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學習體會【熱門】

教師8.74K

教師學習體會 篇1

今天有幸學習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教師學習體會【熱門】

文章分別從五大方面去講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當今教師爲什麼要不斷謀求專業發展。從古代教學談到現代的教學,師生的態度轉變,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教師所承擔所有的責任都有巨大的變化。普及教育時代的早期,教師是知識上的多面手。普及教育時代,學科的分工,教師職責明確而單一。而到了今天及未來的教師,要求有更高的“課程意識”與“學習意識”。越來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能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出生率下降使學校和教師面臨日益緊迫的競爭壓力,這些因素使當今教師的專業發展壓力增加。

從這一點,我可以感受到,老師的壓力與責任越來越重大,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是勢在必行的.,而且感覺到發展的緊迫性。如何促成自身的持續發展?如何促進自己的持續的專業發展?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第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理解。這裏有三種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智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取向。

在這三種取向中,我比較贊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從師範院校的課程設置,到各種各樣的在職培訓,佔主流的是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這一取向。這個狀況有沒有改進的必要,方向會在哪裏?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第三,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及有效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特點。教師專業發展受到包括個人歷史、投放程度、職業階段、學校文化、活動形式等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通常具備五個特點。

回想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我覺得象組織外出學習這種途徑對你的專業發展影響最爲深遠。深刻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或許,在自己專業成長中,能更多地去觀摩各地的名師上課,各地的教育或許能給我們有不同的啓示。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多去觀看錄像,同樣通過反思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第四,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途徑。從“吸收外來知識”、“加深對自己及其實踐的理解”和“改進教師文化”三個維度,教師可以採用多種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途徑。

在學校中,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象“把教授請進來,把教師送出去”是值得保留和發揚的經驗。或許,在將來可以把這些經驗再推廣。

第五,校本教師專業發展途徑。首先,促進教師對外來知識的吸收與分享。其次,促進教師的自我理解和專業自覺。最後,促進學校文化或教師文化的改進。提出構建日常實踐爲基礎的教學——研究——專業發展—體化專業生活方式。

學習完以後,我對王教授說到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印象比較深刻,其實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在我們教學實踐當中的,如何處理好師生的關係,如何去對一個學生做出一個評價,這都方式都需要我們去深思而後行的。是否我們現在的評價方式還存在着不合理,也需要我們去反思。另外一點我印象很深的是,需要教師去找一面鏡子,學會看到自己的優缺點,這面鏡子就是對自己教學上的反思。有了反思纔能有進步。我覺得我們做的反思還不夠多,還不夠深,對自己的認識也不夠清晰。應此我們應儘快地去找這一面鏡子,去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促進自己不斷地進步。

教師學習體會 篇2

我工作了19年,任教班5屆,對學科知識比較熟悉,對教學駕輕就熟,開始有些缺乏繼續提升的動力了。但第一天,聽了黃忠主任的發言《加強骨幹教師培訓》,我爲之一震,尤其是他的結束語“提升精神品格,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憫人的情懷,透徹人生的智慧”,這是怎樣的大智慧呀。我的確要重新審視人生目標,繼續做好職業規劃,通過堅持+專注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專家、教授們的發言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汪立民教授的講座讓我聯想到學校的綜合實踐課程可以開展“數學建模”課題研究,讓學生選好主題,自己分析、假設、建模、求解、評價,並撰寫結題報告。通過這樣的研究,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一定會有大的提升。何小亞教授的講座《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標準與範例》讓我對教學目標的設計和表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要將教學用書上的目標分解成具體、可操作的小目標,這就是畢業班骨幹教師培訓學習體會範文。

我平時的教學目標中有設計“正用”、“逆用”,但沒有“變形”,看來以後還要考慮這個了。他的“教學生以不變應萬變!”的話讓我產生了共鳴,的確,教學就是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而非撒大網捕小魚。吳康教授關於《數學解題研究》的`講座拓寬了我解題的思路,雖然有些內容還不大聽得懂,但見識了大師的風采就已經很有收穫了。閆德明博士的講座就已經讓我看到《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了。他對全國各地名師的熟知與點評讓我大開眼界,自己這個井底之蛙以後要多在網上看看不同教師的講課視頻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特級教師戴東祥的發言讓我明白不能停止追求專業高度的腳步。許錫良教授連續兩個小時關於《人性、人權和教育》的講座,讓我重新思考教育應該怎樣開展才能保護學生與教師的人性和人權。

教師學習體會 篇3

時光如一支離弦的利箭,轉眼間飛逝而過。二十三年前,我光榮地從繼紅國小畢業,二十三年後的今天,我又回到了這裏,身份卻已然不同了。這所給予我營養的母校,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教會了我做事的方法。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繼紅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滲入我的骨髓。今天,當我以一位新入職教師的身份,再一次聆聽宋校長的培訓講話時,我又對我的母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一、將制度化爲信仰、融入靈魂

宋校長說:“繼紅教師的使命是透過人本的陶冶、知識的啓發、能力的培養,讓每一個繼紅的孩子學會求和,學會合作,學會共存,學會創造。”我對此深有體會。14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清楚地看到每一個獨生子女身上共有的特點——以自我爲中心。無論發生何事,每一個孩子都認爲是別人的錯,自己纔是受害者,從來不願主動與人求和,這種態度將成爲每一個孩子發展的牽絆。如何讓孩子學會求和,將成爲每一位教師的重要功課。

宋校長說:“繼紅的教風是安靜教書,潛心育人。”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卻蘊含着深刻的意義。在這個生活節奏快速、人心浮躁的社會環境裏,每個人都很容易急躁,作爲老師更是如此。當學生學不會時,我總是會不自覺地提高音量,彷彿學生是因爲沒有聽清楚纔不懂。學生越是聽不懂,我也就越着急,逐漸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把聲音降下來,安靜教書,將成爲我日後的必修課!

