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教師1.48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6篇)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肖川教授說:“一個成功人的經驗之中,都必須具有最初的鼓勵所給予的溫暖和力量,雖然說鼓勵並不能使所有的人都成材,但每個成功的人毫無疑問都離不開鼓勵。”

讀到那裏,我想我們如何對學困生進行鼓勵,使其提高呢?

學困生由於平時成績差,習慣不好,歷來受到教師的批評和指責較多,故在心理上對教師相當排斥。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應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換回他們完美的憧憬。

課堂上要多表揚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學困生在課堂上難以得到教師的“熱情關注”,所以,他們在聽課時的心境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在這種情景下,我給予他們參與發言的機會。首先從學習生字入手,這很簡單,但我並沒有因爲簡單而忽略了表揚,而是以認真的態度給予讚揚,如“你提高了!”“你真聰明!”“你真棒!”因爲對他們來說,這難得的表揚會給他們灰色的心靈帶來一種喜悅,激勵他們學習的上進心。

進入到課文的學習,難度理所當然會有所上升,所以給予學生表揚也相應地要增多,可見,我們不費吹灰之力的表揚卻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種莫大的歡樂,一種無形的動力。即使學生答得不夠完整,不夠準確,同樣能夠鼓勵,幫忙他們共同正確完成。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讓他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所以我們不能吝嗇自我的語言,而要發揮我們的語言藝術來溫暖學困生的心。

好言一句三冬暖,讓我們努力捕捉差生的閃光點,對他們給予關懷、讚賞和鼓勵吧!使他們歡樂茁壯成長吧!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最近我讀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每一天能抽一點時間去讀,從書中瞭解到習慣對人的發展很重要,好習慣受益終生,決定一生的命運。從書裏也能夠看到好的教育習慣能有效地促成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是優秀教師成功的基石,影響着教師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說“一種性格關係到一個人的命運”,好習慣能使人一生受益。我們教師一向在強調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作爲一名教師在教育中也要構成良好的教育習慣。我作爲一名班主任及語文教師,除了教學還要育人。“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反思自我的教育行爲,我們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同時自我是不是每次都不拖堂;我們要求學生團結友愛的同時自我是不是對每個學生都公正;我們要求學生見到教師主動問好的同時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動問候學生我作爲一名教師,往往很多方面都處理的不夠好:當學生犯“錯誤”時,往往習慣於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談話或直接找學生家長;當學生的試卷上出錯時,習慣於要求學生將錯題訂正並再做幾遍;當拿到一本新教材時習慣於找課文中的知識點並照搬“教參”;在課堂教學中,習慣於僅僅關注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習慣於僅僅佈置書面作業

自我的習慣到底好不好,需要改變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書中所述,是要持之以恆,從小事做起,從習慣養起。習慣不是一時養成的,更不是一時能夠改變的,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而我,會以此書做爲我的一本教學上的工具書,以此書來提高自我,激勵自我,超越自我,並由此獲得最大的歡樂。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年輕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爲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國小語文教師》一直與我相伴了好些年。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爲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

《語文教師》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先鋒。

閒來無事時,我喜歡拿一本《國小語文教師》細細品讀,在讀這本書時,經常會看到一個人的文章,那就是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竇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這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在國小教育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竇老師來自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中等師範學校畢業,不到30歲就被評爲了全國特級模範教師,這裏面有多少汗水。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竇老師講的課,每一次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她教學的底氣,特別是洋溢在課堂上的新意與靈感。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的故事:一位教師的一堂歷史課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聽課者歎爲觀止。下課後大家請教他有什麼良方,那位老師說,我是用我的一生來備這一節課的。這句話正道出了教師備課的境界。比如她上《秋天的雨》一課,僅一個導入環節,就讓人聯想到了,在那楓葉飄落的秋天,一場秋雨沐浴着大地,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着感覺到課本內容是那樣的接近。這些除了竇老師課前辛勤的備課外,肯定還有許多平日生活中的備課,比如,讀書、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等等。而竇老師就是這樣,她也是把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在爲教學做準備。

