娜塔莎的出現,明確小老師的“小”,體會“小老師”中“小”字的用意。通過第三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是什麼原因讓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師?將學生的思路歸引到主題的教育意義上來,讓學生就題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題思想。

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時,我採用了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如:“出乎預料”一詞,是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而“驚喜萬分”一詞,則是通過讓學生拓展想想小女孩驚喜萬分時會有怎樣高興的表現,通過完成填空題,來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正因爲理解好了這些重點詞語,才能讓學生準確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3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重在讓學生感受大作家蕭伯納知錯就改、嚴於律己的可貴品質。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以學生自學爲主,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己質疑、探究、感悟。

一、設疑導學自探究:

這節課設計了三個有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大作家的小老師》一文,課題很吸引人,老師問一句:“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不但可以簡潔地過渡到課文的學習,而且能激起學生主動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興趣。接着,通過插圖、文字、課外資料等途徑解決學生提出“大作家”和“小老師”的問題,這是一次較爲深入的與文本對話。此處,老師第二次設疑:“可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說的一句話卻讓蕭伯納‘爲之一震’”。根據‘爲之一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根據關鍵詞提問,從而巧妙地提出了理解蕭伯納性格特點的'難點。學完全文後,老師又通過第二個問題“文中的蕭伯納和小姑娘,你喜歡誰?爲什麼?”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客觀地評價文中人物,從他的身上獲得啓示。三個大問題的設計牽動了全文的脈絡。根據課題,關鍵詞提問,本節課教給了學生質疑的方法。

二、合力攻關顯成效

教學中解決學生提出的爲什麼會“爲之一震”?及從“爲之一震”中體會到什麼?是難點,小組集體的智慧此時便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小組成員間思維火花的碰撞,學生對人物的品質便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三、以演帶讀助感悟:

三年級的課堂上,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課上,老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如何讀好這段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配上動作,分角色朗讀。學生表演讀這段話,也在體驗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讀好這段話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體會蕭伯納的優秀品質,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

總之,這節課我們重在引導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提出問題,並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問題,達到自己釋疑的目的。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4

因爲當前的假書非常多,讀完這篇文章,我就想辦法查找一下,所以到網上反覆閱讀了有關信息,最終得出答案,有這麼回事,大概發生的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有了這個準備後,我用再次讀了這篇文章。對於這篇文章,我讀到了什麼?

一是我讀到了大人應該向孩子學習。這也是這篇文章直接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一眼能夠看到的。筆者與孩子也接觸多年了,其實像這樣的事,在我們的身邊時有發生,但因爲我們老師不怎麼注意,不用筆記下這個美好時刻,有着類似的感受,也就隨時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學習的事也沒有成爲成人的一項自我任務。

二是我讀出了大人對孩子缺少一種尊重,也太把自己當作大人了。蕭伯納代表着成人,代表着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雖然也喜歡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們老師其實對待孩子多也如此。

三是那位小姑娘回蕭伯納的那句話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創造力的,孩子是無畏的……我進而想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會怎麼向她媽媽說今天的事?她會直接把她的回話告訴其媽媽嗎?如果直接告訴媽媽,媽媽會作出什麼反映呢?我想大多數的母親肯定會批評孩子不懂禮貌,名人效應不是今天的產物,追星不是今天的產物,愛名人名星不只是屬於年輕人,青年老年羣體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親自然會把其上升到道德上來對待孩子。因爲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要注意這一些。因此,想到這兒,我個人認爲,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會主動地說今天她和大作家蕭伯納在一起玩。

四是蕭伯納的.感悟給我許多啓發。蕭伯納從這件事上收穫到“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誇。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也許編者的意圖也就是把這句話傳給孩子,讓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遠謙虛”是多麼的重要!但思來想去,感覺這篇文章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別忘記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說,我們向孩子學習什麼?——孩子其實也是人!想到這裏,感覺到這一課好像對小孩子學習意義不大,好像是對我們成人進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麼引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把起點定位在哪兒?我覺得我們老師不要掩蓋自己應該接受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訴孩子這篇文章對老師非常有用,自己應該向學習。這給予學生的一種暗示,即你們長大後,也要重新學習這一課,這樣孩子就能夠順理成章地理解課文,明白“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誇。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詩叫《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其實小孩並不小,你若再說小孩小,要比小孩還要小),他創辦“小先生制”在中國教育史上非常有影響。其實孩子也是師,因爲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師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實也是人!孩子其實也是師!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5

今天,教了《大作家的小老師》這一課.這篇課文重在讓學生感受大作家蕭伯納知錯就改,嚴於律己的可貴品質.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爲主,我決定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自己質疑,探究,感悟.