二、努力成爲優秀的繼紅人

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學生喜歡、家長愛戴、業務水平過硬的老師。如今,我也是一位孩子的家長,更能夠體會到作爲學生家長的心情。我會在未來的日子裏,博覽羣書,更加勤奮地鑽研業務知識,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努力提升業務能力。在工作中,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教育教學經驗,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我已躋身“南崗區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這個奮進的團隊,但以往的成績只是一種歷練,我將以此爲起點,嘗試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同時主動幫助周圍同事做好各方面工作,藉以熟悉各種業務,在繼紅努力成爲一塊萬能的磚,哪裏需要哪裏搬!

關於有效課堂教學的感想與啓發

學習是伴隨人一生的功課,除了學習科學知識之外,好習慣、好性格的養成,生活的能力與溝通的技巧,哪怕只是利用閒暇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的視角與眼光,都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走進課堂,世界便跟着走了進來;走出課堂,你彷彿帶走了整個世界。原來,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我們能夠帶給學生的卻是無限的,這就是作爲一名教師,頭上自帶的光環和能量。

備課質量決定着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就是抓備課。備課應該是一個非常完整而龐大的體系。首先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決定了本節課的效果。對教法的揣摩以及靈活的應用會使學生學得更輕鬆、記得更紮實。教師的語言就像一隻神奇的.魔術手,把枯燥變得靈動,把晦澀變得精彩。如果你沒有在教學課堂中隨機應變、應運而生的語言功底和能力,那麼你在備課的過程中就必須設計和醞釀每個詞、每句話以及每一個教學連接語。尤其對於低年段的學生來說,幽默、風趣、充滿童真的語言,能夠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或者乾脆說成精氣神也是同樣重要的。這些內容應當同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一樣,熟記於備課之中。一節優質的備課,從創境質疑和自主嘗試開始,對於問題的設置,以及學生的研討交流,重點問題的點撥提升,最後的所學知識點的鞏固夯實以及拓展應用,都需要我們花時間花心思地去備去磨。現代教育的方式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多媒體教學也逐漸成爲課堂教學的主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需要熟練掌握製作技巧。但是,好的多媒體課件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絕不是教師上課的柺棍和扶手。我們仍需要條理清晰的梳理,以及紮實的基本功——板書書寫。備課並非簡單的準備,而是需要設身處地地認真鑽研,絞盡腦汁的積極獻策,在頭腦中形成從開始到結束的邏輯預設。高效的課堂離不開高效的備課。

及時有效的總結能夠使教師快速成長。這裏的總結是指兩方面:一、課堂教學內容的總結;二、教師課後的反思與調整。課堂中穿插的小結以及最後的總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它如同一曲樂章的尾聲,設計得好,就會擲地有聲、餘音繞樑,令學生回味無窮。我們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心理活動的特點去周密安排、精心設計,做到簡潔明快,耐人尋味,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課已盡而意無窮”。教師在一節課之後更需要靜下心來,像電影一幀一幀的回放般,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問題預設的回答情況是否與最開始的預期一樣,教學語言是否呈現多樣化,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總結和思考,梳理和反思的過程纔是我們真正進步和成長的必經之路。

學習是一個有情境、有會話,還會有反思的過程,我們在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追求潤物細無聲般滲透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學會挖坑,學會讓學生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和挑戰,做一名優秀的指揮、教練、二傳手!

面向未來,培育全面發展、個性凸顯的時代英才

20xx年8月30日下午, 是繼紅國小新入職教師的第一次大型崗位培訓。我早早地來到了南崗校區,進入大廳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牆面上鮮紅的幾行字───對學生像親人,提高家長的滿意度;對同事像家人,提升教師的幸福感。這幾句看似簡單的話語,其實含義深刻,這也是學校的隱性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教師們。

體會着大廳的這幾行字,我走進五樓會議室。首先,由繼紅國小宋春生校長向各位新教師介紹學校概況。當大屏幕顯示建校時間爲1948年的時候,我不禁感嘆這所偉大的學校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發展,而我也有幸考取到這所學校,他也將伴我度過人生的春夏秋冬。接下來,宋校長又依次向新教師們介紹了學校的標誌、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育人理念、教育理念、職業追求、教師誓言、教師使命、教師成長目標及學生培養目標等,讓我們新教師初步瞭解繼紅國小的理念思想,以便大家能更快地融入其中。這對我的幫助也是極大的,除了可以宏觀地對繼紅國小有初步瞭解外,還提升了我對於教育這一行業的理解,並讓我更加堅定選擇這一行業的信心與決心。

接下來,宋校長又向新教師們講解了繼紅國小教師應該知道並且要做到的規範,共二十條。從規範的數量上,足以看出繼紅國小對於教師要求的嚴格、教學的嚴謹以及對學生的負責,作爲繼紅新教師能成爲學校教師團隊中的一員,我十分榮幸與自豪。在這些規範中,有幾條令我印象深刻,如第三條“用家長的標準要求自己”,這讓我聯想到作爲一名教師從事教育是服務學生、服務家長的一項行業,也屬於服務行業。但與其他服務行業不同的是我們從事的這份教育行業,是爲了培養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我們的肩上責任更加重大。“用家長的標準要求自己”也是家長作爲“顧客”對於教師,也就是“服務者”的期盼,只有讓家長信服我們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教學技能及管理方式,才能讓他們將孩子們放心地交給我們。

最後,宋校長送給我們兩句話: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做教師的職責就是爲學生夯實做人、走向社會及學習力的基礎。這幾句簡單的話語足以讓我感受到作爲一名教師的重要性,而我作爲一名新入職的教師,還需要虛心向前輩們、同輩們學習,將學校、團隊利益置於首位,努力主動地把事情做在前面。並鑽研學科專業知識,制定合理的計劃、目標及時間,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努力傳遞新時代正能量,永遠保持進取之心。爭取早日成爲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培養更加優秀的繼紅學生!

