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教師隨筆 (集錦15篇)

教師2.91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隨筆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教師隨筆 (集錦15篇)

幼兒教師隨筆 1

樂樂常做些與衆不同的事兒。排隊走路時,別人朝前走,他倒過來朝後走,說是幫老師看管小朋友;吃飯時,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任憑老師如何勸說,他就是不吃,逼急了還會把食物往地上倒,說是自己不小心的……

今天語言活動“春雨”剛結束,樂樂就“譁——”一下,把一籃子積木倒在地上,積木四處散落,惹得孩子們大聲尖叫。我知道,樂樂雖然淘氣,但不會胡鬧,他做事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於是,我不急不忙地問:“樂樂,扔積木真這麼好玩嗎?”“你還想扔嗎?”“想!”樂樂大膽地回答。“爲什麼?”“積木撒下來,不是很像春雨嗎?”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樂樂還沉浸在“春雨”的活動中呢。我點點頭:“嗯,你的想法不錯,但積木撒下來萬一砸到小朋友頭上怎麼辦呢?”於是,樂樂的眼睛不停地在活動室裏搜尋着,“那撒塑料雪花片吧,因爲雪花片輕,五顏六色的又好看!”“好,那就請你和小朋友們做一回春姐姐,向人間拋灑珍貴的春雨吧!”正當大家開心地拋撒着雪花片的時候,樂樂又過來對我說:“老師,我現在才發現塑料雪花片也不像春雨,春雨應該是雨滴樣的,小小的,圓圓的。”說着樂樂從紙簍裏拿起一小片廢紙,撕下極小的'一部分,用手一捻,一搓,圓圓的“雨滴”出現了。“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有個問題,這麼小的‘雨滴’撒在地上很難收拾,怎麼辦呢?”“可以在地上鋪一塊大一點的塑料布。”樂樂馬上想出了辦法。“那接下來的自由活動時間,你就帶領其他願意參加的小朋友做雨滴,撒春雨吧!”“好的。”樂樂高興地應答着。

在樂樂的帶領下,一番忙碌後,幾個孩子站在大塑料布的中央盡情地拋撒着彩色的“雨滴",“下花雨了!太漂亮了!”大家玩着,笑着。

這是一次隨機的教育延伸活動,我沒有因樂樂的“獨出心裁”批評他,而是通過步步引導,在理解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教師只有擁有愛心、童心,讀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幼兒教師隨筆 2

孩子責任感不強,將直接關係到他將來人生的成敗。如果我們想讓孩子的未來更美好,就要重視培養他的責任感,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有天吃完早飯,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從圖書角拿書看,這時有人來“告狀”:“老師,XX一個人拿個好幾本書,不給我看!”原來又是XX,我遠遠瞪了他一眼,他似乎感覺到了我在生氣,我正想走上前去說他,突然心想,他每次都拿好多本書,講了好多次都沒有效果,這次不如索性不管,看他們怎樣解決。

於是,我帶着其他孩子進行盥洗,不一會,XX主動走到我面前,說:“蔡老師,我以後再也不拿書了。”我故意問他:“那你覺得自己有不對的地方嗎?”他說:“如果我一個人拿很多書,別的小朋友就看不成了。”這招的確很快見效,後來基本沒見過他霸佔很多本書了。

XX是個特別要強的'孩子,習慣搶人東西,之前我對他的行爲總是進行勸阻,沒有深入到實處,這次我改變了教育方式,讓他自己去意識到錯誤。

孩子對於事情的後果不能像成人一樣去預料,當他們做錯了事,成人的批評同時也抹殺了他們承擔責任的機會。事實證明,適當讓孩子承認錯誤,不但有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爲老師,在教育孩子時更要注重策略,該放手時適時放手。

幼兒教師隨筆 3

孩子們總是有許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開水去澆花,說用冷水花會感冒的,把電動車拆開說是看看爲什麼它會自己開,是不是有司機在裏面……作爲一位幼兒園老師,怎樣去教育幼兒,對於他們的好奇心給予正確的引導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然一味的指責他們是不對的,很巧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議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夥伴,從中把孩子引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我們班的潘樂巖就是這樣的孩子,看,小朋友又來告狀了。

"老師,毛毛把毛巾扯壞了!"

孩子們拉着我來到廁所裏,可不是嘛,原來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經皺來一起了,毛巾上還拖着幾條長長的線,地上也有幾根。毛毛低着頭看着毛巾,很難過的.樣子。

"老師,您看,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們嚷着。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這樣做的原因,讓我們聽他講一講他爲什麼把毛巾弄成這樣,好麼?"

孩子們都靜下來了,"我看見毛巾上有個線頭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來,可是越揪越多,怎麼也揪不完,毛巾就成這樣了。"

"原來是這樣,毛毛並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許多線橫豎織成的。"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愛的,"闖禍"並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嘗試着解決一點問題,作爲教師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給孩子留一份想象與創造。

幼兒教師隨筆 4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考,思考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幼兒教師,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要在儲滿“師愛”的腦海中採摘如花的詞彙,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崇高的哲理,教給孩子們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動聽的頌歌,讓愛與美托起明天的太陽.......

記得曾有人這樣問過我:"做幼兒教師你真的幸福麼?”我的回答是“我很幸福”。因爲在孩子中間那種放鬆,無拘無束,融洽的氣氛是多麼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時的快樂,常給我無窮的回味,當孩子們有進步時,所體驗的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比擬的,慢慢的我便愛上這份職業,這種愛,是我最好的教師,這種愛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是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我和孩子們在愛中融爲了一體,久而久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段音符,孩子們都和我好像有了默契,都能心領神會。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浹背,口乾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瞭,突然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他無比神聖,無比偉大,不少家長,看了我們的工作後,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聽了你們的課,才知道幼兒教師有多辛苦,看了你們教孩子,才明白什麼是細緻,怎樣纔算耐心。

不少人習慣把教師比作蠟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把教師的勞動與這些犧牲者,悲苦的形象相連,於是便有了感慨:當老師有啥意思?”而我認爲,老師因該有老師的境界,老師更因該有老師的情懷——“傳道、授業、解惑”捨我其誰?