作爲語文教師,我們要有竇老師這種精神,這種永無止境追求教育事業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百年育人的神聖職業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讀書心得體會是指我們讀書後所想記錄下來,吸收文章有益的部分,反思總結得出來的感想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必須做到: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學首先體此刻有效備課上,第一備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僅僅關注“雙基”目標,忽視其他目標的達成,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我的思想,有自我的情感,他們需要關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知識同樣重要。可是作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除了關注學科本位目標,更要關注學生個體生命成長的目標。

第二備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能夠從以下幾個步驟展開:

一是讀懂教材,明確各部分教學資料的內在聯繫;

二研究教材,研究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爲教師自我的學科認知結構。

第三備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中,僅僅從自我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設計教案,而忽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歷,會出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失去實效。所以說僅有關注學習起點,才能讓課堂教學更有效。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課前調研,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二是抓準切入點,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

三是親歷過程,關注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其次有效教學還體此刻有效指導上,書中引用維果茨基一句話“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逐步發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特徵不是行爲注意者所認爲的刺激——反應,而是激發學習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機能。課堂教學的中心應當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這句話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的作用,也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還有指出了課堂必須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之下的。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資料:

一是把握指導時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五不”,即學生能理解的不講解,學生能敘述的不替代,學生能操作的不示範,學生能發現的不暗示,學生能提問的不先問,保證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時間;

二是指導適當,就是教師話語不重複,意思表達清楚,指導資料針對性強,即學生想了解的資料、難以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往往表此刻教師給予學生的指導與學生期望得到的指導的一致性上。

第三有效互動。有效互動就應當是在必須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資料、教學媒體等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行爲。課堂如果缺少了互動就缺失了課堂的生氣,就缺失了生命的靈動。

有效互動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是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對教學資料、學情、教學環節、教學手段、教學用具以及對課堂突發事件的預見);

二是教師主角意識的轉變,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有效互動的基礎;

三是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課堂的有效互動的重要條件,興趣是激發學生真實互動的內在動力,關注與傾聽實現課堂有效互動的必要的修養。所以說僅有充分研究到了以上條件,才能實現互動的真實有效和生成。

第四有效管理。教師也是管理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管理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則變得順暢,教學效果就高。

反之再充分的教學準備都將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故而教學的有效性依靠於教師管理本事的構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師具備特有的專業素養,要求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進取參與的態度和情感,使教學資料、教學信息的傳達到達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練習。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它起着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必須緊扣和服務於教學目的,必須與教學資料相關,對學生有意義、有價值,還要趣味。難易要適度數量要適當,目的要明確。

第六有效策略。所謂教學策略,是爲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教學方法是十分豐富多彩的,我們說每個教師都是一個創造者,他們所採用的的方法也不會有所不一樣,因人而異,所以有效教學策略也就難以固化,更不會千篇一律,教學策略沒有最好,僅有更好。

《有效教學和諧課堂》這本書,我的感悟頗多,它不但解決了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認識到有效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當然,有效教學不止上頭講到的這些,還有更多。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因爲僅有不斷提高自我有效教學的水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魏書生認爲,尊重別人是一種本事,“不會尊重人,從高層次上講,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種自豪感和幸福感;從低層次上講,自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魏書生很尊重自我的學生,學生只要有一點提高,他就表揚;學生犯了錯誤,他也不直接批評,而是用唱歌、寫說明書等形式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更讓我感動的可是,魏書生還十分注重點燃後進學生的期望之火,善於幫忙學生尋找長處,發展長處。

魏書生以往講過這樣一件事:新學期,有兩個全校最差的學生進了他的班,他要求這兩個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優點”。學生說沒有優點魏書生則說:“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兩條了”還有一個學生向魏書生坦言“我學的不好,只考了8分。”而魏書生則一臉驚喜:“你一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啊!”我想,類似的故事,魏書生肯定還有很多很多,他善於研究後進學生的心理特點,揚其長而避其短,不斷增強後進學生的內部驅動力,真正體現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而其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說的“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忙、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與自豪感,減少內耗,明顯提高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