一,設疑導學自探究:

這節課我選擇了三個有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大作家的小老師》一文,課題很吸引人,我問一句: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

不但可以簡潔地過渡到課文的學習,而且能激起學生主動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興趣.接着,通過插圖,文字,課外資料等途徑解決學生提出大作家和小老師的問題,這是一次較爲深入的與文本對話.此外,我的第二次設疑:可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說的一句話卻讓蕭伯納'爲之一怔'.根據'爲之一怔',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引導學生根據關鍵詞提問,從而巧妙地提出了理解蕭伯納性格特點的難點.學完全文後,我又通過第二個問題文中的蕭伯納和小姑娘,你喜歡誰爲什麼

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客觀地評價文中人物,從他的身上獲得啓示.三個大問題的設計牽動了全文的脈絡.根據課題,關鍵詞提問,本節課教給了學生質疑的'方法.

二,合力攻關顯成效

教學中解決學生提出的爲什麼會'爲之一怔'及從'爲之一怔'中體會到什麼

是難點,小組集體的智慧此時便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小組成員間思維火花的碰撞,學生對人物的品質便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三,以演帶讀助感悟:

三年級的課堂上,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課上,我在學生小組討論如何讀好這段話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頭飾,配上動作,分角色朗讀.學生表演讀這段話,也在體驗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讀好這段話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體會蕭伯納的優秀品質,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

總之,這節課我重在引導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提出問題,並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問題,達到自己釋疑的目的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6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以寫人物間的對話爲主,簡短的對話傳神地表現出小姑娘的天真可愛和蕭伯納的嚴於律己。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從人物對話中體會文章內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計劃讓學生自主學生,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自己質疑、探究、感悟。

首先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大作家爲什麼要以小老師爲師?”展開討論。文章開頭就說了蕭伯納同這個小姑娘玩了好久,於是我就問:“蕭伯納爲什麼會同小姑娘玩了好久?”馬上學生就說了因爲小姑娘很可愛,接着我就讓學生通過“白白胖胖”、“眼睛很有神”等詞語的朗讀來體會小姑娘的可愛,爲理解下文故事發生的情境有一個感性認識。

接着,通過插圖、文字、課外資料等途徑解決學生提出的“大作家”和“小老師”的問題,這是一次較爲深入的與文本對話。此處,我第二次設疑:“可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姑娘說的一句話卻讓蕭伯納‘爲之一震’,爲什麼呢?”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們先分析了蕭伯納的話,以及通過“告訴”、“世界有名”、“大作家”、“大文豪”、“驚喜外分”等詞語來體會蕭伯納說話時的心情。後來我反思這個環節,我發現我問了一個不太合適的問題,我的本意是讓學生去體會蕭伯納臨別時說的那句話有沒炫耀自己的成分。結果在學生說到蕭伯納講這話完全是爲了逗小女孩高興,全班都默許了這種觀點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問題:“潛意識裏他也是出於這種心理才說這句臨別時的話嗎?”我這個問題一問出口,其實我就知道我的問題提得不對,我彷彿在故意把學生引到另一個問題中間去。果然,很多學生就說:“他是在炫耀自己”。結果,就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爭論,有的說:“他是在炫耀,否則他不會讓小女孩回去告訴媽媽”,又有的說:“他不是在炫耀,他是爲了讓小女孩高興,否則他不會臨別時才說出自己的身份。”有爭論是好的,但是這個爭論不該在我提出這個摸棱兩可的問題之後產生,因爲這樣的觀點是學生揣測我的心裏產生的,並非學生真正自己的觀點。而在那時,我該這麼問:“有沒有不同的觀點來看蕭伯納臨別時說話的心理?”有人提出來,我們就共同商討,否則就沒有必要引出這個問題了。