幼兒教師隨筆 5

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週去看小班的孩子做遊戲。分享交流時,一個女孩告訴大家:“今天我是紅紅的爸爸!”在場不少教師聽了不禁面面相覷。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輕輕追問:“你是女孩,你爲什麼要做爸爸?”女孩極其認真地回答說:“今天,娃娃家裏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聽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師情不自禁地點頭:“這女孩,靈!”

在遊戲結束後的教研活動中,有關女孩的聰慧與機智再一次成爲教師們熱議的話題。我在大家由衷的讚歎中體會到了衆多教師所表達出的類似於“如釋重負”般的歡愉,便忍不住反問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參加,可這個女孩仍想做爸爸,你們還會支持嗎?”

爭議由此產生。極少數教師表示支持,有幾位教師態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師明確反對:“這怎麼行?這樣的反串會混淆孩子的性別認知!”

在角色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嗎?

顯然,在遊戲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裏,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馬戲團小丑、當總統……只要想玩,什麼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們並沒有在意誰來當“爸爸”,照樣玩得十分愉快和盡興。對孩子而言,誰當爸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師卻覺得“這是萬萬不行的”,甚至認爲“即便是遊戲,也應該明確性別意識”。

其實,在遊戲中類似孩子覺得“行”,而教師覺得“不行”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髮店”在招攬生意、“小吃店”在大聲叫賣,“小醫院”便也效仿,大做廣告招攬“病人”,那一聲聲“誰要來看病?看病很合算!歡迎來看病”的叫喊聲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師不斷鼓勵孩子要豐富消防車的裝置,教師也積極建議孩子要表現出消防員的勇敢與盡職,可教師卻不能接受遊戲中頻繁地着火,教師更不想看到消防員沒完沒了地救火的場景。

那麼,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裏?我以爲不應該在孩子!因爲,遊戲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場”,他們興高采烈地扮演着“爸爸”“醫生”“消防員”等,他們如實地運用着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逼真地模仿着角色所特有的動作。遊戲中的孩子從不去想情節是真實還是虛假,當然更不會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義和價值。孩子只會納悶:醫生爲啥就不能大喊“歡迎來看病”?他們不知道生活中還有一些讓人忌諱的事情;孩子只會無奈:現實中的人們只在危難之時才期待英雄出現,更多的時候是希望“遠離一消防員的,人們對過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遠勝於一切……

就這樣,孩子的認知水平與成人傳統觀念間的差距造成了遊戲中的“不和諧”。只是,這樣的差距不存在於孩子的腦海裏,因此,他們天天玩得“百無禁忌”;但這樣的差距卻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師的觀念中,於是,缺乏遊戲精神的教師便焦急地阻撓着孩子去“百無禁忌”地玩。

我發現,教師們大多都是認可“遊戲是兒童自願、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這句話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自願、自主、自由、快樂一呢?這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我們偷偷拿出家裏的紗巾、裙子,在弄堂裏和夥伴們矇頭蓋臉地扮女鬼,在瘋玩中滿足裝扮的快樂……

其實,誰都經歷過“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一的童年時代,我們真的不必擔心孩子的遊戲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們的很多遊戲就是從“傻”玩開始的,也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步提升遊戲水平的。對教師而言,關鍵是要給孩子不斷重複的機會,要允許孩子擁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遊戲中”的過程。

記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動中,還有教師擔心“如果那女孩長期做爸爸,怎麼辦”。我說很簡單,我們可以從觀察和解析女孩遊戲行爲的水平與意願入手,發現女孩的遊戲初衷,發現女孩對父親的依戀,甚或發現女孩對性別的認知水平,併爲以後的日常教學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機。

還是那句話,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但孩子的快樂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教師自身應該具有一種遊戲精神,不僅把孩子的玩當成一件“大事”來尊重,還應該努力保證孩子游戲的趣味性,讓孩子充分體味遊戲的樂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做到“玩什麼,讓孩子說了算”真正挑戰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隨筆 6

4月的一天.竟熱得像夏天。這天,孩子們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換上夏裝的他們彷彿夏日河塘裏迎風搖曳的蓮。

忽然,門口角落裏的一抹褐色,掠過我的眼角。我跨出門,看到了濤濤。天哪,他居然穿着棉衣。我把驚訝放在心裏,牽起他的手進了活動室。孩子們看到他身上的棉衣都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兵兵拽着濤濤的衣角問:“這是棉衣啊,多熱啊。你怎麼沒穿襯衫啊?”“對啊,我這件襯衫是媽媽新買的。他沒有媽媽的!”宇宇大聲地說着。其他孩子也紛紛談起媽媽給自己新買的衣服。這時濤濤臉漲得通紅,低着頭,兩隻拽着衣角的`小手上有幾滴淚珠,他哭了。我和配班老師交換了一個眼神,她帶着其他孩子去了戶外,我把濤濤帶進了午睡室。