聽李校長講座有感

本次培訓我們聆聽了李校長的教學講座,作爲美術教師,我很受啓發,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首先,我明確了教學的關鍵在課堂.因爲,只有課堂質效的提高,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不降低,課堂質效提高,師生纔能有更多時間進行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特別是-----在目前學科課程難度不減情況下,提高課堂質效,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才能做到讓孩子在最短時間完成高效率學習。同時,有效的課堂理念的落實,需要教師洞悉教材、洞悉學生、洞悉資源,同時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又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在課堂中要求全體參與、共同參與到教學當中,教學質量才能提高,老師能達到預期效果。

其次,我明確了”教學中對於學生要付出最小干預、最小代價,也要最大受益”,同時,要多給學生創設思維情境,也留給學生思考時間及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在美術課程中,國小階段至關重要,教師的引導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美術審美及知識記憶,國小階段孩子想象力豐富,老師無需做很多範畫,那樣反而會侷限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很多時候,孩子們心中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小主題,這時候讓小朋友們來分享一下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爲其他孩子打開美術的大門,老師在出示自己的範畫來進行思維引導,這樣在教學中孩子起到了主導作用完全由自己掌握了課堂。

最後,我想合適的教學模式爲我們提供了最基礎的操作流程,但校長也鼓勵我們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具體情況和教師的特點來靈活彈性處理.結合以上看法,我覺得教師更要提前做好精心準備,備教材、備心境、備學生、備導入、備教材、備設問…..這些都做到後,課堂上的很多問題就會輕易解決。

同時,保證課堂中秩序也要講究策略,學生在一節課中找不到學習方向,學習過程中無積極性等,這是我們新入職教師要面對的問題.那麼,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有目光期待,這一點就在於本節課導入能否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教學過程中更要幽默暗示,不能死氣沉沉來完成本節課程。有時候,教師本身也是課程,也是策略,那就是教師要以自己的熱愛,自己的熱情和自身的魅力來與課程融爲一體,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們新教師還應該多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一些小策略,來吸引孩子.比如在課前做個小實驗,講一個孩子們熟知的童話故事等,這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此外,教師更應在語言上有所注意, 如聲音的高低,語速的調整,表情的變化等,以此來吸引孩子們保持一定的注意力。而對於注意力分散的孩子,更不能簡單地批評,可以通過和善的提醒-----眼神的關注,表情的變化,手勢的提醒等等.孩子有很多種,不同的孩子更要不同對待,要進行規則強化,臉比較小的孩子要委婉提示,課堂中的小淘氣要稍微嚴肅鄭重地警告。那麼這中間最傳統的方法就是點名提醒,並及時停止口授等方法,要在課堂中進行提問來讓孩子們的思維跟隨教師完成本節課教學課程。

感謝繼紅爲我們新入職教師提供的學習機會,感謝李校長帶來的具有針對性的講座,學習了這麼多內容對於我的課堂教學有很大幫助,我會努力做到培訓中所提到的這些,希望早日成爲合格的繼紅人!

教師學習體會 篇4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不易。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有難。教師因肩負着“教書”—“授業”、“解惑”和“育人”—“傳道”的雙重責任,故使教師這一行業更顯神聖和莊重。我們說其“偉大”也非故弄玄虛。有人說,世界上三種最親密、重要的關係是:親人、老師和同學(戰友)。可見,教師實爲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又異常重要的職業。

天下萬物,芸芸衆生,爲師者亦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除非你甘於平庸,做一輩子的“教書匠”,以默默無聞、四平八穩爲榮,否則,就應該在這個平凡、清苦的崗位上活出自己的風采和特色來。

一個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師就應該做一個“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有成果”的“四有”教師。

一、做一支有思想的蘆葦

蘇格拉底說:“人之可以爲人就是因爲他有思想”。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人之所以區別於其它動物,就因爲他是一種會思考、有思想的高級動物。“教師是知識分子中的精英,其思想和境界更應比同類“動物”更上層樓。人類文明史發展至今可謂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千花齊放,萬家爭鳴。僅以教育教學爲例,各種思想、流派、理念、風格、教法、學法紛紜變幻,課堂改革新潮迭起。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主見和特色,很容易誤入歧途,喪失自己。所以,一個教師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一個教育家首先是一個思想家。古代聖賢孔子則是很好的榜樣,他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貫穿中國整個教育史家,至今仍熠熠生光。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自身既是哲學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三人並稱“希臘三賢”。

我們雖無能、無力爲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但可有能有力修一些哲學,有一些思想,立一些教育理念,概言之,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這是一個讓廣大教師忽視卻也爲此羞赧的問題。我們已習慣於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絲不苟”、“無私奉獻”、“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是呀,人民教師在用燭光照亮他人前行道路的同時,可不能迷失了自己前行的道路!教師不只是一個舉火者,而應該是一個舉火在前,慨然前行的“嚮導”和“拓路者”;他手裏舉着的,不該是能量有限的蠟燭,而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萬能萬通、永生不滅的“永動源”—只要有光有風有空氣,乃至有雨雪雷電,這“永動源”就會熠熠生輝、光照萬年億年。

教師的思想就是這“永動源”。支撐一個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學能力的,不是基本功、方法、技巧等流之於表面的“技術”,而是爲之提供無窮動力的教育思想,這恰比是“流”與“源”的關係,“末”與“本”的關係,“目”與“綱”的關係。

一個以教育思想武裝起來的頭腦,既不會盲從,也不會盲幹,更不會無爲,他清醒周圍的現實,更清醒如何以自身的思想、力量去影響、帶動大批的人去影響和改變這一現實。他是教育界的普羅米修斯,是杏壇的基督。