當學生進入了這樣的爭論之後,其實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可是會出現如此情境的原因在於我所提的問題不當,這點是很值得我引起重視與思考的。課堂上會出現很多種事先難以預料的情況,需要老師的機智去解決,但是自己去製造問題就不可以了。其實在備課的時候,我是以爲學生會提出:“蕭伯納臨別時說的話是在炫耀自己。”那麼如果他有自己的理由,其實兩種觀點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讓學生知道,他更多的成分在於讓學生高興,而不在自誇。這要站在他本身所有的成就上來看,因爲我們說只有心胸廣闊的人才能有所成就,而他又是如此一個“世界有名的大文豪”。看到因爲我這個問題引發出來的'學生的爭執,真是心生悔意,作爲教師應該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握好課堂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將自己的理解端出來。

學完了這篇課文之後,我才覺得,我應該在事前介紹一些關於蕭伯納的故事,以及更多的關於人與人平等的故事。讓學生有意無意中受其影響,接近它感受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文本中人物的理解。

另外,我反思這堂課,也發現了不少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問題的提出目的不明確,其實如果是模糊不清的問題還不如不提;

二,語文教學要如何有效,化難爲易,問題一定要簡潔。

三,更好的感知全文,在課文結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點題。

總之我的語文課上還存在着很多的問題,這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髮現,不斷改正!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7

《大作家的小老師》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我從網上查閱了有關資料,這應該是個真實的故事。我讀完文章,感受最深的有兩個方面。

這也將成爲我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

首先,我看到了小姑娘娜塔莎的天真無邪。什麼叫“天真無邪”?字典上是這樣說的:心地單純,性情直率,沒有做作和虛僞。娜塔莎的這個特點,文章是由表及裏,層層展現的。看課文開頭,她一出場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對大眼睛很有神,頭上扎着大紅蝴蝶結,可愛極了。”再看課文第三自然段,她對世界著名作家的態度也是那麼自然、率真。“小姑娘竟學着蕭伯納的口吻說道:‘請你回去後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娜塔莎。’在她純潔的心靈裏,蕭伯納是個朋友,他們之間沒有高低之分,沒有貴賤之別,是完全平等的。

其次,蕭伯納的品行令人讚歎。文中開頭就揭示了他的成就——英國著名作家。然而後面的他卻讓人感覺無比真實。他富有童心,會同一個剛剛相遇的小姑娘玩上許久。他會驕傲,臨別時,不忘宣揚自己的成就,期待別人的崇拜、誇讚。更爲難得的'是,他善於自省。他對小姑娘說的語氣有些自誇,但內容與實際情況沒有出入。而小姑娘出於天真,照搬了他的話。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對他的指責,“反將一軍”。他的反應不是“惱怒”,而是“爲之一震”,馬上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後來還公開承認,並稱小姑娘是他的老師。這是何等的胸襟。他的這種自律、坦誠從某種意義上說,比小姑娘的天真更可貴。毫無疑問,課文用生動的描寫,細膩的刻畫,富有哲理的話語爲我們增添了一份心靈的財富。

這堂課也是圍繞着兩個人物展開對話,小女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孩子們很快就能說出,這個小女孩非常的可愛,你從哪裏看出了小女孩非常地可愛呢?孩子們都能找出相關語句,並且能夠說明理由,那麼爲什麼要稱小女孩是大作家的老師呢?僅僅是因爲小女孩的可愛才說小女孩是他的老師麼?孩子們都說不是,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因爲小女孩讓蕭伯納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還要從上次的臨別說起呢?朗讀蕭伯納和小女孩的對話,讀出蕭伯納的親切和小女孩的俏皮可愛。從而讓孩子們領會到蕭伯納的品行。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8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重在讓學生感受大作家蕭伯納知錯就改、嚴於律己的可貴品質。在教學時我決定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自己質疑、探究、感悟。

三年級的課堂上,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課上,老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如何讀好這段話的基礎上,讓學生配上動作,分角色朗讀。學生表演讀這段話,也在體驗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讀好這段話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體會蕭伯納的優秀品質,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但是,我發現自己這一環節的教學有些節奏感不強,主要是讓學生評價的太多了,有時候朗讀不出人物語氣的時候加上動作就可以把人物的'語氣表達的淋漓盡致了。這是我的一個不足之處,如何讓學生在活動中更輕鬆的學習。