我輕輕問:“濤濤,今天天氣這麼熱你爲什麼還穿棉衣啊?”濤濤擡起頭,小聲地說:“因爲我不要爺爺去買新衣服。我們要省錢,奶奶需要花很多錢治病。”聽了這話,我鼻子一陣發酸,爲他的懂事而心疼。我想起前天給我兒子買的襯衫還沒帶回家,便幫他脫下棉衣,試圖給他穿上新襯衫,可他怎麼也不要穿。我問他爲什麼,他怯怯地說:“這不是我媽媽買的,是老師買給小弟弟穿的,我不能要!”多懂事的孩子啊!我笑着對他說:“給小弟弟的衣服我放在包裏了,你媽媽是我的好朋友,她託我好好照顧你,這件衣服是你媽媽昨天快遞到我這裏的,本來今天我要交給你爺爺的,現在省得再拿回去了,剛好讓你穿上!”濤濤一聽這話,開心了起來:“真的是我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嗎?”“真的!”濤濤穿上襯衫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我看着他的背影,眼睛一下子模糊了起來。

傍晚,我寫了張紙條託人帶給濤濤的爺爺:“請不要把衣服還給我,對孩子就說是他媽媽快遞來的。”後來,我和搭班老師經常會以濤濤媽媽的名義給濤濤買衣服和學習、生活用品,如幼兒園開展繪本故事的閱讀月活動,我買了繪本送給他,藉口還是媽媽快遞來的。濤濤生日時,我和搭班老師以他媽媽的名義給他送蛋糕;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我和搭班老師輪流做他媽媽,陪他玩遊戲。

濤濤的父母離婚了,爸爸嗜賭成性,媽媽一氣之下扔下濤濤離家而去。後來濤濤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70多歲了,奶奶又常年臥病在牀。值得欣慰的是,濤濤是個懂事的孩子。但我觀察到,在有些時候,濤濤的情緒會有較大的起伏:當別的孩子拿着父母給買的玩具時,我看到了他羨慕的眼神;當天下大雨,別人的媽媽拿着雨具來接自己的孩子時,我看到了他絕望的眼神;當別的孩子嘲笑他是個沒媽的孩子時,我看到了他憤怒的眼神。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在行爲習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容易出現問題,他們會對周圍的人和事懷有敵意,不服從教導;若與同伴發生衝突,他們往往表現出過激行爲。所以,這類孩子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雖然,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起碼我們可以給他們希望,給他們一個嚮往的思念地,讓他們體驗父母的愛,以慰籍他們受傷的心靈,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隨筆 7

疼愛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教師的職責,而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給孩子適宜的愛則是我們幼兒教師的神聖職責。我們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幼小的心靈,每一天都要用微笑、用“愛心、耐心、細心”去呵護,用激情和真誠走進孩子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浸潤、滋養、呵護幼兒,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人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因爲這種愛是一種不記回報的、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它是無比神聖的。師愛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靈薰陶,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幼兒教育的對象都是3—7歲的孩子,他們幼小,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精心地呵護和培養,讓幼兒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中時時感受愛,認識愛,學會愛。

愛是情感的交流。用語言來播種、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對孩子充滿愛的教育活動,都是在爲孩子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孩子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熱愛幼教這個崗位,把一顆火熱的心捧出來去愛孩子,熟悉他們,瞭解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真心實意地交朋友,讓他們感到師生之間的真誠和依賴,教育才會成功。

愛是行動的體驗。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作爲一名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撒種愛心,用愛的行動點燃希望之火。當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時,我會親手用紙巾擦拭乾淨;當孩子離開父母哇哇大哭時,我會像媽媽一樣抱起,給他溫暖和安慰……一個不經意的撫摸,一個鼓勵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師在意他、喜歡他、信任他、關心他。教師是孩子們的榜樣,一言一行孩子們都在模仿。於是,我在孩子們面前非常重視榜樣作用。早上,幼兒來園時我都會站在班門口迎接,主動說:“小朋友早上好!”當他們離開時我也總會說一聲:“小朋友再見!”每次在教室裏。要坐下,我都會輕輕的移動板凳,輕輕的坐下;當小朋友幫我拿東西時,我也總會說聲:“謝謝!”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也逐漸養成了好的品行。我還在孩子們中間找榜樣,誰愛勞動?講衛生?誰守紀律?誰講文明?誰就餐文明不挑食等……我都時時關注,時時表揚給予肯定。幼兒在這種環境中都願意積極展現自己的優點,主動改正不足,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在教學中,我把“教”變爲更多的交流和對話,變爲對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把過於集中的教學分散給孩子們。記得在一次“動物過冬”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它們會冷嗎?小動物吃什麼呀?帶着疑問我們分頭去收集資料,豐富知識、去感知這個神祕的世界,不僅使孩子們瞭解了小動物過冬的知識,和對動物的愛心,更是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愛是理解和尊重。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把每一個孩子愛到心坎裏,需要多一份理解和尊重。當孩子犯錯時,能多給一次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會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又是最好的幫手;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老師是最好的'欣賞者。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讚美……就是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的滋養,浸潤着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爲了讓孩子們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時也讓他們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我班制定的“值日生”制度,每天安排兩個幼兒維持班級紀律、負責班級的簡單事務,讓每個幼兒從事簡單的事務並從中得到鍛鍊,熱愛集體、熱愛勞動,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幼兒雖然年幼,但是他們同樣有自己的思維,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強加和包辦代替就會使幼兒失去自主能力,事事處處依賴成人或者出現逆反心理,影響幼兒健康成長。孩子是處於發展中的個體,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潛力,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自己作爲一個聽衆、朋友,理解和尊重孩子,讓愛的教育走進孩子的心靈。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願所有的教師心中都充滿真愛,讓愛的種子在孩子的心裏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幼兒教師隨筆 8