遺憾的是,大多數教師在忙碌、繁雜的日復一日的“教書育人”中隨波逐流,跟着感覺走,跟着潮流走,忙碌、消耗着自己,也迷失着自己;即使有一些思想,也因爲懶惰,因爲忙碌,而疏於整理、挖掘和實踐,天天是學不完的理論,搞不完的教改,批不完的作業,應酬不盡的“檢查”,疑問和思想被教養所代替,願望和理想被瑣屑所消磨,思想在哪裏?在名家的說教裏,在教參的規定裏,在這種層出不窮的“式”、“段”、“步”、“法”中,在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的口中,唯獨沒在自己的大腦中。

人爲星輝,我爲塵埃;但大狗叫,小狗也應有自己的叫聲。教師有思想,教育才有意義,職業纔會變成事業。一棵有思想的蘆葦,永遠比牆上蘆葦站得更直更久。

二、人要有情趣

情趣是一種色彩,一種標誌,是讓人迅速地識別你,也讓你迅速地與他人區別開來的色彩、符號。遺憾的是,筆者在現實生活中很強烈地感受到,教師在廣大羣衆的視覺裏是嚴肅、認真、刻板的一類羣體,是值得尊敬但不值得親近、可愛的一類人。這雖與行業間的誤解和媒體形象有關,但更與教師的客觀表現有關。知識分的優雅、博學、從客、慈悲更應該引起社會的敬佩和親近;但有時候,敬佩並不值得親近,“敬而遠之”自有其理。

既要讓大衆“敬”,又要讓大家“親”,這是教師親近社會和民衆的一道必做題,這道題首先要從培植“情趣”解起。

英國當代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羅蒂在他的《後哲學文化》一書中說到:“所謂人類的進步,就是使人類做出更多有趣的事情,變成更加有趣的人。”梁啓超認爲趣味乃是“由內發的情感和外受的環境交媾 出來”,“把我的生命和宇宙的衆生進合爲一”(《中國韻文裏頭表現的情感》)。在《關於趣味》一文中,他講的“凡趣味的性質總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所以能爲趣味之主體者,莫如下面的幾項:一、勞作, 二、遊戲,三、藝術,四、學向。”

情趣來自豐富的內心和對外部事物細緻、敏銳而準確的感知和描述。情趣是一種高雅的情感的外在體現,也是一種修養的物化。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刻板、認真的傳教者,這樣的傳教者即使再認真、敬業,他只能獲得職業上的認可和尊敬,而不能引起受業者靈魂上的震撼。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要讓學生“親”,必先讓學生對你有興趣。爲師者身上必先散發出迷人的“光”和“採”,才能產生“誘”和“惑”。一個情趣盎然、充滿活力和風采的教師,往往在教學中舉重若輕、事半功倍。可以講,教師的情趣越高雅、越豐富,他的氣場就越強大,他的魅力就越迷人。

情趣的體現不拘一格。琴棋書畫是雅趣,讀書、歌唱、寫作、收藏、體育、繪畫等何嘗沒有雅緻?做教師的就怕一天到晚板着臉孔,一派莊重肅穆,拒人於千里之外。那樣一個乾巴巴的“裝在套子裏的人”,是永遠也引不起學生的興趣與熱愛的。筆者高中時的班主任,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他身材高大,表情冷漠,眼神冷峻,讓人不寒而慄;高中兩年,同學們沒見他笑過一次。上他的課時,大家都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生怕被提問到。畢業幾十年過去,同學間和他來往的很少;雖然他也是一位正直的教師,但就是沒有和他親近的願望。他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極熱情地招待偶然登門拜訪的學生,但依然無法消弭他與大家間橫隔了幾十年的拘謹與尷尬。他除了上課,很少見他有什麼愛好;他嚴肅而自閉,莊重而孤單;說他生活缺少情趣,雖有些大不敬,卻事實又如此。

一個充滿情趣,雅趣橫生的教師想叫學生不親近也難。教師在課堂上的神采飛揚固然能吸引學生,但如果在課下也能讓學生見識到你最真實、豐富而精彩的一面和“多面”,學生們會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你?——想必那一定是羨慕、崇敬又神往的。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產生於業餘時間。同理,人的情趣也源於業餘時間,教師不應該只在講臺上風光,講臺下“走光”。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形成是與他的情趣成正關聯的。

三、做有特色的教師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教育的特殊性、複雜性更不允許廣大教師千人一面、異口同聲。教師在務求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理想的同時,更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教學文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中國乒乓球幾十年長盛不衰,靠的就是看家本領“快”、“變”、“靈”,這是中國乒乓球的文化特色。教師整天面對着幾十雙、上百雙充滿靈性與審視的眼睛,在交集和互動裏,你不可能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以不變應萬變。你要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尊敬和迷戀,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學生一般都是喜歡那些生動、有趣,在教學上富有鮮明特色的教師的'。一個學生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要結識幾十乃至上百個教師,而他記住的、喜歡的教師不到10%。忘卻的,平庸闇淡;記住的,特色鮮明。沒有特色的教師不會在學生的印記裏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創造力。在知識分子云集的教師隊伍裏,教師間的競爭是空前激烈的,在關乎評優、職稱、獎勵等敏感問題上,孰優孰劣,孰上孰下,伯與仲只在毫釐之間。當你抱怨自己未能脫穎而出時,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有出類撥萃之才;杏林亦如武林,杏壇亦是戰場。一招鮮吃遍天。你在教學上的“一招鮮”是什麼?是知識淵博,口才出衆,還是講課精彩,引人入勝?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看似老生常談、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可是,就在這平凡與瑣屑裏,他和你,你和他就慢慢地扯開了距離。那些出名的、獲獎的、晉級的、成績優秀的,往往是那些教學富有特色的教師;被上級教研部門關注、被學生和社會認可的教師也往往是個性鮮明、教學有方的教師。有方即有特色。四平八穩,死水一潭、毫無激情者,永遠都是鋪路石。於漪、魏書生、李鎮西、韓軍、程翔、竇桂梅……這些語文名家,哪一個不是特色鮮明、特點出衆?