還有要注意的是,我的語言不夠生動,不夠吸引孩子們。對於課堂上一些同學的精彩發言也不能夠作出及時,準確的引導。我想,今後我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9

執教這一課時,爲了彌補在教學習作二中的遺憾,我讓學生重點抓住了文中對小姑娘外貌描寫的句子,請他們說說自己感受到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然後指導了寫外貌反映人物個性的'方法:從整體入手,再抓住引人注意的細節,最後加上自己對他的整體評價,這樣寫一個人的外貌就會真實、形象、具體。

在教學本課中,我也請學生聯繫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對課文蕭伯納說的話的理解。學生們都只能說到:要謙虛。我想這就是學生的認知水平,他達不到明瞭人與人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個層次上來。本來我想教師可以站得高一些,這樣指導學生即使不明瞭這些道理,也沒有關係。但是,我總覺得不吐不快,最終還是自說自話的將這個內容說了出來。看見學生的一臉茫然,真是心生悔意。作爲教師應該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握好課堂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將自己的理解端出來。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0

通過本文的教學,採用“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記敘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蕭伯納的感人形象。讓我們從蕭伯納的話中體會其謙遜自律的寬廣胸懷,學會做人。

課文設置了一個懸念,不是像普通的人見到大作家所有的畢恭畢敬,而是覺得大作家也是一常人,給人以啓示,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表現出小姑娘的'天真可愛和蕭伯納的嚴於律己。同時課文還設置了一個懸念,小姑娘怎麼會成爲大作家的“老師”呢?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設疑——答疑——解疑,課文雖然篇幅不長,行文簡潔,但結構完整,內涵豐富,在本文的教學最後,知道學生複述,複述的意圖是幫助學生豐富語言文字的積累,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強化人物形象的感染作用,因此,不要強調用自己的話複述或者創造性複述,而是儘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復述,可輔以小組學習方式進行,讓更多的學生有複述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要邊讀邊想象兩人對話的有趣場景,又要在讀中感受蕭伯納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其謙遜自律的寬廣胸懷。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找對子,分角色朗讀對話,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豐富對課文內涵的感悟。總之,本文正是以小見大,要讓學生能夠從文章中體會出真諦,理解“她是我的老師”中所蘊涵的深刻哲理。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1

《大作家的小老師》記敘了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與蘇聯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的故事,在相處中,小姑娘的坦然、直率和純潔,深深地教育了蕭伯納,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誇。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

蕭伯納同小姑娘玩後,對小姑娘說:“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蕭伯納是否是在自誇,在炫耀自己?在備課時,我起先認爲有那麼一點意思。可是,教參上說:蕭伯納是在“同小姑娘玩了好久,臨別時”才亮出自己的身份,不過是想給孩子們一個驚喜,讓孩子高興高興。這讓我感到有些爲難,問起辦公室裏的老師,他們也都覺得蕭伯納雖然是想讓孩子驚喜,但是言語中似乎是帶着那麼一點誇耀的意思。

不知道孩子們是怎麼理解的。最後,我覺得應該在課上聽聽學生的想法。

師:臨別時,蕭伯納是怎麼對小姑娘說的?

(一生讀)

師:他當時是怎樣的口吻?誰能讀好他的話。

(學生朗讀,突出了“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等詞語。)

師:讓我們通過蕭伯納的話語走入他的內心,他當時心裏怎樣想?

生:我覺得他有些驕傲。

生:我也覺得他有些自誇。

(果真,兩位學生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在座的其他學生聽了他們的回答都表現出了默許的態度,教室裏有了片刻的沉默。)

師:(停頓了3、4秒)大家是否都這樣認爲呢?(我把問題拋給學生)

生:我覺得他不是在自誇,文中說“他暗想:當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時,一定會驚喜萬分。”可以看出,他的本意是讓小姑娘驚喜一下。

師:他想讓小姑娘驚喜一下,大家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剛纔這位同學說的話中,“本意”用得很好。

(學生陷入了沉思,片刻後)