孩子們是那樣的可愛、聰明、活潑,他們那細心地觀察,天真的話語,是那麼有意思,令人回味。

我和孩子們一齊搭積木,大家玩得很開心。玩着玩着,董通坤像發現了新大陸似得對我說:“教師,你明白我在哪裏嗎?”“你不是在玩玩具嗎?”董通坤說:“不對,教師你想想。”“我不明白。”“告訴你吧,教師,我在你的眼睛裏。”看着孩子那驚喜的目光,聽着他那稚嫩的聲音,我也高興地對他說:“對呀,教師的眼裏有個你,你的.眼裏有個我,對嗎?”“對!”於是,我們又高興的玩起來。教師和孩子經過目光的交流,就會建立起豐富的感情,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歡你。

幼兒教師隨筆 9

我們班是個混齡班,“愛與幫助”是我們的生活主題。玉玉年齡不大,個頭卻不小,在班裏表現得比較要強。一天,我組織的活動馬上要開始了,只見玉玉硬拉住佳佳坐在她的身邊,佳佳不願意,但玉玉就是不鬆手。最後佳佳哭了,我走過去示意玉玉鬆手:“別人不願意和你做朋友,你就不能硬拉人家,現在佳佳哭了,以後更不願意和你做朋友了。”因爲急着組織活動,我沒有多說什麼。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天裏,玉玉又發生了幾次類似的情況。

一天午睡前,孩子們在脫外套,我看見玉玉在抱偉偉,眼看兩個人馬上都要摔倒了,我急步跑過去一把拉住他們,着急地對玉玉說:“馬上要睡覺了,你抱他幹嗎?差點摔倒,多危險!”玉玉委屈地說:“偉偉個子太小了,上牀有點困難,我想抱他上去。”聽到玉玉的話,我的內心頓時變得不安起來,原來玉玉是想幫助偉偉,可我卻粗暴地批評了她。她的心裏一定很委屈。我慢慢地蹲下來拉住玉玉的手,輕輕地對她說:“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謝謝你幫助小朋友!你幫助弟弟是對的,可是你抱不動弟弟,這樣你們都會摔倒,以後要小心。”聽了我的話,玉玉點點頭沒說什麼。我突然想到最近我班出現的問題好像有許多和幫助人有關:宇宇和龍龍搶着幫小朋友端水果,結果水果撒了一地;誠誠和欣欣搶着幫老師搬椅子,結果欣欣摔倒了;琦琦不想讓潤潤幫忙,擡手在潤潤的臉上抓了一把。我想問題在我們身上,是我們從來沒引導孩子懂得怎樣的幫助纔是真正的幫助、纔是別人需要的。

於是,我們組織孩子們討論“怎樣幫助人”,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這個說“我幫弟弟穿鞋”,那個說“我幫妹妹搬椅子”……孩子們都是熱心腸,特別愛關心身邊的人。接着我又問:“如果別人不願意你幫助,怎麼辦?”孩子們又討論開了,有的說“那就不幫助他”,有的說“不同意也要幫,因爲他需要幫助”,也有的說“要徵得別人的同意”……最後我們總結了幾條:幫助別人時,先要徵得別人的同意,要尊重別人;要看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沒辦法幫忙,就去找其他人幫助,要懂得保護自己;哥哥姐姐可以一塊兒幫助弟弟妹妹,要做一個熱心幫助別人的孩子,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雖然我們有時無法事先了解孩子某種行爲的用意,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善良的、純潔的,這樣的觀念會在無意中影響和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爲,引導孩子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瞭解社會角色

班裏的足療部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區域。最近我們在這個區域又添了一些新材料,各種瓶瓶罐罐,並做上記號,用來代表各種足浴材料,如:牛奶、精油、姜花等等。孩子們看到了新材料就更感興趣了,紛紛要求去足療部。

可是活動開始以後,我發現原來足療部的“足浴師”們都會非常認真仔細地爲“顧客們”服務,可添了新材料以後,“足浴師”們的興趣都轉移到那些瓶瓶罐罐上去了。即使有“顧客”坐着等“足浴師”來服務,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去擺弄那些瓶瓶罐罐。於是我趁機挑了個空位坐下,並對“足浴師”說:“我要牛奶足浴。”估計因爲顧客是我,“足浴師”很快地拿好材料過來爲我提供服務了。我立刻表揚了他:“你可真像一位真正的足浴師,這麼熱情地接待客人,看見我來了你馬上就來爲我服務了,我下次還來你這裏。”這時,旁邊的“足浴師”聽見了馬上也拿了材料過來爲另一位顧客服務起來。接下來的活動中,幾乎只要有顧客光顧足療部,“足浴師”總會熱情地接待“顧客”,爲他們服務,可像一位真正的“足浴師”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China,我愛你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去陶藝……”話音未落,孩子們拍着雙手連忙叫好。老師問:“爲什麼這麼高興?”孩子說:“因爲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說還一邊傻傻地笑着。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裏,世上的萬物只分爲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着說:“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着所有孩子大聲地說:“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溫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裏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着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溫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到陶就會從心裏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纔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裏,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覺,不禁感嘆:China,我愛你!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多觀察 真幫助

小迎在我班屬於小年齡孩子,運動能力較弱,經常不參加體育活動。我們一直鼓勵他,他總是說:“我不想玩,我看着他們玩。”但從他看同伴活動時羨慕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還是想參與運動的,只是有些害怕。