特色是教師綜合素質的突出表現,尤其是在推行教育改革的當下,各種“流”、“派”、“法”、“式”橫行;三教九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學改革切忌形成“大一統”的模式,更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任何教法與風格都是一家之言,任何成功的教法或改革的背後,都有當地教育資源乃至行政資源在起作用。教學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革”。這“材”包括教師、學生、教材乃至經費投入等諸多方面。教學質量的提高遠不是學一套教法就一勞永逸的。

有思想的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與自身的特點,摸索出一條適合本校、本班特色的教法,切勿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語文教學要形成特色,有很大的機動和選擇的空間。聽、說、讀、寫、譯、編每個領域裏均有可探索、試驗的空間。只要你有素質、有信心、有辦法,就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你也一定會實現從“匠”到“師”的飛躍。

四、做有成果的教師

如果你是一個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的教師,想不出成果也難;即使再普通的教師,也應該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教師的也要有“雄心壯志”,以謀“宏圖大業”。許多教師在走上教師崗位之後,只滿足於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地工作,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爲信條、爲榮,這本無可厚非;做個平凡的小人物也是一種偉大,但平凡之中應該追求事業的“不平凡”,應該完成由教師“職業”到“事業”的飛躍和轉換。這是一種境界。很多教師認爲,只要在教學崗位上問心無愧、不負良心就夠了,並不求什麼功名利祿、轟轟烈烈。這種想法沒有錯誤,但卻有失偏頗。追求成果與以上觀點並不矛盾,成果也是對一個教師教學素養和能力的綜合考查。一個追求上進和高境界的教師永遠不會拒絕成果,成果也不會光顧平庸者、懶惰者和毫無準備者。當你抱怨自己命運不濟、生活不公時,應該自忖:我是否比他人思考得更多,付出得更多,創新得更多?

成果並不只單單指教學成績。教學分數只是最原始的成果。絕大多數教師一生被分數捆住了手腳,遮住瞭望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追逐着分數、率的攀升。眼裏只望着這些“小果”,故而從教幾十年,除此之外再無更大的成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教書匠,從沒想、甚至畏懼在教研、教改和其它方面作一些探索、實踐和犧牲;只是在關乎到切身利益的評優、晉級(職稱)上,才如夢初醒、斤斤計較。

教師學習體會 篇5

教書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育人指的是學校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教育內容爲載體,強健學生的體質,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向上的人格。

我記得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萬世師表孔子的“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認爲,教師若不是路標,講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雲、無光之燈!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裏、心光屏上,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着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雲翔而影從。

我以爲,沒有什麼比師魂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的了。沒有什麼比師行的榜樣更有無比的功能的了。常言道,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世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要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着,應成爲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在喧囂的花花世界裏纔不至於輕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爲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夥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纔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爲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其次,我要在真實的道德衝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因爲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複雜而難以取捨的道德衝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着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爲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纔會有所提高。再者,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於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爲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爲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我認爲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教師學習體會 篇6

20xx年XX月20日,通過對河北區教育局劉局長所做的“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及《規劃綱要》精神——爭做新時期合格教師”專題講座的學習,使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觸頗深。強國必強教,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着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成爲與時俱進的合格教師,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進行大膽地探索和嘗試。

一、靜心學習,始終秉持“以人爲本”的理念

《綱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創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改革發展“二十字”工作方針——“優先發展,育人爲本,改革創造,促進公平,提高質量”。這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地去領會、貫徹。把育人爲本作爲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創新作爲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促進公平作爲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質量作爲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指向明晰,切中肯綮,既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又符合教育發展實際,通篇所透露出的精神是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育人”。 教育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符合“以人爲本”的要求。我們必須放眼縱觀全局,牢牢把握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潮流,學習和借鑑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推進教育改革、優化教學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這是《規劃綱要》的特色和亮點所在。

二、精心謀劃,始終秉持“質量至上”的理念

1、發展學生特長,放飛生活空間

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爲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一是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花大力氣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師要樹立新型教育教學質量觀,不僅關注學生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身體、情趣、特長方面的發展,真正把時間、空間、健康、興趣還給學生。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興趣,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等。二是要正視學生的差異,提倡分層教學。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個性差異的人,分層教學的理念是教會全體學生,這也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本、以學定教”的原則,面向每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個方面,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主動和諧地發展。

2、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在當今教育發展的新歷史時期,人們普遍認識到“教學質量”這個概念內涵越來越豐富。作爲一線教師,應當樹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教學反思過程,重視實踐,加強課內與課外結合。

三、潛心發展,始終秉持“內涵發展”的理念

主動搭建發展平臺,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學會終身學習。新時期的教師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相關學科的一般知識;既要有善於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規律,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又要努力將這些理念更有效的、甚至是創造性地運用於實踐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優化教學,大膽探索,科學地解決問題,善於汲取新的方法,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開拓創新,用真才實學去教育學生。作爲新時期的人民教師,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這次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同時教育教學工作中涉及的許多問題在講座中找到答案。《綱要》是指導我國未來十年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提出了我國今後十年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主題和發展任務,對今後教育質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標準。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只要堅持《綱要》中的道路方向,只有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成爲一名新時期的合格教師。

教師學習體會 篇7

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們全在學習了XX市師德建設現場會的精神後,組織學習了XX市教師十不準,進行了“師德建設大討論”,在活動中學習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文件,觀看了師德教育光盤,想想自己所走過的教育歷程,對照“教書育人,爲人師表”這個基本內容,深受體會。