生:如果,蕭伯納是炫耀自己的話,他早就該在一開始和小姑娘玩的時候就表明自己的身份了。

生:是的,課文中說,蕭伯納是在“臨別時”表明自己身份的。

生:我覺得蕭伯納是否是在炫耀自己,這並不重要。關鍵的是他後來能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是“自誇”的表現。

生:我覺得蕭伯納很偉大,他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把小姑娘當作自己的老師。

(大家聽得異常認真,從眼神中能看出他們對以上兩位學生的敬佩。)

……

師:大家談得真好,小姑娘的話讓蕭伯納深有感觸,大作家從小姑娘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小姑娘是大作家的“小老師”。而剛纔發言的同學是我們全班同學的老師,他們對課文的感悟是那麼的深入。同時,他們也是我的老師,因爲我備課時都沒有想到這麼深。謝謝你們。

(說完,我向他們鞠了一躬。孩子們樂了。都小聲嘀咕着:我們是老師的老師。)

[反思]

上完本課,我心情很激動。看來,上課前,我決定的“聽聽學生的想法”是明智的。

常常看到理論書上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學生”呢?我想,相信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有充分說的機會是最重要的。學生的思維在相互碰撞出往往能迸射出絢麗的火花。這火花,能帶我們到達“又一村”的世界。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2

這篇課文我剛剛上。

時至今日仍牽在心頭:感覺那是我自認爲較成功的一節課,究其原因注重了教材的擴展,我認爲較好了闡釋了用教材教,吻合了課標的一些理念。使在這一節課中學生學得挺輕鬆的.,並且掌握的更好。

幾點做法:

一是先在班級牆上張貼了很多關於蕭伯納的故事,還有更多的關於人與人平等的故事。讓學生有意無意中受其影響,接近它感受它。這些資料都是用噴墨噴出來的,圖出把學生吸引到跟前,內容留住學生。

二是在班級書櫃中存放了幾本書,無論學生有沒有看到,但上完課之後,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有關蕭伯納更多的故事請從書中找。

三是進行了寫的擴展。主要是想想看在生活中除了老師和長輩之外,有沒有比你小的人教給你一點道理,進行交流並且較好了引而不發,學生越着急,我越不讓講,當下課後再讓學生把它寫下來。進行全班交流。

四是進行課本劇的表演。面對表演學生更是興奮不已,一組雖是四個人可文中卻只有兩個人物我就要求兩個人演角會,一個人做解說了,而另外一個人的工作更重要,爲了使你們這一組表現的得好,你得認真觀察,指出他們優點與缺點,便於改進。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3

[案例一]

師:“大作家爲之一震,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生:“他會想,我恨你!”

頓時,孩子和聽課的老師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案例評析]

這是我在上賽教課《大作家的小老師》時,講到課文的重點部分——讓學生理解“大作家在聽了小女孩的話以後,爲什麼會爲之一震,他心裏在想些什麼?”從而體會大作家的心胸寬廣以及爲什麼大作家會稱小女孩是他的老師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可是,當馮朝陽在座位上說:“他會想,我恨你!”時,我也弄不清,自己是沒在意,還是不想引起什麼“麻煩”,下意識地躲過去了。

下課後,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突破的還不是很好,於是,每一個環節我都好好地進行了反思。當孩子這一句“他會想,我恨你!”又一次在我的耳邊迴盪時,我用力地敲了敲自己的腦袋,這不正是我突破教學難點的好時機嗎?可我卻讓課堂上這一突發生成的寶貴的教學資源,在自己有意無意的害怕中流失了。

[案例二]

下午一上課,我就說:“早上上課時,馮朝陽小朋友說,大作家恨小女孩,這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同意嗎?”孩子們馬上七嘴巴舌地喊到:“不同意,不同意!”我故意皺起眉頭說:“爲什麼呀?”個個都把小手伸得老高,躍躍欲試。於是,我不緊不慢地說:“別急,馮朝陽既然這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大家要打開書再認真地細讀課文,從文中找到證據說服他才行。”哇,孩子們立刻打開書,拿起筆,仔細地讀起來。

五分鐘後,王郡文舉起小手,站起來說道:“我認爲馮朝陽這樣理解是不對的,因爲文中第四自然段緊接着就告訴我們,大作家馬上意識到剛纔是自己太自誇了,感到不好意思,怎麼會是‘我恨你’呢?”