今天,我帶着孩子們玩大型玩具——蜂巢。孩子們鑽來鑽去的,玩得很開心。有幾個孩子還邊玩邊說“這個是我的家,紅色的”,“這個是我的家,綠色的”……這時,我觀察到小迎眼睛發亮,直直地盯着正在活動的同伴。我想,他已經有了想參加活動的意願了。於是,我走過去對他說:“小迎,你也想玩嗎?”他說:“是的,我也想爬上去。”聽到他這樣說,我開心極了,隨即說:“那快爬上去呀。”他的手剛剛搭上玩具,馬上說:“太危險了,我不敢。”看到他恐懼和無助的表情,我鼓勵他說:“不危險的,如果危險的話,老師就不會讓小朋友們玩了,而且老師就站在你身邊保護你。”說着,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手腳如何配合,告訴他最關鍵的是手要抓緊。我還對他說:“先爬到第一格試試看,老師就在你身後保護你。”他轉身看到我真的站在他身後,似乎不那麼害怕了,就小心翼翼地把手搭了上去,按照我教他的.方法,終於爬上了第一格。我馬上對他說:“老師的話沒錯吧,你順利地爬上來了。”他開心地笑了。我便趁熱打鐵,接着跟他說:“你再試試,一定可以爬到第二格。”大概是受到剛纔成功的鼓舞,他真的嘗試着爬上了第二格。這時,他卻說:“你把我抱下來吧,我不玩了。”我想,小迎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就沒再勉強他。我便說:“你自己下來吧,你可以的。”他說:“不行,太危險了,你抱我下來吧。”我沒有抱他下來,只是用一隻手扶着他,在我的幫助下,他迅速地爬了下來,然後笑嘻嘻地對我說:“下次我還玩。”在上述案例中,我通過多觀察,瞭解到小迎其實是有參加體育活動的意願的,只是因爲膽小、依賴性強而不敢嘗試。在繼續觀察中,我找到了契機,爲他提供了幫助,讓他克服了膽怯的心理,願意嘗試,最終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小迎的一句“下次我還玩”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他的進步。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剛上幼兒園的多多比較內向、敏感,每天都會哭鬧。今天是爸爸送多多來園的,多多又照常拉着爸爸的手哭了起來,爸爸卻打了一下多多的手,大聲地說:“都多大的孩子了還哭,一點都不乖,有什麼好哭的,不許哭!”

這樣的場景我們並不少見。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形,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自己的物品被同伴拿走了,他們會生氣;心愛的玩具丟了,他們會傷心;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會害怕。然而很多成人無法接納孩子的這些情緒表達,認爲這樣是不乖的表現,有些成人甚至禁止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殊不知,如果孩子的負面情緒長期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及解決的辦法,他們的負面情緒就會演變成負面行爲,使孩子成爲不敢面對自己、沒有自我、甚至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幫助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即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接受真實的自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記得繪本《怎麼會這樣》中的小女孩因爲失去了心愛之物,便雙眉緊鎖,滿面愁容,氣急敗壞地向人羣走去,她對着草地上、遊船裏的人們一遍遍地大聲喊道:“怎麼會這樣?”然而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羣友善又智慧的朋友,他們不僅接納了她的消極情緒,還幫她解決了問題。故事以懷念和眼淚開始,以擁抱和歡樂結束。繪本《生氣湯》中的媽媽更是鼓勵孩子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使孩子感到放鬆和幸福。

通過閱讀相關的心理學及教育學書刊後,我們認識到,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首先要接受他們的感受,接納他們的情緒。比如,我們可以用“寶貝,你好像很生氣”“這一定讓你很失望”“心愛的小鳥突然不見了,你肯定很難過”等這些肯定孩子情緒的話語,來取代“你就知道生氣”“別爲這種小事難過了”“不就是死了只小鳥嗎,有什麼好難過的”等這些讓孩子難過的話語。然後,我們要幫助他們找到一個合理的宣泄情緒的渠道,如,鼓勵孩子去開拓視野、廣交朋友,教會他們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應對困難,等等,讓孩子內心強大起來。當然,作爲教師,我們更應該以“真”作爲自己的做人之本,展現給孩子真實的自我,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爲自信、勇敢、坦然的“真孩子”,而不是失去自我、擔驚受怕的“乖孩子”。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遊戲,幫助幼兒積累多種經驗

說到角色遊戲,很多人都覺得它能滿足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還能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其實,角色遊戲中還蘊涵着大量的教育契機,能幫助幼兒獲得各種經驗。娃娃家只有兩個男孩,一個在擺弄鍋碗瓢盆,一個跪在地上玩球。“醫院”裏的“醫生”來敲門:“爸爸,等會兒帶你的孩子來醫院檢查身體哦!”一個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我家沒孩子,我家只有我和一條狗!”好吧,原來那跪在地上的是一隻“小狗”哦……

第二天,科科不願再當“小狗”,他說:“做小狗,總是跪在地上,一點也不好玩,膝蓋都疼了!”這是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的經驗嗎?遊戲就是能給幼兒帶來如此豐富的感性體驗。爲了能玩得更開心,幼兒會更積極地參加遊戲活動。家長和孩子們星期天一起去參觀昆蟲館,昆蟲館中最吸引孩子的是那臺會說話、能回答問題和玩遊戲的多媒體電腦。回到幼兒園,孩子們玩起了“昆蟲館”的遊戲,他們也想要造一臺“多媒體電腦”。大家用一個大大的紙板箱製作“電腦”,還在“電腦”上安裝了一個大大的顯示屏,顯示屏上有數字,還有紅藍開關按鈕。孩子們說使用電腦時必須先按紅色按鈕,這樣機器才能正常運作,而使用完機器必須按藍色按鈕關機。怎麼讓這臺機器能講話呢?這可是個難題,不過男孩子們還是想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瞧,一個孩子躲進了紙板箱,前來使用電腦的孩子按對顯示屏上的數字,紙板箱裏的那個孩子就模仿機器人的聲音告訴他這個數字所對應的有關昆蟲的知識。躲在紙板箱裏的孩子會對按動按鈕的夥伴說:“你按的是5號圖片,這張圖片介紹的是螢火蟲,螢火蟲的屁股後面會發光,如果晚上你在黑夜裏走路怕黑的話,捉幾隻螢火蟲裝在玻璃瓶裏就像拿着手電筒一樣,亮亮的,就不害怕了。”