爲師德爲先,師德乃教師的靈魂,具有良好的師德是作爲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啓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初始啓蒙教育,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師魂的核心是師德,強烈的責任感在鞭策着我們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師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愛學生。師德有一定的時間性和民族性。祖國的歷史悠久的傳統美德在新的歷史時期已注入了新的內涵,即:爲人師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同時師德已提高到很高的位置。國力的競爭就是知識的競爭。知識經濟,素質教育,精神文明等諸多方面呼喚崇尚師德。

在做好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做到關心他們的生活,尤其是家庭困難的學生對他們的體貼入微,照顧好每一位。在接收新班級時先對學生的`家庭有一個系統的瞭解,掌握他們的性格和脾氣,愛好和特長,努力尋找出因人而宜的靈活的教育方式。

以身作則,不令則行。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一個值得可信的人,是一個值得可敬的人。你的言談舉止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強調師德不是強調理論說教,更重要是要塑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的形象。我平時注重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教育學生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陶冶情操,讓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識社會,瞭解自然,爲今後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嚴於律已,爲人師表是師德的具體表現。我平時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從不因自己的過錯而遷怒學生,去打罵學生,去污辱學生的人格尊嚴。和學生友好相處是我的長期保持的優良傳統。

師德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是一篇大文章。師德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探索;外樹樹形象,內強素質。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會落伍。決心今後更加努力學習,用現代教育思想武裝自己,更加深入細緻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感化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努力成爲一名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

教師學習體會 篇8

在網上,看了那些關於教師言行的紀錄片,心情複雜沉重。一股股的辛酸撞擊心靈之海洶涌澎湃……爲那些遭遇不幸的孩子潸然淚下……

反思走過的路,是爲了更好的總結走更踏實的教育教學之路。對照自己警醒爲人師者的我,只有不斷進步提升師德高度,才能不愧對家長、同行、全社會及國家對我們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期望。

曾經讀在書上讀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沒有愛心他將一事無成”!事實證明,我們的一生都充滿了愛!在父母家人、親戚朋友的愛心呵護下,長大讀書工作成人!這些促使我帶着一顆感恩的心站在了,今天最光榮的三尺講臺之上,成爲一名國小教師。面對眼前這些天使般的孩子,我只有把一顆愛心獻上,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也許我的工作能力並不強,智商也不高,但我爲自己爲有顆愛心而快樂驕傲!在我看來,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是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在道德品行上樹立榜樣,叫他們首先做一個好人,然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學生,將來就會成爲社會優秀人才!

有了好的思想言行就應該是爲人師表了。不僅僅是傳道授業時的儀表端莊,更重要的'是心中有愛!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愛別人的孩子應該叫做崇高!那位叫學生打傘的教師,還有那位惡意中傷學生的教師,以及使學生不能正常生活的教師,你們捫心自問,你們連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都不愛,你們還是爲人師爲人父母者嗎?你們的良心會受到譴責的!你們不爲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負責,你們還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嗎?你們這樣沒有愛心,卻不知自己是在黑暗裏行走啊!我呼籲他們也警醒自己。

翻開《中華傳統師德》書香四溢:“獻身教育、追求真理、樂羣愛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爲人師表”這些金玉良言打造我們新時代人民教師,充滿愛心成爲光明使者,照亮身邊、照亮單位、照亮全社會……

我繼續研讀傳統師德的修養:“立志有恆、堅守德操,克己內省、改過遷善、身體力行、立人達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歡欣鼓舞樂此不疲,用新時代的師德打造自己,爲成長爲一名合格的中國優秀教師而不斷努力奮鬥!

教師學習體會 篇9

20xx年5月24日我榮幸的參加了深圳市青年教師技能比賽,比賽歸來我真是感慨很多,同時收穫頗多。在參加比賽的同時,也是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

比賽在緊張的氣氛中進行了一天,在一天的時間裏我感受到了當代年輕教師的蓬勃朝氣,瀟灑自如的組織能力。精彩的課堂教學讓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還真是有待很大的提高。對課堂的教學藝術的探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就我的幾點心裏體會談一下:

一、 新教材的特點與當前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

新教材在教學內容上更加註重了與生產、生活實際和現代科技成就的聯繫,更加註重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即將重視結論的學習轉變成重視過程的學習,更加註重物理思想的演化和研究、處理問題方法的運用;同時新教材在實驗教學中,提倡將演示實驗儘量轉化爲學生的隨堂實驗,同時提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性實驗;此外,新教材還加入了“實踐與探索”以及“我們的網站”等內容,讓學生更好的開拓思維和視野空間。新教材在教學要求上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研究技能和創新意識,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給學生留出了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鼓勵他們主動地、獨立地鑽研問題。

當前,在物理教學的實踐中,確實存在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傳統的物理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根深蒂固,要使以往的觀念有新的轉變確實需要有一個適應和過程。事實上,許多時候課堂教學是“創新教育的形式,傳統教育的實質”,學生的學習過程仍然是以“教師講,學生學”爲主,遵循着一個“接受—理解—鞏固—解題”的老套路。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課堂教學的任務首先是完成教學內容,因而教師的講解替代了學生的主體活動,教師的思維替代了學生的思維,教師的認識結果替代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教學內容侷限在應試教育這個層面上,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技巧,創新意識得不到培養和拓展。

二,利用教材實施探究性教學的幾種途徑:

所謂探究性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爲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啓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爲前提,以現行教材爲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爲參照對象,爲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性教學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爲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爲探究性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的來說,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人探究式課堂。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發現,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具有生命力。

在許多新秀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他們講課的視角都很新穎,很特別,很有實踐性,深受學生喜歡,可以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情景之中,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自實踐來學習,來頓悟生活中物理知識,這樣學習起來會很輕鬆,很有實效,學生的收穫很大,很有興趣。