陳靜言小朋友等不及了,急忙站起來說:“我覺得馮朝陽這樣理解,把大作家的心胸看得太狹窄了。課文的第五自然段說,蕭伯納深有感觸,說明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他,讓他明白了做人應該謙虛纔對。”

“對!”馬文靜也忍不住站起來說道:“我從蕭伯納說的話中知道,他不會恨小女孩,而是在感謝小女孩。老師,我想讀讀他說的話可以嗎?”於是,她聲情並茂地朗讀道:‘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誇。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如果馮朝陽能向老師說的那樣,結合上下文來理解,我想,他就不會誤解大作家了。”

我緊接着問馮朝陽:“你接受大家的意見嗎?”調皮的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又問:“‘我恨你’,這是你的.真實想法嗎?”他搖搖頭,我摸摸他的小腦袋說:“下次,可要思考好了再回答哦!”

我又嘟着嘴巴說:“大家都不同意他的意見,爲什麼早上上課時,不提出來呢?”孩子們都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我接着說:“老師也不對,今後,讓我們大膽一些,勇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不管對與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來討論,好嗎?”全班孩子用力地點點頭。

[案例評析]

上完青賽課,經過反思,我覺得沒有好好利用這意外、突發生成的教學資源,是我這堂課最大的遺憾。於是,下午上課時,我馬上進行了彌補,利用孩子思維的焦點——矛盾點,充分激發了孩子讀書的慾望,明確讀書的目的,在讀中感悟;激發了孩子討論的興趣,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大作家寬廣的胸襟,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樣一來,教學重點得到突出,教學難點得到突破。由此可見,勇敢地面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意外”,會讓我們挖掘到我們意想不到的寶貴的教學資源;機智地處理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意外”,會讓我們的教學更充滿思維的活力;善於小結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意外”,會讓我們孩子的學習更洋溢着個性。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4

執教了這一課,在教學中爲了彌補習作二中的遺憾,我在這一課中,抓住了文中對小姑娘外貌描寫的句子,首先在學生讀了描寫小姑娘外貌句子後,請他們說說自己感受到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然後指導了寫外貌反映人物個性的'方法:從整體入手,再抓住引人注意的細節,最後加上自己對他的整體評價。這樣寫一個人的外貌就會真實、形象、具體。

我們在教學中都很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這樣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使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

在本課中,我也請學生聯繫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對課文蕭伯納說的話的理解。學生們都只能說到,要謙虛。我想這就是學生的認知水平,他達不到明瞭人與人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個層次上來。本來我想教師可以站得高一些,這樣指導學生即使不明瞭這些道理,也沒有關係。但是,我總覺的不吐不快。最終還是自說自話的將這個內容說了出來。看見學生的一臉茫然,真是心生悔意。作爲教師應該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握好課堂的深度,而不是一味將自己的理解端出來。

《大作家的小老師》反思15

本文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描寫了大作家蕭伯納和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娜塔莎相遇,一起玩耍,交談,最後認小女孩爲老師的過程。

在教授本課的伊始,我先讓學生了解了蕭伯納的身份,作爲一名著名的大作家肯定身邊有很多吹捧、敬仰他的人,因此不免也會爲自己的身份而感到沾沾自喜。當他和小女孩娜塔莎相遇並交談後,一切都是很自然,在愉快的環境下進行的。但是當蕭伯納在表明自己身份後,卻意外受到了和預想中不一樣的冷落!

在小女孩的眼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身份的'高低之分,因此對於表明表明身份後的蕭伯納,她覺得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大作家和小女孩之間沒有任何的界限。

而女孩的態度,讓一向有優越感的蕭伯納震驚,同時深受教育,覺得女孩是自己的老師。學習了本課之後,我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在班上一些孩子因爲各方面表現相對優秀一點,就看不起學習差的孩子,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既然連大文豪蕭伯納都能認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當老師,在他眼裏都可以做到大家都是公平的,那麼作爲一個國小生是不能對身邊任何一個同學有歧視的心態的。希望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和睦上進的、團結友善的班集體。

這樣有教育意義的課文,不僅僅是一個語文課堂,還是學生心靈洗禮的課堂。

標籤:反思 作家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