大衛最喜歡玩這臺“昆蟲電腦”,他喜歡鑽進紙板箱,模仿機器人發出那緩慢的、低沉的聲音,他也喜歡向夥伴們介紹自己知道的一些關於昆蟲的零星知識。這天,他又躲進了紙板箱,等待着夥伴們來遊戲。娃娃家的大姐姐丫丫來到“電腦”前,大衛看着丫丫走近“電腦”十分高興,他從紙板箱後面探出腦袋對丫丫說:“你按數字,我告訴你昆蟲的知識。不過,你不要按8號,8號的內容我不知道,你按9號吧,9號的內容我知道。”丫丫毫不介意,她快樂地按了9號按鈕,心滿意足地聽着大衛介紹蟬……

終於有一次,大衛碰到了一個不依不饒的小夥伴,他執意要按8號,不然就報告老師“這臺電腦出故障了”。大衛沒轍,他伸出腦袋嘟着嘴哀求道:“這臺電腦沒出故障,我明天會告訴你的!”在以後的日子裏,大衛把機器上十個數字所對應的昆蟲都研究了個遍,他終於可以“趾高氣揚”地成爲一臺“本領特棒”的電腦了!

在教師眼裏,大衛真的超可愛,他預先告訴夥伴“千萬不要按8號”,說明他清楚自己的“軟肋”。然而這樣的遊戲讓大衛獲得新經驗:原來,與有些人合作簡單明瞭,即使要求對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能獲得體諒;而與另一些人合作卻不那麼容易,面對不依不饒的夥伴,解決問題纔是“硬道理”。

分析大衛的轉變,很明顯,遊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敦促大衛自發地走進那些未知的領域。據說,大衛還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新買了一本《昆蟲世界》,主動學習了好多種昆蟲的知識,他終於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所有夥伴的問題,成爲了一臺受人歡迎的、問不倒的“電腦”……

有人說“親身經歷,能收穫直接體驗”;還有人說“學自己想學的,這樣的過程最有效”—其實,遊戲就給了幼兒這樣的過程,自編、自導、自演的衆多情節中,有成功、滿足的體驗,也不乏失敗、沮喪的經歷,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而很多時候,爲了能玩得更帶勁兒,幼兒會自發面對問題、自覺開展學習,他們自主開動腦筋解決問題,顯示出無窮的學習潛力。

幼兒教師隨筆 10

剛開學時,我們老師並沒有太多時間顧及到坐在後排不哭不鬧的煒煒。兩三天後,其他寶寶依舊沉浸在想家的悲傷情緒中不能自拔,煒煒已經開始滿教室狂奔,在地板上爬來爬去,做滑稽的動作逗還在哭鬧的寶寶。他結實的身板像一臺上了發條的.機器,一刻不停地轉動着,精力旺盛得令我們都歎服,他也會來報告我們哪個寶寶又在哭,哪個寶寶又想媽媽了......一口流利、響亮的方言總能讓我們捧腹。當所有的寶寶都適應了新的環境並能積極參與各種遊戲和活動時,煒煒卻到處表演他的“絕活兒”每次都能吸引許多寶寶的圍觀,讓我們三位老師哭笑不得。

每天寶寶們用完餐,我們擦桌子時就把小椅子架到桌子上,這樣方便清潔地板。一天,我正在擦桌子,煒煒突然急匆匆跑來說:“老師,我來幫你!”我驚訝於他的變化,剛想提醒他小椅子有點重,他已經輕鬆地架好了兩張椅子,正在搬第三張椅子。我忙說:“煒煒,這椅子重,你去別的地方玩兒,我來搬。”“不重。”他頭也不擡地回答,手卻在飛快地搬椅子,一會兒工夫,他已經搬好了一排,而且排得非常整齊。一個小女孩兒也跑來幫忙,他學着我的口吻對她說:“這椅子挺重的,你去別的地方玩兒,我來搬。”看着他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們都忍不住笑了。排完小椅子,我獎勵他一朵小紅花,他開心極了,躥上去很高。從那以後,只要看見我們在做什麼事情,他總能停止他的“表演”,跑來說:“老師,我來幫你!”每次做事情的時候,他都很專注。我告訴他不僅給老師幫忙有小紅花,活動中表現好也有小紅花,這樣纔是聽話的乖寶寶,他認真地點點頭。後來,在活動中,也能看到他積極參與的身影了,我們都欣喜於他一點點的改變。

這不,他又來了。“老師,我來幫你!”他忙接過我手裏的空盆子,跑向了食堂......

幼兒教師隨筆 11

又是一個快樂的星期一,幼兒園的喇叭依舊響起了歡快的歌曲《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孩子們在歌聲中,一個個精神抖擻,抱着球來到塑膠跑道上。看!有的小朋友在隨着音樂的節奏拍、有的在翹翹板上拍、甚至有的小朋友在翹翹板上雙手交替拍球……,各種花樣拍球展現在眼前,好不壯觀。