現在的學生,現在的教材,現在的教材改革都需要我們更好地動腦,不能怕麻煩積極準備好課程,認認真真的講好每一節課。在一天的比賽中,充分滲透了課改理念,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課堂按三維目標的實施來完成,教師的作用充分體現出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活動量大,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十分明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體現特別明顯,主要從教學設計可以看出。

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好的設計,好的效果,新課改理念是前提,實施三維目標是關鍵。反思自己,不思的反思教學,做研究型的教師纔是最終的目標。作爲物理老師還應該進一步的理解教材和課改精神,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展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同時發揮好傳統教學的優勢,努力把物理教學質量搞上去。

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重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我們青年教師特別要注意學習這一點,一定要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鍛鍊學生的物理能力。

剛教學的前幾年我有幸能參加這樣的學習活動,真是很幸運的,收穫很大,同時使得我突然之間對國學大師王國維的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了更深的理解: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

沒有對目標的迫切願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

沒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會有瞬間的頓悟。

國學大師王國維精妙地以三句詞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繼而的執着和最終的頓悟。

成功之道無出其右也。我相信只要我熱愛物理教育事業,肯於鑽研,我一定也會有所成功,也爭取做一名名師。

教師學習體會 篇10

xx年7月16日17日這兩天,我參加了濰坊市教育局教科院在濰坊市北海學校組織的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會議。會上,我們觀摩了王儷珺、王欣香等六位老師的展示課,並聽取了劉福香、王麗等四位教師的精彩講座。這些課與講座,浸潤着她們對語文執着研究的心血。通過本次的學習,不僅使我對國小語文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也爲我在以後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盞指明燈。下面就本次的培訓收穫略談一二。

收穫一,走進繪本,迴歸生活。在這六節公開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第一堂由奎文區德信現代學校的王儷珺執教的二年級《走進繪本》課。對於繪本,我只在電視中或圖書館裏見到過,但沒有想到它還能用於學生的學習教材。在課堂上,王老師能以繪本內容爲載體,配以動情的音樂和教師生動的語言,將圖片、文字精美的融爲一體,烘托造勢,營造出了一種濃濃的繪本故事的氛圍,讓孩子們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課下來,孩子們有的早已淚流滿面。她讓學生連貫的讀,對於情節的理解掌握有好處,深深的抓住孩子們的心,而王老師的設問、旁白也很有講究:在故事中,最感動你的是什麼?大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爲什麼還會高興呢?每個同學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卻又是真實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們深浸於愛的洗禮中,更讓聽課的老師感動、學習、思考。而這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

收穫二,寫字教學新感悟。會上,聽取了劉福香和王愛紅兩位老師關於寫字的講座後,可謂受益扉淺。對於寫字的訓練,我在課堂上也經常指導,可還是對孩子們的漢字書寫水平有所堪憂,聽完報告後,我才深知,原來寫字教學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不光是一年級老師的專屬,它貫穿於整個語文學習階段。“師者,人之模也”,而一個語文教師的書寫水平對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也會有積極的影響。都說,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每天孩子們有一半的時間與教師共度,教師的言行時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長。作爲教師許多重要知識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業本上,教師自己的書寫對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塊無聲的樣板,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師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對學生書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寫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實的王老師正是如此做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每節語文課,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這無疑給孩子們的.練字起到一個榜樣效應。另外,練字過程是個循序漸進耐力持久的過程,並非一年級練好了就可以了,這就需要教師的策略了,王老師在講座中還談到要對學生的寫字水平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因爲只有建立長效地評價機制,纔會爲學生的寫字過程樹立自信心,纔會讓孩子愛上寫字,從而讓學生堅持下來,成爲一種習慣、一種能力。

當然,王麗的識字教學與王麗傑的閱讀教師,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薛老師所說,這次培訓會,雖沒有名師大家的親臨,卻普實而深刻。這也正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的,它同樣帶給我沉甸甸的收穫,帶給我衆多的思考,作爲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會以這次學習爲契機,在自身的課堂上去實踐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兒。

教師學習體會 篇11

這周我學習了《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爲十項準則》,感觸頗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爲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了重大貢獻。新時代對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爲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規職業行爲,明確師德底線,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教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師德不僅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爲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爲十項準則》。這十條規的容是: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從教行爲。遵守十項準則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規教師的育人行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

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粹,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道德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

教師學習體會 篇12

——z區教學技能培訓暨青年教師成長論壇感悟成長

12月10日z區近三年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在教育局領導的帶領下觀看了課堂教學技能的錄像,並且有幸聆聽了六位經驗豐富的教師成長的心路歷程,我感觸頗深。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最初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不爲別的,只爲了與孩子們快樂的在一起。當去年這個夢想變爲了現實後,才發現這條路並不是那麼的好走。我曾經懊惱過,因爲我報考的是語文教師,現在教的卻是數學,相比而言我還是鍾情於前者的。所以一段時間以來,我還是有些鬱悶,有些不甘。這樣的心態註定了我的工作是不踏實的。現在呢,我已慢慢習慣於數學的教學,聽了今天精彩的`發言,我的心便被深深的碰觸了。其實只要你用心,堅持下去,不論幹什麼,一定會有收穫的。因此我要做到以下三點:

在教學中積累經驗,慢慢成長。由於我們很年輕,缺少經驗,有時還會有些自以爲是,所以有時會輕言——這麼簡單,不用看教材我也會的。因此有時會對教材把握不準,甚至懶得去看教材,顧此失彼,所以要靜下心來,認真研究,真正做到吃透教材,把握住重難點以及如何突破,這樣纔是關鍵。

尊老愛幼,在前輩們的經驗中成長。年輕的我們有激情,但是缺少經驗,因此我們要多向學校裏的前輩請教,謙虛問學,做一個會尊重人、謙虛的青春朝氣的老師。

多讀書,在知識的海洋中成長。有句話說的好,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八小時以外的晚上八點到十一點。的確是這樣,這些時間你是用來看電視或上網玩呢,還是用來讀些有用的東西,做些有用的事呢?不僅這幾位老師是這樣認同的,全國名師也經常說自己多讀書、多學習。因此年輕的我們有什麼理由虛度年華呢?在空暇之餘,還是多讀書吧!