我正欣賞着這幅壯觀的圖畫時,一向喜歡在翹翹板上拍球的周星宇不見了,我剛想喊他的名字,忽然聽到“不要踩死它”。我聞聲看去,遠遠地看見草坪的一個角落裏有五六個小朋友圍在一起,我走過去,靜靜地注視着他們,只見周星宇站在中間,其他小朋友蹲在他的周圍,戰怡彤邊搖着雙手邊大聲地說:“不要踩死它,不要踩死它。”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說:“不要、不要。”“我就要踩死它。”星宇邊說邊擡起了腳,狠狠地跺了下去。接着又氣沖沖地跑到一邊,叉着腰說:“我就要踩死它。”這時,孩子們都站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衝向周星宇。見他們離開,出於好奇,我悄悄地走到草地上,一看,原來是一隻蚯蚓,不過現在已經是隻死蚯蚓了,真可惜。正想找星宇問清楚這件事。但轉念一想,我何不做一個旁觀者,看一看事情會怎樣發展呢?我又一次默默地注視着他們。只聽,生氣的戰怡彤一字一頓地衝着星宇喊:“周、星、宇,老師說過,蚯、蚓、是、益、蟲,是咱們的好朋友。”一旁的`怡菲也忍不住說:“老師說過,蚯蚓是疏鬆土壤的“大力士”使我們的草坪變得更綠,“它讓農民伯伯的莊稼長得更好,你爲什麼要踩死它?”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埋怨起了星宇。星宇的火氣更大了“哼,我就要踩死它,因爲他長得太醜了。”孩子們聽到周星宇的回答,都愣住了,一時沒有了聲音。我在一旁聽了,真是哭笑不得。

教育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高興地回到活動室,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我的心情卻非常的沉重,那條死蚯蚓一直在我的眼前浮現。我陷入了沉思……。

教育活動結束了,星宇和幾位小朋友,不知說了什麼,又來到草坪的那個角落裏,蹲在那裏不知在忙活什麼。我正想走過去,星宇跑來說:“老師,快來。”拉着我的手走了過去。原來,孩子們剛纔用樹葉蓋在了蚯蚓的身上。星宇又遞給我一隻彩筆,一片大的樹葉:“老師,請給我寫上蚯蚓快點長好吧。”

我覺得,這次的教育活動是成功的,我們收穫了,至少孩子們懂得了不能用美醜來判斷好壞,不以自己的喜好任意行事了。也讓我認識到與孩子們在一起要時刻用心,不斷地探索更適合幼兒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們在快樂中,習得知識,獲得教益。

幼兒教師隨筆 12

幼兒園小朋友總是喜歡向老師打小報告,我們班上的孩子也不例外,從小班到大班一直如此,很小的事情都喜歡報告給老師聽。對於大班孩子總還是這樣不能自己處理問題,我真是很煩惱。

最近我開始仔細觀察這些愛打報告的孩子,發現他們打報告有時也不爲解決問題,只是到老師身邊說一下,就走開了。特別是在自主遊戲時間,他們遇到問題會習慣性地報告老師。我也經常和小朋友們討論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效果總是不理想。

當讀到瑪喬麗·費爾茲博士(美國)撰寫的《兒童紀律教育——建構性指導與規訓》一書,我豁然開朗。書中有一個事例對我觸動很大。幼兒莎拉和蘇菲正在搶同一張娃娃牀,兩個都嚷着:“我先拿的!”這時,她們的老師丹尼斯走過來,沒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僅僅說了一句:“如果你們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丹尼斯也沒有開始慣常的詢問,以查明究竟是哪個孩子先擁有玩具,以便於做出公平的裁定,而是幫助兩個孩子澄清問題:“只有一張牀,兩個娃娃都要睡,你們覺得應該怎樣解決?”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考慮對雙方都公平的方法,如果她們想出瞭解決的方法,就能得到這張娃娃牀。

丹尼斯老師採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講理,還有些霸道。哪像我們老師,總是仔細幫助孩子分析前因後果,瞭解來龍去脈,找出解決的方法。丹尼斯老師直接將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了兩個孩子,讓孩子自己討論,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後就能再次獲得娃娃牀。丹尼斯老師的目標是長期的,他想辦法幫助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爲,並獲得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做決定,而沒有代替她們做決定。所以,這樣“不講理”的老師帶出來的孩子學會了自己解決問題,而我們的孩子更喜歡到老師這邊來申辯。想想我自己總是苦口婆心地嘗試解決問題,可總是不了了之的做法,真讓人汗顏!細細琢磨後,我也在班上採取了丹尼斯老師的做法。

建構區是矛盾最多的地方,因爲投放的輔助玩具——小汽車有些少。孩子們經常爲誰先用小汽車而爭論。這不,啓航、小溪、家禾、徐徐又拿着小汽車來找我理論,你一句、我一句誰也不讓誰,我也不發表意見,就學着丹尼斯老師的'態度,聽着,然後說:“既然你們都想玩小汽車,卻又互不相讓,就先將小汽車給我,商量好了再來拿吧!”說完,我就將小汽車拿了過來,放在了鋼琴上面。幾個孩子面面相覷,對我的態度很是驚訝,以前我可都是及時幫他們處理問題的啊!家禾不服氣,繼續跟在我後面叨叨,努力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我將小汽車拿給他。我沒有過多回應,只是說:“如果你們商量好了,就可以來拿小汽車。”見報告無望,這幾個孩子站在一起吵了起來,不一會兒,聲音小了。又過了一會兒,他們走到我身邊,說解決好了。讓我先將小汽車給小溪,然後他們輪流來玩。我問其他小朋友有沒有意見,大家都說沒有,小溪拿着小汽車,跑了。

以後的幾天裏,面對爭搶玩具的現象,我都是這樣的態度。又一次,我站在窗口,觀察走廊裏的孩子們玩積木,看見楚然和啓航在爭吵,又是因爲小汽車的事情。楚然看見了我,喊着:“我要報告丁老師!”只見啓航拉着楚然說:“你不要去,去了丁老師會收了我們的玩具,你先玩,然後我再玩,好不好?”果然,楚然放棄了報告,兩個人又玩了起來。

《兒童紀律教育——建構性指導與規訓》一書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建構性規訓鼓勵兒童儘可能多地自己做出決定和選擇。這有助於兒童從他們的錯誤和成功中學習。換句話說,你的工作就是幫助兒童學習怎樣做出明智的選擇,而不是代替兒童做所有的選擇。”老師看似不講理的行爲,卻是將問題拋給孩子,給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在解決的過程中,孩子既可以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也可以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選擇,這樣的選擇既是艱難的,同時又是必要的。不管年齡多大,最好的知識都來自於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分析自己的錯誤,反思自己的錯誤。也許有長者或智者曾經提醒過,不也是還得自己來認識嗎?