既然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就應該無怨無悔的走下去,而且爭取路越走越寬。所以鼓起勇氣,努力前進吧,因爲夢想會一直在,讓自己做一個在路上的幸福人吧!

教師學習體會 篇13

通過本次專題學習,我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標準、與素質教育、綜合素質教育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特別關注了核心素養課程與教學改革,內容實在,可讀性強,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我們要學習他們教育思想的先進性,教育理論的嚴密性,教育措施的細緻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創建真正的高效課堂。我談三點學習體會:

一、轉變教學理念

想要真正使核心素養落地,教師必須轉變並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要切實爲學生能“學”服務,正確對待教師的“少教”,給學生以更多的“多學”主動權。在教師的組織和引領下,變學生“聽懂了”爲“學懂了”“學會了”。我也結合了自己英語課堂的實際,在以學生“自學”爲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觀,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學習狀態,轉變成爲現在的自主式與開放式的主動學習狀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活躍、自信了,也更樂於用英語大膽的進行交流和表演。

二、領悟有效教學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核心素養的主體是學生,提倡“以學爲主”的課堂教學,教師需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學會閱讀課堂,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思想,學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會幫助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行思考。我認真學習並思考着每一個觀點,同時也思考着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也深刻地領悟到:在教學中應不斷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處理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課堂預設與生成等等之間的關係的重要性。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

三、學會終身學習

提高教育素養首先要立足學科素養的提升,同時突破學科教學的界限,樹立教師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把不斷學習作爲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懂的教育規律,做反思型教師,養成反思習慣,反思自己的活動過程,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總結經驗,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

核心素養爲教師指明未來的方向,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學科業務精通熟,同時也要時刻關注教育發展的動向,爭做一名真正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教師,更好的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工作。

教師學習體會 篇14

20xx年xx日至xx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教育局、師院組織的xx市名師培養工程人選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學習。我們先後到南京市夫子廟國小、鳳遊寺國小、上海洵陽路國小和杭州崇文學校參觀考察,這四所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鮮明,或傳統、或鮮活、或深厚、或新銳,這四所學校的課堂教學也是各具特色,讓我體會到江滬浙一帶教學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觸動最大的應該是專家的講座,華師大的吳亞萍、李政濤、李永成三位專家分別從新基礎教育視野下的課堂教學轉型變革的策略、學生工作的核心命題和教師發展的角度爲我們做了三場深刻而精彩的講座,給了我很多啓示,也讓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調整心態,享受工作帶來的苦樂

“愛自己,就要栽培自己”,這是李政濤博士講座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對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

雖然在名師培養工程的隊伍裏我是小字輩,但實際上我也工作了18個年頭了。隨着自己在工作中從青澀走向成熟,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而內心追求完美的標準卻不曾降低。這些壓力有時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中,職業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不那麼強了。我不得不承認,職業倦怠找上我了。我時常自問:曾經那麼喜歡當老師的我,現在怎麼就不快樂了呢?

“教師職業特點就是艱難、繁重、勞累。累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有沒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創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長和發展?”李政濤博士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我醍醐灌頂,原因很簡單,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務太重,不是超過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記了享受,忘記了享受教學、享受學習、享受失敗、享受成長!再看看比我年長的名師們,這幾天相處下來,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熱情、執着,感染着我,也讓我汗顏,我想他們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後的品位、成長和發展,所以才能累並快樂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寵愛自己,用工作寵愛自己。

二、審視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吳亞萍教授將課堂教學的“改革”狀態分爲:方法的改革(舊框架+方法技術=教師主導)、形式的改革(舊框架+新元素=學生主動)、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動+技術+開放題)、局部的改革(認識部分內化並轉化爲行爲),而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框架不變,學科知識立場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狀態。這讓我不自覺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自己真的還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吳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礎教育理念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的結構設計,從教結構到用結構,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其間體現了融合滲透的策略和整體感悟的策略。這種結構設計很適合數學學科的教學,它完全打破了現有的教材體系,不是將知識一口一口掰碎了餵給學生,而是呈現一個整體,讓學生髮現它們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師學結構,再讓學生去用結構,這種大體系、大探究,對學生掌握知識,尤其是掌握學習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聽實驗國小老師的執教時,以上的思想體現得並不是很理想,讓我有一點懷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吳教授的課後評課,並不停留在批評層面,而是給出了具體的做法。讓我羨慕洵陽路國小有華師大這麼雄厚的專家支持的同時,也讓我堅定地相信這不僅僅是理論層面的願景,更是可以真實達到的`現實。

三、名師團隊,獲得持久前進的力量

名師培養工程這個團隊,既有市教育局人事處的方向領航,又有xx大學師範學院的專業引領,再加上各區名師們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華師大的教室裏,我們放下盒飯就開始分組討論,不管是師院的老師還是名師都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交流、甚至爭論,一直到下午的教授來上課才被迫停下來。在從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們都在交流、在分享,話筒在手中傳遞,思想在分享中豐富,情感在掌聲中交融,不知不覺間,三個小時的車程讓我們更加充盈、更加豐沛。相信浸潤在這個優質團隊中,我們的課堂一定會逐漸充滿生長氣息,我們都能實現自己的生命自覺,乃至達到對學生的生命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