幼兒教師隨筆 13

區域活動時,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心儀的區域熱火朝天的玩了起來,而xx卻默默的坐在美工區的小椅子上,望着桌上剪亂的紙發呆。

“你在幹什麼呢?”“我準備做一朵花!”“那你怎麼不做了?”“我不要做了,每次都剪散掉了!”通過與xx的對話,我知道了,原來她在剪花時,發現每次剪完都是散的。“你知道嗎?剪這種花是由竅門的,折法對了以後,要想好到底在哪邊畫,你再從不同的邊畫了試試看!”xx點頭答應了我的建議。拿起紙,折了幾折後,拿起筆,有點不敢下筆,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把筆點了下去。“不對,”忽然xx又停住了筆,自言自語的說:“剛纔我也是在這邊畫的,剪出來就散掉的。”於是又換了一邊畫起花瓣來。畫完後,xx小心的剪了起來。“哇,我真的成功了耶!”寶貝開心地笑了起來。“我再多剪幾朵。”說着xx又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折完後,把紙在手中翻弄了幾下,“我知道了,畫花瓣的時候,不能在折的開口方向畫,要在這邊(你指着有摺痕的地方)畫,這樣剪出的花就不散掉了!”xx邊說邊做了起來。一朵朵花在你的'小巧手下完工了。“花兒有了花蕊才更好看,用什麼做花蕊呢?”她看到旁邊的膠棒,拿着膠棒壓在紙上畫了起來,一個圓形出來了,小心翼翼的剪下了圓形,貼在了花瓣上,又在圓形上點了幾個點,看着自己手下誕生的美麗花兒,真開心呀!

在上午的區域活動中,還有一組的小朋友選擇了玩橡皮泥。樂樂說:“老師,剛纔我們認識了金魚,我想捏金魚,你教我好嗎?”我說:“好。”於是我蹲在她的邊上開始教她。這時,坐在樂樂旁邊的菲菲小聲說:“老師,幫幫我吧!”聽到這話,我驚訝極了。菲菲平時在班裏性格內向,不愛主動與別人說話,而且對什麼活動積極都不高,興趣都不大。有時我問他什麼,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聲,要在我反覆鼓勵下才願意說個幾個字。想到這兒,我覺得應趁這個機會和她多交流,連忙說:“當然可以,你做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菲菲聽了很高興,從橡皮泥的盒子裏拿出一塊橡皮泥搓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搓好幾個大小不一的圓形和橢圓形。沒等我開口問,菲菲就羞澀的一一指着它們告訴我:“老師,這是魚爸爸,這是魚媽媽,這是魚寶寶。”“爲什麼你這樣分呢?”“魚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圓形最大最高的;魚寶寶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圓形是最小;魚媽媽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圓形不大也不小。” 菲菲說得多好呀,把我平時在數學活動中講過的比較大小的知識也搬了過來。我稱讚她說:“菲菲,今天你真棒。”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每個幼兒的內心世界是個特殊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愛好和閃光點,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但有些孩子因爲內向膽小,不敢表達出來。而在今天的區域活動中,孩子覺得與老師的距離拉近了纔敢交流。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更應該關注每一個孩子,尤其是性格較內向,不敢大膽交往的幼兒,及時發現並創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閃光點,這樣,孩子纔會更加有自信,交往能力纔會逐漸提高!

幼兒教師隨筆 14

幼兒上了大班,就開始書寫阿拉伯數字了,教師雖不厭其煩強調正確的握筆方法,但不知幼兒是圖蠟筆養成的習慣,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手指捏筆處距筆尖常常不足一寸,甚至只有1釐米左右,還有的幼兒讓筆直於紙面再寫字。這種握筆姿勢造成幼兒寫字時看不見筆尖和所寫的字,只能前傾上身,胸部緊貼桌面,左臂膀伏在桌面,頭歪向左側,這就使眼睛與筆尖的距離大大低於30cm,這一年下來,肯定會影響幼兒視力,甚至造成幼兒脊柱彎曲,胸廓發育不良,以致影響心肺功能。因此,在幼兒開始學寫字時,一定要教他們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幼兒園可以比賽誰的握筆姿勢最正確,而不是比賽誰的字寫的好,老師可在鉛筆上離筆尖1寸處畫上彩色細線,以幫助幼兒固定握筆的位置。此處,還可讓同桌幼兒相互監督握筆姿勢。

幼兒教師隨筆 15

早操音樂響起以後,各班老師紛紛帶領小朋友做早操,在大廣場集合,小朋友做的正起勁,這時看到伙房的阿姨從北邊推着小車子過來,車子上有兩桶水,正在下臺階往我們教室送的時候,車子上的一隻桶滾了下來,正好把水灑在了伙房阿姨的腳上,我連忙招呼住孩子讓他們離着遠點,薛老師忙跑過去讓阿姨把襪子脫下來,讓冷水衝,衝了一會,腳上的`皮都脫落了,阿姨被送去了衛生室。

等小朋友們做完早操以後,回到教室,我跟他們講了一下防止燙傷的知識,比如說,學校的保溫桶不能自己去接水,口渴了要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你,家裏的熱水器,暖壺,都不能隨便觸摸,不然就會有像阿姨一樣被燙傷。小朋友們也是親眼目睹了阿姨燙傷的過程,知道熱水燙傷後的重要性,因此我在給他們講述防燙傷這一知識的時候,他們也聽得很認真,這節課對他們來說是受益匪淺的。